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一课时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朗诵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3、理解文章于自但是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酷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本文平淡自但是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难点)。
2.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自主预习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门楣( ) 苋菜( ) 籍贯( )硝药( ) 腌腊( ) 络子( )大襟( ) 车胤(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门楣:莫名其妙:肃然: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3. 了解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曾长期任职北京京剧院编剧。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4.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提示:(1)通过找本文的中心句、过渡段、过渡句来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2)文章流露出作者如何的情感?【课内探讨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首先请同窗们朗诵课文,在读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二、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呢?是依照如何的思路来写的?你能试着给每一部份拟个小题目吗?三、内容解读、语言品味:1.朗诵课文,你感觉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归纳出来。
2.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那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3.朗诵文章第二、3自然段。
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 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从哪里可以看削发乡的鸭蛋好?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有如何的情感?4. 阅读4—6段,思考:关于端午的鸭蛋作者又写了哪几件趣事? 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作者为何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5思考:文章开头大谈端午节的各种风俗,为何不直接切入“端午的鸭蛋”?6.请找出几个有口语色彩、有文言色彩的句子7. 引用袁枚《随园食单》中“腌蛋”一条,有什么作用?【拓展延伸】1.除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2.课外语段阅读《水乡茶居》(节选)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
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7 端午的鸭蛋教师寄语:在我的眼里,故乡的山无一不秀美,故乡的水无一不清澈,故乡的人无一不亲切!预习案【知识】1、写作背景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
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
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
美在身边,美在本分。
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
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X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
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
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2、艺术特色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学习重点: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系列散文《故乡的食物》中的一篇文章,被编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年级:八语课题:端午的鸭蛋课时:一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审核人:班级:姓名:日期:一、成功学习:(一)、成功目标:1、了解作家汪曾祺,积累生字词。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家乡的端午风俗。
3、品味平淡自然而韵味十足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4、热爱生活,发扬传统文化。
(二)成功自学:1、亲爱的同学们,首先请快速查阅资料书,了解作家汪曾祺及其代表作品(注意筛选信息)。
然后速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查阅资料书或者请教老师解决。
2、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家乡的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记。
3、同学们,作者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在文中的语言平淡自然且韵味十足,既有口语色彩也有文言色彩,请各举一例说明,并体会其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4、同学们,在你的家乡过各种节的时候有哪些风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三)成功量学:经过自学,同学们一定收获了许多知识,那么就在小组内进行量学吧!要注意:首先是自量检测,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交流。
1、我来介绍作者和朗读生字词。
腌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肃然起敬囊萤映雪车胤络子大襟2、我来介绍作者家乡的端午风俗。
3、我来读读我最喜欢的句子。
4、我来说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
二、成功示学:三、成功测学:(一)、基础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Xiàn( )菜门méi( ) 车yìn( ) 城huáng( ) 庙náng( )萤映雪肃.( )然起敬络.( )子腌.( )蛋大襟.( )2、“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二)、综合题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①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
______改______②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______改______③用酒或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7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7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1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目标达成: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谈谈你喜欢的节日风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创境激趣】“端午”即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中国人为祭奠屈原要吃粽子煮鸡蛋或鸭蛋。
本文记叙的自己家乡特有的一种鸭蛋,反映的是家乡特有风俗。
【自学导航】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其中哪些是别处没有的?2、作者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特点?他对家乡的咸鸭蛋是怎样评价的,从哪句话可以知道?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合作探究】1、作者在文中说“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是为什么?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2. 选段引袁枚《腌蛋》中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如果不直接引袁枚的文,而改为转述,效果有何不同?3、课文以什么样的线索展开的?你认为这样的行文线索严谨吗?为什么?【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品味语言1、平淡有味:2、方言入文:3、带有文言色彩:4、有点幽默【强化训练】拟写广告词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美文欣赏咸菜茨菇汤汪曾祺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
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
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
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
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咸菜是青菜腌的。
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
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
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
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
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水气,下缸。
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
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第一课时:预习独学:组长签字: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门楣( ) 苋菜( ) 籍贯( ) 硝药()腌腊( ) 络子( ) 大襟( ) 车胤()2、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门楣:莫名其妙:肃然: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3、了解作者汪曾祺:课内独学:速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合作探究:1、本文的结构。
2、本文的主旨。
展示交流:根据本组分到的任务,展示成果。
1以导游的身份分别介绍家乡端午的风俗、以企业家的身份介绍家乡的特产——高邮的鸭蛋、以儿童的身份介绍端午的鸭蛋。
第二课时回忆性默写。
课内独学:请朗读课文第二、三、四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以下仅是例子)A、:“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B、“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C、:“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D、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合作研讨:1总结汪曾祺语言上的特色。
(有例子,可结合课后第二题)2、收集汾西方言,讲述本地区端午的习俗。
展示成果:从对本文语言的品析、本地方言的搜集、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特色及收集、用本地方言写一段话等。
课堂检测:阅读课文2、3、4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作者写“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学习本文烘托与白描的写作手法。
3、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培养热爱祖国民俗文化的情感。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汪曾祺.( ) 系.( )百索子倘.( )若咂摸..( )( ) 城隍.( ) 拧.( )成小绳门楣.( ) 用酒和.( )苋.( )菜籍.( )贯硝.( )药腌.( )腊络.( )子大襟.( ) 车胤.( ) 囊.( )门槛.( ) 粽.子(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门楣:籍贯:城隍:肃然:莫名其妙:肃然起敬: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2、了解作者和文体。
【合作探究】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3、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
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为句式说话。
4、在这些特有的风俗中,作者为什么只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这其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二课时【当堂反馈】1、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A、平淡而有味;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C、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式,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4、写端午的鸭蛋却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5、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还否定北京的鸭蛋?6、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壳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棋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的看法呢?【拓展提升】1、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总目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课题17、端午的鸭蛋课型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3、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知识链接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导学流程学习导航(学法、策略、方案)学习内容与随堂笔记(案例材料、生成记录、评价反思)自学【晨读导学】目标:1、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准、读畅、读出感情。
2、自主识记文中重点词语,能读、会写。
3、请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作者家乡高邮的鸭蛋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检效:小组长监督组员预习旁批并对预习情况进行量化,大组长进行抽查。
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 ) 苋.菜( ) 籍.贯( ) 硝.药 )腌.腊( )络.子( ) 大襟.( ) 车胤.( )2、解释下列词语。
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整体感知作者家乡高邮的鸭蛋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随堂笔记:1、理清文章思路:2、研读第一、二部分。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2)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3、研读第三部分(课文最后三段)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4、归纳文章主旨5、语言品析6、拓展延伸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和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等级认定:互学【对学指导】A、两人对学1.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导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2.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门楣( ) 硝药( )络子( ) 车胤( )2.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门楣:莫名其妙:曾经沧海难为水:3、了解作者汪曾祺。
合作探究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
文章分几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3、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的语言特点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读下列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A、“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B、,“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4、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体会下列句子的特色。
A、:“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B、“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4、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成果展示点评小结目标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门méi( ) jí()贯xiāo()药大jīn()(2)结合本课所学词语,写一段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要有具体语境。
(3)回顾文章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文意,并说说作者对端午的鸭蛋为什么难以忘怀?工整地写在下面。
课后拓展:汪曾祺先生笔下端午的鸭蛋如此让人神往。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名声远播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令人惊喜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历史悠久(“老品牌”、“老字号”)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质细而油多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 “可以用筷子挖着吃” “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色彩鲜艳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
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拟写广告词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挑鸭蛋一一装鸭蛋一一挂鸭蛋一一吃鸭蛋一一玩鸭蛋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一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七、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本文的语言特色1口语色彩浓厚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4、淡淡的幽默八、课文小结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九、拓展延伸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板书设计17 端午的鸭蛋1口语色彩浓厚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4、淡淡的幽默。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行文思路;
2、感受文章所体现的童真童趣及浓浓的乡情。
3、学习写细小事件,抒发真感情的写法。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步骤:
一、知作者,查预习
1、话端午——介绍你了解的端午的来历,说说家乡端午的习俗
2、了解作者
作者汪曾祺:
3、给加点的字注音
汪曾祺.系.百索子籍.贯硝.药拧.成小绳腌.腊用酒和.城隍.
门楣.络.子车胤.苋.菜倘.若熏五毒砸.摸
二、自主学习:知内容,理思路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
(二)1、走进课文——道风俗
A、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
B、介绍这些风俗有何作用?(课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而先写端午的风俗,是否离题?)
2、走进课文——说鸭蛋
A、细读课文2、3段,看看作者家乡的鸭蛋有何特别之处?(请你以一名高邮人的身份向在坐的各位介绍高邮鸭蛋。
)
B、家乡的鸭蛋为什么叫作者久久不能忘怀?(小小鸭蛋也传情)
3、走进课文——品鸭蛋
A、高邮的小孩子在端午是怎样吃现鸭蛋的?
B、吃鸭蛋时,你是这样吃的吗?作者小时候为什么这样吃?
三、议主旨,明写法
交流讨论: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为什么对小小的鸭蛋津津乐道?
四、我手写我心。
17、端午的鸭蛋 优秀导学案.doc
17 •端午的鸭蛋汪曾棋教学目的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自主预习一、导人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
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理解词义。
腌制()门楣()觅菜()沧海()籍贯()• • • • •络子()囊萤映雪()车胤()城隍庙()• • • • •2、解释词语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囊萤映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有荣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1 )、木文作者 _______ ,江苏____________ 人 _________ 家。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2)、“曾经沧海难为水”选自_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 《离思》中的诗句,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和_____________ 同时代,并称a ”O(3)袁枚,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_ 家。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瓦子小学张云华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学生预习: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并自读课文五遍。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内容,能简要复述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二,将你认为好的句子或有疑问的语句作上批注。
4、搜集家乡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过节时最难忘的经历或物件。
教学过程一、说唱儿歌,快乐导入投影展示: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生说唱)二、检查预习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系()百索子咂摸()拧()成小绳门méi()用酒和()jí()贯络子()大jīn()车yìn()xūn()五毒三、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先写_______,后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
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四、精读品味:1、请同学们听第二段范读,仔细感受文段内容并体会作品语言上的特色以及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找出范读文段中你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同学们可以结合课后第二题思考,先自己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以“我喜欢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提示:可从句式、关键字词、内容、情感、语言特色等方面来品味。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瓦子小学张云华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展示提升
1、注音
手腕 门槛
粽子
城隍庙
门楣
红苋菜
大襟 车胤
籍贯
硝药
腌腊
络子
2、解释 门楣: 与有荣焉: 莫名其妙: 囊萤映雪: 肃然起敬: 曾经沧海难为水:
3、 播放录音,学生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问题: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4、 作者如此津津乐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6、在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家乡端午的众多习俗,采取的是怎样的结构形式让这些风 俗在读者眼前一目了然?
四.当堂反馈: 听写词语
手腕 门槛
粽子
城隍庙
门楣
大襟 车胤
籍贯
硝药
腌腊
五.课堂小结:
红苋菜 络子
课堂反思:
的
一.课前测评:
板
默写古诗:单号《赠从弟》
双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书
课
二.预习交流:
题
1、走进汪曾祺: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主要作品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寂寞与温暖》等。
他以散文的笔调写小说,写出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与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
地方特色。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课题 课型
17 端午的鸭蛋 新课
学习内容
第 1 课时
主备教师
课时 2 陈雪辉
授课日期 使用教师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掌握本文重点生字新词。 3、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及写作的主要内容。 2、3
学具准备
录音机
学习形式
教师导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
过程
学生学案
教师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