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技术,便于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革和基本建设,因而可能有效地逐步扩大农业的再生产。第四, 由于能够更多地节约劳动的时间和更多地节约出劳动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发展副业的生产事 业,并从而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第五,由于实行一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以能够大大地鼓 励农民对于劳动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六,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有力量保证贫农 和中农的团结,因而也就能够更有效地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活动和贫富分化的现象作斗争。 第七,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逐步地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因而也就能够在供、产、销方面更容 易地和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而便于逐步地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在当时情况下, 初级农业合作社,在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每亩产量上,比个体农民有所增加。据12个产稻谷 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稻谷多产10%;据9个产小麦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小麦多产7%; 据8个产大豆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大豆多产19%;据9个产棉花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棉 花多产26%。
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私有制社会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来论述其必然性:首先是必要性,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制度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就是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是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呢?从世界历史上看,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欧、美、日走过的,而;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
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呢?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要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实际上是走不通的。
从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以来,由于受到外国垄断资本的压迫和本国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始终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由于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仍然不可能摆脱对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依赖。
其次,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像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工业化。
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必然的。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彻底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必然选择。
三大改造
手工业改造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第二目,交流思考: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 什么时候完成的?
点拨归纳 1954年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高潮
农 业 生 产 合 作 社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 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 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 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 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 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 400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 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 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 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 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 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 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有了自己的土地, 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 分外足,动员全家男 女老少齐上阵,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耕种到灌溉,早
出晚归,勤勤恳恳。
下面出现的数字都是当时真实 的数据,来算算吧!
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 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工商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问题:答案: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阅读】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必须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先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透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状况下,透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好处的重大步骤。
中国当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史名词解释中国当代史名词解释1.十大元帅十大元帅,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
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2.开国大典开国大典,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接着又举行了盛大阅兵典礼和群众游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3.五四宪法指在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其为“五四宪法”。
宪法总结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的国家制定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任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4.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
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同时出席万隆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大型多边国际会议,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推进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积极发展意义重大。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文是本站小编精心收集的三大改造的意义,仅供参考!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内容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②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3、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1、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2、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社会主义改造之荣毅仁与工商业改造
•
一、家财万贯的烦恼: 荣毅仁的烦恼与当时所有资本家的烦恼是一样的——共产党 来了之后,万贯家财能否保得住?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是上海的 首富,中国最大的资本家之一,毛泽东曾经说过:“荣家是我国 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上财团的,我国恐怕也没有几 家。” 荣氏家族到底多有钱?以经济不景气的1946年为例。当时 正值战后恢复期,受战争的影响,荣氏企业虽然相继复工,但规 模只恢复到战前的四分之三,布机开工率不到战前的一半,粉磨 生产能力也仅是战前的三分之二。即使这样,荣家企业还是获利 丰厚。仅申新二厂、五厂,一年就分红5次,股东和高级职员们所 得的股息红利,总数就折合黄金1.4万多两,上海申新各厂,单是 账面上的盈余就有161亿元,约合黄金8万多两。1947年,荣家旧 厂已多数恢复,还增设了一些新厂,据上海1947年的统计资料显 示,那时整个荣氏企业纱厂生产的纱锭数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以上 ,面粉生产数量占全国粉厂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全国可谓是首屈 一指。怪不得荣德生说话有这样的底气:“在衣食方面,我拥有 半个中国。”
四、荣毅仁的成就: 荣毅仁的回报也是超乎想象的。1954年,荣毅仁 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两年后,他把整 个商业帝国无偿交给了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工商业 改造高潮的到来,所有荣氏企业已完成公私合营的 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法,宣传政策,“红 色资本家”的名号不胫而走。荣毅仁得到了中共领 导的另眼相待。毛泽东曾多次在公共场合点名表扬 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时,还专门到荣毅仁的申 新九厂视察,这是毛泽东惟一视察过的一家公私合 营公司。在毛泽东视察申新九厂一周年的时候,陈 毅亲自为荣毅仁竞选上海市副市长一职“拉票”。
小组成员
• 李涛 王梓量 严锦 周德胜 陈英濠 菜根根
谢 谢
社会主义改造启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以企业为基地,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他们在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改造资本家个人与消灭他们所属的资产阶级相结合,既避免了激烈的阶级对抗,减少了改造的阻力,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公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所做出的伟大创造。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坚持用和平的方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
然而,社会主义的改造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和偏差,我们的教训是: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要一步一步来,从实际情况出发。
社会主义改造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和人民选择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过失误,有过挫折,但我们已取得了经济建设,教育科学文化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政权日益巩固。
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
广州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 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 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农业合作化高潮
(4)可是,正在这时,浙江对合作化却采取了‚坚决收缩‛的 方针。一下子解散了共约四十万农户的大批合作社。 (5)在批判小脚女人之后,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 论》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合作化要大发展,这是农民群众的 要求;2.晚解放区、山区、落后乡、灾区都能发展;3.少数民族 地区也可以办社;4.没有资金、没有大车、没有牛、没有富裕中 农参加也可以办社;5.‚办社容易,巩固也不难‛;6.没有农业 机器不能办社的迷信也能完全破除;7.合作社不能随便解散;8. 如不赶快上马(办合作社),就要破坏工农联盟等等……。 (6)正是由于对农民两个积极性的误判,由于对小脚女人的批 判,促使农村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掀 起了高潮。
二〃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 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 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大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 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先后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 作的决议 》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 ,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 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文是本站小编精心收集的三大改造的意义,仅供参考!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内容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②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3、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1、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2、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首先,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 其次,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中国完善经济制度,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解 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 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 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它们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比如说我国现在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混合发展的经济模式,这 是在新条件下生产力必须适应新生产关系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关乎国家 经济命脉仍然是国家绝对控股,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仍然是国家占主要 控股权。在农村,现在虽然实行的事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最新国家颁布政策宣布土 地可以实行流转,但是他的前提都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的。 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化和改革的前进,他不是否定, 只是一种继承和发展。
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从而建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图充分发挥非公有 制经济的积极意义,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 二者的表面特征是有区别的,但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只不过是两个不 同阶段的探索,也就是说,二者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如果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现中国是什么样子首先,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点为难了。
根据哲学的观点,历史是一个循环上升的,历史是不可以像我们这样来猜测的。
因为历史是一个整体,古语有云,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说只要一点的改变,在现在也是无限放大的,我们不能预见到现在是什么样子。
但是如果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能做的只是一种假设和推断。
谈到没有社会主义改造,那么我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意义是,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政治上: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政治上有过许多的尝试和创新也有失败。
1)有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各国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有各自的特殊性,因而实际发展过程也呈现多样性。
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发展有时也会出现跳跃式的前进。
(比如美国没有经历前资本主义社会就直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这说明,)资本主义促进并加快了历史的发展。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确立所以如果我们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很有可能也会走上这条资本主义的道路,因为很多人留洋回来肯定会说资本主义的繁荣。
但是历史证明了我国走资本主义行不通,而且最近来看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显现。
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发展太快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好像空中楼阁再美终究会倒下一样。
而且当时的中国政治还不稳定,若一为的追求快和学习西方国家,这只会使中国再次陷入莫名的危机中。
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慢慢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才是最正确的发展道路。
2)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像朝鲜一样,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因为其实朝鲜走的也是我们的路只是他们没发展,我们继续努力发展了而已。
现在我们就假设没有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上讲,就没有了后来的农村合作社啊,也就没有了大跃进和浮夸风现象的发生。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PPT
﹡由初级农业社转变为高级农业社时,必须贯 彻社员自愿互利原则;社员交出生产资料后, 应保证不降低收入,而且一般能够增加收入。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在共产党 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在自愿和互利的 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 高级社是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实行 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即高 级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 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 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 老少,同工同酬。
•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 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 1995年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 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 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 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 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 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 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 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 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 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 大改造的重点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过程: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 是: • 手工业生产小组 • 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目的: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 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 改造
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
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
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它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三大改造到1956年完成,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研究生部师霞)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社会主义改造之荣毅仁与工商业改造
荣氏兄弟生产的面粉和棉纱
人钟牌面粉
兵船牌棉纱
1937年夏天,荣毅仁从 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毕业,正式出任无锡茂 新面粉二厂的助理经理 职位,第二年,伯父荣 宗敬病逝,年仅弱冠的 荣毅仁开始在战乱中辅 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 企业,抗战结束后,荣 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 面粉厂,逐渐挑起荣氏 家族企业的大梁
荣氏兄弟生产的面粉和棉纱人钟牌面粉兵船牌棉纱1937年夏天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正式出任无锡茂新面粉二厂的助理经理职位第二年伯父荣宗敬病逝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在战乱中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抗战结束后荣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面粉厂逐渐挑起荣氏家族企业的大梁一家财万贯癿烦恼
荣毅仁与工商 业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共产 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 造。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农业
三大改造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重点
主要矛盾
工商业改造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 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 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 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 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 工人阶级 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 社会主义道路 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 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完整word版)社会主义改造启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以企业为基地,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他们在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改造资本家个人与消灭他们所属的资产阶级相结合,既避免了激烈的阶级对抗,减少了改造的阻力,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公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所做出的伟大创造。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坚持用和平的方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
然而,社会主义的改造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和偏差,我们的教训是: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要一步一步来,从实际情况出发。
社会主义改造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和人民选择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过失误,有过挫折,但我们已取得了经济建设,教育科学文化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政权日益巩固。
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 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 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 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 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 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 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 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 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 论和实践。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 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 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 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 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 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
• 改造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 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 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 的改善。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 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 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 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 改造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商品供应严重匮乏,大家都穿着千 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 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 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 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 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 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 改造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 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 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如今,十几亿人 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 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 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 胡冬杰 葛安利
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