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毕业论文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毕业论文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不少争议。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1.教育内容小学化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前教授给幼儿。

这种现象表现在幼儿的学习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2.教育方式小学化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如课堂教学、作业、考试等,使幼儿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

3.教育环境小学化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将教室布置得如同小学课堂,缺乏幼儿游戏和活动的空间,使幼儿失去了童年的乐趣。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家长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幼儿阶段就应该学习小学知识,以便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种观念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

2.教育体制的制约我国幼儿教育体制尚不完善,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知名度,迎合家长需求,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模式。

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素养,难以适应幼儿教育的要求。

3.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和幼儿园普遍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有助于幼儿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这种观念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1.更新家长观念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身心发展,而非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家长应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特长,为幼儿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2.完善教育体制我国应加大对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

同时,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杜绝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应创设一个充满游戏和活动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同时,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一、问题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显现。

家长普遍认为提前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这种观念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即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和教学方法到幼儿园,忽视了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

二、问题的表现1. 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在幼儿园中,往往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如汉语、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

这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学术化,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培养。

2. 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中,教学方法往往偏向传统的讲授和复制,使幼儿在课堂上缺乏积极参与,无法充分发展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压力过大与成长空间狭窄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很大程度上给幼儿带来了压力。

学龄前阶段本应是孩子们自由游戏、探索与发现的阶段,但过早引入学校课程会导致幼儿缺乏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和发展。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1.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家长普遍希望通过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为孩子争取更好的小学入学机会。

这种观念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2. 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目前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业成绩,家长为了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希望将小学化的教育引入到幼儿阶段。

3. 教育市场的需求随着竞争的加剧,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意愿增加。

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不得不引入小学化的教育内容。

四、对策探究1. 优化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园课程设置应以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基础,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

合理设置各个领域的活动,如语言、数学、科学、健康等,注重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制作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 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幼儿期是孩子们自由玩耍、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时期,应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幼儿教育主要强调游戏和体验,而如今,很多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追求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这种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降低幼儿的快乐感、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等。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内容过于严肃化在过去,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游戏和体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很多家长开始追求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内容过于严肃化。

有的幼儿园为了应付家长的要求,不得不增加学习内容,让幼儿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认字、算数等内容,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

二、学习时间过长由于家长的焦虑和竞争的压力,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延长幼儿的学习时间,让幼儿在园所内学习的时间逐渐增加。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的休息和游戏时间,也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幼儿的生活质量。

三、评价机制的功利化在过去,幼儿教育主要注重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在幼儿园的评价中往往更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习惯。

近年来,随着阶段性目标的设立和竞争的激烈化,很多幼儿园的评价机制开始向功利化倾斜,更注重幼儿的学习成绩和竞争力,导致了教育的目标趋向功利化。

四、家长的过度介入在追求更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的很多家长也开始过度介入孩子的教育,给孩子布置作业、零花时间安排课外辅导,甚至干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这种过度介入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也影响了幼儿在幼儿园的适应和自主性。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强调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环境。

幼儿园应该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本质,坚持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当今时代下,人们对现代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尤其是幼儿家长一辈,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特别注重幼儿的教育质量,希望幼儿可以具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打好基础。

这种情况造就了幼儿教学小学化的现象。

基于此现象,本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现有资料、了解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原因有五方面:全球化加速教育“超前化”、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攀比心理、独生子女的家庭责任打、幼儿园教育“利益化”等原因,对幼儿的身心和未来的发展都造成了相应的不利影响。

针对这些原因,本文分别从政府采取政策方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以及对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等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起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教育;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身心发展。

前言幼儿教育自古就是重要的研究话题,当今时代下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再创新高,幼儿教育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教育部门针对幼儿教育的方略已经做出了调整,并且针对幼儿教学工作制定了符合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案。

这种单纯的为了应试教育而展开的幼儿教学活动失去了幼儿教学的本质作用,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

现代幼儿教育并不是以幼儿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际出现了明显的分离。

2016年新《指南》明确指出针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要充分尊重幼儿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其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知识文化层次的实际需求,幼儿教育首先需要保证的是幼儿的天性,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核心,在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的情况下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对幼儿的教学应当以幼儿为中心,需要为幼儿提供可以释放天性的环境,同时还需要保证幼儿的科学文化素养。

因此在新的《指南》教育模式下,就必须很及时的处理好教育模式的更新,及时的处理好幼儿教育的优化与发展,结合新的教育理论将幼儿教育的误区进一步明细化之后展开教育的措施建议落实。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3篇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3篇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3篇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幼儿教育“去小学化”也必将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欢迎阅读!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探讨论文篇1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当然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论述却不断在展开,各种教育理念都在自述各自的观点。

因此在不同幼教理念面前家长却存在各种担心与质疑,家长们分为几个派别的担心,其一就是认同孩子玩,不需要过早接触文化知识,害怕过早的智力开发。

其二,担心只玩不学,是否影响孩子以后,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0到6岁的表现,就可以奠定终身,孩子的成长是通过各个敏感期来发展的。

在3-6岁之间,孩子的敏感期包括:空间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完美和审美的敏感期、音乐和绘画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语言与朗读的敏感期、执拗(孩子的成长与妈妈期待不一致)的敏感期、情感(表现欲)的敏感期、身份确认(奖励和赞美)的敏感期、数学及符号与自然的敏感期、性别和出生的敏感期。

如果家长把每个敏感期所需的东西赋予实践并参与这些实践,您的孩子肯定与别人的孩子不同。

尤其到了上小学,您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理、情绪、感觉、精神,都是非常健康而且出众。

下面就从五个方面论述“去小学化”一学语言:早期语言技能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

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

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

因此,在孩子0-6岁,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故事,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5篇范例)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5篇范例)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5篇范例)第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表现为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小学化,政府、相关部门、老师及家长均有责,要克服这种倾向就必须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

坚持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教育教研工作,完善防止“小学化”教育倾向的有关制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家长,教师一、前言1.研究现状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违背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学习规律, 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 应在小学阶段完成的目标要求和学习内容下放和提前到幼儿园来;在学习方式上违背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体验学习、密切结合生活的区域活动学习和学习领域整合的综合学习为主要特征, 采取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和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价值和教育重点上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 而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发展、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活动结构上, 漠视儿童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原则, 破坏儿童学习、休息、生活的均衡性,儿童身体发育得不到保证。

随着家长以及学校对幼儿教育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幼儿园教育却走向了小学化的误区。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变化,幼儿教育领域出现了“小学化”现象。

这一现象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学习和考试,导致幼儿失去了玩耍、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而陷入了过早的学习竞争和焦虑之中。

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过早地灌输知识和应试技巧。

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背景在于,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甚至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幼儿是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的特殊群体,他们应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而不应该被过早地压力和竞争所困扰。

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探讨应对策略和建议对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现象,探究其根源和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引起社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视,促进幼儿教育回归本质,为幼儿提供更加符合其成长需求的教育环境,实现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为建设更加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提出建议和倡导。

通过这项研究,希望能够促进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幼儿教育的提升和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担忧,而本研究旨在探讨该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助于了解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改进幼儿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研究“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下教育体制下的幼儿教育特点和矛盾,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针对“小学化”现象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引导社会各界更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推动幼儿教育回归本质,确保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教育。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过早地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引入其中,导致幼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趣味性和天性。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1.教育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学中,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内容,如拼音、算术等,导致幼儿对小学课程产生厌倦感。

2.教育方式小学化: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评价标准小学化: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4.教育环境小学化:幼儿园环境布置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幼儿成长。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分析1.家长观念误区:部分家长认为,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环境,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2.教育资源不足: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部分家长担忧孩子未来教育问题,因此选择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3.幼儿园教育管理不力:部分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导致教育小学化现象。

4.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幼儿园教育评价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策研究1.加强家长教育:通过开展家长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转变观念,关注幼儿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完善幼儿园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体系,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教育小学化现象。

3.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使其具备正确引导幼儿发展的能力。

4.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幼儿兴趣、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5.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优化幼儿园环境布置,增加趣味性,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幼儿阶段。

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而且还偏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

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1.课程内容小学化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应该以游戏为主,通过玩耍、探索等方式培养兴趣、激发潜能。

然而,目前许多幼儿园过早地引入了小学课程内容,如汉语拼音、算术、英语等,使得幼儿的学习负担加重,失去了童年的乐趣。

2.教学方式小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还表现在教学方式上。

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幼儿园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如强调课堂纪律、注重知识传授等。

这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3.评价标准小学化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评价标准也逐渐向小学看齐。

许多幼儿园开始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以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价幼儿的唯一标准。

这导致幼儿过度关注成绩,忽视了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家长期望小学化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

不少家长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势。

因此,他们纷纷要求幼儿园加强小学化教育,以满足自己的期望。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研究1.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幼儿阶段特色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富有童趣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同时,适当引入小学课程,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避免过度小学化。

2.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幼儿园应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完善评价体系,多维度评价幼儿评价幼儿时,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幼儿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创新能力等方面。

通过多维度评价,激发幼儿的自我成长意识。

4.加强家长引导,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度追求小学化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3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3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3篇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日益严峻,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欢迎阅读!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篇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与对策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良好与否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日益严峻,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论文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探寻其成因,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具体是指幼儿园在幼儿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小学教育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方法、评估方式以及教学规范等应用在其中,使小学教育的内容在幼儿教育中趋于常规化、状态化、普遍化的教育现象。

人在每个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以及发展规律是不同的,与之相应的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也应是不同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趋势,不仅不利于幼儿基础知识的培养,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未来发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1.教学内容“小学化”。

《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的,可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五个领域,可有的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为书写拼音、汉字、念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如有的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

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

这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是不相符的。

2.教学形式“小学化”。

有的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成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共3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共3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共3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入门阶段,其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备受关注和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园教育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儿童的身心健康、形成健康个性、发展创造才能和习惯、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兴趣、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传统知识的学习,忽视幼儿自主学习、感性体验和兴趣发展,使幼儿园教育呈现出了明显的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过早的学习。

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智力开发,过早地引入小学知识,如数学、语文等,甚至占用了游戏和体育课程的时间,使幼儿缺乏充分的自由游戏和社交活动,过度忙碌,失去自由探索的机会。

第二,笔试考核。

很多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在未来的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采取了笔试的考核方式,让幼儿们站在起点线上互相竞争,缺乏互动与体验,缺乏了幼儿园该有的欢乐氛围。

第三,教学资源具有相对僵化性和固定性。

很多幼儿园的教材、教案、教学方案、教学资源非常固定,缺乏多元发展和因材施教,让幼儿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教内容。

以上这些表现,其实是来自于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本质差异。

首先,幼儿教育强调游戏,小学教育强调知识学习。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它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探索、发现和实践,来建设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其次,幼儿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小学教育则是以教师为主体。

幼儿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发展。

最后,幼儿教育注重情感交流,小学教育注重思辨能力。

幼儿教育应该以个体性、情感性发展为前提,能够培养幼儿对于美的感知、感知技能、审美品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我国逐渐凸显。

所谓“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进行大量的认知学习和功课训练,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使得幼儿失去了本该享有的快乐成长时光。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能够引导幼儿教育回归本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成因1. 家长焦虑情绪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担忧日益增加。

他们希望通过提前学习和训练,为孩子争取更好的将来。

于是,家长对幼儿进行认知学习和功课训练的要求越来越高。

2. 幼儿园招生竞争由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很多家长为了能够将孩子送入优质的幼儿园,不惜用各种手段提前进行学习和训练,以便能够通过幼儿园的测试。

这种现象使得幼儿园也面临着招生竞争压力,不得不加重课业负担。

3. 教育制度改革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这些改革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过早的认知学习和功课训练成为了一种趋势。

以上种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突出,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1. 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过早的认知学习和功课训练,严重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失去了本该享有的快乐成长时光。

长期以来,这种学习压力会使得幼儿产生身心疲惫、抵触学习的情绪。

2. 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过早的认知学习和功课训练阻碍了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

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和游戏,导致了社交技能的欠缺,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3. 削弱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需要在游戏中得以发展的,而“小学化”现象使得幼儿失去了游戏的机会。

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变成了一种强加给他们的负担,削弱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第一篇【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使小学生负担加重,天性得到抑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呢?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危害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天性;身心健康幼儿教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责任是巨大的。

但是,近年来幼儿园中普遍出现了“抢跑”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

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给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了契机。

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天性,为幼儿提供游戏条件和时间,满足幼儿的需要,不得教授小学内容以及布置家庭作业。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综合表现现在的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的目光,在幼儿园里开设小学英语课、数学课和语文课等,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必须像小学生一样进行学习和做作业。

幼儿园里失去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教师只注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在讲课时又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知识枯燥的进行重复性的灌输,缺乏演示和案例,缺少游戏的衬托,使幼儿对幼儿园失去兴趣。

幼儿园为了兑现当初招生时候的承诺,往往会要求幼儿服务教师安排,不准顶嘴和辩解,上课不准溜号,必须按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坐姿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游戏的时候要有秩序的做游戏,不准打闹。

过分的要求幼儿做到小学生的水平,严重的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原因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强,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对于幼儿来说需要的是在玩中成长,过多的学习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论文: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然而,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定义、原因、危害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定义及表现1.教学内容“小学化”:过早引入小学阶段的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教学方式“小学化”:采用小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如灌输式教学、机械记忆等,忽视幼儿的动手操作和游戏体验。

3.评价标准“小学化”:以小学阶段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幼儿,如成绩、名次等,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原因1.家长观念陈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就应该提前学习小学课程,以便为孩子的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提高知名度,盲目引入小学课程,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3.教育部门监管不力:部分教育部门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幼儿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4.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

三、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过早引入小学课程,使幼儿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身心疲惫。

2.抑制幼儿兴趣发展:机械的记忆和灌输式教学,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其全面发展。

3.形成不良教育观念: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容易使家长和教师形成急功近利的观念,忽视幼儿教育规律。

4.削弱幼儿园教育特色: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削弱了幼儿园教育应有的特色,不利于幼儿个性发展。

四、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对策1.更新家长观念:通过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使其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探讨(7篇)-幼儿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探讨(7篇)-幼儿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探讨(7篇)-幼儿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摘要: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育。

本文重点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同时从幼儿园竞争、教育模式、家长心理三方面分析了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原因;对策1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1.1办学理念扭曲在思想方面上的错误认识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幼儿园的办学思想存在扭曲化的现象,幼儿园过分看重家长以及社会的评价,以外界评价为依据来制定教育管理的体系、目标,忽略了幼儿心理发育规律,部分学校以每年帮助幼儿掌握的知识点数量、难度为亮点扩大招生规模;第二,家长存在拔苗助长的教育理念,要求孩子从小就掌握许多文化知识,热衷于教孩子背诗词、认字,并且以词汇多少和难度来评价孩子的文化素质。

1.2学习任务过重部分家长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也倾向于将高年级的知识下放,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尽可能多地掌握小学知识,同时社会当中的各种辅导机构也在积极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推出了“幼升小”的培训班模式。

与此同时,每年的幼儿教材难度也在加大,除了背诵各种长短单词之外,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生僻字,这些表现出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1.3教学欠缺体系在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安排设置方面,幼儿教师授课节奏比较快,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比较满,忽略了儿童在幼儿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在一些偏远地区,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幼儿教育培训,很多教师没有专业的教师资格,同时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部分老师选择将小学和幼儿的教育工作合并在一起,同时进行。

还有部分地区因为幼儿园办学规模大,每个班级人数较多,无法通过游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2.1幼儿教育竞争压力大近几年来,我国幼儿园数量急剧增长,同时办学主体业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顾名思义,就是让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这种现象在一些幼儿园中普遍存在。

本文将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1.家长期望过高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才,因此在教育问题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家长们认为,只有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3.幼儿园竞争压力大随着幼儿教育的普及,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吸引家长,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提前教授小学知识,以显示自己的教育水平。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可能不具备小学阶段的教学能力,却要教授小学知识,这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更加严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1.提高家长教育观念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家长要明白,幼儿阶段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小学知识,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

3.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对于不符合幼儿教育要求的教师,应该及时调整,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

4.丰富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地教授小学知识。

5.加强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和小学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要关注孩子的入学适应问题,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3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3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3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使小学生负担加重,天性得到抑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篇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含义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引入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并将这些渗透到了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普遍化,从而呈现出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倾向。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上的小学化与行为要求上的小学化。

如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与难度;以课堂教学代替游戏;用小学制度来管理幼儿行为。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应试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一种表现。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挥。

教师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对学生异想天开的问题采取冷漠的态度,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过早进行小学化教育会使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缺乏后劲。

幼儿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潜在的危机,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小学化破坏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功能与定位,成为幼儿生长发育受到的重要威胁。

小学化的教学内容与管理束缚了儿童的个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与社会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习活动占据了儿童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使他们缺少游戏机会,缺少必要的交流、体验,导致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很难健康发展。

由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二、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阶段过早地引入小学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倾向。

这种倾向在当前社会教育中普遍存在,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导致教学内容过重,幼儿负担过重。

幼儿阶段应该是游戏、探索和体验的阶段,是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由于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过程中注重考试和成绩,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和体验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导致教育模式单一,忽视了幼儿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然而过早引入小学教育模式,会忽视这些个体差异,将所有幼儿都塑造成相同的标准化产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注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导致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平衡。

小学教育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情感、社交和动手能力发展关注不足。

而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得到重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注重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交和合作机会,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导致幼儿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

小学化倾向使得幼儿的学习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能力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用探索式学习和游戏式学习的教育方法,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过重、教育模式单一、身心发展不平衡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以及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和思考。

论文设计: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问题地分析报告及对策研究

论文设计: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问题地分析报告及对策研究

武汉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学校:武汉广播电视大学指导老师:朱元珍专业:学前教育学号:1442101201474姓名:冯霞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1-2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弊端...................................................2-5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2-3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3)(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3-4 (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4-5 二.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5-8 (一)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原因...................................................5-6 (二)幼儿专业教师的缺失使得教学模式得不到改善 (6)(三)幼儿园脱离办园宗旨和原则...................................................6-8 三. 消除幼儿教育" 小学化"的对策及要点....................................8-10 (一)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8-9 (二)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并实施儿童发展计划............9-10 (三)社会要从政策、制度上进行改革,加强宣传,使幼儿园教育健康化发展 (10)四、国外幼儿园的教学借鉴.........................................................10-11 结语..........................................................................................11-12 参考文献 (12)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由于受社会竞争加剧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影响,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时期各种能力习惯的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了迎合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小学时期的日常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这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教育的适宜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学校:武汉广播电视大学指导老师:***专业:学前教育学号:*************姓名:***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1-2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弊端...................................................2-5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2-3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3)(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3-4 (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4-5 二.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5-8 (一)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原因...................................................5-6 (二)幼儿专业教师的缺失使得教学模式得不到改善 (6)(三)幼儿园脱离办园宗旨和原则...................................................6-8 三. 消除幼儿教育" 小学化"的对策及要点....................................8-10 (一)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8-9 (二)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并实施儿童发展计划............9-10 (三)社会要从政策、制度上进行改革,加强宣传,使幼儿园教育健康化发展 (10)四、国外幼儿园的教学借鉴.........................................................10-11 结语..........................................................................................11-12 参考文献 (12)幼儿园去“小学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由于受社会竞争加剧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影响,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时期各种能力习惯的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了迎合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小学时期的日常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这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教育的适宜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

目前,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把幼儿园的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

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

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原因对策借鉴【前言】不同的时代、地域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存在的形式、作用的发挥、追求的目标、选择的内容、采用的方法等的不同。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部分,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启蒙作用。

在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教育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使得幼儿教育不断发展,表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思路。

幼儿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也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可以说,从纵向历史发展脉络看,幼儿教育是越来越体现出科学和人性化的特点。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

比如很多地方幼儿教育中,重视制度管理轻视人格培养,重视整体要求轻视个体差异,重视智能发展轻视全面发展。

其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较为突出,这制约了幼儿全面发展,不符合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还待纠正。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的影响和 1功利化的追求。

在教育领域,虽然素质教育口号都在提倡,但中小学教育中的应试倾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甚至愈演愈烈。

学校和家长都在为提高孩子成绩想尽各种办法。

最容易实现的就是让孩子提早学习文化知识,在起跑线上先人一步,因此在入学前,家长就重视孩子知识的教学,幼儿园如果能较为系统的教授文化知识,更能被家长所认可。

对于幼儿园,进行基本的文化课教学,比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更易操作。

同时,一些小学入学的考试,也加剧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为了在入学时就先人一步,家长和幼儿园也形成了这种默契,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了幼儿园实际运作中的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背离了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文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中。

任由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必然会违背幼儿教育方针,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势在必行。

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我现在教小学三年级,我们班上有好些学生到现在握笔的姿势都不正确,我反复纠正了好多次都纠正不过来,后来和家长谈过以后才知道,在幼儿园的时候四岁就开始学写字,那时候手上的骨骼和肌肉都没有发育好,所以怎么也捏不好笔,但每天的写字作业必须要完成,慢慢的就形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后来就怎么也改不过来,而且有的孩子的手指也有变形的迹象,看来这错误的握笔姿势要伴随他们一生了。

这是我对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身体造成的伤害的最切身体会。

孩子不仅幼儿期形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及错误的写字笔顺,得不到纠正,上小学改起来特别困难,而且从小养成了不正确的书写习惯,书写不端正,错字连篇,多数人一生难改。

另外,由于感到疲劳,而趴桌子看书、写字;注意力不集中, 2经常溜号;学习、做事“磨洋工”等等不良习惯产生。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我给大家讲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

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

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这位母亲提起诉讼的理由是: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

法庭裁决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

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认为,该幼儿园的做法犹如剪去了伊迪丝一只想象的翅膀,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在想象的天空里振翅翱翔。

这个案例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

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

或许正是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百万富翁。

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好好的反思一下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状态。

现在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

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3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

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

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