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学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第2章化学基础知识

p1
p2
②蒸汽压下降的规律
拉乌尔定律: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
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值(△p)与
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 △p=K·b(B)
蒸汽压下降公式:△p=K·b(B)
△p :蒸汽压的下降值
K:比例常数 b(B):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n (B ) b (B )= m (A )
(2)沸点升高
p总Vi = niRT
Vi ni pi φi= =x i= = V总 n 总 p总
结论: 体积分数=摩尔分数=压力分数
课本P17:
例题2-1: 在0.0100 m3容器中含有2.50×10-3 mol
H2、1.00×10-3 mol He和3.00×10-4 mol Ne,
在35℃时,各气体分压是多少?总压为多
m (B ) ρ(B )= V
单位:g/L
各种浓度表示方法比较
浓度表示方法 概念∑ 公式 单位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c (B )=
ρ(B )=
b (B )=
n (B ) mol/L V
m (B ) g/L V
n (B ) m (A )
mol/kg
2、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质量。
凝固点的降低与溶液的质量摩尔 浓度成正比:
△Tf=Kf·b(B)
凝固点降低公式:△Tf=Kf·b(B)
△Tf :凝固点降低数值。
Kf:凝固点降低常数。 b(B):质量摩尔浓度。
(Kf只随溶剂不同而不同 )
例题2-3:
溶解2.76 g甘油于200 g水中,测得凝 固点为-0.279℃,已知水的Kf=1.86 K· Kg· mol-1,求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

【精品课件】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章大阶段高考总结化学基本概念课件

【精品课件】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章大阶段高考总结化学基本概念课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大阶段高考总结(一) 化学基本概念
本阶段的基本概念非常多。主要包括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物理 量;两种重要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规律。在 命题方向上主要有:①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为载体的有关粒子计算 与判断,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③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 断与得失电子守恒计算。高考命题难度主要以中档题为主,题型可以 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典例 3】 (2021·广州高三二模)下列实验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书写正确的是( ) 实验 编号 试剂 a
含氯物质
现象
① NaHS 溶液 新制氯水
出现乳黄色沉淀
② NaHCO3 溶液 新制氯水
产生无色气体
③ KClO3 溶液 浓盐酸 产生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④ NaHSO3 溶液 浓盐酸
D [1 L 0.1 mol·L-1 NaClO 溶液中 NaClO 物质的量为 0.1 mol, ClO-水解,因此含有 ClO-的数目小于 0.1NA,故 A 错误;将 1 mol NH3 完全溶于水,氨气溶于水是可逆反应,因此所得溶液中 n(NH3)+ n(NH3·H2O)+n(NH+ 4 )=NA,故 B 错误;1 L 0.1 mol·L-1 NaHSO4 溶液 中 NaHSO4 物质的量为 0.1 mol,NaHSO4 电离出钠离子和氢离子,因 此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 0.2NA,故 C 错误。]
C.50 mL 18.4 mol·L-1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 SO2 分子 数目为 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 0.1 mol N2 和 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6NA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基础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计算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组成、变化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2. 化学计量单位常用的化学计量单位有摩尔、质量分数、摩尔质量、摩尔体积。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反映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和化学反应式。

第二单元:化学元素和周期表1. 元素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学元素是指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组成的一类物质。

2. 周期表周期表是元素按照电子层排列的表格。

元素在周期表中按照原子序数排列,一串横向排列的元素被称作一个周期。

第三单元: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物质的三态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不同态的物质其分子之间的间距、相互作用力不同。

2. 物质的性质相同态的物质,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其比热和熔点都越高。

第四单元:离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特点1. 离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离子化合物是由带电荷的离子组成的晶体。

2.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离子化合物的溶液可以导电,在水溶液中离子化合物会分解,生成带电荷的离子,遇到酸可以产生中和反应,遇到碱可以产生沉淀。

第五单元:共价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特点1. 共价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的。

2.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是液体、气体,共价化合物稳定性高。

第六单元: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1.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等。

2. 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航天业等各个领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初中化学知识点2

初中化学知识点2

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有的性质。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6、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7、相对原子质量:用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8、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产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⑤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⑥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⑦缓慢氧化:进行的很慢的,甚至不容易觉察的氧化反应。

⑧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1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2H2O2==2H2O+O2)1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讲 化学计量 (第二课时)

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讲 化学计量 (第二课时)

2015—高三化学02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评价:_____ 12015秋高三化学我规范,我行动。

我成长,我快乐!课型:复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第 周 主备人:初立奇 审核人:初立奇2发展学生个性,追求教育品质!常见计算类型: 例1、普通关系分析计算 【思维点拨】找关系,做假设将VL 含有MgSO 4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1份加入含有a mol 的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的BaCl 2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K +的浓度为例2、气体溶于水的计算将标况下VLNH 3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例3、换算计算【思维点拨】设分母,套定义某溶液的质量分数浓度为w ,溶液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g/cm 3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为多少?溶解度为多少?【达标检测】1、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 mol/LB 、 mol/LC 、 mol/LD 、 mol/L2、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L mol a/4.22 B 、L mol ab/224002015—高三化学02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评价:_____ 32015秋高三化学我规范,我行动。

我成长,我快乐!C、Lmolaab/5.3622400+D、Lmolaab/5.36224001000+选3、已知98%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 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A、大于9.2mol/LB、等于9.2mol/LC、小于9.2mol/LD、不能确定【课后反思】。

2023年创新设计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答案人教版

2023年创新设计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答案人教版

2023年创新设计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答案人教版一、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自然科学。

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自然科学。

1.2 化学的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构成的,它们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

(2)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们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

(3)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它们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

(4)离子: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它们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

(5)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的变化。

(6)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其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相等。

二、第二章化学的基本定律2.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指物体在恒定的力作用下,其运动的变化符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即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

2.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热量的变化符合热力学定律,即热量的变化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量之差。

2.3 动力学定律动力学定律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反应速率的变化符合动力学定律,即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差。

三、第三章化学的基本过程3.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的变化。

它可以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解反应、分解反应等。

3.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其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相等。

3.3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的。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物理量。

- 单位:摩尔(mol)。

- 计算公式:n = N/NA,其中N为微粒数目,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 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 体积百分浓度: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 摩尔浓度:溶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3.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 还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的过程。

4. 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以相等速率转化。

- 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会自发调整以减弱这种变化。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电子层数排列的行。

- 主族元素: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具有不完全d轨道的元素。

2.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3.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烷烃:碳氢化合物,以“烷”结尾。

- 烯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 炔烃: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

- 加成反应:不饱和化合物与另一个分子结合,增加原子数。

- 消除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离去,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3. 立体化学:- 构象:分子中原子的相对空间排列。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理工科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在大一阶段,学生将接触到许多基础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大一阶段的基础化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目前已知118种元素。

4.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5. 反应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6.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混合物和纯物质的区别。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格,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和结构。

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以及它们的特性、性质和结构。

2. 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常量、平衡位置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四、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定义: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最大溶解量,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3.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体积比、摩尔浓度等。

五、气体与气体反应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解释理想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2. 气体压力:压强、大气压、压力单位等。

3. 气体反应:气体的摩尔分数、摩尔比例、摩尔体积等。

六、化学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焓、熵、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 热化学反应:热反应焓变、热反应标准焓变、热反应热力学平衡等。

七、酸碱中和与溶液的pH值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和盐的定义与性质。

2023李政化学一轮讲义

2023李政化学一轮讲义

2023李政化学一轮讲义第一讲:化学的基本概念一、化学的历史及发展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化学的历史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冶金、药物制备和染料制备。

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化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 化学的发展近代化学的发展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分支。

二、物质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物质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的性质,如反应性、稳定性等。

第二讲: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一、实验室仪器的使用1. 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包括量筒、坩埚、试管、导管、烧杯、烧瓶等。

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室安全与废物处理1.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实验服、戴手套、戴护目镜等。

2. 废物处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物要得到适当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第三讲:化学的基本理论一、原子结构理论1. 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2. 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概念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的质量,分子量是指一个分子的质量,通常是以氢的质量作为基准。

二、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等不同类型。

2.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第四讲:化学反应及其应用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 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反应的标志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放热吸热等现象。

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

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

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其相比。

6、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二、化学基础理论1、物质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每个电子层上最多排列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倒数第二层不超过18个。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3、酸碱理论:酸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物质;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4、配合物理论:配合物是由配合离子或分子和独立的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1、氢气:无色、无味、可燃,是最轻的气体。

2、氧气:无色、无味、助燃,存在于空气中。

3、氮气:无色、无味、不活泼,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4、氯气: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钠:银白色、软、导电、活泼,是典型的碱金属元素。

6、铝:银白色、硬、导电、轻,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7、硫:黄色、能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8、水:无色、无味、液体,是常见的溶剂。

9、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10、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四、有机化学知识1、有机化合物特点: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多数易燃、难溶于水。

2、烷烃:分子通式为CnH2n+2,是易燃气体,常见于天然气和石油中。

3、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为气体,常见于石油中。

无机化学教案-2

无机化学教案-2

无机化学教案课程:无机化学第 2 章第 1 节课题:化学基本概念(二)教学目的:学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以及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

掌握溶液浓度的五种表示法,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1.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溶液、溶液浓度的概念。

2.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

3. 溶液浓度的五种表示法及其计算公式。

教法设计: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容易掌握,增强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采用反复强调、举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概念、学会计算。

教具(挂图)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比较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布置:35页23题,补充练习题。

课后小结:年月日教学内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PPT: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中含有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数多少的物理量,基本单元可以是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原子团、电子、光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规定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

每摩尔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 12C的原子数目(该数目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 ,约为6.02×1023 mol-1 )相等。

同一系统中物质的量的多少与基本单元的选择有关。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1 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kg·mol-1,但常用g·mol-1。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为:n i = mi/ Mi式中:m 为质量,g;M 为摩尔质量,g .mol-1;n 为物质的量,mol;i为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讲述:举例说明1mol某物质所含的粒子数。

根据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2.溶液浓度的表示法PPT: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分散体系都叫做溶液。

溶液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溶液。

高中化学知识点框架

高中化学知识点框架

高中化学知识点框架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2. 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3.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定义和单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比较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二、化学基本理论1. 原子结构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 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影响因素4. 电解质溶液强弱电解质的区分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三、无机化学1. 金属元素钠、镁、铝、铁等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方法2. 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硅等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四、有机化学1. 有机物的分类和结构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2.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甲烷、乙烯、苯等烃的性质乙醇、乙酸、酯等烃的衍生物的性质3.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4. 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化合物五、化学实验1. 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识别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加热、过滤等操作2. 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备原理和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和检验3. 物质的检验和分离提纯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蒸馏、萃取、重结晶等4. 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和改进哎呀,高中化学知识点可真是不少呢!但只要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些框架里的知识都搞懂,化学成绩肯定能蹭蹭涨!加油啦!。

职高化学知识点框架总结

职高化学知识点框架总结

职高化学知识点框架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和性质2. 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3. 化学反应及其类型4.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5.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二、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室安全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2. 常用化学试剂及其性质3. 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1. 周期表的结构和性质2.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3.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5. 重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四、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2. 酸碱中和反应3. 气体生成反应4. 沉淀生成反应五、化学动力学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2. 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3.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六、化学平衡和溶液1. 化学平衡的表达式2.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3. 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4.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关系七、化学热力学1.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2. 热力学系统和热力学过程3.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应用八、化学分析1. 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2. 比色法和滴定法3. 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4. 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法九、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2. 有机官能团的分类及其性质3. 重要有机物的合成和鉴定十、高分子化合物1. 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2. 高分子聚合反应的类型3. 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十一、化学工业1. 化工原理及其应用2. 石油化工和有机合成工业3. 石油炼制和石化产品的应用4. 化纤和塑料的制备和加工以上是职高化学知识点的主要框架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化学2知识点归纳

大学化学2知识点归纳
(1)外层电子构型与周期表中的位置 (2)有效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负性
1.主量子数n
描述了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的区离核的远近。
n值越大,电子出现几率最大的区域离核越远,也可以说电 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大。
n值相同的各原子轨道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较接近,故常把 具有相同主量子数n的各原子轨道归并称为同一个“电子层”。 n=1,2,3,4,5,6等正整数,电子层分别用K,L,M,N,O,P表示, 称 为电子层的符号。
180 无
120 无
109 28’ 无
107 18’ 104 45’ 有 有
第八章 大气污染与水污染
1. 大气污染物及其防治 2. 水污染: 沉淀法水处理相关,沉淀溶解平衡应用 1×10-5 mol/L
第十章 高分子材料
1. 命名与基本概念:链节,单体,聚合度 2. 柔顺性,影响因素及比较 3. 非结晶高分子材料: 玻璃态,Tg,高弹态,Tf,粘流态
在氢原子中n值越大的电子层,电子的能量越高。但在多电 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则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两者决 定。
2.角量子数 l
角量子数 l 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l= 0, 1, 2, 3, …, (n-1)
l=0时(s轨道),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呈球形分布; l=1时(p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双球面,电子云 的角度分布的图为两个交于原点的橄榄形曲面; l=2(d轨道)及3(称f轨道)时,原子轨道的形状更为复杂。
分 区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的轨道 位 置 s区 s轨道 ⅠA ⅡA p区 p轨道 ⅢA---零族 d区 d轨道 ⅢB---Ⅷ ds区 d轨道 d10 ⅠB ⅡB f区 f轨道 镧系 锕系
外层电子构型 ns1--2 ns2np1--6 (n-1)d1-9ns1-2 (n-1)d10ns1--2 (n-2)f1--14(n-1)d0-2ns2

九上化学一二单元重要知识点

九上化学一二单元重要知识点

九上化学一二单元重要知识点摘要: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化学反应1.反应类型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2.反应条件a.催化剂b.能量变化三、化学方程式1.方程式的书写规则2.方程式的平衡3.方程式的应用四、实验与探究1.测定空气成分2.氧气制备与性质3.金属活动性顺序正文:九上化学一二单元重要知识点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以及实验与探究。

一、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指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过程。

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反应条件包括催化剂和能量变化,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促进反应进行;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式子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得失电子数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包括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计算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以及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进行。

四、实验与探究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可以用磷燃烧法,通过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测量剩余气体的体积,从而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无机答案第2章 化学的基本概念

无机答案第2章 化学的基本概念

第2章 化学的基本概念习题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分子总是比原子重;(2)58.5 g氯化钠中有6.022×1223个分子;(3)离子型化合物中正负离子数相等;(4)1.0 mol 氯化钠;(5)0.25 mol Fe0.92S2. 给出(a)氘3H ;(b) 60Co ;(c)氯-35;(d) 235U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数。

3.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某核素的原子核含30个中子,质量数为56。

指出该核素是哪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并写出该同位素的符号。

4. 下列同位素各是什么?(1)其原子具有78个中子,52个质子和2个电子;(2)其原子具有108个中子,73个质子和73个电子;(3)其原子具有32个中子,28个质子和28个电子5. 碳元素由126C(98.9%)与136C(1.1%)两种同位素组成,前者的质量可以为12.00,假定后者的质量为前者的13/72,计算碳的平均原子量。

6.将下列物质按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a. 一个硫原子;b.1×10-12mol的硫;c. 5×10-22mol水;d.一个S2-离子;e.三个水分子7.指出下列物质是元素,化合物还是混合物?(a)金(b)氯气(c)食盐(d)青铜(e)糖水8.写出下列物质分子式或化学式(a)磷酸铵(b)碳酸氢铵(c)硫酸氢锂(d)六水合硝酸钴(e)七水合硫酸亚铁(f)高氯酸(g)砷酸钠(h)锑酸钡9.某维生素C样品中含1.29×1024氢原子,氢原子摩尔数是多少?(2.14mol)10.计算(a)蔗糖C6H12O6(b)硫酸钾K2SO4的摩尔质量((a)98.08 g·mol-1(b)101.96 g·mol-1)11.已知1.546 g的溴与氟反应生成2.649 g的氟化溴,确定该化合物的经验式。

(BrF3)12.已知草酸的摩尔质量为90.0 g·mol-1,其中H和C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2.22%和26.66%,求草酸的分子式。

普通化学课程描述

普通化学课程描述

普通化学课程描述一、课程的整体印象普通化学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科学世界里好多好多有趣的大门。

这门课可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课程,它充满了活力和惊喜。

在这门课里,我们会探索物质的奥秘,从微小的原子、分子,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就像在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里冒险一样。

二、课程的知识板块1. 化学的基本概念这就像是盖房子的基石一样重要。

我们要了解原子的结构,什么质子、中子、电子,它们就像一个小团队一样,共同组成了原子这个大家庭。

元素周期表也是这里面的一个大明星,它就像一个超级地图,告诉我们各种元素的脾气秉性,哪些元素活泼,哪些元素稳重,从这个表上就能看出好多端倪。

2. 化学反应这可是化学里超级精彩的部分。

有化合反应,就像几个小伙伴手拉手变成了一个新的小团体;分解反应呢,就是一个大团体又分成了几个小部分。

还有氧化还原反应,这个就更有趣了,电子在里面传来传去,就像一场热热闹闹的接力赛。

而且啊,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很有讲究,就像做饭一样,有时候小火慢炖,反应就慢,大火猛烧,反应就快。

3. 化学平衡这就像是在一个跷跷板上找平衡。

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

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个跷跷板就会晃动,要么向反应物这边倾斜,要么向生成物那边倾斜,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呢。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我会像讲故事一样给大家讲解化学知识。

比如在讲原子结构的时候,我会说原子就像一个小太阳系,原子核是太阳,电子是围绕着太阳转的行星。

这样的比喻能让大家更轻松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

而且我还会在黑板上画一些有趣的小图,让大家看着图就能明白化学里的那些事儿。

2. 实验教学化学实验那可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会在实验室里亲手做各种实验,像制取氧气啊,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啊。

在实验的时候,我会先给大家演示一遍,就像厨师做菜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步骤一样。

然后大家再自己动手做,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易错的化学基本概念的正误判断1.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这是交叉分类法。

根据物质所含分子种类的多少,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是树状分类法(√)2.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是纯净物(×)3.组成混合物的元素一定是一种以上(×)4.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7.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8.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两性化合物(√)9.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发生电离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10.SO2、Na2O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11.CO2、C6H12O6、CH4、CH3CH2OH、HCOOH都是非电解质(×)12.纯水的导电性、BaSO4饱和溶液的导电性都很小,所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13.NaCl固体不导电,熔融的KCl能导电,所以前者是非电解质,而后者是电解质(×)14.HF、Al(OH)3、氨水都是弱电解质(×) 15.NaHSO4能完全电离出一个H+,所以它是一元强酸(×)16.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17.向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逐渐生成红褐色沉淀,当稀硫酸过量,又变成棕黄色溶液,整个过程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18.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还可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还可分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19.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0.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是化学变化(×)2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22.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2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以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4.石油的分馏生成了多种沸点不同的物质,所以分馏是化学变化(×)25.Na2CO3·10H2O的风化和CaCl2的潮解均属化学变化(×)[26.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27.水的汽化、液化与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28.电解熔融态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29.把饱和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继续加热,可以制备Fe(OH)3胶体,同样把FeCl3溶液加入到氨水中也可以制备Fe(OH)3胶体(×)30.H2S溶于水显酸性,是因为H2S2H++S2-(×)31.H2SO4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而NaCl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32.碳酸氢钠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33.NaHSO4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都为NaHSO4===Na++H++SO2-4(×)34.Al(OH)3、CaCO3都难溶,但溶解的部分都能完全电离(×)35.复盐是纯净物,而混盐(如CaOCl2)是混合物(×)36.颜色反应、显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均属化学变化(√)37.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38.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属离子化合物(×)39.弱电解质溶液中有溶质分子,但强电解质溶液中没有溶质分子(√)40.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通电时电解质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正误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其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其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2.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化合价发生了变化(√)3.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4.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单质中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5.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单质中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6.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7.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一种氧化剂和几种还原剂反应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和几种氧化剂反应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8.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有强氧化性,如FeO 2-4;同理,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如S 2-;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SO 2(√)9.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时,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10.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11.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 12.金属元素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13.含氧酸的价态越高,氧化性一定越强(×) 14.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一定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 15.不容易得到电子的物质,肯定容易失去电子(×)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1.向Ca(ClO 2)溶液中通入SO 2:Ca 2++2ClO -+H 2O +SO 2===CaSO 3↓+2HClO(×) 2.SO 2通入NaClO 溶液中:SO 2+ClO -+2OH -===SO 2-4+Cl -+H 2O(√) 3.铁与稀HNO 3反应:Fe +2H +===Fe 2++H 2↑(×) 4.2MnO -4+H 2O 2+6H +===2Mn 2++3O 2↑+4H 2O(×) 5.3MnO 2-4+4H +===2MnO -4+MnO 2↓+2H 2O(√) 6.少量Cl 2通入KI 溶液中:Cl 2+2I -===2Cl -+I 2(√) 7.向Fe(OH)2中加入足量的稀HNO 3:Fe(OH)2+2H +===Fe 2++2H 2O (×)[ 8.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 +===Fe 3++3H 2O(×) 9.FeS 溶于稀HNO 3中:FeS +2H +===Fe 2++H 2S ↑(×) 10.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稀HNO 3: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11.将FeCl 2溶液与稀HNO 3混合:Fe 2++4H ++NO -3===Fe 3++NO ↑+2H 2O(×)12.用稀H 2SO 4酸化的KMn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2MnO -4+6H ++5H 2O 2===2Mn 2++5O 2↑+8H 2O(√)13.向FeBr 2溶液中通入等量Cl 2: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14.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6H ++3NO -3===Fe 3++3NO 2↑+3H 2O(×)常考易错的36个离子方程式书写再落实1.CuSO 4溶液与过量Ba(OH)2反应:Cu 2++SO 2-4+Ba 2++2OH -===Cu(OH)2↓+BaSO 4↓。

2.碳酸氢铵溶液和过量NaOH 溶液反应:NH +4+HCO -3+2OH -===NH 3·H 2O +CO 2-3+H 2O 。

3.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2AgCl(s)+S 2-(aq)Ag 2S(s)+2Cl -(aq)。

4.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HCO -3+Ca 2++OH -===CaCO 3↓+H 2O 。

5.Al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3NH 3·H 2O===A l(OH)3↓+3NH +4。

6.向NH 4HCO 3溶液中加少量NaOH 溶液并加热:HCO -3+OH -=====△CO 2-3+H 2O 。

7.将过量SO 2气体通入冷氨水中:SO 2+NH 3·H 2O===HSO -3+NH +4。

8.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 2-3+2CH 3COOH===H 2SiO 3↓+2CH 3COO -。

9.0.01 mol·L -1 NH 4Al(SO 4)2溶液与0.02 mol·L -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 +4+Al 3++2SO 2-4+2Ba2++4OH -===2BaSO 4↓+Al(OH)3↓+NH 3·H 2O 。

10.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 3反应:2CH 3COOH +CaCO 3===Ca 2++2CH 3COO -+H 2O +CO 2↑。

11.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AlO -2+CO 2+2H 2O===A l(OH)3↓+HCO -3。

12.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S 2-+Hg 2+===HgS ↓。

13.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3H 2OAl(OH)3(胶体)+3H +。

14.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 6H 5O -+SO 2+H 2O===2C 6H 5OH +SO 2-3。

15.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 3)2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Ca 2++HCO -3+OH -===CaCO 3↓+H 2O 。

16.用NaOH 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 2O 3+2OH -===2AlO -2+H 2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