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文学院考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回忆及专业概况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回忆及专业概况
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意识、西方现代批评中的经典文学诠释等。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包括中西思想与文化精神研究、中西艺术与宗教精神研究、文化
对话与文化传统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中西文化、宗教、艺术 的比较研究。
4、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文字能
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备注045300汉语国际教育00无101思想政治201英语一354汉语基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综合外050101文艺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文学理论外050102语言学及应用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语言学概论外语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050104中国古典文献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典文献学外语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外050106中国现当代文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语050108比较文界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欧美当代文学外语130320戏剧戏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2中外戏戏剧戏曲学外语130321电影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电影学基础外语135103艺术戏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36艺术基814戏曲史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外政治60英语6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学综合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学综合试题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学综合试题本试题由考研论坛网友从南开到北外整理提供一、填空题。

比较简单,唯一记得好像填写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里的一句诗歌,好像“李凭中国弹箜篌”还是“芙蓉泣露金兰笑”什么的,外国文学问下于连是哪部作品的主角?古代汉语中有“武姜”的武是指,姜是指?二、问答题。

(1必做,2、3选1)1、结合实例谈谈现代汉语中句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2、比较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3、希腊神话的特点三、论述题(4选2)1、文学中想象的作用2、陶渊明的诗歌特征3、谈谈语言的接触4、古文句读及翻译(材料是左转)综合卷填空题有问馆阁体的代表是杨傅、杨荣、(杨士奇);意大利人文主义先驱(彼特拉克);语言有****性以及(线条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词解释5个吧,太久了记不清了,有个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问答题结合王尔德的作品谈唯美主义论述题论但丁的文学四重意义(注意这和复试题重复!详见我自己开的复试帖)真题因为我认识一位学姐,所以往年的是从她那里弄到的,但是07年的人家才考过当然没有了,我是在网上买的,还买了北师大的题(因为听学姐说两校的题有时重复),很方便的,才5块钱一份,挺可靠的我记得是考郑僖公的故事,这人人品有问题,原来当太子时得罪了晋国,后来攻打陈国和晋国率领的联军对峙,结果被贵族们威胁了,说要再打他们就无间道阿,他只好灰溜溜退兵了。

当时我读的还挺有意思,虽然不是名篇,但也不算难啊。

(当然拉,考研怎么可能考《烛之武退秦师》《季氏将罚颛臾》这种考滥了的篇目呢!)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基础综合考研试题一填空1 双语的概念2 辅音的发音规则什么的两个空3 三言包括什么4萧红最后一篇长篇小说5〈卢贡-马卡拉的作者〉6一首咏怀诗,问作者7印度的两大史诗,给一个问另一个记性不好,大概只回忆了一半二简答2词语和句子为什么是语言结构中最重要的单位话语资源3以作品为例,说明巴尔扎克的思想内涵三论诉1 文学活动与生活的关系2陆游的诗歌3〈孟子〉里的一篇古文不好意思就记得这么多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1 〈天山牧歌〉的作者2〈望星空〉的作者3〈长恨歌〉的主人公4〈受戒〉的主人公5 新文学和哪两个派别发生过论战6 发表过散文的杂志有,就是林语堂主办过的,有〈论语〉和(),()实在记不得了不好意思二简答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2 〈武训传〉批判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三论诉1古典文学对现代散文和诗歌的影响2 路遥边缘化带来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0×4)1. 清教徒文学2. 象征主义3. 社会问题剧4. 后殖民主义二、简答题(10×6)1.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关系2. 歌德的《浮士德》是如何体现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的精神探索的?3. 什么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 为什么说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5. 如何认识川端康成的《雪国》?6. 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像?三、论述题(三选二)(25×2)1. 从你了解的欧美意识流小说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说说你对意识流小说的认识。

回忆版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2010—2014)

回忆版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2010—2014)

[近几年都考大综合.重点看10年以后的.]2010年文学综合真题一、填空(1*15)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出自2、十四行诗的首创者是意大利诗人3、中世纪英国民族史诗代表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5、香菱柳湘莲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6、美国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德莱赛的代表作7、《一地鸡毛》的作者是8、曹禺的成名作9、“美文”是谁提出的10、杜丽娘出自11、《莺莺传》的作者12、与创作社齐名的文学社团13、果戈理的代表作14、50年代政治抒情诗人除了贺敬之,还有15、高乃依的代表作二、名词解释(7*5)1、古文运动2、意境3、模仿说4、革命样板戏5、浪漫主义三、简答(15*2)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特点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四、论述(三选二,30*2)1、结合作品,论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3、茅盾作品对现代长篇小说体式的贡献2010年语言学基础试题一、解释加点字(1*20)都是书上的,简单的且经典的二、简答1、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15’)2、给出几个词,指出构词类型(12个,15’)冰凉马匹狂热开关火红司令轻视3、指出几个词的词性(1)我推了他一把。

(2)他白了我一眼。

(3)我把衣服洗白了。

三、分析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音和义的关系3、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双语现象越来越普遍,指出其对汉语的发展。

四、古文翻译,《许行》(书上有)2011年文学基础真题一、填空题,共15个,2分—个.1、冯至40年代的代表诗集是。

2、莱辛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3、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安德洛玛克》的作者是。

4、“以意逆志”的文学理论提出者是。

5、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海勒的代表作品是。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作者是。

7、周立波的《》和赵树理的《》和柳青的《创业史》是五六十年代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三部重要长篇小说。

8、1920年7月由郁达夫、张资平等创建的文学社是。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古代汉语)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古代汉语)

20XX年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請以遺之2、將子無怒3、以勸事君者4、寻蒙國恩,除臣洗馬5、靡不有初,鮮....克有终6、射其右,斃於車中7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8、鬼侯有子而好 9、欲辟土地,.....朝秦楚10、女執懿筐,遵彼微行華泉取飲12、將之薛,假途於鄒. 11、丑父使公下,如..下问 14、軍吏過,輒令財取為用1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16、13、敏而好學,不恥...紂以為惡,醢鬼侯17、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18、侯自我得之,自我損之,.無所恨.二、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2、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辞4、嘗召客飲,坐其兄盖侯南鄉,自坐东鄉5、將虢是滅,何愛於虞?6、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7、王無异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8、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忧者,农夫也三、給下面這首詩標明平仄,指出句型,並在可平可仄處畫圈。

金穀園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四、標點下文,并譯成現代漢語。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五、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什麽叫“清聲母”?傳統三十六字母中有哪些是次清聲母?2、說明韻、韻線、韻部之間的不同。

3、下面是《詩經·豳風·七月》中第五章,请指出韻腳,并說明其所屬的韻部: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嗟我妇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下列各組字均見於古書,說說他們有什麽不同?后半云余松范丑宁制筑七、說明下列各句中劃綫字的意義或用法: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2、今眾辱程將軍3、即有所取者4、初守睢陽者,士卒僅萬人5、宗廟之事,如會同,愿為小相焉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辞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8、齊宣王問:“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八、解釋下列各句中的“益”字,說明它们之間的詞義引申關係:1、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2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育明教育从2006年开始办学,校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夏教授,北京总部负责人是北京大学政管院博士,主打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我们育明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学员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供各位考生参考。

育明教育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我们的辅导包括前期的报考指导,中期的核心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真题、出题老师论文专著、最新时事)讲解、模拟考(答题技巧框架、创新点的讲解)。

后期还会有教务老师时事根据上课情况,对考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行答题技巧的辅导。

在我们育明教育,前期咨询师、后期教务与辅导老师三方对您的上课负责,所以每年我们的通过率一直都是有保证的。

班型分专业课一对一和集训营两种。

集训营是包括政治英语的小班课+专业课全程一对一。

小班课全年分四个阶段:寒假,暑假,国庆,最后冲刺(您现在报名可以参加今年和明年两年的),授课老师是人大的教授(也会请海文海天的教授结合讲课)。

专业课一对一是按总课时来规划,保证够用。

上课形式是面授和远程一对一相结合,上课时间和进度主要根据你的进度来安排,第一次上课后会给你做一个导学规划。

数学我们请的是北理工的教授一对一讲(这个是其他机构请不来的),专业课请的是你所报考学校专业的研究生助教和北大博士结合授课(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独家尝试的非常合理的方式)。

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目录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院校考研复习技巧三、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内容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专业课复习1.参考书:(1)现代汉语:黄廖版《现代汉语》,北大版《现代汉语》;(2)古代汉语:人大殷国光版《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前两册;(3)语言学概论:叶徐版《语言学纲要》,胡明扬《语言学概论》;2.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NEW)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题(15空,1空1分)1.美文是_____提出的。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

3.金钏、柳湘莲、晴雯出自_____。

4.杜丽娘出自_____。

5.《莺莺传》的作者_____。

6.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文学社团是_____和创造社。

7.第一个创作十四行诗的是_____。

8._____是现存古英文文学中最伟大之作,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

9.果戈理的代表作_____。

10.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_。

11.《一地鸡毛》的作者_____。

12.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_____。

13.高乃依的代表作_____;德莱赛的代表作_____。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_____的《饮酒》。

二、名词解释题(共5个,每题7分)1.古文运动2.模仿说3.意境4.浪漫主义5.革命样板戏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2题)1.简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2003――2009年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2003――2009年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文艺学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含马列文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俄国形式主义 2、滋味说 3、典型人物 4、审美价值 5、莎士比亚化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2、 虚拟网络世界中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3、 文学作品形成的构成要素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的伟大意义。 2、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3、 黑格尔悲剧理论最根本的特征何在。 4、 斯达尔夫人划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文化根据何在?
三、论述题(前 3 题选做 2 题,每题 25 分,第 4 题必须做,占 30 分,共 80 分) 1、 论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角度。 2、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你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3、 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你对荒诞派喜剧的理解。
论述题(4 选 2) 简述文学活动与生活的关系。 试论陆游诗歌的艺术特征。 什么是社会方言?什么是地域方言?说说他们的区别。 《孟子》标点并翻译。
09 年现当代论述题 现代散文和诗歌对古典文学的借鉴与重释。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解释“路遥边缘化”背后的一些问题。
简答题 简述《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简述《武训传》批判的影响。
三、论述题(80 分) 结合我国的文艺实践谈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的民族性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欧美文学史(含西方文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公 30 分) 1、 书信体小说 2、表现主义文学 3、逻各斯 4、雅典娜神殿 5、无意识 6、互文性

人大文学院考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招生人数

人大文学院考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招生人数

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名词解释】诗:诗是—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从三个方面理解:(1)凝练性。

诗用词精粹,篇幅短小,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2)跳跃性。

结构安排遵循情感想象逻辑,超越时空限制,不注重情节、事件的连续性。

(3)节奏、韵律性。

诗有节奏: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节有规律的变化;有韵律: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的重复。

虽然诗也可以不押韵,但与小说、散文等比较来看,押韵恰是它的一大特点。

其节奏、韵律在表现情感意味上具有重要的功能。

小说:小说是—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从两个方面理解:(1)刻画人物形象。

诗和散文可以不写人物,而小说必须写人物。

它在刻画人物方面拥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不像剧本那样受舞台时空限制,局限于以人物台词展示性格,也不像报告文学那样受真人真事约束。

(2)叙述故事情节。

小说篇幅可以随故事内容无限度地增加长度,容量非常大。

其情节比叙事诗、叙事散文、戏剧、报告文学都更完整和复杂。

小说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就是深入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丰富、完整的情节描述;具体、真切的环境描写。

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从两个方面理解:(1)以人物台词为手段。

小说可以利用叙述人的话语来直接叙述生活事件,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以及介绍、分析、议论人物和事件。

而剧本则不允许作者出面,一般不能有叙述人的言语,只能靠人物自身的言语塑造形象。

离开了台词就没有了剧本。

(2)集中反映矛盾冲突。

戏剧舞台时间、空间的限制要求剧本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并使之达到剧烈程度。

矛盾冲突不集中、不剧烈,剧情的发展必然会缓慢。

矛盾冲突的集中展开也为人物展示性格提供了充分条件。

戏剧的观众性也要求以剧烈的冲突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力。

其审美特征为:①在一定舞台时空中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考研参考书,复习方法,考研资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考研参考书,复习方法,考研资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指导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

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二、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本专业有语言学理论研究、句法语义研究、音系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计算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独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论素养、能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本专业由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于50年代亲手创建,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曾长期担任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工作过的老一辈著名学者还有瞿霭堂、谢自立、郭锦桴先生等。

近年来,本专业已顺利完成了学术队伍的新老更替,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已担当起学科发展的重任,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

贺阳教授的间接语言接触研究和句法语义研究、劲松教授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李泉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陈满华教授的普通语言学、语法学研究都已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

本专业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有“北京话研究”、“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平台?名词槽关系研究”、“间接语言接触的个案调查与理论研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体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等。

本专业1981年即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招收培养30届、150多名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读博士生10余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8名。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现代汉语考研真题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现代汉语考研真题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现代汉语考研真题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考试科目:现代汉语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儿化韵?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逻辑重音?
3.举例说明汉字的造字法。
4.现代汉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
二、应用题(每题4分,共20分)
(1)知道老张已经坐车去城里上班了
(2)我说的话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
1.“我跟小王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来表明不同的意见,并说明其中“跟”的意义
2.请从不同角度说明“虽害羞、不害羞、别不害羞”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3.“爱、限、希望”等动词,却经常受程度副词装饰:“笔直、碧绿、黑糊糊”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装饰,试加以分析。
1.根据所给的条件,分别写出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
(2)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3)舌尖后、清、擦音;
(4)舌尖中、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边音;
2.摹拟声音的词叫拟声词,请举出八个拟声词。
3.请举出四个语气词连用的例子。
4.有些性质形容兼属动词,请举出八个这样的词带宾语的例子。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
4.“把他休息一个小时”、“把饭吃”都不成立,请据此分析
“把”字句的特点
5.指出下列词组中宾词的语义类型。
过天桥 过日子 下扬州:
发传真 出成果 跑车票:
给面子 (沙发上)坐三个人:
6.分析下列歧义词组的成因。
(1)我照的像
(2)连老张都不认识

人大试题集

人大试题集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三十七招生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15分)共振峰互补分布内部屈折组合关系粘着语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l、简述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的联系和区别?2、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应具备哪些条件?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三、论述题(70分)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10分)2、语言的接触对语言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5分)3、我国境内的语言分属哪几个语系?汉藏语系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5分)4、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普通话为例说明.(15分)5、什么是语法范畴?汉语有没有语法范畴,请谈谈您的看法,并说明理由.(15分)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考试试题之二十六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有15分)1、非音质音位2、单纯词3、洋泾浜语4、人称5、书面语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语言与言语的联系和区别。

2、汉语在吸收外来语汇成分方面具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语法规则?4、简述文字的发展阶段。

三、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英语/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P/音位不是对等的.2、词义和要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表现概念的词义是没有的。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复合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

4、根据“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这一定义,判断下面对词的切分哪个正确。

A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B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C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D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E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四、论述题(第1小题15分,其他各题每题10分,共45分)1、怎样进行义素分析?请结合实例对这种分析方法的价值和局限性作出评价。

2、什么是区别特征,汉语普通话中有哪些语音特征是区别特征,为什么?3、什么是组合的递归性?举例说明语法组合规则的递归性。

语言学(考研)真题

语言学(考研)真题

中文系语言学概论2002年2002年科目429 语言学概论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以上专业所有方向一、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简述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头语的源头2、闽方言包括哪几个次方言?各以哪个地方的语音为代表?3、说明汉语音节的结构地点4、汉语拼音方案有哪些优点?5、简要说明调值和调类的关系6、-i[前]、-i[后]、ong、iong等韵母分别属于四呼中的哪一呼?7、词汇学中的义位和传统所说的义项有什么不同?8、说明谚语被认为是词汇的一部分的原因9、什么是独立语?简要说明独立语的类型10、举例说明主谓句的主要句型二、应用题(共56分)1、为下列词语注上汉语拼音(6分)创伤粗犷呆板解剖皈依桎梏2、下列成语中的汉字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把错误的改为正确(6分)负隅顽抗陈词烂调班门弄斧既往不究刚愎自用不孝子孙病入膏肓风声鹤唳一愁莫展各行其事悬梁刺骨趋之若鹜3、解释下列成语中划线的语素的意义(4分)汗流浃背开门揖盗如火如荼高屋建瓴4、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6分)容貌弃儿宪法梦想灰心霜降融化船只铅印瀑布响应权衡5、改正下列句中的错误(2分)江西名城南昌,毗邻巍峨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大厦,有一座很不显眼的三层小楼,这就是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6、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框式图解)分析下列复杂词组(每小组3分,共六分)(1)这后一句话给祥林嫂很大的鼓励(2)屋里有人轻轻地哼着小调7、用六大成分分析法(加线法)分析下列单句(每小题3分,共6分)(1)我们往往容易把赢得荣誉的人的衣服的每一个皱折,都描绘得光彩夺目。

(2)把博物馆比作智慧的女神、博学的君子,我看很恰当。

8、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复句(4分)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么无论是站在演出的舞台上,还是站在生活的大舞台上,你都会真正赢得人民的掌声。

9、指出下列句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每小题4分,共八分)(1)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需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02~2007)【圣才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02~2007)【圣才出品】

2.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02~2007)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语言学考研真题考试科目:专业英语I.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right linguistic concepts (10 points).1.Human language is arbitrary. Thi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logical or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particular sound and the ______ it is associated with. 【答案】meaning2. ______ is a type of word-formation by which a shorter word is coined by the deletion of a supposed affix of a longer form already present in the language. For example,the verb edit was formed from editor by dropping the supposed derivational suffix -or.【答案】Back-formation3.Some morphemes like –ish,-ness,-ly,-dis,trans-.un-are never words by themselves but are always parts of words. These affixes are ______ morphemes. 【答案】bound4. ______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Sociolingu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attempts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答案】Pragmatics5.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is ______ and parole. The former is the French word for “language”, which is the abstract knowledge necessary for speaking,listening,writing and reading. The lager is concerned about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by people in speech or writing. Parole is more variable and may change according to contextual factors.【答案】langue6. H.P.Grice believes that there is a set of assumptions guiding the conduct of conversation. This is what he calls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of ______: 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 or for which you lack evidence. In other words,speak truthfully; do not lie.【答案】quality7. ______ proposes that every speaker knows a set of principals which apply to all languages and also a set of parameters that can vary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but only within certain limits.【答案】Generative Grammar8. ______ refers to varieties of a language used by individual speakers,with peculiarities of pronunciation,grammar and vocabulary. In fact,no two speakers speak exactly the same dialect. Each speaker has certai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his own in his way of speaking.【答案】Idiolect9.According to ______ period hypothesis,in child development there is a period during which language can be acquired more easily than at any other time. The period lasts until puberty (around age 12 or 13 years), and is due to biological development.【答案】Critical10. ______ refers to ties and connections which exist within texts. They are also called formal links between sentences and between clauses.【答案】CohesionII. Give short answer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0 points)I. Explain criterion-referenced and norm-referenced language tests.【答案】Test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major groups: norm-referenced tests andcriterion-referenced tests. These two tests differ in their intended purposes, the way in which content is selected, and the scoring process which defines how the test results must be interpreted.A test that measures studen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standards or performance objectives is called criterion-referenced testing (CRT). It measures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standards, not in relation to other students; all students may earn the highest grade if all meet the established performance criteria. CRTs report how well students are doing relative to a pre-determined performance level on a specified set of educational goals or outcomes included in the school, district, or state curriculum.A test designed to measure and compare individual students’ performances or text results to those of an appropriate peer group (that is, norm group) at the classroom, local or, national level is called norm-referenced testing (NRT). Students with the best performance on a given assessment receive the highest grades. It is generally used to help teachers select students for different ability level reading or mathematics instructional groups.2. Explain the seven types of meaning and us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your ideas. 【答案】The seven types of meaning were first postulated by G. Leech. They are respectively illustrated as follows:(1) Conceptual meaning, which refers to logical, cognitive, or denotative content. This type of meaning is “denotative”in that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 and the thing it denotes, or refers to. It overlaps to a large extent to the concept of reference, but Leech also uses the short form “sense”for the same indication. So Leech’s conceptual meaning contains two parts: sense and reference.(2) Connotative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virtue of what language refers to. It refers to some additional, especially emotive, meaning.(3) Social meaning, referring to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language use.(4) Affective meaning, which refers to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s and attitudes of the speaker/writer.(5) Reflected meaning, which refers to 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sense of the same expression.(6) Collocative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words which tend to occur in the environment of another word.The five types of meanings from (2) to (6) are collectively known as Associative meaning in the sense that an elementary associationist theory of mental connections is enough to explain their use.(7) Thematic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essage is organized in terms of order and emphasis. It is more peripheral since it is onlydetermined by the order of the words in a sentence and the different prominence they each receive.III.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carefully and then state your own position concerning the use of knowing some linguistics. (10 points)One famous scholar says that language is an interesting subject to study on its own right,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everybody uses it every day. It is unbelievable that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something we are so familiar with. Just a few questions will arouse our interest in language. Why should we call the thing we sit on chair? Can’t we call chair table and table chair? How is it that children don’t seem to make a big effort in learning their first language while we adults have to work very hard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Why can we talk about yesterday and last year while cats and dogs never seem to make noises about their past experience? Do you think we can think as clearly without language as with language? Does language determine what we think or thought determines what we say? These questions make us curious abou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an satisfy our curiosity. To seek the answer to any of these questions is a good reason for studying linguistics.【答案】Language is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it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our lives as individual and social beings. We have to be fully aware of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our language, or we will be ignorant of what constitutes our essential。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考研招生目录、参考书笔记资料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考研招生目录、参考书笔记资料

2019年招生专业目录:文学院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Z1古典学0501Z3创造性写作1303Z1戏剧性曲学1303Z2电影学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推荐使用参考书:638汉语言基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2000年《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1999年626中国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46古典学基础参考书古典语文学常谈克拉夫特华夏出版社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萧华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启古典诗学刘小枫华夏出版社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蒋寅中华书局857小说写作小说写作教程杰里.克里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创造性写作罗扎基斯辽宁教育出版社创造性写作课件王家新812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戏剧史徐慕云上海古籍出版社西方戏剧史通论周慧华宋宝珍浙江大学出版社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中国电影史李少白高教出版社西方电影简明教程潘天强复旦大学出版社电影艺术一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影视刊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育明小徐老师解析参考书复习计划:因为这个所考查知识点比较琐碎,因此复习起来不好把握出题的这个范围,也不好把一些参考书运用到实地,所以选择一个专业课的辅导还是有必要的,上课老师会给就重点参考书拉出来,把数目大纲过一遍,再者就是把一些重点内容和范围指出来,最后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解析把握。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02年一、名词解释1、《白轮船》2、托尔斯泰主义3、间离效果4、新小说5、湖畔派诗人6、唯美主义二、简答题1、简析希腊神话中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

2、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百年”与“孤独”两方面的意义。

3、简述泰纳对“文学发展的三要素”之论说。

4、简谈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理论和创作。

三、论述题1、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例,说明希腊悲剧的艺术魅力。

2、举例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说明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3、以高乃伊的《熙德》为例,说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成就与古典主义原则的局限性。

4、各选莎士比亚与席勒的一部作品进行比较,说明你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理解。

2001年一、名词解释1、意象派诗歌2、《第22条军规》3、魔幻现实主义4、《静静的顿河》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2、试以一部作品为例,说明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

3、简要举例说明启蒙文学的特点。

4、试析古希腊与中世纪两种美学和文论形态的基本区别。

5、简述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美学的批判。

三、论述题1、试论T.S.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2、试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3、试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

2000年一、名词解释1、冰山原则2、复调小说3、狂飙突进4、超现实主义5、《恶之花》6、托尔斯泰主义7、“人为自然立法”8、过失说二、简答题1、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2、简要说明你对雨果小说创作中人道主义倾向的看法。

3、简要说明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成败得失。

4、简要举例说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特点。

5、简要说明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6、简析中世纪释经学的“四重意义说”及其文论意义。

三、论述题1、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2、试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在西方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2007年一、名词解释1、唐璜2、《草叶集》3、集体无意识4、文学性5、期待视野二、简答题1、简析《少年维特之烦恼》所体现的“狂飙突进”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2020年626中国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花间集》、还珠楼主、结构主义批评、莫里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论述题1、试论南北朝乐府诗的基本特征及文学史意义。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1980年代“改革文学”的叙事原则和美学特征。

3、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意义。

4、结合实例,论述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超越性。

2020年811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艺术终结论、灵韵、审美趣味、《新科学》、《九章集》二、论述题1、论述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美学观念。

2、论述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3、结合具体文本,论述神话、意识形态以及乌托邦之间的辩证关联。

4、论述中国山水美学精神的历史进展及思想意蕴。

2021年626中国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三都赋》、路翎、接受美学、机械降神二、简答题1、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2、钟嵘《诗品》的理论要旨。

3、比较《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

4、简述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启示和价值。

三、论述题1、论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摹仿的不同理解。

2、论述1950-198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

2021年811汉语言基础一、名词解释词类、区别特征、语言联盟、同位性定语二、简答题1、分析下列歧义。

对专家的批评建议反对的是他2、简述类推和重新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三、论述题1、以熟悉的语言为例,论述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之间的区别,以及语流音变的类型。

2、简述词义与构成词义的语素义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下列4个句子中“尝”字的意义,并用语言学相关知识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①君子有酒,酌言尝之②臣尝闻之矣③④缺四、古代汉语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真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真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XX年真题及解析科目一:代码050102 科目名称: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综合考试年份:2008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一、填空题。

这一题比较简单,都是中文专业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文学方面的主要是考察一些著名的作品、作家情况。

可能会古代文学中一些诗句的上下句填充。

如08年就考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一句诗。

外国文学侧重对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考察,也可能会举出世界名著的一个人物让写出自哪部小说,如“于连”出自哪本小说(司汤达《红与黑》)。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必须牢牢掌握,古代汉语会有一些文化和语言常识的考察。

比如:“武姜”的武是指?姜是指?(“武”表示丈夫姓武,武庄公,“姜”表示母家姓姜。

)二、简答(1必做,2、3选1)1、结合实例谈谈现代汉语中句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2、比较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3、希腊神话的特点【参考答案】:考本专业的考生第1题是必须要做的。

2、3两题我们不太擅长的话,就找一个相对简单的记忆较深的来回答。

所以我们做的解析以1、3为例。

1、试题解析:1)知识点:这一题考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三个平面结合的研究方法的理解问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其中语义分析的理解。

2)答题思路:现代汉语句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句括两方面的内容:1、句子的语义框架分析。

2、句子的歧义现象分析。

之后分别举2-3个实例加以说明。

详细解答如下:一、所谓句子的语义框架分析就是指出句子中各个成分充当的语义角色,是施事、受事、动作、工具还是目的、方式等等。

下面各例的语义框架各不相同(标注在方括号内):张三吃了那个苹果。

[施事---动作---受事]那个苹果张三吃了。

[受事---动作---施事]他在排电影票。

[施事---动作---目的]桌上放着一盆花。

[处所---动作---受事(存在物)]以上几个例子如果只从句法结构来分析,则都是主谓/主谓宾结构,没有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艺术真实有哪些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例如《雷雨》呈现了封建家族之下受到压抑的各式灵魂,以及封建家族关系之下的各种茅盾,这是对社会问题的揭露。

剧本让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发生在两个场合(周家客厅与鲁家住宅)及一昼夜之内,冲突又那么集中而强烈,这在实际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因而是假定的。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就揭示和表现客体世界内蕴的价值追求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是相通的;然而文学反映客体世界的审美特征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这就使它与科学真实区别开来。

如陶渊明“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会有人觉得“不真实”,因为它们具有主观性真实。

又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其中透露的真实性对高超的“诗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2.阐释“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也是一个互相生成互相彰显的过程。

(1)内容形式化。

内容形式化过程就是内容转化为形式的过程,它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有形呈现。

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内容决定形式,从内容的表现需要出发创造艺术形式。

这一认识无疑有它的真理性。

但这还不足以揭示艺术形式形成过程的真实,还容易导致错误的认识:仿佛文学创造就是内容同既定的现成的艺术形式之间的结合。

在文学创造中,当内容显化为形式并为作家组织起来的时候,内容就“消逝、消失在它里面,整个儿渗透在它里面”,内容、形式就融为一体了。

(2)形式内容化。

它是指形式创造具有塑造内容或者帮助其生成的作用。

在文学创造之初,形式创造实际上已经开始。

有大量事实可以印证,由于形式的生成作用,内容确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鲁迅的《药》塑造的革命者夏瑜的形象,自始至终用的都是侧面描写。

小说从他被害的余波写起,选取几个富有特征的场面,通过一些不理解、不同情乃至仇恨革命的人物的议论予以表现。

显然正是这种叙述视角,与作家冷漠的叙述语调相匹配,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封建文化精神压迫下群众的冷漠和革命者的孤独悲哀。

这正得益与形式的创作。

3.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不可转译”(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语言之间)?
(1)与其它艺术创造相区别,文学创造的工具和媒介都是语言文字。

①作为一种形式,语言在文学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内容得到深化或升华。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国维说一“闹”一“弄”“境界全出”。

可见文学语言不仅具有准确达意之功能,更具有体验性之色彩。

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意义是能准确传出的,而这种体验性是很难传递的。

②各民族语言本身在自身形成和发展中都会形成不可替换的潜在情绪,而每位有个性化风格的作家也会形成带有自己情绪色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些都是在翻译中会流失的东西。

(2)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性特征。

这一点在诗歌中尤为明显,而在古文中更是如此。

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用了21个“也”字,一气呵成,一波三折,极尽曲折迂回之美,译成现代汉语之后,韵味不如原文了,美感不那么强烈了。

若从欣赏的角度考虑,有些古文不适宜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译成外文,恐怕就淡乎寡味了。

(3)看到这种说法合理性的一面,也应该看到文学翻译也是可以的,而且必须的。

这从人类情感具有共通性;成熟完善的语言之间也能进行翻译沟通;不同国家、民族优秀文学交流也是
及其必要的;存在大量优秀的翻译是铁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