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传承乡土文化与保护自然
美丽乡村建设传承乡土文化与保护自然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意味着要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还需要传承乡土文化与保护自然资源。
本文将从传承乡土文化和保护自然资源两个方面介绍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这一目标。
一、传承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指特定乡村地区独有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风情、手工艺等文化元素。
传承乡土文化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能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始资源。
1. 弘扬传统节日乡村的传统节日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示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能激发乡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保护传统建筑乡村的传统建筑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需要得到保护。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重修缮老房子,保留历史建筑的风貌,使其成为乡村独特的景观。
3. 引导文化传人将乡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鼓励和支持有文化传承意愿的乡村居民,培养文化传人,传承乡土文化的技艺和知识。
二、保护自然资源乡村的自然资源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好自然资源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个具体做法:1. 生态农业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关键。
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土壤和水源。
同时,开展农业观光和农家乐等活动,吸引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2. 林地保护与治理加强林地的保护和治理,植树造林,提高森林面积和覆盖率。
发展林下经济,鼓励乡村居民进行果树种植或养殖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 水体保护乡村的水体资源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需要进行保护与治理。
严格控制水源地的污染源,加强水体垃圾清理工作,保持河流湖泊水质清澈,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乡村文化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乡土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保护两者并非矛盾,相反,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和共存。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215GLOBAL CITY GEOGRAPHY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刘 静(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形式下社会主义乡村建设以及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如何把传统村落保护好,如何对美丽村落进行合理开发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出在村落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乡村建设;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措施引言:城镇化建设要尊重自然本身,注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以现存山水地理环境为依托,使人与大自然相处更加和谐。
应用于近些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及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提高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做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价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能够守住中华文化的灵魂。
传统村落中每一寸土地都记载着中华民族以人文本、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记载着中国的每一步发展,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传统村落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丰富精神文化与物质财富,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建设与保护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
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能够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衣食冷暖,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村落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都成为城市人所向往的,乡村旅游愈发受到人们的喜爱的同时,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不仅可以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还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对于乡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村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一)传统村落保护意识缺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适应了智能化、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造成了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忽视。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乡村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为了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条件,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建设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提出对乡村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承载着民俗风情、传统工艺、乡土风物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乡村历史、地域、社会和生态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这些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容易被传统村落和现代化建设的碰撞所摧毁。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已成为乡村建设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承乡村文化不仅是对过去文明的尊重,更是对乡村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乡村的文化传承不仅可以增进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通过传承乡村文化,可以为美丽乡村的宣传推广提供有力支持,而游客的增加又能为村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乡村文化传承既有着社会文化价值,也有着经济价值,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目前,乡村的文化传承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由于现代化发展的冲击,很多传统的村落建筑和风貌正在逐渐消失,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也难以为继。
很多乡村居民正在向城市转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逐渐减少。
对于乡村文化传承的政策和法规不够完善,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思维方式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差异,导致文化传承的难度增加。
综合上述因素,乡村文化的传承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乡村文化传承遇到的困境和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推动文化传承工作。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乡村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论文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
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与时俱进,不随时代的进步继续新的创造,同样也会失去生命力的。
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也关乎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将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保护和传承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注入力量。
引言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蕴含着丰富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村落融合了土生土长的乡土气息和积淀千年的人类文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
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消亡,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文化,其消亡的状况更让人痛心惋惜。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目标是既让乡村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物质文明,又能确保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
这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来讲,是契机也是更大的挑战。
1.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但又不是理念的简单复制,“美丽乡村”包含的是对整个“三农”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新平台的新期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才可使农村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农村,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最初形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气质,以环境改善为契机的农村建设才可重新凝聚起新时代农民守护宜居乡村生活的愿望;农民,占我国总人口最大的比例,具有悠久历史的乡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民在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开拓新境界,实现农耕文化的自我更新,融入现代化进程。
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传统村落的价值和意义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的民俗文化等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传统村落不仅是历史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传统村落,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推动乡村振兴。
二、传统村落面临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一方面,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和侵蚀,许多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建,传统文化传承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传统村落的人口外流、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消失,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困境。
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加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标准,规范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2. 加强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
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3. 加强保护规划和管理。
制定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科学规划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4. 加强技术支持和保护工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好“古村落”的保护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好“古村落”的保护中国古村落作为历史遗产,是⼀种独特的不可再⽣的历史⽂化资源,但在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古村落越来越少,因此古村落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古村落”保护的意义古村落是具有独特风貌格局和浓厚历史⽂化内涵的⼈类聚居地,保存了相对完整和真实的历史遗存。
有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和古村风貌,集中体现了地⽅优秀的历史⽂化风貌,具有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古村落”不断被改造、拆除,特别是⼀些零散的、没有规模的、破旧的古村落,在现代⽂明的⼤⼒推进下显得⾮常脆弱,就是连⽚且上规模的传统“古村落”,如果地处城市郊区,在⼯业开发和城镇化的巨⼤利益碾压下,也显得不堪⼀击。
有资料显⽰,中国2000年的城镇率是34.9%,到2010年是49.9%,10年提升了15%,这是我国城镇化最快的10年,也是中国传统村落消失速度最快的10年,2000年全国约有360万个传统村,到2010年,传统村减少到270万个,平均每年消失9万个传统村落。
为此,2012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化部、国家⽂物局、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弘扬优秀传统⽂化精神,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江西省提出三年内全⾯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美丽乡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的⽭盾⾮常突出,如何解决“古村落”的保护⼯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古村落”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地政府对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参差不齐。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好传统村落,当地政府的具体做法有很⼤差别,有些领导急功近利,认为零散的古村落没有多少保护开发价值,搞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将旧房磨新,刷成统⼀的颜⾊,将原来的⽯板路⾯改成⽔泥沥青路⾯,栽种时尚的景观树⽊,建设村民活动⼴场和⼀些运动设施等才是新农村建设。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第一篇: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演变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地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重要标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保护,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财富,是实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前,全省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实施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做出不懈努力。
但是,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维持原有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如何正确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调研组就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民俗文化影响的主要问题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发展的一次全面提升,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主要体现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乡风文明中的乡风则是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也应该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
但是,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现实情况1 来看,许多不利的因素不断浮出水面,有的甚至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1、传统建筑破坏严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古村落的整体景观不协调,建设性破坏严重。
许多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所谓的“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在许多古村落的老祠堂、老民居之间,都夹杂着一些新的建筑物;有些农民为改善生活居住条件,随意翻建或修缮古屋古院,把古栈道的路面毁坏铺成水泥路,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弱和破坏了村落的古朴风貌和历史氛围。
2、民俗实物严重流失民俗文化的很多内容是依附在传统的民俗实物之中的,但是,在美丽乡村改建、新建中,许多传统木制房屋的构件买卖、交易问题十分突出。
建设美丽乡村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浏阳市小河乡潭湾村为例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t puts forward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the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eautiful Tanwan Village. Furthermor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milar traditional villages.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Tanwan village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国内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研究不断增多。
陈晓华的《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评述》指出,我国当前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从专注于村落保护转向重视村落发展,从静态固化保护转向动态活化利用。
廖军华在《乡村振兴视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一文中指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村民主体地位,发挥传统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
朱华和尹璐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多元化策略探讨》一文中,深入分析了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并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当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发展研究正逐步深入与细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视线锁定在未被合理开发且具有典型性的传统村落,探究其未来发展方向及具体措施,这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我国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论文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
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与时俱进,不随时代的进步继续新的创造,同样也会失去生命力的。
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也关乎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将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保护和传承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注入力量。
引言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蕴含着丰富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村落融合了土生土长的乡土气息和积淀千年的人类文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
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消亡,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文化,其消亡的状况更让人痛心惋惜。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目标是既让乡村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物质文明,又能确保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
这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来讲,是契机也是更大的挑战。
1.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但又不是理念的简单复制,“美丽乡村”包含的是对整个“三农”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新平台的新期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才可使农村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农村,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最初形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气质,以环境改善为契机的农村建设才可重新凝聚起新时代农民守护宜居乡村生活的愿望;农民,占我国总人口最大的比例,具有悠久历史的乡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民在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开拓新境界,实现农耕文化的自我更新,融入现代化进程。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解析
227【城乡建设】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11月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解析钟 杰(萍乡市规划勘察设计院,江西 萍乡 337000)摘 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是建设美丽村落的前提,这是因为文化是传统村落的传承意义所在,更是传统村落的灵魂。
然而,诸如人们漠不关心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问题甚至对其进行破坏等现象的出现,否定了传统村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给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找到有效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方法,其实就是打破“千村一面”现象的有效方法,是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和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美丽村落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11-0227-011 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意义1.1 资源开发是促进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传统村落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为该区域的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并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
通过发展旅游业,借助旅游文化产业推进美丽村落的建设。
随着传统村落资源的变化,传统村落村民的文化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这使他们为自己的村落尽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有效保护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1.2 传统村落资源具有稀缺性与其他旅游景点相比,传统村落的资源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基础,通过健全的旅游业发展促进文化保护,显示旅游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通过保护村落的传统文化财产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2 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村落建设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大批村民向城市迁移过着城市生活,导致村落生产生活严重解体,“空巢”现象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在大多数村民进城后,传统村落农作物没有人种植,牲畜没有人饲养,没有人听戏剧,村落的传统身份丢失,这加速了传统村落的文化没落。
太阳、风和雨等自然侵蚀、资金短缺、临时修缮等现实因素,导致传统村落旧建筑、桥梁、道路部分倒塌。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已成为人们追求慢生活、回归自然的理想去处。
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正在面临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的乡村景观,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传统村落景观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等元素,体现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历史和人文价值。
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至关重要。
传统村落景观是历史的见证。
它承载了乡村的发展变迁和人们的生活轨迹,记录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传统村落景观是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典范。
传统村落建筑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的难题虽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和生态价值,传统村落景观却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予以解决。
传统村落景观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破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传统村落景观的原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
传统村落景观所面临的建筑物老化和失修。
传统村落中的许多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维修费用高等原因,导致建筑物老化和失修严重,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传统村落景观所面临的乡村人口外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人口日渐外流,导致传统村落景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严重变动,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保持和传承。
为了解决传统村落景观所面临的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与措施。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恢复传统村落景观的原始生态系统,保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传统村落景观从自然环境上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强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
采取有效措施对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延续,保持其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风貌。
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教育,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弘扬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历史、人文和生态价值,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传播力。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美丽乡村建设是指通过对农村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
民俗文化是乡村的瑰宝,记录了乡村人民的智慧、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精神风貌。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
首先,加大对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向公众普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使民众认识到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乡村瑰宝。
同时,组织专业人士对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和挖掘,将研究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增加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其次,建立民俗文化保护机构。
在各级政府、教育机构、非营利组织中设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机构,负责对本地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工作。
这些机构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讲座和研讨会,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钻研精神的保护人才,加强对传统技艺、习俗和节日等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第三,加强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的结合。
将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一部分,打造民俗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通过旅游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学者和民众走进农村,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的方式,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可以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同时也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技艺展示和竞赛活动,吸引人们参与其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来支持相关工作。
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民俗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筹集资金用于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总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保护民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最新-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精品
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一、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
受自然环境影响,传统村落的分布体现出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东部较多,西部较少的特点。
自然环境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南北方虽然都是传统农业社会,但地理、气候、地质不同,南方要么地处沿河地带,临江而建,多石木结合,以石夯基、以木建房、以瓦遮挡,多一、二层厅堂式住宅,顺水流向依势而建,形成错落有致、水乡如画的村落景致;而丘陵地带则傍山靠地,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多吊脚楼和富有民族风情的村寨。
北方传统村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和北京,历史上,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带是农耕文明最昌盛的地方,即使是今天,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在三产中仍占据约13的比重。
传统村落必有其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山西和北京所代表的北方村落特点,它们形成了中原风格的传统村落,孕育了传统村落里的文化。
目前,对中原的村落研究少之又少。
虽然中原的村落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不及江南的诗情画意,从北方来讲,则少了几分家族式聚居氛围,但通过研究,从中能看出中原传统村落对中原璀璨文化的承载是以不同于南北两种风格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基于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当前对传统村落保护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传递出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解、方式方法都存在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
一损毁的速度快于保护的速度。
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目前还在减少。
如果不对传统村落保护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设计方案、法规制度,别说是没有被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也会因为保护措施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消失。
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
自然性损毁指村落建筑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虫蚀等自然现象造成的部分损毁或全部损毁,属于传统村落消失的不可控因素。
传统村落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环境一种地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口流动性大、文化交流频繁之地;还有一种散落在相对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人口流动性小、文化交流稀疏。
美丽乡村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注重于环境的美化,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保护传统建筑、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节日传承三个方面探讨乡村建设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节保护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和修复传统建筑,使乡村更富有历史和文化氛围。
例如,对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法,使其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满足了现代居住需求。
第二节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乡村学校可以设置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同时,可以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剪纸、传统音乐等比赛,激发乡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节传统节日传承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可以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在传统节日期间,可以组织传统民俗表演、游园活动等,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统建筑、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节日传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使乡村不仅美丽,更富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发扬光大,为乡村赋予更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摘要:传统村落是历经千年发展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她孕育着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和资源,是艺术美学、建造技艺和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更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许多传统村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面临着消失的情况,因此,保护传统村落的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探索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价值所在,分析了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引言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诸多的差异,经过上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洗礼,各地区逐步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乡村建筑文化,这些村落建筑集合了当地的民俗民规、生产方式、地形特色等以及当地人民的智慧而建成,是我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根基,因此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是当下每位有志青年的使命。
一、保护传统村落的价值所在(一)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文化是原始人类聚集部落逐步发展起来的,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和自然地理景观。
不同的部落聚集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部落建筑形态和部落文化风俗。
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与演变,部落也会随着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产生变化,所以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对原始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和民俗文化的保护。
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让他们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还可以激发当地人民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可以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的建设,展示他们的文化风范,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留下宝贵的经验。
(二)传统村落埋葬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是我国发掘文化遗产最大的宝藏基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沿革经济形态和技术工艺精良的制作品,更是地域风貌、文化特色与民风民俗的精华载体。
古村落保护与传承打造最美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古村落保护与传承打造最美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古村落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古村落面临着消亡和遗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些独特的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传承下去,打造最美的乡村景观。
首先,古村落保护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古村落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立法和法规制定,明确古村落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定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古村落的整体规划和保护工作。
其次,古村落保护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社会组织、学术机构、文化界人士以及广大民众都应当积极投身到古村落保护的行动中来。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帮助制定古村落保护的标准和准则。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到古村落的整修和整治工作中,为古村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古村落的保护,除了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外,科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应用到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建立高精度的地形图和地形模型,为古村落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古村落的历史场景,带领游客深入了解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
科技的发展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此外,古村落保护与传承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
古村落保护的工作涉及到历史学、建筑学、美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来担当重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古村落保护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到古村落保护的工作中来,共同推动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古村落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古村落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古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为古村落带来经济收益,激发保护的内生动力,使其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与活化一、传统村落景观的特点传统村落景观是指在乡村地区内形成的,代表着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村落建筑、农田、水系、林地等景观。
这些景观代表着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是乡村地区的独特资源和精神财富。
传统村落景观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被广泛认可和关注。
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建筑风貌。
许多传统村落保留着古老的建筑,如青瓦白墙、木质结构、古老的街巷等,这些建筑风貌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痕迹,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保护农田景观。
传统村落的农田景观通常呈现出繁复的层次和丰富的多样性,这些景观不仅美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
3. 保护水系和林地。
许多传统村落都位于水系发达的地区,水系和林地是乡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活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是通过提升乡村环境、改善民生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而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 弘扬民族文化。
传统村落景观代表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其保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乡村文化。
2. 促进乡村旅游。
传统村落景观的独特之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了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传统村落景观的保存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收入。
3. 维护乡村生态环境。
传统村落景观综合了建筑、农田、水系和林地等自然环境,能够有效地维护乡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景观的活化是指在保护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活力,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传统村落景观的活化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保护。
在进行传统村落景观的活化过程中,首先要加大对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力度,保护建筑风貌、农田景观、水系和林地等方面的原有景观,保留历史文化的痕迹。
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传统村落保护
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传统村落保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传统村落代表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是乡村的魅力所在。
因此,如何有效保护传统村落,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给予合适的定位和关注,成为了当前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首先需要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村落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的缩影,其建筑、风俗、传统产业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色,体现了乡村的特殊魅力。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传统村落的保护需求,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确保在发展的过程中不破坏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和文化内涵。
其次,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传统村落保护需要注重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参与。
传统村落保护不仅仅是一项规划工作,更是需要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让当地居民认识到传统村落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共同的保护共识,推动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措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的最大效益。
此外,在乡村景观规划中,还应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作用。
传统村落保护并不意味着静止不变,相反,应该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方式,将传统村落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景观,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需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参与、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地在规划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相关工作,共同打造美丽乡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摘要:2013年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当中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文件中写到“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因此,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的工作,以“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为建设目标,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的建设,为“五位一体”,其总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本文就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研究,希望在未来的建设中,传统文化能引起极大地重视,并得到广泛地传承。
关键词:美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形态不断分化与变迁以及人口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变革,形成了地方文化演替、文化特色破碎化和同质化现象。
打好文化建设这张牌,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文化深意与内涵的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1 美丽乡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1.1 美丽乡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的加快,这些散落在乡村非物质遗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乡村成为乡土文明的最后阵地,随着美丽乡村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文化自觉,社会对非遗价值的认同感逐渐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自然也承载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信息空间都在加大,美丽乡村建设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人才支持、保护动力支持及传承方式支持。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都来自于民间,其中大约70%散落在农村,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继承、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下的美丽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铸就美丽乡村的文化品格,使得每个乡村富有个性和特色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表时间:2019-01-03T14:45:13.5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万鹏云[导读] 乡村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气候以及地形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发展历史和文化风俗。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摘要:传统村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主要场所,传统村落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实践结果和智慧结晶,是地域范畴内关于人文和社会关系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民俗习惯、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加强对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一方面是基于我国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现实背景,另一方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文化保护1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建设的意义1.1?提升乡村建设的文化品位乡村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气候以及地形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发展历史和文化风俗,与城市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的脚步加快,乡村的建设已经越来越趋同于城市,很多具有特色的乡村和文化精神开始消失。
对于乡村的建设,并不是拆掉旧屋盖新楼、整治人居环境那样简单,相关的建设要有深厚的内涵。
因此,做好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对街道、古建筑、古树、古井等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实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乡村建设有着独特的韵味,可有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品味。
1.2?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中渗透着文化,在文化中包含着经济。
将文化作为前提构建的产业体系,不仅是重要的精神状态,还是一种物质形态,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着较大的联系。
其中,一些地区优势明显,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此外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俗等,乡土气息浓厚,有着很强的经济开发价值,可建立旅游和文化表演等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以寻求更加科学的保护路径。
只有充分认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现状,客观、全面地了解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保护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
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缺乏深刻的认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群众的参与,如果群众对历史文化缺乏准确、全面的认知,则会导致保护工作出现失误。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些群众将历史文化与文化遗迹或文化旅游等概念混淆,对一些民风民俗、传统艺术没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导致一些集中反映本地历史发展的文化传统逐渐被遗忘、丢失,弱化了历史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同时,一些地区在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更多地注重文化的经济价值,对那些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短期经济价值较低的文化遗产缺乏足够的关注。
2.2缺乏有效规划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的保护模式和以私人承包为主的保护模式。
前者虽然具有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但却存在关注度不够的问题,往往会因无法进行精细化的保护而导致保护工作不到位;后者虽然能够更好地对文化进行保护、管理和利用,但其通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容易导致历史文化遗存的过度开发。
无论是以政府保护为主的模式还是以私人开发为主的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科学的分析以及有效的规划,难以有效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效果。
2.3工作不够深入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来说,历史文化保护的功能更多体现在对群众的教化上。
换而言之,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更多地是为了实现文化对实践工作的促进作用。
但目前一些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依然停留在保护环节,对文化内容缺乏深入的挖掘。
比如,一些乡村对本地的村落文化缺乏深入研究,难以发挥乡村文化的真正价值。
2.4 旅游行业过度开发,村落原生格局遭到破坏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旅游产业把眼光瞄准了传统村落,一时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成为热点,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步显现。
有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利益和迎合游客猎奇心理,盲目地改修传统村落建筑,破坏了村落原有的布局特色和生态平衡,致使原有的村落特色文化过多地掺杂外来文化和资源,反而弄巧成拙把原有传统文化变得不伦不类,严重破坏了当地传统文化的格局和生态平衡。
另一方面,大量游客的涌入正日益破坏当地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村落文化的完整性和平衡性面临严峻的挑战。
2.5 传统村落保护注重表面建设,忽视文化底蕴的传承有的传统村落致力于村落建筑和格局的保护上,忽略了当地风俗习惯和传统技艺的传承,把重点的建筑和村落作为文物保护对象进行封闭式管理,却忽略了村民作为村落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主体作用,把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做成“空壳保护”,丧失了原有的民俗习惯和传统技艺。
片面注重物质文化的保护忽视非物质文化保护和“活”文化传承,已然成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过程中的新的问题。
2.6传统村落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就目前进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来看,大多数传统村落位于偏远地区,由于其所处地理环境相对较差,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短缺,经济发展能力低下,已成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苦甲之地”。
这些传统村落在需要国家脱贫攻坚的深度贫困乡村名单上随处可见。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导致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中心的传统村落集聚发展要素资源的能力不断弱化,无法形成发展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在于目前大多数传统村落中的民众或因生计所迫或因社会公共服务短缺纷纷外流,有的甚至举家外迁。
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
没有村落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传统村落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无法落到实处,传统村落的发展和有效治理更无从谈起。
3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的保护发展探讨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要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保护模式,把保护重点放在传统民俗、民风文化的传承和当地文化生态背景的协调发展上来,赋予传统村落现代化的活力,使其在新时代仍然可持续性地运行开来。
3.1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村落保护的主导作用传统村落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传统村落民众,而且属于全体国民,具有失而不可复得的国家公共资源属性。
因此,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各级有关政府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的主导作用,汇聚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保护传统村落。
一是国家要尽快制定专门的传统村落保护法律,明确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并使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有机统一,使传统村落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要对蓄意破坏和倒卖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惩戒,以儆效尤。
二是各级有关政府要在制定各级传统村落名录的基础上,出台科学而有效的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广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宣传,积极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学术研究,引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三是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细则,使传统村落保护有抓手、有考核、有问责,破解传统村落保护“人、财、物”短缺难题,而非简单地将传统村落录入名录了之。
四是鉴于传统村落大多数是深度贫困乡村,政府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共同改善和提升传统村落的道路、水电、通讯、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有机更新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村落格局、民居建筑、历史遗存、公共文化空间等聚落环境,让村落民众留得下、住得好,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初始动力”。
3.2加强村落文化保护意识,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村落文化保护意识,首先要强化当地政府以及村民对自身珍贵村落文化价值的认识。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对于村落民宅等建筑保护,维持其原有的布局风格,保持其和原有的生态背景协调相处。
加大村落的基础设施、教育经济水平的建设,利用文化优势创造经济价值,让村民看到切实利益,有利于村民回流,从而原生态地保护和维护原有的民俗、民风以及文化风情。
同时制定严格、科学的保护机制,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提出明确的管理和保护条例。
在用地、建设上深入研究当地文化生态的平衡性,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引导建设,形成政府引导、专家评审论证、村民参与建设的有效保护机制。
3.3营造原生态文化习俗,重视文化传承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古老的布局结构和建筑风格,更多的是几百年来形成的特有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民间技艺。
在文化保护过程中要利用良好的民俗习惯深度挖掘和发展当地特有的活文化,如:风土人情、民俗活动、故事传说、民间技术等。
把流传下来的村落活文化保护好、维持好、发展好。
村落作为几百年来文化创造和传承的载体,事实证明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文化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只有这个原生态的系统不遭受破坏,其才有能力把活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因此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保护其文化传承的渠道和方式。
维持村落的人文和宗族关系,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活文化的传承。
3.4合理保护村落村民、土地、历史、景观、生产方式,促进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村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是以活态保护和传承的方式延续,只有其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文化保护实至名归。
村民作为村落的组成者,也是传统村落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处于主体部位。
村落的保护要在村民的基础上设立保护机制,深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擅长什么、向往什么,从而创造适应他们的经济主体,充分发挥村民的智慧和能力来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同时要深入了解村落土地的布局、历史的发展进程、流传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构建的旅游景观布局情况,尊重其文化生态的自然规律,维持其与文化风俗、生态背景的协调发展。
在维持原生态村落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现代化的活力,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古村落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视察点,政府在其中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增加政府扶持,尤其要引导村民将闲置空房作为旅游资源,发展特色项目。
通过推动美丽乡村指导下的乡村旅游建设,解决传统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其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1]杨彩虹,王开开.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J].中州学刊,2016(06):86-89.[2]陈任君.美丽乡村建设思潮下传统村落复兴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6(23):127-128.[3]姚令华.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乡土景观的营造[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5):89-92.[4]张武,杨德水.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加快推进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6(09):64-71.[5]傅孙萍.传统村落在美丽泉州建设中的保护发展[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06):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