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抗肿瘤作用综述
中药半枝莲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中药半枝莲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半枝莲是一种常见于我国南方的中草药,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包括肿瘤。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半枝莲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在
不同的层面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
以下是中药半枝莲的抗肿瘤
研究进展:
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半枝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马钱子碱、
半枝莲碱、伏苓酸等,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2.抗血管生成:半枝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血管生成,并进而抑制
肿瘤的发展。
研究发现,半枝莲和其部分成分(如马钱子碱)可以显著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3.调节肿瘤微环境:半枝莲可以影响肿瘤微环境,包括调节免疫
反应、调节细胞因子水平等,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4.增强化疗效果:半枝莲可以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增强化疗效果,并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半枝莲具有较为广泛的抗肿瘤活性,但其具体作用机
制和临床应用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半边莲(Scientific name: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
半边莲的根茎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药用成分,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衰老作用半边莲中富含抗氧化物质,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这些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研究表明,半边莲可提高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抗氧化能力,延缓细胞老化过程。
此外,半边莲中的多糖和多酚物质还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改善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和色斑,使皮肤更加年轻紧致。
二、调节血糖作用半边莲的根茎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半边莲中的薯蓣多糖。
薯蓣多糖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释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来调节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薯蓣多糖既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又可以抑制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因此,半边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护肝脏作用半边莲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
半边莲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肝脏细胞的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肝脏功能。
研究表明,半边莲中的多糖和多酚类物质能够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肝脏细胞凋亡和自噬,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此外,半边莲还可增加肝脏解毒酶活性,加速有毒物质的代谢与排泄,对肝脏功能的恢复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降脂减肥作用半边莲具有明显的降脂减肥作用。
半边莲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脂肪的合成和吸收,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研究表明,半边莲中的多糖和多酚成分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和调控血脂异常。
此外,半边莲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五、增强免疫力作用半边莲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都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都有哪些
导语:说起半边莲,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陌生,但是要提起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水仙草,相信大家就会觉得很熟悉了。
半边莲是一种常绿植物,植株大概
说起半边莲,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陌生,但是要提起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水仙草,相信大家就会觉得很熟悉了。
半边莲是一种常绿植物,植株大概有20厘米高,它是可以入药的,那么,半边莲入药后具体都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抑菌、抗肿瘤
半边莲50%以上煎剂是采用平板挖沟法,它对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比较多,根据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证明,半边莲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二:调节免疫功能
我们平时对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了解的不多,因此不知道它还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吧。
半边莲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伴刀豆球蛋白A 诱导的平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其最适浓度为400r/ml。
专家给药1周后可以明显的提高平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由实验得出,半边莲对调节免疫功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解痉祛痰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你还了解哪些呢?食用半边莲还可以解痉祛痰。
半边莲中所含的红花素具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且还有较好的祛痰功效。
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在生活中,适当的食用半边莲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帮助的。
好了,看完了上文的介绍,相信您对于半边莲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
生活常识分享。
半枝莲化学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半枝莲化学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作者:牛淑睿石芸杨鑫杨东姨孙媛高珣李伟东秦昆明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15期摘要目的:綜述半枝莲化学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方法:以“半枝莲”“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Scutellaria barbataD. Don”“chemical composition”“anti-tumor effect”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GreenMedical 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09 年1 月-2020 年10 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半枝莲化学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半枝莲含有黄酮类、二萜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
半枝莲不同提取物或不同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与分化,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和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血管生成等;所涉及的通路主要包括Hedgehog 信号通路、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Notch1 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 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c-Met 信号通路等。
半枝莲中的抗肿瘤化学成分众多,但这些成分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尚不明确。
后续研究可从质量标志物角度探讨半枝莲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并基于组分配伍角度揭示半枝莲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发利用半枝莲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半枝莲;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中药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D. Don 的干燥全草,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分布;其味辛、微苦,性平、无毒,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保肝利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咽喉肿痛、肿瘤、肝炎、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的治疗,且治疗效果较好[1]。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对其抗肿瘤作用较为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发现半枝莲可用于胰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并显示出很好的临床疗效[2]。
半边莲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半边莲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韩佳颖【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7)002【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半边莲;抗肿瘤;研究进展【作者】韩佳颖【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又名急解索、半边花、细米草、鱼尾花、长虫草、瓜仁草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中南、西南等地。
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后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
其性味辛、平,归心、小肠、肺经,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湿疹湿疮、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湿热黄疸[1]。
现代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带状疱疹、毒蛇咬伤、动脉粥样硬化、气管炎、腮腺炎等。
它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癌中药,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食道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并可外敷治疗癌症[2]。
本文就其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对半边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了生物碱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等化学成分。
有学者认为半边莲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
半边莲属植物中普遍含有生物碱,目前已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有42个,主要为哌啶类、去氢哌啶类和吡咯烷类生物碱。
生物碱类成分多具有中枢兴奋、呼吸兴奋、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3]。
姜艳艳等[4]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樨草素、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香叶木素、白杨黄酮、橙皮苷、蒙花苷、香叶木苷,并认为芹菜素有抗癌活性。
也有报道表明木樨草素有抗肿瘤活性[5]。
除此以外还有9个黄酮类化合物被学者分离获得[6]。
苯丙素类化合物包括7个香豆素类成分和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
有文献报道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7]。
抗结直肠癌中药简介——半边莲
抗结直肠癌中药简介——半边莲一、药物简介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是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草本;具白色乳汁,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cm,无毛。
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长8~25mm,宽2~6m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
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梗细,长1.2~2.5 厘米,基部有长约1毫米的小苞片2枚、1枚或者没有,小苞片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而与花梗无明显区分,长3~5毫米,无毛,裂片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全缘或下部有1对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0~15毫米,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裂片全部平展于下方,呈一个平面,2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3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未连合部分的花丝侧面生柔毛,花药管长约2毫米,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
蒴果倒锥状,长约6毫米。
种子椭圆状,稍扁压,近肉色。
花果期5~10月。
《本草纲目》载:“半边莲,小草也。
生阴湿膝整边。
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
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
半边莲自生于原野、田边、沟旁或潮湿的荒地及阴坡等处。
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也耐轻度干旱、寒冷,适合深厚、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
半边莲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分株繁殖。
二、性味归经性味:辛,平。
归经:归心、小肠、肺经。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0~15g,鲜品30~60g。
外用适量。
三、民间用法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臌胀水肿,湿热黄疸,湿疹湿疮等。
入药部位为半边莲的干燥全草,可内服,可外用。
其茎、叶都有杀虫作用,用时以水煮或用冷水浸泡过滤的药液喷酒。
春夏季采半边莲嫩茎叶,经开水掉、凉水漂后,可炒食、凉拌、做汤等。
1.《岭南采药录》载:“治鱼口便毒,跌打伤擦痛,恶疮,火疮,揭敷之”。
半枝莲抗癌功效突出
半枝莲抗癌功效突出
导读:经有关动物实验证实,半枝莲对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脑瘤22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即使对于治疗乏术的晚期肿瘤,半枝莲亦有改善症状、降低肿瘤增殖率和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
半枝莲是一种类似薄荷的唇型科植物,在传统中药方面用来治疗肿瘤,可以杀死癌组织。
而半枝莲的提炼物则制成的一种药可以破坏为癌组织供应血液的血管。
研究发现,半枝莲提炼物主要针对癌组织的血管,使癌组织因为得不到氧气和养分供应而坏死。
参加研究的达奇博士说,他们开发的新药物有独特的选择性,只对付为癌组织供应血液的血管,并不危害那些连接到正常组织的血管。
达奇博士说,传统药物除了对付癌组织外也对健康细胞构成影响,因此有不少副作用。
她认为,新药物不会令病人出现从前那么多的不良反应。
研究小组希望可以得到更多资金,以便在未来数年内在病人身上进行试验。
这种药于一般的常用抗癌药比较,效果要好很多。
因为一般的药物对健康细胞和癌细胞同样起作用。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麦高恩教授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在癌症病人身上使用这种新开发的药物。
到目前为止,有关的实验都在实验室中进行。
专家在实验中所使用的是来自人体的乳腺癌和肺癌组织。
英国癌病研究组织发言人说,半枝莲在中国传统医药中一直用来治疗包括一些肿瘤在内的多种病症,现在的发现确实令人感到非常有兴趣;有关方面一定要对半枝莲的有效成分作更深入的研究。
治愈癌症肿瘤的草药——半枝莲
治愈癌症肿瘤的草药——半枝莲这味草药很神奇,神奇到敢跟癌症肿瘤叫板,有一句谚语,识得半枝莲,可以伴蛇眠。
就是说,认识半枝莲和蛇在一起都不怕。
这味草药又叫韩信草,相传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被打到口吐鲜血。
有个阿婆不忍心看他英年早逝,于是就拔这种草煮水给韩信喝,韩信喝下后,血止住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后来韩信率兵打仗,士兵们只要受到刀枪棍棒伤,韩信就会教士兵们用这种草药疗伤,再后来,人们为方便记住这味草药,就叫韩信草。
半枝莲喜欢长在田边或湿润的草地上,《校正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性平,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局部跌打伤,热火上炎可解,活血化瘀,被跌打损伤后,局部血脉堵塞,可疏通血脉,消肿止痛,身体有肿块疮痛,可开破利下来,还有抗癌,像早期肝癌,肺癌,宫颈癌,它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有一位民间草医郎中,可以治疗癌症,在医院判死刑的癌症患者,找到他,吃了他开的草药都有效果,有的甚至治愈。
很多人向他取经,他都秘而不宣,视为枕中方,他临死的时候,他告诉一位道医,其实,他治疗癌症就三味药,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
很多人看后,都说,这三味药不是治疗蛇咬伤的吗?怎么可治疗癌症?殊不知,世上最毒莫过于蛇毒,蛇毒能解的草药,普通体内的湿毒,热火毒,燥毒,它一样可以解。
这位草医郎中就是把癌症当成蛇毒痈疮肿毒,为了临床这三味药是否有效,他开始每天为村民治疗,开始是蛇毒,痈疮肿毒,到后来肿瘤,癌症,用新鲜的三味药捣烂煮水,喝下后,发现蛇毒能解,疮痈肿毒好了,肿瘤缩小了,癌细胞不再扩散。
他的名声在当地传开,到后来,有癌症患者慕名找到他,请他治疗,酒香不怕巷子深,当你在这领域有建树时,很多人都会慕名而来,而当你什么也不是的时候,就要把心定下来,潜心修炼。
在五经富当地有一草医,他治跌打伤有一绝,有一个胸部被打伤的患者,气都转不过来,很难受,草医就用一把半枝莲捣烂后酒水各半,服下去后,气就转过来,他不难受了。
半边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半边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简介半边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Erigeron breviscapus,属于菊科植物。
它的名字源于其花朵开放时只有一边是开放的特点。
半边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东和华南地区。
在中医传统药理学中,半边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被认为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
半边莲的成分半边莲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物质、植物甾醇、挥发油和矿物质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和促进心脑血管健康的功效。
半边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改善心脑血管健康半边莲具有抗凝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
此外,它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功效,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 缓解头痛和偏头痛半边莲含有一种名为马钱子硷的成分,这种成分对于缓解头痛和偏头痛有一定的疗效。
它通过扩张颅内血管、减少血小板聚合和降低血浆纤溶系统活性等机制,发挥其药理作用。
3. 减轻焦虑和抑郁半边莲含有多种抗氧化和抗炎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提高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4.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半边莲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研究表明,半边莲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于耐药菌种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5. 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半边莲含有多种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
6. 促进胃肠健康半边莲含有一定的纤维素和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和预防便秘有一定的益处。
此外,半边莲还具有抗胃溃疡和抗胃酸过多的作用。
7. 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半边莲提取物对于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抗肿瘤的潜力。
如何使用半边莲半边莲可以被制成药物、茶剂、饮片等形式进行使用。
具体用法和用量应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
中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综述
中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综述论文导读:国内外专家对半枝莲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医学界在寻求和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同时,发现许多化学抗肿瘤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且化学药品的开发费用昂贵。
关键词:半枝莲,抗肿瘤,多糖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全草入药。
别名有小韩信草、半枝莲、半向花、并头草等。
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抗癌等功效。
用于治疗痈疽疔毒、咽喉肿痛、跌扑肿痛、毒蛇咬伤、水肿、黄疸等[1]。
1 半枝莲的主要化学成分国内外专家对半枝莲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
到目前为止得到的结构较明确的化学成分包括以下几类。
1.1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从半枝莲中分离出26个黄酮类化合物,是从半枝莲中得到最多的一类成分,且结构丰富,含量最大,其中Scutellarin野黄芩苷的含量达到1%。
在这26个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包括黄酮、黄酮苷、二氢黄酮3大类[2]。
1.2二萜及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是半枝莲中的另一种主要成分,以分离得到的有半枝莲二萜(scutellone)A、B、C、D、E、F、G、H、I和半枝莲内酯(scuterivulactone) A、B、 C1、C2和D [3]。
1.3甾族化合物菜油甾醇、胆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γ-谷甾醇、豆甾-4-烯-3-酮、豆甾-5,22-二烯-3-醇、4, 4-二甲基胆甾-6, 22, 24-三烯、麦角甾烷-4, 6, 22-三烯-32-醇、豆甾-3,5, 22-三烯、豆甾-5, 22-二烯-3-醇乙酸酯、麦角甾烷-4, 6, 22-三烯-3β-醇、乙酸谷甾醇酯、植物甾醇-β-D-葡萄糖苷混合物(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2][4]。
1.4脂肪族化合物十六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十六酸乙酯、十八酸乙酯、二十酸乙酯、二十二酸乙酯、6, 10, 14-三甲基-2-十五烷酮、2, 6, 10, 15, 19, 23-六甲基-2, 6, 10, 14, 18, 22-二十四烷六烯、3, 7, 11, 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E-1- ( 4’-羟基苯基)-丁-1-烯-3-酮、新植二烯、1-辛烯-3-醇、薄荷醇、六氢法呢基丙酮[4]。
抗癌中草药半边莲的功效
抗癌中草药半边莲的功效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半边莲的全草。
其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毒蛇咬伤、疔疮疖肿、水肿、黄疸等病证。
[成分药理]我国半边莲属植物有19种,可供药用的有13种。
半边莲主要含半边莲碱(亦称山梗菜碱),其次还含有去氢半边莲碱(山梗菜酮碱)、氢化半边莲碱(山梗菜醇碱)等多种生物碱以及黄酮类、菊糖、琥珀酸钠、延胡索酸、对羟基苯甲酸钠和酚类等。
还含有皂甙、氨基酸等。
动物试验证明,半边莲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试验证实其对小鼠肉瘤37细胞有抑制作用。
半边莲碱可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对氧的摄取。
除抗肿瘤作用外,半边莲类生物碱有中枢兴奋作用,是重要的神经胆碱受体激动剂,它还有利尿、利胆、抑菌、抗炎、抗蛇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现代应用]半边莲临床广州用于治疗各种癌症,以复方应用为多。
1.肝癌合并腹水林氏报道,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21例。
以活血利水法为主,重用半边莲每副30g,同时辅用西药及对症治疗等措施。
结果:显效(腹水消退、症状改善)15例,有效(腹水减轻、症状稳定或改善)4例,无效2例。
林氏还报道,用扶正软坚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4例。
对有腹水或下肢水肿均在扶正软坚基础上选用利水中药,重用半枝莲30g,证实对改善患者低热、纳差、肝病、腹胀和减轻腹水等均有较好疗效。
治疗后半年、1年、3年、5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7.3%、59%、15.9%、6.8%。
2.肺癌于氏报道,疗晚期肺癌30例,在辩证基础上各型均加用半枝莲30g,每日1副,水煎服,并加服西黄丸。
治疗结果:延长生存期4~6个月17例,6~12个月5例,1~2年5例,2~3年3例。
张氏报道,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晚期原发性肺癌34例,各型均选加半边莲等抗癌药,煎剂每日1剂,治疗4个月。
结果:部分缓解1例,稳定30例,恶化3例。
生存1年27例,1年以上6例,2年以上1例,死亡6例。
此外,半边莲在治疗大肠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骨髓瘤、脑瘤等方面亦见报道。
中药半枝莲的抗癌和抗白血病的作用
中药半枝莲的抗癌和抗白血病的作用中药半枝莲是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半枝莲的全草,也是中医治疗各种肿瘤类疾病常用药。
半枝莲开的花很像黄芩的花,植株也类似,所以江西等地的民间又管它叫野生黄芩。
它的根茎像夏枯草,所以在浙江等地,它又有别名野夏枯草。
和白花蛇舌草一样,半枝莲也是民间常用药,古代中医典籍中并未收录它,直到近代才被临床中医师重视。
半枝莲在民间最常见的用途是清热解毒,抗癌消肿,凉血止血,广泛的用于治疗各种癌症、肝硬化腹水和肺脓疡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半枝莲的抗突变、抗癌和抗白血病的作用。
半枝莲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血细胞有抑制作用,也能有效的抑制实验性舌黏膜癌前病变大鼠上皮异常增生,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对癌前病变细胞异常增殖有抑制性作用。
复方半枝莲10g/kg灌胃,能预防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抑制癌前病变,延缓肝癌的形成,降低肝癌发病率。
半枝莲的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22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作用剂量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半枝莲还能拮抗香烟焦油的致突变作用,保护淋巴细胞的DNA。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用半枝莲治疗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半枝莲尚有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清楚氧负自由基及提高SOD活力,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另外也有抗菌和祛痰作用。
从其药理来看,民间用半枝莲抗癌消肿和清热解毒是科学的。
半枝莲入药既可外敷也可内服,外敷一般是将新鲜的半枝莲根捣烂外敷在体表的疮疡之上,半枝莲外敷也可以治疗毒蛇咬伤。
外敷时半枝莲多与蒲公英、紫花地丁、一枝黄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或单独使用,用量在30-50克。
内服时可以用鲜草也可以用干品煎汤服用,煎汤服用时成人常用剂量为干品15-30g(鲜品加量),儿童酌减,不过许多临床医生用半枝莲抗癌时,干品的用量都在30-100g。
半枝莲是一种广谱的抗癌药,中医治疗各种癌症和白血病属热毒型者,大多会用到半枝莲。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半枝莲(Plumeria rubra)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花卉植物,它被广泛用于园艺美化和药用领域。
近年来,半枝莲的抗肿瘤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
本文将就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倍半萜类等。
其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是其所含的生物碱。
研究表明,半枝莲提取物中的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关于半枝莲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
在体外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半枝莲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等。
研究还发现,半枝莲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此外,半枝莲提取物还能够增强许多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这些结果表明,半枝莲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在体内研究方面,研究者通过动物模型验证了半枝莲的抗肿瘤作用。
例如,一项研究使用乳腺癌细胞植入小鼠模型,结果显示半枝莲提取物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延长小鼠的寿命。
另一项研究使用半枝莲提取物治疗小鼠结肠癌模型,结果显示半枝莲能够抑制肿瘤的增殖和遏制结肠癌的发展。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半枝莲的抗肿瘤作用。
半枝莲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涉及多种机制。
研究表明,半枝莲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RNA合成,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此外,半枝莲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肿瘤的促进作用。
另外,半枝莲中的生物碱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总之,半枝莲作为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倍半萜类等。
研究表明,半枝莲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并且能够增强其他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半枝莲作为抗肿瘤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中草药半枝莲能有效治疗肿瘤和癌症吗
中草药半枝莲能有效治疗肿瘤和癌症吗
很多人问中草药半枝莲能有效治疗肿瘤和癌症吗?其实在中草药中有许多的药材对治疗肿瘤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半枝莲也是治疗肿瘤的时候常用的药材之一,是具有很好疗效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半枝莲的相关知识。
中医肿瘤李忠教授表示半枝莲是一种与薄荷相似的唇型科植物,经过动物实验证实,半枝莲对于抑制肿瘤生长有很大的作用。
就算是处于晚期的肿瘤,也可以起到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寿命。
其主要原理是半枝莲的提取物可以让肿瘤细胞断氧和养分供应,无法在人体生存增殖。
中医治疗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肿瘤,以及病人的情况,将半枝莲和其他中草药组合在一起制成方剂。
例如:
1、肺癌:使用半枝莲、白英,每天一次,用水煎服,在短时间内有效果。
2、鼻咽癌:使用半枝莲、蒲公英、连翘、白芷、川芎、牡蛎,辛夷、苍耳子、夏枯草、蜀羊泉,黄芩等用水煎服。
3、结肠癌:使用半枝莲、猫人参、藤梨根、野鸭椿、荠菜花,制香附、台乌药、白花蛇舌草、广木香、草河车、无花果、薏苡仁、苦参等用水煎服,每日一次。
对于中草药半枝莲能有效治疗肿瘤和癌症吗?的问题,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半枝莲治疗肿瘤是有效果的,但是具体的方剂建议大家还是去正规的中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半枝莲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_石梦莹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编号: 81573813; 81173598) ; 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编号: 2011508) ; 四川省科技 厅“中药药理四川省青年基金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编号: 2014TD0007)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 编号: 12ZA038) 作者简介: 石梦莹( 1991. 01—) ,女,甘肃张掖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抗肿瘤药理,E-mail: smy_5588@ 126. com 通信作者: 徐海波,教授,研究方向: 中药抗肿瘤药理,E-mail: xuhb@ hotmail. com
端粒酶可使肿瘤细胞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不缩 短,从而获得无限生存的优势,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关 键环节。因此,抑制端粒酶活性已成为抗肿瘤治疗 的新热点。李 洁 等[31] 研 究 发 现 半 枝 莲 含 药 血 清 能 明显降低 PG 细胞端粒酶活性,从而抑制其生长。 5 抗氧化
王志远等[32]发现半枝莲酸性多糖 SBPs 对羟基 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表现出较好 的体外抗氧 化 活 性。 张 晶 等[33] 研 究 发 现 半 枝 莲 多 糖可明显提高 S180 荷瘤小鼠抗氧化酶系的活力,进 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6 讨论
据文献报道,半枝莲对肝癌、肺癌、人结肠癌、人 鳞舌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 1. 1 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Gao J 等[2]发现半枝莲总 黄酮提取物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 MHCC97-H 细胞凋亡。据王洪琦等[3]报道半枝莲能诱导 HSP70
蛋白的表达,致使小鼠腹水肝癌 H22 细胞坏死和凋 亡; 增强化疗药 DDP 的抑瘤作用[4]。Xu H. 等[5]研 究显示半枝莲提取物具有增加低剂量 5-Fu 对 Bel7402 细胞凋亡诱导效应的作用,其机制是引起细胞 中与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 提高 caspase-3 活性,增 强 P53、bax 的表达,并下调 bid、bcl-2 的表达。林敬 明[6-7]通过实验证实半枝莲可能通过激活 Bcl-2 基因 家族[8] 抑 癌 基 因,抑 制 QGY-7701、Hep-G2 细 胞 增 殖。刘佳维[9]将半枝莲多糖作用于 SMMC7721 肝癌 细胞,发现药物可通过下调 CDK2、E2F1 mRNA 表 达,进而阻止癌细胞生长。此外,半枝莲对移植性肿 瘤( 肉瘤 S180 和肝癌 H22) 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 有一定的量效关系[10]。代志军等[11]研究表明半枝
中药半枝莲癌症治疗功效
中药半枝莲癌症治疗功效半枝莲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它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说它对于预防和治疗癌症,可以说是当前无法替代的一种好的中药产品,所以目前有很多人,为了预防自己不得癌症,为了治疗自己的癌症,很多人愿意选择中药半枝莲,那么中药半枝莲癌症治疗的功效在哪方面?就来看看下面介绍。
胃癌有报道,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制成复方丸剂三宝功德丹,治疗中晚期胃癌182例。
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并用地骨皮、枸杞子各10克煎汤冲服,患者用药1个月~10年。
结果:基本治愈(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癌变消失,存活3年以上)46例,显效52例,好转45例,无效39例。
临床证实,服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另有人用抗癌注射液(半技莲、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猪殃殃)治疗胃癌4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2.4%。
食道癌有报道,以半枝莲复方莲蛇饮(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刘寄奴、郁金等)内服,每日1剂,并同时加用开道散3g,分3次冲服,治疗食管癌。
证实能缓解症状,减少痛苦,延长生存期。
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顺利进食,恢复体力,生活自理,生存期超过5年。
湖北省南漳县人民医院,用复方半枝莲场(半枝莲60克,公英、黄药子各30克,黄连6克,半夏9克,全瓜萎1枚)为主治疗食道癌25例。
结果显效6例(自觉症状消失,细胞学检查癌细胞消失,基底层细胞重度增高或重度增生,癌细胞萎缩或破坏,X线则见局部病灶消失),好转9例,无效7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60%。
张氏报道,治疗食管癌31例。
辨证分型,对气滞血瘀及痰湿凝结型均用半枝莲复方,60剂为1疗程。
疗效好的改汤剂为散剂,每服10克,每日2次;疗程差的坚持用汤剂2个疗程。
治疗结果存活5年以上6例,3年以上9例,1年以上10例,不足1年死亡者6例。
肝癌有报道,以莲花片(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牛黄、山慈姑、田七、蜈蚣、莪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2例。
治疗结果:肿瘤缩小者7例,稳定6例,增大9例,但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均超过1年以上。
半枝莲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 !""# , ./0+ %$ , 1/+ $
・ $22・
・综
述・
半枝莲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祝勇军 % 张春容 ! 曹 伦%
文章编号: %""O M KO$] 3 !""# > "$ M "$22 M "2 中图分类号: \!L$U $ 【关键词 】 半枝莲 文献标识码: F 抗肿瘤 研究进展 用。<65G: 4 ? %% @ 从半枝莲中分离反式 M % M 3 O ’ M 羟基苯基 > M 丁 M % M 烯 M 2 M 酮,体外试验该化合物对 P$#! 显示较强的细胞 毒性, W)$" 为 3 %% X ! > !R S Y0。通过美蓝试验管法证实半枝莲可 轻度抑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血细胞,细胞呼吸器法表明其抑制 率达 K$Z
。韩发彬等
?K @
通过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非程序
<1F 合成试验 3 Q<4 试验 > 发现浓度为 %!$R S T 的半枝莲提取物 有一定的抗香烟焦油的致突变作用, 能够保护淋巴细胞 <1F。 !U ! 抑制肿瘤细胞增值作用 王刚等
?L @
采用小鼠腋下接种肿
瘤细胞法测定了半枝莲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表明半枝莲醇提 物对移植性肿瘤 3 肉瘤 4%L" 和肝癌 N!! > 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 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孟延发等 ? V ,%" @ 也通过实验证实半枝莲 多糖对 4%L" 肉瘤细胞及腹水型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
半边莲的效果强能去毒防癌治腹水
半边莲的效果强能去毒防癌治腹水
半边莲的别名有细米草,蛇舌草,半边菊,蛇利草,奶儿草等。
半边莲是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喜欢阴冷潮湿的环境,非常耐寒冷。
半边莲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在河岸边,水沟旁或是潮湿的空旷地带都可生长。
跟着51养生网小编了解一下吧。
半边莲个头比较小,它的茎干细小微弱,匍匐生长,每个茎干节上都可以生根。
半边莲的花期一般在5-10月份,每次开花通常只有一朵,一般花的颜色为粉色或者白色;它的果实呈倒锥状,只有五六毫米长,形状为椭圆形状,稍微有些扁平,颜色近乎肉的颜色。
半边莲因其开花只有半边,而且如同莲花的形状,所以被人们称为半边莲。
半边莲全草都可入药是,将其洗净,晒干之后,便可成药。
半边莲气味微臭,并且具有刺激性,平常的时候刚开始是甘甜的,随后会感觉辛辣。
其品相以干燥无水分,叶子青绿,根部发黄,没有泥块杂草为上品。
半边莲的主要功效。
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于排尿治疗效,而且可以治疗毒蛇的咬伤,对血吸虫病,腹水晚期,肝硬化腹水,阑尾发炎等均有疗效。
半边莲,可以有效地作用于神经系统,能使我们身体的动脉体,先感觉到兴奋,然后压制的作用。
半边莲,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困难。
对于支气管有扩张的作用,
缓解支气管呼吸困难。
并且半边莲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系统,对于血压高的患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半边莲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所以半边莲不宜长期大剂量的服用。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中药半枝莲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半枝莲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对半枝莲抗肿瘤活性的药理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探讨进行了综述,为充分利用半枝莲资源,进行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半枝莲;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1半枝莲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1]。
我国半枝莲产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区,国外亦产,资源丰富。
其全草入药,性辛、苦、寒,入肺、肝、肾,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毒蛇咬伤的作用[2]。
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多糖、有机酸、生物碱及其它类成分[3]。
半枝莲现代研究及临床证明,半枝莲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4]。
常与其他中药联合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等消化道肿瘤、肺癌及子宫颈癌等妇科肿瘤[5]。
研究表明,半枝莲主要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6]。
2肿瘤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
近年来,从中药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源于植物药的抗肿瘤制剂占抗肿瘤药总量的 32.25%[7]。
其中,半枝莲是近几年国内外抗肿瘤药的研究热点之一。
3半枝莲的主要化学成分3.1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经从半枝莲中分离出二十几个黄酮类化合物,是分离得到的最多的一类成分,且结构丰富、含量较大[8]。
在这些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包含黄酮、二氢黄酮、黄酮苷3大类[9]。
半枝莲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不同产地半枝莲的平均总黄酮含量为2.31%[10]。
3.1.1黄酮类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7,2’-二羟基-5,8-二甲氧基黄酮;5,6,2,-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7,8,6’-三甲氧基黄酮(半枝莲素);5,6,7,4’-四羟基黄酮(印黄岑素)[9];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7-烃基-5,8-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黄酮(芹菜素);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粗毛豚草素);5,7,3’,4’,-四羟基黄酮(木犀草素)[11,12];5,6,7-三羟基黄酮[13];2’,3’,5,7-四羟基黄酮[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獻綜述〕半枝蓮抗腫瘤作用及機理實驗研究進展中國‧成都中醫藥大學馬萍Ping Ma: Abstract: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and its extract solution have significant antineoplastic effect, it has large spa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中藥半枝蓮(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
味辛,微苦,性涼,歸肺、肝、腎經,功能清熱解毒、化瘀利尿[1]。
其化學成分主要有紅花素(car─thamidin)、異紅花素(isocarthami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acid)、半枝蓮多糖、生物鹼及銅、錳、鋅、鐵等微量元素[2-8]。
該藥首載於《江蘇植物志》,其後並以狹葉韓信草、並頭草等多種別名異名散見於《南京民間草藥》、《廣西中草藥》、《泉州本草》、《福建中草藥》等諸多著作,對其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各家學說不一[9],但多數認為該藥“敗毒抗癌、消腫散結、祛瘀止血[10]。
半枝蓮臨床應用十分廣泛,未見明顯毒副作用與不良反應,常與白花蛇舌草、半邊蓮等配伍,用於消化道癌、肝癌、鼻咽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絨毛膜上皮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11-13]。
本文擬就半枝蓮抗腫瘤作用及機理的實驗研究進展,綜述如下:一、半枝蓮體內外抗腫瘤作用實驗研究日本學者通過體外實驗研究發現,半枝蓮對JTc─26瘤細胞體外抑制率達100%,而對正常細胞的抑制率則僅為50%[14]。
實驗還證實,用美藍試管法可見半枝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表現有輕度抑制作用;用細胞呼吸法測得半枝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的抑制率大於75%[15]。
孟延發等從半枝蓮中分離得到一種由L─鼠李糖、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組成的平均相對分子量為10000的白色粉狀均一性多糖SPS4,經體外實驗發現,按100ug/ml加入SPS436小時後,肉瘤180細胞與小鼠腹水肝癌細胞死亡率分別高達71%和55%,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6]。
動物實驗表明,半枝蓮對移植性小鼠肉瘤180、艾氏腹水瘤、腦瘤22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16];半枝蓮制劑對W256、U14、S186、EAC、ESC 等動物腫瘤亦有一定抑制作用[15]。
至於半枝蓮體外抗瘤作用的機理,是直接的細胞毒作用,還是調節細胞代謝及信號轉導,擬或誘導癌細胞凋亡,均未見研究報導。
二、半枝蓮誘變作用的實驗研究腫瘤的產生、發展與致癌物質引起基因突變密切相關,半枝蓮抗腫瘤作用的一個重要機理就是阻止或抑制致癌物質誘導的基因突變。
劉德祥等用Ames試驗對102種中藥水溶性提取物進行了抗誘變性篩選,發現半枝蓮等17種中藥對黃曲霉素B1(AFB1)誘發的回變菌落數有顯著抑制效應,其中半枝蓮等9味中藥對TA198和TA100菌株有同樣效應,表明半枝蓮等9味中藥既含有抗移碼突變又含有抗點突變的因子;該作者還對以上102種中藥進行了誘變性篩選,結果表明上述半枝蓮等17種中藥無一具有誘變性;相應劑量組抑菌試驗結果顯示,在半枝蓮抗誘變作用劑量范圍內,對小鼠傷寒杆菌無直接抑制作用,這樣就排除了其它因素可能造成抗誘變作用的假陽性結果。
劉德祥等進一步的小鼠體內試驗表明,半枝蓮等4種中藥對環磷銑胺誘發的染色體畸變和多染紅細胞微核有明顯的抑制誘裂性效應[17]。
此後,趙澤貞等進行的抗突變與致突變同步試驗結果再次證實,半枝蓮本身沒有致突變作用。
而其它部分中藥尚能拮抗抗腫瘤藥物絲裂霉素C的致突變性[18]。
國外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較多研究。
Wong等以小鼠傷寒杆菌TA100為測試菌株,在加入大鼠肝微粒體脢代謝活化系統(Sq)的情況下,觀察了半枝蓮、白花蛇舌草、膜莢黃蓍、女貞等四種中藥水提物對AFB1誘變的影響。
結果發現,這四種中藥均能濃度依賴性地抑制AFB1誘導的不依賴組氨酸的TA100回復突變克隆。
在濃度為1.5mg/ml時,半枝蓮與白花蛇舌草有相加效應。
這種抑制AFB1誘變作用呈現出半枝蓮強於膜莢黃蓍的趨勢。
其中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女貞還能顯著抑制AFB1和DNA的結合,減少AFB1─DNA結合物的形成;該作者因此認為半枝蓮等中藥具有化學防癌性質[19]。
Wong等用類似方法的另一研究結果表明,半枝蓮和白花蛇舌草在加與不加Sq的情況下均能濃度依賴性地抑制7,8─雙氫二醇苯并比(benzo[a]pyrene 7,8─clihydrodiol Bap 7,8─DHD)和9,10─環氧7,8─雙氧二醇苯并比(benzo[a]pyrene7,8─dihydrodiol─9,10epoxide BPDE)誘導的基因突變,且半枝蓮的抑制作用強於白花蛇舌草。
半枝蓮還顯著地抑制Bap 7,8─DHD和BPDE與DNA的結合,抑制Bap7,8─DHD 脂溶性代謝產物的形成,減少Bap7,8─DHD,BPDE的水溶性結合物。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發現,其水溶性結合物中,與硫酸根、穀光甘太結合者增多而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減少,故該作者認為半枝蓮是通過清除機制而具有抗誘變性質並成為致癌物質阻遏劑的[20]。
該研究組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半枝蓮與白花蛇舌草在加入地塞米松(DXM)激活的或加入不經激活的Sq的情況下,其抑制效應與細胞色素P450相關聯的氨基比林N─脫甲基脢活性相關。
該作者認為半枝蓮的抗AFB1誘變與抗腫瘤發生可能是通過抑制CYP3脢系介導的AFB1代謝而實現的[21]。
另一相應研究揭示,半枝蓮抗Bap誘變作用與細胞色素P─4501A1相關聯的乙氧基試鹵靈O─脫乙基脢活性有關[22]。
總之,上述實驗研究說明,半枝蓮的抗腫瘤作用不僅表現在腫瘤發生後,也體現於腫瘤發生前與發展中。
三、半枝蓮抗腫瘤免疫藥理實驗研究機體的免疫功能與腫瘤的發生、發展、預後、轉歸密切有關,荷瘤機體免疫功能大多低下。
陸平成等研究了半枝蓮中多糖成分對小鼠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半枝蓮多糖在體外可使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皮下注射給藥一週可明顯提高小鼠外週血淋巴細胞中酯脢陽性細胞百分率,促進二硝基氯苯誘導的遲發型變態反應。
陸氏認為,半枝蓮多糖對細胞免疫的促進作用可能與半枝蓮的抗癌作用有關[23]。
許玉堂等的研究(詳見學位論文)發現,荷瘤小鼠紅細胞免疫粘附功能、自然殺傷細胞活動性、白細胞介素─2活性均嚴重低下,紅細胞免疫調節功能紊亂;而半枝蓮能顯著地提高荷瘤小鼠紅細胞免疫粘附腫瘤細胞的能力與NK細胞活性、1L─2活性,從而增強荷瘤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進一步分析認為,直向的紅細胞免疫粘附腫瘤細胞的能力與NK細胞活性、1L─2活性呈正相關關係;但含有免疫抑制因子的荷瘤小鼠血清與腫瘤細胞抗原同時作用於紅細胞時,對紅細胞免疫粘附功能有“協同抑制”作用,而半枝蓮對紅細胞免疫粘附腫瘤細胞的能力有選擇性促進作用。
此外,趙惠仁等的實驗表明,從半枝蓮中提取的紅花素是醛糖還原脢的非競爭性抑制劑,在預防和治療糖性白內障中可能有重要作用[24]。
而細胞癌變時其膜上的糖類物質表達類型及數量往往發生先於形態學的改變,從而影響免疫監視與識別,利於其浸潤與轉移,故半枝蓮也有可能通過抑制細胞膜糖份的異常改變而增強免疫細胞對腫瘤的識別與監視。
總之,以上實驗研究從不同角度不分揭示了半枝蓮抗腫瘤作用的免疫藥理機制,為半枝蓮用於臨床防癌治癌,提供了免疫藥理學實驗依據。
四、半枝蓮其它藥理作用的實驗研究及其與半枝蓮抗腫瘤作用及機理的關係已有的半枝蓮其它藥理作用的實驗研究表明,其浸劑對動物作靜脈注射有降壓作用,經喂飼給藥則不產生降壓作用;浸液的乙醚提取物在動物實驗中有利尿作用;其水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傷寒杆菌、綠膿杆菌、大腸杆菌有抑菌作用[10]。
但半枝蓮有無直接的解熱、鎮痛、抗炎作用,尚未見研究報導。
半枝蓮其它藥理作用與其抗腫瘤的作用和機理中是否包含有其它藥理作用的輔助治療、對症治療因素。
也就是說,半枝蓮“清熱解毒、化瘀”的功能是否意味著半枝蓮還可能有直接的解熱、鎮痛、抗炎作用,從而對症地或輔助性地消退癌性發熱、放射性發熱、治療放射性炎症或癌症併發感染,改善微循環,預防癌栓形成及復發,增強癌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消除癌性疼痛等,這方面的研究目前也未見報導。
綜上所述,現有的中藥半枝蓮抗腫瘤作用及機理的實驗研究,體現了中醫藥抗腫瘤的三大原則,即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其實驗結果表明,半枝蓮在體內、外均有確切的抗腫瘤作用,其機理涉及抑制致癌物質誘導的基因突變,增強目前有關半枝蓮抗腫瘤作用及機理,尤其是抗腫瘤免疫藥理的研究還遠遠不夠,亟需加強與深入。
但我們相信,在中醫藥基本理論指導下,吸取西醫藥理論長處,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半枝蓮抗腫瘤作用與機理研究,必將帶來抗瘤治療與患者生存質量評估的全新觀念;半枝蓮及其有效成分也可能成為極富開發前景的新型抗腫瘤藥物。
參考文獻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九九五年版(一部).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5:96.22.王兆全.半枝蓮化學成分的研究簡報.中草藥1981;12920:19,173.向仁德,鄭今芳,姚志成.半枝蓮化學成分的研究.中草藥1982;13(8):9─124.汗益民,郭立偉,陳建偉.半枝蓮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理論化性質.天然產物與開發1992;4(1):4─55.王兆全,許鳳鳴,顏賢忠,等.半枝蓮中新型生物鹼的研究.見:福建省藥學會.華東地區第二十一次天然藥物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2.11;福建武夷山.106.孟延發,李志孝,張立,等.半枝蓮多糖SPS4組分的純化性質及分析.生物化學雜誌1993:9(2):224─2287.王兆全,許鳳鳴,朱元,等.半枝蓮化學成分研究進展.見:浙江省藥學分會.華東地區第十二界天然藥物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1993.11;浙江寧波.2─58.吳巧鳳,孫純瑩,樓小紅.半枝蓮及其水提液中Cu、Mn、Zn、Fe的測定及浸出率研究。
藥物分析雜誌1995;15(增刊):376─3779.冉先德主編.中華藥海(上).哈爾濱出版社,1995:262─26410.盛展能編著.抗癌治驗本草.重慶出版社,1994:213─21511.李佩文,郝迎旭,崔惠娟.處方中應用大劑量半枝蓮的毒性觀察.中醫藥學報1987; (4):36─3712.李軍德主編.抗癌中草藥彩色圖譜.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62─6313.李家庚,屈松柏主編.中醫腫瘤防治大全.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583─58514.徐保國主編.當代國外中醫.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1990:284─28515.郁仁存著.中醫腫瘤學(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8516.成都中醫學院.中醫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27617.劉德祥,殷學軍,王河川,等.102種中藥水溶性提取物的抗誘變性篩選.中國中藥雜誌1990 :15(10):41─4618.趙澤貞,溫登瑰,魏麗珍,等.11種天然藥材及植物的抗突變同步試驗報告.癌變.畸變.突變1994;6(2):28─3019.Wong BY, Lau BH, Tadi PP, et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Modulate Mutagenesis, DNA binding and Meta─bolism of afltosin B1. Mutat Res 1992;279(3):209─21620.Wong BY, Lau BH, Teel RW.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modulate mutagenesis, DNA binding and metabolisum of benzo [a] Pyrene 7,8─dihydrodiol and benzo [a] pyrene 7,8─dihydrodiol─9,10─epoxide. Cancer lett 1992;62(2):123─13121.Wong BY, Lau BH, Yamasaki T, et al. Inhibition of dexamethasone─induced cytochrome P450─mediated mutagenicity and metabolism of aflatosin B1 by Chinese medinal herbs. Eur J Cancer Prer 1993;2(4):351─35622.Wong BY, Lau BH, Yamasaki T, et al. Modulation of cytochrome P─4501A1─Mediated mutagenicity, DNA binding and metabolism of benzo [a] pyrene bu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Cancer lett 1993;68(1):75─8223.陸平成,許益民.半枝蓮多糖對細胞免疫的調節作用.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9;(2):32─33,3924.趙惠仁,胡書群,任孝衛.紅花素對晶體醛糖還原脢的抑制作用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1993;7(2):159─160洽詢地址Add.: 2712 San Gabriel BoulevardRosemead, CA 91770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