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工厂在哪里

合集下载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如火如荼地展开。

发达国家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的同时,将制造业特别是生产基地向国外大量转移,中国成为首选地。

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全球的制造基地,成为了“世界工厂”。

关键词: 世界工厂国际分工全球要素中国制造前言新世纪伊始,以日本为首,东亚以及欧美各国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以往,许多人都认为中国是世界潜在规模最大的市场;而现在,他们却发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

从世界大市场到世界工厂,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而且还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现阶段的中国世界工厂不过是我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的同意语,中国离真正世界工厂还道路漫长,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必须在保持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世界工厂。

1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形成背景“世界工厂”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的前提是一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并参与了国际分工;其次,“世界工厂”意味着该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工厂”的角色。

具体来说:(1)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制造业生产相对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规模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2)“世界工厂”是特殊国家的特殊现象,它与工业化不同。

大多数的国家都经历有工业化的进程,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具有两个重要特征:(1)制造业是一批企业和一系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2)不仅在制造业规模和产量上占优势,而且具备很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技术和资本优势。

2 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是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工厂离不开劳动力和资本,相对廉价而且富裕的劳动力,先进技术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需的原材料,其中充足的资本对成为“世界工厂”至关重要。

世界工厂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体系

世界工厂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体系

世界工厂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体系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开始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趋势不仅加强了贸易和投资,也促进了生产和制造业领域的全球化。

而在这个领域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世界工厂的崛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

该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庞大的市场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的扩张,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随着国家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制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就连世贸组织也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制造的大量产品被出口到全球各地,尤其是美国和欧洲。

其次,中国作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兴起,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其市场的竞争。

各大跨国公司都在争相进入中国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影响了其他新兴市场的制造业竞争力。

中国的出现已经使得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制造业受到了冲击。

三、世界工厂的未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其实并不牢固。

随着中国的国内市场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外国投资者的注意力也在逐渐转向其他亚洲国家。

如今,越南、印度、柬埔寨和孟加拉等国也在努力争夺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地位。

此外,中国面临的环境和劳动力成本压力也催生了一些新兴的制造业中心。

例如,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保持着雄厚的制造能力,而墨西哥、波兰和捷克等国则受益于欧洲、北美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

综上所述,世界工厂作为一个概念,体现了制造业领域的全球化趋势。

在这个领域中,中国的崛起和经济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体系具有重要影响。

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世界工厂所在的位置并不稳定。

未来的局势将取决于全球经济的整体趋势和各个国家的竞争力。

未来工厂 设计理念是什么

未来工厂 设计理念是什么

未来工厂设计理念是什么未来工厂的设计理念是以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灵活化为核心,追求可持续发展和自动化生产的理念。

智能化是未来工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

智能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未来工厂将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管理,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绿色化是未来工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绿色生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未来工厂将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通过采用清洁能源、高效节能设备和环境保护措施等手段,实现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

同时,未来工厂还将加强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高效化是未来工厂设计的重要目标。

未来工厂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时间和成本,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未来工厂将运用自动化、机器人等技术代替传统劳动力,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

并且,未来工厂还将运用智能化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使生产过程更加精益化、高效化。

灵活化是未来工厂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

未来工厂将灵活调整和转变生产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灵活化生产可以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工厂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线的快速切换,从而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未来工厂的设计理念是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灵活化。

未来工厂将以可持续发展和自动化生产为目标,通过运用科技和创新的手段,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资源的最优化、环境的最优化,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摘要】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的工厂之后,中国制造在最近几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质量、劳动力及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贸易保护等尖锐的矛盾凸显了问题的严重。

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中国能不能产生真正世界级的企业?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及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国制造”危机的建议和对策,寻求继续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路标一、中国制造及其历史回顾(一)“中国制造”的定义“中国制造”顾名思义,即指中国制造的产品。

现在对“中国制造”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代指全球最廉价的产品,现有国内国际公认是一般由外国设计而由中国制造的产品,意指中国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环境、运输等成本,却只能拿最少的收益。

(二)“中国制造”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居世界第32位;2004年已增加到11584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1978年我国出口额是97亿5000万,到了2004年已达到了5933亿2600万[1]。

单从这点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

而出口额的巨大增加,无疑让“中国制造”有了更多的机会面向世界。

二、我国制造业现状(一)外贸出口总额不断扩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总额不断增加。

从外贸总额来看,已由1992年的1655.3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底的6207.9亿美元。

1983年中国的出口仅占世界总出口1.3%,居全球第15位;1998年占3.4%,居全球第9位;2006年140974亿元,居世界第三位:2008年179921亿元,居世界第2位;2010年201722亿元,居世界第1位。

如表1:表1.中国进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较(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表2.种种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比重资料来源:系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有资料显示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

2023年全球灯塔工厂发展及申报用例详细解释

2023年全球灯塔工厂发展及申报用例详细解释

2023年全球灯塔工厂发展及申报用例详细解释一、灯塔工厂定义灯塔工厂(Lighthouse Network)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旨在推广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

灯塔工厂评选的目的是选出那些在工业4.0转型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工厂,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全球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2023年全球灯塔工厂数量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132家灯塔工厂,其中中国有42家,美国有13家,德国有10家,其他国家共67家。

这些灯塔工厂代表了全球制造业的先进水平,是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三、灯塔工厂申报条件申报灯塔工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工厂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

2. 工厂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

3. 工厂在新技术应用、创新、协同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和经验。

4. 工厂已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能够不断优化和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效果。

四、申报用例筛选标准申报灯塔工厂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用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工厂概况:包括工厂规模、产品、产能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2. 数字化转型战略:描述工厂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和实施情况,包括实施的具体目标、计划、步骤等。

3. 新技术应用:介绍工厂在工业4.0方面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情况,包括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4. 创新与协同:描述工厂在创新和协同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包括与供应商、客户、高校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和协同。

5. 可持续发展:介绍工厂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效。

6. 效益分析:对数字化转型前后的效益进行分析和对比,包括成本、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7. 总结与展望:总结工厂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和实践经验,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目标。

申报用例的筛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性:申报用例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否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
中国将通过出口工业产品赚取的外汇投入到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建立起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随着外汇储 备的增加,中国将其用于购买国外新设备,以此奠定发展国内高附加价值制造业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将 手中持续增多的外汇的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政府的美元国债,这也使得中国政府在G20伦敦峰会(全球金融危机 后2009年4月召开)等国际场合更具话语权。
对所谓世界工厂,要作具体分析,它至少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 力便宜,跨国公司就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及产成品的销售都由跨国 公司控制,通过大进大出的方式,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生产加工基地的国家,主要是赚取人工费用,实现劳 动力的就业。
第二类是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著研发和市场销售络。这种类型较第 一种类型的层次提高一步,但仍然属于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当然这两种类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往往是并 存的,只是比重的高低有所区别。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GDP增长较快而GNP并没有获得相应增长的局面,附加价值的大头被跨国公司 拿回了本国,有时甚至出现发展中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我们必须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世界工厂
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01 简介
03 评价
目录
02 中国
世界工厂就是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在经济学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从工业发 展的历史进程看,19世纪英国在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 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工业生产门类,并在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配合下,向世界各地输出工业品。可以说,英国 是19世纪的世界工厂。
支撑出口型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工资低、工作意愿强烈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还有沿海城市政府实 施的众多“经济开发区”建设。

“世界工厂”的变迁

“世界工厂”的变迁

专题五“世界工厂”的变迁一、什么叫做“世界工厂”:几种定义1、所谓“世界工厂”,就是要为世界市场大量提供出口产品,而不是仅仅看一国工业产品的总量,即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市场重要的工业品的生产供应基地:在制造业领域,不只是少数产品和少数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是有一批企业群和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企业和产业的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市场份额已成为世界同类企业和同类产业的排头兵,并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由于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体的出口贸易已进入世界前列,并成为贸易大国之一。

2、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到成为世界市场上工业品的重要甚至主要的生产供应基地,在市场份额中明显占优势,在市场结构中有相对的垄断地位。

3、要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它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几十年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它们占有世界工业品市场的重要份额,在世界制造业领域拥有相当多的创新产品,领导世界制造业的潮流。

二、“世界工厂”的演进历程与基本特征从18世纪30年代起,在英国诞生了纺纱机、蒸汽机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掀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高潮。

随着英国的机器传入欧洲大陆并与当地的诸多技术革新结合,法、德乃至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相继掀起了产业革命高潮。

到1860年前后,英国工业发展达到鼎盛期,国内外贸易迅速扩大,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厂”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进入20世纪,全球性制造中心日渐移至美国,美国的工业增长得益于自南北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规模铁路建设,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家电生产国,依托了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技术革新,并且有来自全球的资本支撑才成为继英国之后世界第二个制造业大国。

二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上开始经济复兴,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到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风靡世界,“世界工厂”的桂冠转到了日本头上。

物流十大原因剖析

物流十大原因剖析

物流十大原因剖析影响物流的十大因素:一、互联网、卫星等现代信息手段对物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很多方面,比如减少空车资源,我们现在专门有这种网站,减少迂回运输,减少货物库存,减少仓库,变物流为信息流。

这是我们现在感觉到互联网对物流的影响比较明显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减少货物库存,减少仓库。

我们在座的有很多人肯定研究过美国的戴尔公司,戴尔模式。

戴尔模式我们知道,他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减少库存,加快货物周转,他的模式是由以前的供需转换成需供,所谓供需是我把东西生产好了,比如说中国的皮鞋,我生产几亿双放在那儿可能放十年,慢慢卖,一年卖不了卖两年,两年卖不了卖三年,但是没有卖出去以前都是库存。

我们有一个典型现象,中国以前每一个县,县城里面有一个百货公司,是国家的,一件服装挂在那儿.现在每个县里面开几百个店,每家挂个服装,比如三千件服装有一千件是消费的,有一千件放在仓库里面,有一千件常年挂在那儿。

戴尔首先是定制,所谓定制就是按特定客户的需求来生产,就是先需求,然后再供应,再生产。

所谓大规模定制是把个性化的需求和大规模生产统一起来。

这个产品你一个人要,比如说50双鞋50码的鞋一个人要成本很高,我们是面向全世界,可能要50码鞋的有1万人,这对于客户来讲是个性化,但是对于我生产来讲是规模化,所以这是大规模定制。

戴尔有一种观点,多余的存活通常是源自于对市场的盲目不清或源自于对货物短缺的害怕。

因此他的基本思路是用信息代替存货。

之所以我们有存货是因为我们没有信息,那么我有一千万的人有存货在那儿,那么我有五百万的信息带进一千万的存货,我对用户的需求了解得很细,你需要什么东西,而且按照你的需求生产,不需要存货。

我这一千万存货的成本就省下来了。

但是,我为了省一千万的成本,我买信息,我建立信息系统可能花了50万,这就是戴尔模式的本质。

怎么样减少库存?戴尔有很多办法,一个办法是让供应商与戴尔双重接近,所谓双重接近,一个是供应商的零部件厂与戴尔的工厂要充足的近,尽量的靠得很近,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做我戴尔的供应商。

“未来工厂”九大场景

“未来工厂”九大场景

“未来工厂”九大场景作者:宋婷黄贝拉罗晔涛来源:《信息化建设》2021年第12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头部企业主动把握机遇,开启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引领价值的数字化场景,并转化为生产流程再造、资源要素重组、企业组织重构的全新尝试,把“未来工厂”的形态提前带到我们身边场景作为一种孵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新经济发展助推器。

在制造业领域,一些人们对于“未来工厂”的想象力,正在通过场景方式呈现出来,用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颠覆人们对于制造业“粗老笨重”的认识,诱发更多企业探索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式的创新性变革。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态势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头部企业主动把握机遇,开启新一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引领价值的数字化场景,并转化为生产流程再造、资源要素重组、企业组织重构的全新尝试,把“未来工厂”的形态提前带到我们身边。

笔者结合全国制造业企业相关典型实践,尤其是浙江省首批12家“未来工厂”的案例,梳理归纳了“未来工厂”的九大场景,以期为量大面广的制造业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道路提供有益启示。

场景一:数字设计设计是长期以来掣肘传统制造业高端化、品质化转型的重要方面。

浙江省工業设计起步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成为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向。

“未来工厂”高度关注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节能节材、新材料应用等重点环节,集成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工具,将有效提升企业个性化设计、交互设计和网络设计等新能力。

譬如小米公司基于PTC(美国参数技术公司)的creo(CAD设计软件包)和Windchill(一套集成应用软件名)搭建了小米数字化设计平台,通过集成creo 和cadence(楷登电子,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公司)两种设计工具,嵌入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引擎和AI(人工智能)创成式设计,实现了在线协同设计。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

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比重的增加,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呼声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日益强烈。

国内各个地区都纷纷提出要成为制造业基地,这个形势令人振奋,也令人担忧。

如何积极而又理智地应对国际制造业区域结构的变化,既不要一哄而起,又不要麻木不仁。

这需要我们认真回顾和研究世界制造业中心崛起、演变、替代、升级的历史;展望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明确我国各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科学地解决现代制造业基地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四定”(定性、定位、定功能、定结构)问题。

一。

世界工厂及制造业中心形成的历史条件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是世界制造业在三个发展层次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空间布局形态不同的功能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可同日而语。

绝不是目前炒家们所认为的只是空间上的国别替代。

他们把三者当作一个东西,从英国搬到美国,从美国搬到日本,再从日本搬到中国。

我爱祖国,但更爱真理。

历史是不能重复的,历史的机遇错过了就不可能再来,我们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找新的机遇,追求我们的卓越。

在今天,世界工厂已经不是值得炫耀的桂冠,而是垂直分工末端最大的打工仔积聚地的代名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分化,从美国的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过渡,中国成为中心之一不久就会面临无中心的国际经济新局面。

江苏常州等市提出发展现代制造业基地是十分正确非常务实的战略方针。

这是应该倡导的中国精神。

千万不要给自己带上什么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帽子,给中国威胁论徒增口实,为国内已经有些浮躁的情绪推波助澜。

1.只有英国有条件成为世界工厂一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了“工厂”的角色,其制造业产品(product)主要是为世界各国生产的,其制造规模和制造能力足以影响全球的产量和价格(Price)。

回顾历史只有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后来的美国、日本,人们并不称之为“世界工厂”,而是称之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

未来工厂项目计划书

未来工厂项目计划书

未来工厂项目计划书一、项目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普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新趋势。

未来工厂项目旨在建设一座具有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现代化工厂,实现高效、绿色、智能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背景1.工业生产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工业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问题。

传统的工厂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需要转变为智能制造模式。

2.科技发展的机遇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正在成为未来工业生产的主流。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目标1.建设一座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现代化工厂,实现高效、绿色、智能的生产模式。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3.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生产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四、项目规划1.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建设数字化控制中心建设集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控制中心,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3.建设智能化仓储系统引入智能化仓储设备和技术,实现仓储物流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仓储效率和减少仓储成本。

4.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五、项目投资1.项目总投资:1000 万元。

2.资金来源: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3.资金用途:主要用于生产设备采购、厂房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

六、项目进度计划1.项目启动阶段(第1-3个月):完成项目立项、招标采购等准备工作。

2.项目建设阶段(第4-9个月):完成厂房建设、生产设备安装调试、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等工作。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

一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1.1 “世界工厂”近几年来,对中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

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对外贸易方式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其进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

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曾经提出,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产品的1/3-l/2和世界贸易额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

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

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世界五大制造工厂分析

世界五大制造工厂分析

印度 1.经济现状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

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印度目前有60%的人口处于就业年龄阶段,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预计今后10年还会有超过2.2亿人加入劳动力大军,享受人口红利已成为印度政府重要的政策依托。

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速度引人注目。

目前,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

2.制造业优势印度具备成为制造业巨头的几乎所有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具有吸引力的国内市场、运输与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对美元相对较低的汇率,以及低政治风险。

印度人民党正在酝酿大幅修订过时的劳动法,并在2015财年的国家预算中对制造业采取刺激措施。

3.制造业劣势印度经济也有致命的短板,想在短时间内取代中国而成为“世界工厂”,似还不太现实。

根据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印度目前的制造业竞争力位居全球第四,预计到2018年,印度将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强国。

落后的交通与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与复杂的监管环境以及低下的管理效率,已成阻碍制造业增长的致命因素。

据世界银行新近发布的报告,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印度的营商便利环境仅位列第134名。

塔塔集团董事长塞勒斯·密斯特里也坦言,印度制造业要吸引外资必须更新基础设施、加强能源和物流系统。

而印度经济学者夏尔马则对于印度的“人口红利”持异议,“印度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人口多数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素质不高,政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提供劳动技能培训,他们反而会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4.电视制造业印度市场几大电视品牌:Haier TCL Weston Oscar Salora Philips Beltek印度电视制造工厂:VideoconVideocon 是一个著名的工业集团。

总部在印度。

它有17个生产地点在印度,中国,意大利,波兰,和墨西哥。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与中国制造业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1年,中国出口商品额达2660亿美元,其中90%属于工业制造品。

同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中80%已进入中国,39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已跃居第二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

有研究报告统计,中国共有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的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中国制造业位居世界第四,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三大世界级制造区域。

随着经济总量和制造能力的发展,关于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议论越来越多,“世界工厂”与中国制造业亦成为WTO架构下世人关注的一大热点。

“世界工厂”究竟是什么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是重要产业的一批企业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在世界经济史上,英、美、日先后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对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突出的是,“世界工厂”在科技研发上始终站在世界前沿,掌握着各项制造业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领导了世界经济和科技走向。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由单一国家制造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经很少。

确立研发优势的关键是掌握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含量高的传统产品中的核心技术,而这些技术目前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手中。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专家判断“世界工厂”的概念与以往已大不相同,不再是一个国家孤军奋战。

而是许多国家一起共同打造“世界工厂”。

并且,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其主要特征与工业化时代已有所区别:它是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与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工厂的延伸和扩展相互关联。

但不同的是,信息化时代的“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其一个国家整体制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是更多充当“世界工厂车间”的角色。

“世界工厂”的变迁世界工

“世界工厂”的变迁世界工

“世界工厂”的变迁摘要:18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英、美、日先后获“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等称号之后,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在大踏步向“世界工厂”迈进。

尽管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离合格的“世界工厂”尚有较大距离,但其发展势不可挡。

文章分析了中国“世界工厂”化同当年日本“世界工厂”化的不同特点,并指出中国的“世界工厂”化与当前日本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两个不同侧而。

从18世纪30年代起,在英国诞生了纺纱机、多轴纺纱机、蒸汽机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掀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高潮。

随着英国的机器传人欧洲大陆并与当地的诸多技术革新结合,法、德乃至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相继掀起了产业革命高潮。

到1860年前后,英国工业发展达到鼎盛期,国内外贸易迅速扩大,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厂”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描述欧美产业革命盛况:“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它第一次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力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进入20世纪,全球性制造中心日渐移至美国。

随着T型福特汽车、电除尘器、电冰箱、空调等民用产品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相继面世,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家电生产国。

二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上开始经济复兴,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

到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风靡世界,“世界工厂”的桂冠转到了日本头上。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而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却是“收获的十年”。

在“内力”(改革)和“外力”(外资)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中国制造的出口品犹如洪水涌向世界各地。

于是,在日本等国人们开始热烈议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那么,曰本是否已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正在发生何种变迁?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如何推动“世界工厂”的进化:中国公司的未来体形是“名牌领跑”、“肚子很小”

如何推动“世界工厂”的进化:中国公司的未来体形是“名牌领跑”、“肚子很小”
限 ,_ 是 冈 为 生 梭 r的 决 定 权 不 在 自 己 于 。 二
跨同公司最高兴的事情莫过 n 1 叶国 业 成为大肚 的产 { 盘 ,这样他们可 以更为廉价地使 用中1 l的加 l l l 日氽l k : 能力。 中旧的 业J址从 计划经济 时代走过 来的, 以巾国企业从 } i I 5 所 严格意义 J 是些人的牛产厂 , 说 而不是 - 家从市场 L 找饭吃的公
真是协 议形成的吗 , 还是竞争起 r真正的作用?不排除可能的国 际协 议及其作用 , 是竞 争毕竟 是更加普遍 的现实 。其宜特定的 但 技 术、对市场的认识定他 、本 国产业的 发展 历史的积 累甚 一J } ! = ÷
话,0 晚旮不能 ,坎 r的时候 , ・ 为你的身体 承受能 有极 t - 址
还真 管用 ,
为产量就址一切 。
是形成分 T的 更具体的内住原因 , 那 能是竞争 以及决定竞争的 优势 的原 冈,所以 ,I 国家 电氽、 I ] 对产 妇 产 的依 赖足极端错 I
向海外的一个最重 要的基础。

旦失去 了国内市场的支撑 , 中国企 业 想打 入 国际市 场 ,
是根本 不可能的 。国 内这么
好打 的市场打不开 ,打 国际
市场又 靠什么?靠资 金?什 么支撑 也没有 ,所 以国 内市 场 足非常晕要的基 础 ,没 有
这 个基 础做 国际化是 不可能 的。 中国 目前有很 多公司非
中国的国I市场 是最 人的支撑 ,不能放弃这个资源,也就 ^ 】 是说国 内、国外是两种 资源 ,
要网络没有网络 ,要开发没有开发 ,挺着个大肚子 ,光有些生产
设备 ,想跑都跑不动 。要想跑得快 ,前面就得有一个领跑的 ,谁 领跑 呢?就是名牌。这样做 ,才会使整盘棋活起来 。

科幻作文未来的工厂

科幻作文未来的工厂

科幻作文未来的工厂
世界丰富多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厂,那么,未来的工厂是什么样子呢?
未来的工厂比现在大几十倍,宽敞明亮,空气清新,晚上墙面会自动亮起来,并不需要电灯,因为它是含有高科技的墙,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又重新发出像阳光一样的光芒,里面的工人都是机器人,可以二十四小时工作。

未来的工厂里有两千多个按钮,人们通过按钮来指挥机器人工作,每一个按钮都有它自己的作用,有的主管生产;有的用来检查,看有没有病毒;有的用来修理;有的用来检查质量……还有一些有其他的作用呢。

机器人大家都熟悉,但你见过未来工厂里的机器人吗?它们的身子像大箱子,活动自如,它们有人一样的智能,本领可不小,它们按部就班的熟稔的工作,效率可高呢,因为是机器人,不会睡觉,可以日夜不停地干活。

未来的工厂真是太棒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出一个真正的未来工厂。

未来工厂建筑规划方案

未来工厂建筑规划方案

未来工厂建筑规划方案未来工厂建筑规划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制造的进步,未来的工厂将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工厂的建筑规划方案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效率、可持续性和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未来工厂的建筑规划方案应注重效率。

工厂的布局应合理,生产线的设计应紧凑,以减少物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应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流程优化,通过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未来工厂的建筑规划方案应注重可持续性。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工厂应设计有合理的废物处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可以考虑在工厂顶部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以满足部分能源需求。

另外,未来工厂的建筑规划方案应注重智能化。

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工厂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工厂设备和机器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实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以优化生产计划和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调整和优化。

在未来工厂的建筑规划方案中,还应考虑到员工的舒适性和安全。

工厂的空间布局应合理,通风和采光条件要好,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同时,应设置适当的应急通道和安全设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此外,未来工厂的建筑规划方案还应注重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工厂的建筑设计要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进行扩建和改造。

同时,工厂的布局和设备安装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变化。

总的来说,未来工厂的建筑规划方案应充分考虑到效率、可持续性、智能化、员工舒适性和安全、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未来工厂可以更加高效、环保和智能化地进行生产,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的世界工厂在哪里
过去十年,大多数北美制造业公司都在全力以赴地保持竞争力并努力削减成本。

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将其制造和供应业务延伸到低成本地区,在自动化程度和成本管理方面不断地创新,使各项业务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在为新兴市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但是,所有这些成就还远远不够。

各家公司不断发现自己被大量的经营问题所困扰,影响到了它们实现卓越绩效的能力,并最终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盈利水平提高。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客户独特而日趋复杂的期望,企业需要制定新的生产战略,激发企业活力。

一时之间,制造业再次成为了整体竞争优势的核心推动者。

许多制造商在未来几年的战略规划中纳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通过本国或近岸制造和供应方式,拉近供应地和需求地之间的距离。

虽然离岸仍将继续在供应源战略中发挥作用,但将更多地放在靠近需求市场这个大背景下完成。

这种使供应更加靠近需求市场的趋势逐渐凸显成制造业的新转变。

今天的现实
如今,制造商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

这虽是不争的事实,但客户对绩效的期望的确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下,这样的期望更是迅速膨胀。

制造部门面临的压力体现在,除了能够供应独特、有针对性的产品,还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埃森哲在287家制造业公司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为了有效竞争,制造商需要重新平衡其现有的供应链条,加强与需求地之间的配合。

多数受访者(61%)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考虑转变其制造业务,使之进一步接近客户,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加速企业增长。

各公司逐渐认识到,由于远离需求市场的离岸制造和供应业务太多,它们在广泛领域满足客户期望的能力难以与时俱进,例如能够迅速满足客户对某些独特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继续保持快速交货/响应时间的能力,以及维持低库存和低成本的能力。

许多公司还发现,管理远离需求市场的供应业务削弱了公司的整体业务规划能力、预测能力和灵活程度,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因需要复杂的网络管理反而抬高了成本。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情况限制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影响了企业发展和营业额的增长。

例如,近一半受访者(49%)表示面临着生产周期或交货时间问题,而46%受访者表示离岸制造和供应业务造成了产品质量问题(见图1)。

制造业环境的变化
此外,制造企业已开始认识到,原来离岸制造和供应决定最为倚重的许多要素,如配件价格和运输成本,在过去几年里显著上升——而表面上的初始成本节约不再那么明显。

随着交通运输成本、商品成本和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以及汇率的变化,事实上成本节约的空间在不断减少。

制造商要面对很多变量的大幅波动,如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变化,或政治的
不稳定性等(见图2)。

这些成本压力日益上升,因为客户对敏捷性、速度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客户期望推动增长,而管理一个非均衡网络(供应区域远离需求区域)的结果往往阻碍了企业满足上述期望的能力。

此外,这也影响到了制造企业与其客户业务充分结合的能力,无法为市场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与客户业务相整合并不是一个新的趋势。

许多企业多年来都将其业务设在其主要客户工厂周围地点;例如,汽车企业和一些航空企业和国防承包商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企业甚至将业务地点设在其客户生产场所——即所谓的厂内业务,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客户。

制造商如今正力求在一个更加专业化的世界中变得更敏捷。

这个目标将需要迅捷的反应速度和更好的整合程度,而当前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体现出需求的不确定性,因此就形成了制造商悄然靠近其客户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