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合集下载

各个朝代选官制度

各个朝代选官制度

各个朝代选官制度
1、秦代选官制度: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郡县官由郡守、县令任命,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由皇帝直接任命,九卿由三公任用推荐。

2、汉代选官制度:设立太尉、三公、九卿,并设置尚书、侍中、中书令等官职,官员除皇帝委任外,也有由考试选拔的制度。

此外,汉武帝初创的乡试制度也开始运用,即开设乡试,选拔有才华的人才。

3、唐代选官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分为三级:进士、举人、解元。

由于考试选拔的官员不易被贿赂,科举成为了唐代选官制度的核心和主要手段。

4、宋代选官制度:设立了制科、殿试、诸科等考试,选拔人才进行官员任用。

初唐时政府还设立了制置三司,由三个宰相负责掌管,掌握重权,起到了振兴秦朝朝廷的作用。

5、明代选官制度:实行科举制,设立了乡试、会试、殿试等考试,并设立了理学、经学、经义等科目,从而综合考察官员的文化素质、政治素养和实际表现。

6、清代选官制度: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了八股文、四书五经等文化考试,考试中要求考生要有良好的品行,符合礼仪、廉洁和谦虚的基本要求。

此外,清代还建立了一系列特殊的补贴制度,如文官补贴、官员财物阳历补贴等。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系统始自商朝,经过商、周和春秋,一直延续至
汉朝,被称为三代科举制度。

其实,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的基本原则
并不复杂,即君上有优先权,有能力者有责任。

因此,在选拔官员时,政
府要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考虑人员的贡献,重视任职前的经历。

三代科举制度的建立,为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建立了一个规范的系统。

三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包括殿试、乡试和状元考。

殿试就是在宫廷里考核人才,考试内容涉及各种文化知识,如历史、哲学、文学、法律等;乡试是
在县城里考核人才,考试内容涉及诸如政治制度、实施政策和法律等方面;而状元考,则是把全国各地的考生集中起来,经过严格考核,挑选出最优
秀的考生,从而获得高位官职。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凡是有实力者,都有机会获得官职,但同时,也
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对考生的社会背景、家庭财富、功勋和地位重视程
度过高,以及严重依靠官家子弟等,而导致官员选拔中出现腐败的现象。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对后世政权的好处: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军功授爵制军功爵制是在春秋战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产生和确立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军政制度。

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

可见,军功的大小是用人的标准,军功大的授给的爵位就高。

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

因此这种制度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但豪强地主由此产生,经西汉的恢复,到东汉发展到高峰,成为东汉的显著政治特点。

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和士族制度的形成,使封建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3、察举制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

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4、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综述1、商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这种世卿世禄制,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世卿世禄制”下,也有“选贤任能”的现象,比如商汤重用伊尹,文王起用姜尚等等。

但这种选贤任能未能打破世卿世禄制的基本原则,只是较为个别的“破格”现象。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

齐桓公纳鲍叔牙之谏,重用同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委以军国要务,奠定了东方大国的基础。

秦穆公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把来自敌国的丕豹、少数民族的由余、五张羊皮换来的奴隶百里奚,统统网罗在自己麾下,成为西方霸主。

还有如楚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问鼎中原,饮马黄河;吴王阖闾重用楚国亡臣伍子胥,几乎灭了楚国;越王勾践重用范蠡和文种,卧薪尝胆,灭吴复仇。

整个春秋时期,选拔优秀人才的故事不绝于书。

但是,这时的选贤任能,属于一种“伯乐相马”式的人治方式,只是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新制度。

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和养士制。

军功制就是把功劳大小作为选拔官员的基本条件。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

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真正做到了如同商鞅所说的那样:“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商君书〃赏罚》)养士制就是由执政的高级官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作为人才储备,为己所用。

“士”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是当时新型职业官员的主要来源。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标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标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标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标准是非常严格和复杂的。

根据不同的朝代和政权,选官的方式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选官制度和标准:
1. 考试选拔:中国古代的选官通常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最著名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度,它从隋唐开始正式实行,直到清朝废止。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察候选人的文化素养、才智和治理能力。

2. 举荐推选:除了考试选拔外,古代还存在举荐推选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有资格的人可以向上级官员推荐合适的候选人。

这些人通常是有声望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他们的推荐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参考。

3. 资历和经验:在一些特定职位中,官员的资历和经验也是选取的重要标准。

比如,高级官员通常需要在地方任职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晋升到更高的职位。

4. 人才选拔:古代的选官制度注重选拔人才,而不拘泥于出身和家族背景。

一些朝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会有一定比例的名额留给民间人士,以保证人才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5. 品德和廉洁:在选官过程中,候选人的品德和廉洁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廉洁的人更容易被选中,并且在任职期间需要保持高尚的操守。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注重选拔人才,并且在选
取过程中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考试成绩、举荐推选、资历经验、品德廉洁等。

这样的选官制度旨在确保政府官员的能力和道德符合治理国家的要求。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1、军功爵制:战国时商鞅在秦国制定的军功爵位制度,秦汉两代沿用,是根据军工而赐给爵位、田宅和食邑的爵禄制度。

2、察举制:西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具体做法是: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任中正官,察访散在各地同籍的已仕、未仕士人,并根据舆论,按照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从上上至下下分为九等。

4、科举制:开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废除于清末。

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拔人才、分别任官。

其中①乡试:在省城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②会试:在京城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③殿试:在宫殿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跟着江湖哥一起了解它们的历史。

1、禅让制与世袭制在三大选官制度出现前,其实还有两种很有名的制度:禅让制和世袭制。

禅让制是三皇五帝远古部落时代所存在的一种权力延续制度,分为内禅和外禅,三皇时期实行的是内禅制,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位制。

五帝时期实行外禅这种非血统继位制,如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而世袭制是从大禹打破部落“禅让制”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就开始了,所谓世袭制,就是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官职、封地、财产、俸禄等都是父子相承的,也就是说,老子死了后由儿子来继承一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世袭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特别是自秦相李斯(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起,对官员的选拔以直接考察和举荐为主,其中主要方式以皇帝征召、地方及官员推荐,辅之考试考核甄选任用。

但皇帝的君主地位,则自秦始皇起至清朝灭亡的2000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世袭制。

2、察举制(也叫举孝廉)汉朝开始,实行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所以也叫“选举”。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在汉代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所以察举制往往也叫举孝廉。

意思是,凡是孝敬父母、清廉勤政的人一旦被推荐,就会得到很快速的升迁。

特别到了东汉,这种选举制度依据儒家的道德行为标准,宗族乡党的评定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甚至唯一依据。

察举制也会有考试,不过这个时候考试只是作为考核人才的一种辅助形式。

3、九品中正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实行一种新的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发展演变(一)夏、商、西周时期:选官制度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主要为“世卿世禄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代替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标准来确定攻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确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宗法制度是这一政治准则的支撑与基石。

世官制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并且世代享有采邑与封地。

当时贵族垄断了教育文化与学术,称之为“学在官府”。

世官制的建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流行风尚。

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用人新制度。

(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与养士制。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先后确立了封建制。

尤其是商鞅变法,在选官方面施行“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沉重地打击了宗法贵族的势力。

“士”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政治上具有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是当时新型官员的主要来源。

军功制和养士制的推行,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四)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秦统一后,在全国各地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统治政策,军功地主与法家人物成为了主要的官僚来源,酿成了秦代苛酷的政治风格,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二世而亡。

(五)两汉时期(公元前202~220年):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主要为察举制和征辟制。

⑴察举制度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

察举的内容有孝廉、秀才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两大类科目,其中以孝廉为最多。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策举制度:在中国古代,选官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策举制度,即雇佣人才来管理国家事务。

这种制度既突出了人才的价值,也为官员选拔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机制。

策举制度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设立考试机构,招收应试者,通过考试来选拔合格的官员。

2.举孝廉:中国古代注重孝道,因此在选官制度中重视推举有孝廉之人担任官职。

所谓孝廉,即具备孝顺父母和廉洁正直的品质。

选官时,通常会倾向于推荐这样的人来执掌政务。

3.士人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士人具有特殊的地位。

士人是指具备学识和道德修养的人员,他们经过举荐或考试,可以成为官吏。

士人通常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用于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才能,其晋升和选拔路径较为稳定和顺畅。

4.乡试、会试、殿试:为了选拔官员,中国古代官方设置了一系列考试。

乡试是地方政府举办的考试,选拔出一批成绩优异者参加会试。

会试是由中央政府主办的考试,通过会试合格的人员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从殿试中选拔出最终的优胜者。

这些考试方式的设置,旨在考察应试者的才能、道德和行为等多方面素质。

5.资格门槛: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不仅注重考试成绩,还对考生的家世背景和身份进行了严格的门槛设置。

如明清时期,高级官员必须具备世袭贵族身份或通过贡生出身,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低级官员则较为宽松,有志向的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乡试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官职。

6.官吏编制:中国古代的官吏编制非常严格,分为一品至九品。

一品是最高级别的官职,通常是皇帝任命亲信或重臣担任,九品则是最低级别,普通官员通常从九品开始。

晋升官职要看考试的成绩和其他因素,如表现、荐举和赏识等。

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制度,注重选拔有才能和品德的官员,尊重人才的价值。

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元朝 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恢复科举制,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明清
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实现南北卷制度。
④ 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 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 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明经科主要考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③ 发展历程
③ 发展历程
隋唐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 考试的方式选
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 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和明经 两科最为主要。
(汉两武汉帝)演变趋势察举②制 选拔(标品准德孝和廉试 公由才,开家逐能世渐门)走第向、制财为以度产两选化等汉拔,级国到体等家真现演选正相变拔的对为了人的学大才公识批。平、人、才才能;。后期难
魏晋南北朝(曹
家世、道德和才能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丕开始推行)
九品中③正制选官范围 不只断看扩家大世,推动阶后层期流门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本课小结】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实质: 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 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 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后练习】
1、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
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

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1、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吏,“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世卿世禄制即指的是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和各个诸侯国的卿大夫等官吏可以父死传子,世袭此职,世代享有该职俸禄。

世卿世禄制是一种古代早期的官员更替制度,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华后,立郡县,废分封制后,这种制度基本被废除。

2、察举制度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秦朝建立后,商周时期的官员世袭制彻底废除,但是秦朝还未建立系统的人才选拔制度便被汉朝取代。

汉代时,建立了察举制,察举,即由诸侯王、公卿、郡守等推荐人才给朝廷,作为官员的来源。

察举对象既可以是平民,也可以是官吏。

这种制度基本保证了朝廷对行政官员的需求。

察举制度在西汉时比较严格,到东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权贵舞弊,察举制度失去效用。

3、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拔人才官员的制度,最早由曹魏政权所创。

曹操为了加强政府对人才的选拔控制力,采取了下派官员到各处评定选拔人才的方法。

后来曹丕为拉拢士族,将这种办法定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是政府在各州郡派驻名为中正的官员,中正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三个角度评议各州郡中的人物,具体分为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中正把这评议的结果上报朝廷,朝廷根据结果来对这些人才委以官职。

4、科举制自隋朝到清朝1300多年间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科举制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选拔人才制度。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鉴于以上的种种选拔制度都有弊端,同时,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官的权力收回中央手中,首开科举制,可惜的是科举制还没建立完善机制,隋朝就灭亡了。

5、察举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发现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一定的考核,任以相应的官职;所谓征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长官直接进行征聘。

察举和征辟,对于原先实行的世禄世卿制来讲,是一大进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

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

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

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

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

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历史上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

中国历史上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

中国历史上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在以前,所谓选拔制度主要是指选拔为官的制度,在古代称之为选举制;任用制度主要是指官员的升迁制度,古代称之为铨选制。

官吏选拔制度主要有三种,世袭制、举荐制、考试制。

秦汉以前以世袭制为主,秦汉以后以举荐制和考试制为主。

任用制。

一、秦以前1.夏商周三代的选拔方式和标准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度,官吏选拔主要根据家庭出身和等级,朝廷官员由天子任命,官职世代相袭,诸侯国的官员由诸侯王任命,官职也是世袭。

2.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溃,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大国争霸、诸侯相争。

要成就霸业就必须富国强兵,壮大自己,人才是关键。

春秋战国时期选拔官吏方式主要有荐举、军功、游说、招贤等,任职条件主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才能和功绩,总的用人特点是唯才是举,不计门第出身。

对能出奇计救国家于危难的相才、对善于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的将才、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外交人才,都能不拘一格予以重用。

举荐制:当时齐国一个大臣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与之有“一箭之仇”的政治家管仲,管仲和他大谈“王霸之业”,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隔阂,拜管仲为相,管仲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军功制:商鞅变法时,秦国建立二十等爵制,规定斩敌首级一颗,加商爵一级,田一顷,宅(宅基地)九亩,庶子(奴婢)一人。

所以,秦军成为虎狼之师,荡平六国。

招贤制:秦孝公时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发布求贤令,提出:宾客群臣,能出奇计强秦者,给予官爵、土地。

从此秦国人才济济,良将如云。

战国时期还喜欢养士,最著名的就是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秦国吕不韦,他们养士各三千,起到了干部人才库的作用。

二、秦汉以后秦汉以来,我国的选任方式主要有三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察举制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任官制度,成为后来科举制的基础。

察举制主要用于两汉时期,历时400余年,察举,就是观察其贤能,举以授官。

最早从汉高祖开始,他要求郡守亲自劝勉那些贤能之人响应皇帝的求贤诏,并写清贤士的姓名、籍贯、年龄、仪容、履历和事迹等上报朝廷,于我们现在的干部考察材料的基本框架相似,同时规定郡守遗贤不举则免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演变和改革。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了官吏选拔制度。

西周时期的贵族地主通过世袭制度来任命官吏,地位和权力的传承基本上在家族之间进行。

随着国家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由于世袭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官僚腐败、能力不足等,使得选官改革成为必要。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官僚制度,以选任官员。

这一制度两千多年来的选拔标准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

唐朝开创了科举制度,让士人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最终选拔出合适的官员。

隋朝推行了乡试制度,唐朝时文科范围扩大,到了宋代进一步扩大了范围,甚至还发展了特殊科目。

宋代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顶峰,成为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最完善和最先进的时期。

科举制度在宋代以后继续沿用,并在元、明、清等朝代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科举制度有效避免了贵族世袭的问题,确保官员能力标准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举制度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考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考试经费和考生的经济负担较大。

其次,科举考试对于文学才华有一定的偏重,容易产生以文学能力评判全部官员的问题。

此外,科举制度还限制了官员的来源范围,培养了一些官僚主义。

到了近代,西方的洋务运动和战胜列强的压力使得中国开始思考官员的选拔和管理问题。

清末维新运动中的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尝试了一些选官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够引进西方的现代化制度。

不过这些尝试都未能成功,中国在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未能彻底改革官员选拔制度。

总体来说,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世袭制到科举制,再到近代的改革尝试。

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近代以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现代化制度,并不断改革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跟着江湖哥一起了解它们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1.禅让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夏朝启时取消。

2.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

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

3.军功爵禄制:战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察举制度: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5.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它促进了汉魏之际的士族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隋文帝时期废除。

6.科举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7.“自荐求官”制度: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做法,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21、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2、察举制察举制是汉朝建立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在古代中国,贵族门第的出身是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因素之一、只有出身于贵族门第的人才有资格参与政治活动,并且有机会成为高级官员。

这种选拔制度存在于中国历史的宋、明、清等朝代。

贵族门第出身的官员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素质,但同时也存在着权贵阶层和世袭官职的问题。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中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一种。

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时间最长,从隋朝的科举制度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的科举废止。

科举考试制度的核心是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考试选拔官员。

这些考试通常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考试,会试是地方贡生和京官的考试,殿试是最终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科举考试制度通过严格筛选和选拔优秀的人才,使得中国古代政府官员逐渐普遍具备文化素养和治国才能。

这种选拔制度相对公平,无论出身贫富,只要拥有才学,都有机会得到晋升。

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促进社会流动,提升社会地位的作用,为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提供了一支相对稳定和可靠的官员队伍。

然而,科举考试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这一选拔制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实践经验和实际才干的重要性。

其次,科举考试制度对参与考试的人数和范围有限制,使得其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成为官员,导致了人才浪费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此外,在科举考试制度中也存在着腐败和舞弊的问题,这种问题在明清时期尤为严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经历了从出身制度到科举考试制度的演变,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贵族门第出身和科举考试制度都各自具有一定的优点和问题。

科举考试制度的普及和推广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延续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
制度。

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

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

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
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五、宋朝:科举制
宋太祖时期,共开15次科场,共录取455名进士。

宋太宗扩大录取人数,太平兴国二年榜就录取了507人,太平兴国三年榜录取144人,太平兴国五年榜录取119名进士。

而且待遇高,提拔快。

唐宋两代,“探花郎”指为年纪最小的进士。

宋英宗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解试(州试)、省试(礼部)和殿试。

科举及第成为天子门生。

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南宋设立“琼林宴”,作为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
六、元朝:铨选制度
(1)高级职位中有相当部分被世勋子孙所占据;
(2)中、下级官员中的绝大部分,多由吏员出职,甚至由
官复吏,再出职升任品级较高的官位;
(3)元代前期一直没有设科取士,后来虽然实行科举,对整个官僚构成的影响,也远不能与唐宋诸朝相比较。

此外,元朝铨选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优待蒙古、色目人。

七、明朝:科举制
明代的进士,70%以上都是江西、福建、浙江人。

(一)考生的称呼
童生: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

生员:俗称秀才,童生院试合格,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

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类。

贡生: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

监生:明代入国子监学习。

分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
例监。

明初时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

(二)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八股取士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
顾炎武:“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三)考试的流程
1、院试:州县,童生考中即为秀才,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
2、乡试(秋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

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3、会试(春闱):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考中的称贡士,
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会试后当年举行。

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八、清朝:科举制
满人做官可不经过科举途径。

汉人需科举为官。

(一)考生的称呼
童生:参加童试的人
生员:童生被录取,入学进入府、州、县学。

分为廪生、增生、附生
秀才:在学宫肄业
(二)考试的流程
<1>初步考试
1、童试:又叫做“小考”,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
2、岁试: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

3、科试:每三年秀才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
<2>正式考试
1、乡试: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考中为举人。

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2、会试: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

3、殿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称为进士,可以直接做官。

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隋唐开始科举后,连中
三元的只有十三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两人,明朝出现在洪武年间的黄观,正统年间的商辂。

九、科举制度下的那些名人
1、李白:
终其一生,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

一方面,政审通不过。

他是商人之子、而且是罪人之后,唐朝律法规定商人、罪人不得参加科举考。

另一方面,李白特有的诗人气质。

自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孟郊
科举屡屡落榜,空有抱负而无施展之机。

45岁时终于进士等第。

压抑几十年的苦闷如决堤之河狂泻而出,作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杜甫
当朝宰相李林甫害怕士人“泄露当时之机”,因此一人不取,致使举子全部落榜,而后,他有上表玄宗说“野无遗贤”。

因此杜甫也落榜。

4、黄巢
曾几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诗《不第后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终成为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

5、高明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

代表作《琵琶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6、唐伯虎
30岁那年,踌躇满志地赴京会试,不料卷入科举舞弊案,经过一年多审讯,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考。

明朝官场少
了一个有才气的官吏,但明代文坛多了一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7、张居正
天资充盈,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只因湖广巡抚顾璘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

16岁中举。

后官至内阁首辅,实行著名的张居正改革。

8、蒲松龄
聊斋先生,出身没落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成了秀才。

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

9、吴敬梓
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

看透了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

代表作《儒林外史》,该书中“范进中举”一文揭露了科举制度的丑陋。

10、洪秀全
出身农家,读过村塾。

四次参加乡试均落选。

后发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11、鲁迅
祖父是因为科举舞弊案受牵连丢官的,家道至此中落。

而且鲁迅受进步思想影响很大。

因此非常痛恨科举制。

代表作《孔乙己》,揭露了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