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明道立德的心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道立德的心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出现了大量的人格发展异常的问题儿童,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认知错误和行为失范,其中还交织着诸多的心理问题,如何从心育的角度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工作,成为小学生德育工作重点和难点。二是面对当代基础教育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小学生德育形成和心理发展的新特点,学校现实场景下的德育工作急需新的方法和手段,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是亟待我们研究的课题;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使之成为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的新切入点,更是培养道德高尚、品德良好、心理健康的未来接班人成为时代的需要。三是“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市重点课题《开放性德育的操作策略研究》,我们通过德育方法途径等的探索研究,摸索出了适合我们学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一套德育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德育理念。本课题是“十五”课题的深化和发展,对于进一步丰厚我校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南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班华教授正式提出“心育”概念之后,“心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和研究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同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与变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心理教育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深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有的学校借鉴国外心理咨询的经验,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个别的心理辅导;有的学校通过训练、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的学校举办讲座论坛,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有的学校着眼于工作渠道的拓展,将心理教育同日常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九五”期间,专家学者和广大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在《小学语文心理研究》、《小学数学心理研究》等著作中,系统地介绍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的初步探索;我国的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的若干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创立了“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情感教育”、“创造教育”和课堂教学、学科渗透、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
理辅导、环境熏陶等多种富有成效的心理教育模式。“十五”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重点开展了以下四项基础性工作:开设系统的心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课程化;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学科“心育”迈开实质性步伐;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心育”协同,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加强教师“心育”意识和能力培养,打造能承担“心育”教学任务和研究工作的师资队伍。目前很多学校非常重视“以心育德、以德养心,加强‘心育’与德育的同构共建”的工作。总体上说,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心育”与“德育”双育渗透做法和经验比较有效丰富,小学阶段的研究目前理论成果丰富,但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这有待于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工作中,积累案例、形成范式、生成实践智慧。
国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比我国早得多,心理咨询非常普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模式。最近,美、法等国一些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心情教育”强调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人们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心情教育”重在激发人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支撑
(一)课题界定
“明道”:“明道”是我校的校名,始出于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学者称他为明道先生。我校的创办人程旭受“程朱学派”影响,将自己的书院更名为“明道书院”,希望学生能够“读书明道理。明道理,即讲道德也”。在本课题中“明道”的内涵为“明做人之道,明成材之道”。
“明道立德”:该词组最初见于老子的《道德经》,庄子在《天地》篇中称“至德者”要“存形穷生,立德明道”,后世的道教徒都以“明道立德”作为自己的信仰,奉行“明道立德,利益众生”。本课题中“明道立德”的含义是:以我校光荣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人文环境为基础,实施“以德治校、以德养心、以心育德”方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心育”:“心育”是“心理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通常所说
的兴趣教育,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创造教育、意志锻炼、性格教育、情感培养、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性培养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
“实践研究”:是以理论研究或学习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操作方法、提供工作范式为旨趣的行动研究。
“明道立德的心育实践研究”:以我们光荣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人文环境为基础,以“以德治校、以德养心、以心育德”为方略,通过在实践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心育与德育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帮助儿童主动积极地适应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使之发展成心理健康、品德优良的人的研究。
(二)理论支撑
1、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说明了心理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心理学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在1987年首先提出心育概念,班华先生认为,心育即心理教育,它“是指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心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好的途径。
2、德心相融教育理论上世纪90年代,我国道德教育针对少年儿童心理品德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在德育工作中引进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构建“德育与心育相融合”的教育实践模式,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德育功能,最终实现“以德养心、以心育德”的理想境界。德心相融教育理论的主要内涵为: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以发展教育思想为主导,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既灵活运用德育的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手段,解决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与难题,将德育与心育有机整合、兼而施之,“德心共育,德心交融”,培养学生的德心美,追求至善、至真、至美的教育境界。德心相融教育理论强调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视角、课程创生、手段方法、资源利用上的整合,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