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特点
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特点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特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这两个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西方艺术影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自20世纪初,随着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西方艺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开始显现。
中国艺术家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绘画技巧和艺术理论,如透视、光影绘画、色彩运用等。
同时,他们也积极探索如何将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既有现代气息又富于中国特色的作品。
这种融合体现在艺术形式、题材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
二、探索现代性与国族性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艺术家面临如何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国族特色的问题。
一些艺术家试图建立起中国现代艺术的独特语言体系,以表达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
例如,中国画家张大千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与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千风格”。
三、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与社会现实主题的关注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他们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思考和态度。
在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一些艺术家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艺术家通过艺术表达对批判文化大革命的态度。
四、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也变得多元化。
中国艺术家开始探索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创作,并且促进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五、市场经济的崛起与商业化的压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逐渐兴起,商业化的压力也对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崛起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推动了中国美术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商业化的风潮也使得一些艺术家面临商业利益和个人艺术追求之间的冲突。
中国现代绘画理念
中国现代绘画理念中国现代绘画理念: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中国现代绘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现代绘画在吸收传统美学元素的同时,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和理念。
一、传统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注重表现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在现代绘画中,许多画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例如,在山水画中,画家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人物画中,画家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神态,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二、创新与变革尽管继承了传统美学元素,但现代绘画并不满足于现状。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中国现代绘画也开始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一些画家尝试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绘画风格。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被引入到中国画中,使画面更具空间感和立体感。
此外,一些画家还尝试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如丙烯颜料、综合材料等,创作出更具现代感的作品。
三、反映社会现实中国现代绘画还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许多画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一些画家通过描绘农民工、城市边缘人群等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状态,揭示社会的不公和矛盾。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
四、国际化的视野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现代绘画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画家们开始关注国际艺术界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积极参与国际艺术交流活动。
通过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中国现代绘画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影响力。
五、多元化的发展中国现代绘画的多元化发展也是其特色之一。
不同地区的画家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格局。
例如,南方地区的画家注重笔墨和意境的表现,而北方地区的画家则更注重画面结构和气势的表现。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中国现代绘画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中国现代绘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中不断推进的。
现代艺术思潮-论述部分
第三部分:论述01、试论现代艺术的起因与特征。
答: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大致来说,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
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
现代艺术的起因:随着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生存环境、传播媒介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的艺术观念和形态也必然随之变化,出现了反传统倾向,并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
世界各地各民族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是在与欧美为主的西方艺术冲突、交融中产生的。
说到现代艺术的起因,综合来说,有以下4点: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加速了生活节奏,美术作为商品走进市场,给艺术发展带来激烈的竞争。
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眼睛延伸到宏观与微观世界。
因此现代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
摄影术的发明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传统写实主义艺术的根基。
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结构主义与立体派,工业技术思想与未来派、风格派,机械制造形式与达达派的机械图纸绘画,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还有以理性手法表达非理性的抽象表现主义等等,都是科学和艺术联手的结果。
人们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这样,艺术家出图纸,工厂按照图纸生产艺术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艺术创作程序。
宗教的衰落造成人的现实理想与终极理想之间的矛盾。
现代哲学直接影响现代美术创造。
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哲学极力提倡个人意识和精神的重要价值。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变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体育与艺术3 63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变革◆左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要想有所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应优化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育性,增加现代主义美术教育内容,不断完善硬件教学设施。
高校美术教育教育现状教育变革 近年,报考艺术院校的热潮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景观,许多学校和家长将子女报考美术院校作为一条升学的出路,甚至出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报考美术院校”的偏向。
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呼声中,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面临量的扩展与质的提高的严峻矛盾。
本文站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背景下,并以此对当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变革提出建议。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1979年2月文化部召开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和1980年文化部教育部下达《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之后,各院校开始思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重新制定各专业的教学方案。
并成批选送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考察,各类展览会、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也开展起来,许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专业,新的系科纷纷建立。
各校还纷纷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立了各种工作室,完善了教学和科研机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已形成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附中生的多层次教育体制,增设了许多短缺专业,如美术师范、美术史论、年画、连环画、环境艺术、壁挂、壁画、计算机美术、书法篆刻等等,招生人数也成倍增长。
对外开放至90年代,这时期,最有特色的新学科是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公共设计、综合绘画和服装设计等等。
美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也迫使教育进行再反思,学院教育的滞后,变成了一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于是教学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转向美术观念的宏观思考,教学重点放到宏观的观念教育和理论思辩方面。
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的一个重要文化潮流,影响了许多领域,包括美术。
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有着独特的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多元性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强调多元性,它不再追求一种单一的真理,而是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
在美术作品中,这种多元性表现为画面中出现多种风格、元素和视角,颜色、线条和形状等元素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绘画风格。
二、混沌性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不再关注作品的完整性和清晰度,反而注重表现出混沌和复杂的原始状态。
艺术家们尝试通过创造“无序”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感受到人类在这个复杂世界中的局促和无力感。
三、反传统性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以强烈的反传统主义态度而闻名,它不再遵循传统的艺术规范、语言和形式,而是喜欢将不同的风格混合在一起,并拒绝接受规范和约束。
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一般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让观众感到“惊奇”、“不寻常”。
四、重复性在现代主义的美术文化中,艺术家倾向于追求独特、无序的作品。
但在后现代主义中,艺术家在创作时并不担心重复,相反地,他们更注重他们所创造的美术作品的反复或再现的要素。
这种反复产生了诸如“样式”,“元素”,“符号”等美术里程碑。
五、普遍性后现代主义的美术作品总体来说是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这些作品往往表现出某些普遍复杂情感,带有极为明显的主题和话题,观众可以很快的去了解作品的含义和思想。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现象有多元性、混沌性、反传统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等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影响了当代美术的发展,而且对于我们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和思想、以及对其产生的文化问题和挑战的回答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试析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试析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作者:杜文飞概要:综观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是由单一的封闭体系走向东西交融、推陈出新的历程,是由封建文化禁锢走向自由、民主、开放的历程,同时也为中国美术教育开辟了新纪元。
历史经验和启示将激励与推动中国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鉴古知今,温故知新,时代赋予了中国美术教育以重大历史使命,实践将证明我们不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延续者,也是未来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沧桑百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一直处于深重的内忧和外患中,随着国家的坎坷起伏,中华民族美术与国家一同蒙难,中国在打开了国门之后,西方文化艺术的传播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一起冲击了中国。
西方的规范教育思想模式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当然,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这时,西方美术便连同西方文明一起,像一股巨浪狂潮汹涌而进,中国美术领域中数千年来民族独尊的形势被动摇了。
1.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阶段1.1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涌现了不少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曾赴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学成归国后,皆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
他们从自己创作的观点出发进行美术教学,民国中期十年,美育逐渐普及,继续深化民初以来“美术救国”肩负的历史使命,促进了东方艺术的复兴。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这段时期,正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形成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美术教育模式形成的历史时期。
不难发现,这段时期的美术教育呈现出“美术救国、革命化、大众化、写实化"的时代特征。
1.3 改革开放1976年“文革"结束,春回大地,。
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中国教育进入了教育现代化的国际潮流。
面对这样的形式,饱受摧残的美术教育逐渐复苏,各地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美术教学逐渐恢复。
中国的大学美术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历史的重大转折,形成了以“多元综合、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为己任的时代特征。
浅析当代艺术的特征及其创作方法
浅析当代艺术的特征及其创作方法作者:李阔董一鸣姜皓骞赵昱琪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7期摘; 要:本文从当代艺术切入,试图提出一种符合今天的艺术创作方法,进而强化自身的艺术创作路径。
关键词:当代艺术、现代主义当代艺术,自1983年诞生一直延续至今,是目前国际上的一种艺术运动即当代主义艺术运动;创始人被指证为森达达。
当代艺术是以人类共同守望的普世价值作为精神指向的,因此,“普世主义”就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代名词。
当代艺术广泛涉猎的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世界大面积人口群体的意识形态化觉醒后所发生的艺术生态中具革命性的艺术符号。
当代艺术的语言特点是原创性,颠覆性。
相比现代艺术,他的鼻祖被指证为是马赛尔·杜尚、后现代艺术鼻祖被指证为波依斯,其艺术语言是具平行的、超越的、发展性的。
新的时空方位使得当代艺术的语言外延获得了更大的扩展。
从人类艺术史的分期来看,人类的艺术活动大致可以区分为这么几种,象征性艺术或美术、古典美术,它诞生于约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前古典或17世纪初法国后古典——19世纪末;然后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最后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出现,是艺术发展内在逻辑的合理结果。
艺术自古典至现代一跃而演进至后现代,这是艺术史的一个发展,其中,艺术的发展或者说艺术的进化是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的。
当代艺术的基本内涵就是由后现代艺术所开启。
虽然我们今天的文化正处于发生整合阶段,但是思想内核也就是后现代的精神主旨,后现代的精神主旨也就是现代先锋时期的精神主义,一言以蔽之。
就是无止境的批判与超越。
所以,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在精神本质上是一以贯之的。
只不过在现代主义时期,这一批判是在事物内部的,到了后现代,扩展到各个领域,边界没有,那么发展到我们今天就形成了多学科的知识交叉,多元化的思想取向了。
“对原有艺术概念的质疑与解构、对现存文化形态的追问与拓展、使艺术摆脱艺术本体的束缚,展现出一种终极性的精神关怀”这是当代艺术的核心。
西方现代美术基本特征与主要流派
除绘画外,波丘尼的很多精力被投放在雕塑方面,他
是唯一杰出的未来主义雕塑家。1914年,他自愿参加意大
利国民军,投身到他和马利内蒂都鼓吹为“文明的洁身之
道”的战争中。1916年,在纳罗纳的骑兵训练中,他不幸
坠马身亡,年仅34岁。
美術館裏的騷動》,波丘尼作,1909年,布上油畫
《城市的兴起》,波丘尼,1910—11年,布上油彩,198.1x299.7厘米
西方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和 主要流派
一、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1、反传统
现代美术的前期是现代主义先锋流派与理论思潮 的发生与成长的时期,它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反传 统,既反对传统写实绘画的造型原则、表现形式、 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乃至传统美术观念中的一 切。
2、更新观念的极端性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观念更新的走极端, 什么都反对必然导致没有任何一种风格和 观点能处于主体地位。
《抽象的速度 - 汽车已经通过》1913 巴拉
《运动的黑白综合》, 1917巴拉
《噪音和速度的塑料工程》 1915
波丘尼
波丘尼构思起草了《未来主义画家宣言》、《未来主义绘 画技法宣言》及1912年的《未来主义雕塑家宣言》。在把 理论兑为现实的努力方面,他称得上是位天才的未来主义 实验者。他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超越了那个时 代,甚至超越了他自己的实验。比如,他认为可以在雕塑 中使用更为广泛的材料,“玻璃、木材、硬卡纸板、钢铁、 水泥、马鬃、皮革、布料、镜子、电灯等等”,这种非传 统物质的使用虽未在其自己的作品中出现过,但在後来的 达达主义和构成主义中变为现实。他还提出使用发动机以 使某些线条或平面活动起来,这一想法由构成主义实践, 至六十年代被广泛运用。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日新月异的现代美术3-岭南版
标题: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日新月异的现代美术3-岭南版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美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岭南版美术教材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教案旨在通过岭南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美术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 培养学生对现代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美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 岭南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现代美术作品欣赏3. 现代美术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岭南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现代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现代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新课导入:介绍现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让学生对现代美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现代美术的魅力。
3. 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岭南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现代美术作品,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美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素材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现代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让他们相互欣赏、交流和评价。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现代美术的魅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现代美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现代艺术思潮(论述)
三、论述题1、试论现代艺术的起因与特征起因:现代艺术可以笼统地指19世纪下半叶法国后现代或后印象及其之后的艺术形态。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生存环境、传播媒介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的艺术观念和形态也必然随之变化,出现了反传统倾向,并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
世界各地各民族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是在与欧美为主的西方艺术冲突、交融中产生的。
特征:总体来说,现代艺术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1)背弃古典传统。
这是现代艺术共同而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艺术风格、艺术理念、表现手法、审美情趣等方面对传统艺术的反叛与背离。
(2)张扬艺术家主体个性。
现代艺术反对对客观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强调艺术家主体和个性在创作中的表现。
(3)创造个性语言。
强调对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必然导致其艺术语言的个性化与多样性。
(4)偏执独特艺术风格。
西方众多的现代主义流派与思潮尽管互相之间互有影响与传承,但每个流派都强调与其它流派的差异,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
(5)热衷多样探索。
大多数现代主义艺术家不满足于一生仅从事一种艺术风格的探索,而是在表现手法、艺术风格、艺术理念等方面不断进行实验与多种尝试。
现代艺术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
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结构主义与立体派,工业技术思想与未来派、风格派,机械制造形式与达达派的机械图纸绘画,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还有以理性手法表达非理性的抽象表现主义,等等,都是科学和艺术联手的结果,人们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这样,艺术家出图纸,工厂按照图纸生产艺术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艺术创作程序。
1)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简述后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简述后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美术是指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反传统、反理性、反中心的艺术思潮。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多元性和开放性:后现代美术摒弃了传统的单一风格和表现形式,吸收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潮,呈现出多元的艺术面貌。
它不再追求统一的审美标准,而是鼓励艺术家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创新。
2. 对传统的解构和重构:后现代美术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形式和方法进行了解构和批判,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重新构建艺术的语言和意义。
它常常通过挪用、拼贴、混合等手法,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
3. 强调观念和思想:后现代美术更加注重观念和思想的表达,作品不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内涵。
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对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4. 跨学科性:后现代美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相互渗透,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它常常融合了多种媒介和技术,如摄影、录像、装置艺术等,形成了跨学科的艺术形式。
5. 地域性和全球性:后现代美术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文化,而是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和影响。
它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呈现出多元的地域特色。
总之,后现代美术以其多元性、开放性、对传统的解构和重构、强调观念和思想、跨学科性以及地域性和全球性等特征,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的重要思潮和运动。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史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史
一、建国初期的美术教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明确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大会提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鉴苏联教育建设先进经验”的基本方针。
1964年7月14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速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初中二年级图画课不再开设。初中的图画课只在一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总时数为31课时。
2006-10-24 11:11 回复
wuf1824wuf
4位粉丝
核心会员6 3楼
1987年11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了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它是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下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团体,下设高等师范、中等师范、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等几个专业委员会。它的具体任务有:①组织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学说。②开展对各级学校美术课的教育目的、任务、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协助各地区美术教育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学校的和校外的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③开展对我国各类美术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探讨其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供美术作者和教育领导部门参考。④开展对外国美术教育的研究,介绍外国美术教育动态和经验。⑤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同外国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友好联系。
美术教育理论研究得到了前所没有的大发展,著作和译著大量出现:1950年温肇桐的《新小学的美术教育》;1951年温肇桐的《新美术与新美育》、吴洛的《小学美术教学经验点滴》、温肇桐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法》、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员学习委员会的《劳美教学讲座》、秦兆阳的《美术教学参考资料》;1953年叶洪根、曹锦江的《小学图画科教学参考资料》、俞乃大的《小学美术科参考资料》;1954年丰子恺、丰一吟译孔达赫强(苏)的《中小学图画教学法》、严逸译Б?В?约干松(苏)的《论绘画与素描教学法》、蔡迪的《美育与体育》、朱韵海译O?N?加尔金娜(苏)的《小学美术教学》、丰子恺、丰一吟译加尔基娜(苏)的《小学图画教学》、清河译萨库里娜(苏)的《幼儿园中的艺术教育》、东北小学美术教材编辑委员会的《小学图画教学参考资料》、段千湖的《小学图画教学手册》、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译《苏联的业余艺术活动》;1955年陆苹芳等译《苏联中小学图画教学大纲》、丰子恺译B?H?科茹霍夫(苏)的《学校图画教学》、丁由、金初高译伏米契夫(苏)的《苏联少先队组织中的艺术教育》、吴瑞华等译萨古林娜(苏)的《幼儿园绘画泥工教学法》、曾葆编译沙古莉娜等(苏)的《幼儿绘画和手工作业》、梓江译莎茨卡娅(苏)的《儿童在家庭中的美学教育》;1956年张佩琪译伏尔柯娃(苏)的《幼儿园小班绘画》、张同霞译奥西波夫(苏)的《俱乐部中的美术小组》、吴洛、蒋德舜的《小学图画教学经验》;1957年程逢如译伊凡诺地(苏)的《小学图画教学——教师工作经验介绍》。
美术的概念和特征_试论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美术的概念和特征_试论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基本特征现代美术从19世纪下半叶的后印象派到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美术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被称为后现代美术阶段,而在后印象派以前的艺术就是传统艺术。
西方的传统美术,是理性精神指导下建立在模仿写实基础上的艺术。
它是西方工业社会到来之前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19世纪下半叶,西方的哲学思想、工业技术、科学、生存环境、传播媒介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使美术也随着潮流而逐步摆脱了传统美术观念的束缚。
它以反叛传统美术为起点,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
同传统美术相比较,论述一下的几个观点: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描述或再现现实世界或虚幻世界的某些方面。
模仿再现真实的客观对象是传统美术的基础观念。
从史前洞穴壁画开始,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渐渐由某种“程式化”转向“写实”。
作为一种标准的美学体系,在文艺复兴的时期被确立。
绘画大师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完善了真实的概念,以透视、解剖、明暗等科学法则充实了再现客观对象,描写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模仿客观对象确立为传统美术没有动摇的基础,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之前从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泉》就是一幅典雅、表现了青春活力的力作。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出现的印象派画家其实也同样遵循“写实”的传统,只不过他们把原来对“形体”的写实转向对“光”的写实,他们强调的“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对后来的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印象主义也可以认为是西方现代美术的起源。
现代主义艺术
与古典美术相比,现代美术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一,抛弃技术性:放弃了古典美术记录客观事物的功能;
二,抛弃了文学性:放弃了文学性质的叙事性和文学意义;
三,抛弃主题性:可以作为纯视觉形式而独立存在; 四,抛弃猜谜性:
第二节 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表现: 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着力于表现强烈的自我心灵感受, 强调于潜意识的客观描绘,把传统的重视模仿再现真实 的客观对象放到次要的位置,充分表现现代美术表现心 灵真实的特征;
“后印象派”被用于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 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代表画家有塞尚、高更、 凡高。受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后印象主义画家 们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
三: 纳比派
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始于1888年,是画家高更与 塞律希埃两人某次会谈的结果。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 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在希伯来语中意 为先知或神秘的启示,取此名称的基本点旨在表明其信念、 创作思想同宗教的密切联系。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 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纳比派的主要理论 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 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 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 挥。。。”
美的标准多样化: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发现,用传统的统一的真实与 优美的审美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于主观感受的表达,真实 固然感人,心冷也很具有感染力,优美能使人愉悦,丑 陋同样具有震撼力;
现代美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 不在拘泥于模仿现实,而是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 艺术语言等领域探索创造,大胆创新,打破美术与美术, 美术与其它学科间的界限; 现代艺术过程化: 艺术家越来越看重艺术的创作过程以及过程所得到的感 受和体验; 现代艺术生活化:艺术就是生活本身
美术的一般特点
美术的一般特点美术是一种通过视觉艺术表现的形式,具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它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人类对于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观察、思考和情感表达。
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而所有的美术作品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美术作品具有视觉性。
视觉是人类最直接的感知方式之一,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家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使观者能够通过眼睛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不同的视觉元素的组合与运用,可以传递不同的感受与观点。
第二,美术作品具有表现力。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运用艺术语言和技巧,展示出对于事物的观察、理解和感知。
美术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使观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第三,美术作品具有创造性。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往往以自由、个性的态度,通过运用独特的构图、造型和色彩等手法,呈现出他们对于事物的新颖诠释。
美术作品的创造力体现在艺术家对于真实世界的重新构建和表达,使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想法。
第四,美术作品具有审美性。
美术作品展现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即艺术的美。
艺术家通过对于色彩、形状、线条等各种艺术元素的运用,使作品具备了一定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美术作品的审美性使观者能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第五,美术作品具有文化性。
美术作品反映和表达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价值和审美风格。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在风格、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反映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总结起来,美术具有视觉性、表现力、创造性、审美性和文化性等一系列的特点。
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观者的欣赏,构建了艺术与观念、情感与人类生活之间的桥梁。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深入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
美术的一般特点使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和交流平台,为人类文明的进展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美术前沿研究
当代美术前沿研究第一章前言当代美术前沿研究是审视当代美术发展趋势、思考当下美术创作、挖掘美术新思潮的学术研究领域。
在当代美术的快速变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今天,了解美术前沿的研究不仅是我们对新艺术形态的认识和把握,更是对未来美术走向的探索和预见。
本文将从当代美术发展趋势、当代美术的审美风格、当代美术的表现手法和当代美术的创作理念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章当代美术发展趋势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当代美术从最初的艺术实验到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再到如今的各种混合媒介、跨界创作等艺术形式。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后现代主义。
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以数字化文化为主导的时代,当代美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凸显出多元化、媒体化的新特征。
不同的艺术家在对各种新兴媒介的探索和尝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例如,现今的数字艺术、媒体艺术、运动艺术、环境艺术等领域亦属于当代美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三章当代美术的审美风格现代美术的审美风格多以现代主义为主,而当代美术审美风格更注重艺术和现实的融合。
它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化、自由化和探究性,并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材料、表现手法或内容。
例如,媒体艺术家王广义的作品《辽宁画报》就将周围的生活场景拍摄下来并加工成为全新的艺术品,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体验。
第四章当代美术的表现手法当代美术的表现手法也较现代美术更具多元性和实验性。
例如,工业、科技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材料得到了广泛利用,数字化媒介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尝试和探索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如同环境艺术这种特别的概念性艺术,又为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后现代艺术等创作形式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概念。
这些表现手法被广泛运用在当代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带给人们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第五章当代美术的创作理念众所周知,当代美术把表现手法的选择和讲述内容同等看重,这恰恰从侧面印证了当代美术的创作理念——探寻新领域、突破传统的艺术创作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现代美术与传统美术在审美水平上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与传统美术写实再现的审美特征相比,现代美术的审美标准更加多元化体现,倾向主观精神表现发现和创造的体现,过程化的体现,艺术生活化体现。
根据对现代美术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分析,我们从很多的方面对现代美术的特征进行论述,在我们鉴赏现代美术作品时能够找到现代美术的规律,从而能够欣赏美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作品内涵体现。
现代美术从19世纪下半叶的后印象派到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美术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被称为后现代美术阶段,而在后印象派以前的艺术就是传统艺术。
西方的传统美术,是理性精神指导下建立在模仿写实基础上的艺术。
它是西方工业社会到来之前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19世纪下半叶,西方的哲学思想、工业技术、科学、生存环境、传播媒介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使美术也随着潮流而逐步摆脱了传统美术观念的束缚。
它以反叛传统美术为起点,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
同传统美术相比较,论述一下的几个观点: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描述或再现现实世界或虚幻世界的某些方面。
模仿再现真实的客观对象是传统美术的基础观念。
从史前洞穴壁画开始,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渐渐由某种“程式化”转向“写实”。
作为一种标准的美学体系,在文艺复兴的时期被确立。
绘画大师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完善了真实的概念,以透视、解剖、明暗等科学法则充实了再现客观对象,描写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模仿客观对象确立为传统美术没有动摇的基础,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之前从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泉》就是一幅典雅、表现了青春活力的力作。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出现的印象派画家其实也同样遵循“写实”的传统,只不过他们把原来对“形体”的写实转向对“光”的写实,他们强调的“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对后来的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印象主义也可以认为是西方现代美术的起源。
真正意义上对传统写实突破的是后印象派画家,他们对物象的一切感受和态度已渐渐脱离客观,追求表现主观感受和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创作方式正是现代主义美术所提倡和发扬的,它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真正开端。
传统西方美术的基础和标准是模仿客观现实世界。
西方传统美术讲究的是宗教、伦理,所画的事物没有人的特征,表情呆板,木讷。
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首的歌颂人性作品出现,人们在两千多年的艺术史中,把真实和优美逐步建立成一种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对人们的审美影响极为深远。
不管艺术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和技巧,都是描绘客观对象的,统一于现实世界的,尽管期间不断涌现浪漫派、写实派、印象派等多种美术流派,美的标准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标准,但写实仍然是它们不可动摇的基础。
宏观的看,由于写实这一至高无上的模式的影响,这些美术流派在美术变革历程中的变化微乎其微。
以塞尚为首的后印象派开始着眼于主观精神的表现,他们发现主观感受变化无穷,只用真实优美的客观形象是远远不能表达的。
客观真实固然感人,但心灵的真实更具感染力。
优美能够使人愉悦,丑陋同样能够使人震撼。
逐渐工业社会的形成,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观念都反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非理性的、精神分析说都纷纷向这种理性精神挑战,它已失去了原有的权威性。
现代精神下产生的艺术观念大大的扩大了其范围,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模仿现实,而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领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
正是这种创新的特性,毕加索把人体分解,并重新进行组合和排列,并和非洲的木刻艺术相结合,把观赏者带入一种全新的创新境界。
而后来的艺术家则更是前进了一大步,他们摒弃了传统艺术技巧、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积极发挥主动性,大胆开拓新的媒介领域,打破了美术与美术、加快人类
艺术发展的进程。
在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们总是醉心于永恒的基业、永恒的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在这种仅仅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社会,人们尤其看重的是结果,却从不看重过程。
基于此,传统美术注重结果,并没有注重过程。
在现代社会里,生产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短暂性、新奇性和多样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特点。
所以,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
他们深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同时他们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艺术家更看重艺术的创作过程及过程中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而把结果看成是次要的东西。
在传统艺术的观念中,艺术和生活被视为两个不同的范畴,普遍认为艺术高于生活。
在传统社会中,一部分人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艺术活动,其他人则从事物质创造。
这种划分长期以来占据了人们的头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准则,但这种划分切断了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现代社会的人也应该是精神和物质结合完善的人。
生活本身就可以是艺术,这种“艺术就是生活本身”的观念在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中追随者众多。
他们认为,生活是生命过程的体现,生命过程就是不断的发展过程。
在这种不断创造、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人们体会着种种微妙感受,这才是生活的终极目标。
而艺术的本质同样是对生活中前所未有的事物进行创造和发现,艺术不应当局限于模仿。
既然生活与艺术的本质都在于不断地创造和发现,那么如果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从中创造和发现前所未有的事物,生活本身其实也就成为了艺术。
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有的艺术家开始从生活环境和工业产品中选取素材,出现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对现代工业社会的肯定,对社会现实的重新关注,对现代生活的直接反映。
现代美术如果要保持其地位,就必须加快其理念创新,并努力创新现代美术。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