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地适草,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 快治理步伐,提高植被覆盖率,力求通过3—5年的集中建设,使城区周边森林覆 盖率达到46%,实现防风、固沙、蓄水、美化环境的目标。
新时期新定位
进入21世纪,新加 坡再次对城市进行 了重新定位,力图 发展为“亚洲文艺 复兴城市”,大力 发展设计产业和媒 体产业。
新加坡城市规划
—坚持远见,整体规划
城规111班 王婷婷
狮城——新加坡
国土面积狭小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 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 马六甲海峡入口、东南亚地区 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 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 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 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 “城市国家”。
经济发达
3 现代新加坡的发展
正是在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环境极其恶劣甚至影响生存的情况下, 新加坡现代化规划起步。与其他城市相比,起点可谓不高。在五六 十年间发展成今日的新加坡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政府秉承务实的精神, 对城市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且对城市未来发展有长远的眼光。技术层 面上来说,新加坡的规划策略一直与其经济结构和政策紧密结合, 不同的阶段以不同方式促进经济,从而实现整个城市各个层面的综 合发展
1960年代现任新加坡政权成立以来,新加坡的经济结构主要历经了下面几个 阶段: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科技密集,人才和创新密集。城市 的发展与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定位密不可分。按时间顺序的大致发展脉络如下。
(1)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
为迅速实现现代化,与世界经济圈接轨,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该阶段新加坡发 展的重点。 1961年新加坡大规模工业化运动展开。大批生产玩具、木材、假发等加工工 厂在城市周边被规划出来,这些产业都需要人口支持。与此同时,城市中心 区严重拥挤,环境恶劣,亟待进行城市更新,将传统城区转化为CBD,成为 国家经济发展的载体——一推一拉,人口大规模迁移势在必行。为安置疏散 人口,政府必须要提供适合的住房。
2、20世纪中期之前的新加坡
开港后港口业带来大量移民涌入,2-3层的店屋为主要建筑形式的街 区成片的建设起来。但城市建设速度远跟不上爆炸式的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到上世纪中叶面积占 全岛百分之一的城市中心区容纳了36万居民,是总人口的1/3。居住 条件由于空间拥挤和缺乏维护变得相当恶劣。据统计,在南京上街 (Upper Nankin Street),56%的家庭独住一间房,7%与其他家庭合 住一间房,4%的家庭只有睡觉的空间。人口过度集聚也造成市区交 通拥挤、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等城市设施方面的严重问题。
由于整个岛国面积有限,并且由于当 时的法律,政府征购大片土地存在一 定困难,高层高密度一开始就被定为 新加坡主要住宅策略。受限于基础设 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发展,首批建成 的公共住宅(组屋)集中在距城市中 心区8公里以内范围(右图)。
(2)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中
这是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成技术密集型产 业。为配合经济政策的需要,疏散人口已不再是最急迫的任务,如何通 过重新开发城市中心区以促进经济发展被提上日程。 1971年政府出台新的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明确了要在中心区建立中心商 务区的策略。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手段,促使城市中心区改头换面,土地 售卖计划 (Sale ofSites Program)是众多方式中比较突出的一项。在土 地征用法令作用下,政府迅速将城市中心区土地收购、整合和规划,再 通过土地售卖计划将土地与所有的规划条件打包进行公开拍卖,作为吸 引投资,特别是对社会和企业投资,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促进手段。
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市 区中心人口过度拥挤、贫困区问题严 重、住房及卫生设备难以满足人口的 快速增长、缺乏基础设施、交通问题 等。
二、城市定位
1975年,新加坡抓 住西方国家产业转移 的契机,把城市定位 为“花园城市,万象 之都”,并通过建设 严明法治、廉洁高效 的政府,从一个没有 资源和人才的国家迅 速成长为亚洲“四小 龙”之一。
随后新加坡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绿化是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 措,新加坡之所以被评为全球生活素质最好的城市,其中主要因素还是全方位、立 体式的城市绿化。 从城区发展布局来看, 将分内外两部分,加快绿化步伐,构建 多元化、立体化绿化格局, 在内部绿化方面:以城区公园广场、小区绿地、道路
及河道两旁绿化为重点,以乡土树种、大型乔木或灌木为主,坚持常绿与落叶、速 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立地条件,分区分块,因势利导,因地 制宜,不留死角,加快造林绿化,逐步形成春花、秋叶、夏阴、冬青,四季有景, 季季景色鲜明的效果,突出打造好天渠公园、滨河公园两个内部精品绿化区。在外 部绿化方面。突出城区周边绿化,以三山、三线、六出口为重点, 坚持适地适树、
定位总结
用正确的远景意愿来指导规 划发展方向;用科学的数据 和模型来细化规划;用文化 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强化城 市个性,使城市得以良性发 展。
三、在不同演化阶段的规划和特征
1、近代新加坡港建立与最初规划
新加坡近代城市规划与近代港口建设几乎同步开始。19世纪初, 英国人莱佛士宣布新加坡港建立之时,就已为这座城市制定了最 初的发展规划。此次规划理念体现了莱佛士作为实际政治统治者 其个人理想主义与实际政治需要的结合。通过规律布置的街道将 不同种族与社会族群隔离。此次规划对新加坡未来一百多年城市 发展都具指导意义,其划定的城市基本格局是新加坡现代城市发 展的基础(下图)。
新加坡是全球富裕的国家之一, 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 运中心之一。
城市分布
一、新加坡的规划挑战
作为一个小岛国,有限的土地面积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之一。新加 坡国土面积目前715平方公里,其中约133平方公里是通过填海造陆的 方式增加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估计最终面积能达759平方公里。在仅700k㎡的面积内, 集聚了将近500万人口的新加坡,在没有腹地同时缺乏天然资源的情 况下,新加坡在规划上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高效利用土地,以有 限的土地资源来满足多种类型用地的需求,如居住、商贸、产业、空 港、海港、军事、绿地和蓄水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