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完整篇.doc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手册

总经理
采
进
技销生源自仓财购出
术
售
产
储
务
部
口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生 产 车
间
目录
1. 质量手册颁布令-----------------------------------------------------2 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3 3.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4 4.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5 5. 部门质量职责分配表-------------------------------------------------6 1.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7 2. 引用标准-----------------------------------------------------------7 3. 术语---------------------------------------------------------------7 4. 质量管理体系-------------------------------------------------------8 1. 总要求-------------------------------------------------------------8 2. 文件要求-----------------------------------------------------------8 1. 总则-------------------------------------------------------------8 2. 质量手册---------------------------------------------------------8 3. 文件控制程序-----------------------------------------------------10 4. 记录控制程序-----------------------------------------------------12 3. 管理职责-----------------------------------------------------------13 4. 管理承诺---------------------------------------------------------13 5.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3 6. 质量方针---------------------------------------------------------13 7. 策划-------------------------------------------------------------13 8. 职责、权限和沟通-------------------------------------------------13 1. 各岗位各部门职责、权限------------------------------------------14
ISO9000族标准质量成本管理课程

五、QCM的要点
1.作为QCM的基础工作 建立数据收集管理办法,培训统计人
员,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2.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 这是QCM的重点,不断促其优化。 3.对质量成本进行考核 识别和确定经济合理的质量成本指标,
为预测、计划和员工考核提供依据, 实现QCM的良性循环。
六、开展QCM应注意的问题
出质量改进计划。 (3)宣传阶段特点:以统计核算为主,会计核算为
辅。 (4)改进阶段任务:实施质量改进计划,编制质量
成本计划。 (5)改进阶段特点: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
辅。 (6)控制阶段任务:按计划对质量成本进行监控,
按科目核算。 (7)控制阶段特点:开展核算、分析和考核,实现
质量成本控制。
二、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有什么 好处
三、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 用
四、QCM发展概况
一、ISO9000族标准对质量成 本管理(QCM)的要求
1.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 指南
(1)0.2过程方法:b)从增值角度考虑过 程
(2)5.1.1引言 业绩包括“财务测量” (3)5.6.2评审输入:质量活动的经济效果 (4)5.6.3评审输出:预防和减少损失的计
线图称为QC特性曲线,如图2-1所示: C1:表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与合格
品率的关系。 C2:表示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
本与合格品率的关系。 C3:表示C1,C2两曲线的合成,M点
为最佳QC点。
二、QC的概念
单
C3
位
QC
C2
合格 质量 水平
C1
I区
II区
III区
二、QC概念
3.对QC特性曲线的分析 将图2-1曲线C3的M点局部放大,如图2-2所示。 (1)I区称为质量改进区 (2)II区称为最佳区域 (3)III区称为完美区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

•范例:
•
ISO9000系列标准规范了企业内从原材料采购到成
品交付的所有过程,牵涉到企业内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
本的全体员工。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
•3.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
•
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
国际通用的共同语言和准则。
•
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组织参与国内和
理体系的一体化审核提供了依据。
•
这些都增强了两类标准的兼容性,更有利于组织
建立和实施综合管理体系。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
•8.考虑了所有相关方利益的需求
• 相关方指的是“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 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团体,例如顾客、所 有者、员工、供方、银行、工会、合作者 和社会”。
•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持续改进其业绩的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
•7.与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具有更好 的兼容性
•
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与ISO14000 系列标准都
采用相同的文件化管理体系原理,都遵循PDCA的管理体
系模式,存在许多共同的过程和方法,并且ISO19011质
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为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
的不足和需要解决问题,主要为更适合于硬件产品生产
的组织,更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的组织,而对于规模较小
生产较简单的组织难以使用,更多地强调符合性而忽视
了促使组织整体业绩的提高等,签于上述情况, TC176
组织对94版标准进行修订。
•
1997年底,TC176提出了对标准的第二阶段修订的
最初成果——工作组草案第一稿(WD3)随后为第2、3
质量成本分析

5
质量成本管理的案例
质量 成本分析
案例:三洋制冷的质量成本管理
物流管理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洋制冷)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从1992年成立以来,以差异化 战略为经营战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先者。,然而,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企 业的增长势头受到抑制,2002年,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开始引进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特别是对现场中的库存、制造过多(早)、等待、搬运、加工等七种浪费的存在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 且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加以消除。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发现现场中的浪费许多是由相关的管理工作引 起的,而且难以度量,这些浪费会造成多大损失?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将阻碍活动深入持久地 进行。 三洋制冷早在1996年就在中央空调行业率先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质量管理上 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但是,一些质量损失仍然难以度量,比较难以从财务核算的角度上对质量体 系的有效性进行测量,而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无效的管理,其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测 量的,因此常常作为正常的管理成本而不被发现,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难以得到持续改进。为此,需要 一种新的工具来发现这些质量成本和浪费,在经过反复比较后,三洋制冷选择了质量成本法来解决这 一问题。
质量 成本分析
物流管理
④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 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理费 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 费用等。
质量 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类别 内部故障成本 成本项目
物流管理
质 量 成 本
研究表明质量成本的各部分费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探讨这些费 用的合理比例关系,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质量总成本,实现对质量成本的优化。 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如何判明和掌握四类质量成本的合理比例关系以及它们之 间的变化规律,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措施,减低质量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的 一项重要任务。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系列标准完整版

编号:TQC/K397企业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系列标准完整I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ke all the staff know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work of the whole enterprise, so a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an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适用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增强沟通/促进发展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系列标准完整版下载说明:本管理规范资料适合用于管理中,为使全体人员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所担负的职责对整个企业工作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动力。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系列标准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的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全员的质量管理①必须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
②通过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形成一个高效、协调、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①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
ISO9000管理制度范本(28个doc)26

ISO9000管理制度范本(28个doc)26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设备管理制度1、生产技术科是全厂设备的主管单位,负责对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维修等项工作。
2、对全厂各种加工设备进行分类,并统一编号建立完整的设备台帐。
3、每月按“单项设备完好标准细则”规定,组织各有关部门进行一次设备完好状况的检查评比,既要抽查和考核完好设备状况,只要检查一般设备,并向全厂公布检查评分结果。
4、组织对全厂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及时进行恢复生产的检修。
以保证生产上的需要。
5、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全厂主要设备建档率达到百分之百,主要设备的技术资料,基本上准备齐全。
6、负责对新进厂的设备组织检查验收,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设备或备品配件不齐全,要及时与生产厂联系解决,及时做好验收设备的资料归档工作。
7、安规定时间上报各种报表,做到准确及时,无差错。
8、写出全厂的年、季设备状况分析。
设备管理状况的总结。
制定全厂设备预修计划,并认真执行。
9、编制全厂设备修理计划,经厂长批准,提前一季度下达车间,季度计划于季前十五天下达。
10、负责全厂设备的大修理任务。
设备的大修理内容包括:对设备的全部拆修,全面恢复规定的性能,精度和效率,配备必要的附件和安全装置。
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1、根据设备状况和生产需要,按厂统一部署提出设备更新和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12、为保证和提高设备修理质量。
大、中修设备必须有修理方案,并做好修前准备确定修理内容、制定关键零件,关键部件的修理工作,编制缺损件明细表,制定检验方法等。
13、自制设备及外购设备的易损零件,应正确齐全。
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6)

7.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通过各种措施,达到质量成本⽬标的⼀种管理活动,质量成本控制是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段,也是完成质量成本计划,实现降低成本⽬标的保证。
7.1确定质量成本控制⽬标 企业应根据⾃⾝的条件(包括各级⼈员的素质、⽣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先进程度、产品的复杂程度、供应商提供物料的质量、过程控制⽂件与控制质量等)并充分考虑以往的质量成本统计记录,然后经综合分析后,确定质量成本控制⽬标。
质量成本⽬标应有企业总⽬标,也应由各部门的分解⽬标,这样不仅便于考核也有利于操作。
对⼀个企业,过去从未进⾏过质量损失⽅向的统计与分析,那么第⼀步可以先统计质量损失率,⽬的是掌握⽬前阶段的质量损失情况,继后便可确定质量成本控制⽬标。
质量成本⽬标是要修订的,⼀般实施⼀阶段,发现问题进⾏纠正和改进,若有效果就可对⽬标进⾏调整,可以⼀年调整⼀次,但这不是规定⽽是由企业根据现状决定。
总之,确定质量成本⽬标应充分考虑⽬标实施的可⾏性,使职⼯经过⼀定努⼒可以实现,避免员⼯丧失信⼼,⾛过场。
7.2寻求质量成 根据质量成本控制状况,寻求企业质量成本。
理论和实践证明鉴别成本和预防成本是随着合格品率的提⾼⽽增加,⽽内外损失成本是随合格品率的增加⽽减少。
因此从经济的观点来看,适当的质量成本应建⽴在质量成本合理平衡的基础上. 8.ISO9000与质量成本 ISO9001标准中虽然没有对质量成本控制提出要求,但质量成本本⾝与质量体系及运作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体系的建⽴和有效运⾏来降低质量成本,同样可以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测量结果来反映体系本⾝的有效性。
ISO9004标准中要求管理者应当考虑将过程有关的数据转换为财务⽅⾯的信息,以便提供对过程的可⽐较的测量,并促进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提⾼。
财务测量可包括: --预防和鉴定成本的分析 --不合格成本的分析 --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的分析 --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 组织可以⾸先考虑建⽴《质量成本损失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及内部、外部故障成本进⾏测量和监控,通过对财务数据分析对体系进⾏监控并与改进程序进⾏接⼝。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保证、质量改进。
▪ 理念4-追求完美-质量的上层境界
①提升质量是自我反省的过程; 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③提升质量的目标是零缺陷;
▪ 理念5-追求完美-质量的上层境界
①质量是满足顾客的需求; ②质量是一种诚信; ③对顾客而言,品牌代表了质量,质量支撑
▪ 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 到期望的结果。
▪ 5.管理的系统方法 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 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 6.持续改进 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第四章(本章非常重要,是驾驭ISO9000的钥匙) 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撰写
▪ ISO9000文件架构
第一阶 质量文件
第二阶 程序书/办法
第三阶 作业指导书/规范书
第四阶 表单/资料
品
制
营
行
质
造
运
政
部
部
部
部
品质文件的各阶定义:
①第一阶:质量手册
为向客户与员工说明公司品质政策具体做法的指导纲要。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产生的历史条件国际贸易改革与发展的 迫切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顾客的价值 观念发生变化企业降低成本的需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质 量管理发展的产物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由于战争的需要在一些国家形成了军用标准,如:美国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此标准要求:“应在实现合同要求的 所有领域和过程(例如:设计、研究、制造、加工、 装配、检验、 试验、维护、装箱、运输、储存和安装)中充分保证质量。”同时 美国国防部还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发布了 MIL-Q-45028A《检 验系统要求》,作为生产简单武器的质量保证标准。二战以后, 军用工业向民用工业转换,为了保证质量,借鉴军用工业的作法, 在民用工业中开展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工作如:美国国家标准学 会(ANSI)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分别于1971年制 订发布了有关质量保证的标准。美国在实施质量保证标准中所取 得的成效,引起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关注,并纷纷效信美国制定本 国的质量保证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由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变化,永无止境, 因此,顾客满意是相对的、动态的。
组织应定期测量其顾客满意程度。
6.突出持续改进,并要求加以证实,尤其 重视顾客满意信息的测量
持续改进是为改善产品的特性,提高设计、生产 和交付产品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所开展的活动,也是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980年成立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在1986年ISO/TC176发布了ISO8402:1986标准,随后于 1987年颁布了ISO9001:1987标准等5项国际标准,这六 项国际标准通称为1987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由此宣告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1990年ISO/TC176开始对87版标准进行修订于1994 年发布了ISO8402:1994 等6项国际标准,通称为 ISO9000族1994版标准,取代87版标准,随后9000族标准 进一步扩充到包含26个标准和技术文件的庞大标准家族。
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
组织
文件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S(国际标准) FDIS(最终标准)
DIS(国际标准草案)
TC(技术委员会) CD(委员会草案)
SC
WG(工作组)
WD(工作草案)
㈡ ISO9000系列标准发展
2000年12月15日 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发布。
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更强调顾客满意及监视和测量的重 要性,以促进质量管理原则在各类组织中的应用,满足使用者对标 准更通俗易懂的要求,强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指南标准的一 致性。
这些都增强了两类标准的兼容性,更有利于组织 建立和实施综合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面临的挑战
1. 领导力不足:组织高层领导对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和支持不够,导致资 源投入不足和推进困难。
2. 员工意识不强:部分员工对ISO 9000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缺乏参与和质量意识。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3. 技术支持不足
缺乏专业的ISO 9000咨询机构和人才,难 以有效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 管理层变动
管理层变动可能导致ISO 9000质量管理体 系推进受阻或失去支持。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1. 加强领导力:组织高层领导应充分重视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提供足够的资 源和支持,推动体系建设。
2. 提高员工意识: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ISO 9000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参与和 质量意识。
持续改进
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基于事实的决策
使用数据和信息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计划
针对特定产品或项目制定的质 量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资源 分配、时间安排等。
质量检验
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确保 其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手册
详细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文 件,包括组织结构、职责、过 程和程序等。
质量监控与测量
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测量和分析,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不合格品控制
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处理和纠正, 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体系持续改进
数据分析与改进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潜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针对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定期评审与更新
ISO9000质量体系培训教材之管理版(doc 31页)

ISO9000质量体系培训教材之管理版(doc 31页)ISO9000质量体系培训教材——管理版说明1.编写目的: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使公司骨干人员对ISO 9000质量体系得到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完善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多尽一份责,多出一份力。
2.适用范围:QA、技术员、工程师、主管、内审员的质量体系培训3.主要内容:A.ISO 9000认证常识B.ISO 9000:2000版中提到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C.质量——术语D.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E.将5S作为实施ISO 9000的辅助方法F.内部质量体系审核G.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H.纠正及纠正措施一.ISO9000认证常识你是不是觉得“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等名词听得很多,觉得耳熟?但是,如果真的问你“什么叫ISO9000?”等等时,你是不是又抓头挠耳、无可奉告?嗨!被我猜中了。
这就叫做“隔行如隔山”。
现在,你一定急于想知道究竟什么叫ISO9000等等,是吗?那么,让本文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告诉你吧。
(一).什么叫ISO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
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
他如IEC 也比较大。
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ISO 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
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iso9000与质量成本

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廖光明摘要:针对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最高管理者不重视的现象,提出企业应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对如何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质量成本报告现在,许多企业在ISO9000推行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ISO9000是又爱又恨,深感茫然。
其实,出现这种局面,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如:认证机构的不负责,又有企业内部的原因,如:企业的近功急利,对标准理解不透,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和持续改进。
更重要的是:领导层对ISO9000的不重视.的确,领导作用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
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重视,对体系运行的成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提供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方针的建立、改进与内部沟通、质量体系的策划、质量目标、各人员的职责与权限、管理评审与资源提供等等,都是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不重视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的失败当然有管理者本身的责任,但是,我们不应当仅仅以空洞的理论与言辞去说服他,而是应当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架起一座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利润的桥梁,这座桥梁应当为ISO9000给企业带来利润提供最直接的、定量的、有力的证据。
这座桥梁就是:质量成本管理。
目前,在很多企业没有对质量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也不明白自已的企业质量成本到底是多少,如何具体地控制和降低成本,怎样去提高产品的质量,质量管理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拓宽质量管理的道路。
所以,为了更有利地推行ISO9000,引进质量成本管理,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已势在必行.质量成本是企业管理的经济表现,是衡量体系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的管理有利于控制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能够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和掌握质量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拓宽成本管理的道路.在ISO9004:2000第8.2。
ISO9质量成本doc.doc

ISO9004质量成本一、概述从常理上,及一般的状况,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一个事实─如果质量做得好,那么就要付出较多的管制成本,包括自买原料时买好的,进厂时要做入料检验,制程中要做制程中检验,乃至最后的成品检验等,这些均须要投入人力及检验设备甚至厂房空间,如果不幸时,客户有客诉或退货时都尚得造成损失,这些所付出的成本,我们就统称为─质量成本。
二、质量成本的分类摘自ISO 9004的各项说明如下:如果广泛的区分可分成二大类─运作质量成本及外部保证质量成本。
1.运作质量成本:运作质量成本,系指企业为获利及确保既定之质量水平所需负担之成本,其又分成二类,分别如下:A.预防及鉴定成本:预防是指致力于预防失败之成本;鉴定是指试验、检验及量测以确定是否维持既定质量成本。
B.失败成本:分成内部失败成本及外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产品或服务在未运交客户前,因未能达成要求之质量所招致之一切成本损失(诸如,重服务、再处理、重加工、重试验、报废)。
─外部失败成本:产品或服务在运交客户后,因未能达成要求之质量所招致之一切成本损失(诸如,产品服务、保证与退货、直接成本与折让,产品回收成本、责任成本)。
2.外部保证质量成本:外部保证质量成本,系指当客户要客观之证据时,所作有关之示范及证明而发生之一切成本,包括特别以追加之质量保证约定、程序、数据、示范试验及评鉴等(例如,由认可之独立试验单位进行特定之安全特性试验之成本)。
所以其可以归纳如下:品質成本關係圖三、质量和成本之关系:一般而言,在做质量和成本之考虑我们可以从设计质量和设计成本、制造质量与制造成本之关系先行做讨论,而后再谈到其余的质量成本。
1.设计质量与成本之关系一般而言,我们都有一个常识可以了解到,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较佳质量的设计,但是相对的要付出较多的人力,较多的技术需求,所以我们了解到一个事实要较高质量的设计就须有较高的设计成本,但消费者是否可以接受呢?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的取得一个最适点呢?如下图之说明:天下就重要的事就是以最小的投资来获得最大的报酬,所以我重视的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成本来达成到客户满足的设计质量以求得最高的利润。
ISO9000认证中的质量成本管理

ISO9000认证中的质量成本管理
徐舒韵
【期刊名称】《河北财会》
【年(卷),期】1998(000)008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徐舒韵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3
【相关文献】
1.发挥ISO9000认证在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中的作用 [J], 李娜;王亚文
2.ISO9000认证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中的应用研究 [J], 李亚彬
3.ISO9000认证中的质量成本管理 [J], 徐舒韵
4.ISO9000认证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中的应用研究 [J], 李亚彬
5.标准化工作在ISO9000认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迅公司北京电梯厂标准化办公室在认证工作中的体会 [J], 韩家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SO9000管理制度范本(28个doc)24

ISO9000管理制度范本(28个
doc)24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用户意见投诉处理制度
一、用户意见和投诉由供销科负责备案,要分类整理登记。
二、对用户意见和投诉由供销科负责研究,拿出初步处理意见,上报主管厂长领导审批。
三、销售人员对业务中发现用户口头抱怨,改进意见,隐含的需求等情况,应立即整理书面材料反馈到供销科,然后汇总,抄送相关部门和厂领导。
四、供销科应每半年向顾客发放调查表征询顾客对质量、交付日期、价格、等方面满意程序,汇总报厂领导,为今后的经营作业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1、质量成本概述1.1质量成本的涵义企业为确保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当质量发生不满意时所遭受的损失之和称之为质量成本。
这就是说,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和由于质量损失所造成的损失费用的总和。
1.2质量成本的组成实际成本=无缺陷产品成本+质量成本…………(1.2—1)质量成本=实际成本-无缺陷产品成本…………(1.2—2)由于保证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两大类;而质量损失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两大类,因此质量成本可表达为:质量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1.2—3)公式(1.2—3)中前一项为确保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所支出的费用,后一项为质量损失费用。
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取得顾客的满意,前一项成本该投入,而第二项成本就要设法使其减少,这也是质量成本管理中主要控制的项目。
1.3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质量成本是管理的经济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因此,质量成本是质量管理深入发展和财务成本管理必须研究的问题。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归纳以上所述,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目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顾客对外观、精密度、可靠性要求甚高。
因而,为使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所支出的质量成本增多,约占总销售额的5—10%。
因此,分析质量成本中四类成本的比例关系,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从而进行控制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质量成本,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2)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计算,有助于推进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通过质量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潜在不合格的发生。
(3)管理层能掌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质量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的管理层能看到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能具体的了解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
因此管理层能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做出决策,也会支持质量推进计划的贯彻实施,并提供充分的资源。
(4)拓宽成本管理道路过去,我国的成本管理实际上只是成本的事后计算,没有管理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目标成本没有有效手段进行控制。
引入质量成本后,对成本实施了全过程的预防性的控制,还要针对不同职能,分别核算,从而扩大的成本管理的职能和工作范围,使成本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2.质量成本管理原则质量成本的管理应遵循下列三项原则(1)应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企业的质量成本应与其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设备条件及人员素质等相适应,也就是说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并有效地控制它。
(2)应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实施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数据务必真实、可靠。
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考核真实、控制有效。
否则,势必流于形式,无法获取效益。
(3)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明文列入各相关职能部门质量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因此涉及各相关职能部门。
如:财务、检验、生产、售后服务、货仓等部门。
只有把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分析纳入其质量职能中去,才能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工作。
否则,仅靠质量部门是开展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
3.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一般程序3.1认真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教育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新课题,推行时涉及很多部门和人员。
因此,必须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各参与的人员理解和支持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3.2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1)组织结构与职责(2)质量成本归集的内容(3)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所需的记录表格及统计表、报告等。
3.3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培训包括部门职责培训、记录表格墙报要求、编写分析报告等方面。
3.4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是指达到适宜的质量成本而筹划的各种措施,每个推行质量成本管理的部门必须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并付诸实施,并逐渐使质量成本进入受控状态。
质量成本计划应规定质量成本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要求目标定量(可测量),措施可操作,一般质量成本计划每年编制一次,下一年的计划应充分考虑过去一年的计划实施结果。
3.5质量成本的统计、计算与分析规定质量成本核算期后(一般每月核算一次),核算部门就收集各部门有关质量成本的数据和记录,进行统计、计算并汇总墙报,根据质量成本汇总表,企业责任部门(财务部或品质部或其它指定部门)应进行质量成本的趋势分析,并编写质量成本报告。
3.6质量成本考核一般应每月考核一次。
对各部门质量成本的控制状况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3.7提出质量改进计划企业领导及相关部门根据质量成本报告,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确定以质量改进目标为核心的质量改进计划及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改进的部门和进度(时间),凡质量改进与企业质量体系运作文件有关连的,应完善体系文件。
注1:由于各企业的基础情况不同,质量成本管理不一定一步到位,可以分阶段推行。
如可以先统计质量损失,等运作稳定后再统计质量成本,稳定后再进行设置质量成本目标等。
注2:质量成本管理可以用统计核算方法,今后若有条件,可根据国家财务制度的深化改革过渡到会计核算。
4、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4.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控制工序质量,预防潜在故障损失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在国家标准GBT10300中定义为:“预防发生故障而支付的费用”。
它一般包括下列项目:(1)质量计划工作费为制定质量政策、目标,质量计划而开展一系列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如:企业为推行ISO9000管理体系,购置了相当数量的质量标语、宣传画,并用镜框悬挂在各主要场所,编写发放质量手册和体系文件所发生的费用,这些都可列入质量计划工作费内。
(2)设计评审费开发设计新产品,在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所进行的设计评审费用,以及为设计评审提供依据的产品实验和试验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3)工序能力研究费为使产品达到符合性质量,对工艺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持工艺能力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工序能力研究包括直接产品和间接产品。
如某包装材料厂,某直接产品为包装纸箱,其间接产品为丝印后的污水,其污水处理设备的现有能力不足,特请了外部专家进行分析研究,并由外部施工单位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这些费用可列入此项目中。
(4)质量审核费对质量管理体系、工序质量以及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例如:ISO9000体系认证审核费、对供应商进行审核所支付的旅差、食宿费等等。
(5)质量情报信息费给市场质量情报和厂内外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等发生的费用。
也包括购置国内、外各类标准、资料等所支出的费用。
(6)质量培训费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产品质量为目的而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例如:内部质量审核员培训费、专题培训费,与设计开发产品或提高产品质量有关的国内、外考察,为培训的实施所提供的培训设施、培训资料费等等。
(7)质量改进措施费制定和贯彻各项质量改进或预防措施,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水平而进行的活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例:某厂的机芯托盘压入工序,由于使用常规测量工具监测,托盘高度的控制不稳定,并且效率低,经研究分析后制定了改进计划,需增加一台激光高度自动测试仪,这笔费用也可列入此项目。
(8)质量奖职工的质量奖、提案奖、QC小组奖、安全奖、节能奖等均可列入此项。
(9)供货商质量保证费对供货商提出质量保证要求而支付的外部质量保证费用。
例如:某企业有一个机芯马达供应商,原规定供货商出货检查是抽样检查,现在某企业提出要求全检出货,但供应商要求支付若干质量保证费,就属此类。
4.2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是用于检验和试验,以评定产品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要求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各项:(1)进货检验费对购进的原材料、协作件、外购配套件的进厂验收检验费用和驻外协厂的监督检查、协作配套产品的质量审核费用。
(2)工序检验费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在制品的质量所进行的检验而支付的费用。
(3)成品检验费对完工产品鉴别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而进行检验或试验所发生的费用。
也包括产品方圆认证费(即产品质量审核费)。
(4)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费包括以上设备的周期校准费以及日常维护所支出的费用。
(5)试验材料费破坏性试验所报废的产品成本以及耗用材料和劳务费。
4.3内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是交货前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如:返工、复检、报废等。
也就是说,产品在出厂前由于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之和。
包括以下各项:(1)废品损失指因产品(包括半成品、成品、外购、外协产品),无法修复的缺陷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而报废所造成的损失。
也包括库存物资变质报废费用。
由于设计变更引起的材料报废也列入此项。
(2)返工(含返修)损失指返工或返修产品所发生的更换零部件费用和工时费用以及返工、返修后的检验费用的总和。
(3)复检费指库存物资(含物料、半成品、成品)超过规定的贮存期的规定,在投放使用或出货前的复检费用。
(4)停工损失费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设备停工所造成的损失费用。
(不应包括不可抗力原因的停工或生产计划变更引起的停工,也不应包括设备加工参数调整或计划维修而造成的设备停工)(5)质量故障处理费用指由于处理内部故障而发生的费用,它包括抽样检查不合格而进行筛选的费用。
(6)产品降级损失费指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而降低等级所造成的损失费。
[1] [2] 下一页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4.4外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交货后因产品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如保修、保换、保退、索赔、诉讼费等,也就是指产品在用户使用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它和内部质量损失成本的区别,在于产品质量问题是发生在发货之后。
包括以下各项:(1)索赔费指由于产品质量缺陷,经用户投诉,进行索赔处理所支出的一切费用。
(2)退货损失费指由于产品缺陷,而造成退货、换货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3)保修费指在保修期间或根据合同规定对用户进行修理服务的一切费用。
(4)降价损失指由于产品低于标准,经与顾客协商同意折价出售的损失费。
(5)诉讼费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诉讼费用。
(6)返修或挑选费指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而退货后返工、返修或挑选的人工、材料、检验及有关设备的折旧费用之和。
5.质量成本核算5.1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1)预防成本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设计开发部门、检验部门根据费用支付凭证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