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保险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保险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ec9f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9.png)
保险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保险是一种金融工具,具有普遍性和广泛应用的特点。
它通过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提供经济保障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应对意外事故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本文将介绍保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增加人们对保险的了解和认识。
一、保险的基本原理1. 分散风险原理保险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分散风险。
当个人或组织拥有保险时,他们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
这样,当意外事件发生导致损失时,保险公司通过将风险分散到整个保险池中,分摊损失,使被保险人的损失得到补偿。
2. 大数定律原理大数定律是保险业的核心原理之一。
根据这个原理,保险公司可以准确估计整体风险,而不需要预测每个被保险人的风险。
大数定律指出,随着被保险人数的增加,整体风险的变动将逐渐趋于稳定,使保险公司能够在风险预测和财务安排上进行更有效的规划。
3. 互助共济原理保险的本质是一种社会互助共济的方式。
它基于成员共同分担损失和风险的原理,为个体提供安全保障。
通过相对较小的保费支付,保险参与者能够获得遭受损失时的经济赔偿和支持,强化了人们之间的互助与信任。
二、保险的作用1. 风险转移与保障保险的最基本作用是将个体或组织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当人们拥有适当的保险时,他们能够在发生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或其他风险事件时获得经济赔偿,保护其财产和人身安全。
2. 促进经济稳定保险业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承担风险和提供赔偿,保险业稳定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
它减轻了企业、个人和家庭承担风险的压力,增加了投资、消费和经济活动的信心,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3. 为人生规划提供支持保险提供了在人生各个阶段规划和保护未来的工具。
通过投保人寿保险,个人能够为家人提供财经保障,在意外离世时确保家庭经济稳定。
此外,医疗保险可以帮助个人应对高昂的医疗费用,住房保险可以为个人的住房提供保障,车险可以为车辆提供保护等等。
4. 促进风险管理和防控保险业的存在促进了风险管理和防控的意识。
保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保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5a71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8.png)
保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保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起到了保护个人和企业利益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保险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保险的基本原理保险的基本原理包括互助原理、共同承担原理和按损失赔偿原则。
1.互助原理:互助原理是保险的基石,它源于人们对风险分担和共同承担的需要。
根据互助原理,保险机构通过收取保费,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保障。
2.共同承担原理:共同承担原理是指保险机构的所有成员共同承担风险,相互分享风险带来的损失。
在保险合同中,保险机构承诺为被保险人在遭受损失时提供赔偿。
3.按损失赔偿原则:按损失赔偿原则是指保险机构在发生损失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提供相应的赔偿。
这种原则确保了被保险人在遭受损失时能够得到及时补偿。
二、保险的作用1.风险转移和保护:风险转移是保险的主要作用之一。
通过购买保险,被保险人可以将潜在的风险转移给保险机构,降低自身的风险负担。
保险可以提供财产、健康、责任等方面的保障,确保个人或企业在遭受意外损失时能够得到及时补偿。
2.促进经济发展:保险作为一种金融服务,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保险为各类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保障,鼓励创新和投资。
其次,保险有助于货币流通,提供了大量的长期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社会风险管理:保险作为一种社会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降低和分散社会风险带来的损失。
例如,自然灾害、事故和疾病等风险可以通过保险来进行管理和减少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此外,保险还可以提供法律责任、职业风险和财产风险等方面的保障,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退休和养老计划:保险在退休和养老计划中起到关键作用。
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养老保险、养老金计划等方式,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
这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保险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个人保险:个人保险包括寿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个人保险的目的是为个人提供保障,应对意外风险和亲人意外离世等突发情况。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dfebd9f5335a8103d220b5.png)
8 、时间性不同:社会保险是稳定的、连续性的;商业保险是一次 性、短期的。
9 、法律基础不同:社会保险由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来规范,商业 保险则由经济法、商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规来规范。
PPT文档演模板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五项保险分项说明
PPT文档演模板
•9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1、养老保险 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
PPT文档演模板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如何领取社保
1.社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核定申报 所需材料:《视作缴费年限审批表》、《职 工退休(职)和基本养老金审批核定表》、 身份证复印件、养老手册、一寸照三张。 办理时间:每月3日前办理,15日之后领回 单,办理退休证。需一寸照一张。
PPT文档演模板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5 、保障范围不同:社会保险解决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保障;商 业保险只解决一部分投保人的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社保与商业保险比较
6 、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分 担;商业保险的资金只有投保人保费的单一来源。
7 、待遇计发不同:社会保险的待遇给付原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 活,保险待遇一般采取按月支付形式,并随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每 年调整;商业保险则按 " 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 " 的原 则确定理赔标准。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0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1、什么是社会保险?
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通过筹集各方资金或 通过财政预算,对劳动者在遭遇生、老、病、死、伤 残等劳动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 去工作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或经营收入时,给予一定的 物质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从而达到促进经 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原理与政策解读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原理与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52a58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2.png)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原理与政策解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越来越严峻,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而作为解决老年人口经济生活问题的一项关键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原理及政策解读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原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用于保障人民基本养老经济权益的制度。
其运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三方共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缴纳的,缴纳比例通常为8%。
其中,企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的20%,政府按规定投入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而个人则需要按规定缴纳自己的养老保险费。
2. 多层次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多层次保障,这就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所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保障内容应基本统一,包括养老金、抚恤金、医疗保险等。
同时,只要在符合规定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前提下,个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3. 长期积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长期积累,这需要不断有新的参保人员加入,同时也需要已参保人员进行长期的缴费。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积累是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更是能够保障我们国家老年人基本生计权益的根本。
二、政策解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应用相当复杂,而政策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更加顺畅。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解读:1. 参保范围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主要包括在职人员、个体工商户、退休人员等,参保人员应当根据各自的居住地、所在单位及行业特点等因素选择所适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 缴费标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规定的缴费标准通常是一个比例,而比例的高低取决于个人工资、企业规模大小和类型等因素。
另外,各地区、各行业针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有相关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
3. 养老金制度养老金的发放通常需要符合一些条件,如年龄、缴费时间、退休时间等。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https://img.taocdn.com/s3/m/49131d3a2f60ddccda38a059.png)
风险、保险与社会保险: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背离而产生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客观必然现象。
人的一生面临诸多风险,但大部分风险不会同时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发生,这就产生了一种对付风险的可能办法,某些人发生风险的时候,其他人给予其经济方面的帮助。
这种分散和转移风险的方法就是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的保险。
社会保险活动、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险学:三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保险进行阐释:社会保险活动(实践角度)、社会保险制度(政策角度)、社会保险学:理论角度)。
社会保险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保险经济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扣除缴纳、筹集储存和分配使用三个环节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社会保险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保险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社会保险活动的规律,为正确处理社会保险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原因和条件,探讨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
2.围绕社会保险经济关系,讨论社会保险的基本范畴、基本属性、基本关系、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
具体包括:1.社会保险保障的对象与覆盖范围(社会保险经济关系的范围);2.社会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济关系的当事人);3.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济关系的物质基础);4.社会保险给付(社会保险经济关系的实现方式);5.社会保险管理(社会保险经济关系的处理)。
社会保险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方法;全面系统的方法社会保险1.它是国家举办的,以解决社会问题,确保社会安定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保险制度。
3.它保障的对象是劳动者,享受的前提条件是缴纳了保险费,并已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
社会保险原理
![社会保险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37af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a.png)
社会保险原理
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参保者提供经济保障和社会福利。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分担:社会保险的核心原理之一是通过将风险在较大的人群中分担,降低个体面临风险时的经济负担。
参保者按照一定的规则缴纳保费,共同承担风险,以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获得经济支持。
2. 互助共济:社会保险制度鼓励参保者之间相互帮助和共济。
当某些参保者遭受意外事故、疾病或失业等风险时,其他参保者通过共同缴纳的保费来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 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社会保险制度通常以公平为原则,确保保费的征收和待遇的支付是公平合理的。
同时,为了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保费的征收通常基于参保者的收入水平或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计算。
4. 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不仅提供经济保障,还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提升。
通过提供医疗保险、退休金、失业救济等福利,社会保险可以帮助人们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5. 政府监管和管理:社会保险通常由政府进行监管和管理。
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制度的正常运行和保费的合理使用,同时对保险基金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障参保者的权益。
社会保险原理是基于风险分担、互助共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通过政府监管和管理,为参保者提供经济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一种制度安排。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34e7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9.png)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及其社会福利而实施的一种制度。
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是保险共担、统筹兼顾、时间平衡和社会保障的全面性。
一、保险共担保险共担是社会保险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意味着社会保险是通过资源的集中与调配,将个人和社会的风险分散到更广泛的群体中去。
个人在参与社会保险的同时,需承担一定的费用,形成保险基金池,来共同承担风险。
保险共担的实现方式包括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
个人通过缴纳保险费来参与社会保险,而单位则根据员工工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来缴纳相应的保险费。
这样一来,在保险制度的支持下,社会的个人和单位在面对风险时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和救济。
二、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社会保险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指的是社会保险制度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确保保障对象的全面覆盖,因而需要对社会保险的内容和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社会保险中,不同的保障对象需要享有不同的权益,因此,社会保险制度应该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对应的保险政策。
比如,对于老年人来说,社会保险主要是以养老保险为主;对于职工来说,则需要综合考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权益。
通过统筹兼顾的原则,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类人群的保障需求,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三、时间平衡时间平衡原则是指社会保险是一种长期的投保和赔付过程,保险制度需要在时间上保持平衡,既要考虑当下的保障需求,也要为未来作出充分的准备。
社会保险的征缴过程是持续性的,个人和单位每个月都会进行相应的保险费缴纳,而保障的赔付则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一生。
所以,社会保险制度需要通过适当的设计和管理,保证保险费的适度增长,以及保险赔付的稳定性,保障参保人的长期利益。
同时,时间平衡也要求社会保险制度要预测未来的风险和需求,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和投资,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保障的全面性社会保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全面保障,对于各类社会成员都能够获得相应的保险权益。
保险的基本原理
![保险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b91f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0.png)
保险的基本原理保险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服务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散风险和共享损失的方式,为个人和组织提供经济保障。
保险行业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风险管理和财产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保险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其重要性和作用。
一、风险分散与共享保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风险分散与共享来实现经济保障。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各种风险,如意外事故、自然灾害、财产损失等。
保险公司作为专业机构,通过收集大量的客户资料和统计数据,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和评估不同风险的概率和程度,以确定保险费用。
同时,保险公司将大量的客户合并在一起,通过共同承担这些风险的方式,实现风险的分散和共享。
二、互助合作与经济互利保险是一种互助合作的经济形式,通过保险契约,人们可以以相对较小的费用购买保险权益,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则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赔偿。
这种互助合作的机制有利于个体和社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对于个体来说,保险可以降低风险,提升生活和工作的安全感;对于社会来说,保险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三、基于共同利益的契约关系保险合同是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其中包括了保险责任、保险费和理赔的相关条款和条件。
这种合同是基于共同利益和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建立的,保险公司承诺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客户则按照协议支付相应的保险费用。
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四、盈利与风险管理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机构,其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保险费用的收取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保险公司在设定合理的保险费用时,需要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和程度、公司运营成本等多个因素。
同时,保险公司还需要通过风险管理的方式,对保险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损失的可能性。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保险公司可以实现盈利,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经济保障。
五、保险市场与行业监管保险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服务行业,需要依靠保险市场的运作和行业监管的支持。
保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保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e55db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4.png)
保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大量相似风险的共同分担和相互帮助的基础上的。
保险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是指在大量相似风险中,随着风险数量的增加,风险的实际损失会逐渐接近于数学期望的损失。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通过合理地分散风险,可以有效地降低个体风险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整体风险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其次,保险的基本原理是互助互利。
保险是一种集体互助的方式,通过每个参与者的共同参与和共同承担,实现风险的共担和共济。
在保险中,每个被保险人都有可能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金,从而得到经济上的帮助。
而保险公司也通过收取保费和合理投资来获得收益,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再次,保险的基本原理是风险转移。
保险公司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定价,将被保险人的风险转移给整个保险共同体。
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承担了被保险人的风险,而被保险人则支付相应的保费来获得风险保障。
通过风险转移,被保险人可以实现风险的有效规避,保险公司也可以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散和管理。
最后,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合理定价和充分信息。
保险公司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风险评估,对保险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确保保费与风险相匹配。
同时,保险公司也需要充分获取被保险人的信息,以便进行风险评估和理赔处理,保证保险合同的公平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大数定律、互助互利、风险转移和合理定价的基础上的。
通过这些基本原理,保险可以有效地实现风险的共担和共济,为个体和社会提供安全保障,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经济学原理知识:社会保障原理——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学原理知识:社会保障原理——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9ec4ce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9.png)
经济学原理知识:社会保障原理——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指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给公民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原理出发,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原理社会保障原理是指国家和社会应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人身安全的原则。
社会保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等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保障每一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富、性别、种族等因素而存在差异化待遇。
2.公平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根据公民的实际需要和能力提供相应的保障。
具备更高收入和更好健康状况的公民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保障责任。
3.相互支持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发挥社会的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作用,通过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来实现社会的融合。
4.综合协调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协调不同保障项目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实现各项保障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以上原则,建立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社保基数社会保险制度的最基本功能是将风险和成本分担于大家之间,因此必须保证参保人的数量和质量。
提高社保基数,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保缴费的统筹管理和监管,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实现不同保障方式的有机衔接不同保障方式之间应实现有机衔接,保险、救助、补贴、资助、抚恤等相互协作,不断提升保障体系的整体效力。
对于需要较长时间和持续保障的医疗等领域,可结合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等机制实现更加全面的保障。
3.提高社保待遇的可持续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是关键问题,社会各方面应努力提高财政收支平衡能力,积极探索和引进先进的公共服务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建立富有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
4.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创建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创造公平、公正、公开、包容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
第三章 社会保险概论
![第三章 社会保险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406949fcc22bcd126ff0cf9.png)
偷漏社会保险费第二、三招
• 不给临时工、外地工缴保险费。
• 责任转移到代办机构。(代办 机构和企业勾结,瞒报,瞒 缴。)
第三节
社会保险待遇
一、社会保险待遇的内容
• 1、待遇项目 • 2、待遇标准 • 3、待遇保值
二、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资格 • 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资格一 般要考虑劳动年限、投保 期限、投保金额和就业状 况等条件 。
滞 纳 金
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
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 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 缴欠缴数额外,自欠缴之日起,按日 加收0.5‰的滞纳金。
申请缓缴
缴费人遇到特殊困难的情况,如:濒临 破产,在法定整顿期间的;经营发生严重困 难,依法停产整顿三个月以上并且发不足或 发不出工资的;因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 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批准停产期间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办理停业、歇业的个体 工商户,可向当地地方税务机关申请缓缴社 会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社会保险基金实际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实际收入是指在一定
时期内,各缴付单位实际解缴入社会保
险基金账户的金额总额。它表明了社会 保险基金本期内实际筹集到位的规模。
(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统计
1、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实际拨付给社会 服务机构和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的社会保
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3、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 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必须为社会贡献劳动的 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商业保险是一种“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 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
4、管理体制不同
社会保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专门
第六章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7abc50d1f34693dbef3e8b.png)
▪ 三、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 ▪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企改革促进了社会
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始于养老社会保险。1991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的决定》,奠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个人缴费,改现收现 付制为部分积累(jīlěi)制,1997年国务院又发布决 定,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完善。
第六章社会保险(shè huì bǎo xiǎn)的基本原理
2021/11/7
第一页,共28页。
第一节 社会保险(shè huì bǎo xiǎn) 概述
▪ 一、社会保险的定义 ▪ 社会保险是以国家或社会为主体,在以工资收入为
主的劳动者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 特殊事件时,运用法律手段,动员社会力量,给劳 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以保证劳动者 及其家庭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yī zhǒnɡ)制度。
第七页,共28页。
▪ (三)社会保险的发展时期 ▪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měi ɡuó)历史上的罗
斯福总统“新政”,以1935年颁布的《社 会保障法》为标志,建立了老年社会保险, 失业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随后阿根 廷、巴拿马、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也先后建 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第八页,共28页。
▪ (四)社会保险的成熟阶段 ▪ 二战结束(jiéshù)后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以
▪ (四)按照补贴形式分类 ▪ 社会保险提供补贴的形式主要有现金(xiànjīn)补贴,实
物补贴和服务补贴等三种。
▪ (五)按照领取时间分类 ▪ 按照领取的时间将社会保险分为短期补助保险和长期
补助保险。
第十四页,共28页。
第二节 社会保险(shè huì bǎo xiǎn)与商业 保险的关系
保险的基本原理与功能解析
![保险的基本原理与功能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6eb0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7.png)
保险的基本原理与功能解析保险是一种用于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保险的基本原理和功能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保险。
一、保险的基本原理1. 风险共担原理保险的基本原理之一是风险共担原理。
即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将来自不同个体的风险集中起来,形成共同的风险基金。
当某个被保险人发生损失时,可以从风险基金中得到补偿,从而减轻个体的风险负担。
2. 大数定律保险的基本原理之二是大数定律。
该定律指出,当参与保险的被保险人数量足够大时,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具有可预测性。
基于大数定律,保险公司能够准确计算保费,并确保风险得到有效分散。
3. 互助互利原则保险的基本原理之三是互助互利原则。
保险合同是基于共同互助和共同利益的原则建立的。
被保险人在购买保险时,实际上是与其他被保险人一起承担风险,通过支付保费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
在风险发生时,得到保险赔偿可以帮助被保险人重建生活或恢复业务。
二、保险的功能1. 风险转移功能保险的首要功能是风险转移。
通过购买保险,个体将潜在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减少个体面临的经济风险。
当被保险人遭受风险事件时,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提供赔偿,帮助被保险人渡过难关。
2. 投资理财功能保险除了作为风险转移的工具外,还具备一定程度的投资理财功能。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可以用于投资,获取投资回报。
这些回报可以用于支付赔款、提供保险服务、发展业务等。
同时,投资收益也可以降低保费,使得保险更加经济实惠。
3. 财富保护功能保险还具备财富保护的功能。
对于个体而言,财富积累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意外事故或灾难可能会一夜之间毁掉多年的积累。
通过购买合适的保险,个体可以在遭受财产损失时得到相应的赔偿,保护自己的财富免受风险侵害。
4. 促进经济稳定功能保险还具备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
在面对突发性的风险事件时,个体可能会陷入经济困境,甚至导致经济崩溃。
而通过保险的有效运作,个体可以得到及时的赔偿和支持,减轻财务负担,维持消费和投资的稳定,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失业保险: 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
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 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 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缴费比例:企业2%,个人1%。
2011年缴费基数:1550元。 (单位:31元/月,个人:15.5元/月)
8 、时间性不同:社会保险是稳定的、连续性的;商业保险是一次性、 短期的。
9 、法律基础不同:社会保险由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来规范,商业保 险则由经济法、商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规来规范。
五项保险分项说明
9
1、养老保险 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
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 动者在 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 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缴费比例:企业0.8%*基数(个人不缴纳)。
2011年缴费基数:1550元。 (单位:12.4元/月)
18
生育保险待遇 (工资总额统筹,员工个人不需缴费)
由产假、产假工资、医疗 保健三部分组成 。
特别说明: 1、条件:连续缴纳10个月; 2、在职女职工可享受:
产检费用 600元; 分娩及产后必要的住院费用; 生育津贴(即在职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 ) 3、在职男职工可享受: 配偶无固定收入、未参保的,可报销分娩费用。
起付线 先自付费用 自费医疗费用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费用 结算示意图
4900 0
0
统筹基金支付部分 个人支付部分
26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支付哪些费用?
(1)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内规定不予支
付的医疗费。
(2)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服务设施
范围的医疗费。
(3)按规定不得用个人帐户支付的由个人先自
6 、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分担; 商业保险的资金只有投保人保费的单一来源。4 、对象不同:参 加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劳动者,其范围由法律规定,受资格条件的 限制;商业保险的对象是自然人,投保人一般不受限制,只要自 愿投保并愿意履行合同条款即可。
5 、保障范围不同:社会保险解决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保障;商业 保险只解决一部分投保人的问题。
付一定比例的医药费。
(4)因打架、斗殴、酗酒、自杀、他杀、自残、
交通肇事、集体食物中毒、医疗事故所造成的医药
费。
(5)出国以及到港、澳、台地区(含因公和非因
公人员)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派出单位按
五华区医保中心综合科
27
有关规定自行开支。
(6)住院患者不遵医嘱拒不出院者,自医 院通知出院的第二天起的一切医疗费以及挂名 住院、收治不符合住院条件所发生的医疗费。
20
医疗保险: 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 险。职工因疾病时,由社会提供必要的医 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
缴费比例:企业10%,个人2%。
2011年缴费基数:1550元。 (单位:108.5元/月,个人:31元/月)
21
大病医疗保险
大病医疗保险是为保障城镇职工重大疾病医 疗需求而建立的专项医疗保险基金,用于支付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年度 内累计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以上(4万元)的医疗费用(不含应自付费用)。 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由单位为每 人每年向社会保险局缴纳6元大病医疗保险费, 在发生超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 上的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部门按:0—4万元 以下报销85%,4万元—8万元以下报销90%,8 万元以上报销95%。每一医疗年度内,最高支付 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
2、社会保险的险种类型
1)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3)工伤保险 4)生育保险 5)失业保险 6)大病保险
3
二、社会保险的作用
1、老有所养; 2、病有所医; 3、失业救济; 4、生育补助; 5、伤残补助。
4
三、社会保险与有关保障的比较
1)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救济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养老 医疗 工伤 生育 失业
业性质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6
社保与商业保险比较
4 、对象不同:参加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劳动者,其范围由法律规定, 受资格条件的限制;商业保险的对象是自然人,投保人一般不受 限制,只要自愿投保并愿意履行合同条款即可。
5 、保障范围不同:社会保险解决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保障;商业 保险只解决一部分投保人的问题。
(7)治疗期间发生的与患者病情无关的药 品、检查、治疗费、门诊处方与诊断或所配药 品不相符的药品费。
(8)不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所发生的医药 费以及超过规定的审批结算时限才报批的医药 费。
28
(9)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自定的诊疗 项目、自配制剂所发生的医药费。
(10)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医疗服务,超过最高 医疗服务基准价浮动幅度范围的费用以及实行政 府定价的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超过最高零售价格的 药品费。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
一、社会保险基本概念
1、什么是保险? 2、社会保险的险种类型
1
1、什么是社会保险?
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通过筹集各方资金 或通过财政预算,对劳动者在遭遇生、老、病、死、 伤残等劳动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暂 时失去工作从而失去工资收入或经营收入时,给予 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从而达 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 度。
缴费比例:企业12%*基数,个人8%*基数。
2011年缴费基数:1550元。 (单位:186元/月,个人:124元/月)
10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男:年满60岁 女:年满55岁
养老金支付相关因素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缴费年限 消费水平 物价指数等
2009年平均1000元,2010年平均1200元。11
31
上海融这里
灗槶撉
参保人停保后需携带以下资料到所属社保分局(最后参保的社保局,市属参 保的在市局关系科)办理转移:
(1) 接收地社保局出具的“社会保险接收函”原件 (2)填写《社会保险关系(基金)申请转移表》(原单位盖章,也可以个
人签名 确认) (3)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可以代办。代办人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和上述资料办理
职工以上年度工资收 入为基数,按2%缴纳
全部计入 个人帐户
医保卡个人账户2011年约为60元/月。
24如Leabharlann 享受医疗待遇携带身份证及医保卡
25
重特病医疗统筹 基金支付区
基本医疗保险 基金支付区
起付线以下 个人自付区
15万元 (90%)
医疗费用(元)
202666.7
10%
支付比例取决于身份、医院级别
什么条件可领取社保
两个概念: “中人”: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并参保缴费人员(含视同缴
费年限),2010年12月31日前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0年和2011年1月 1日后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 “新人”:1998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或参保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 )满15年的人员。
退休条件: ①男年满60周岁,管理岗位女职工年满55周岁,工人岗位女职工 及个体女性参保人员年满50周岁; 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因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②符合条件的“中人”或“新人”。
注:符合条件的“中人”或“新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但不满提 前退休年龄条件可申请退职(由本人申请经医院证明、劳动能力 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
养老保险 转移
现有政策,是可以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转回户籍地城镇户口的养老保险 账户上,但是其他统筹部分和养老保险参保年限就没有了。等全国社保 联网了再转可以合并转续全额。你可以在工作地或户籍地重新办理社保 参保。 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参保人先让接收地社保局出具“接收函”(接 收函里有一个接收地社保局的银行户口及帐号,用于转移养老个人账户 )。
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意外事故伤害的;
5、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 同工伤: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醉酒、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
生育保险: 生育社会保险是妇女劳动者因怀孕、生育子女 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医 疗服务和现金补助的制度。
社保与商业保险比较
6 、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分担; 商业保险的资金只有投保人保费的单一来源。
7 、待遇计发不同:社会保险的待遇给付原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保险待遇一般采取按月支付形式,并随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每年调 整;商业保险则按 " 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 " 的原则确 定理赔标准。
5
社保与商业保险比较
1 、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具有保障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 具有经营性,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2 、建立基础不同:社会保险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只要形成了 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必须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自愿
投保,以合同契约形式确立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3 、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商业保险由企
2、个人帐户养老金领取
1)退休前身故: 个人帐户总金额(个人月缴8%的累计金额); 2)退休后身故: 个人帐户总额-(个人帐户金额/年龄基数)*已经领取的月数
工伤保险
所谓工伤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和社会统一立法 强制实施的,对劳动者因在生产过程中遭受的 意外伤害或由于特殊工种而引发的职业性疾病 进行有效治疗并提供其基本生活保障及家庭经 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
(11)其他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 药费。
29
企业与员工承担费用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