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成分功能(谭仁祥主编)思维导图
(完整版)植物生物学系统图
植物学第 5页共 6页
花发育成果实(其中包含种子)的变化过程。
┌花柄-→果柄
│花托-→果柄的顶部或果实的一部分(假果)
│花萼-→缩存或凋落
│花冠-→凋落
│
┌生殖核┌精子
花│雄蕊┌花药→花粉囊→花粉粒→
雄配│
└精子
│
└花丝(凋落)
子体└营养核
│
┌柱头(凋落)
│
│花柱(凋落)
│
│
┌ 珠柄→种柄
│
│
│ 珠脊→种脊
│有表皮毛、腺毛或其它附属物,│具吸收作用。无叶绿素。
│无吸收作用。幼茎多具叶绿素。│
─────┼──────────────┼──────────────────
4. 主茎、主│主茎起源于胚芽
│主根起源于胚根
根的起源│
│
━━━━━┷━━━━━━━━━━━━━━┷━━━━━━━━━━━━━━
5. 分枝的 │侧枝由初期的分生组织周围(腋│侧根为中柱鞘发生,为内起源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分化顺序,初生木质部为内
│③分化顺序,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 柱 │ 始式,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
都是外始式。
│
│④一般有髓
│④一般无髓。
──┴──┼──────────────┼──────────────────
│由维管形成层产生次生木质部和│基本相同,但次生木质部不形成年轮。
7. 次生构造│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有的形│周皮由中柱鞘产生。
│
│
│ 珠孔→种孔
└雌蕊│
│ 玻被→种皮
│
┌ 胚珠 │ 珠心→消失或外胚乳
│
八年级生物知识思维导图整理
八年级生物知识思维导图整理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精子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株有性生殖概念: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又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特点: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无性生殖特点: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性生殖产优点:加快繁殖速度,保持母体优良性状概念:剪去植物的枝条,将下部插入土无性生殖扦插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应用概念:把一个植物同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之结合在一起。
嫁接方式:枝接和芽接关键: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育过程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他昆虫的举例:菜粉蝶蝇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举例: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特点:有性生殖、特外受精,受精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环境,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胚盘:胚胎鸟卵的结构卵白和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系带:固定卵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几个阶段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间及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性状:概念: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生物性状表现是基因和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DNA 和染色体 DNA :位于染色体上,主要的遗传物质,呈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每种生物基因、DNA 、染色体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经精子或卵现象: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如高茎豌豆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子代杂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高茎也有矮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解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D 和隐性d 之分,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和Dd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减少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常染色体(男女相同)22对。
药用植物学思维导图
种子和植物营养器官·思维导图一、 种子:<功能: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花期各部分 果期各部分胚柄种柄或形成种阜、假种皮 外珠被 外种皮 种皮(种脐、种孔、合点、种脊、种阜) 珠被 种皮 种子 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内珠被 内种皮 胚乳(内胚乳、外胚乳)珠心 消失或形成外胚乳 分类:卵细胞受精 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短命种子 极核细胞受精 胚乳 1.种子寿命 中命种子胚囊 长命种子反足细胞 在提供营养后消失 有胚乳种子(胚乳发达、胚相对较小、子叶薄) 助细胞 消失 2.胚乳的有无珠孔 种孔 无胚乳种子(缺乏胚乳或仅残留一薄层) 珠脊 种脊合点 合点胚珠二、根:<功能:吸收、固着、合成、储藏、繁殖;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 直根系(胚根) 定根或有不定根 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须根系(胚轴、茎基部)不定根 单子叶植物、蕨类植物圆锥根(胡萝卜、白芷、桔梗) 贮藏根:肉质直根(主根) 圆柱根(菘蓝、丹参、牛膝) 圆球根(芜菁、珠子参) 纺锤状根(百部、天门冬) 块根(不定根、侧根) 掌状块根(手掌参) 块根:成块状(番薯、何首乌) 支柱根/支持根:薏苡、甘蔗等禾本科植物,榕树、露兜树属、漆树科、红树科等 气生根:石斛、吊兰、榕树 攀援根:常春藤、爬山虎、凌霄 俯生根:(内部细胞常含有叶绿素,有一定的光和而作用)兰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 呼吸根:水龙、红树、落羽松 水生根:(水生植物漂浮在水中的须状根)浮萍、菱 寄生根/吸器:全寄生植物:菟丝子、列当;半寄生植物(含有叶绿素) 分类变态根三、茎:<功能:输导、支持、贮藏、繁殖、光合>芽的分类:茎的形态结构:顶芽(主干和侧枝顶端)定芽腋芽/侧芽(腋芽生长)·生长位置副芽(旁生于顶芽和腋芽)不定芽(生长于茎节间、根、叶及其他部位的芽,常用于进行营养繁殖)叶芽/枝芽茎和叶·发育成的器官性质不同花芽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同时发育出枝、叶和花或花序鳞芽:外面包被有鳞片(也称鳞芽)(柳、樟)·有无鳞芽裸芽:外面无鳞芽包被(薄荷、吴茱萸)活动芽: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芽,木本植物的顶芽和顶芽附近的侧芽·活动能力休眠芽/潜伏芽:在生长季节不生长茎的分类:木质茎木本植物(乔木:槐树、杨树;灌木:枸杞、月季)·质地草质茎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宿根草本、常绿草本)肉质茎:芦荟、仙人掌直立茎:薄荷缠绕茎:五味子、忍冬(从左到右旋转)牵牛、马兜铃(从右到左旋转)何首乌、猕猴桃(无规律)·生长习性攀援茎:爬山虎(吸盘)钩藤(钩)匍匐茎:草莓、红薯平卧茎:蒺藜、地锦茎的变态:叶状茎:仙人掌、竹节蓼、天门冬刺状茎:山楂、酸橙(茎刺)枸橘、花椒(皮刺)钩状茎:钩藤·地上茎变态茎卷须:爬山虎、丝瓜(腋芽发育而来)葡萄(顶芽发育而来)小块茎和小鳞茎:山药、半夏(小块茎)洋葱、大蒜(小鳞茎)假鳞茎:附生兰类四、叶:<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体交换、繁殖、贮藏、吸收、合成>叶鞘:伞形科植物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禾本科植物全部扩大成鞘状叶枕:叶柄基部膨大成关节状托叶刺状:刺槐、三颗针 托叶叶鞘状:大黄、何首乌等蓼科植物托叶卷须状:菝葜属托叶叶片状:豌豆、宣木瓜与叶柄愈合成翅:月季、金樱子叶片:全缘波状牙齿状锯齿状重齿状圆齿状叶形 (叶形其他形状)倒宽卵形:长宽近相等,最宽处近上部的叶形(玉兰)圆形:长宽近相等,最宽处近中部的叶形(莲)宽卵形:长宽近相等,最宽处近下部的叶形(马甲子)倒卵形:长约为宽的1.5~2倍,最宽处近上部的叶形(栌兰)椭圆形:长约为宽的1.5~2倍,最宽处近中部的叶形(大叶黄杨)卵形:长约为宽的1.5~2倍,最宽处近下部的叶形(女贞)倒披针形:长约为宽的3~4倍,最宽处近上部的叶形(鼠曲草)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4倍,最宽处近中部的叶形(金丝梅)披针形:长约为宽的3~4倍,最宽处近下部的叶形(柳)线形: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最宽处近中部的叶形(沿阶草)剑形: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最宽处近下部的叶形(石菖蒲)至于为其它形状的,尚有三角形、戟形、箭形、心形、肾形、菱形、匙形、镰形、偏斜形等。
高清版新课标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实质、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外界因素
叶面积指数 叶龄 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必需矿质元素
水
ATP的主要来源
概念
有氧呼吸
方式
比较
无氧呼吸
实质
意义
影响呼吸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温度 氧气浓度 CO2浓度
含水量
DNA
分类 RNA
功能
糖类
元素 种类及作用
脂质
元素 种类及作用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 叶绿体
双层膜 细胞器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 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高尔基体
增大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 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 的运输通道
维持渗透压,使细胞膨胀
内质网 液泡
单层膜 细胞器
含有多种水解酶,可 分解细胞器和病毒
染色质
结构 功能
遗传物质的载体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的基 本结构
2/20
细胞骨架
组成 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
作用
在真核中维持细胞形态; 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细胞质基质
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 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
状态 呈不断流动的胶质状
作用 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保护、物质交换、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等;提供酶的附着位点; 使细胞内区域化
功能
生物膜系统
研究意义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纤维素和果胶 成分
保护和支持作用 功能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完整版)
预祝2017级高考学子梦想实现。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内含核糖体6、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7、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 2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类别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质
生物类群
原核细胞 较小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 核仁,无染色体
有核糖体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核细胞 较大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 核仁和染色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
有叶绿体和液泡 真菌、植物、动物
细胞学说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 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 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组成元素:主要由 C、H、O、N 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 S、Fe 等
R
相对分子质量:几千~100 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
NH2 C COOH
基本单位:氨基酸,大约有 20 多种,
结构通式:
H
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
基(-NH2 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有一个氨基(-NH2 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将氨
基酸区别为不同的种类的依据是 R 基(侧链基团)。
形成过程:(1)脱水缩合:
R1
R2
R1
R2
生命活
NH2 C COOH + H2N C COOH
NH2 C CO HN C COOH
动的主 要承担 者—蛋 白质
H
H
H
H
H2O
肽键
二肽 (2)肽链:两(三)个氨基酸缩合的化合物叫二(三)肽,含有一(二)个肽键,脱掉
出型
主动运输:各种离子、
物质跨 膜运输 的方式
由高浓度到低浓度, 不要能量
由低浓度到高浓度,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思维导图
放出 CO₂ 石灰水 变浑浊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生命 意义 活动;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散失出去
促进 及时排涝,中耕松土
种子晒干、昼夜温差、储藏水果
应用
抑制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栅栏组织 (有叶绿体,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 导管(水和无机盐) 筛管(有机物) 叶片 气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 水蒸汽 99%
成熟区 根尖 结构 伸长区
根毛 导管 壁薄、质少、泡大 (细胞)生长最快 (细胞)分裂 伸长区 分生区 成熟区
吸 收 作 用
分生区
根 冠
生理 活动
生长
吸水
应用
带土移栽
花和果实
光 合 作 用
叶
被子植物 有性生殖
呼 吸 作 用
蒸 腾 作 用
生物圈中 的 绿色植物
根
种子
吸 收 作 用
应用
部位
线粒体
生 物 圈 中 的 绿 色 植 物
呼 吸 作 用
探究实验 消耗 氧气 蜡烛 熄灭 放出 热量 发热 温度 上升
条件
原料 产物 表达式 实质 影响 因素
活的细胞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O₂→CO₂+水+能量 有机物→无机物 化学能→释放 水分(种子) 温度 O₂和CO₂浓度 物质分解 能量释放
表皮 叶肉 叶脉
叶片 结构
部位 放出 物质 应用
移栽时
去掉部分枝叶 遮阴 在阴天、傍晚进行 气候湿润 促进水循环 降低叶温 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 促进无机盐的运输
蒸 腾 作 用
探究实验
意义
塑料袋 内壁 有水珠
重 量 变 化
水 位 变 化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组成元素: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Fe等
相对分子质量:几千~100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
基本单位:氨基酸,大约有20多种
结构通式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生命活动的主要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有一个 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将氨基酸区别为不同的 种类的依据是R基(侧链基团)。
探索历程
20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细胞膜并非是静态的
1970年细胞融合等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功性。蛋白质 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 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 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 与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 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空间结构
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链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 白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结构的多样性: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 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与结果进行比较比较 不做处理
实验组(experiment group)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寄生关系 捕食关系
种间竞争
森林
能够净化空气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地衣
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
测量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自然界中 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保护色(Protective Coloration)
有机物+氧气
光照+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starch+oxygen
light+chloroplast
carbon dioxide+water
光合作用的公式
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 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并且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
上表皮
叶脉
对于每个生物来说 除了它自身以外 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
阳光
空气
非生物因素(abiotic factor)
水
土壤
温度
生物因素(biotic factor)
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
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 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2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对照实验
对照组(control group)
缺氮
缺乏无机盐的症状
植株不高 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 生长不旺盛 最后干枯
缺钾
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用过根和土壤里吸收来的
水往盐浓度高的流
《图解 神农本草经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花、茎、根、 叶
秦艽
知母
贝母
白芷
淫羊藿
黄芩
茅根
紫苑
紫草
败酱
白鲜
酸浆苗、叶、 茎、根
酸浆子
藁本
狗脊
地榆
泽兰
牡丹
秦椒
龙眼
假苏
薤
水芹
水苏
中品 矿物篇
01
雄黄
02
雌黄
04
水银
06
磁石
03
石硫黄
05
石膏
凝水石 阳起石
理石 长石
石胆 白青
扁青 肤青
中品 动物篇
麝香
02
龙骨
03
熊脂
04
白胶
06
石蜜
05
阿胶
1
蜂子
2
蜜蜡
3
牡蛎
4
龟甲
5
桑螵蛸
麝香
牡蛎
中品 植物篇
01
干姜
02
耳实
03
葛根
04
栝楼根
06
苦参
05
茈胡
02
当归
04
通草
06
蠡实
01
03
麻黄
05
芍药
01
瞿麦
02
元参
03
秦艽
04
百合
06
贝母
05
知母
耳实
栝楼根
茈胡
苦参
当归
麻黄
芍药
实
01
发髲
02
白马茎
03
鹿茸
04
牛角鳃
06
牡狗阴茎
05
羊角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