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8

合集下载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一、单选题1 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和(或)桥接坏死主要见于()A、急性重型肝炎B、急性普通型肝炎C、慢性普通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急性普通型黄疸性肝炎2 与溃疡病发病无关的是()A、胃酸分泌过多B、幽门螺杆菌感染C、胃蛋白酶分泌过多D、高钙血症E、遗传因素3 肝硬化并发肝昏迷的主要原因是()A、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B、肠道含氮物质不能在肝内分解引起氨中毒C、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D、代谢性酸中毒E、胆色素代谢障碍4 在溃疡愈合期,填补溃疡的是()A、肌细胞和结缔组织B、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C、上皮细胞和肉芽组织D、纤维母细胞和肌组织E、不缺定细胞和组织5 酒精中毒时什么细胞内可见Mallory小体。

()A、心肌细胞B、肝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脾E、骨骼肌细胞6 肠上皮化生多见于()A、慢性肠炎B、慢性胃炎C、慢性胃溃疡D、肠腺瘤E、肠腺癌7 某男,35岁,汽车司机,常感胃不适,时而痛疼,诊断为胃溃疡。

其不加重视,忽一日,其暴亡,尸检发现腹腔有大量积血。

则死因可能是()A、肝腹水B、肝动脉硬化C、肾出血D、胃溃疡造成的大出血E、以上各项都不可能8 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9 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

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A、胃出血B、肠出血C、肺淤血D、肝炎E、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10 急性暴发型肝炎肝细胞的主要病变是()A、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B、肝细胞胞浆嗜酸性变和嗜酸小体形成C、多数散在点状坏死D、弥漫性大片坏死E、大范围桥接坏死11 下列哪项是诊断门脉性肝硬化的可靠依据?()A、腹水B、脾肿大C、肝掌及蜘蛛痣D、肝穿刺活检有假小叶形成E、侧枝循环形成12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易引起大出血?()A、胃小弯B、幽门C、十二指肠下段D、十二指肠球部后壁E、胃底13 下列哪种病变常出现肠上皮化生?()A、表浅性胃炎B、胃溃疡恶变C、肥厚性胃炎D、萎缩性胃炎E、疣状胃炎14 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腺癌B、粘液癌C、未分化癌D、鳞状细胞癌E、小细胞癌15 有关胃溃疡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2cm以内B、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1cm以内C、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1cm以内D、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2cm以内E、好发于胃底及胃体16 急性普通性肝炎的病理临床联系中,错误的是()A、弥漫肝细胞变性-肝肿大B、肝包膜紧张-肝区痛C、部分肝细胞坏死-SGPT升高D、肝细胞脂肪变性一厌油腻饮食E、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疸17 某大肠癌患者手术后,对其癌样检查发现,在镜下,在粘液湖中可见腺管状或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缺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或氧利用障碍,以致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

2.循环性缺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组织的供血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3.组织性缺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生物氧化障碍使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所引起的缺氧。

4.发绀(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发绀是指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二、填空题(总题数:6,分数:12.00)5.缺氧时组织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包括 1、 2和 3。

(分数:2.00)解析: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肌红蛋白增加低代谢状态6.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呈 1色,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颜色呈 2。

(分数:2.00)解析:樱桃红青灰色7.循环性缺氧时动-静氧分压差 1,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动-静脉氧分压差 2。

林木病理学8(林学)

林木病理学8(林学)
林木病理学8(林学)
欢迎来到林木病理学8(林学)的世界!本次演讲将向您介绍林木病理学的概述、 重要性、常见疾病、病因传播途径、诊断方法技术、预防治疗措施以及未来 发展趋势。
林木病理学的概述
林木病理学研究树木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及其对树木的影响。它是林学中 重要的学科之一,涵盖了病理病原菌、病原体与树木的生理和生化反应。
叶霉菌病
由霉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会导致树木叶片发生斑点, 影响其光合作用。
林木病理学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1 环境因素
高湿度、低温度和缺氧等 环境条件有利于一些病原 体的繁殖和传播。
2 生物性因素
昆虫、真菌和细菌等生物 性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 咀嚼或侵入树木来引起疾 病。
3 人为因素
人工操作、植物引种以及 不当管理等因素也会导致 树木疾病的发生。
林木病理学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1
观察病状
通过观察树木叶片、树干和根部的异常
病原学检验
2
症状,诊断树木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通过采集和分离树木组织中的病原体,
确定引起疾病的具体微生物。
3
分子检测技术
应用PCR和DNA测序等技术,快速鉴定和 分析树木病原体的遗传信息。
预防和治疗林木病理学疾病的措施
严格管理
林木病理学的重要性
林木病理学的研究对于保护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了解并预防树木疾病的发生,确 保林木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林木病理学疾病

树木溃疡病
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会导致树木慢性溃疡和死亡。
白根腐病
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会 导致树木根部腐烂,影响树 木的稳定性和生长。
• 定期巡视和监测林木健 康情况

2023年《生理病理解剖学》试题:病理学部分8

2023年《生理病理解剖学》试题:病理学部分8

《生理病理解剖学》试题:病理学部分一、单选题1、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的现象称() A.分化B.化生C.机化D.间变2、脂肪变性时间学显微镜下形成的细胞内空泡的主要成分是() A.中性脂肪B.脂蛋白C.脂褐素D.胆固醇3、肠伤寒最严峻的并发症是()A.肠穿孔B.肠出血C.肠套叠D.肠梗阻4、心肌梗死最常好发的部位是()A.左室侧壁B.左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C.左心房D.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5、血道转移瘤通常不会消失的是()A.呈多个球形结节B.瘤结节边界较清晰C.常有包膜D.瘤结节常集中分布6、癌是恶性肿瘤的一大类,下述哪种组织发生的肿瘤是癌() A.淋巴管B.脂肪组织C.骨组织D.甲状腺7、早期胃癌手术后五年生存率90%,早期胃癌是指()A.病变直径0.5cm者B.癌组织只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者C.病变直径1.0cm者D.癌组织只限于黏膜层者8、肿瘤的特性主要取决于()A.肿瘤的间质B.肿瘤的生长速度C.肿瘤的实质D.肿瘤的生长方式9、癌和肉瘤都是恶性肿瘤,它们主要不同点在于()A.好发年龄不同B.组织起源不同C.转移途径不同D.肿瘤实质与间质的分布状况不同10、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中,与坏死后性肝硬化关系最为亲密的是()A.急性病毒性肝炎B.急性重型肝炎C.慢性病毒性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11、尖锐湿疣是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毒的感染还与生殖系统肿瘤有亲密关系,这种病毒是()A.EB病毒B.腺病毒C.人乳头瘤病毒D.埃可病毒12、与血栓形成无关的是()A.血流缓慢B.涡流产生C.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多D.心血管内膜损伤13、光学显微镜下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是()A.细胞浆的转变B.细胞核的转变C.细胞间质的转变D.细胞崩解14、下列哪项不属于液化性坏死()A.脑梗死B.酶解性脂肪坏死C.干酪样坏死D.脓肿15、透亮血栓见于()A.大动脉内B.小动脉内C.微循环血管内D.小静脉内16、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其最严峻的病变是()A.血吸虫尾蚴引起的病变B.血吸虫童虫引起的病变C.血吸虫成虫引起的病变D.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17、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致病性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C.肠球菌D.致病性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8、急性细菌性感染时,患者四周血象可能消失() A.中性粒细胞增高B.嗜酸性粒细胞增加C.淋巴细胞增高D.嗜碱性粒细胞增加19、炎症介质可以引起的变化是()A.全身血管扩张B.局部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C.全身血管痉挛D.局部小血管痉挛20、假膜性炎症是()A.发生在浆膜的纤维素性炎B.发生在浆膜的化脓性炎C.发生在黏膜的纤维素性炎D.发生在黏膜的化脓性炎21、高血压病病变主要累及()A.全身大动脉B.全身细小动脉C.全身毛细血管D.全身中等大小的动脉22、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发灶多在肺尖部B.多见于儿童C.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D.主要经血道播散23、胃肠道的恶性肿瘤细胞可侵入肠系膜静脉,因此胃肠道的肿瘤最易转移至()A.肺B.肾C.脑D.肝24、槟榔肝可消失在下列哪种状况下()A.呼吸功能衰竭B.慢性右心功能衰竭C.慢性肝功能衰竭D.慢性肾功能衰竭25、贫血性梗死可发生于()A.心、肝、肾B.脑、肺、肝C.心、肾、脾D.肺、肠、肝26、沃弗综合征见于()A.脑肿瘤B.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病毒性脑炎D.大脑日本血吸虫病27、肝硬化是由下述哪三种病变反复交替进行形成的()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凋亡;枯否细胞增生;肝小胆管增生C.肝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嗜酸性坏死D.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凋亡;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28、诊断病毒性肺炎的组织学依据是()A.找到包涵体B.找到巨细胞C.找到透亮膜D.找到病毒29、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可形成()A.大红肾B.大白肾C.颗粒性固缩肾D.土豆肾30、诊断恶性葡萄胎的依据是()A.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B.转移至肺C.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黏膜下层 D.转移至阴道壁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BAABD6~10DBCBD11~30点击下载查看答案。

病理学基础讲义 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基础讲义	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考试大纲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6.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 7.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9.肺硅沉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10.鼻咽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扩散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1.肺癌的病因、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转移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病理联系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困难、发绀、气急 右心衰竭:心悸、肝肿大、全身淤血和下肢水肿;严重时肺性脑病
1998‐147‐X.下述哪些疾病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B.三期矽肺
C.慢性空洞性肺结核
D.肺动脉反复血栓栓塞
答案:ABCD
122
2003‐33‐A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116
2002‐100‐B.小叶性肺炎是 答案:B E A.纤维素性炎 B.化脓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出血性炎 2008‐133‐B.肺结节病属于 2008‐134‐B.小叶性肺炎属于 答案:C B
(四)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病原体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 肺炎支原体 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A.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B.间质性肺气肿
C.全小叶型肺气肿

病理学相关专业知识-8

病理学相关专业知识-8

病理学相关专业知识-8(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关于胆总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B.走行于肝固有动脉的前方C.起始段在肝胃韧带内D.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E.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分数:1.00)A.B.C.D.E. √解析: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于肝固有动脉的右侧。

与胰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后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2.关于胃的描述正确的是A.胃大部分位于腹上区B.幽门约在第1腰椎体左侧C.角型胃常见于瘦高型的人D.幽门分为右侧的幽门窦和左侧的幽门管E.胃窦和胃小弯是溃疡和癌症的好发部位(分数:1.00)A.B.C.D.E. √解析:3.最常见的受精部位是A.输卵管子宫口 B.输卵管壶腹部C.输卵管伞 D.子宫腔E.输卵管峡(分数:1.00)A.B. √C.D.E.解析:4.关于鼻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鼻孔由鼻翼和鼻柱围成B.鼻翼位于鼻腔两侧C.鼻是由外鼻和鼻腔两部分组成D.鼻翼参与围成鼻前庭E.鼻根向下延续为鼻背(分数:1.00)A.B.C. √D.E.解析:鼻是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组成。

5.胰的位置相当于A.第3腰椎体 B.第2腰椎间盘C.第1、2腰椎体 D.第2、3腰椎体E.第12胸椎体(分数:1.00)A.B.C. √D.E.解析:6.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A.喉室 B.声门下腔C.喉口 D.声门裂E.前庭裂(分数:1.00)A.B.C.D. √E.解析:7.关于膀胱三角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B.膀胱充盈时呈平滑状,收缩时则皱缩C.输尿管间襞位于左、右输尿管口之间D.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E.是膀胱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分数:1.00)A.B. √C.D.E.解析:膀胱三角处无黏膜下组织,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无论在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无黏膜皱襞,故B 是错误的。

病理学8大屏障

病理学8大屏障

1、血脑屏障:存在与血液和脑神经组织之间的屏障结构。

在整个神经系统,血液与神经元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屏障结构。

功能意义:阻止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维持脑组织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构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型、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内皮外基膜(周细胞)、神经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脚板)2、血胸腺屏障:在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是血液内的大分子不易进入屏障意义: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构成:淋巴细胞、上皮网状细胞、上皮基膜、内皮基膜、内皮细胞、巨噬细胞3、气血屏障:毛细血管与肺泡上皮紧密相贴构成的薄层结构,是肺泡内气体与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组成: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4、血睾屏障组成: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生精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内皮意义:维持精子发生的微环境,避免自体免疫反应5、血附睾屏障:位于主细胞近腔面的紧密处,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精曲小管基膜及其支持细胞侧面连接组成,能保护精子成熟中的精子不受干扰,并将精子与免疫系统隔离6、胎盘屏障:胎儿血和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组成:自绒毛表面向内: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与基膜、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绒毛内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功能:选择性物质交换7、滤过屏障组成:血管内皮、血管基膜和裂孔膜功能:血浆中的成分经滤过膜滤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8、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表面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分泌的粘液可保护胃粘膜不被胃液内高浓度盐酸和胃蛋白酶损害。

其中,胃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层,由不可溶性的粘液凝胶构成,内含大量碳酸氢根。

凝胶层将于上皮与胃蛋白酶相隔离,并延缓氢离子向粘液弥散;碳酸氢根可中和氢离子,形成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即所谓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1 / 1。

【北京大学-病理学资料】_8-病理总论名解

【北京大学-病理学资料】_8-病理总论名解

体内平衡(homeostasis):正常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收到基因的严密调控,保持相对稳定,称为体内平衡。

适应(adaptation):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发育不全(hypoplasia):组织或器官未发育至正常大小。

退化(involution):许多组织和器官在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开始逐渐萎缩,这种现象称为退化。

属于生理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malnutritionatrophy):主要见于长期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

首先出现脂肪、肌肉萎缩,最后心脏、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也发生萎缩。

神经性萎缩(denervationatrophy):骨骼肌的正常功能需要神经的营养和刺激,神经元受损时,与之相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的萎缩。

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

废用性萎缩(disuseatrophy):见于肢体长期不活动,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代谢降低,功能减退而引起的萎缩。

压迫性萎缩(pressure atrophy):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的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endocrineatrophy):内分泌器官功能低下可引起相应靶器官的萎缩。

缺血性萎缩(ischemic atrophy):动脉血液供应减少引起供血区的组织发生萎缩。

褐色萎缩(brownatrophy):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褐色,如心和肝发生的褐色萎缩。

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通常由细胞体积变大引起,其基础主要是细胞器增多。

分为生理性肥大如妊娠期子宫和病理性肥大如患高血压的心脏。

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分为生理性增生如妊娠期的子宫和病理性增生如雌激素过高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增生。

病理学基础知识-8_真题-无答案

病理学基础知识-8_真题-无答案

病理学基础知识-8(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多的肿瘤不属于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的是A.肺癌 B.肝癌C.胃癌 D.垂体腺瘤E.神经母细胞瘤2. 左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A.鼻咽部 B.甲状腺C.胃 D.乳腺E.肝3. 下列特殊染色中不能用于显示黏液成分的是A.PAS染色 B.AB(爱尔森蓝)染色C.黏液卡红 D.HID(高铁二胺)染色E.VG三色染色4. 网状纤维染色的意义应除外A.鉴别癌和肉瘤B.区分腺泡状结构的肉瘤与管状腺癌C.区分滤泡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滤泡D.鉴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E.显示肿瘤组织排列方式5. 下列肿瘤在组织学上不会呈筛状排列的是A.乳腺癌 B.大汗腺囊性瘤C.卵巢癌 D.胰腺癌E.皮肤癌6. 一般不发生转移的器官是A.肝、肺 B.脑、骨C.心、脾 D.肾、肾上腺E.胸膜、腹膜7. 类癌是指A.一种与癌类似的恶性肿瘤B.一种不发生转移的癌C.一种癌前病变D.一种介于瘤与癌之间的肿瘤E.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的嗜银细胞肿瘤8. 与激素有关的肿瘤是A.胃癌 B.肝癌C.乳腺癌 D.结肠癌E.皮肤癌9. 可能发生大网膜种植性转移的肿瘤是A.乳腺癌 B.膀胱癌C.胃癌 D.宫颈癌E.肝癌10. 嗜银染色对于评价下列哪类肿瘤具有辅助诊断意义A.上皮性肿瘤 B.间叶性肿瘤C.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D.APUD肿瘤E.生殖细胞肿瘤11. 下列符合腺瘤特征的是A.可见腺管结构 B.形成小叶结构C.浸润性生长 D.经淋巴道转移E.无分泌功能12. 属于副肿瘤综合征的是A.肿瘤所致的发热 B.肿瘤所致的疼痛C.肿瘤所致的全身衰竭D.肿瘤所致的贫血E.肿瘤所致的内分泌紊乱13. 瘤细胞多呈漩涡状排列的肿瘤是A.畸胎瘤 B.黑色素瘤C.脂肪肉瘤 D.脑膜瘤E.横纹肌肉瘤14. 瘤细胞呈栅栏状或不完全漩涡状排列(Verocay小体)的肿瘤是A.神经鞘瘤 B.平滑肌瘤C.纤维腺瘤 D.胶质瘤E.滑膜肉瘤15. 下列组织中的恶性肿瘤不可能是肉瘤的是A.软骨 B.血管C.平滑肌 D.腺体E.纤维组织16. 下列不符合肉瘤的特点是A.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B.起源于间叶组织C.呈灰红色、湿润,质软、鱼肉状D.肉瘤周围可见有网状纤维E.多经血道转移17. 下列不符合肉瘤的镜下组织学特点的是A.瘤细胞弥漫分布B.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穿插、包绕C.间质少、血管丰富D.瘤细胞形成巢,巢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E.实质、间质分界不清18.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最先出现于A.淋巴结门 B.淋巴滤泡生发中心C.被膜下 D.边缘窦E.副皮质区19. 容易转移到脊椎的癌是A.乳腺癌 B.肾癌C.膀胱癌 D.前列腺癌E.卵巢癌20. 较早发生血道转移的肿瘤是A.绒毛膜上皮癌 B.肺癌C.肝癌 D.结肠癌E.膀胱癌21. 肉瘤易发生血道转移的原因是A.恶性程度高B.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楚C.间质中血管丰富 D.生长速度快E.多发生于血管丰富的部位22. 恶性肿瘤通过血道转移最常受累的脏器是A.脑、脊椎 B.脾、淋巴结C.肺、骨 D.肝、脑E.肝、肺23. 下列不属于直接蔓延的是A.子宫颈癌侵及直肠和膀胱B.乳腺癌侵及胸大肌、胸腔至肺C.横纹肌肉瘤侵及周围软组织D.食管癌侵及胃贲门部E.脑胶质瘤周围出现小卫星灶24. 下列属于间叶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是A.CK B.desminC.vimentin D.LCAE.GFAP25. 恶性肿瘤细胞入血的途径主要为A.小动脉 B.毛细血管和小静脉C.中等动脉 D.中等静脉E.淋巴管26. 组织学上不出现腺泡状排列的肿瘤是A.甲状腺髓样癌 B.肾上腺腺瘤C.胰岛细胞瘤 D.膀胱移行细胞癌E.肾透明细胞癌27. 下列肿瘤最易发生肝转移的是A.乳腺癌 B.胃癌C.膀胱癌 D.胚胎性癌E.宫内膜癌28. 下列关于恶病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癌症晚期患者的表现B.是良性肿瘤恶变时的主要表现C.机体严重消瘦 D.全身衰竭的状态E.肿瘤恶性增殖所致的严重消耗状态29. 诊断腺癌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是A.分泌黏液 B.浸润性生长C.病理性核分裂D.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呈腺样排列E.肿瘤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30. 下列不符合癌的镜下组织学特点的是A.有癌巢形成B.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间质内常有纤维组织增生C.癌细胞间可有网状纤维分布D.癌巢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E.癌细胞可呈腺腔样或条索状排列31. 不符合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描述的是A.可发生于肺癌 B.可发生于肝癌C.可发生于胃癌 D.不发生于肉瘤E.可发生于胰腺癌32. 下列关于副肿瘤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肿瘤由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和临床表现B.可表现为内分泌、神经、骨关节、消化、造血等系统的异常C.肿瘤细胞的一些酶活性增加,从而使部分激素分解、丧失或部分丧失功能 D.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E.肿瘤的产物或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33. 肿瘤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A.恶性肿瘤细胞侵入静脉B.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动脉C.血液中查见肿瘤细胞D.肿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E.在远隔器官形成同一类型的肿瘤34. 下列不符合癌的特点是A.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B.呈灰白色、质较硬、较干燥C.形成癌巢,瘤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D.较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E.多经血道转移35.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A.甲状腺 B.食管C.胃 D.乳腺E.肺36. 转移瘤的形态特点不包括A.与原发瘤组织类型相同B.多发性,散在分布 C.边界多不清楚D.多位于器官表面 E.可形成“癌脐”37. 骨转移性肺癌指的是A.骨肉瘤转移到肺 B.肺癌转移到骨C.骨肉瘤和肺癌相互转移D.肺和骨的恶性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E.其他部位的原发肿瘤转移到肺和骨38. 下列属于上皮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是A.CK B.desminC.vimentin D.CEAE.Ⅷ因子相关抗原39. 下列特殊染色可用于脂肪肉瘤鉴别诊断的是A.PAS染色 B.VG三色染色C.嗜银染色 D.苏丹Ⅲ染色E.网状纤维染色40. 下列肿瘤不发生转移的是A.原位癌 B.微小癌C.类癌 D.高分化癌E.未分化癌41. 淋巴结转移性癌的诊断依据是A.淋巴结肿大 B.淋巴结质地变硬C.淋巴结内出现异型细胞D.相邻的淋巴结融合成团E.淋巴结内出现癌细胞42. 能分泌激素的肿瘤是A.子宫颈癌 B.胶质瘤C.淋巴瘤 D.黑色素瘤E.类癌43. 下列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是A.垂体腺瘤 B.卵巢颗粒细胞瘤C.肾上腺皮质瘤 D.乳腺纤维腺瘤E.胰岛细胞瘤44. 有助于诊断肌源性肿瘤的标志为A.CK B.desminC.vimentin D.PSAE.PCNA45. 骨肉瘤通过血道最易形成转移瘤的器官是A.肝 B.肺C.脑 D.肾E.心46. 胃癌癌细胞穿透胃壁浆膜脱落于腹膜,造成癌组织生长于腹膜上,称为A.播散 B.直接蔓延C.种植性转移 D.远处转移E.移植性转移47.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应除外A.压迫组织 B.阻塞腔道C.激素分泌过多 D.可继发出血、坏死E.晚期可有恶病质48. 呈特征性Flexener-Wintersteiner菊形团排列的肿瘤是A.黑色素瘤 B.胶质瘤C.视网膜母细胞瘤 D.无性细胞瘤E.骨肉瘤49. 不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肿瘤是A.视管膜瘤 B.髓母细胞瘤C.神经母细胞瘤 D.黑色素瘤E.视网膜母细胞瘤50. 脑的恶性肿瘤常先转移至A.肺 B.椎体C.肝 D.中枢神经内E.外周神经。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试题和答案

的细胞凋亡特点?
C.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
A.缺血早期以细胞凋亡为主,晚期以细胞
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全面溶解
坏死为主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
B.在梗死灶的中央以坏死为主,梗死灶的
坏死过程中无新蛋白的合成
周边以凋亡为主
E.细胞凋亡时局部无炎症反应;细胞坏死
C.轻度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重度缺血以
A.可逆性
B.阶段性
E.其活化需活化部位去磷酸化
C.检查点
D.单向性
7.不属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E.受细胞微环境影响 3.细胞增殖周期的顺序依次是:
A.G1→M→G2→S B.G1→S→G2→M C.M→G1→G2→S D.S→G1→M→G2 E.M→S→G1→G2 4.有关 cyclin 的描述错误的是:
时局部有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为主
D.急性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慢性缺血以
细胞坏死为主
E.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缺血-再灌注损伤发
生的细胞凋亡比同时间的单纯缺血严重
48.心肌缺血造成的细胞死亡形式,下列哪项
说法是正确的?
A.是坏死,有办法加以干预
B.是凋亡,有办法加以干预
C.是坏死,无办法加以干预
D.是凋亡,无办法加以干预
A.Fas 基因上调 B.感染细胞表达 gp120
A.NGF
B.EGF
C.TNF 分泌↑
C.Bcl-2
D.Bcl-XL
D.感染细胞表达 tat 蛋白
E.Bax
E.IL-2 分泌↑
39.凋亡双向调控基因是:
46.关于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细胞凋亡,下列
A.c-myc
B.Bcl-2

(2)病理学--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思考题与参考答案)(2013)

(2)病理学--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思考题与参考答案)(2013)

第八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正常人动脉血液pH值范围是多少?临床上,有哪些意义?答:正常人动脉血液pH为7.35~7.45。

临床上,根据血液pH,可作出以下判断:①可以判断机体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pH<7.35为酸中毒,pH>7.45则为碱中毒;②血液pH正常,可提示没有发生任何酸碱平衡紊乱;③血液pH正常,可提示代偿性酸中毒或代偿性碱中毒;④血液pH正常,可提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等。

2.何谓酸碱失衡?生理性酸碱平衡调节方式包括哪些?他们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有何特点?血液中最强的缓冲系统是什么?血液中缓冲挥发酸最强的缓冲系统是什么?哪一种酸碱平衡调节方式属于非生理性的?答:酸碱失衡:是指在病理情况下,机体出现酸或碱超量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的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稳定性破坏。

生理性酸碱平衡调节方式及其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的特点:①血液的缓冲作用;②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③肺的调节作用;④肾的调节作用。

调节方式特点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血液的调节反应迅速而有效,但不持久。

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较强,但显效较慢。

肺的调节作用较快和强大,但难以持久。

肾的调节起效慢,但作用大而持久。

血液中最强的缓冲系统是HCO3-/H2CO3。

血液中缓冲挥发酸最强的缓冲系统是Hb-及HbO2-缓冲系统。

骨骼组织参与酸碱平衡的代偿调节属于非生理性的。

3.何谓PaCO2、AB、SB、BB、BE、AG?正常值是多少?分别有何意义?答:PaC02(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指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02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33-46 mmHg,平均值40mmHg。

意义:PaC02是反映呼吸因素的最佳指标。

AB(即实际碳酸氢盐):是指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在实际状况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HCO3-)的量。

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植物病理学 第8章 侵染过程 图文

植物病理学 第8章 侵染过程 图文

土壤含水%
发病率%
80
10.7
40
55.3
20
22.3
土壤含水地40-50%利于孢子萌发。
土壤过湿可造成①通气不好,不利孢子萌发和生长; ②对寄主植物萌发生长较 快;③微生物较活跃,对病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2.温度
温度影响病原物能否萌发、生长以及病原物生长发育的速率。真菌萌发 生长都有最高、最适和最低温度。大多数真菌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25℃,
• 病原真菌一旦侵入寄主体内,菌丝体就会以胞间生长和/ 或胞内生长两种方式在寄主体内扩展,兼性寄生的的真菌 (小麦全蚀病菌和禾谷镰孢菌可以在胞间生长和/或胞内 扩展;专性寄生的真菌的禾柄锈菌和卵菌中的霜霉菌等以 胞间生长的方式在寄主体内扩展;
点)。
(三)接触后的活动
病原菌接触寄主后,萌发和生长。在寄主附近形成一个附 着胞,体眠孢子---芽管侵染丝 --- 附着孢----侵入。 病原物生长阶段,它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生的 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 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这时分泌物对病原 物影响最大。伤口病原物和细菌从伤口流出的营养物质 中吸收营养,不断繁殖自已。
小麦条锈夏孢子在水中才能萌发,湿度为100%,萌发率为10%,湿度为 99%,萌发率不到1%。稻瘟病分生孢子,在水中萌发率为86%,相对温度为 100%时, 萌发率小于1%。 但各种孢子并不完全一样, 苹果黑心病的子囊 孢子萌发最低相对湿度为98.7%,大麦坚黑粉病菌萌发相对湿度为95%。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但具体到各种真菌不同。鞭毛菌的游动孢子要求温度低一些,子囊菌和半 知菌对温度要求高一些。在合适温度下,萌发率很高,经历时间也很短,如:

八版病理学第一章

八版病理学第一章

名词解释1.萎缩(atrophy):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其实质是细胞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和间质增生。

2.化生(metapalsia):发生于同源性细胞间的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在刺激因素作用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是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种细胞分化的结果。

3.虎斑心(tigroid heart):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称为虎心斑,多发于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

4.心肌脂肪浸润(myocardial fatty infitration):心包层脂肪组织增生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心肌间质出现脂肪组织使心肌萎缩,可致心肌破裂、出血、猝死。

5.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又称玻璃样变,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或细动脉壁出现因蛋白质沉积和蛋白变性而产生的半透明状蛋白质积蓄,其 HE染色呈均质、粉染至红染。

6.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因左心衰竭肺淤血,肺内出现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7.迁徙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由于钙磷代谢障碍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常发生与肺、肾、胃等。

8.坏死(necrosis):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的细胞死亡。

9.坏疽(gangrene):局部组织大范围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干性,湿性,气性三种,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

10.机化(organization):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的过程。

11.凋亡(apoptosis):活体内局部组织的单个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表现形式,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细胞不自溶也不引起周围组织急性炎症反应。

判断题×1.脑的萎缩都是病理性原因引起的。

×2.只要消除刺激因子,损伤都可以恢复。

×3.萎缩的基本病变是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

4.器官或组织的体积较正常小就是萎缩。

病理学综合测试8

病理学综合测试8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甲状腺体积和重量都增加,属于代偿性肥大B、代偿性增生C、内分泌性肥大D、内分泌性增生E、不典型增生2、Mallory小体实质是A、肝细胞内脂肪变性B肝细胞内玻璃样变C、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肪变性D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E、单个肝细胞的固缩坏死3、以下肿瘤与鳞状上皮化生有关的是A、支气管肺癌B、肝细胞癌C、胃癌D、直肠癌E、绒毛膜癌4、以下属于液化性坏死的是A、阿米巴肝脓肿B、冷脓肿C、筛状软化灶D、结核结节E、风湿小体5、以下关于“槟榔肝”的描述,正确的是A、常由右心衰竭导致B、肝脏的重量和体积明显缩小C、肝小叶中央处常可见脂肪变性D、肝小叶周围区常可见水变性E、肝窦内常可见心力衰竭细胞6、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是A、白细胞B、纤维蛋白C、红细胞D、纤维蛋白及血小板E、红细胞和白细胞7、“沉箱病”的病因是A、血栓栓塞B、空气栓塞C、脂肪栓塞D、骨髓栓塞E、肿瘤栓子8、容易导致DIC的是A、血栓栓子B、空气栓子C、脂肪栓子D、肿瘤栓子E、羊水栓子9、以下那种细胞不是来自于巨噬细胞A、泡沫细胞B、风湿细胞C、上皮样细胞D、伤寒细胞E、R-S细胞10、以下属于假膜性炎的是A、绒毛心B、细菌性痢疾C、大叶性肺炎D、结核性胸膜炎E、乙型脑炎11、以下属于癌基因的是A、P53B、RbC、MycD、NF-1E、APC12、肉瘤的肉眼特征是A、切面灰白B、切面柔软,鱼肉样C、切面均质D、切面干燥E、包膜完整13、一患者检查发现室间隔后1/3梗死,最后可能是哪只动脉受累?A、左前降支B、室间隔穿支C、右冠状动脉D、左冠状动脉主干E、左旋支14、急性风湿性心肌炎的诊断依据是A、凋亡小体B、Mallory小体C、钙化小体D、Rusell小体E、Aschoff body15、硅肺的诊断依据是A、Aschoff bodyB、Negri bodyC、Asbestos bodyD、Silicotic noduleE、Mallory body16、以下不属于慢性阻塞肺病的是A、支气管扩张症B、慢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肺气肿E、肺结核病17、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的A、顶部和侧壁B、外侧壁C、咽隐窝D、前壁E、顶部18、腺泡中央型肺气肿病变主要累及A、肺泡管B、终末细支气管C、肺泡囊D、呼吸性细支气管E、细支气管19、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病变是A、粘膜腺体萎缩B、粘膜慢性炎症C、血清自身抗体阳性D、肠上皮化生E、假幽门腺化生20、慢性胃溃疡底部的病变不包括A、肉芽组织B、纤维素性渗出物C、胆固醇结晶D、坏死组织E、瘢痕组织21、卵巢Krukenberg’瘤来源于A、乳腺癌B、肺癌C、胃癌D、子宫颈癌E、子宫内膜癌22、病毒性肝炎属于A、变质性炎症B、纤维素性炎症C、化脓性炎症D、增生性炎症E、肉芽肿性炎症23、以下关于溃疡性肠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见于20~30岁人B、可见假息肉形成C、炎症常局限于粘膜D、急性活动性病例常见大量脓细胞E、病变呈阶段性分布24、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A、点状坏死B、假小叶C、桥接坏死D、大片坏死E、碎片状坏死25、星空现象鉴于哪种肿瘤A、外周T淋巴瘤B、白血病C、乙型脑炎D、霍奇金淋巴瘤E、Burkitt淋巴瘤26、下列哪项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A、重症肌无力B、系统性硬化C、类风湿性关节炎D、口眼干燥综合征E、结节性多动脉炎27、以下关于绒毛膜癌,错误的描述是A、无间质B、血肿样结节C、早起血道转移D、滋养叶细胞异型增生E、常可水肿绒毛28、以下不属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的是A、SatellitosisB、Soften fociC、Perivascular cuffingD、Negri bodyE、Neurophagia29、Graves患者血清哪种激素水平升高A、LATSB、TSIC、ACTHD、HCGE、GH30、Burkitt淋巴瘤是A、T细胞淋巴瘤B、好发于亚洲儿童C、高度恶性肿瘤D、与HPV感染有关E、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三、B型题A、瓣膜上有灰白细小的赘生物B、瓣膜纤维化C、纤维化的瓣膜上有黄色巨大赘生物D、瓣膜穿孔E、正常的瓣膜上有黄色巨大赘生物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A、肺泡细胞癌B、小细胞癌C、大细胞癌D、腺癌E、鳞状细胞癌中央型肺癌最常见的是属于APUD瘤的是A、增生性炎症B、化脓性炎症C、纤维素性炎症D、肉芽肿性炎症E、变质性炎症乙型脑炎属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于结核病属于局灶型肺结核B、原发性肺结核C、Tuberculoma D、浸润型肺结核E、干酪性肺炎原发综合征常见于急性空洞常见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是简答题请问急性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如何?请用病理变化解释为什么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痰液不同?请问胃癌的扩散途径如何?简述哪些疾病可以导致肝脏内形成结节?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哪些类型?问答题请问哪些疾病可以导致肠道形成溃疡?各有何病变特点?病例分析题患儿,男,9岁,因少尿及眼睑水肿2天入院。

病理学教学第八章 发热

病理学教学第八章  发热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概念
ü 1966年,韩德森( Virginia henderson)提出:护理是帮助健 康人或病人进行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按;宁) 的活动,直到病人或健康人能独立照顾自己。
ü 1970年,罗杰斯(Rogers)提出“护理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 佳的健康潜能状态,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只要有人的 场所就有护理服务”
目前已发现的内生致热原主要有:
白细胞介素-1(IL-1)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
干扰素(IFN)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
三、内生致热原引起发热的机制
图8-2 发热机制示意图
03 发热的分期与热型
一、分期
(一)体温上升期(stadium incrementi) 体温上升期为发热的初始阶段,该期热代谢特点为:机体散热减少,产热增多,由于 产热大于散热,体温逐步上升。
理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场地从医院到家庭、社区。 5、现代护理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科
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
60年代,约翰森(Dorothy Johnson)认为护理是: 某些人在某种应激或压力下,不能达到自己的需要, 护士给他提供技术需求,解除其应激,以恢复原有 的内在平衡。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专业---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 为较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1978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 保健”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图8-3)
(图8-4)
(图8-5)
二、热型
(二)按体温曲线形态分型
4.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波动不规则(图8-6)。 5.周期热 体温在数天内逐步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数天后又复发,呈现波浪

《病理学》第八节 呼吸困难

《病理学》第八节 呼吸困难

问题
1. 该患者主要症状有哪些? 2. 本例发绀的病因和机制是什么?
答案
1. 咳嗽、气促、发绀 2. 缺氧造成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包括:
心性发绀(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伴Eisenmenger综合征)
肺性发绀(呼吸道感染)
机制: 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左→右分流,非发绀型先心病 呼吸道感染诱发病情加重,肺动脉高压加重 右心压力>左心压力,右→左分流, →发绀 右→左分流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 Eisenmenger综合征
伴哮鸣
③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3)混合性呼吸困难
①病机:
肺换气障碍
②特点: ③临床意义:
呼吸浅快
重症肺炎 大片肺不张 大面积肺梗死 大量胸腔积液/气 间质性肺病
2.心源性呼吸困难
右心功能不全 左心功能不全
肺淤血 劳累性呼吸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有何特殊气味,痰中是否带血等
练习题
1.咳大量脓臭痰最常见的疾病是: A.肺脓肿 B.慢性支气管炎 C.大叶性肺炎 D.支气管哮喘 E.肺结核
2.咳铁锈色痰最常见的疾病是: A.肺脓肿 B.支气管哮喘 C.大叶性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 E.慢性咽炎
5.下列哪项可引起混合性呼吸困难: A.气管异物 B.喉痉挛 C. 自发性气胸 D.支气管哮喘 E.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6.下列哪项可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A.急性喉炎 B.气管异物 C.急性会厌炎 D.支气管哮喘 E.喉水肿
7. 潮氏呼吸、比奥呼吸常见于: A.喉炎 B.左心功能不全 C.右心功能不全 D.呼吸中枢功能障碍 E.情绪激动
问题
1. 呼吸困难的概念。 2. 呼吸困难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肺炎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节 门脉性肝硬化
1.掌握肺炎概念、分类、病因发病、病
理、结局倂发症及病理与临床;
2.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概念、分类、病
因发病、病理变化及病理与临床;
3.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概念、病因发
病及病理与临床;
4.认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
检出病毒包含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 性肺炎的重要依据(见图8-14)。
图8-14 病毒性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
3.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症状:发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甚至 出现发绀及全身中毒症状。 X线:肺部可见斑点,片状浅薄阴影。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和 免疫系统直接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 播。传染性极强。 发病情况:人群普遍易感,感染者以青壮年为 主,病死率较高。潜伏期约1~12天(通常4~5天)。
或继发于细菌感染。主经飞沫传染,以流感病毒
和腺病毒多见。病毒侵犯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
且必须在细胞内生存,可形成具有一定诊断依据
细胞内包含体。
二、病毒性肺炎
2. 病理变化 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的炎症。 病变肺组织轻度肿大,无明显实变。镜下: 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间质充血,水肿, 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无或 有少量渗出物。有透明膜形成。在增生的 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胞核和胞质内, 可见病毒包含体。
一、慢性支气管炎
是指主要由理化和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 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主要症状和诊断标准为:反复发作 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且症状每年至少 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并排除其他肺 尘埃沉着症者。 发病情况:40岁以上男性最多见,冬春 季多发。
一、慢性支气管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支气管炎 主要致病因素有以下四点(见图8-15)。
三、支原体肺炎
各型肺炎的鉴别(见表8-1)。
表8-1 各型肺炎的鉴别表
大叶性肺炎 病 因 发病年龄 病变范围 病理变化 肺炎球菌 青壮年 单侧大叶,左肺下叶多见 大叶实变,色根据分 期而变,细颗粒状 肺泡腔内大量纤维蛋 白伴血细胞渗出的纤维蛋 白性炎 小叶性肺炎 多种混合化脓菌 小儿、老人体弱者 两肺小叶、下叶背侧多见 病灶大小不一,灰黄色, 病灶旁可见代偿性肺气肿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 组织的化脓性炎 起病缓慢,弛张热,脓痰 点片状阴影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支气管扩张,较大叶肺炎 严重 间质性肺炎 病毒,支原体 青少年(<20岁) 两肺间质节段性灶状分布 肺间质炎性渗出,无实变 小叶间隔,肺泡壁充血、 水肿、炎细胞浸润 剧烈咳嗽,顽固性干咳 肺纹理增强,或点片状 浅薄阴影 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图8-17 肺气肿发病机制
二、肺气肿
(二)病理变化与类型 气肿肺显著膨大,边缘钝圆,肺组织柔软而弹 性差,色泽灰白,表面可见肋骨压痕(指压痕不易 消退),切面可见扩大的肺泡囊腔(见图8-18)。
图8-18 肺气肿(肉眼观)
二、肺气肿
肺泡扩张,间隔变薄、断裂,肺泡融合成较大 的囊腔,肺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呈 纤维性增厚,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 (见图8-19)。
一、 细菌性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
三、支原体肺炎
第一节 肺炎
肺炎(pneumonia) 是发生于肺组织的急性渗 出性炎。 肺炎以细菌引起的最为常见,根据病因不同可 分为三大类(见图8-1)。
图8-1 肺炎分类
一、细菌性肺炎
是指由细菌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通常引起 肺实变,可表现为斑块状或整个肺叶实变。
图8-8 大叶性肺炎(红、灰色肝样变)
一、细菌性肺炎
(4)溶解消散期 一周后,机体的抵
抗力增强,炎症消退,肺内实变病灶消失, 结构和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
征消失,X线检查病变区阴影密度降低,
透亮度增加。
一、细菌性肺炎
3. 结局和并发症 大叶性肺炎的结局和并发症有以下四种情况 (见图8-9)。
图8-12 小叶性肺炎(肉眼观)
一、细菌性肺炎
镜下观察:病变早期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表面附着粘液性渗出物;病变发展,细支气管及周 围肺泡腔内充满多量的中性粒细胞,及脱落崩解的 上皮细胞,少量的红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物增 多,转成脓性。病灶 周围肺组织充血、水 肿,部分正常肺泡过 度充气呈代偿性肺气 肿(见图8-13)。
镜 下
临 床 X 线 并发症
起病急骤、高热、铁 锈色痰
弥漫片状致密阴影
肉质变、肺脓肿、脓胸
患者,男性,17岁。6天前因剧烈运动后,冷水洗浴, 于次日头痛发热,继而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食欲不振。 服感冒药未见好转。 查体:急性病容,呼吸短促,T39.50C,精神差,口唇 发绀,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 24.2×109/L、中性90%、淋 巴细胞10%,X线检查:见右肺下叶大片致密阴影。 入院后抢救无效,病情恶化死亡。 尸检:右肺下叶实变,切面灰黄色干燥,颗粒状。左 右胸腔及心包积脓,心腔内可见黄白色质脆易碎的赘生物 附着。 讨论题: 1.你考虑患者属哪型肺炎?有何并发症? 2.请你分析患者的死因?
图8-13 小叶性肺炎(镜下观)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细菌性肺炎
3. 临床病理联系 发热、咳嗽、咳痰
是最常见的症状,痰液往往呈粘液脓性或 脓性。 4. 结局和并发症 经及时治疗,本病 多可痊愈。婴幼儿,年老体弱者,特别是
并发其他严重疾病时,预后较差。
二、病毒性肺炎
多由上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肺间质(支气管、
细支气管周围、小叶间隔、肺泡壁等)的渗出性 炎症。常散发、偶可造成流行,患者多为儿童。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可由一种病毒或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引起
图8-9 大叶性肺炎并发症
一、细菌性肺炎
肺肉质变:若渗出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少,或释 放的蛋白酶不足,渗出物不能被完全吸收清除,则 肉芽组织长入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 又称机化性肺炎。
图8-10 肺肉质变
一、细菌性肺炎
(二)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 主要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变是以细支气管 为中心,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又称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病变常由先存 的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扩散到肺实质,以老年人、 小儿及体弱久病卧床者 多见。临床常有发热、 咳嗽、咳痰等症状。冬 春季多见(见图8-11)。
一、细菌性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绝大多数(>90%)由 肺炎球菌引起 诱因:受寒、疲劳、醉酒、麻醉、糖尿病、肝、 肾疾病;其发病机制(见图8-2)。
图8-2 大叶性非发病机制
一、细菌性肺炎
2.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 大叶性肺炎常发生于两 肺下叶,以左肺多见,偶可波及两肺。病变以肺微 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浆液纤维蛋 白渗出为特征。典型病变分四期(见图8-3),每期 约2天左右(见图8-4)。
图8-19 肺气肿
二、肺气肿
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的不同, 肺气肿可分为下列类型(见图8-20)。
图8-20 肺气肿分型
二、肺气肿
(三)临床病理联系及转归 临床主要症状:胸闷、气短、发绀、呼 气性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典型体征:肋间隙增宽,胸廓前后径增 大,呈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叩诊过清 音,听诊呼吸音减弱。 X-线:肺视野扩大,横膈下降,透亮度 增加后果:自发性气胸肺、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图8-5 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镜下观)
一、细菌性肺炎
(2)红色肝样变期 肺叶仍肿大,暗红色,质 实如肝,切面粗糙颗粒状;镜下观察:肺泡腔内充 满混有大量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 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纤维蛋白在肺泡间互相连接成 网。咳痰呈铁锈色。 触诊语颤增强,叩 诊浊音,听诊有湿 性罗音,胸部X线 见大片致密阴影 (见图8-6)。
图8-6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硬变期(镜下观)
一、细菌性肺炎
(3)灰色肝样变期 病变肺叶仍肿大,灰白色 (见图8-7),质实如肝,肺泡腔内纤维蛋白渗出 继续增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甚至闭塞,病变 肺组织呈贫血状。
图8-7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硬变期(肉眼观)
一、细菌性肺炎
纤维蛋白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铁锈色 痰逐渐转为粘液脓性痰。此期缺氧症状减轻,体症 及X线同红色肝样变期(见图8-8)。
图8-16 慢性支气管炎
一、慢性支气管炎
(三)临床病理联系 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急性发作时可变为粘液脓
性痰。支气管痉挛或支气管狭窄,及粘液渗出物
的阻塞可引起喘息。检查时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啰 音和哮鸣音。
(四)结局 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如能
积极预防感冒,控制感染,防止复发,多数可以 痊愈。若反复发作,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 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肺炎等。
二、肺气肿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 是指由于气道阻塞和阻塞性通气障碍 引起的末梢肺组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
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过度充气和膨胀,
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
容量增大的一种疾病状态。
二、肺气肿
(一)病因 发病机制 肺气肿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 尤以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吸烟、空气污染、小气 道感染,尤其是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引起肺气肿的 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见以下三点(见图8-17)。
图8-11 小叶性肺炎(肉眼观)
一、细菌性肺炎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小叶性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小叶性 肺炎常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如麻疹后肺 炎,手术后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 等。 2. 病理变化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以细支气管 为中心的肺组织的化脓性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