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篆刻教学大纲

篆刻教学大纲

篆刻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将向学生介绍篆刻的基本知识。

从基础知识开始,包括篆刻的历史、材料、工具、技巧和流派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将以实践为主,通过研究田英章、吴作人等有代表性的篆刻家的作品,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篆刻艺术,并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篆刻技巧。

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的历史和流派,培养对篆刻艺术的兴趣。

2. 掌握篆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能够正确使用。

3. 研究篆刻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用刀等。

4. 通过研究经典作品,掌握篆刻艺术的审美标准,培养对篆刻作品的欣赏能力。

5. 通过实践,掌握得的篆刻技巧,创作出符合一定艺术要求的篆刻作品。

教学内容1. 篆刻的历史和流派:介绍篆刻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及流派。

2. 篆刻材料和工具:讲解篆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3. 篆刻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用刀等篆刻技巧的基本方法和训练。

4. 篆刻经典作品分析:通过研究田英章、吴作人等有代表性的篆刻家的作品,分析篆刻技法和艺术特色。

5. 篆刻实践:通过实践训练,完成一定等级的篆刻作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篆刻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老师进行篆刻过程中的演示,学生跟随,了解篆刻技巧和方法。

3. 实践训练: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篆刻实践训练,提高篆刻技巧和创作能力。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篆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评价方式1. 考核方式:期末作品展示及口头答辩。

2. 评分标准:作品的创作难度、技巧难度、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篆刻艺术兴趣,提高篆刻创作技巧和艺术涵养水平,为有志于篆刻或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实践锻炼机会,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纲要一、基本项目:1、课程名称:2、开发教师:3、教学材料: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7、学制:8、授课地点:二、具体项目:(一)课程背景: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篆刻教学实践,创建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力求篆刻艺术入门。

这对传承篆刻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此,本学年度我校开发了《篆刻》这一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能力。

2、初步理解篆刻的重要原理,如章法和篆法;初步掌握主要的技能。

如,基本刀法和章法等。

'3、初步养成对篆刻的关注兴趣,提高篆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安排:1、篆刻内容:初中生校本课程《篆刻》的教学内容与一般的成人篆刻是有区别的。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在识印欣赏与工具材料、刻印过程与方法、刻印技巧、刻印要领、有关篆刻的人文故事等五个方面。

各有侧重,既注重普及性知识技能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层次教育的较好衔接,又注重差异教学,侧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篆刻课程对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目标分为知道、领会;技能目标分为学会、初步掌握。

本课程重在发展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传承拓展篆刻艺术的目的,并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篆刻校本纲要一、基本项目:1、课程名称:2、开发教师:3、教学材料: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7、学制:8、授课地点:二、具体项目:(一)课程背景: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篆刻教学实践,创建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力求篆刻艺术入门。

这对传承篆刻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此,本学年度我校开发了《篆刻》这一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能力。

2、初步理解篆刻的重要原理,如章法和篆法;初步掌握主要的技能。

如,基本刀法和章法等。

3、初步养成对篆刻的关注兴趣,提高篆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安排:1、篆刻内容:初中生校本课程《篆刻》的教学内容与一般的成人篆刻是有区别的。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在识印欣赏与工具材料、刻印过程与方法、刻印技巧、刻印要领、有关篆刻的人文故事等五个方面。

各有侧重,既注重普及性知识技能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层次教育的较好衔接,又注重差异教学,侧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篆刻课程对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目标分为知道、领会;技能目标分为学会、初步掌握。

本课程重在发展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传承拓展篆刻艺术的目的,并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篆刻纲要

篆刻纲要

(一)课程背景:1、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创建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力求篆刻艺术入门。

这对传承篆刻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此,本学年度我校开发了《篆刻》这一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重在发展兴趣,发现美,表现美。

1、了解篆刻的价值2、初步理解篆刻的重要原理,掌握主要的技能。

3、初步养成对篆刻的关注兴趣,提高篆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能力。

5、学会赏识他人的篆刻作品。

(三)课程内容:(1)篆刻欣赏与工具材料篆刻起源与变迁(2)实用篆刻与艺术篆刻(3)篆刻流派(4)工具与印材(5)介绍和展示篆刻的工具和初步的篆刻知识(6)介绍刻篆刻的基本步骤:磨平印面、设计印稿等(7)阳刻线条练习(8)阴刻线条练习(9)阳刻、阴刻结合练习(10)印章的残破与印边处理(11)独立创作一方阳刻印(12)独立创作一方阴刻印(四)、实施计划:(1)篆刻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篆刻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

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五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篆刻学习。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玺印、篆刻发展与流变的历史过程;了解不同时期的玺印特点及主要篆刻家的艺术观点与风格特征。

2.了解古代篆刻基本理论和篆刻基本技法;掌握篆刻的基本刀法技法,对汉铸印的渡稿临摹训练达到运刀稳定与准确,兼及凿印的表现能力;对方寸之间字形、章法的把握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本课程学习,提升篆刻分析、解读、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篆刻教程》
2.主要教参书:
(1)《篆刻学》
(2)《印学史》
(3)《历代印风系列》(4)《增订汉印文字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篆刻校本纲要一、基本项目:1、课程名称:2、开发教师:3、教学材料: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7、学制:8、授课地点:二、具体项目:(一)课程背景: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篆刻教学实践,创建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力求篆刻艺术入门。

这对传承篆刻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此,本学年度我校开发了《篆刻》这一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能力。

2、初步理解篆刻的重要原理,如章法和篆法;初步掌握主要的技能。

如,基本刀法和章法等。

3、初步养成对篆刻的关注兴趣,提高篆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安排:1、篆刻内容:初中生校本课程《篆刻》的教学内容与一般的成人篆刻是有区别的。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在识印欣赏与工具材料、刻印过程与方法、刻印技巧、刻印要领、有关篆刻的人文故事等五个方面。

各有侧重,既注重普及性知识技能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层次教育的较好衔接,又注重差异教学,侧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篆刻课程对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目标分为知道、领会;技能目标分为学会、初步掌握。

本课程重在发展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传承拓展篆刻艺术的目的,并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篆刻》教学大纲

《篆刻》教学大纲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篆刻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42学时讲授学时:4学时辅导学时:38学时适用对象:本科(中国画)先修课程:书法1后续课程: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中国画专业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创作能力的理论基础,是绘画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课程的任务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相对独立的一门艺术品种。

传统中习惯于将“金石诗书画”并称,这“金石”便是我们现在习称的篆刻艺术。

因此这是我院国画专业的必修课,是国画专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熟悉中国古文字书法为前提,了解和掌握刻印工具和材料,将古文字书法表现在印材上,提高学生的篆刻艺术基本技能和篆刻艺术水平。

二、本课程的目标(一)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过程,重点了解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过程。

(二)了解和学习秦汉实用性书体——小篆,重点学习秦汉印章文字。

(三)了解东汉许慎名著《说文解字》的基本情况,认识“六书”之说,强调正确用字的重要性。

(四)了解刻印工具——印刀;了解刻印材料——印石的特点及各品种性能,并通过对工具材料的把握进行有效实践。

(五)通过对印章历史发展的基本了解,逐步提高篆刻艺术的鉴赏及审美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过程(一)甲骨文的产生、字形特点和书法特征(二)金文的特点和历史发展(三)小篆的产生和应用(秦汉两代)、小篆的书法艺术特征、汉人“六书”之说第二章小篆书法实践(一)标准小篆的形式:用笔、结构、章法(石刻文字)(二)其它器物小篆特征(秦权、诏版、新莽嘉量等)(三)秦汉印章文字(四)秦汉瓦当及青铜器铭文书法特征第三章刻印工具和材料(一)印刀(二)印石(三)其它辅助工具和材料第四章刻印实践二、讲授内容(一)“冲刀”的具体方法(含示范)(二)“切刀”的具体方法(含示范)(三)“冲刀”法所体现的笔意特征(四)“切刀”法所体现的笔意特征(五)“白文”和“朱文”的制作(六)秦汉印章的种类和艺术特征第五章近代名家印章学习(一)清·邓石如与吴让之篆刻艺术特征(二)赵之谦篆刻艺术介绍(三)黄牧甫篆刻艺术介绍(四)现代乔大壮、王福厂、陈巨来、方介堪篆刻艺术第六章古代经典作品鉴赏(一)战国古钅尔两方(二)秦小钅尔两方(三)汉官印四方、私印四方(四)近代赵之谦两方(五)近代吴昌硕两方(六)现代王福庵、方介堪、徐无闻各两方四、练习与实验要求学生每周完成2方篆刻作品上交。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篆刻校本纲要一、基本项目:1、课程名称:2、开发教师:3、教学材料:4、课程类型:5、授课时间:6、授课对象:7、学制:8、授课地点:二、具体项目:(一)课程背景: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篆刻教学实践,创建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力求篆刻艺术入门。

这对传承篆刻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此,本学年度我校开发了《篆刻》这一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能力。

2、初步理解篆刻的重要原理,如章法和篆法;初步掌握主要的技能。

如,基本刀法和章法等。

3、初步养成对篆刻的关注兴趣,提高篆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安排:1、篆刻内容:初中生校本课程《篆刻》的教学内容与一般的成人篆刻是有区别的。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在识印欣赏与工具材料、刻印过程与方法、刻印技巧、刻印要领、有关篆刻的人文故事等五个方面。

各有侧重,既注重普及性知识技能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层次教育的较好衔接,又注重差异教学,侧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篆刻课程对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目标分为知道、领会;技能目标分为学会、初步掌握。

本课程重在发展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传承拓展篆刻艺术的目的,并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篆刻2》教学大纲

《篆刻2》教学大纲

《篆刻2》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102005学时:40学分:2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面向对象:书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Seal Cutting(2)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流派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其刀法、字法、章法规范等。

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大量的临摹、仿作和创作训练,提高专业素质,培养专业兴趣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内容包括:(1)流派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其刀法、字法、章法规范等。

(2)技能训练,包括对流派印的临摹与创作等。

基本要求:掌握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尤其以流派印作为训练基础、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尽可能稳、准、狠地完成一系列用刀技巧。

课程的难点与重点:1.学会正确的用刀方法,掌握学院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相应的对比、夸张训练。

3.结合学生的个性气质,掌握一定的表现手法,注重个性发展。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1.贯彻科学性、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课与作业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高强度的临摹训练及适当的仿作、创作训练。

2.授课融讲课、示范、个别指导、点评及学生互评于一体,做到生动、活泼、直观、有效。

3.以流派印作为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素质。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刀能力,强调技巧的准确性和熟练性,达到一定的创作能力。

2.建立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3.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培养,允许不同风格的探讨、研究。

五、学时分配总学时40 学时,其中理论8 学时,实践32 学时,分配如下:六、与各课程的联系与“中国书法史”、“篆书”、“古文字”等课程相关联,这些课程是本门课程的基础及补充。

七、考核方式期末专业技能测试。

期末总成绩=平时作业×40%+期末考试×60%八、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十钟山房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九、说明1.课堂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布置临摹、仿作和创作等作业2.授课以个别辅导为主,结合集中讲评执笔人:张泓审核人:刘小华教学院长:刘小华院长:邱振中。

《篆 刻》课程教学大纲

《篆 刻》课程教学大纲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篆刻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美术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6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篆刻相关知识的讲解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了解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篆刻临摹的基本章法、刀法,并尝试创作出自己的篆刻作品。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篆刻临摹的基本章法、刀法,并尝试创作出自己的篆刻作品。

三、先修课程国画基础四、课程教学重、难点篆刻艺术的章法设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根据不同的文字设计出艺术美的篆刻图文。

重点篆刻刀法的具体操作难点是如何能创作出自己的篆刻作品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采用大量的图片及影像资料对篆刻的具体艺术形式进行解析。

技法讲授与技法演示相结合,录像资料和教师讲解相结合,刀法与篆法相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篆刻基本知识(8课时)1.教学内容(1)篆刻艺术发展史简述(2)篆刻刀法、字法、章法规范等2.重、难点提示重点:篆书的临摹学习难点:方寸间的字体变化及布局第二章篆刻技法(8课时)1.教学内容(1)篆刻步骤1设计印稿2 磨平石面3印稿上石4执刀刻印5整体调整(2)篆刻刀法1执刀(执刀握刀抵刀)2刀法(切刀冲刀)(3)篆刻临摹方法1朱文印的临摹2白文印的临摹2.重、难点提示重点:篆刻刀法的具体操作难点:是如何能创作出自己的篆刻作品七、实践教学内容实践项目:篆刻技法(16学时)(1)项目类别:必做þ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þ(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1)篆刻步骤1设计印稿2 磨平石面3印稿上石4执刀刻印九、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考查成绩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篆刻五十讲》,吴颐人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2]《篆刻入门套装4册》,孔云白、潘天寿、邓散木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3]《中国篆刻字典》,倪文东、郭方宏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4]《篆刻常用反字字典》,刘江主编,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5]《篆刻艺术》,刘江编,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8年。

篆刻入门

篆刻入门

“篆刻入门”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篆刻入门主讲教师:王洪真/浙师大芙蓉印社教学材料:自编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授课时间:每周两课时;共18课时授课对象: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二、课程目标1、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知识;2、让更多人了解篆刻,揭开篆刻在一些人心中的神秘面纱;3、为喜欢篆刻的朋友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和进步平台,让更多人学习篆刻,喜欢篆刻,投身到篆刻工艺中去;4、宣传印章钤盖章法技法,规范印章使用,促进书法绘画等当中印章的更加精准的使用;5、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培养健康审美的情操。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共安排18课时,共计八讲,每讲两课时,最后两课时作为自主创作以及测验。

第一讲:篆刻材料用品、篆刻历史、流派、名家等1.使对篆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大致的认知,使学生对即将从事之事有一个初步印象;2.第一节课没有准备工具,因此以理论为主,但不会讲此时如何捉刀;3.阐释工具之于技艺的关系,并在介绍工具同时稍微提带一下内容,让学生更具条理性,激起兴趣,能促进自主研讨更好。

第二讲:篆书1.了解并能自己慢慢摸索临习篆书《峄山碑》,了解篆刻所用文字;2.对篆书书法方面有认识,并能知道书法和篆刻当中篆书是有差异的;3.开阔学生视野,了解除篆刻以外的一些传统文化经典。

第三讲:入门拓印1.知道多种拓印方法;2.基本能够掌握至少一种拓印上石方法;3.基本能够使用工具书来查找文字、印稿,能使用一些旧本工具书。

第四讲:奏刀之冲刀1.掌握冲刀基本方法;2.能够利用冲刀法刻出一些印章。

第五讲:奏刀之切刀1.掌握切刀基本方法;2.能够比较规范使用切刀。

第六讲:章法布局、印章类别1.了解印章印面章法分间布白的规律;2.了解印章基本类别(就形制而言,非名称,名称后置于第八讲,与入印同讲);3.对冲刀切刀混合使用基本能够操控。

第七讲:汉印临摹1.了解汉印在篆刻史上的地位、汉印形制;2.为规范学习篆刻打铺垫,不至于让学生学治印走弯路;3.实例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刻校本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
2、开发教师:
3、教学材料:
4、课程类型: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7、学制:
8、授课地点:
二、具体项目:
(一)课程背景:
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

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篆刻教学实践,创建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力求篆刻艺术入门。

这对传承篆刻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此,本学年度我校开发了《篆刻》这一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能力。

2、初步理解篆刻的重要原理,如章法和篆法;初步掌握主要的技能。

如,基本刀法和章法等。

3、初步养成对篆刻的关注兴趣,提高篆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安排:
1、篆刻内容:初中生校本课程《篆刻》的教学内容与一般的成人篆刻是有区别的。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在识印欣赏与工具材料、刻印过程与方法、刻印技巧、刻印要领、有关篆刻的人文故事等五个方面。

各有侧重,既注重普及性知识技能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层次教育的较好衔接,又注重差异教学,侧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篆刻课程对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目标分为知道、领会;技能目标分为学
会、初步掌握。

本课程重在发展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传承拓展篆刻艺术的目的,并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

篆刻社团活动内容安排及进度:
(初级)
(高级)
(五)、课程评价(评议建议):
1、篆刻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

篆刻成绩考核应坚持平时考查为主,期末考查为辅。

可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或优、良、中、差等级制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作业评价既要关注其篆刻用字规范和章法合理程度,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兴趣。

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激励作用。

2、注重表现性评价和成长记录评定。

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和资料,对学生在参与篆刻学习与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展赛成绩等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成长记录评定:通过收集学生在篆刻学习全过程的研习记录、临创作业、他人评价等重要资料,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