《公共危机与传播管理》旧版大纲

合集下载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应急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应急管理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Crisis Management课程编号:学时:48学时学分:3 学分学分:学时:教材:参考书:1、2、……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应急管理是目前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屡有发生,应急管理课程在当下具有必要性。

本课程向学生介绍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

使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应急管理的阶段,政府组织应如何应对应急,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的不同阶段、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警、应急协调与合作等。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将分析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3年我国的“非典”等。

第一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分配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突发事件的定义、特征、分类、分级以及应急管理的特征、阶段及原则。

分为三节。

第一节突发事件概述第二节应急管理概述第三节我国应急管理的现状第二章突发事件的减缓分配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包括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社会的背景。

减缓阶段的意义、工具与措施。

了解减缓阶段可以做哪些工作第一节风险管理与风险社会第二节减缓的意义与工具第三节减缓的主要措施第三章突发事件的准备分配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说明应急规划与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结合案例法介绍我国应急预案机制的基本情况和应急预案编写到实施的过程。

介绍应急规划的作用与流程。

探讨以消防队为代表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应急规划的作用与流程第二节应急规划的重要问题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第4章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分配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包括预测预警的概念与区别。

结合案例说明预测预警的重要性,预测预警的基本国内和流程和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预测预警的功能第二节预测预警系统第五章突发事件的响应及处置分配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结合案例介绍应急响应活动与功能,结合案例说明我国应急处置的原则的重要性和应急处置的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0962英文名称:Public Crisis Management一、基本信息1.学分与学时学分:2,学时:322.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3.适应专业行政管理专业4.课程目的(1)教授公共危机管理基本理论的。

(2)学生的思考讨论、案例分析、实务操作演练等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建议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6.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2)案例分析7.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40%,形式为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课外作业(2)结课考试成绩占60%,形式为:论文8.课外自学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应着重把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点,对所有理论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外需要思考并研究的问题如下(1)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树立哪些正确的危机管理理念。

9.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推荐教材:《公共危机管理导论》.肖鹏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参考书目:(1)《公共部门危机管理》.张小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2)《公共危机管理》.龚维斌.新华出版社.2004年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公共危机概述(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公共危机的内涵一、公共危机的含义二、公共危机的特点第二节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一、公共危机产生的自然与环境因素二、公共危机形成的社会因素三、公共危机形成的国际因素四、公共危机产生的政治因素五、公共危机产生的经济因素六、公共危机产生的文化因素第三节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一、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不断增多,公共危机发生得更加频繁二、地区性危机事件减少,跨国性的危机事件增多三、公共危机信息扩散的速度加快四、公共危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五、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呈增长态势六、公共危机的种类越来越多七、单一型危机事件减少,复合型社会危机事件增多基本要求:(1)理解公共危机的具体发展周期;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2)掌握公共危机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及难点:公共危机的分类及公共危机发展的周期(五个阶段)第二章公共危机管理的识别与评估机制(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重要作用一、公共危机的识别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起点二、公共危机的识别与评估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危机带来的损失三、公共危机的识别有助于从小的冲突中发现大的危机第二节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基本原理一、相关性原理二、相似性原理三、统计原理四、跟踪研究第三节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过程与方法一、公共危机的识别与评估过程二、公共危机的识别与评估的方法三、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基本要求:(1)理解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方法(2)掌握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基本原理及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方法第三章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危机教育(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公共危机教育的方法与措施一、公共危机教育的对象二、设置专门的公共危机教育培训机构三、公共危机意识教育与培训的特点第二节公共危机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提高对危机的关注意识二、提升应对危机的防范意识第三节公共危机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对危机认识的教育二、危机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三、传统的危机教育存在片面性基本要求:(1)了解公共危机教育的主要内容(2)理解公共危机教育的重要性(3)掌握公共危机教育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提高危机教育的方法与措施第四章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同预防类型一、公共危机的预先预防二、公共危机的预见预防三、公共危机的再发预防第二节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过程一、公共危机的监测二、公共危机的预警三、公共危机的预控第三节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一、公共危机管理预案制定的原则二、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内容三、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作用四、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类型第四节公共危机预防的基本策略一、排除策略二、缓解策略三、转移策略四、防备策略五、减少策略基本要求(1)了解公共危机的预先预防;公共危机的预见预防;公共危机的再发预防(2)理解公共危机预防的基本策略(3)掌握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内容与制定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的重大作用(2)难点: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的内涵及特征一、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的内涵二、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的特征第二节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过程一、公共危机的识别与判断二、公共危机的隔离与控制三、公共危机的处理与解决第三节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的策略与方法一、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的策略二、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的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的内涵(2)理解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的策略(3)掌握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危机的隔离与控制的策略第六章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机制(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完善公共危机的管理善后处理机制一、公共危机后的安抚机制二、公共危机后的转变机制三、公共危机后的重建机制四、公共危机后的社会心态恢复机制五、公共危机后的社会调整机制第二节加强公共危机后的反馈调整机制一、建立危机后的调查反馈机制二、危机后的反馈与危机管理的改进基本要求:(1)理解危机后的调查反馈机制;构建危机后精神心理救助机制的重要性(2)掌握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几大机制教学重点及难点:公共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的主要内容第七章公共危机管理的调查与评价机制(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公共危机管理的调查机制一、公共危机调查的内容二、公共危机调查的方式三、公共危机的调查制度四、公共危机调查的作用第二节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一、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目的二、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原则三、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标准基本要求:(1)了解公共危机调查的内容(2)理解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公共危机管理调查评价存在的问题教学重点及难点:公共危机管理调查的方式及原则第八章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管理机制(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不同公共危机管理阶段的沟通方式和策略一、危机潜伏期的沟通方式与策略二、危机爆发期的沟通方式与策略三、危机恢复重建期的沟通方式与策略第二节公共危机沟通机制中的媒体运用一、危机中媒体的运用及特点二、危机中媒体选择的原则三、危机中媒体运用的基本法则第三节公共危机沟通机制中的信息披露制度一、危机处理中的信息披露准则二、新闻发言人制度三、处理好危机沟通中的难点基本要求:(1)了解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作用(2)理解国际处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经验;中国处理信息管理的路径选择(3)掌握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方法与措施教学重点及难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第2章2.1 内容展示

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第2章2.1 内容展示

2.3 公共危机管理的总体架构与主要对策
2.3.1 公共危机管理的总体架构 公共危机治理的总体架构应是: “三制五预两能力”。 三制:即体制、机制和法制; 五预:即预测、预防、预警、预控、预案; 两能力主要是指政府体制内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政府体
制外的危机应对能力。
2.3.2 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对策
2.5.3.2 多中心制度安排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启示 首先,多种新制度安排为灾害性公共危机的权力划分提供
了良好的框架。 其次,多中心制度安排强调以法律来解决各个治理主体间
的冲突。 第三,多中心制度安排促进了危机治理中政府服务意识的
增强。 最后,多中心制度安排有利于提高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
多中心制度存在的前提和理论预设 首先,奥斯特罗姆等人提出的多中心理论有强烈的联邦主 义色彩;其次,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法制的薄弱;另外, 多中心治理需要市场(企业)、第三部门的积极参与,但 中国目前的现状看,第三部门的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无 力单独承担起政府让渡出来的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的责任; 最后,信任力的不足。
⑤多个管辖单位有利于实现财政平衡,使受益者承担成 本。再分配最好由州或者全国政府等非常大的政府单位 负责;
⑥大城市地区可能存在大量的城市公益物品和服务的潜 在生产者,使得选任官员为其公民有效地选择生产者, 并通过与其他生产者签约来约束绩效低的生产者;
⑦努力争取续约的生产者将较可能寻求创新性的技术, 在接近最优的生产规模上经营,并鼓励有效的团队生产 和协作生产,以提高其绩效。
二是制度性失效。它通常指某些规则和安排存在明显的 缺陷。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某些社会在安全问题上没 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存在制度真空;制度不到位,虽然 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绩效;已经建 立的制度不适应具体的条件,存在制度的不适应。

危机传播管理第七章

危机传播管理第七章
一是媒体不但设置议程的内容,而且设置人们对议程的思考和讨论方式。 二是议程设置不只预设公众的认知,同时也影响和形塑公众的态度与行为。
1XXXXXXXXX
第二节 从议程设置到议程构建
一、议程设置与媒体中心论 (一)媒体中心论
艾英戈将大众媒体的这一影响机制称为“底色作用”。 “底色”和“铺垫”意味着媒体无法 做到不偏不倚,而总是有其正向或者负向的价值判断——即使每一条新闻看起来都是客观、中立的 ,但媒体在整体上已经预设特定的价值倾向。
第二节 从议程设置到议程构建
二、消息来源中心论
(一)霍尔
1978年,英国文学研究学者霍尔(Stuart Hall)提出初级界定者(primary definer)和次
级界定者(secondary definer)的关系问题。
霍尔认为,媒体在信息产制过程中,不得不依附于各种“可靠”、“权威”和“精英”的消息来
1?9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节 从议程设置到议程构建
二、消息来源中心论
(三)戈夫曼
举例而言,一些西方利益团体和新闻媒体在认知和评价中国 时,往往存在三个相对稳定的框架或曰基模:意识形态偏见框架 、利益竞夺框架和人道主义框架。凡中国社会发生的重要议题, 大抵会被纳入这三大框架。各类贪污腐败事件、拉萨“3·14事件” 、新疆“7·5事件”、重庆“11·15”事件、打击网络谣言、有关宪
大众媒体具有一种为社会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媒体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 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议程设置假说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这样一种运行机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诸领域,媒体为公众设 置了可资关注、思考和谈论的议题,这些议题成为公众生活的日程安排。媒体对某一议题越强调,公众对这一议题的关 注度也越高;反之,媒体对特定社会议题的熟视无睹或故意忽略,也会使公众削弱或放弃对这一议题的关注。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公共危机是指突发的、威胁到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疫情爆发等。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组织或个人在面对公共危机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保护公众安全、减轻危机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并恢复社会正常运转的能力。

公共危机管理的教学大纲需要有以下内容。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 课程背景介绍: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背景和发展概况,解释为什么需要开设此课程。

2. 课程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公共危机的识别和评估能力、危机沟通和协调能力、危机决策和应对能力等。

二、课程内容1.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 公共危机定义和特点-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和制度2.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自然灾害案例:如地震、洪涝、飓风等- 事故灾难案例:如核泄漏、航空事故、火灾等- 疫情爆发案例:如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等3. 公共危机评估和预警- 公共危机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公共危机的风险评估和预测- 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预警手段4.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 公共危机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 公共危机的应急组织和指挥- 公共危机的物资储备和分配5. 公共危机沟通和协调- 公共危机的危机沟通原则和策略- 公共危机的危机信息发布和处理- 公共危机的协调和合作机制6. 公共危机后续管理- 公共危机的恢复和重建- 公共危机的事后评估和总结- 公共危机的应急体系完善和改进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公共危机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公共危机场景,让学生实践应急管理和危机决策的能力。

2. 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学生对公共危机案例的分析和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等。

- 期中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公共危机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危机公关与传播管理制度

危机公关与传播管理制度

危机公关与传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基本原则1.本制度的订立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在危机时刻能够做出及时、准确、有效的公关与传播应对,保护企业声誉和利益。

2.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内部员工,包含高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一线员工。

第二条术语定义1.危机:指可能对企业声誉和利益产生重点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事故或严重异常情况。

2.公关:指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维护和提升企业声誉、调整企业关系、传递企业形象和价值观。

3.传播:指有效地向外部受众传递信息、观点和看法的过程。

第二章危机公关管理程序第三条危机管理团队的组建与职责1.企业应组建危机管理团队,由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

2.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责包含但不限于:–订立危机公关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案;–进行危机预案的订立、修订和演练;–确定危机沟通和信息发布的责任人;–监测和分析危机事件的发展态势;–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做好内外部沟通和协调工作。

第四条危机预警与监测机制1.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与监测机制,包含但不限于:–定期收集和分析各类媒体、社交网络和公众舆情信息;–与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咨询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取得有效的危机信息;–设立特地的热线电话和邮件住址,接收和处理内外部员工以及相关方供应的危机线索。

第五条危机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案的订立1.危机管理团队应订立全面、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案,包含但不限于:–确定危机应对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各类危机的应对策略;–订立危机公关和传播的具体措施,包含舆论引导、危机信息发布和社交媒体管理等;–订立应对不同部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危机沟通和协调方案;–提前订立危机演练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加强团队的危机应对本领。

第六条危机信息发布和社交媒体管理1.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应尽快向内外部受众发布准确、详实的危机信息;2.危机信息发布应遵从以下原则:–及时性:确保在第一时间发布关键的危机信息,避开信息滞后导致不必需的猜疑和误会;–准确性:确保危机信息准确无误,避开误导公众和媒体;–透亮度: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全面和透亮,避开信息不透亮引起公众不信任和质疑;–风险评估:在发布敏感信息前,要对可能引起的风险进行评估,确保信息的合法合规;3.社交媒体是危机公关和传播的紧要渠道,企业应设立特地的社交媒体管理团队,负责监测和回应社交媒体上的危机信息。

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章)

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章)

话也才真正具有可能性。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节 危机利益相关者
二、三个共同体——“3C”假设
☞知识回顾: “3F”假设 P33-34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节 危机利益相关者
三、危机与共同体的消解
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由于符号混乱、意义扭曲、利益损害和价值异化引发的共同
?
XXXXXXXXXX、危机与共同体的消解
案例3-2 可口可乐“二噁英”事件 P57
☞评价: 在可口可乐“二噁英”事件中,产品质量问 题引发了一系列危机:一线部门与公司总部的信 息不对称,以及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缺位和 错位,损害了信息共同体;100多位消费者的健康 受到威胁,未中毒者惶恐不安,比利时政府亟须 借事造势,公司与各方从益共同体走向疏离和对 抗;人们开始怀疑公司是否诚实守信、是否尊重 消费者,是否担负社会责任,价值危机已然显现。
所谓利益相关者就是与组织按照有形或无 形的契约,结成特定利益互动机制和共同体关 系的人或人的集合。其中,有形契约包括投资、 纳税、消费、交换、管理等领域形成的明确可 见的利益关系,无形契约包括信用、道德、情 感、信念等方面实际存在却难以物化、量化的 价值关系。
☞引申:利益相关者模型
XXXXXXXXXXXXXXXXXX
体危机,一般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符号紊乱 (二)意义扭曲 (三)利益冲突 (四)价值异化
?
XXXXXXXXXXXXXXXXXX
第二节 危机利益相关者
三、危机与共同体的消解
案例3-1 巨能钙“双氧水”危机 P56
相关报道: /video/2004-11/23/content_2975826.htm

危机传播与管理教学大纲

危机传播与管理教学大纲

危机传播与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危机传播与管理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3 学分总学时:48 学时(理论 32 学时,实践 16 学时)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危机传播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危机传播的策略和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危机问题。

三、课程内容(一)危机传播与管理的理论基础1、危机的定义、类型和特点2、危机传播的概念和模式3、危机管理的原则和流程(二)危机传播中的信息管理1、危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2、危机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渠道3、危机中的谣言与舆论管理(三)危机传播中的沟通策略1、与内部员工的沟通2、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3、与媒体的沟通技巧(四)危机传播中的形象修复与声誉管理1、形象受损的原因与评估2、形象修复的策略与方法3、声誉管理的长期策略(五)社交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1、社交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2、应对社交媒体危机的策略3、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六)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与模拟演练1、经典危机案例的深入剖析2、模拟危机情境的演练与讨论3、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能力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危机传播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模拟演练:设置模拟危机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对,提高实践能力。

5、专家讲座:邀请业内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经验和最新动态。

五、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30%)考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10%)2、期末考试(70%)理论知识考核(40%)案例分析与应用(30%)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危机传播与管理》(作者:_____ 出版社:_____ 出版年份:_____)2、参考资料(1)《危机公关:中国危机公关典型案例回放及点评》(作者:_____ 出版社:_____ 出版年份:_____)(2)《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传播与舆论引导》(作者:_____ 出版社:_____ 出版年份:_____)(3)《公共关系学》(作者:_____ 出版社:_____ 出版年份:_____)七、课程安排(一)第一周:课程导入1、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考核方式。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 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 受伤,失踪17923人。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 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震后的北川
公共危机管理
地震灾区惨状
公共危机管理
吊瓶男孩
公共危机管理
人间处处有真情
公共危机管理
唐山十三兄弟
公共危机管理
企业危机
引发
公共危机管理
第二节 公共危机的种类
1.按危机产生的诱因分类
➢ (1)外生性危机 ➢ (2)内生性危机 ➢ (3)内外双生型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
2.按危机发生的层次分类
➢ (1)全球危机 ➢ (2)国际危机 ➢ (3)国家危机 ➢ (4)地区危机 ➢ (5)组织危机 ➢ (6)个人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
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 ,而受到破坏,严重的地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 状态。
强调: ➢ (1)受到危机影响的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
组织。 ➢ (2)危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正常的生存秩序和发展进
程受到破坏,严重的威胁到正常的生存与发展,而不 是造成一般的负面影响。 ➢ (3)危机通常是与突发事件相联系的,因此,在一定 意义上突发事件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 020年1 1月下 午8时16 分20.1 1.1320: 16Nov e mber 13,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 3日星 期五8时 16分21 秒20:1 6:2113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8 时16分 21秒下 午8时1 6分20: 16:212 0.11.13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制定单位: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制定时间:2008年9月课程中文名称:公共危机管理课程中文名称:Crisis Management课程号:02005015学时数:34学分数:2先修课程:公共政策分析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2、课程任务:使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政府组织应如何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包括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分析、危机管理与决策理论主要探讨的政府效能,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将分析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3年我国的“非典”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从国际关系格局、经济发展、文化因素的角度来研究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和我国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我国的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危机诱因的社会及组织的层面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危机诱因的社会及组织的层面分析方法。

第一节危机形态变迁一、国际危机形态变迁(一)从国际关系格局的角度来看,“911”事件加剧了全球化包含的政治危机。

(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南北差距依旧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从文化因素的角度来看,解决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相互冲突的过程。

二、危机形态的特点(一)首先,在表现形态上看,危机呈现出多种变化的趋势:危机多样化,危机广泛化,危机宗教化。

(二)其次,从诱发的动因上看,危机的产生更加不确定性,种族、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交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危机。

三、案例:美国“9·11”事件的剖析(一)“9·11’事件不仅对美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由于曾作为美国标志的世贸中心大楼和政府重镇五角大楼被炸;将直接改变美国的国内状态(生活方式、社会状态和政治基调)和国际整体的外交格局保障对象的广泛性(二)与此同时,“9·11”事件是对美国国家危机管理体系的重大考验。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1.1 公共危机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范畴- 公共危机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1.2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传统管理理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体系:风险管理、危机沟通、危机应对策略等1.3 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 对国内外典型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总结公共危机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第二部分: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知识2.1 公共危机类型与特征- 自然灾害危机与人为灾害危机- 公共危机的主要特征:突发性、不可控性、社会性等2.2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危机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预防与应对的平衡原则2.3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流程- 危机预警与评估- 危机响应与控制- 后危机阶段的恢复与重建第三部分:公共危机预警与评估3.1 危机预警的概念和方法- 危机预警的定义和意义- 危机预警的常用方法,如经济指标分析、社会舆情监测等3.2 危机评估的基本要素- 危机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危机评估的关键要素,如危害性评估、潜在影响评估等3.3 危机预警与评估的案例研究- 对典型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与评估进行案例分析- 总结危机预警与评估的实践经验和问题第四部分:公共危机响应与控制4.1 危机应对的基本原则- 快速反应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信息透明原则4.2 危机沟通与危机管理- 危机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媒体与危机沟通4.3 危机管理的组织与管理- 危机管理团队的组建与角色分工- 危机管理的策略与措施第五部分:公共危机后危机阶段的恢复与重建5.1 危机后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和原则- 心理恢复的原则和方法- 社会重建的支持与帮助5.2 危机后恢复与重建的策略与措施- 经济恢复与重建- 社会安全与风险管理5.3 危机后恢复与重建的案例研究- 对典型公共危机事件后危机阶段的恢复与重建进行案例分析- 总结危机后恢复与重建的实践经验和问题第六部分: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6.1 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实践的对比分析- 对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实践进行横向对比- 总结成功案例背后的管理理念和经验6.2 公共危机管理策略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当前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 公共危机管理策略的创新和发展趋势6.3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的总结与反思- 对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进行总结和反思- 提出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建议通过以上的教学大纲,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能够解读和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能够进行危机预警与评估,能够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能够在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阶段提供支持和帮助。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涉及组织、行政、沟通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在面对各种公共危机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危机,并通过预防和管理公共危机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在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1 公共危机的定义和分类1.2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3 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危机预警与评估2.1 危机预警的概念和方法2.2 危机评估的流程和标准2.3 危机预警与评估案例分析3. 危机沟通与公众参与3.1 危机沟通的原则和策略3.2 危机沟通的渠道和工具3.3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和方法4. 危机应对与危机处理4.1 危机应对的原则和策略4.2 危机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4.3 危机应对与处理的案例分析5. 危机后评估与复原5.1 危机后评估的目的和方法5.2 危机复原的策略和措施5.3 危机后评估与复原的案例研究6. 团队协作与案例演练6.1 危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原则6.2 危机案例分析与演练6.3 团队协作与案例演练的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系统介绍和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实际公共危机案例,让学生了解危机管理的实践,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危机管理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危机管理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

2.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占总成绩的30%。

3.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公共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20%。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教学大纲.doc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教学大纲.doc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教学大纲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系周李娟课程简介《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是2009年11月新开的治安管理专业的专业课、20 学时属考查课;该课程实用性、综合性很强,涵盖了事故对策学、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等重要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我国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安工作实际,掌握公共安金危机中的政府责任及公共安全危机的预防、准备、应急组织与力量、现场控制和管理、受害人疏散与救助、恢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重点掌握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现场控制和管理。

课程教学安排第一部分:理论课大纲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概述(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公共安全危机的含义、基本特征和分类(二)重点和难点:公共安全危机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三)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学时(四)主要参考书:郭太生主编,《事故对策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 0 0 2年版。

郭太生主编:《治安灾害事故社会防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处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6年版。

(五)课程主要内容:(-)公共安全危机的含义1、危机的含义2、危机管理的定义(1)从组织管理的视角来定义危机管理(2)从公共关系的视角来定义危机管理(3)从国际政治的视角来定义危机管理3、公共安全危机的含义(1)公共安全的含义(2)公共安全危机的含义(3)公共安全危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公共安全危机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公共安全危机的基本特征(1)突发性(2)公共性(3)破坏性(4 )不确定性(5)紧迫性(6 )信息不充分(7)资源严重缺乏2、公共安全危机的分类(1)按公共安全危机产生的诱因分类(2 )按公共安全危机发生的层次分类(3 )按公共安全危机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分类(4 )按公共安全危机发展的速度分类(5 )我国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划分二、公共安全危机的基本理论(自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随着公共安全危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逐渐形成的政治主义理论、正常事件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工具主义理论(-)重点和难点:政治主义理论、正常事件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工具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三)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自学(四)主要参考书:郭太生主编,《事故对策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 0 0 2年版。

[笔记]危机传播管理考试大纲

[笔记]危机传播管理考试大纲

危机传播管理考试大纲第一章导论一、考核知识点1、危机2、危机管理二、考核要求1、危机识记:(1)危机的定义;(2)危机给组织带来的机会;(3)风险的概念;(4)危机的阶段划分;(5)影响危机可把握性的因素;(6)危机的人。

领会:(1)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2)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3)危机与风险的区别;(4)危机的特点;应用:(1)如何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的危机与机会;(2)危机与风险的联系与区别。

2、危机管理识记:(1)危机管理的概念;(2)危机管理所需的管理行为;领会:(1)危机开始阶段管理不尽人意的原因;(6)诺曼?R?奥古斯丁的危机管理模型。

第二章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一、考核知识点1、沟通2、媒体管理3、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二、考核要求1、沟通识记:(1)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2)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3)沟通的意义;(4)沟通过程;(5)影响编码的四个因素;(6)沟通的通道和方式;(7)组织文化;领会:(1)组织与顾客沟通的不良表现;(2)组织对沟通有意识的管理的内容;(3)如何建立有利于沟通的组织文化;(4)标准化沟通的有利之处及存在的问题:2、媒体管理识记:(1)新闻采编的标准;(2)媒体管理机构的职能;(3)与媒体保持联络的方式。

领会:(1)有关共同的媒体观点;(2)组织与媒体保持一贯密切联系对危机中的媒体管理的作用;(3)如何搞好与媒体的关系;(4)媒体管理者和新闻发言人的挑选;(5)网络媒体的特点。

应用:(1)媒体对危机管理的作用;(2)媒体对危机管理的不利影响;(3)将媒体管理纳入战略管理的原因及对策;(4)媒体管理中的一些有用的技巧。

3、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识记:(1)成立危机管理部门的不经济性;(2)成立危机管理部门的经济性:(3)CMSS结构。

领会:(1)成立危机管理部门对组织的好处;(2)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带来的问题;第三章日常危机管理一、考核知识点1、危机风险识别2、危机风险评估3、危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4、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5、演习和培训6、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的调整7、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二、考核要求1、危机风险识别识记:(1)日常危机管理的概念;(2)危机的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危机传播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高纲1459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296 危机传播管理南京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危机传播管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危机预警、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下)、危机管理议题、危机修辞与信息发布、新媒体与危机传播以及危机恢复管理等内容。

因此,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和目标,要求组织做出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的威胁性事件、状态或结构。

在风险社会中,危机管理——认识危机、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将成为所有社会组织面对的重要课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精通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以适应公共关系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的目标:1.了解危机传播管理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3.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危机传播管理》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本科段)必修的专业课程,与公共关系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是本课程的基础。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有关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难点是掌握危机传播管理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Ⅱ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危机传播管理的相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进行正确的表述和选择。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危机传播管理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危机传播管理
把这五个问题答案对应的数值加以平均,便会得到一个 从1到10的危机影响值(见教材310页)。一般而言,危 机影响值超过5是比较严重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危机发生的概率越高,越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把危机影响值和危机发生的概率这两个数值标示 在危机晴雨表坐标上,就形成了评估潜在危机的 模型。 这个模型有四大区域,显示了潜在危机的四种情 况(见教材311页),可区别对待。
中外成功的危机公关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领导人亲赴第一线,给人一种敢于 负责、有驾驭能力、有诚意解决危机的形 象。
危机发生后,可能会发生众说纷纭甚至谣 言四起的困难局面。要迅速控制这种局面, 就必须及时、全面、深入地了解事实。
二、分析情况,确立对策
这一步实际上是制定危机处理的方案,即 如何对待投诉公众、如何对待媒体、如何 联络有关公众、如何具体行动等。
严重性:具有极大的破坏力,给组织的形象、信誉以 及公共关系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多样性:?
分类
经营危机 管理危机 法律危机 素质危机 关系危机
危机传播管理内涵及意义
1、“四高”组织的一门必修课 高知名度 高成长性 高品牌排行 高管制
2、降低组织的隐性成本
第二节 危机传播管理的组织落实
➢一、 危机管理组织架构的设置 ➢二、 “发言人”制度的确立 ➢三、 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通道的建立 ➢四、 组织危机形态的预测 ➢五、 组织潜在危机的评估
组织危机是指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或出 现冲突事件,使公众舆论反应激烈,组织 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而陷入困境的状况。
特点
普遍性:危机管理之父曾指出:“危机已经成为一种 自然现象,它不再是今日社会异常的、罕见的、任意 的或者外围的特征,危机根植于今日社会的经纬之 中。”
突发性:无法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发生的原因、 发展方向、影响因素以及事件的后果都是不确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危机与传播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70113B6课程名称:《传播心理学》(Communication Psychology)课程性质:考试课学分:2学分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见习)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适用专业:传播学专业四年制参考教材:胡百精著,《危机传播管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危机预警、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下)、危机管理议题、危机修辞与信息发布、新媒体与危机传播以及危机恢复管理等内容。

因此,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要求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和目标,要求组织做出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的威胁性事件、状态或结构。

在风险社会中,危机管理——认识危机、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将成为所有社会组织面对的重要课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精通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以适应公共关系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的目标:1.了解危机传播管理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3.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考核1.考核方式:考试(闭卷)2.成绩构成:考试(闭卷)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危机的概念、危机的特征与类型、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以及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

2.教学时数: 4学时3.课程内容1.1 什么是危机1.2 危机的特征与类型1.3 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1.4 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4.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什么是危机识记:危机。

领会:危机定义包含的要点;危机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状态、结构而非单纯的冲突性事件的原因。

(2)危机的特征与类型领会:考察危机特征时应重点把握的矛盾关系;危机的特征;按“人与环境”的复合标准划分的危机类型。

(3)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识记:危机意识;危机应对;危机管理思想;危机管理。

领会:危机管理的框架;作为组织生存和发展基本能力的危机管理;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危机管理的范畴;诺曼奥古斯丁关于危机管理的 6 个阶段;罗伯特希斯关于危机管理范畴的“4R”模式;安米特罗夫和克里斯汀皮尔逊关于危机管理的5 阶段模式。

简单应用:从情境、资源、沟通和行为四个关键词入手界定危机管理所体现的基本主张;基于组织整体发展战略的危机管理体系的核心范畴。

(4)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识记:风险社会;发展观;危机发展观;物本位发展观;人本位发展观。

领会:人与物的关系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危机管理的价值理念或危机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5.本章关键问题首先,了解危机的概念。

其次,熟悉危机的特征与类型。

再次,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范畴。

最后,明确无论把风险社会视为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主观建构,我们都需要把风险应对和危机管理纳入到当今时代的制度和文化建设中去。

6.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7.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第二章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危机管理的流派,危机传播机制,以及危机中的谣言传播。

2.教学时数: 4学时3.课程内容2.1危机管理的流派2.2 危机传播机制2.3 危机中的谣言传播4.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危机管理的流派识记:管理流派;传播流派;危机公关;危机修辞。

领会:管理流派与传播流派的主要差异;现代公共关系的历史进路和思想遗产。

简单应用:危机公关与危机修辞的联系与区别。

(2)危机传播机制识记:传播;危机传播;危机传播链;传播流;危机传播管理的“3F”假设。

领会:传播的特征;危机传播的主要特性;危机传播的要素;危机传播链的主要类型;危机传播模式应具备的功能;有关传播流的研究成果;危机传播的困境。

简单应用:三种著名的危机传播模式(单向直线模式、双向反馈模式和辐合模式)。

(3)危机中的谣言传播识记:谣言;反抗性谣言;攻击性谣言;宣传性谣言;牟利性谣言;误解性谣言。

领会:谣言本质;谣言的公式;谣言的类型。

简单应用: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综合应用:谣言的应对策略。

5.本章关键问题首先,明确危机管理有“管理的观点”和“传播的观点”两大流派,以及危机公关和危机修辞两个具体研究路向。

其次,了解危机传播的要素、过程和结构,以及危机传播流的研究假设。

最后,掌握谣言的产生和传播的机制,以及应对谣言的观念和策略。

6.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7.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第三章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危机管理者、危机利益相关者,以及博弈、双赢与价值观。

2.教学时数: 4学时3.课程内容3.1 危机管理者3.2 危机利益相关者3.3 博弈、双赢与价值观4.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危机管理者识记:危机管理团队。

领会: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能;危机管理团队的构成。

简单应用:危机管理团队的运作模式。

综合应用:危机管理中的权力配置。

(2)危机利益相关者识记:公众;利益相关者;危机传播管理的“3C”假设。

领会:公众的划分;在公共关系和危机传播管理领域,用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代替公众的概念的原因;管理学和经济学发展中的三道“分水岭”;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危机。

(3)博弈、双赢与价值观识记: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双向均衡模式;双赢区。

领会:危机情境中,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在权力关系上的展开较量的层面;博弈论的基本假设;美国公共关系学者格鲁尼格夫妇、多泽尔等人关于“作为双向实现的新均衡模简单应用:危机传播管理应坚持的价值观。

5.本章关键问题首先,了解危机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权力配置和价值排序。

其次,熟悉危机利益相关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最后,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价值观。

6.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7.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第四章危机预警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风险管理,风险与危机的转化,以及危机预警系统。

2.教学时数: 3学时3.课程内容4.1 风险管理4.2 风险与危机的转化4.3 危机预警系统4.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风险管理识记:危机预警;风险与危机;风险管理;风险确认;风险评估;公共荒地;风险系数。

领会:组织的风险类型;关于“集体想当然”或曰集体无意识的两个经验性陷阱;风险等级排序。

简单应用:组织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

(二)风险与危机的转化领会:风险向危机转化的过程。

简单应用:不同风险级别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策略。

(三)危机预警系统识记: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报;危机晴雨表;危机影响值;危机迷情。

领会:危机评估的内容;危机评估指标设置的原则;公共危机的划分;危机预报应重点把握的关键要素和环节;几种常见的“危机迷情”状态。

简单应用:危机监测子系统的主要职能;危机评估子系统的主要职能。

综合应用:在风险沟通和危机管理中扩大公众参与的原因。

5.本章关键问题首先,掌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其次,了解风险向危机的转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最后,明确危机预警是基于日常风险管理,着眼战略全局,系统地预报和控制危机的一整套管理机制。

6.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7.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第五章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二分法”与对话范式,“事实—价值”模型,一级路径及其核心概念。

2.教学时数: 4学时3.课程内容5.1 “二分法”与对话范式5.2 “事实—价值”模型5.3 一级路径及其核心概念4.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二分法”与对话范式识记:对话;事实;价值。

领会:价值世界的“意义策略”;用事实与价值“二分法”解释和解决危机问题。

简单应用:选择对话作为公共关系和危机传播管理新范式的原因。

(二)“事实—价值”模型识记:危机传播管理实践的一级路径;危机传播管理实践的二级路径;危机传播管理实践的三级路径。

领会: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范畴;以事实与价值“二分法”为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组织在危机中的决策的两个基本原则。

简单应用: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的“事实—价值”模型。

(三)一级路径及其核心概念识记:两种利益“真相观”;利益。

领会:危机中的真相;有关信任问题研究的主要视角;意义的危机。

简单应用:危机传播管理范式对信任的理解。

5.本章关键问题首先,明确本章的关键词是对话。

其次,了解本章所主张的对话,是真相与信任、利益与意义并彰的双向沟通。

最后,掌握“事实—价值”模型,事实维度的危机对话及其实践路径,以及价值维度的危机对话及其实践路径。

6.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7.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第六章危机传播管理的对活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事实之维:告知路径、疏导路径,事实之维:转换路径、个案经验,价值之维:顺应路径、引领路径,以及价值之维:重建路径、个案经验。

2.教学时数: 4学时3.课程内容6.1 事实之维:告知路径、疏导路径6.2 事实之维:转换路径、个案检验6.3 价值之维:顺应路径、引领路径6.4 价值之维:重建路径、个案检验4.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事实之维:告知路径、疏导路径识记:告知;共同关心;疏导;专业意见领袖;草根意见领袖;危机黑洞。

领会:英国危机管理专家罗杰斯特提出的有关告知的“3T 原则”;充分告知原则的主要内容;危机情景下的承诺应注意的问题;危机管理者经常偏离媒体和公众关切的核心议题的主要表现。

简单应用:“告知策略”之下的三个三级路径;“疏导”路径之下的三个三级路径。

(2)事实之维:转换路径、个案检验领会:实现危机管理者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协同的主要方式。

简单应用:“转换”路径的着眼点。

综合应用: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在事实之维的三个二级路径。

(3)价值之维:顺应路径、引领路径识记:价值排序。

领会:从价值层面看,危机对话的前提。

简单应用:“顺应”之下的三个三级路径。

综合应用: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在价值之维的三个二级路径。

(4)价值之维:重建路径、个案检验识记:重建路径。

领会:危机传播管理效能的类型。

5.本章关键问题首先,认识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在事实之维的三个二级路径:告知、疏导和转换。

其次,明确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在价值之维的三个二级路径:顺应、引领和重建。

6.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7.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第七章危机议题管理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议题与议题管理,从议程设置到议程建构,危机中的媒体角色,以及危机中的媒体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