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2)1
典型外窗热工性能与配置
65 系列
24
双银
空气
0.95
Low-E +12A+5
1.5
75 %氩气
1.10
+12Ar+6+12Ar+6
5 Low-E
80 系列
39
双银 80%氩气
1.2
+9Ar+5+9Ar+5
注:
(1)以上计算依据《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T151 来计算的; (2)框系统为典型设计平开系统设计,当门窗系统形式变化时,热工配置结果将变化; (3)以上整窗 Kw 值热工按框面积占整窗面积比为 25%来配置的,当框面积占整窗比产生 变动时,整窗 Kw 值将变化。 (4)以上配置中中空玻璃使用的是铝间隔条,当使用暖边间隔条时,Kw 值将降低 0.1 W/m2•k。
1.45
80 系列
39
5 Low-E +12Ar+5 单银 80%氩气
1.55
5 Low-E
65 系列
24
双银
空气
1.23
+12A+5+12A+5
6 Low-E
1.7
75 系列
34
+9A+6+9A+6
双银
空气
1.40
80 系列
39
5+12Ar+5 Low-E 双银 80%氩气
1.45
5Low-E+12A+5
附录 C 典型外窗热工性能与配置
整窗
传热系数 KW 值要求 (W/m2•k)
型材 隔热条宽度
型材系列 (mm)
居住建筑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居住建筑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J.0.1 外窗玻璃的光学性能参数和热工性能参数应以检测值为准,在设计阶段无检测值时可参考表J.0.1选用。
表J.0.1 典型玻璃的光学和热工性能参数
J.0.2 常用外窗的热工性能参数可参考表J.0.2选用。
表J.0.2 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注:1 以上仅是部分玻璃与不同型材的组合数据。
2 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值,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值为准。
3 窗本体的遮阳系数SC 可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蔽系数乘以窗玻璃面积除以整窗面积,即A A S SC g e / 。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南区)
外墙
外墙 面 太阳 辐射 吸收 系数 ρ≤ 0.8
K≤2.0
K≤1.5
K≤1.0 或轻墙 k≤0.7
Cz≤0 .25
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W
0.25< Cz≤0.3
0.3< Cz≤0.35
0.35< Cz≤0.4
0.4< Cz≤0.45
≤ 4.7 ≤ 3.5 ≤ 3.0
≤ 0.50/0.60 ≤ 0.45/0.55 ≤ 0.40/0.50
0.5<窗墙面积比≤0.7
≤ 3.0
≤ 0.35/0.45
屋面透明部分
≤ 3.5
≤ 0.35
注:1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 2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包括透明幕墙
≤0.4
)
0.4<窗墙面积比
≤0.5
0.5<窗墙面积比 ≤0.7
屋面透明部分
传热系数≤ 0.3,传热系数K, W/(m2·K)
0.3<体形系数≤0.4,传热系数K ,W/(m2·K)
传热系数K W/(m2·K)
≤ 3.5
≤ 0.55 ≤ 0.60 ≤ 0.60 ≤ 1.5
综合遮阳系数SW(东、南 、西向/北向) ---
• 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其传热系数K 不应大于4.0 W/(m2·K),天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不应 大于0.5。
• 居住建筑采用不同平均窗墙面积比时,其外窗的传热 系数K和综合遮阳系数Sw应符合规定。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北区)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
0.3<
CZ≤0.3 CZ≤0.35
≤6.5
≤4.0
W/(m2?k) 0.35< CZ≤0.4
≤2.5
≤6.5
≤5.0
≤3.5
≤6.5
≤5.5
≤4.5
≤6.5
≤6.0
≤5.0
≤6.5
≤6.5
≤5.0
≤6.5
≤6.5
≤5.5
≤6.5
≤6.5
≤5.5
≤6.5
≤6.5
≤6.0
0.4< CZ≤0.4的热工性能指标
目录
(1)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分级; (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窗的热工性能要求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窗的热工性能要求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典型门窗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 (6)门窗幕墙热工性能改善措施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6.0 ≤6.5 ≤6.5 ≤6.5
≤4.5 ≤5.0 ≤5.0 ≤5.5
≤3.5 ≤4.0 ≤4.5 ≤4.5
≤2.5 ≤3.0 ≤3.5 ≤4.0
≤2.0 ≤3.0 ≤3.5 ≤3.5
0.3
≤6.5
≤5.5
≤5.0
≤4.0
≤4.0
0.2
≤6.5
≤6.0
≤5.0
≤4.0
≤4.0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2.5 ≤3.5 ≤4.0 ≤4.5 ≤5.0 ≤5.0 ≤5.5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南区)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根据《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要求,幕墙 传热及遮阳性能分级应符合表 2.1.2-2、3的规定。
典型建筑门窗的热工性能参数(参考)
6.3 典型建筑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参数★★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6.3.1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6.3.1
6.3.2 典型外窗、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可根据表6.3.1,采用下式计算
f g
f f
g
g
w A
A A
SC
A
SC
SC
+•
+
•
=(6.3.2)
式中SC w——窗的遮阳系数;
SC g——玻璃或玻璃系统的遮阳系数;
SC f——框的遮阳系数,不隔热的金属型材可近似取0.15,其他可取0;
A g——窗玻璃面积(m2);
A f——窗框的投射面积(m2);
6.3.3 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整窗的传热系数见表 6.3.3-1和表6.3.3-2。
表6.3.3-1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
以上部分数据为摘自书中。
以下数据为根据书中资料推导。
书中只给出了典型窗的传热系数。
根据(6.3.2)公式,计算出窗户的遮阳系数。
计算过程如下,
取窗面积为1平方米。
然后根据各自占的比例,按公式进行计例。
例如,普通窗的SC
查玻璃的遮阳系数为sc=1.0
由窗的遮阳系数为
SC(窗)=(0.15*0.15+1*0.85)/1=0.8725
隔热金属型材(大多指铝合金型材)多腔密封(指开启扇完全关闭后与窗框形成2个以上空腔的密封方式,最常见是2腔、3腔)
具体各个类典型门窗计算结果见EXCEL附表。
附录D--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2)1
附录D--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2)1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见表D.0.1。
表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注:1 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门上部带玻璃部分;2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3 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5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有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或模拟计算报告为准。
D.0.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2。
表D.0.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璃 25茶色吸热玻璃0.50 0.62 0.725.75灰色吸热玻璃0.42 0.60 0.695.7热反射玻璃6高透光热反射玻璃0.56 0.560.645.7 6中等透光热反射玻璃0.40 0.430.495.4 6低透光热反射玻璃0.15 0.260.34.6 6特低透光热反射玻璃0.11 0.250.294.6单片Lo 6高透光Low-E玻璃0.61 0.510.583.6中空玻璃透明 66绿色吸热+12空气+6透明0.66 0.470.542.8 6灰色吸热+12空气+6透明0.38 0.450.512.8 6中等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0.28 0.290.342.4 6低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0.16 0.160.182.3 6高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0.72 0.470.621.9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0.62 0.370.51.86较低透光0.3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3 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整窗传热系数见表D.0.3-1和D.0.3-2。
最全幕墙工程各项性能设计参数参考
最全幕墙工程各项性能设计参数参考一、抗风压性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12年版)GB50009-2012计算各个部位的风压标准值,从而确定建筑幕墙的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值P3,计算过程如下表。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按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2.1条的规定,建筑幕墙的抗风压性能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P3为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其取值不小于wk,且不小于1.0 kPa,在P3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大于下表的要求。
本工程的风压变形性能分级应为 1 级二、水密性能按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2.2条的规定,建筑幕墙的水密性能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按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2.2条的规定,水密性能指标计算如下:由《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知,本工程所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故P=1000μzμc w0×75%=1000x1.3904x1.2x0.4x0.75=500.6Pa式中:P——水密性能指标(Pa);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1.39μc——风力系数,取1.2;W0 ——基本风压(kN/m2),取0.45;按如上计算结果分析,该幕墙的水密性性能等级为 1 级;按规范要求,非热带风暴袭击地区水密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 2 级;因此本处结构实际水密性能应取:2 级。
三、气密性能建筑幕墙的气密性能以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的空气渗透量q为分级依据,按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2.3条的规定,建筑幕墙的气密性能分级标准如下面的两个表所示。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2.3条规定了建筑幕墙气密性能设计指标的一般规定,如下表所示。
本建筑所在地属于其他地区。
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附件九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注:1以上仅是部分玻璃与不同型材的组合数据。
种都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值为准。
3窗本身的遮阳系数 SC 可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蔽系数乘以窗玻璃面积除以整窗面积,即 SC= Se* A 玻 /A 窗。
续表木窗 2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值,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附件十常用建筑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注:本表中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考虑了修正系数。
2本表中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仅为参考值,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为准。
附件十一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P值墙面屋面附件十二 屋顶和外墙隔热性能的简化验算方法当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 K 值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但热惰性指标 D 值不 能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时,可按如下公式进行隔热验算。
In —— 自然对数,取绝对值.当验算结果符合上式要求,则可认为屋顶和外墙的热工性能达标。
1.外墙K -2.屋顶:实铺屋顶架空屋顶式中,P3.80.46K 0-67; .0.67.L D KD 4.07L n D 4.070.44 L n (0.07) 0.44 ,查附录即IT AO Ml 了-,1 iV' l;斤I附件十三遮阳系数计算表甘诈卿=•求m手蛉w琥瞰1喘訣 1 ---------- • •-I n' ■■建13!塩Fl出1EJ1A flwi)小阳恆IRA 別P诃旳环jR N血扣•〔n r计》些敲b-(h.)J*陀戦"rtt 瞬抽PF FT ■- urrssi?更闭》8年肾豪阳幣ft 金対5iv tI'll)K平amffi nryi?7r>l仆444fl -R灯0. B m 4 r獻年«闭帳12”74110n M)沖7%0 IfXi fl 7?S1水iisw板l)llpl:7l*i(f :门w1沁"tlHfJ11 s:L 阿:!6騒1 IT11*就糾协MllO m ■耐-*. ;s iHih itWiA1TUs氷T連阳極l.fMM)'重直jl^gJ播'MH!21M)O m.斗0u沽rjytZ O.M?1Cl. fl0..1.U 2 42时!雅直sine2h>n O 4CI'—-- - - ■ -■ —i'.*29t呃IS1<f. A ST £茁.1中】由1〔阳*: :■:'N L Jr)IS1 lu+<l^rniw r 4川'?汕|jia41 J丨III in0H“l,1u H:* I d% T 1w ,?-.;|M k in11 h M H W O ?ll\1? J ■:1 TH ITAFUI*..L C-■;;l>>i| *IJ(1 <iiH44ii> M210丸'1冋.1 nj1 1 -ftA遑丽桃'::-IM:■■.IH■加11叫■". Hi)h tK;'l21狛1n耳□ frirs1111;Vp X1.13HI'fl 'fl. K.IJ f.J?J 71M T审S追阳嚥nil::3H )il■fl hn> ini.n.9Ji11.儿冋曲吟匚;•H艸a R> 】*•<(•屮T連阳供1U. H r; H.Ijll/- 1w.Pfiamw1讦:t T aitiMc」1鬲|厂;[K -0 t)n Jt-i4e,進朗輕El H严*1 n;.I>1HI11 6 Mt①||\1由祎汁0.汕17 £1泸-HTiiras.1n g> WIT j書J隹丽1A*遽闭换IJ讪fl 7■1 H 1 n如24蛋眉込阳帳27甄1OJ Ofe[JIOO0.7ni>n価T胸T!l 4/;祁JIM和PCIK=i .iiir--;fJ i,I'j fl«fir? 9Tl' I[》MH•-y.f.W』:岀|;:】,JiT 一 G ?n jfK-n 5(1n -'J■■:nA'll??8凹槽由昭台迟阳羌外诞阳aft遮阳无卄廷阳凹槽歳阳s» 0 ir- n rr;ft I。
建筑外窗和幕墙及建筑物理性能分级
建筑外窗和幕墙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
建筑外窗物理性能分级
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
四、建筑外窗(含阳台门)传热系数分级
五、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六、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釆光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表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表2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表3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表4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表5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表6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表7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表8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常见建筑外窗热工性能选用表
65系列内平开塑料窗
5+12A+5Low-E+12A+5Low-E
1.2~1.4
0.24~0.31
14
65系列内平开塑料窗
5+12Ar+5Low-E+12Ar+5Low2系列内平开塑料窗
5+12Ar+5+12Ar+5Low-E
1.0~1.2
0.30~0.37
26
86系列内平开铝木复合窗
5+12A+5Low-E
1.9~2.1
0.35~0.39
27
86系列内平开铝木复合窗
5+12Ar+5Low-E
1.8~2.0
0.35~0.39
28
86系列内平开铝木复合窗
5+12A+5+12A+5Low-E
1.5~1.7
0.30~0.37
29
86系列内平开铝木复合窗
5+12Ar+5+12Ar+5Low-E
16
82系列内平开塑料窗
5+12Ar+5Low-E+12Ar+5Low-E
0.8~1.0
0.24~0.31
17
82系列内平开塑料窗
5+12Ar+5Low-E +V+5
0.6~0.8
0.35~0.39
18
68系列内平开木窗
5+12A+5+12A+5
1.8~2.0
0.44~0.48
19
68系列内平开木窗
5+12Ar+5Low-E+12Ar+5Low-E
典型建筑门窗的热工性能参数(参考)
6.3 典型建筑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参数★★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6.3.1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6.3.1
6.3.2 典型外窗、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可根据表6.3.1,采用下式计算
f g
f f
g
g
w A
A A
SC
A
SC
SC
+•
+
•
=(6.3.2)
式中SC w——窗的遮阳系数;
SC g——玻璃或玻璃系统的遮阳系数;
SC f——框的遮阳系数,不隔热的金属型材可近似取0.15,其他可取0;
A g——窗玻璃面积(m2);
A f——窗框的投射面积(m2);
6.3.3 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整窗的传热系数见表 6.3.3-1和表6.3.3-2。
表6.3.3-1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
以上部分数据为摘自书中。
以下数据为根据书中资料推导。
书中只给出了典型窗的传热系数。
根据(6.3.2)公式,计算出窗户的遮阳系数。
计算过程如下,
取窗面积为1平方米。
然后根据各自占的比例,按公式进行计例。
例如,普通窗的SC
查玻璃的遮阳系数为sc=1.0
由窗的遮阳系数为
SC(窗)=(0.15*0.15+1*0.85)/1=0.8725
隔热金属型材(大多指铝合金型材)多腔密封(指开启扇完全关闭后与窗框形成2个以上空腔的密封方式,最常见是2腔、3腔)
具体各个类典型门窗计算结果见EXCEL附表。
门窗、幕墙框的热工性能
传热控制方程 • 窗框的外表面热流率密度为:
q qc qr
固体的传热 --导热系数 玻璃气体间层传热 --辐射、对流(当量导热系数) 小空腔的传热 --辐射、对流(当量导热系数)
eff .i
d g .i qi T T f . i b ,i 1
建筑门窗、幕墙框的热工计算
• 当有热桥存在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热桥部位(例 如螺栓、螺钉等部位)固体的当量导热系数:
eff Fb b (1 Fb )n
s Fb Ad
热桥处理规定
(1) 当Fb≤1%时,忽略热桥影响; (2 ) 当1%<Fb≤5%,且λb>10· λn时,应按 上式计算; (3) 当Fb>5%时,必须按上式规定计算。
q qc qr
式中 qc——热流密度的对流换热部分; qr——热流密度的辐射换热部分。
计算网格的划分
采用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求解框截面的温度和热流分 布时,截面的网格划分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任何一个网格内部只能含有一种材料; (2) 网格的疏密程度应根据温度分布变化的剧烈程度 而定,应根据经验判断,温度变化剧烈的地方网格应 密些,温度变化平缓的地方网格可稀疏一些; (3) 当进一步细分网格,流经窗框横截面边界的热流 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时,该网格的疏密程度可认为是适 当的; (4) 可用若干段折线近似代替实际的曲线。
qψ
U
f
bf U g bg (Tn,in Tn.out ) 式中 ψ——框与玻璃(或其他 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 bf bg
L2D ψ Uf bf Ug bg
L
2D ψ
qψ bf bg Tn,in Tn, out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课件
随着人们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 成为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热工性能可以 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热工性能的评估指标
传热系数
衡量门窗幕墙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是评价其热工性能的重要 参数。
热阻值
反映门窗幕墙抵抗热量传 递的能力,热阻值越大, 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03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的精细程度也会影响门窗幕墙的热工性 能,如密封条的安装、型材的拼接等都会影响其 气密性和热阻值。
02
门窗幕墙的热传导性能
热传导基本原理
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其 基本原理是傅里叶定律,即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
热传导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进行,门窗幕墙的热 传导主要通过材料内部的微观粒子运动进行。
在门窗幕墙的表面涂覆反射涂 层,如反射隔热涂料等,以提 高对热辐射的反射能力。
合理设计门窗幕墙的结构和布 局,避免阳光直射和眩光,减 少室内温度波动。
门窗幕墙热工性能的测试与
05
评估
测试方法与设备
热流计法
气候箱法
通过测量通过门窗的热流量来评估其 热工性能,需要使用热流计和恒温恒 湿箱等设备。
将门窗放置在模拟真实环境的气候箱 中,测试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工 性能,需要使用气候箱等设备。
测试结果的解读与应用
测试结果解读
根据测试数据和评估结果,分析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结果应用
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门窗幕墙的设计、选材和施工提供依据,提高建筑物的能效 和舒适度。
案例分析:优秀门窗幕墙的
06
热工性能设计
案例一:高性能玻璃窗的设计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
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D.0.1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见表D.0.1。
表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注:1 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门上部带玻璃部分;2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3 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5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有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或模拟计算报告为准。
D.0.2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2。
表D.0.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3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整窗传热系数见表D.0.3-1和D.0.3-2。
表D.0.3-1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表D.0.3-2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4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见表E.0.4。
表E.0.4 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参考)D.0.5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5-1和D.0.5-2。
表D.0.5-1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
表D.0.5-2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
≤3.0 ≤3.5 ≤3.5 ≤4.0 ≤4.0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北区)
外墙 遮阳 系数 0.9
墙体 K≤1. 0 D≥3. 0 或 墙体 K≤0. 7
CZ≤0.25
≤6.5 ≤6.5
外窗的传热系数K W/(m2k) 0.25< 0.3< 0.35< CZ≤0.3 CZ≤0.35 CZ≤0.4 ≤6.5 ≤4.0 ≤2.5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北区)
外墙 遮阳 系数 0.9 0.8 CZ≤0.25 ≤5.0 ≤5.5 外窗的传热系数K W/(m2k) 0.25< 0.3< 0.35< CZ≤0.3 CZ≤0.35 CZ≤0.4 ≤3.5 ≤4.0 ≤2.5 ≤3.0 -----≤2.0 0.4< CZ≤0.45 -----------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目 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D.0.1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见表D.0.1。
表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窗框材质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mm)玻璃厚度(mm)窗框窗洞面积比(%)传热系数K(W/m2.K)遮阳系数钢、铝单框单层玻璃单层玻璃—5/615~206.4 0.93双层窗100~140 5/6 3.5 0.70单框中空玻璃6 5/6 4.2/4.1 0.849 5/6 4.0/3.9 0.7812 5/6 3.7/3.6 0.75单框Low-E中空玻璃6 5/6 3.4/3.3 0.489 5/6 3.0/3.1 0.4512 5/6 2.8/2.7 0.43隔热型材单框中空玻璃6 5/6 3.6/3.55 0.849 5/6 3.5/3.45 0.7812 5/6 3.4/3.3 0.75隔热型材单框Low-E中空玻璃6 5/6 3.0/2.8 0.489 5/6 2.7/2.5 0.4512 5/6 2.4/2.3 0.43塑料、木单框单层玻璃单层玻璃—5/625~304.7 0.93双层窗100~140 5/6 2.5 0.60单框中空玻璃6 5/6 3.1/3.0 0.849 5/6 2.85/2.8 0.7812 5/6 2.75/2.7 0.75单框Low-E中空玻璃6 5/6 2.7/2.6 0.489 5/6 2.5/2.4 0.4512 5/6 2.3/2.2 0.43注:1 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门上部带玻璃部分;2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3 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5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有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或模拟计算报告为准。
D.0.2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2。
表D.0.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玻璃品种及规格(mm)可见光透射比τv太阳能总透射比g g遮阳系数SC中部传热系数KW/(㎡.K)透明玻璃3透明玻璃0.83 0.87 1.00 5.8 6透明玻璃0.77 0.82 0.93 5.7 12透明玻璃0.65 0.74 0.84 5.5吸热玻璃5绿色吸热玻璃0.77 0.64 0.76 5.7 6蓝色吸热玻璃0.54 0.62 0.72 5.7 5茶色吸热玻璃0.50 0.62 0.72 5.7 5灰色吸热玻璃0.42 0.60 0.69 5.7热反射玻璃6高透光热反射玻璃0.56 0.56 0.64 5.7 6中等透光热反射玻璃0.40 0.43 0.49 5.4 6低透光热反射玻璃0.15 0.26 0.30 4.6 6特低透光热反射玻璃0.11 0.25 0.29 4.6单片Low-E 玻璃6高透光Low-E玻璃0.61 0.51 0.58 3.6 6中等透光Low-E玻璃0.55 0.44 0.51 3.5中空玻璃6透明+12空气+6透明0.71 0.75 0.86 2.8 6绿色吸热+12空气+6透明0.66 0.47 0.54 2.8 6灰色吸热+12空气+6透明0.38 0.45 0.51 2.8 6中等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0.28 0.29 0.34 2.4 6低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0.16 0.16 0.18 2.3 6高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0.72 0.47 0.62 1.9 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0.62 0.37 0.50 1.8 6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0.48 0.28 0.38 1.8 6低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0.35 0.20 0.30 1.8 6高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0.72 0.47 0.62 1.5 6中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0.62 0.37 0.50 1.4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3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整窗传热系数见表D.0.3-1和D.0.3-2。
表D.0.3-1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玻璃品种及规格(mm)玻璃中部传热系数K g[W/(㎡.K)]传热系数K [W/(㎡.K)]非隔热金属型材K f=10.8W/(㎡.K)框面积15%隔热金属型材K f=5.8W/(㎡.K)框面积20%塑料型材K f=2.7W/(㎡.K)框面积25%透明玻璃3透明玻璃 5.8 6.6 5.8 5.0 6透明玻璃 5.7 6.5 5.7 4.9 12透明玻璃 5.5 6.3 5.6 4.8吸热玻璃5绿色吸热玻璃 5.7 6.5 5.7 4.9 6蓝色吸热玻璃 5.7 6.5 5.7 4.9 5茶色吸热玻璃 5.7 6.5 5.7 4.9 5灰色吸热玻璃 5.7 6.5 5.7 4.9热反射玻璃6高透光热反射玻璃 5.7 6.5 5.7 4.9 6中等透光热反射玻璃 5.4 6.2 5.5 4.7 6低透光热反射玻璃 4.6 5.5 4.8 4.1 6特低透光热反射玻璃 4.6 5.5 4.8 4.1单片LOW-E 玻璃6高透光Low-E玻璃 3.6 4.7 4.0 3.4 6中等透光Low-E玻璃 3.5 4.6 4.0 3.3中空玻璃6透明+12空气+6透明 2.8 4.0 3.4 2.8 6绿色吸热+12空气+6透明2.8 4.03.4 2.86灰色吸热+12空气+6透明2.8 4.03.4 2.86中等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2.43.7 3.1 2.56低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2.33.6 3.1 2.46高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1.9 3.22.7 2.1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1.8 3.22.6 2.06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1.8 3.22.6 2.06低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1.8 3.22.6 2.06高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1.52.9 2.4 1.86中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1.42.8 2.3 1.7 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表D.0.3-2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玻璃品种及规格(mm)玻璃中部传热系数K g[W/(㎡.K)]传热系数K [W/(㎡.K)]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K f=5.0W/(㎡.K)框面积20%多腔塑料型材K f=2.0W/(㎡.K)框面积25%中空玻璃6透明+12空气+6透明 2.8 3.2 2.6 6绿色吸热+12空气+6透明 2.8 3.2 2.6 6灰色吸热+12空气+6透明 2.8 3.2 2.66中等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 2.4 2.9 2.3 6低透光热反射+12空气+6透明 2.3 2.8 2.2 6高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 1.9 2.5 1.9 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 1.8 2.4 1.9 6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 1.8 2.4 1.9 6低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 1.8 2.4 1.9 6高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 1.5 2.2 1.6 6中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 1.4 2.1 1.6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4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见表E.0.4。
表E.0.4 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参考)型号BT-601 BT-603 BT-605 BT-607 BT-608 BT-609 BT-620 BT-621 遮阳系数0.68 0.62 0.38 0.49 0.48 0.72 0.45 0.48 型号BT-623 BT-625 BT-626 BT-628 BT-610 BT-612 BT-615 BT-616 遮阳系数0.67 0.76 0.57 0.67 0.72 0.39 0.52 0.58 注:本表引用的是美国保特建筑膜技术公司的产品资料。
D.0.5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5-1和D.0.5-2。
表D.0.5-1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玻璃品种及规格(mm)可见光透射比Tr中心点传热系数K(w/m2.k)遮阳系数SC隐框玻璃幕墙传热系数K(w/m2.k)普通铝合金玻璃幕墙传热系数K(w/m2.k)透明玻璃3透明玻璃0.83 5.80 1.00 6.20 6.50 6透明玻璃0.77 5.72 0.92 6.02 6.22 12透明玻璃0.65 5.51 0.84 5.58 5.78吸热玻璃5绿色吸热玻璃0.77 5.70 0.76 6.10 6.50 6蓝色吸热玻璃0.54 5.70 0.72 6.02 6.40 5茶色吸热玻璃0.50 5.70 0.72 6.10 6.50 5灰色吸热玻璃0.42 5.70 0.69 6.10 6.50热反射玻璃6高透光热反射玻璃0.56 5.70 0.64 6.00 6.20 6中等透光热反射玻璃0.40 5.40 0.49 5.70 5.70 6低透光热反射玻璃0.15 4.62 0.30 4.92 4.92 6特低透光热反射玻璃0.11 4.62 0.29 4.92 5.12Low-E 玻璃6高透光Low-E玻璃0.61 3.60 0.58 3.90 4.10 6中等透光Low-E玻璃0.55 3.50 0.51 3.80 4.009mm厚空气间层中空玻璃6透明+空气+6透明0.73 2.84 0.86 3.14 3.34 6绿色吸热+空气+6透明0.66 2.84 0.54 3.14 3.34 6灰色吸热+空气+6透明0.38 2.84 0.51 3.14 3.34 6高透光热反射+空气+6透明0.52 2.63 0.52 2.93 3.03 6中等透光热反射+空气+6透明0.33 2.50 0.31 2.80 2.926低透光热反射+空气+6透明0.12 2.37 0.25 2.70 2.91 6特低透光热反射+空气+6透明0.08 2.36 0.21 2.70 2.89 6高透光Low-E+空气+6透明0.75 1.98 0.41 2.28 2.50 6中透光Low-E+空气+6透明0.53 1.87 0.48 2.17 2.37 6较低透光Low-E+空气+6透明0.49 1.91 0.41 2.21 2.41 6低透光Low-E+空气+6透明0.36 1.91 0.32 2.21 2.41 6高透光Low-E+氩气+6透明0.74 1.55 0.64 1.85 2.09 6中透光Low-E+氩气+6透明0.69 1.46 0.53 1.76 1.96 Low-E双银中空玻璃CED13-58S/TS0.52 1.90 0.38 2.20 2.40Low-E双银中空玻璃CED13-40S/TS0.39 1.84 0.28 2.14 2.34 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