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7cb93ecc7931b765ce1531.png)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整体提升了植物保护工作能力与水平,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动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监测,实现远程诊断、快速调度指挥和评估,2017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由小气候采集设备、生境监测设备、虫情信息采集设备、病菌孢子捕捉培养系统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组与移动客户端可以访问数据与作物生长情况、灾害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管灾害指标等模块,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是农业技术人员管理农业生产的“千里眼”和“听诊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是新一代图像识别式虫情测报工具,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识别等系统作业,并实时将环境数据和病虫害数据远程上传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自动识别计数,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测报及标本采集的寸电容屏显示可。
可定时拍照上传至系统管理平台,在平台实现计数、报表分析,做到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监测野外虫情信息。
机内采集的虫子情况,通过网页端的识别功能进行识别计,风速,手机号码,查看任何一天采集数据,传感器故障记录,手、数据可以上传到自己指定的电脑也可以上传到总服务在农业部全国墒情监测网站中查看数据和曲线图,曲线和数据都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中进行存储和分析,且在服务器“全可知道设备及数据采集点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实时采集分析监测孢子情况。
仪器内置高倍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可定时清晰拍摄孢子图片,远程自动上传至管理平台,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仪器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设备带高倍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全天候实时采集分析;的人工统计与分析,可实时人工远程查看确认,缩短了预置工作时段、设置空气采样时间、查询设备工作状态等远(直流型,太阳管理者通过安装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单配),可清晰直观的实时查看种植区作物的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并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监视和记录,用以提供、多通道同屏展示,同时展示相应区域的环境土壤参数,块多边形区域,支持云台定位精度为±采用光、电、数控技术,自动控、集虫器自动转换,保证各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站建设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站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922734afe04a1b171de30.png)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监测站建设方案目录1.建设背景 (2)2.建设原则 (2)3.建设目标 (2)4.建设内容 (2)5.系统组成 (3)5.1 无线虫情测报系统 (3)5.2 孢子捕捉仪 (3)5.3 病虫发生实时监控系统 (4)5.4 害虫自动性诱监测仪 (4)5.5 野外自动气象监测仪 (5)5.6 病虫监测智能网关 (6)5.7 手持病虫调查统计器 (7)5.8太阳能供电系统 (8)6.项目案例 (9)1.建设背景农作物病虫害一直农业生产管理的一大难题,造成大量损失,也加重了农药的使用,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将面对一系列在广域空间分布的信息获取、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与互联、面向不同应用需求和不同应用环境的智能决策系统集成的科学技术问题。
它既需要电子、信息、通信科技与产业界对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和提供低成本、使用可靠和易用性好的硬、软件产品与服务的支持,又需要农业信息工程科学家们的协力研究、面向农业应用需求的技术整合和运营服务模式创新的保障。
信息科技将融入各种农业应用领域,成为生物、农艺、工程交叉汇聚学科的纽带。
物联网农业应用技术的创新,将打破学科与部门的界限,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衍生新的交叉学科,将大力推进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的协力研究模式,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造新的机会。
根据目前国内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情况,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预警系统信息采集以自动化采集为主,辅助以人工采集两方面组成。
目前依靠自动化信息采集的主要是外部生产环境参数,待农作物本体感知技术研发突破后,及时增加相应的自动化采集参数,逐步减少人工采集。
2.建设原则根据具体项目情况,综合选择适用于本项目要求的设计方案。
考虑到系统相关需求,同时参考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经验,确定采用以下设计原则进行系统设计:先进性:系统将采用国际上最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标准,既保证系统实现的功能,又满足未来若干年应用发展的需要。
安全性:提供全面符合国家和工信部有关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核心技术自主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
植保监测点建设实施方案
![植保监测点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da6a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6.png)
植保监测点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植保监测点的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
为了规范植保监测点的建设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指导。
二、植保监测点建设目标。
1. 建立健全的植保监测点网络,覆盖农田、果园、蔬菜基地等各类农作物种植区域。
2. 提高植保监测点的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草害、鼠害等农作物危害因素的发生情况。
3.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精准的植保服务,降低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植保监测点建设内容。
1. 选址规划。
根据农作物种植分布情况,合理选址规划植保监测点,确保覆盖面广,布局合理。
2. 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植保监测点所需的办公室、实验室、仓库等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和工具。
3. 人员培训。
对植保监测点工作人员进行农业病虫害监测、识别、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4. 监测标准制定。
制定植保监测点的监测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 信息化建设。
建立植保监测点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四、植保监测点建设实施步骤。
1. 确定建设计划。
制定植保监测点建设的详细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2. 土地审查。
对选址规划的植保监测点进行土地审查,确保选址合理、土地使用符合规定。
3.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选址规划和建设计划,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采购。
4. 人员培训。
组织植保监测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5. 监测标准制定。
制定植保监测点的监测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 信息化建设。
建立植保监测点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五、植保监测点建设实施效果评估。
建设完成后,对植保监测点的建设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监测能力、服务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估。
六、总结。
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植保监测点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田间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田间监测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591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1.png)
田间监测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田间监测工程是指对农田土壤、水文气象等各项指标进行长期监测的工程。
这项工程通常由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织实施,旨在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的状况,监测农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田间监测工程的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目的和任务要求,科学设计施工方案,确保监测工程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项目组建田间监测工程的施工需要组建专门的项目组,该项目组应包含工程设计人员、监测仪器设备维护人员、数据处理人员等,以确保工程的整体顺利进行。
2. 勘察设计在施工前,需要对监测地点进行细致的勘察,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气象等情况,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设计。
3. 设备准备根据工程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准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土壤监测仪、水文气象监测仪、数据采集器等。
4. 人才培养为了保证监测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参与工程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工程的目的和任务,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5. 安全保障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所涉及的安全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包括现场安全、设备运行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施工过程1. 地点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监测地点进行仪器设备的布置,确保监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仪器设备调试在布置好仪器设备后,对各项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数据采集根据监测任务要求,对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确保采集到准确、真实的数据。
4.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绘制相应的监测图表和数据报告,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支持。
四、施工后的工作1. 仪器设备维护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数据分析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开展相应的数据分析工作,揭示农田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3. 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相应的监测报告,对监测工程的结果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实施方案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df09d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7.png)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实施方案1、简介该监测点位于****,20**年**月建成,由**负责实施。
设**个处理,**次重复,**个监测小区。
监测目的在于摸清南方湿润平原-露地蔬菜栽培种植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排放特征及减排途径。
周年轮作模式为:西兰花-莴笋-茄子。
小区面积**m2。
2、监测点处理设置一、作物品种:西兰花为喜鹊-莴笋为红剑-茄子为引茄1号。
二、耕作处理:小区平均面积为**m2,耕作方式为平地平作,种植方式为移栽种植,每小区每季都需翻耕,翻耕深度为15-20cm,T型排水沟深10cm、宽20cm。
三、种植量:西兰花:60株/小区,无秸秆还田;莴笋:120株/小区,无秸秆还田;茄子:60株/小区,采用水稻秸秆平铺还田。
四、化肥配置方案(1)常规处理(CK):西兰花:化肥方案:尿素(N)52kg/ha;过磷酸钙(P2O5)200 kg/ha;氯化钾(K2O)807 kg/ha;商品有机肥21900 kg/ha。
过磷酸钙、氯化钾、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尿素作为1次追肥在活颗期施用。
莴笋:化肥方案:尿素(N)52kg/ha;过磷酸钙(P2O5)200 kg/ha;氯化钾(K2O)807 kg/ha;商品有机肥7500 kg/ha。
过磷酸钙、氯化钾、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尿素作为追肥施用。
茄子:化肥方案:N 630kg/ha;P2O5 180 kg/ha;K2O 180 kg/ha;商品有机肥10950 kg/ha。
复合肥(15%N+15%P2O5 +15%K2O)1200kg/ha、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尿素(N)450kg/ha 作为追肥施用,分三次、每次150kg/ha,施用时间分别为5、6、7月中下旬。
(2)主因子优化处理(KF):西兰花:尿素52(N)kg/ha;过磷酸钙(P2O5)120 kg/ha;氯化钾(K2O)225 kg/ha;商品有机肥7500 kg/ha。
过磷酸钙、氯化钾、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尿素作1次追肥在活颗期施用。
病虫害监测方案
![病虫害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455e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a.png)
病虫害监测方案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控制病虫害,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病虫害监测方案。
一、病虫害监测的目的病虫害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病虫害监测的方法1.田间调查法田间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病虫害监测方法。
通过对农田进行巡视和观察,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田间调查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监测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包括不同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的农田。
(2)监测时间:监测时间要选择在病虫害易发生的季节,如春季、夏季和秋季。
(3)监测方法:在监测点进行巡视和观察,记录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信息。
2.诱捕法诱捕法是一种利用诱虫剂或诱饵来吸引病虫害,从而进行监测的方法。
诱捕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诱虫剂或诱饵:选择适合目标病虫害的诱虫剂或诱饵,如黄板、蛋白饵等。
(2)设置诱捕器:将诱虫剂或诱饵放置在诱捕器中,设置在农田中,进行监测。
(3)监测方法:定期检查诱捕器中的病虫害数量和种类,记录监测结果。
3.生物学监测法生物学监测法是一种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来监测病虫害的方法。
生物学监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天敌或寄生虫:选择适合目标病虫害的天敌或寄生虫,如蜘蛛、蜜蜂等。
(2)设置监测点:将天敌或寄生虫放置在监测点中,进行监测。
(3)监测方法:定期检查天敌或寄生虫的数量和种类,记录监测结果。
三、病虫害监测的注意事项1.选择监测点时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田,避免选择过于单一的农田。
2.监测时间要选择在病虫害易发生的季节,如春季、夏季和秋季。
3.监测方法要科学合理,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避免盲目使用。
4.监测结果要及时记录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农田监测点实施方案
![农田监测点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d8a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b.png)
农田监测点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农田监测是农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农田土壤、水质、作物生长等情况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农田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监测点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农田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的。
1. 确保农田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2. 提高农田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 为农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实施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农田监测点建设和管理工作。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监测点位置。
根据农田分布情况和农作物种植情况,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农田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重点考虑农田面积、土壤类型、水源情况等因素,确保监测点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2. 建立监测设施。
在确定的监测点位置上,建立相应的监测设施,包括土壤监测点、水质监测点、气象监测点等。
确保监测设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3. 开展监测工作。
组织专业人员对监测点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土壤养分含量、水质指标、作物生长情况等。
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数据管理和应用。
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同时,将监测数据应用于农田生产管理中,为农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五、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
确保监测点建设和管理所需的经费,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人员保障。
组织专业人员参与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技术保障。
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六、总结。
农田监测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田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农田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监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农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43d4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第一章总体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项目规划与布局 (4)2.1 中心选址 (4)2.1.1 选址原则 (4)2.1.2 选址具体要求 (4)2.2 功能分区 (4)2.2.1 功能分区原则 (4)2.2.2 功能分区具体设置 (4)2.3 建筑设计 (5)2.3.1 建筑风格与外观 (5)2.3.2 建筑布局 (5)2.3.3 建筑材料与结构 (5)2.4 环境保护 (5)2.4.1 环境保护原则 (5)2.4.2 环境保护措施 (5)第三章设备配置与采购 (5)3.1 设备选型 (5)3.1.1 基本原则 (6)3.1.2 具体措施 (6)3.2 设备采购流程 (6)3.2.1 编制设备采购计划 (6)3.2.2 招标投标 (6)3.2.3 供应商评估 (6)3.2.4 签订采购合同 (6)3.2.5 设备验收 (6)3.3 设备维护与管理 (7)3.3.1 设备维护 (7)3.3.2 设备管理 (7)3.4 设备更新与升级 (7)3.4.1 设备更新 (7)3.4.2 设备升级 (7)第四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7)4.1 人员编制 (7)4.2 人员素质要求 (8)4.3 培训计划 (8)4.4 考核与评价 (8)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8)5.1 质量管理原则 (8)5.1.1 本着“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9)5.1.2 质量管理原则应贯穿于检测中心工作的全过程,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5.1.3 质量管理原则应体现以人为本,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9)5.2 质量管理组织 (9)5.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检测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
(9)5.2.2 质量管理组织应设立质量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建设实施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c19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3.png)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严重的损失。
传统的病虫害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农民的观察和经验判断,存在效率低、缺乏准确性等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监测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的建设将提高病虫害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农民提供实时的病虫害监测结果,帮助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批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点,覆盖重要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域;2.建立智能监测点与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的数据对接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3.提供便捷的监测点管理平台,供农民自主管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据;4.通过智能监测点的建设和应用,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提高农民收入。
三、实施步骤1.确定监测点建设地点和数量: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重要的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域作为监测点建设的重点,确定大致的监测点数量和分布。
2.选购智能监测设备: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购适合的智能监测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昆虫陷阱等。
设备的选购应考虑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等因素,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3.建设监测点和安装设备:按照预先确定的监测点分布,利用现有的农田或农业园区场地,建设监测点,安装智能监测设备。
监测点的建设应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确保监测设备的稳定工作。
4.建立数据对接系统:根据智能监测设备的数据输出格式和数据传输方式,建立与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的数据对接系统。
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数据库中,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开发监测点管理平台: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发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监测点管理平台。
农民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监测数据、接收实时报警信息、管理设备等。
6.进行试点和示范:选取一些重要的农田或农业园区作为试点,进行监测点建设和设备安装,并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
病虫测报实施方案
![病虫测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b76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d.png)
病虫测报实施方案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病虫测报工作,对于科学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制定了病虫测报实施方案,旨在提高病虫害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有效防控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一、建立病虫测报台账。
首先,我们将建立病虫测报台账,对农田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程度等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动态变化,为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二、开展病虫测报培训。
针对农田的管理人员和农户,我们将组织病虫测报培训,提高他们对病虫害的识别和监测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病虫害的外部特征、危害程度的判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等,使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病虫测报工作。
三、建立病虫测报网络。
我们将建立病虫测报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病虫害监测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通过建立病虫测报App或网站,农田管理人员和农户可以随时随地上传病虫害的信息,形成全面的病虫害监测网络,为及时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四、加强病虫测报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病虫测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们将加强病虫测报的监督管理。
对农田管理人员和农户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病虫测报工作中的问题,确保病虫害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制定病虫测报应急预案。
针对突发的病虫害情况,我们将制定病虫测报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责任和处置程序。
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六、加强病虫测报成果应用。
最后,我们将加强病虫测报成果的应用,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农田管理人员和农户,指导他们科学防治病虫害。
同时,还将加强病虫测报成果的整理和分析,为今后的病虫害监测工作提供经验总结和参考依据。
总之,病虫测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病虫害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有力支持,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病虫害监测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ab70c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3.png)
病虫害监测项目实施方案(通用5篇)为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促进杨树产业健康发展,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20xx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杨树病虫害防治突击月”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继续以“杨树产业年”活动为契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二、目标要求确保全镇范围内杨树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防治率98%,成灾率小于2%,保证镇村主干道沿线、河塘、渠防护林、农田林网及重点工程杨树不受病虫危害,做到上下联动,镇包到村,村包到组,组包到农户,农户包到田块,不论集体还是个体,普通进行一次防治,对重点工程去年发生病虫害轻重的要进行2-3次防治。
三、实施步骤(一)宣传阶段(8月10日至8月12日)一是大力宣传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宣传“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度;三是宣传防治技术和有关法规,增强全社会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准备阶段(8月13日至8月15日)备好农药、器械和突发灾害的应急控制等物资工作。
(三)防治阶段(8月16日至9月10日)突出“三个坚持”,坚持群众自发防治和集中统一防治相结合,坚持“防治并重,以防为主”的原则,对目标已形成危害的地要防治,尚未形成危害的地段也要进行预防,坚持抓住重点区域对县、乡、村主要道路和重工程要重点防治。
(四)检查验收阶段(9月11日至9月15日)镇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村(居)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防治措施和方法、防治效果,有无发生严重灾害等情况。
(五)保障措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面广量大,各村(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书记为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人,要亲自部署安排,认真抓好落实。
为切实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旱灾造成的损失,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今年的特大旱灾将导致小麦条锈病、小春蚜虫、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发展趋势;水田保水差,造成水田普遍失墒开裂,破坏了药膜覆盖层,使除草剂不能起到封闭土壤的作用,严重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喜高温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将加重;玉米由于墒情差,气温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将面临出苗差,草害、地下害虫、锈病、蚜虫、粘虫等危害加重;蔬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将加重发生。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配置清单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配置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2f1862f31126edb6e1a1012.png)
农田小气候自动采集传输设备
河南云飞
YF-Z1
套
农田小气候自动采集传输设备是按照国际气象WMO组织气象观测标准,研究而开发生产的多要素自动观测站。可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土壤温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具有自动记录、超限报警和数据通讯等功能。自动观测站由气
象传感器,气象数据记录仪,气象环境监测软件三部分组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旅游、科研、气象等城市环境监测和其它专业领域。
4
固定式孢子捕捉仪
河南云飞
YFBZ1
台
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是农业植保部门应当配备的农作物病害监测专用设备。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种类及数量。
5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河南云飞
7
病虫调查统计器
河南云飞
YF-TJ1-1
套
病虫调查统计器主要应用于农业、林业、检疫等领域的病虫预测、预报、预警、研究等工作。设有昆虫名称、采集地点、分类数量等项,可随时录入,存储病虫的调查统计数据资料,并能将统计数据上传至计算机,编辑、生成图表,一次记录25种病虫数据,从而实现统计、分析自动化、标准化。
13
田间病虫害发生信息移动采集设备
外购
套
病虫害常用监测设备
14
农田害鼠监测设备
外购
套
15
病虫调查工具箱
河南云飞
III
套
16
数据传输和报送设备
外购
套
17
病虫害调查电动车
外购
台
测报人员交通工具
18
物联网自动虫情信息采集设备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19〕2号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19〕2号](https://img.taocdn.com/s3/m/720c9d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c.png)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19〕2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业科学观测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科学观测工作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我部制定了《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农村部2019年12月3日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规范农业科学观测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我国农业生产区划与农业学科发展特征,对农业生产要素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地观测、监测和记录,旨在阐明其联系及发展规律,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条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体系由国家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中心(简称“数据中心”)、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简称“观测实验站”)以及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国控监测点(简称“监测点”)构成。
第四条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体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技术机构等单位建设,实行“系统布局、分类管理、信息共享、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数据中心、观测实验站通过遴选产生。
第五条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工作围绕作物种质资源、土壤质量、农业环境、植物保护、动物疫病等领域,获取长期定位观测监测数据,服务于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510ea51a37f111f1855b5c.png)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在农业生产上在发生重大病虫害的时候,农户都不用在担心了。
自从出现了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仪器设备之后,农户可以随时随地知道自己田地中的病虫害发生状况,然后就可以及时的展开防治措施了,这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相比较以前的病虫害检测手段,该仪器提高了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让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准确、便捷,同时先进仪器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配置清单包含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
2018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配置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方案。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7f979caaedd3383c4d398.png)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特提出了一套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其中德安县为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救灾(水稻病虫疫情)补助项目的组织实施,有效地开展水稻病虫疫情防灾减灾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障农业丰收,根据赣农办字[2017]74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德安县2017年农业生产救灾(水稻病虫疫情)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一、严格资金使用方向,确保专款专用水稻病虫疫情补助资金属于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资金。
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六)款规定,农业生物灾害防灾救灾资金用于生物灾害防控措施所需的物资材料补助,包括购买药剂药械、燃油及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控制技术应用费、技术指导费、作业费;农业灾害实地监测、评估、核实方面的补助等。
根据上述规定,农业生产救灾(水稻病虫疫情)资金用于四个方面:一是补助专业防治组织、水稻种植业合作社(大户、农场、农户)等购买水稻病虫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剂、药械、燃油等物资材料;二是补助专业防治组织、水稻种植业合作社(大户、农场、农户)等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费和统防统治作业费;三是补助开展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以及公益性防治所需的药剂、药械、燃油等物资材料和作业费;四是补助开展水稻病虫疫情实地监测、评估、核实等方面。
补助方式为物化补助或资金补助(补助申请、发放操作程序执行赣农计字〔2014〕52号文件)。
二、规范项目实施内容,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实施,着力提升病虫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能力,深入推进农药减量行动,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和病虫防治绿色发展。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上海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上海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da856e3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f.png)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上海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2.17•【字号】沪农委〔2021〕409号•【施行日期】2021.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上海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你单位《关于报送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上海市)项目建设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沪农技〔2021〕32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为升级改造上海市农作物病虫疫情信息管理系统1套;建设区级病虫疫情信息化处理系统9套;建设浦东、金山、崇明、奉贤、青浦、嘉定等6个国家区域站下属的病虫害监测点共45个(其中重点监测点6个);建设松江、闵行、宝山等市级监测站下属监测点11个。
购置相应的区级监测及管理设备、重点监测点仪器设备、标准监测点仪器设备等。
二、建设地点本项目实施地点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奉贤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崇明区等9个涉农区相关监测点。
三、总投资项目概算总投资2478.13万元。
其中:工程建设费2246.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13.72万元,预备费118.01万元。
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1482万元,市级财政配套996.13万元。
请你单位严格按照批复内容加强项目管理,抓紧推进项目建设。
如项目建设内容发生较大变更,报我委审核调整。
此复。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2021年12月17日。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仪器设备大全
![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仪器设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ec9df225727a5e9856a61a6.png)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配置清单包含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
2018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配置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方案。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上在发生重大病虫害的时候,农户都不用在担心了。
自从出现了智能病害监控系统之后,农户可以随时随地知道自己田地中的病虫害发生状况,然后就可以及时的展开防治措施了,这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相比较以前的病虫害检测手段,该仪器提高了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让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准确、便捷,同时先进仪器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1、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动态监测田间作物的病虫情、墒情、苗情、及灾情的监测预警系统。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由远程虫情分析测报仪、无线自动气象监测站、苗情灾情监控摄像头、预警预报系统、专家咨询系统、用户管理平台等组成。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和PC端随时随地登陆自己专属的网络客户端,访问田间的实时数据并进行系统管理,对每个监测点的环境、气象、病虫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
结合系统预警模型,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并获得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管理,保证农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2、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是新一代的虫情测报工具,该灯采用不锈钢材料,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实现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接虫袋自动转换、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整体提升了植物保护工作能力与水平,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动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监测,实现远程诊断、快速调度指挥和评估,2017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陆续开展。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为您整理了全套清单供新老客户参考。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是由小气候采集
设备、生境监测设备、虫情信息采集设备、病菌孢子捕捉
培养系统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组
与移动客户端可以访问数据与
作物生长情况、
灾害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土壤温度、光照
强度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管
灾害指标等模块,
1
2
3
报工具,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
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识别等系统作业,并实时将
环境数据和病虫害数据远程上传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在平
台上实现自动识别计数,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
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测报及标本采集的
寸电容屏显示
可。
可定时拍照上传至系统管理平台,在平台实现计数、
报表分析,做到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监测野外虫情信息。
机内采集的虫子情况,通过网页端的识别功能进行识别计4
5
,
风速,6
7
8
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实现全天
候无人值守,实时采集分析监测孢子情况。
仪器内置高倍
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可定时清晰拍摄孢子图片,远程自动
上传至管理平台,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
数据。
仪器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
、设备带高倍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全天候实时采集分析;
的人工统计与分析,可实时人工远程查看确认,缩短了预
置工作时段、设置空气采样时间、查询设备工作状态等远9
10
管理者通过安装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单配),可
清晰直观的实时查看种植区作物的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并
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监视和记录,用以提供
、多通道同屏展示,同时展示相应区域的环境土壤参数,
块多边形区域,支持
云台定位精度为±11
12
采用光、电、数控技术,自动控
、集虫器自动转换,保证各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
1-12
、雨控装置开关:将雨水自动排出,能有效将雨虫分离,13
14
及采集地点的经纬度、分类数量、植物名、编号、记录人
信息及统计方法信息等项目,可随时录入,存储病虫的调
、可根据玉米、小麦、花生、棉花、茶树、水稻、蔬菜、
线和计算机相连,自动形成表格,同时系统调查程
万色真彩显屏,全触屏,支持多种输入法;
储照片保存外还可以将
经纬度保存到文件中,软件可对病虫害统计器所拍图片坐15
16
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种类及数17
寸触
、镜座镜体一体化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长时间观察18
站中查看数据和曲线图,曲线和数据都可下载到本地电脑
模块传输到
用户可通过任何可以上网的电19
20
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集害虫诱捕、数据统计、数据传输
为一体,实现了害虫的定向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
远程监测、虫害预警的自动化、智能化。
本系统具有性能
稳定、操作简便、设置灵活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害
多台不同编号的设备,远程查看设备的地理位置,设备编
号,工作时段,上传间隔,诱芯维护基本信息,实时工作
地图上列出所有安装的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灯,
端可以数据列表和曲线的形式显示杀虫数据,
能够相对准确的反应区21
、数据采集:实时全天候监控降雨量、相对湿度、温度、
露点温度、日照时数、叶片表面湿润时间、土壤含水量等
天以
、预测模型: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病原菌数据
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对农作物重大病害发生趋势监测预22
23
24
工具箱、便携水桶、指南针、签字笔、弯镊子、一次性手
套、不锈钢水杯、多用小刀、油性记号笔、解剖刀、多用
金属柄解剖针、
常用标签、折叠小凳子、放大镜、直镊子、昆虫针、医用
、昆虫采集三件套、剪枝剪、太
阳帽、昆虫针钳、扫网网袋、指形管、折叠锯、样品采集25
26
远程控制。
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
地理位置、设备编号、基地名称、杀虫次数、故障报警信
、一个账户可远程控制多台不同编号的设备,查看设备
地图,直接选择进入查看设备状态,便于统27
用途: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完成对本农业气象数据、土壤墒
情数据、病虫害监控、作物苗情等数据的采集,可以提前
应对即将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减少农作28
温馨提示:29
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生产的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自动虫情测报灯、农作物病菌孢子自动捕捉培养系统、病菌孢子捕捉仪等,多项产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通过第三方检验机构检测。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高知名度品牌及高端的资质配套为您选择放心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建设一站式服务!
大品牌可信赖、产品质量好、服务有保障!欢迎广大新来客户来电咨询合作!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