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模具培训与管理方案

模具培训与管理方案

模具培训与管理方案摘要模具作为制造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专业的设计和制造技能。

为了提高模具工程师的技能和管理水平,制定了本培训与管理方案。

培训方案包括模具设计原理、模具制造技术、模具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管理方案包括模具库存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模具培训方案培训目标•培养工程师具备模具设计、制造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工程师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操作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培训内容模具设计原理•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模具结构、材料、加工精度和表面处理的要求•模具设计中的CAD和CAM技术的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造的材料选择与热处理技术•模具零件的机床加工技术•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模具维护和管理•模具保养与维护管理•模具维修和改进技术•模具库存管理培训方式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工作坊等多种培训方式,为工程师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培养工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具管理方案模具库存管理•根据产品批量和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模具库存管理方案•定期对模具库存情况进行检查和整理,及时更新库存台帐和备件清单•制定模具领用和归还制度,规范模具借用流程设备维护管理•定期对模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维护记录及时更新•制定设备保养、故障排除和维修操作规程•管理模具维修历史记录,并做好维修质量评估工作质量控制管理•制定顶扫描、3D打印和CT成像等检测控制有效性及验收标准•编写模具制造的工艺文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根据质量问题和客户反馈及时反馈和改进,提高产品品质结论本模具培训与管理方案,针对模具生产环节制定了具体的培训和管理方案,包括模具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实施本方案,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开展“一个对接,一个突出,三位一体”为特色的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教材,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以服务行业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模具工、工具钳工、模具制造工等岗位的任职要求,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岗位职业标准,依托行业企业设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路1、以企业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明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根据企业需要和岗位能力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基本的模具技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模具零件加工、修整、组合装配和调试的技术并初步具有模具设计的能力,具备使用、保养成形设备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规格(1)、知识要求1)掌握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英语知识;2)掌握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3)掌握识读模具零件图、装配图的知识和绘制一般零件草图的知识;4)掌握模具制造、维修与保养的专门知识;5)掌握加工设备及成形设备使用与保养的知识。

(2)、技能要求1)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2)具备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的能力;3)具备模具制造、维修与保养的能力;4)具备加工设备及成形设备的使用与保养能力;5)初步具备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的能力。

(3)、职业素养要求1)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再提高的能力,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2)文化素质: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

模具设计新人培训计划方案

模具设计新人培训计划方案

模具设计新人培训计划方案一、前言模具设计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模具设计师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针对模具设计新人的培训,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新人尽快适应工作并成为优秀的模具设计师。

二、目标通过培训,使新人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设计、分析、加工、装配模具的能力,并能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模具设计任务。

三、培训内容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概述:模具的定义、分类、结构等-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的选择、特点、应用范围- 模具设计原理: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等2. CAD/CAM软件的使用- 介绍CAD/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基本绘图技能:绘制零件图、总装图、零件图和立体图等- 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模具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3. 模具设计实践-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分析现有模具设计案例,了解不同类型的模具设计特点- 模具设计实例:通过实例设计,让新人熟悉模具设计的流程和技巧- 检验与评估:对新人设计的模具进行检验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4. 模具制造加工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加工的常用工艺和方法- 加工设备的使用:模具加工工艺的设备、工具和操作技巧- 质量检验与保障:模具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保障措施5. 模具装配与调试- 模具装配基本原理:模具的装配原理和方法- 模具调试技术:模具调试的基本技术和流程- 模具调试案例分析:分析模具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 安全生产知识- 模具设计安全常识:模具设计和使用中的安全知识- 安全操作规程:模具设计和加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模具设计安全意识培养:提高新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培训流程1. 前期准备- 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 安排培训讲师和学习资源- 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2.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向新人传授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 培训讲师进行知识点讲解,学员进行笔记记录并提出问题3. 实践训练- 安排新人进行模具设计实例训练,通过实例设计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具设计训练结束后,进行检验和评估,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和辅导4. 装配调试- 安排新人进行模具装配和调试训练,让他们掌握模具的装配和调试技术- 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员对新人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5. 安全生产教育- 开展模具设计安全教育,让新人了解模具设计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培训结束后,进行安全操作考核,确保新人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五、培训评估1. 培训效果评估- 对培训结束后的新人进行知识技能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对新人的模具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设计水平和能力2. 培训满意度评估- 对新人进行培训满意度调查,了解新人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对培训讲师进行评价,检查教学质量和讲师水平3. 培训后续跟踪评估- 培训结束后,对新人进行一定期限的跟踪评估,了解新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培训效果六、培训师资力量1. 讲师- 培训讲师应具备丰富的模具设计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 讲师应熟悉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2. 辅导员- 对新人进行模具设计实践训练时,安排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 辅导员应耐心细致地指导新人,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七、培训设施和资源1. 教学设施-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如教室、计算机、绘图设备等- 提供实践训练场地和模具制造设备2. 学习资源- 提供优质的教学教材和学习资料- 提供充足的模具设计案例和实践训练资源八、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 培训周期为3个月- 每周培训时间为4天,每天8小时2. 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为企业内的专门教学场地和实践训练场所九、总结模具设计是一门需要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活,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使新人快速掌握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模具设计师。

高职院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高职院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型 的产 业 , 在 我 国国 民经济 中 占有非 常重 要 的地 位 。 模 具工 业作 为 国家 的基础 性产 业 ,早 已被 国家 定 为 机 械工 业 技术改 造序 列第 一位 ,在 “ 十五 ”规 划 中 列 为重 点扶 持产 业 ,得 到 了迅速 发展 ,并 E l 益 受到
人 们 的重视 和关 注 。我 国模具 工业 近 十年来 一直 以
第9 卷・ 第1 1 期
职 业 时 空
C A R E 人 才 ER HO RI ZON

高 职 院 校 模 具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体 系的 构 建 与实 施
严 勇
( 长 沙航 空 职 业 技术 学 院 ,湖南 长沙 4 1 0 1 2 4 )
摘要 :针对 模具技 术 的发展现 状及发 展 前景 ,结合 当前 企业对 模具 专业技术 人 员的能力 要求 ,探 讨 了本 专业课 程体 系 的建 设 ,寻求 以 “ 能力 ”为 主线 的项 目化教 学模 式 ,在教 学 中保 证理论 与实 践 的
模具 技术是集 中众 多学科体 系的一 门综合 技术 。
现代 技术 的发展 ,对 模 具技 术要 求越 来越 高 ,对 模 具技 术人 员 的要求 也越 来越 高 …。传统 的模 具科 技 人才 ,已渐 渐不 能 适应新 形 势 的要 求 。为 了能更 好 地使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市场需求相契合,
作 者 简 介 :严 勇 ( 1 9 7 6 -) ,男 ,硕 士 ,长 沙 航 空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机 械 制 造 系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模 具 设 计 、机 械 制 造 。
收稿 E l 期 :2 0 1 3 — 0 9 — 2 2
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是湖南省最大的汽车模 具 生产 中心 ,拥有 先进 的汽 车模具 加 工装备 ,模具 生 产全 面实 现计 算机辅 助设 计和 制造 。鸿 准精 密模 具 有 限公 司主要 从事精 密模 具 、精 密机械 零件 加工 及模 具 设计开 发 、 自动化 设备 开发 等优质 工程 服务 。 上述 公 司对大 专起 点 的模 具 专业 毕业生 的基 本要 求 主 要是 :①有 一定模 具 专业理 论基 础 ,如 熟 悉模具 结 构 ,了解一 般冷 冲模 的工作 原理 和 工艺工 程 ;② 能 看懂 机械 图纸 ,具有一 定 的实践 操作 技能 ,能够 单 独完 成模具 的调 试 、 研磨 和安 装;③ 身体素 质好 , 能 吃苦 耐劳 , 工作 责任 心 强 , 具 有 良好 的团 队精神 。 模具 专业 毕业生在企 业的培养过 程如下 ①到一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模具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模具制造企业的各项工作。

二、培养规划1.基础阶段:在大一、大二的前两年,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课程,同时进行模具制造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模具设计原理、材料力学、金属加工工艺等。

此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2.专业阶段:在大三、大四的后两年,学生主要学习模具制造技术和工艺,包括自动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维修与保养、模具项目管理等课程。

此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阶段:在大四下半年,学生进行实践工作,包括模具制造企业的实习和毕业设计。

学生在工作中运用所学技术和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继续教育:为了适应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和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学校应建立起继续教育体系,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例如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或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三、教学内容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英语、大学化学等。

2.专业课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模具维修与保养、模具项目管理等。

3.实践课程:实验实训、模具制造工艺试验、模具维修与保养实践、毕业设计等。

四、培养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与实例教学:引入真实模具制造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问题思考和解决能力。

3.项目实践:将学生组织成小组,参与模具制造项目实践,实践项目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等,通过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高职模具专业“两轮顶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高职模具专业“两轮顶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 发展。模具制造技术 水平 的高低 ,决定着产 3 品 的质量 、 效益和新产 品开发 能力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 低 的重要标 志。提 高模 具制造 水平不但要有先进的制造设备 ,更重要 的是要有掌握先进 制造技 术的高技能人才 。模具技能人才是指掌握 了
丰 富的 模具 结 构及 制 造 工艺 经验
“ 两轮顶 岗”是指将学生三年 的学 习过程分为 在学校学 习和 到企 业实习相 互交替的四个 阶段 ,即 “ 1 1 22 ”形式 ,前一 个 … ’ 的是 2 指 学生前两个学期在校 内学习 ,主要学 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 一个 前 “ ”指的是 学生第三个 学期在校外进 行工学交替 ,安排学生到塑料 l 制品厂或者五金制品厂顶 岗实 习,让学生 了解塑料制 品和 五金制 品的 生产过程 ,掌握塑料制品和五金制 品的加 工工艺 ,了鳃模 具的结 构 , 为后面学 习模具设计打 好基础 ,后一个 “ ”指 的是学生第 四 、第五 2 学期 回到校内学 习 ,主要学 习专业 课程 ,后一个 “ ”指 的是学 生第 l 六个学期在校外进行顶 岗实 习 , 安排 学生 到模 具厂从事模 具设计和加 工工作 。 “ 工学结合 ”包括 两个层 次 ,一 是指校 外和校 内的工学 结 合 ,二是指在校 内的工学结合 , 就是 依托校 内实训基地 ,以真实产品 为载体进行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设计 , 主要 采用项 目 向 、学练做一 导 体化等教学模式 ,凸显 以生产性实训 为主要特征 的人才培 养特 色。这 样 ,使学生三年的学 习生涯达到一个 “ 习顶岗再学习再顶岗”螺旋 学 式上升过程 ,实现学做合一 、 工学合 一 、顶岗与就 业合一。人才培养 模 式结构图如图3 所示。
计 、制造 、装配与调试 、模具加工设备的调整与操作 的实践能 力强和 具 有 良好 职业道 德 、创新 精神 、可持 续发展 能力 的高技能 应用型 人

论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的梯形人才培养模式

论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中的梯形人才培养模式

践演示。 在 冲压 模 具 设 计 的 实 践过 程 中 , 学 生必须 参加的实践环 节有冷 冲模的设计 、 加工 、 装配、 维护 , 冲 压 成 型 工 艺 的 设 计 与 实施 。 我 们 采 用 将 教 学 模 型 整体 逐 步 分 解 的模式 进行 , 并 在 分 解 的 过 程 中 复 习 理 论 知识 。 然 后 再 让 学 生 由简 入 繁 的 逐 步 进 行 实践 。 最 终 达 到 每 一 个 实 践 小 组 都 能 做 出 个完 整的成品模具 。 1 . 3反 馈分层 推进 反馈 分层推 进 , 是在 整个教学 过程 中 教 与学 , 学 与 练 的 反 馈分 层 推进 , 整 个 反 馈 包括备课 、 授课 、 辅导 、 实践等。 反馈 的 目的 在于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 , 改 进教 学 方 法 ,
神、 合 作 意 识 和 开 放 的 视野 , 以及搜集 、 处 理和交流信 息的能力 。 课 本 上 的 文 化 知 识 面很狭窄 , 不 能满 足 学 生 的 需 要 。 因此 , 教 学中 , 教 师应 该 根 据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灵 活 变通 , 制 定 有 针 对性 的教 学 目标 , 培 养 各方 面 的人 才 。 否则 , 梯 形 教学 模 式 就 成 了 一种

2 . 4创 新教 学环 节 , 掌握学 生需 求
学生 与知识、 技 能之间。 知 识 对学 生 而
1 梯形人 才培养模式 的定 义
区 别与 固有的分 层教学 模式 。 我 校 运 用 的 梯 形 教 学 模 式 区 别 于 将 学 生 分 为 三 六 九等 的梯形教 育。 我 校 的 梯 形 分 层 推 进 教 学模 式主要分 为授课分 层推进 、 实 践 分 层 推进 、 反 馈 分 层 推 进 三个 子 模 式 进 行 。 每 个 子模 式的进行 , 都 时 刻 围绕 学 生 的思 想 情 感和 学 习兴 趣 。 有 针 对 性 的 指 导 学 生 的 学 习和 实践 , 提 高 学 生 的综 合 能 力 。 1 . 1授 课 分层推进 按 照 教 学 大纲 和教 学 目标 , 起步初级 、 面向中级 、 引导 高 级 。 在知识 的传授 、 学习 方法指导 以及 E l 常的课 外作业 中。 明 确 每 学期 , 每月 , 每 周 的 具 体 要 求 和 具 体 目标 。 在新课程开 始前让学生 掌握每 一节课 , 每 章节应该 掌握的具体 知识 , 提 高 哪 些 运 用知 识 的 能 力 。 并在每一节课的结尾 , 有意 识的出现 下一节课会 出现的 内容。 在 多次 基 础 知识 的 教 学 中 、 教学后 , 引导 学 生 进行 综合性 的探讨 。 例 如 在 模 具 制 造 工 艺 的 授 课中, 前期Ⅸ 模 具 制 造的 工艺 过 程 》 这章里, 可 以 根 据 已有 的模 型 , 提示下一章《 典 型零 件 的 加 工 工 艺 , 在 系 统 掌 握 了 各 个 零 件的 加工后 , 引导 下 一 章 《 模具 装 配 工 艺》 , 并提 示最后 一 章 的 内 容 价 值 工 程 在 模 具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 这样 , 在 整 个 的教 学 过 程 中 , 既 避免 了传统教学 的枯燥尢昧 , 有 效 的 调 动 了学 生 的 积 极 性 和学 习 热 情 。 让他们 能 自 主 的 在 课 后 去 翻 阅新 内 容 , 了解 新 知 识 。 1 . 2 实践 分层 推进 中 职 院 校 是 培 养技 术 技 能 型 人 才 的基 地。 模 具 制 造 技 术 专 业 培 养 目标 决 定 了实 践的重要性 。 学 生 的理 论 知 识 必 须 和 实 践 技能有效 的联系在一起 。 我 校 与 实 训 基 地 同 步 教学 方法 。 在实践教学中 , 理 论 老 师全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机械、电子、轻工、塑料等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生产一线的管理等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2、具备CAD绘图的能力和应用模具CAD/CAM软件的初步能力。

3、具有设计一般冷冲模、型腔模和工夹具的能力。

4、具有编制和实施一般模具制造工艺、冷冲压和塑料成型工艺的能力。

5、具有压铸模、锻模等其他模具的一般设计能力。

6、具有模具钳工和一种模具生产主要设备的操作技能。

7、具有模具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8、具有数控加工编程的能力。

9、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板料、冲压与塑料成型工艺及其加工设备的基本知识。

10、了解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并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1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二、学制:3年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一)本专业总课时为3031学时。

附教学进程表。

(二)本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文化基础课程(597学时),专业核心课程(630 学时),专业技能课程(490学时),专业选修课程(314学时),顶岗实习(1000学时)。

五、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模具设计,模具销售,模具助理设计师、绘图员、模具钳工、车工、铣工、CNC编程加工编程操作员等。

六、主要课程的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课程本模块理论教学部分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课程。

面向现代模具设计制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面向现代模具设计制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模具工 业是 衡量 国家工业化 水平 的重要 标准 , 作 为 制 造业 加工 中的重 要设 备 , 模 具 的精 度 、 一致 性 和 生产 率 是 其他 制造工 艺没 有办法 比拟 的 , 而模 具工业 与 当地 制造业 发展息息相关, 可以说模具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 制造 业 的高速发 展 。
业 培养模 式 的创 新势在 必行 , 这就 要求各 大院 校一 定要 在 制定工 程能力 培养规划 上下 足功夫 , 强化 学生 的实 践能 力 和工程 能力 , 加强 职业资质 培训 , 构建 实践教 学框 架 , 对 专 业 课程 进行优 化设 计 , 同时 切 实执 行教 学 改 革 的 基 本 内 容, 在人才培 养过 程 中融 合职 业 资质 的培训 和实 践教 学 , 构 建 出全新 的人 才 培养 方 式 。在模 具 设计 制 造专 业 的 课 程安排 上 , 需 要将设 计 实 验纳 入 教学 内容 , 对 现有 的教 学 措 施和 方式进 行深化 改 革 , 利 用 学校 现 有 的资 源 , 推 动 开 放 式教 学的开展 , 在 科 学研 究 工 作开 展 的 同时 , 结 合 生 产 实际 , 训练学 生 的综 合 性工 程 技术 , 真 正将 学 到 的知 识 运 用 到实 际生产 当 中。
2 对模 具设 计专 业的培 养模式 进行 革新
模具 设计专 业是 一 门以材料为对 象 、 以成 形技 术为 途 径, 最 终实 现产 品制造 的专业 。现有教 育模式 已经 远远 不 适 用于 当今 的教 育发 展 , 进 而 出现 了种 种 问题 。譬 如 , 人 才培养 的规 格 层 次 不 明 , 没 有 培 养 类 型进 行 明确 的划 分, 专 业教 学 目 标 混乱 , 学生 的专业水 平 、 职业 素 质和 能力 与就业 方 向差 异 巨大。在这 种形势 下 , 对模具 设计 制造 专

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8期摘要:在分析目前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行“三合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详细分析该模式的构建要素,重点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方法和途径。

“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探索与实践将对高职院校五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要素;构建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8-0080-04*项目来源:本文系2014年度中国职协立项研究课题《市场机制下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407)与2014年度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2014/ 06/0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姚小强(1971-),男,江苏盐城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技师分院机械系副主任,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范同华(1981-),男,江苏盐城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技师分院讲师,机械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管林东(1974-),男,江苏盐城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技师分院,高级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

收稿日期:2016-05-23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姚小强范同华管林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2)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五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称“五模”专业)大多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了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为切实提高“五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模具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和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并开展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1],认为必须加快改革“五模”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五年一贯制衔接、实践教学着力岗位综合模拟、顶岗实习突出校企利益共振等层面,本文提出创新“五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观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三合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实现素质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有效转变,全面提高“五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模具制造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熟悉模具制造工艺、原理,掌握常用模具材料及选材、模具结构设计原则和加工工艺流程。

2. 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的金属冷热成形及压铸、注塑等塑性加工技术,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和编程能力。

3. 培养学生掌握常见CAD/CAM/CAE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够进行模具组件的三维设计、工艺分析和模具加工路径的优化。

4. 培养学生具备模具制造现场技术管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模具加工、装配、试模等工作,并对模具制造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成本等进行有效控制。

二、课程内容1. 模具制造工艺概论2. 模具材料及选材3. 模具结构设计原则4.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5. 固态成形加工技术6. 金属切削加工技术7. 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和编程能力8. 模具组件的三维设计9. 模具工艺分析和加工路径优化10. 模具制造现场技术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模具制造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实际模具制造案例演示。

3. 实验室实践操作。

四、教学要求1. 学生要熟练掌握常见的金属冷热成形及压铸、注塑等塑性加工技术。

2. 学生要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和编程能力。

3. 学生要熟练掌握常见CAD/CAM/CAE软件工具的应用。

4. 学生要独立进行模具加工、装配、试模等工作,并对模具制造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成本等进行有效控制。

5. 学生要能够进行模具组件的三维设计、工艺分析和模具加工路径的优化。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40%。

2. 实验和作业:占总成绩30%。

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30%。

六、参考教材1. 《模具设计基础》2. 《数控机床编程技术》3. 《CAD/CAM/CAE应用技术》4. 《模具工艺设计与制造》5. 《模具检验与质量控制》。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模具成为了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性工具和产品。

模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制造工艺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因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国内外模具制造现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来探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国内外模具制造现状模具制造是一个技术层次颇高的机械制造领域,涉及到数控加工、CAD/CAM、模具设计等多个方面。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模具市场增长明显,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模具生产国之一。

目前国内模具企业多以小而散、分散无序为主,模具制造技术含量低,高性能模具生产能力还不够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

在此背景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厚植人才力量,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才能更好地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符合制造业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熟练掌握现代数控加工机床的操作及程序编制技能;(2)掌握2D和3D CAD软件的使用,具备模具设计和工装夹具设计的基本能力;(3)掌握模具材料应用、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技术,了解模具的设计、制造、装配和调试流程;(4)具有独立解决模具设计、制造、维修等问题的能力;(5)能够有效组织团队,规划和指导模具制造过程;(6)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能够进行国内外技术文献的研读和交流。

三、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后续学习工程数学和工程力学打下基础;(2)工程制图:包括平面图、立体图和三维造型等,为后续学习CAD软件做准备;(3)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基础,力学性能和疲劳强度等,为后续学习模具设计提供基础知识;(4)CAD/CAM:包括AutoCAD、Pro/E、CATIA、UG等软件的掌握,为后续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5)模具设计:包括基本构造和工艺、模具功能、模具设计计算基础、模具设计实例等,为后续模具制造提供制造流程、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6)模具制造:包括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模具加工技术、模具装配和调试等,为后续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必要的操作技术支持。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80106)一、人才培养目旳培养具有良好旳思想政治素养,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旳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模具CAD/CAM 技术及数控编程加工和机床操作技能, 适应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通过三年旳学习, 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旳基本理论知识及模具设计措施和模具制造旳基本技能, 具有较高旳模具专业人员旳素养, 可以胜任模具CAD/CAM软件应用及模具数控加工旳工作岗位, 具有较强旳学习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旳在岗培训和工作实践后, 有也许成为模具设计和制造旳高技能人才。

1、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遵纪遵法, 爱岗敬业, 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素养。

2.具有必要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旳基础, 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旳职业技能和基本能力。

3.具有较快适应CAD绘图员、模具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模具CAD/CAM 技术等职业岗位(群)需要旳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创业精神, 良好旳职业道德和健全旳体魄。

三、学制: 三年四、学分: 140五、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造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六. 专业岗位课程建构规划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课程建构规划表(阐明: 必须按照专业岗位数量个数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建构规划表, 如有3个职业岗位就要设计3个岗位旳对应学习领域课程。

)七. 按经典工作任务作岀专业关键学习领域课程设计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领域设计表(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领域设计表(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领域设计表(三)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一)总时间分派表(三)职业素质、技能分析与课程设置分解表(四)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表(按每学期18周计算)阐明: 本专业由于采用集中实训旳教学方式, 因此从第二学期开始, 教学周分为理论教学与集中实训教学两段, 理论教学按实际上课周数计算课时, 详细安排见总时间分派表。

模具制造技术培训方案

模具制造技术培训方案

100%
掌握模具装配工艺
学员将学习模具装配的基本工艺 ,包括装配流程、装配工具使用 等方面的知识。
80%
掌握模具调试技能
学员将学习模具调试的基本技能 ,包括调试流程、调试工具使用 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模具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了解国内外模具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01
学员将了解国内外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动态,包括新技术、新
案例分析
典型模具案例解析
通过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典型模具案例,使学员了解模具制造的实 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技巧。
故障诊断与排除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模具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提高学员的 故障处理能力。
新技术应用
介绍模具制造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拓宽学员的知识面 和视野。
04
培训师资
专业背景与经验
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行业标准与规范
02
学员将学习行业标准和规范,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
向。
提高市场竞争力
03
学员将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2
培训内容
模具设计基础
模具设计原则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如 互换性、标准化、经济性等。
模具设计流程
06
培训后续服务
技术支持与咨询
提供技术咨询
为学员提供模具制造技术方面的咨询,解答学员在实际操作中遇 到的问题。
远程技术支持
通过电话、邮件或在线视频等方式,为学员提供远程技术支持, 协助解决技术难题。
技术资料共享
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教程,帮助学员深入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原 理和应用。
培训资料更新与完善
材料性能检测

2011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1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X X 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09.26目录目录 (2)第一部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3)一、调研概述 (3)(一)专业背景调研 (3)(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3)(三)典型工作任务调研 (3)(四)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4)二、调研分析 (4)(一)专业服务面向分析 (4)(二)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5)(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5)三、调研结果及建议 (5)(一)专业培养目标 (5)(二)专业培养规格 (5)(三)专业课程设置 (6)第二部分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7)一、专业名称 (7)二、招生对象 (7)三、培养目标 (7)四、培养规格 (7)(一)知识 (7)(二)能力 (7)(三)素质 (8)五、就业面向 (8)六、培养模式 (9)七、毕业条件 (10)(一)学分规定 (10)(二)证书的要求 (10)八、课程体系 (10)(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10)(二)课程开发 (11)(三)课程描述 (11)九、专业教学计划 (15)(一)教学环节分配表 (15)(二)教学活动安排表 (15)(三)教学学时比例表 (15)(四)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列表 (15)(五)考核评价 (18)(六)必要说明 (19)第一部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一、调研概述(一)专业背景调研模具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产品质量、效益及新产品开发能力。

我国目前的模具开发制造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至少相差10年。

进口产品在高精密、复杂、高寿命模具的产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

模具是工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讯、汽车、摩托、电机、电器、家电、建材等产品中,70~90%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

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力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或上百倍,目前全世界的模具年产值约600亿美元。

模具专业培训计划

模具专业培训计划

模具专业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模具是制造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专业人员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模具制造的技术水平,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通过模具专业培训,可以增强学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

二、培训内容1. 模具设计(1)模具设计原理和基础知识(2)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3)模具设计的构思和方案策划2. 模具加工(1)模具加工工艺(2)模具加工设备的操作与保养(3)模具加工工艺的优化3. 模具检测和评估(1)模具的质量检测标准(2)模具寿命评估及维护4. 模具修理与维护(1)模具损坏及其原因分析(2)模具修复方法及技术(3)模具维护策略及方法5.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1)常用模具材料的性能和应用(2)模具热处理工艺(3)模具材料的选用原则6. 模具管理(1)模具管理制度和流程(2)模具库存管理和使用(3)模具质量管理标准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讲师通过PPT演示、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传授模具设计、加工、检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学员在模具加工车间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具设计、加工、修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3. 实地考察安排学员参观模具制造企业,了解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学员搭建与企业交流学习的平台。

四、培训周期根据培训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

一般情况下,模具专业培训周期为3个月至6个月不等。

五、培训效果评估1. 课堂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核成绩应达到及格线以上。

2. 实践操作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通过模拟实际操作或实际工作,对学员的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对学员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设计制图、加工与维修等方面,考试成绩应达到合格线以上。

4. 模具设计、制造能力通过学员的毕业设计或实训案例的评审,评估学员的模具设计、制造及维修能力。

模具行业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模具行业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升模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模具专业人才,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升模具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2. 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模具专业人才;3. 促进模具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4.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培训对象1. 模具行业在职员工;2. 模具行业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3. 对模具行业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四、培训内容1.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2. 模具CAD/CAM软件应用;3. 模具加工工艺与设备;4. 模具装配与调试;5. 模具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6.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与新技术;7.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行业专家、教授进行系统讲解;2. 实操培训:在专业模具生产车间进行实操训练;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案例,分析模具设计、制造、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 企业实践:组织学员到优秀模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5. 创新创业指导:邀请成功企业家、创业导师进行分享,激发学员创新创业热情。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全年分批次进行;2. 地点:模具行业相关高校、企业、实训基地。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国内外知名模具行业专家、教授担任主讲;2.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模具工程师、高级技师担任实操培训讲师;3. 邀请优秀企业家、创业导师进行创新创业指导。

八、培训考核与认证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实操考核、企业实践报告、创新创业项目评审;2. 认证: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等级的模具行业人才培训证书。

九、培训费用与补贴1. 费用:根据培训内容、时间、地点等因素制定收费标准;2. 补贴:鼓励企业、个人积极参与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学员给予一定补贴。

十、实施保障1. 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质量;2.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3. 建立培训基地,完善培训设施;4.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机械、电子、轻工、塑料等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生产一线的管理等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2、具备CAD绘图的能力和应用模具CAD/CAM软件的初步能力。

3、具有设计一般冷冲模、型腔模和工夹具的能力。

4、具有编制和实施一般模具制造工艺、冷冲压和塑料成型工艺的能力。

5、具有压铸模、锻模等其他模具的一般设计能力。

6、具有模具钳工和一种模具生产主要设备的操作技能。

7、具有模具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8、具有数控加工编程的能力。

9、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板料、冲压与塑料成型工艺及其加工设备的基本知识。

10、了解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并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1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二、学制:3年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一)本专业总课时为3031学时。

附教学进程表。

(二)本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文化基础课程(597学时),专业核心课程(630学时),专业技能课程(490学时),专业选修课程(314学时),顶岗实习(1000学时)。

五、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模具设计,模具销售,模具助理设计师、绘图员、模具钳工、车工、铣工、加工编程操作员等。

六、主要课程的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课程本模块理论教学部分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课程。

本模块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德育本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人生、政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通过学习,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4、英语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简单应用文;提高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体育与健康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生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程1、机械制图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尺寸标注能力。

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依据,重在读图与绘图基本能力的培养,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以图表现物体三维特征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2、AutoCAD本课程是通过学习二维图样的计算机绘制方法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掌握计算机绘图软件的绘图方法,绘图技巧,培养绘图的逻辑性,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提高设计与开发能力。

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4、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简单电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掌握电子技能实训,安全操作规范。

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5、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结构组成、功能特点、工作原理及编程语言、编程方法等。

掌握PLC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三)专业技能课程1、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机床操作和加工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2、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本课程是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实训的重要前提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普通铣床加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工艺知识和计算技能,懂得普通铣床、夹具和量具的结构、性能、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能合理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掌握工件定位、夹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制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

3、CAD/CAM软件应用主要学习二维图形绘制及编辑方法、实体造型的方法、刀具参数的设置方法、各种材料切削用量的数据、刀具轨迹生成的方法、有关刀具切入切出的方法对加工质量影响的知识、轨迹编辑的方法、后置处理程序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利用CAD/CAM软件计算编程节点的方法。

4、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和简单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数控加工中设备和工艺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加工基本知识、数控加工方法、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等主要内容,全面掌握操作使用方法。

5、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和操作方法,具有制订数控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合理使用铣削刀具、正确编制数控程序、独立加工合格零件的技能,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能对数控铣床和工、夹、量、刃具进行合理使用与维护,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习惯。

6、塑料模具结构与加工工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热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热塑料制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浇注系统设计等知识,能够完成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以及维护等。

7、特种加工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训学生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切割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工具、夹具、量具等;具备一定的知识;培养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具有严细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一)技能训练。

根据各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提出训练的任务,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实践过程中进行实际训练,包括电工电子、数车数铣、金工实训等技能。

(二)毕业实习及顶岗实习。

第5、6学期进行。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习中,并在实习中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社会实践。

在寒暑假或双休日进行,安排学生到专业相关的单位或公司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本专业前景、行业标准、专业安全知识等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协作的精神。

八、毕业规定本专业学生应同时达到以下标准方可毕业:1、毕业前各科成绩必须及格或经补考及格。

2、操行合格。

3、获得以下专业技能证书的至少一项:(1)数控加工中心中级工资格证书;(2)数控车工中级工资格证书;(3)数控铣工中级工资格证书;(4)顶岗实习考核合格。

附:课程教学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