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教案 沪教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课题一:物质的溶解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a.通过对溶解性饱和溶液的复习理解并记住固体溶剂热度的概念。
b.通过实验理解影响物质溶解度因素2 过程和方法目标:本节课运用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等。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溶解性的影响因素,为溶解度概念的尽力提供感性的材料,同时让学生体验控制变量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理解溶解度曲线,了解结晶概念及结晶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学习过程。
二、教学重点:溶解度的含义三、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建立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同学们,铁和食盐在日常生活中常见,那他们都溶于水吗?事实上,不同物质溶解性不同,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怎么样?请大家大胆猜想。
2.探究活动1(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素有哪些)1、学生猜想影响因素影响结果溶质的种类溶质不同,溶解性不同溶剂的种类溶剂不同,溶解性不同湿度的高低温度不同,溶解性不同2、教师讲述怎么才知道这三个猜想是否正确么?(用实验验证)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法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提供给学生的硝酸钾有三小袋:1.5g的一袋,3g的两袋;两个实验中每次用到水都是5ml。
学生完成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1:1g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解溶解限量受溶质种类的影响(说明室温下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限量比熟石灰大)实验2:3g硝酸钾在5nl冷水中未能全溶,在5ml熟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质的溶解限量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物质溶解限量越大教师总结:刚才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确受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等因素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对固体在水中溶解性是很复杂的。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沪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上节课介绍了物质的溶解性,已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
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精确地衡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通过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比较,让学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通过比较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解度含义。
(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根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
2. 过程与方法
(1)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
四、教学用品
媒体:投影
五、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
1 /2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案(新版)沪教版教学目标1.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难点:学生概括、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一、二节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许多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水溶液。
例如食盐溶于水后形成食盐溶液,那么,食盐或其他固体物质在水中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呢?它们溶解的速率是否一样?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推进新课【对话】小孩与爸爸的对话小孩:爸爸,我要喝糖开水。
爸爸:好,爸爸倒给你喝。
小孩:不甜,不甜。
爸爸:爸爸给你再加点糖。
小孩:爸爸,再加点糖。
爸爸:傻孩子,已经很甜了,杯底有糖剩余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小孩:为什么呀?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板书】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向A 、B 、C 三支试管中加入5 mL 水,再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 g ,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2】如右图所示,取A 、B 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
往试管A 中加入少量水,往试管B 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食用油溶解于 中,不能溶解于 中。
【实验3】取1支试管,加入5 mL 水,然后加入3 g 硝酸钾,充分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什么?【过渡】那么,在一定温度下,把固体物质放在一定量的水中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呢?下面我们来做实验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实验探究】【实验1】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出20 mL加入A、B两只烧杯中,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2 g硝酸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2 溶解度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2 溶解度学案(新版)沪教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会进行判断应用;2、会绘制和使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能根据曲线变化情况知道物质溶解随温度变化的情况;3、能应用溶解度曲线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板块一:掌握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问题1:蔗糖和食盐的溶解性哪一种更强?你认为该如何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问题2:溶解度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问题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表示什么意思?问题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你能将相关数值填入下表吗?练习与实践一问题5: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判断下列各题吗?练习与实践二判断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20℃时,30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g;()(2)在20℃时,30g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达饱和状态,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g;()(3)在20℃时,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达饱和状态,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达饱和状态,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5)在20℃时,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达饱和状态,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6)在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若将40g氯化钠入100g水能形成140g氯化钠溶液。
()板块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问题1:你能在坐标系中绘制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吗?查处7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问题2:根据图6-16和图6-17你能发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吗?问题3:利用溶解度曲线我们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利用溶解度曲线我们能问题4:利用上面的图6-16和图6-17的溶解度曲线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练习与实践三: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 。
80℃时140g 硝酸钾溶于100g 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 或“不饱和”)。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度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度教案沪教版
一、教材分析
1、本教学设计内容是第三章《走进溶液的世界》第二节《溶液》的第二课时(物质的溶解度)。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及运用、气体溶解度。
本节课安排在溶解性的后面让学生有定性的分析到定量的研究。
二、学情分析
初三(4)班整体在年级中化学成绩处于年级中等偏下水平,在学习了两个月的化学后大部分对化学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喜欢上化学课;有三分之二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的:
(1)理解溶解度含义。
(2)知道并能使用溶解度曲线。
(3)掌握固体、气体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4)在总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过程中,学会应用图表的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通过对溶解度曲线图查阅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ppt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溶解度
一定温度
一定溶剂的量(100克水)
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g/100g水
二、溶解度曲线
S S
P
T不变,P升高S增大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是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 3 节的教学内容,包含了三个
部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结晶。“物质溶解性的定
量表示”属于该节内容的第二课时。
溶解度的概念既是上节课饱和溶液知识的延伸,又是下一课时结晶的理论依据。教
材上对溶解度只是以单一的文字描述,略去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缺乏教学中
仅仅关注具体概念定义的简单识记和辨析,而是通过实验探究注重概念的生成和构 建过程,体验和感受概念的形成、深化和运用。
教学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定量认识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合作探究、分组操练尝试教学法,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
手段
学空间,间以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等,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巧设情境】今天冷不冷?与昨天相比 巧设情境、激发
1/6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引入新课
溶解度概念建 立
齐声回答 思考、联想
呢?冷暖是我们对气温的定性认识,要比 较哪一天更冷,我们可以通过气温的定量 表示方法——温度来比较。我们上节课所 学的溶解性也是个定性认识,那么怎样定 量表示溶解性呢? 【板书】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律。配合开放性、
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 层次性的问题设
学 生通过 分析思 考 度时的溶解度相同。
置,引导学生
总结得出:
走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 如何读懂溶解度
1、大多数固体物质 影响越大。
曲线,了解溶解
的 溶解度 随温度 的 【提问】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沪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一、我思我学:查一查: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
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法。
二、同步导学:评价要点:1.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
3.了解:结晶的概念。
4.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
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
方法指引:1.溶解度曲线直观地表示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以KNO3、NaCl、Ca(OH)2为例,其中KNO3变化最大,NaCl变化很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选择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3.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三种: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分离的方法。
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6.3物质的溶解性沪教版(全国版)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课目的:1.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要素。
2.知道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互相转变。
教课重难点:影响溶解性的要素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教课过程:创建情形: 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2.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工业制氯气往常采纳电解食盐水的方法,我们知道,越浓的食盐水中氯化钠越多,获得的氯气越多,为何工业上只用 26%的食盐水溶液,而不用30%、40%甚至50%的食盐水来电解呢?沟通议论: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能否都简单溶解呢?联想与启迪: P166小结:一、溶解性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活动研究: P166实验 1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盐水好蔗糖水好熟石灰水差结论: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要素(1)不一样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一样。
[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相关活动研究: P167实验 2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用油水差食用油汽油好结论:(2)同一种物质在不一样溶剂中的溶解性不一样。
[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相关活动研究: P167实验 3填表:溶质溶剂溶解性室温硝酸钾水好加热硝酸钾水更好结论:(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相关。
沟通议论: P167阅读:P167过渡:上述实验 3 中在室温下将 3g 硝酸钾加到 5ml 水中,硝酸钾没有所有溶解,说了然什么呢?(不可以无穷制的溶解,也就是不可以无穷制地提升溶液的浓度)那么,你可否解决上课前提出的问题:电解食盐水制氯气时,为何不用50%的食盐水呢?沟通议论:那么,除了用加热的方法能够使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活动研究: P167小结:①大多半固体,在必定量的溶剂内,跟着温度的高升,溶解量增加。
②大多半固体,在必定温度下,跟着溶剂的量增加,溶解量增多。
③在必定温度下,必定量的溶剂中,大多半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第6章 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沪教版
希望能帮助您,欢迎下载可编辑修改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第6章 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沪教版教学目的:(1)对本章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的概念、特征、性质、组成、饱和溶液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分析、分类、归纳、综合等能力。
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归纳能力;并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采用“三动”教学模式,即“全动、互动、主动”,力求通过“全动”、“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特征、性质、组成、饱和溶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分类、归纳、综合等能力。
教学过程:①课前学生归纳了本章知识,展示学生的成果。
(2-3份,5分钟)↓②教师归纳知识网络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共鸣。
(3分钟)↓③复习溶液的概念、特征、性质、组成等知识点,并以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复习巩固强化相关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分钟)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性质: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导电性增强。
3、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质的种类:固体、液体或气体。
两种都是液体时,一般是量多的作溶剂。
溶剂的种类很多种,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指水。
↓ ④复习饱和溶液等相关知识点,并以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复习巩固强化相关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分钟)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一定要强调这种溶质(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有没有关系?浓溶液和稀溶液——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相对多少↓⑤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网络,布置作业。
沪教版初三全册(全国版)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沪教版初三全册(全国版)6【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明白得溶液的概念及差不多特点;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点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缘故情感目标:1.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差不多方法,培养实验观看,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溶液的概念、特点。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师:不瞒大伙儿说,老师提起做饭就头疼。
一次我做饭时,忙忙碌碌,油盐糖醋面都粘在衣服上,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方法,如何样才能除掉这些污渍呢?生:洗师:用什么洗?生:用水洗。
师:水起了什么作用?生:溶解师:同学们说得专门好,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质的溶解。
[板书]物质的溶解师出示教学目标[大屏幕]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刚才我说的这几种物质都能够溶解吗?生:自由回答师:果真如此吗?咱们依旧让事实来说话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实验探究一实验内容观看到的想象面粉放入水中豆油放入水中食盐放入水中糖放入水中食粗放入水中师:下面同学们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生:实验并回答师:[追问]那么这些状态差不多上溶于水吗?生:不是师:既然不是,那么我们不能说物质在水中溶解,而只能说物质在水中分散,共有几种情形?[板书]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生:三种情形师;同学们看面粉分散在水中,振荡后,悬浮在水中的是什么状态的物质?生:固体师:我们把如此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
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
生:自由回答[板书]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水中师:面粉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我们认真观看:振荡静置后,面粉不是平均分散在水中,会分层,我们就说它不平均,不稳固。
那老师衣服上的面粉如何除去呢?生:洗师:用水洗后如不洁净,可再次用水漂洗。
师:豆油分散在水中,振荡后,分散在水中的物质是什么状态的?生:液体师:我们把如此的混合物称为乳浊液。
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
化学初三沪教版6.1物质的溶解教案
化学初三沪教版 6.1 物质的溶解教课设计教课目:知与技术: 1、溶解象,出溶液的特点。
2、能出一些平时生活中常的乳化象。
3、认识溶液在生、生活中的重要用价。
程与方法: 1、通使学生溶解象。
2、初步学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感情度与价:培育从平庸的事物中并求甚解的优秀学品。
学要点、点:溶液的观点及溶液、溶、溶的关系前准器:管、匙、管架、滴管。
品:蒸水、植物油、泥土、食、蔗糖。
教课程:第 1【一】揭露本学目:1、能出几种生活中的分别象。
2、背出溶液、乳液和液的观点,并出常例各两那么。
【二】情境,引入新:在平时生活中,人常需要将一种物分别到另一种中,如将食分别到水中制成水⋯⋯你指那些物能分别到水中?思虑、、回答,果填入教材P.152 表 6-1 中【三】探物在水中的分别1、演示: P.163 上的 1、 2将象填入教材P.153 表 6-2 中象高酸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生化。
食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生化。
蔗糖加入水中液体澄清、透明,静置后不生化。
泥土加入水中液体、不透明,静置后生积淀。
食用油加入水中液体、不透明,静置后分上下两。
2、液、乳液、溶液等观点假如物以小的固体粒分别在水中,那么形成液。
假如物以小液滴分别在水中,那么形成乳液。
物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平均分别到另一种物中的程称之物的溶解。
物溶解后形成均【一】定的混淆物叫做溶液。
3、物溶解的象:〔1〕溶液的色:高酸溶液硫酸溶液化溶液硫酸溶液化溶液紫色色黄色浅色无色〔2〕温度改:有的物溶于水使温度高升,如硫酸、氧化、生石灰等;有的物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如:硝酸;有的物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如:食。
4、乳化象及乳化5、:怎样加速物溶解的速率?【三】小【四】作:教材P.158 与践T.1 、 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教案沪教版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
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征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原因
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学习重点及难点:
学习重点:溶液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溶液的性质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来认识溶解、乳化、溶解热效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
探究活动:
1.几种物质在水中分散情况,探究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共同点及其区别2.物质溶解至水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3.通过溶液的形成,探究导电性的原因
知识预备:
知识整理: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P.S.注意: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溶液中的分子、离子等微粒是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3.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
(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解释:
(1)固体溶解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了固体,一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扩散到液体中。
而溶液大部分的颜色,就是因为其水合离子的颜色。
(2)在溶解的过程中,实质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该过程要放出热量,因此,溶解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就是看这两方面能量的比较了,如: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放热;
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差别不大,温度不变;
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吸热。
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
(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
(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于洗涤剂,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等。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实验:水、蔗糖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
如课本P157所示实验装置,首先测得烧杯中冰水与食盐的混合物温度为-6℃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于没有水。
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
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稀硫酸就能导电
有关问题:
(1)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答:固体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答: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答:增强水的导电性
例题:
例1 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分析:该题是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根据味道不同,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
(2)根据密度不同,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馏水。
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
(3)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
(4)根据导电性不同:能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
(5)根据凝固点不同: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水;
(6)根据沸点不同: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水是常见的溶剂,溶剂不一定是水
分析: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不是乳浊液。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溶液中可以同时溶解几种溶质,如NaCl和KNO3同时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溶液,溶质就有两种了。
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碘酒就是碘溶解在酒精中而形成的溶液,故选D。
例3 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固体,则小球将() A.上浮 B.下沉 C.不变 D.无法判断
分析:向水中加入食盐,会使液体的密度增大,由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上浮,选A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