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0e3e7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7.png)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矿井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矿井作为一个地下工作环境,由于其特殊性质和复杂的工作条件,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因此,采取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预防事故和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矿井安全措施:1.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矿井应建立并有效执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程、应急预案等。
这些制度应包括规定矿工必须遵守的各项安全规定,以及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置办法,确保每位矿工都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有正确的认识。
2.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向矿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矿工应了解各类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能正确判断和处理突发事件。
3.矿井通风系统:矿井内气体安全是矿工的生命线。
采用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避免矿井内产生有害气体积聚,减少爆炸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和排风系统,应保证矿井内的新鲜空气流通,为矿工提供正常的呼吸环境。
4.矿井瓦斯治理: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气体,它具有爆炸和窒息的危险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对于矿井的安全至关重要。
矿井瓦斯治理措施包括瓦斯抽采、瓦斯抑制和瓦斯检测等,以确保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5.矿井防火措施:矿井中常常存在着火灾的隐患,特别是在采煤等作业过程中易引发火灾。
矿井应配备防火设备,如自动喷水系统、消防器材等,及时控制和扑灭火灾,防止火灾蔓延。
6.安全救援和应急预案:矿井应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定义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和责任分工。
必要时还可以配置安全救援队伍,专门负责矿井事故的救援工作。
同时,矿井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安全避难点,以确保矿工在事故发生时有一个安全的撤离途径。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矿井安全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技术措施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更新,对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识别和应对。
矿井下排水设备安全管(三篇)
![矿井下排水设备安全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8f0b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4.png)
矿井下排水设备安全管1.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
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并且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主水泵房内预留安装一定数量水泵的位置。
2.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涌水量小于300m3/h的矿井,排水管也不得少于两趟。
3.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4.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强排能力泵房。
对小涌水量矿井的水泵,《煤矿安全规程》没有具体规定。
而设计规范中要求,对于正常涌水量为50m3/h及以下,最大涌水量为100m3/h及以下的矿井,可选用两台水泵,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井下主排水设备的管理:1.建立检修制度,按规定对水泵进行大、中、小修,保证台台水泵完好,台台水泵能正常运转。
井下发生水害时,备用水泵、检修水泵都能投入运转。
2.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巡回检查水泵、排水系统、电气部分、仪表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应。
3.运行中要注意日常维护,要做到勤、查、精、听、看。
勤:勤看、勤听、勤摸、勤修、勤联系;查:查各部螺栓、查油量油质、查各轴承温度、查安全设备和电气设备、查闸阀和逆止阀好坏;精:精通业务,精力集中;听:听取上班的交接情况、听取别人的反映、听机器运转的声音;看:看水位的高低、看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和有否故障、看油圈甩油状况和润滑是否良好。
4.做好泵体、电机、环形管路、阀门等防腐工作。
5.做好压力表、真空表、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的整定、定期校验工作。
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
![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d56b8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e.png)
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在煤矿井下,排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煤矿井下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会对井下生产造成影响。
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排水处理,很容易产生井下涌水,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采取适当的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之一。
煤矿井下排水方法立井排水法立井排水法,是在垂直井筒中设置水泵进行排出的井下排水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水涌量不大、井下矿井排水往较低处排放的情况。
井下立井排水可以采用单井和多井的形式,多井排水时,要注意井底承压和水泵的选型。
掘井排水法掘井排水法,是在煤矿井下的大巷、小巷的顶板部位进行排水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井下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且在巷道顶部缺少其他损坏的情况下。
为了避免水流进入掘进巷道内,巷道两侧需安排防水突堵。
超前排水法超前排水法,是在掘进井的前端,在采煤机前安装圆环泵直接排放巷道外的井下排水方法。
这种方法相对掘井排水法来说,更加方便快捷,但也会对掘进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单位的职责煤矿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单位,是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井下水文地质工程人员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行水文地质勘测并分析其数据,对井下水文地质条件作出准确的评价,为排水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排水设备设施排水设备设施的选择和配置,是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的井下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排水设备,比如水泵、圆环泵等。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备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排水管道的建设排水管道的建设,是保障煤矿井下排水安全的必要条件。
为确保井下排水畅通无阻,应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定期清理、维护井下排水管道,并定期对已经老旧的排水管道进行更换和升级,以确保排水通畅。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是确保煤矿井下排水安全的重要措施。
当井下排水设备故障、管道爆裂等紧急情况时,应急预案将是最后一道保障。
煤矿1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1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41f44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f.png)
煤矿1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强制放顶的概念煤矿作业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出现煤岩结合体失稳,导致工作面顶板下移,严重时会引发冒顶事故。
为了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工作面进行顶板控制,其中强制放顶是一种安全技术措施,通过采用强制层间割帮、放顶和加固等方式,使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约束力降到最小,从而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
强制放顶的目的在于降低工作面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约束力,从而减少顶板失稳的危险,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煤矿1工作面的强制放顶技术措施煤矿1工作面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工作面,属于井下采煤工作面,其采高较大,矿压较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证煤矿1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必须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中强制放顶是关键措施之一。
1. 层间割帮技术层间割帮技术是强制放顶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将顶板分层进行割帮,使各个层之间失稳互不影响,从而降低了煤层体的矿压力,并减少了工作面的冒顶危险。
煤矿1工作面采用多次割帮的方式,即在采完一层薄煤层后,再进行一次层间割帮。
这种方式能够使煤层体的应力释放更彻底,进一步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水平。
2. 强制放顶技术强制放顶是指对采出煤层的矿山构造进行强制层间割帮,将顶板层间的约束力削弱,从而使顶板自由下沉,减少压力集中程度,增强了顶板的稳定性。
在煤矿1工作面中,强制放顶技术是保证顶板稳定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一些分区间、分段措施,同时实现控制岩层移动及避免了工作面顶板突出,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3. 松散帮加固技术松散帮加固技术是一种加强工作面支护结构的技术手段。
煤矿1工作面使用松散帮杆的方式进行加固,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工作面围岩松散、支护不力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改善围岩稳定性,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此外,该技术的灵活性也非常高,可以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定制,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结语煤矿1工作面是一个典型的井下采煤工作面,采高大,危险系数也相对较高。
煤矿井下强排工程方案
![煤矿井下强排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306d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1.png)
煤矿井下强排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煤矿是煤炭资源的开采基地,而煤矿井下是采煤作业的主要区域。
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井下水涌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大,这就需要进行强排工程来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对煤矿井下强排工程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二、工程背景煤矿井下水涌是指地下水通过裂隙或孔隙流入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现象。
煤矿井下水涌的产生会影响采煤的作业环境,增加采煤工作面的湿度,同时也会增加井下的危险性。
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对井下的水进行强排,保障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三、工程目标1. 清除井下水涌,保障井下作业环境的干燥安全。
2. 制定完善的强排工程方案,确保强排工程的效果。
3. 保证强排工程的施工安全,保障工程人员的安全。
四、工程原理强排工程是通过对井下水进行抽排或引导排放的方式,从而清除井下的水涌。
具体包括抽水泵、排水渠道和排水管道等设施的安装和使用。
五、工程方案1. 强排工程前期准备首先需要对煤矿井下水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水涌的来源和规模。
同时还需要进行强排工程的施工测量和预算,保证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强排工程设计根据井下水源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强排工程设计方案。
包括抽水泵的选型和布置、排水渠道和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等。
3. 强排工程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强排工程的施工,包括设施安装、管道铺设等。
4. 强排工程运行强排工程建成后,需要进行运行试验,调试设备,保证强排工程的正常运行。
5. 强排工程维护强排工程建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强排工程设施1. 抽水泵采用电动离心泵,选型要求抽排水量大、抽排压力高、运行稳定可靠。
2. 排水渠道和排水管道排水渠道和排水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到排水量和排水压力,确保排水的顺畅。
3. 监测设备通过安装水位监测装置等设备,对井下水位进行监测,确保强排工程的有效运行。
七、工程安全在进行井下强排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安全措施,保证工程人员的安全。
井下作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作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67ca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7.png)
井下作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本工程设计井下作业,井下作业施工难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达到安全生产、杜绝事故的目的,我公司特制定较为具体的施工方案。
一、前期准备1、必须在作业前对作业人、监护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对新员工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前要做充分准备,安全教育时要讲究效果,安全教育后受教育者每人必须签字。
2、下井作业是指在井下闸门维修、格栅维修必须下检查井工作的;采用工人下检查井清除垃圾的;设备运行养护过程中必须下井作业的;以及其它因素必须下检查井工作。
3、凡属下井作业必须由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公司生产部和工管部审批,批准后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开会进行下井前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组织纪律教育。
在正式施工前由下井作业施工负责人签发下井工作票。
4、施工前必须事先对原管道的水流方向和水位高低进行检查,特别要调查附近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的有害程度及排放时间,以便确定封堵和制订安全防护措施。
5、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神志清醒。
超过45岁人员和有呼吸道、心血管、过敏症或皮肤过敏症、饮酒后不得从事该工作。
7、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离供氧面具。
必须使用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
雨、污水管网中下井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备。
8、作业前,应提前1小时打开工作面及其上、下游的检查井盖,用排风扇、轴流风机强排风30分钟以上,并经多功能气体测试仪检测,所测读数在安全范围内方可下井。
主要项目有:硫化氢、含氧量、一氧化碳、甲烷。
所有检测数据如实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
操作人员下井后,井口必须连续排风,直至操作人员上井。
9、施工时各种机电设备及抽水点的值班人员应全力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确保达到降水、送气、换气效果,如抽水点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施工现场负责人,决定井下工作人员是否撤离工作点的问题。
10、遇重大自然灾害及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应尽量减少或杜绝下井作业。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c90e964580216fc700afd75.png)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6039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工程概况:刘家峁煤矿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井下排水系统,井下设有中央泵房和中央水仓以及临时水仓。
排水管路及水泵已安装完毕。
二、矿水文地质特征:1、水文地质情况:(1)由于本矿上部为1-2煤采空区,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分析,采空区内积水较少,因此上部采空区对本工作面无影响。
(2)1-2煤与2-2煤之间顶底岩性多以砂岩为主,无较大地质构造,为不导水层,多以裂隙水为主,且水量较小,对本工作面开采无影响。
(3)虽然采空内的积水不多,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探放水工作。
2、矿井涌水量:根据矿井初设表明: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 最大涌水量60m3/h。
三、安装强排系统的目的:煤矿井下水害不仅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系统技术要求措施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系统技术要求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f95d4ef78a6529647d5342.png)
刘家峁煤矿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2015年1月16日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刘家峁煤矿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井下排水系统,井下设有中央泵房和中央水仓以及临时水仓。
排水管路及水泵已安装完毕。
二、矿水文地质特征:1、水文地质情况:(1)由于本矿上部为1-2煤采空区,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分析,采空区内积水较少,因此上部采空区对本工作面无影响。
(2)1-2煤与2-2煤之间顶底岩性多以砂岩为主,无较大地质构造,为不导水层,多以裂隙水为主,且水量较小,对本工作面开采无影响。
(3)虽然采空内的积水不多,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探放水工作。
2、矿井涌水量:根据矿井初设表明: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 最大涌水量60m3/h。
三、安装强排系统的目的:煤矿井下水害不仅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实践证明,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卧泵加矿用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1 建立抗灾强排系统的必要性防治煤矿水害除了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外,建立强大的防排水系统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尤其是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有突水危险的煤矿,除了保证完善的正常排水系统外,还必须建立强排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均采用中央泵房、电机驱动卧式离心水泵的设计模式,这几乎成为煤矿生产排水的定式。
电动机和开关柜等主要电器设备,虽具有防爆性,但不具有防水性。
一旦遇水侵害,必然造成电气系统损坏而断电。
当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时,瞬间涌水量往往极大的超过泵房的最大排水能力,因排量不足造成泵房被淹,排水系统瘫痪,从而发生淹井事故。
鉴于此,对于有突水危害或者局部突水严重难以有效治理的矿井,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抢险救灾,有必要建设强排系统。
2 卧泵加潜水泵的强排系统矿用大型潜水泵是可以全部淹没在水里工作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不仅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振动噪音小、效率高,而且解决了大功率卧泵电机散热导致泵房温度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在突水水患严重的煤矿,突水后仍能继续工作,可以避免淹井或延缓淹井,为人员撤离和抢救设备赢得宝贵时间,避免或减小淹井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煤矿各种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各种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ce22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0.png)
煤矿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随之而来的是煤矿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针对煤矿行业的安全隐患,国家和煤矿企业不断积极探索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以提高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水平。
本文将重点介绍煤矿工作中包括防火防爆、瓦斯检测、煤层掘进加固防护、监控系统、救援装备等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探究其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
防火防爆技术煤炭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在采掘、运输、贮存等过程中都会有着引爆的危险,因此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些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矿井通风系统:使用强有力的风机冷却挡板,在井下靠近火源的地方加压,并在出口处减压,形成负压力防止火势扩散。
2.掘进巷道防火防爆:掘进巷道的施工过程中,在掘进面使用喷雾降温、设置风幕、防火幕等防火防爆设备。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煤矿的关键位置设置感温、感光、感应器等设备,自动发现火情后及时报警。
4.安全疏散路线:在煤矿工作场所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出口,定期演练组织人员疏散的流程和方法。
瓦斯检测技术瓦斯是煤矿井下的危险气体,极易被引起燃烧爆炸,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下降、排放、控制和利用都需要重视。
因此,煤矿企业必须通过瓦斯检测技术,及时发现瓦斯气体以确保煤矿安全。
主要措施如下:1.安装瓦斯灯和瓦斯检测器:在井下设立瓦斯灯,使用瓦斯检测器采集数据监测井下瓦斯浓度的变化,及时发现井下危险状态,采取安全措施。
2.瓦斯检测预警系统:通过瓦斯检测仪器获取井下瓦斯浓度数据,通过传感器等预警系统向煤矿的控制中心报告信息,进行操作和规避拍的及时通知。
3.矿井通风控制技术:通过矿井通风控制系统来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
井下瓦斯进风口排气口应分离设置,通过通风进行控制。
煤层掘进加固防护技术随着煤矿采矿深度的增加,煤层掘进加固防护工程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加固防护技术一方面能够增加井下采空区(巷道、采煤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防止其发生坍塌事故;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煤尘的产生,降低爆炸危险。
煤矿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7beab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f.png)
煤矿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一、排放瓦斯前的准备工作1、排放瓦斯前,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除安全科安监员、瓦检员外,其它人员严禁进入回风系统,2、凡是通往瓦斯排放回风流经的巷道,必须设置警戒,警戒人员要认真负责,不得擅自离岗或睡觉,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回风巷。
警戒位置由安全科安监员现场指定:3、排放瓦斯流经巷道内的电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在采区变电区和配电点两处同时切断电源。
4、排放瓦斯前,瓦斯员必须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 m 范围内瓦斯浓度,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0.5% 时,方可启动局扇。
5、局扇启动后,要检查局扇运转情况,严禁局扇发生循环风。
6、排放时,必须采取限制向独头巷道内送入风量,严禁"一风吹'。
二、瓦斯排放时的工作1、排放时,应在全风压风流混合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瓦检仪,由瓦检员在该处检查瓦斯,排出CH4、CO2 浓度严禁超过1.5%时。
2、排放时,应控制风筒出口端,使其在不同断面上,由外向内,逐渐推进,在同一断面上,自下而上全断面排放瓦斯。
3、排放瓦斯后,经过检查证实整个独头巷道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经稳定2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恢复正常通风,撤回警戒。
4、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排放该区域的单位电工对巷道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电气设备完好后,方可恢复供电,其它地点供电工作由安全科瓦斯员通知电工实施供电。
5、排放后,碛头风筒必须按规定悬挂好。
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组成及职责1、由安全科加班安监员负责现场全面指挥工作。
2、安全科安监员1人,负责现场监督检查,落实措施执行情况,措施不落实,不准排放瓦斯。
3、排放瓦斯区域的单位负责警戒,人员多少,按措施规定而定。
4、瓦斯排放的人员组成:安全科安监员1名,瓦斯员1名,瓦斯员负责检查混合风流气体及排放后正常气体检查工作,排放瓦斯的单位电工一名。
5、排放瓦斯前,必须组织排放人员学习《排放瓦斯安全措施》,组织人员由井部加班中干负责组织,严格按措施执行。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71121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79.png)
安全技术措施交接班1、必须在井下作业地点进行现场交接班。
2、交接班时,当班班组长必须把采面及两巷存在的问题向下一班班组长交待清楚,否则不准交接班。
3、接班时,班组长必须派人检查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煤尘、顶板、瞎炮、残爆等情况,存在的问题,立即处理。
4、接班时,班组长必须派人检查采面上巷的超前支护、横头密集、下巷的贴帮支护、采面的支护(包括缺柱、倒柱、失效柱、光头柱)、采后备支护、石墙的质量等情况,存在的问题,立即处理。
5、交接班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初次放顶1、采面初采时,必须上全三排六柱,顶帽按长0.6米、宽0.2米、厚0.1米上全。
当采面沿走向推进10米时,必须把上下两头的加强柱上全,上头20米、下头20米,各三排七柱。
2、井口必须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组长由本井井长担任,副组长由副井长担任,成员由段长、班组长担任。
3、放顶小组成立后,对采面所有人员必须班班落实初次放顶措施。
4、打顶子时,必须使用5吨液压升柱器架设,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
5、对碰倒或损坏、失效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
6、采面在回采过程中沿走向每5米,沿倾斜每隔10米打一棵信号顶子(φ14cm的圆木),并在其中部的一侧砍去三分之二的断面成K字型。
7、根据本煤层顶板管理经验,初次放顶步距在35米以上,初次放顶期间采面一次开帮长度不得大于10米。
8、采面上下巷必须各备50棵支柱和木帽。
9、初次放顶期间,采面严禁堆积其它杂物,必须保证上下出口畅通。
10、初次放顶期间,采面不准有缺柱现象,否则必须按规程要求重新补齐。
11、初次放顶期间进入采面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一旦有打雷声、煤壁片帮、顶板掉渣等现象,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出工作面,待来压过后,方可作业,不准强行维护。
12、初次放顶期间,采面的循环进度为1.2米,顶子的排距为1.2米,柱距为0.75米,严禁超循环回采、增大和减小排柱距。
13、初次放顶期间,顶子必须上尺上线、接顶接底,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
矿井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矿井安全管理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14c97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f.png)
矿井安全管理技术措施(一)、通风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根据矿井生产的采掘动态,及时调整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达到合理、稳定状态。
2、通风设施设置必须合理,执行验收移交制,加强日常维护,减少漏风,以提高有效风量。
3、加强对巷道的检查维护,保证通风断面,巷道失修严重、通风能力不足严禁生产。
4、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并实行分区通风。
各用风地点按计划配足风量。
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及主要通风机调角前,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有矿分管领导统一指挥、区队主管通风领导现场指挥。
5、矿井主要通风机每月、地面反风设施每季度由矿机电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检查一次,井下反风设施由矿通风负责人每月组织检查一次,并有记录可查。
矿井每年在冬季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反风效果符合《规程》规定。
6、局部通风机严禁循环风。
无特殊情况不宜采用串联通风,如采用串联通风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杜绝不合理串联风。
7、局部通风机严禁无计划停风。
因故障临时停风时,当班工班组长按瓦检员、安监员要求,负责立即撤人,并由瓦检员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开启局部通风机前,必须依据掘进巷道内最高瓦斯浓度确定,恢复掘进巷道通风或进行排放瓦斯,如果进行掘进工作面瓦斯排放,必须按瓦斯排放措施执行,同时执行"四人联锁"及"五人同在"瓦斯排放制度。
并由救护队统一进行瓦斯排放,瓦斯排放结束后与保安区进行移交。
8、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设双风机(且为同等能力)双电源,并每旬由机电科组织进行一次自动切换试验,同时有记录可查,确保主风机与备用风机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安装实行"三专两闭锁"。
(二)、瓦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对瓦斯涌出量较大和有异常的采、掘进工作面,实行干部跟班、现场安全把关。
矿及时召开防治瓦斯专业会议制定瓦斯治理的技术措施,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到有关单位,并认真贯彻落实。
2、根据采掘动态和瓦斯涌出情况安排组织瓦斯检查工作。
某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
![某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e03b6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e.png)
某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井下排水系统建设:1.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主排水井、副排水井、短巷排水系统等,以确保矿井内部能够及时有效地排水。
2.采用合理的排水设备,如潜水泵、污水泵等,确保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3.配备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水系统中的故障,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井下排水管网维护:1.定期对井下排水管网进行检修、清洗、维护,确保管道畅通无阻,防止积水、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2.配备抽水泵等设备,及时处理管道破损、漏水等情况,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定期检查和更换排水管道、阀门等设备,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井下水位监测与控制:1.建立水位监测系统,对井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矿井内水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井下水位,通过控制排水设备的运行,保持井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3.配备自动报警系统,一旦井下水位超过安全范围,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防止井下涌水及封闭措施:1.定期对矿井内涌水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支护、施工抽水等。
2.如遇到大规模涌水事件,应立即采取封闭措施,封堵涌水源头,保护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
3.配备应急排水设备,以备突发情况下的抢险和排水工作。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1.对井下矿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井下排水工作的培训。
2.配备专业的排水人员,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井下排水工作。
3.定期组织排水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以上安全措施的实施,可以保证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有效地排除井下积水,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确保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e6c28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c.png)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首先,要确保煤矿井下强排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要根据煤矿井下的实际情况确定抽排方案,包括管道布置、设备选择和运行参数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对煤矿井下强排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抽排机组、管道、阀门、仪表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一些易损件和关键设备,要定期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维护记录和维护制度,监督维护人员执行维护工作。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报警系统。
通过安装气体监测仪、烟尘监测仪等设备,对井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煤尘进行实时监测。
当监测结果超过安全限值时,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同时,监测设备应与强排系统的控制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控制和管理。
第四,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的使用和管理需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操作。
要定期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规范其操作行为,严禁擅自改变系统运行参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要开展定期的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
通过定期开展系统的安全评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定期的隐患排查,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设备状况,提前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总之,煤矿井下强排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合理设计和施工、定期维护和检修、监测和报警系统、培训和管理、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等方面。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确保煤矿井下强排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a3ae1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8.png)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首先,要保证排风机或风机群的运行稳定和高效。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排风机或风机群的设备,确保排风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长期稳定运行。
定期清洗和更换排风机或风机群的风叶和滤网,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另外,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温度保护装置,防止设备过载和过热引发事故。
其次,要完善井下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
在煤矿井下,要根据工作面的不同情况,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和通风管道,确保排风系统的畅通。
应设置合理的通风阻力和通风量,避免通风管道的积尘和积水现象,防止通风系统的堵塞和故障。
此外,要合理设置检修门和通风挡板,方便日常维修和检修工作。
另外,定期进行通风系统的安全检查和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巡视检查制度,将通风系统纳入安全生产日常检查范围,定期对通风设备和通风管道进行检测和维修。
要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通风设备,不进行私自改装和维修。
对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留有详细的维修记录。
在井下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工人应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安全帽、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尘埃。
要加强个人卫生,注意井下通风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最后,要注重通风系统的培训与教育。
要定期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通风设备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对通风系统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育工人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总之,煤矿井下强排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保证排风机或风机群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完善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定期进行通风系统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注重通风系统的培训与教育。
只有全面加强井下强排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确保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
![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5cf0e2360cba1aa811da60.png)
煤矿井下排水安全措施我矿属联合试运行矿井,目前处于试运行期间,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日常入井排水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由机电班负责编排水人员排班表并负责收集排水信息的整理和统计,排水情况在每日早上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二、入井排水人员在入井前,要先检查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方可入井。
三、入井排水人员必须学习《井下排水安全保障措施》、必须熟知水泵工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四、入进前严禁喝酒,发现有情绪者、精神状态不佳者不准入井。
五、入井排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六、入井前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毛巾、自救器、矿灯,戴好矿帽。
七、入井后要时刻检查瓦斯、顶板支护情况,并对“风进泵房”线路的顶板支护情况和瓦斯浓度进行认真记录,若有异常及时报告调度室进行处理。
施工措施:1、先检查工作地点5米范围内的瓦斯情况,当瓦斯浓度低于1%方可进行排水工作。
2、目前矿井没有采掘工作,矿井涌水量每天约为360吨,1台D46型水泵每小时约为40吨,每天排9—10小时,可以满足现有排水量。
3、排水前需检查开关触点是否正常、水泵各连接部分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停电检修,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行。
4、启动水泵要按顺序启动,先启动供水泵、1—2分钟后开主水泵,开启后检查上水情况是否正常。
5、水泵排水时,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6、排水期间,严禁脱岗、串岗和去风速低的地方取暖。
7、水泵运行正常后检查管路是否有漏水现象,若有漏水现象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8、排水完毕后,先关闭阀门,后切断电源。
注意将水管内的余水放回水仓,预防结冰。
9、认真做好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10、本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以上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2012年放假期间的供电及排水安全措施为确保春节放假期间的供电及排水安全,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1、地面配电所配电工及电工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一旦主回路停电必须启用回路供电,若双回路均无电,要立即开启柴油发电机确保主通风机正常运转。
煤矿通风排水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排水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0005a1fe4733687f21aa0b.png)
煤矿通风排水安全技术措施煤矿通风排水安全技术措施矿因等原因白行停止井下采掘作业,只进行井下通风排水工作,根据相关要求,为确保停产期间煤矿的安全,特制定兴隆煤矿井下通风排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劳动组织及排水地点劳动组织:每班下井排水必须有一名矿领导带班,安全员一名,瓦检员一名,电工一名,排水工一名,并贯穿于整个排水过程,同进同出。
排水地点:井底水仓二、一通三防1、瓦检员负责排水点的通风、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
排水前先检查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确认安全后方可启动水泵。
2、井下停电或停风,工作面人员必须全部撤到新鲜风流中,通知调度室,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工作人员必须全部撤到新鲜风流中,恢复通风前,严格按照瓦斯排放制度。
3、在排水工作面悬挂便携式瓦检仪,位置设在风筒的另一侧距顶板 0.2 米,帮0.3米处;定期替换校对。
4、局部通风机要备齐双风机双电必须有专人负责,保证正常运转。
5、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排水点回风口不得小于10m, 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6、严禁循环风、微风、无风作业,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
7、风筒必须做到吊挂平直,逢环必挂,不得有死弯,破口及时粘补,风筒连接采用反边接法,接口严密,距工作面的距离不能超过5m;任何人不得损坏通风设施,严禁绑扎风筒,杜绝无风、微风作业。
8、风筒规格要一致,不准花接,使用规程不一致的风筒时,必须先粗后细,而且中间必须有过渡节。
9、排水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一氧化碳检测仪。
10、对因瓦斯浓度超限切断电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0.5 以下时,方可通电起动。
11、随着水位的下降,有害气体忽高忽低,存在不稳定情况,严防突发,必须随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度。
三、机电方面1、电器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565-50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工程概况:刘家峁煤矿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井下排水系统,井下设有中央泵房和中央水仓以及临时水仓。
排水管路及水泵已安装完毕。
二、矿水文地质特征:1、水文地质情况:(1)由于本矿上部为1-2煤采空区,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分析,采空区内积水较少,因此上部采空区对本工作面无影响。
(2)1-2煤与2-2煤之间顶底岩性多以砂岩为主,无较大地质构造,为不导水层,多以裂隙水为主,且水量较小,对本工作面开采无影响。
(3)虽然采空内的积水不多,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探放水工作。
2、矿井涌水量:根据矿井初设表明: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 最大涌水量60m3/h。
三、安装强排系统的目的:煤矿井下水害不仅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实践证明,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卧泵加矿用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1 建立抗灾强排系统的必要性防治煤矿水害除了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外,建立强大的防排水系统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尤其是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有突水危险的煤矿,除了保证完善的正常排水系统外,还必须建立强排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均采用中央泵房、电机驱动卧式离心水泵的设计模式,这几乎成为煤矿生产排水的定式。
电动机和开关柜等主要电器设备,虽具有防爆性,但不具有防水性。
一旦遇水侵害,必然造成电气系统损坏而断电。
当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时,瞬间涌水量往往极大的超过泵房的最大排水能力,因排量不足造成泵房被淹,排水系统瘫痪,从而发生淹井事故。
鉴于此,对于有突水危害或者局部突水严重难以有效治理的矿井,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抢险救灾,有必要建设强排系统。
2 卧泵加潜水泵的强排系统矿用大型潜水泵是可以全部淹没在水里工作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不仅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振动噪音小、效率高,而且解决了大功率卧泵电机散热导致泵房温度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在突水水患严重的煤矿,突水后仍能继续工作,可以避免淹井或延缓淹井,为人员撤离和抢救设备赢得宝贵时间,避免或减小淹井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矿用潜水泵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布置方式。
卧式布置设备安装、维修方便,但多台潜水泵布置在一个泵井内会使泵井宽度太大或增加泵井数量,致使施工困难,经济不合理; 而立式布置可多台潜水泵同井布置,但安装起吊、维修较麻烦。
因此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可根据矿井围岩状况、潜水泵数量及电动机功率等确定采用立式潜水泵还是卧式潜水泵。
还需注意的是强排系统的控制应设置在地面。
矿用潜水泵虽然在排水方面具有卧泵不能替代的优点,但也具有要求水质高、不宜频繁起停、检修困难等不利因素,这也是目前潜水泵没有在矿井主排水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卧泵作为主排水设备抗灾能力又明显不足,因此,对于有突水危险的矿井,将卧泵和潜水泵组合起来,形成正常排水使用卧泵、发生水害时使用潜水泵或同时使用卧泵和潜水泵的排水系统,既方便正常排水,又能发挥潜水泵强大的抗灾排水优势,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水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型潜水泵排水设备在抵抗水害、灾后恢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在国内外煤矿的排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矿用潜水泵不仅排水量大、扬程高,而且能在地面控制,泵房淹没后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中建立强大的矿用潜水泵排水系统或采用卧泵加潜水泵排水系统的方案,变被动堵水为主动排水,对避免淹井、抗灾抢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增建潜水泵强排系统是非常正确的,卧泵加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案。
四、强排系统设备及管路安装:(一)强排水泵的选择:1、主斜井内安装的水泵型号:BQW88-110-452、副斜井内安装的水泵型号:BQW88-40-22(二)安装强排管路两趟:1、2-2煤辅助运输大巷800m处至副斜井井口安设1趟φ108强排水管路,直排地面。
2、主水仓至主斜井井口设置有1趟φ108强排水管路,直排地面。
3、安装管路采用自制的角钢(L50×50mm)焊接而成,间距为5m,每个架子采用2套膨胀螺栓(18×300mm)固定,然后用U型卡子(M10×400mm)固定钢管。
4、副斜井内管路安装在入井方向的右侧,距地1800mm,全长1300m。
5、主斜井内管路安装在入井方向的左侧,沿底铺设,全长300m。
6、采用地面供电的方式。
电压等级为660或1140v。
7、强排管路先刷防锈柒二遍,再刷二遍天蓝色柒。
五、安装强排系统的重大意义:为使矿井不再受水害威胁,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建设矿井的强排泵房排水系统十分必要。
排水方案由于潜水泵可在地面直接控制,当遭受水患时潜水泵不受淹没的威胁,对恢复生产也十分有利,有卧泵不可比拟的优点。
六、安全技术措施:1、井下运输必须使用无轨防爆胶轮车。
在开车前,司机及跟车人员必须对紧固、捆绑情况、装车次序和方向、装车数量、装车高度和宽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进行运输。
2、入井车辆驾驶员必须证件齐全(车辆驾驶证、上岗证等),证件不全者严禁入井。
司机严禁酒后驾车;司机身体状况不好严禁驾车。
3、车辆入井前,必须做车辆安全检查,司机必须配戴矿灯、自救器,穿好工作服、严禁带烟火、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检查车辆的车况、灭火器、接地装置是否完好;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4、车辆在所有巷道行驶时,注意沿线通风设施及电缆、管路的安全,严禁撞坏通风及井巷设施。
运行车辆必须喇叭完好,倒车时应有警示信号,长距离倒车时,不准取消倒车信号。
5、运输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认真操作,在辅运大巷中重载车行驶速度不超过20km/h,空车行驶速度不超过30km/h,车辆在巷道中转弯时,速度不超过10km/h。
运输途中遇有行人,要发出信号,减速通过。
能见度低时,也必须减速行驶;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车,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减少影响,保证安全。
不许在坡上停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6、两车相会,升井一方要停靠一旁,关掉大灯,待对方车辆通过后再行车。
支架搬运车运行时必须放好警戒,严禁人员进入通道。
7、行车中遇有路基不好或道路上有障碍物时,不得强行通过,待清除路障后再通过,车辆通过风门和拐弯必须减速慢行,并发出声光信号。
8、车辆转弯、倒车时,要预先观察来去方向是否有异常情况,转弯或倒车时要操作自如,不可手忙脚乱突然加速或刹车。
9、物件运至指定地点卸车时,必须在专人指挥下进行,严禁野蛮卸车或随意卸车。
10、装车时,随时注意车厢的变化,避免发生危险。
11、行车中遇有锚索或长锚杆,车辆要减速通过,避免刮伤车辆及使顶板破碎。
车辆在运行时不得进行检修。
12、地面运输车辆,司机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和《驾驶员管理条例》,空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km/h,重载车行驶速度不得40km/h,遇有行人和车辆要鸣笛示意。
13、车载物件发生散脱、窜位等问题时,司机要及时停车,经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行驶。
14、不可抢行争路,互不相让,必须遵守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礼让三先”的行车原则。
15、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人员在巷道内工作前,首先检查巷道内的围岩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工作。
16、施工前应准备好电焊机、扳手、铅丝、塑料布、电焊条、手锤、电焊机电源线等材料工具。
使用前由现场负责人指定专人进行安全检查,可靠时方可使用。
17、现场负责人安排专职电工负责找好电焊机电源,并向电工交代停、送电注意事项,并在停电、接线、送电、拆线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监护、验电、放电,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18、电焊工作必须由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电焊工担任,工作中要精力集中。
19、电焊机和其他工具及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由现场负责人负责检查,禁止不完好的工具入井。
20、在使用电焊前,由瓦检员检测施工地段前后20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电焊操作。
由现场负责人检查施工地点前后各20m范围内支护情况,只有在支护完好的情况下方可施工,如支护不完好,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由现场负责人再次检查支护完好情况,支护完好时方可进行施工;施工前风筒距迎头的距离不大于6m,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施工。
21、在使用电焊焊接或切割轨道时,操作过程中,瓦检员每30分钟测量一次瓦斯浓度,瓦斯超限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待瓦斯浓度降到规定值以下时,方可进行作业。
22、进行电焊工作前,先对巷道内洒水降尘,将施工地点巷道用水进行冲洗,并由现场负责人联系瓦斯检查员检查巷道内的粉尘、瓦斯浓度,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电焊作业。
23、在施工时当班安监员必须到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按本措施施工。
24、在使用电焊前,必须在工作地点铺一层沙石用来接火星,厚度不小于3mm,并准备两只完好的灭火器,不少于0.2m3的砂子,及一只水桶;并将供水管接至施工地点。
灭火器材必须放在上风口。
25、使用电焊机前由现场负责人安排工作人员将使用地点的顶板用塑料布遮起,必须将电焊机放在干燥的枕木上,电焊机电源线必须挂起,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进行焊接工作。
26、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由现场负责人安排工作人员,将工作地点20m周围的可燃物清理干净。
使用电焊机时必须由专职电工接线,并由责任心强的维修人员操作。
27、使用电焊机时,必须由专职电工对电焊机进行安装可靠的接地装置。
28、在使用电焊工作过程中要及时用水浇灭火星。
29、工作结束后,工作地点应用水喷洒,并由现场负责人安排专人在工作地点监视1小时,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30、每次焊接完工后,及时将电焊机切断电源,并及时将电焊机撤除工作地点,每班工作结束后由施工负责人向项目部调度室和矿调度室汇报。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