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详细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GDP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核算GDP的支出法支出法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一国经济按照产品和服务需求方面可以的分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家庭部门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一般用C来表示,可分为三种类型:耐用品消费支出,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消费支出;企业部门用于投资支出,一般用I来表示,主要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上的投资;政府部门是各级政府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的称为政府支出,例如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一般用G来表示;国外部门中出口算入GDP,而进口不算,用X来表示出口,M来表示进口,则X-M(NX)来表示国外部门。
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为GDP=C+I+G+NX三.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反映了经济体总体价格水平发生的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四.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商品及其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的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
CPI=现期价格下的商品篮子的费用额/基期价格下商品篮子的费用额*100%五.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上升的过程六.失业/失业率失业: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经济现象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七.失业的类型,政府最关注的失业失业的类型有三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指工人和工作之间不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工人的技能和特征与工作要求的持续不匹配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在宏观经济学运行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衰退而上升,随着经济的扩张而下降。
政府最关心的是周期性失业。
因为周期性失业一般发生在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标志着经济的衰退。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3..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4.派生存款: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5.存款乘数: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6.货币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7.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9.股票:是投资者向股份公司投入股本的证书和取得收益的凭证。
10.债券:是发债人向投资者出具的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债务凭证。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2.税收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3.公债是指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
5.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6.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财政7.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8.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GDP与消费
全世界的GDP核算都是假的,像生产涵数一样的GDP压根就不存在,它真正的名称应该称作“被买卖流通的劳动总和”自1929年现代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开始应用和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际GDP成为经济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和统计指标。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首先教给学生的就是这里有一个衡量实物产出的指标——实际GDP。
当然,同时还有一个价格指数表示物价总水平,实际GDP是用名义GDP减去物价指数。
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了这个概念并被所有的人所认同,随后这个概念就成为教条而加以应用了。
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个实际GDP 作为实物统计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在GDP的统计时,首先得到的是名义GDP,但是在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表中(如《中国统计年鉴》),竟然没有名义GDP的增长率这一指标,而是告诉你实际GDP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要想得到名义GDP增长率指标,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没有名义GDP增长率这一指标,因为经济学家认为GDP就是为了衡量实物产出的,名义GDP的增长率没有用。
但是,实际GDP这个指标很不好用。
例如,在实际GDP的统计中,美国1820年时人均GDP是1600美圆,中国现在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圆,更要命的是中国宋朝时的GDP相当于20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比美国1820年或中国宋代的时候还要差呢?这显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国或者中国宋代当时有的那些产品的人均产量和现在中国的人均产量作个对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说我们现在消费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当时美国或宋代没有的。
如人们经常说的,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包括汽车和民用飞机的拥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的消费品,怎么可能比美国1820年的生活水平还要低呢?在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有一个应用实际GDP的例子,作者在讲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时写到,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努力工作和技术进步,使实际GDP的增长率连续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这段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又说,这种7%的增长率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从战后到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的人均GDP从战后的130美圆增加到30000美圆,韩国从50美圆增加到12000美圆,台湾地区从80美圆增加到16000美圆等等。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 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 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 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 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 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 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 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 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 全建立起来。
c B
0
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 理论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认为随着收入水 平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 通常,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线形消费函数 来研究消费现象。 c=α+βy 其中α为必不可少的消费,β为边际 消费倾向,且β≤1。
c B c=α+βy
0
y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讨论题
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 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掉的部分,储蓄与 收入的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对于线形消费函 数,相应的储蓄函数为:s= -α+(1-β)y类似可 以定义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为: MPS = △s/△y 或MPS = ds /dy APS=s/y
c,s A s= -α+(1-β)y y0 y
α -α
恩格尔系数介绍
一、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其广泛运用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恩格尔对当时比利时的三个阶层作了统计调查,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收入少的阶层指出食粮费的比率反而高。
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粮费支出比率渐次减少,衣着费的支出比率也渐次减少但比率变化较少,住宅费、燃料费的支出比率保持不变,文教卫生娱乐等杂项费用支出比率随所得增加急速增长。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最早确立的两个函数关系之一。
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被广泛运用于统计工作之中。
人们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在中国,恩格尔系数同样受到高度重视。
无论是政府机关的工作报告,还是新闻媒体关于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报道,都可以见到恩格尔系数踪影,使用频率极高。
2003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47.7%(小康),而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37.9%(富裕)。
在新华社的网站上,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有一篇关于本地区恩格尔系数数据的报道,以反映本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更重要的是,政府机关的很多工作计划的依据就是本地的恩格尔系数。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之一就是恩格尔系数法: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①二、恩格尔系数的质疑1、恩格尔失灵。
恩格尔当时得出的结论完全是凭经验推断出的,并没有理论依据。
但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论研究却很少,大多在统计调查中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
IS-LM曲线
LM曲线的斜率
• LM曲线的斜率主要由货币的投机需求对 于利率的敏感程度决定 • 投机需求对于利率越敏感,利率对于国 民收入越不敏感,LM曲线越平缓 • 投机需求对于利率越不敏感,利率对于 国民收入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的 移动
• 引起LM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是货币的供 给量 • 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方平 移 • 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LM曲线向左方平 移
货币市场
• 货币需求=交易需求+投机需求 • 交易需求L1由收入Y决定,投机需求L2由 利率r决定。 • 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 因此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是一个 常数
例
• • • • • 已知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的交易需求L1=0.5Y 货币的投机需求L2=1000-250r 货币的供给M=1250 求LM曲线函数
a + e + G − bT0 d − YE = r 1 − b(1 − t ) 1 − b(1 − t )
三部门的IS曲线函数
a + e + G − bT 0 d YE = − r 1 − b (1 − t ) 1 − b (1 − t ) 把等式简化得: Y E = k A − kdr 1 k = 1 − b (1 − t ) A = a + e + G − bT 0
习题
• P369,习题十四,第3题
二部门的IS曲线函数
• 在二部门经济下:消费函数C=a+bY,投 资函数I=e-dr,则二部门的IS曲线函数为:
a+e d YE = − r 1− b 1− b
三部门的IS曲线函数
• 在二部门经济下:消费函数C=a+bYd,投 资函数I=e-dr,政府税收函数T=T0+tY, 政府开支为G,则三部门的IS曲线函数为:
消 费 理 论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 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 态, APC也有递减趋势。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10
边际储蓄倾向MPS
当Δs与Δy趋于无穷小时,MPS = ds/dy
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S =S/Y= 26-20/120-100= 0.3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b)。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
c = c(y)
450
y
满足dc / dy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1 > b > 0)
a-常数,自发性消费: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 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
b-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
c
c=y
by-诱致性消费:
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 的部分。
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APS = s / y
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其余20元用于储蓄,平 均储蓄倾向 APS =s / y = 0.2
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Δs/Δy
线性中,若a = 0,c = ky APC=MPC,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7
4. 储 蓄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 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
c<y
自发消费
o
y
o
y
消费曲线
线性消费函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指标, 由满意和预期指数构成。
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 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 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 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 的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 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 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 对外贸易产;品二市是场假设不论需货求币量市为场多少,经济 制度以不变(的物价) 格提供相应的(供钱给) 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 产量国和际收市场入变动,而劳动使市供场求相等,开但放不经会济 引起 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人用) 于短期分析。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函数间的关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 函数间的关系
c,s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 为补数,并且两者和的 值始终等于收入。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 o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c = c(y)
为有应1 万对亿国是际中金央融政危府机投带 来资的,不其利余影3 响万,亿国用务政院府 常投务资会来议带确 动定 社当 会前 投进 资一 , 步通扩过大基内础需 设、 施促 建进 设经 的济 高 增回长报的和十提项 升措 消施 费。 需求。
消费函数公式
消费函数公式消费函数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行为。
消费函数可以用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决策,预测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以及评估政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费函数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C = f(Y)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
消费函数描述了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其收入水平。
消费函数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正斜率:消费函数通常具有正斜率,即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这意味着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商品和服务。
2.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函数的斜率递减,即消费支出随着收入增加的速度递减。
这意味着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花费的金额会逐渐减少。
3. 收入消费曲线:消费函数可以用来绘制收入消费曲线,该曲线表明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支出。
收入消费曲线通常是上升的,并且斜率递减。
消费函数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收入预测:通过分析消费函数,可以预测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支出。
这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预测市场需求非常重要。
2. 价格变动分析:消费函数可以用来分析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通过观察消费函数的斜率变化,可以评估价格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3. 政策评估:消费函数可以用来评估政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例如,通过分析消费函数,可以评估提高个人所得税率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4. 储蓄率分析:消费函数可以帮助分析个人的储蓄行为。
通过比较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差额,可以评估个人的储蓄率。
消费函数的研究对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需求、评估政策效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因此,消费函数是经济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概念。
通过深入研究消费函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并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消费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行为的函数。
消费函数之谜与消费理论
消费之迷
⊙消费之谜主要表现在:
(1)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不变,短期平 均消费倾向递减。 (2)长期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较大, 短期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较小。即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 倾向。
消费之迷
⊙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的区别:
∗短期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大于零,而长期
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为零。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短期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长期 平均消费倾向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短期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 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在收入的提高过程中保 持不变。
★ 式(2):现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Yp与暂时收入Yt之和。
★ 式(3):现期消费C是持久消费Cp和暂时消费Ct之和。 ★ 式(4):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的相关 系数皆(即PYpYt,PCpCt)为零。
2 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的估算
★ 一定时期的持久收入水平是在过去持久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形 成的,现期实际收入的变化也会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根据过 去的持久收入水平与现期的收入水平来估算持久收入水平为:
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的结论
C Yp
C Yp APC Y Y
当Y>Yp时, APC暂时↓ 当Y<Yp时, APC暂时↑
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的评价
★ 持久收入假说是现代货币数量论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 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
★ 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主 义的理论基础。在长期方面,财产与收入的比例w是影响持久 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比率k的重要变量,w的提高会提高k的 值,因而MPC不仅不会下降,反而可能提高;在短期方面,现 期消费主要是由较长时期的收入而不是现期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第三讲
.
5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几何表达
在横轴为收 C
C = a + bY
入Y,纵轴为
消费C的座标
中,消费函
数C = a + bY的图象
E a
450 0
ΔC ΔY
Y
.
6
消费倾向
• 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 (1)平均消费倾: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
.
28
(三)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
乘数原理(Principle of Multiplier)是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 和就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 乘数可以发挥作用。其以后的经济学家认为投资乘数作用的 发挥应有若干限制条件;
(1)如果投资品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偿还债务,乘数要 缩小;
(2)没有可利用的劳动力与投资品存货;
(3)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但消费品生产不出来;
(4)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外国商品。
.
29
五、节俭的矛盾与通货膨胀缺口
(一)节俭的矛盾 (二)通货紧缩缺口 (三)通货膨胀缺口
.
30
(一)节俭的矛盾
1、传统经济学对节俭的看法 2、节俭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 3、为什么传统的“美德”会变成“罪恶”
.
34
(二)通货紧缩缺口
• 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F):当所有资源实现充分 就业时所能生产出来的均衡国民收入,一般用不 变价格计算。也称潜在的国民收入。
• 均衡国民收入 (YE):经济在均衡状态时所生产 出来的国民收入。
• 产量缺口:充分就业产量和均衡产量之差,即: 产量缺口= YF- YE
宏观经济 第二章 消费理论
第一节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2011-7-22
3
引言: 引言:研究消费与储蓄问题的重要性
1. 消费与储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2. 消费是一个国家总需求的主要部分,约占 消费是一个国家总需求的主要部分, GDP的65%左右 的 左右 3. 了解家庭在消费决定的行为过程,有助于我 了解家庭在消费决定的行为过程, 们探索一些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的问题 4. 在这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结果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 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大小。可 用公式表示为: APC=C/Y (2.2) 2.2) 其中APC为平均消费倾向,C为消费,Y 其中APC为平均消费倾向,C为消费,Y为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也是递减的,即平均消费倾 向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说,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2011-7-22
10
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1.家庭的消费-储蓄曲线 家庭的消费C F Y=S+C 储蓄 E a 自发消费 450 O Y C=a+bY
消费支出
2011-7-22
11
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S
S= -a+(1-b)Y
正储蓄 O E 负储蓄 -a Y
2011-7-22
12
第二节
消费理论的发展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C = c· YP c· (2.5) 2.5)
其中c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c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等于长期平均消 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这一函数关系表明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正相关且与 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 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
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
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人均GDP和消费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
人均GDP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在人口分布上的平均水平,而消费是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人均GDP与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计量分析来揭示这种关系。
首先,人均GDP和消费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经济学中的消费函数表明,消费支出是取决于收入水平的。
当人均GDP增加时,意味着国家的整体收入水平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因而消费也会相应增加。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低收入水平上升到中等收入水平,人们的消费可能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消费水平。
其次,人均GDP和消费之间也存在着双向关系。
消费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导致人均GDP的增加。
当人们有更多的消费需求时,企业会增加生产和供应,这将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人均GDP增加也会带动消费的增加,因为人们有更多的收入支持购买力。
因此,人均GDP和消费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关系。
此外,人均GDP和消费之间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人口结构、就业水平、通胀水平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均GDP和消费水平。
通过计量分析,可以探索这些因素对人均GDP和消费的影响程度。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可以通过统计方法量化这些因素对人均GDP和消费的影响,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人均GDP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这种关系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在高收入国家,人们的消费会相对稳定,更多地关注储蓄和投资。
而在低收入国家,由于基本生活需求未得到满足,消费支出可能占比较高。
总之,人均GDP和消费之间是紧密相关的,通过计量分析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均GDP和消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双向影响,通过计量模型可以研究其他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这对于了解和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5.9
2. 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 重,其公式为
MPS=ΔsΔy(3-11) 如果收入与储蓄增量极小,上述公式可写成 MPS=dsdy(0<MPS<1)(3-12)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ing, 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公式为
项目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 消费函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 理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与收入同方向变 动,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 没有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 数或消费倾向。
1. 消费函数的公式表示
消费函数的公式为 c=c(y)(3-4)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消费函数的一 般公式为 c=a+by (a>0,0<b<1)(3-5) 其中,a为自主消费,即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 消费也要进行。
消费依次增加到10 850元、11 600元、12 240元、 12 830元和13 360元。这就是说,收入增加时,消费也 随着增加,但增加得越来越少。在表中,收入依次增加1 000元时,消费依次增加890元、850元、750元、640 元、590元和530元,能够看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 倾向呈现递减趋势。
由于储蓄被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所以存在下述三方 面的关系。
(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等于收 入,由以下计算可得出:
c=a+by s=-a+(1-b)y c+s=a+by-a+(1-b)y=y
同时,两函数的互补关系可以通过图3-7来反映。当收入 为y0时,表示收支平衡,即消费支出等于收入,储蓄为零。 E点是45°线和消费曲线c的交点,表示收支相抵。在E点左方, 消费曲线c位于45°线之上,表明消费大于收入,因此,储蓄 曲线s位于横轴下方,储蓄为负值;在E点右方,消费曲线c位 于45°线之下,表明消费小于收入,因此,储蓄曲线s位于横 轴上方,储蓄为正值。
消费函数公式
消费函数公式消费函数是描述个体或家庭在不同收入和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行为的函数。
它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研究消费行为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C=f(Y,P),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 表示个体或家庭的收入,P表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消费函数描述了在给定收入和价格水平下个体或家庭消费支出的数量和构成。
消费函数的形式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函数。
在线性消费函数中,消费支出与收入成正比,即C=a+bY,其中a表示消费的固定支出,b表示消费的边际倾向。
非线性消费函数则包括边际倾向递减的情况,即消费支出在收入增加时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
消费函数的形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体或家庭的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偏好、经济环境等。
例如,当收入水平较低时,个体或家庭更倾向于购买必需品,而当收入水平较高时,个体或家庭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或进行储蓄投资。
消费函数的研究对于了解消费行为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消费函数,可以预测个体或家庭在不同收入和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行为,从而为制定经济政策和市场策略提供参考。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影响个体或家庭的收入水平,以促进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
消费函数的研究还可以帮助分析不同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通过对消费函数的分析,可以计算出不同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从而评估市场的竞争状况和价格弹性。
消费函数的研究还可以揭示个体或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决策背后的动机和心理。
个体或家庭的消费行为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消费函数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人群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偏好,为市场营销和消费心理学提供理论基础。
然而,消费函数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消费函数的建立和估计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质量和模型假设有较高的要求。
其次,消费函数的形式和参数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经济政策等,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分析。
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表达式
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表达式(实用版)目录1.三部门经济的基本概念2.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及其含义3.三部门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举例4.消费函数在三部门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正文一、三部门经济的基本概念三部门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三个主要部门组成的经济体系,包括居民部门、企业和政府部门。
居民部门主要从事消费活动,企业部门主要从事生产和投资活动,政府部门主要从事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活动。
这三个部门相互关联,共同推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及其含义消费函数是经济学中用来描述居民部门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通常,消费函数的形式为 C = a + bY,其中 C 表示消费支出,a 表示自发消费,b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收入。
三、三部门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举例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的具体表达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消费函数 C = 400 + 0.5Y 为例,这意味着当居民部门的收入增加时,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增加。
同时,该函数还考虑了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四、消费函数在三部门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消费函数在三部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居民部门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居民部门的消费支出是如何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这对于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揭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表示当居民部门收入增加一单位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
这一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居民部门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预测经济运行趋势:消费函数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经济运行的趋势,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支出可能会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时期,消费支出可能会减少。
这对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消费函数经济0841 梁江禄 080101400140前言众所周知,消费函数C=α+βy,为求出这个函数,我们小组收集了1995年到2006年的数据。
在我们数据收集和计算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自发消费(α)是未知的,这也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之一。
而国民收入(y)和消费(C)可以通过直接收集数据或计算得来,我们在中国统计局的统计年鉴里直接找到了从1995年到2006年各年的国民收入(y),消费(C)和边际消费倾向(β)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在下面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述。
1995年到2006年的国民收入情况单位:亿元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GDP) 增加的GDP(Δy)1995 60794 59811 103311996 71177 70142 79191997 78973 78061 49631998 84402 83024 54551999 89677 88479 95212000 99215 98000 100682001 109655 108068 110282002 120333 119096 160782003 135823 135174 244132004 15987 159587 245022005 183217 184089 190432006 211923 203132 56127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Δy是为了计算边际消费倾向β。
1995年到2006年的人口数单位:万人年份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总人口1995 85947 35174 1211211996 85085 37304 1223891997 84177 39449 1236261998 83153 41608 1247611999 82038 43748 1257862000 80837 45906 1267432001 79563 48064 1276272002 78241 50212 1284532003 76851 52376 1292272004 75705 54283 1299882005 74544 56212 130756 2006 73742 57706 131448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
1995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单位:万元年份人均消费支出人口数农村消费总数1995 1312.36 85947 112793404.91996 1572.0885085 133760426.81997 1617.15 84177 136126835.6 1998 1590.33 83153 132240710.5 1999 1577.42 82038 129408382 2000 1670.13 80837 135008298.8 2001 1741.09 79563 138526343.7 2002 1834.31 78241 143518248.7 2003 1943.3 76851 149344548.3 2004 2184.65 75705 165388928.3 2005 2555.4 74544 190489737.6 2006 2829.02 73742 208617592.8 2007 3223.85 72750 234535087.5 备注:农村当年的人口与当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的积即为农村当年的消费。
1995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单位:万元年份人均消费支出城镇人口数城镇消费总数1995 3537.5735174 124430487.21996 3919.4737304 146211908.91997 4185.64 39449 165119312.4 1998 4331.61 41608 180229628.9 1999 4615.91 43748 201936830.7 2000 4998 45906 229438188 2001 5309.01 48064 255172256.6 2002 6029.88 50212 302772334.6 2003 6510.94 52376 341016993.4 2004 7182.1 54283 389865934.3 2005 7942.88 56212 446485170.6 2006 8696.55 57706 501843114.3 备注:当年的城镇人口与当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即为城镇当年的消费。
1995年到2006年全国的居民消费单位:万元年份农村消费数城镇消费数消费量总量增加的消费量(Δc)1995 112793404.9 124430487.2 237223892.1 42748443.6 1996 133760426.8 146211908.9 279972335.7 21273812.3 1997 136126835.6 165119312.4 301246148 11224191.4 1998 132240710.5 180229628.9 312470339.4 18874873.3 1999 129408382 201936830.7 331345212.7 33101274.1 2000 135008298.8 229438188 364446486.8 29252113.5 2001 138526343.7 255172256.6 393698600.3 52591983 2002 143518248.7 302772334.6 446290583.3 44070958.4 2003 149344548.3 341016993.4 490361541.7 64893320.9 2004 165388928.3 389865934.3 555254862.6 81720045.6 2005 190489737.6 446485170.6 636974908.2 73485798.9 2006 208617592.8 501843114.3 710460707.1 117714151.5 2007 234535087.5 593639771.1 828174858.6备注:当年农村消费数与城镇消费数的和即为当年的消费总量,Δc是为了计算β。
1995年到2006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年份增加的消费(万元)增加的GDP(亿元)边际消费倾向1995 42748443.6 103311996 21273812.3 79191997 11224191.4 49631998 18874873.3 54551999 33101274.1 95212000 29252113.5 100682001 52591983 110282002 44070958.4 160782003 64893320.9 244132004 81720045.6 245022005 73485798.9 190432006 117714151.5 561272007 43594备注:增加的消费(ΔC)单位为万元,与增加的GDP(Δy)单位不同,现把增加的消费(ΔC)的单位化为亿元,化单位之后,得到如下数据。
1995年到2006年各年度的边际消费倾向年份增加的消费(亿元)增加的GDP(亿元)边际消费倾向1995 4275 10331 0.4138031171996 2127 7919 0.268594521997 1122 4963 0.226072941998 1888 5455 0.3461044911999 3310 9521 0.3476525582000 2925 10068 0.2905244342001 5259 11028 0.476877042002 4407 16078 0.2741012562003 6489 24413 0.2658010082004 8172 24502 0.3335237942005 7349 19043 0.3859160852006 11771 56127 0.209720812备注:边际消费倾向为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国民收入的比例,即β=ΔC/Δy,此表求出了边际消费倾向,即β。
由于C=α+βy,故α=C—βy,C和y上面已经得出数据,β刚刚求出来,再求出βy就可以算出自发消费α了。
1995年到2006年各年度的引致消费单位:亿元年份边际消费倾向国民收入引致消费1995 0.413803117 59811 247501996 0.26859452 70142 188401997 0.22607294 78061 176471998 0.346104491 83024 287351999 0.347652558 88479 307602000 0.290524434 98000 284712001 0.47687704 108068 515352002 0.274101256 119096 326442003 0.265801008 135174 359292004 0.333523794 159587 532262005 0.385916085 184089 710432006 0.209720812 203132 42601备注:引致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与国民收入的积,即βy。
1995年到2006年各年度的自发消费单位:亿元年份消费总量引致消费自发消费1995 23722.39 24749.98 -1027.591996 27997.23 18839.76 9157.4771997 30124.61 17647.48 12477.141998 31247.03 28734.98 2512.0551999 33134.52 30759.95 2374.5712000 36444.65 28471.39 7973.2542001 39369.86 51535.15 -12165.32002 44629.06 32644.36 11984.72003 49036.15 35929.39 13106.772004 55525.49 53226.06 2299.4252005 63697.49 71042.91 -7345.422006 71046.07 42601.01 28445.06备注:自发消费为消费总量与引致消费的差,即α。
已知1995年至2006年各年度的自发消费(α)和边际消费倾向(β),各年度国家的消费函数即可求出。
消费函数为C=α+βy1995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1027.59+0.413803117y1996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9157.477+0.26859452y1997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12477.14+0.22607294y1998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2512.055+0.346104491y1999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2374.571+0.347652558y2000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7973.254+0.290524434y2001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12165.3+0.47687704y2002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11984.7+0.274101256y2003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13106.77+0.265801008y2004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2299.425+0.333523794y2005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7345.42+0.385916085y2006年我国的消费函数:C= 28445.06+0.209720812y组员姓名学号梁江禄 080101400140罗祥丹 080101400141黄芳玉 080101400122黄玲玲080101400151蒋文萍080101400110覃建斌080101400125李铁托080101400142 唐明海0801014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