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至一、设计任务(一)设计目的(1)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力;(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一下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泵站设计能力同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综合的运用与设计实践,熟悉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要求1、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自己确定设计方案。
2、要正确的运用设计资料。
3、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考虑,尽量的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实际施工价值。
(三)设计题目题目:某新建水源工程泵站进行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设计部分1)确定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2)初步确定水泵、电机的型号,工作备用泵的台数3) 进行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计算与布置4)计算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进行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5) 泵站各部分尺寸的确定6)泵房选择、泵房平面和高程布置二、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各1份包括确定水泵、电机的型号,工作备用泵的台数;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计算与布置;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以及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等。
要求文字通顺,叙述要简明扼要。
计算书采用A4页面,电脑打印或手工书写。
计算书应有统一的打印封面。
手工书写要求文字用黑钢笔书写,字迹应清楚工整,每页字数不少于500字。
电脑打印要求正文采用小四字体,中文采用宋体,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行间距为最小值23磅,数学表达式采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2、图纸2张A2图纸(包括泵站平面图1张,泵站剖面图1张)泵站平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位置,吸、压水管路位置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位置),比例尺1:100泵站剖面布置图(包括主要设备机组高度,吸、压水管路高度及其它附属设备机组的高度),比例尺1:100手工绘制,均应严格按比例出图,图面应清晰美观,标注字体大小合理。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Xxxx课程设计说明书能源与环境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设计题目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学生姓名:xx班级:xx学号:xxxx起止日期:2011.12.26~2011.1.6指导教师xxxxx系主任:xxx前言古人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勇往直前。
但高中的时候,高考这块敲门砖就是你的指明灯。
而进入大学,我一下子被什么协会、什么学生会、什么球队、学习上的难题……冲昏了头脑,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些什么了。
有时候更会发自内心的支持“读书无用论”,因为高中学的是基本知识,而大学学的是理论,因此,对学习的兴趣也就随着变淡了。
但深知大学四年不能就这样孤独、寂寞、迷惘、恐惧地度过,所以,还一直端正自己的态度,努力地做好一切事。
而课程设计正好弥补大学这种纯理论学习的弊端,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
高校是工程师的摇篮,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工程师,必须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正规会培训。
课程设计是能源与环境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学会从泵的功能要求出发,合理选择泵的类型,制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泵的工作能力,确定其尺寸、形状、结构,并考虑使用、维护、经济、安全等问题,训练设计能力。
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分析、计算、绘图等过程,学习正确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训练设计的基本技能。
同时,把在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工程师基本培训的目的,使学生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虽然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对设计中任务要求做出正确的方案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做一次总结也很有必要。
在这里,向在这次课程设计中给予过我鼓励、指导及帮助的每位同学表示我虔诚和衷心的感谢!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企划书中难免有不当和欠妥之处,敬请老师不吝批评指正。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题目四川省某城镇自来水厂的取水泵站工艺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专业给排水工程学生姓名呙晓欧学号 1043052072 年级 2021级指导教师王庆国二Ο 一四年六月二十六日1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 .. (3)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 3 1.2设计资料 ............................................................................................................................ 3 1.3主要设计步骤 ........................................................................... ......................................... 4 二、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 . (4)2.1设计流量Q ............................................................................ ............................................. 4 2.2设计扬程H ............................................................................ ............................................. 4 三、初选泵和电机 ........................................................................... (6)3.1选泵 ........................................................................... ......................................................... 6 四、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 .................................... 9 五、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 .. (10)5.1吸水管路的设计 ........................................................................... ................................... 10 5.2压水管路的设计 ........................................................................... ................................... 11 5.3吸压水管路的敷设 ........................................................................... ............................... 11 六、机组与管道布置 ........................................................................... (11)6.1布置原则 ........................................................................... ............................................... 11 6.2本设计分析 ........................................................................... ........................................... 12 七、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 .. 12 八、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 .. 13 九、附属设备的选择 ........................................................................... .......................................... 13 十、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 .................................. 14 十一、设计体会 ........................................................................... .................................................. 14 十二、参考资料 ........................................................................... .. (15)2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题目:四川省某城镇自来水厂的取水泵站工艺设计该城镇规划近期为2021年,远期为2030年。
泵站自动化课设说明书
泵站自动化课设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对泵站自动化课设进行详细说明的文档。
本课设旨在设计一个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水泵的自动控制和监测,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平安性。
2. 课设背景传统的泵站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对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控。
然而,这种手动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等。
为了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平安性,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必要的选择。
3. 课设目标本课设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实时监测水泵的运行状态,包括水位、压力等参数; - 根据监测到的参数,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和启停; - 提供远程监控和操作的能力,方便运维人员对泵站进行管理。
4. 系统设计4.1 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 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泵的水位,实时反响给控制系统; - 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泵的出水压力,同样实时反响给控制系统; - 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的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逻辑控制水泵的运行; -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指令,并控制水泵的启停和运行速度;- 人机界面:提供了一个界面,方便运维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
4.2 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模块: -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读取水位和压力数据,并传递给控制模块; - 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逻辑判断,控制水泵的启停和运行速度; - 远程监控模块:通过人机界面,实现对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 数据存储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5. 实施方案本课设的实施方案如下:- 第1周: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和框架设计;- 第2周:完成硬件选型和购置; - 第3周:进行硬件的组装和连线;- 第4周:完成软件的编写和调试; - 第5周:进行系统集成测试和性能优化; - 第6周:完成系统的部署和上线; - 第7周:进行系统的验收和调优。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
《给水排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图纸1、应包括泵房平面布置图和两幅剖面图。
多图可在一张2#图纸上,也可分别放置在多张2# 图纸上。
2、各图纸中,应注明图名及比例尺。
比例尺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图纸整体美观要求由个人选定,但应选用常用整数比例尺,并且在图中明确标出。
3、图中除图名和图签外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
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律和标准。
图纸应清楚美观,线条的粗细应主次分明。
关于图纸的其他要求,如图框尺寸,图标及会签栏格式。
剖切线。
指北针及图例等画法。
可参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的有关规定。
二、设计说明与计算1、基本情况概述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提供的基础资料,叙述二泵站所处地区的基本情况,并阐述二泵站设计的必要性。
2、水量及扬程的确定:采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提供的基础资料,以近期水量选择水泵型号,同时以远期水量考虑预留水泵;扬程要考虑留有适当的剩余水头。
3、泵站形式:尽量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下式,泵轴安装高度低于吸水位,便于采用自灌式吸水。
吸水井可采用分建式或合建式。
采用合建式则必须在平剖面图上反映,若采用分建式,可不在图纸上反映,但必须有相关说明。
4、水泵及电机的选定:(1)根据流量、扬程,从水泵厂家样本或给排水设计手册(11册)中选定水泵型号。
尽量采用单级卧、立式水泵,至少应两用一备。
(2)在满足最大工况要求的条件下,合理利用各水泵的高效段,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浪费;水泵的高效段一般在0.85~1.15倍的额定流量之间。
(3)水泵电机选用鼠笼型,参照给排水设计手册(11册)。
(4)如学有余力,可采用多方案比选。
5、水泵机组的布置(1)水泵机组的布置原则:①机组间距不应当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应保证运行安全,装卸、维修和管理方便;②应使管道长度最短、接头配件最少、水头损失最小;③考虑泵站有扩建的余地。
(2)水泵机组的布置形式和要求。
1)布置形式:①纵向单排,即各机组轴线平行单排并列。
适用于小泵房中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如IS型泵和单级双吸离心泵。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2)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4)一、设计流量及设计扬程的计算 (4)1.1设计流量 (4)1.2设计扬程 (4)二、方案的确定 (5)2.1性能参数 (6)2.2选泵方案 (8)2.3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8)2.4电机的选择 (9)三、管路配套 (9)3.1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 (9)3.2泵压水管的水头损失 (10)3.3选泵校核 (10)四、机组布置 (11)4.1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 (11)查资料得:20sh-9单级双吸离心泵的外形尺寸为: (11)JR158-6电机的安装尺寸为: (11)由水泵的外形尺寸和电机的安装尺寸确定出基础的平面尺寸为: (11)五、安装高程的确定 (11)5.1水泵轴心标高的确定 (12)六、泵房设计 (12)附录:泵站布置图 (13)参考文献: (13)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1—20 12学年第一学期1 设计题目给水泵站课程设计2 设计时间自 2011.12.19 至 2011.12.25 ,共 1 周3 设计任务根据提供资料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取水泵站或给水泵站的初步设计工作。
设计资料附后。
4 课程设计内容1.泵站方案确定⑴确定设计流量和估算设计扬程⑵初选水泵和电机⑶查阅水泵和电机样本2.工艺和选型计算⑴计算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直径⑵布置机组和管道⑶管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计算⑷确定泵房的建筑高度⑸确定泵房的平面尺寸3.计算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4.绘图(1)泵房的平面布置图(2)泵房的剖面布置图5 设计期限及设计成果要求设计期限为1周。
设计说明计算书1份说明书要求:1) 格式:封面、目录、章节,字迹清晰,排版整洁2)内容:概述建站目的,设计任务,资料分析,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机电设备选择的依据和计算。
泵站各建筑物的型式、结构选择的依据、计算结果及其草图。
泵房尺寸拟定的依据和设备布置的说明。
验证机组选择的合理性,并说明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泵站设计说明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何奇专业:12级给排水工程学号:1251450指导教师:唐玉霖日期:2014.1.10目录说明 (3)设计任务书 (3)附图1 河床断面图 (6)参考资料 (7)第一部分:一泵站 (8)1.设计依据 (8)2.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 (8)3.初选泵和电机 (9)4.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10)5.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10)6.机组与管道布置 (10)7.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11)8.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3)9.附属设备的选择 (14)10.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4)11.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5)12.个人感想 (15)说明该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为A城一泵站和二泵站的设计。
其中一泵站进行了完整的设计计算,并附有设计图纸二号图一张(包括一泵房平、剖面图及水泵基础详图);二泵站进行了流量扬程计算及选泵方案的比较。
设计任务书附表1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情况河床断面图河床断面图参考资料1 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 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五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3、9、11册等.4 严煦世, 范瑾初. 给水工程. 第4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5. GBT50106-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6.GBT50265-2010 泵站设计规范第一部分:一泵站1.设计依据(1)A 城最高日用水量Q=130000 m 3/d ;(2)河流百年一遇最高水位40.36 m ,最低水位32.26 m, 正常水位36.51 m (系黄海高程);(3)采用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现状地面标高37.00 m ,进水间与泵房合建,进水间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1 m ;(4)自来水厂配水井最高水位标高47.5 m ,采用两条直径为1000 mm 的钢管将水从取水泵房送入自来水厂,全长1000 m ;(5)地震等级:五级;地基承载力2.5Kg/cm 2;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说明书 (2)二、设计计算 (2)〈一>、设讣流量的确定和设讣扬程佔算 (2)〈一•>、初选泵和电机 (3)〈三>、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的计算 (4)〈四>、机组与管道布置 (5)〈五>、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6)〈六〉、水泵房安装高度和泵房筒体高度的确定 (7)〈七〉、辅助设备设计 (7)四、参考文献 (8)二、设计计算<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初步假定泵站内管路水头损失为2m,安全水头损失为2mo(1)普通供水Hst 二20+ (-3.5) =16. 5mH=Hsr + Hj 》h + % 全H 二16. 5+16+20+2+2二56. 5m Qz 时=39000m 3 /dX2. 5%二270. 8L/s 0x4旳二39000n?/dX4. 5%=487. 5L/s (2)消防供水Hst 二26+ (-3.5) =22. 5mH 二22. 5+36. 3+10+2+2二72. 8mQmax=39000m J /dX 110%X4. 5%二536. 2L/sV 二〉、初选泵和电机流量范圉(270. 8-487. 5) L/s 扬程范用(56.5-72.8) m576 160—乜7・J 一―r -12M792 220 1470150 1-9083.54.5435972 270L67.5—-1(1) 选泵:选泵方案1: 一台20sh9两台12sh-9,各一台备用。
选泵方案2:三台14Sh-9A -台备用,两台14Sh-9o]54« 4 JO 66540 ——20sh-92016 560 59390 迦33 I 4 «8225702W 6«J 50 J .433 1 7714sh-9• P J yni 12W H40PPP270350 400 r 9 80 75 65 1470275322 323 ----- 1— ■ 14必书入 900 U7d 1332 23032S 37070 65 56 1470223 259 260300enocnH ! 1200 HIW7977Wi 78根据所查资料可知:方案一中扬程效率太低,而方案二中14Sh-9A扬程过高使用时需切削,效率降低。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2) (2)第二章泵站工艺具体计算进程 (3) (3)2.选择水泵 (4)3.管道系统特性曲线(Q-∑h)绘制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16)14.复核冰冻线 (18) (18) (22)第一章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最大日设计流量5万米33/日;水厂自用水系数α=10%。
2、时转变系数为Kh=1.4。
3、供水方式为水泵单独供水,该城市最不利点建筑层数为8层,输水管和给水管网总水头损失∑h=11m,泵站地面标高为122.5m,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145.5m。
吸水井最低水位在泵站地面以下4m。
4、消防水量Qx=144m3/h,消防时,输水管和给水管网总水头损失∑hx=21m。
5、水厂为双电源进线,电力充分保证。
第二章泵站工艺具体计算进程1).设计流量为了减小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在这种情形下,输入管网时要求二级泵站中的泵日夜不均匀工作。
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式中 Qr ——二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 3/h);Qd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 3/d);β——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样取βT ——为二级泵站在一日夜内工作小时数。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厂本身用水,取水自用系数α 近期设计流量为 ×2450000×1.4=3203/h=0.89 m 3/s2).泵站工作时的设计扬程H1=Zc+Hc+hs+∑h +h′式中:H1—二泵站工作时扬程,m ;Zc —管网操纵点地面标高与清水池最低水位高差,操纵点地面标高为m ,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为-4m ,Zc =145.5-122.5-(-4)=27;hs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取2m ;TQ Q d r β=h ∑—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网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h′-平安水头,取2m ;Hc -操纵点的自由水头, 36m 。
郑州大学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郑州大学课程设计题目:某取水泵站工艺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班级专业学院2015 年 12 月目录摘要1 前言 (1)1.1 设计任务 (1)1.2 基本设计资料 (1)2 送水泵站工艺设计 (1)2.1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 (1)2.2 泵站设计参数 (2)2.3 泵站设计扬程估算 (2)2.4初步选泵和电机 (3)2.5 水泵机组的布置 (3)2.6 吸水井的设计 (4)2.7管路设计与水泵校核 (4)2.8 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 (7)2.9辅助设备选择与布置 (7)2.10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9)2.11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3 结论 (9)参考文献 (10)附图泵站工艺平面图和剖面图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1摘要本设计完成了供水工程的取水泵站工艺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0000m3/d,安全可靠地满足了某企业生产用水量需求,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确定该泵站的设计规模,之后进行工程总体布置,水泵选型布置,管路设计,辅助设备选型布置,泵房类型选择,以及泵房平面设计和剖面设计。
关键词:泵站水泵工艺2.1 前言1)设计任务根据河流水资源的状况,经取水水源地方案论证,企业水厂从河流取水,本设计完成的是水厂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2)基本设计资料(1)某企业拟建自用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20000m3/d。
水源采用地表水,水源地位于企业西部。
(2)自然条件地形描述:自主河槽到岸边,地形变台阶,详见河流取水段地形图。
地震烈度6度。
地表水属三类水,符合企业用水水源条件。
河床最高洪水位为111.8米,(3)初步规划部分结果为减少水厂泥沙处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工程规划在河床中布置两眼大口井,每眼井供水10000m3/d,水井静水位107.8米,设计动水位104.8米。
两眼井距离泵房的吸水管路长度均为200米,有喇叭口,弯头,闸阀,渐缩管等管件。
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1,0.6,0.07,0.2。
净水厂混合池设计水位124.8米,泵房到净水厂的压水管路长3500米,压水管路局部水力损失按沿程损失的10%计。
泵站自动化课设说明书.docx
目录1 课程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1.1课程设计目的1.2设计原始资料1.2.1泵站电气负荷1.2.2目前更新改造的初步设计1.3设计要求1.4设计步骤1.5绘图和整理设计说明书2 主接线设计2.1泵站负荷统计2.1.1主电动机的计算负荷2.1.2站用电负荷统计2.1.3选择站变2.1.4泵站总计算负荷2.2主接线方案的比较2.2.1主变的选择2.2.2接线方案设计2.2.3方案投资比较2.2.4供电导线的选择2.3主接线方案的确定3 短路电流计算3.1分段母线间的开关闭合时短路电流计算3.1.1画等值电路图,选择短路点3.1.2元件参数计算3.1.3各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3.2分段母线间的开关断开时短路电流计算3.2.1画等值电路图,选择短路点3.2.2各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4 主电动机的起动校验4.1电动机起动影响4.2电动机起动电压降要求4.3起动校验计算5 电气设备选择5.1 6kV侧配电设备5.1.1 6kV侧开关柜5.1.2 6kV侧断路器5.1.3电力电缆5.1.4 6kV侧母线的选择5.1.5 6kV侧电压互感器的选择5.1.6 6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5.2高压侧(35kV)配电设备3 3 3 345 567 7 78 10 10 12 121213141516 16 161617 20 20 20 23 2323242425 25 25 27 303233 365.2.1高压侧架空线365.2.2高压侧断路器6 泵站电气主接线图参考资料3637381 课程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1.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设计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方法。
1.2 设计原始资料1.2.1 原设计八一泵站位于黄梅县八一圩境内,刘佐乡西侧,即湖北省华阳河流域梅济港以南平原湖区,其排区(八一圩)承雨面积132km2,并可通过军圩港、军圩闸与清江口泵站排区(潘兴圩)连通,缓解清江口排区提派能力不足。
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
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送水泵站工艺设计设计题目:送水泵站工艺设计学生姓名:专业名称: 环境工程班级名称: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3-7-52013年6月30日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2)1.设计概述 (2)1.1设计资料 (2)1.1.1工程概况 (2)2.设计目的 (2)3.基础设计 (2)3.1机组选择 (2)4.机组基本尺寸的确定 (1)5.吸水管和压水管径的确定 06.吸水井设计计算 07.各工艺标高的设计计算 (1)8.复核水泵机组 09.消防校核 010.泵房形式的选择及机械间布置 010.1阀门 011.机组和管道的布置 (1)11.1阐述对吸水管的设计要求 (1)11.2压水管的设计要求 012.水泵机组基础设计12.1基础的作用及要求 012.2卧式泵的块式基础的尺寸 013.高度校核 014.其他附属设备的选择及其布置14.1引水设备 (1)14.2计量设备 014.4排水设备 015.泵站平面布置 0第二部分计算书 (1)1.选泵参数的确定 (1)2.选择水泵 (1)3.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1)4.吸水管和压水管径的确定 05.吸水井设计计算 06.各工艺标高的设计计算 07.复核水泵机组 08.消防校核 09.其他附属设备的选择及其布置 (1)9.1引水设备 (1)第三部分实习体会 (2)1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1.设计概述:1.1设计资料:1.1.1工程概况:某送水泵站日最大设计流量Q=(98000+1100i)m3/d。
泵站分为二级工作,为某建筑物供水,该建筑物需要的自由水压H c=(16+i)m,输水管和给水管网总水头损失∑h1=(10+i)m,吸水井最低水位到设计最不利地面高差Z c=(13.4+i)m,吸水井到泵站距离为5m,该泵站室外的地面标高为290m,该地区冰冻深度为1.7m。
泵站一级工作从5点到22点,每小时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5.21%。
泵站二级工作从22点到5点,每小时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3.01%。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泵站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泵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分类及特点;能够描述泵站的设计流程和施工要求;了解泵站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泵站工程进行设计和计算;具备泵站工程的施工、调试和运行维护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泵站工程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泵站工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泵站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2.泵站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3.泵站的设计方法和要求;4.泵站的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5.泵站工程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泵站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站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泵站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工程教材;2.参考书:提供泵站工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泵站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泵站工程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考试成绩:设置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4.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提交泵站工程案例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团队协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协作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团队精神。
泵站课程设计
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泵站主要设备及其作用,了解泵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求;3. 学生了解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泵站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学生具备初步的泵站设计与施工能力,能够完成小型泵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泵站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我国水利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泵站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作用;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兴趣,但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泵站概述- 泵站定义、分类及作用- 泵站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2. 泵站工作原理与设备- 泵站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主要泵站设备(水泵、电机、阀门等)及其选型与安装3. 泵站设计与施工- 泵站设计原则与要求- 泵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泵站工程案例分析4. 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泵站在农业灌溉、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泵站在城市供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泵站在防洪排涝工程中的应用5. 泵站管理与维护- 泵站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 泵站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 泵站节能措施及环保要求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泵站概述第二周:泵站工作原理与设备第三周:泵站设计与施工第四周: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第五周:泵站管理与维护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水利工程》中关于泵站的相关章节,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泵与泵站设计说明书
泵与泵站设计说明书⼀、设计⽬的及要求(⼀)设计⽬的(1)使学⽣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所学的专业知识;(2)培养学⽣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3)提⾼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
(⼆)设计要求1、了解和掌握泵站设计的⼀般⽅法和步骤,具备独⽴进⾏泵站设计的能⼒。
2、熟悉⽔泵选型的基本原则,掌握⽔泵并联特性曲线的绘制⽅法,学会通过⽅案对⽐确定最佳的⽔泵⼯作组合。
3、学会⽔泵站设计过程中设计图纸的表达⽅法,掌握其关键问题。
4、提⾼学⽣综合运⽤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设计说明书(⾃灌式)〈⼀〉设计资料及参数(1)城市⼈⼝90000,⽣活污⽔量为140L/(⼈.天)(2)进⽔管管底⾼程为24.80m,管径DN600,充满度为75.0DNH(3)出⽔管提升后的⽔⾯⾼程为41.80m,经320m管长到处理构筑物(4)泵房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淹没和冲刷,原地⾯⾼程为31.80m (5)地质条件为砂粘⼟,地下⽔位⾼程为29.30m。
地下⽔⽆侵蚀性,⼟壤冰冻深度为0.7m(6)供电电源为两个回路双电源(因⽆法设事故排出⼝),电源电压为10kw三、设计计算〈⼀〉、泵站⼯艺流程〈⼆〉、选泵要求1.选泵的主要依据: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①⼤⼩兼顾,调配灵活②型号整齐,互为备⽤③合理地⽤尽各⽔泵的⾼效段④要近远期相结合。
“⼩泵⼤基础 ”⑤⼤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案⽐较。
1.格栅的设计(1)格栅的选择为中格栅格栅间隙20mm ,采⽤机械清渣(2)过栅⽔头损失取0.1m ,通过格栅⽔头损失,⼀般采⽤0.08~0.15m(3)过栅流速0.8m/s ,⼀般采⽤0.6~1.0m/s 。
(4)格栅倾⾓60°,⼀般采⽤45°~75°。
(5)格栅间设⼯作台,台⾯应⾼出栅前最⾼⽔位0.5m 。
⼯作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6))栅槽总长度Lm H I I L 27.5tan 5.00.1112=++++=α 6.102tan 2.18.1tan 111=-=-=αB B I m 8.0212==I I m式中:I1—渐扩部分长度,mB1—进⽔渠道宽度,ma1—进⽔渠道展开⾓,⼀般采⽤20°l2—渐缩部分长度,mH —栅前槽⾼,m2.集⽔池设计2.1集⽔池形式污⽔泵站集⽔池的形式有圆形、半圆形和矩形等多种形式,上⼝宜采⽤敞开式,周围加栏杆或短墙,上加顶棚,设梁勾或滑车,以满⾜吊泥或栅渣的要求。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16页word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土木工程学院给排121班指导老师:张朝升、荣宏伟、赵晴设计人:叶正荣一、设计原始资料1.泵站设计水量为(8.32)万M3/d。
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1)根据用水曲线确定的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二或三)级工作。
第一级,每小时占全日用水量的(5.66)%;第二级,每小时占全日用水量的(3.67)%;(2)城市设计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12.71)米,建筑层数(4)层。
(3)管网平差得出的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12.85)米。
(4)消防流量为(5031.86)M3/h。
消防时的总水头损失为(18.56)米。
(5)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8.94)米,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4)米。
3.地下水位距地面约3~4米,冬天无冰冻情况。
4.泵站为双电源。
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1)根据设计水量及管网平差结果和泵站工作制度确定设计流量及设计扬程。
(2)初选水泵和电机:根据水量、水压变化情况选泵;确定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及台数。
至少选择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出一套最优方案。
(此时可假定泵站内水头损失为1-2米)。
(3)泵房形式的选择。
(4)机组基础的设计:根据所选水泵是否带有底座,确定基础平面尺寸及高度。
(5)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路的管材,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路的管径。
(选用各种配件和阀件的型号、规格及安装尺寸并说明其特点;吸水井设计并确定其尺寸和水位)。
(6)布置机组和管道。
(7)泵房中各标高的确定(室内地面、基础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轴标高、泵房建筑高度等。
(8)复核水泵和电机:计算吸水管及站内水管损失,求出总扬程,校核所选水泵。
如不合适,则重选水泵及电机。
重新确定泵站的各级供水量。
(9)进行消防和转输校核。
(10)计算和选择附属设备1)引水设备的选择和布置;2)计量设备;3)起重设备;4)排水泵及水锤消除器等。
(11)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站总平面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课程设计题目:某取水泵站工艺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班级专业学院2015 年12月摘要. 、八、-1刖言 (1)1.1设计任务 (1)1.2基本设计资料 (1)2送水泵站工艺设计 (1)2.1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 (1)2.2泵站设计参数 (2)2.3泵站设计扬程估算 (2)2.4初步选泵和电机 (3)2.5水泵机组的布置 (3)2.6吸水井的设计 (4)2.7 管路设计与水泵校核 (4)2.8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 (7)2.9辅助设备选择与布置 (7)2.10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9)2.11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3结论 (9)参考文献 (10)附图泵站工艺平面图和剖面图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1摘要本设计完成了供水工程的取水泵站工艺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0000mVd,安全可靠地满足了某企业生产用水量需求,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确定该泵站的设计规模,之后进行工程总体布置,水泵选型布置,管路设计,辅助设备选型布置,泵房类型选择,以及泵房平面设计和剖面设计。
关键词:泵站水泵工艺2.1前言1)设计任务根据河流水资源的状况,经取水水源地方案论证,企业水厂从河流取水,本设计完成的是水厂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2)基本设计资料(1)某企业拟建自用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20000n3/d。
水源采用地表水,水源地位于企业西部。
(2)自然条件地形描述:自主河槽到岸边,地形变台阶,详见河流取水段地形图。
地震烈度6度。
地表水属三类水,符合企业用水水源条件。
河床最高洪水位为111.8米,(3)初步规划部分结果为减少水厂泥沙处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工程规划在河床中布置两眼大口井,每眼井供水10000n3/d,水井静水位107.8米,设计动水位104.8米。
两眼井距离泵房的吸水管路长度均为200米,有喇叭口,弯头,闸阀,渐缩管等管件。
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1,0.6,0.07,0.2。
净水厂混合池设计水位124.8米,泵房到净水厂的压水管路长3500米,压水管路局部水力损失按沿程损失的10%计。
2.2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本工程河床较宽,采用河床式泵站,为减少水厂泥沙处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在主河槽附近布置两眼大口井(兼作吸水井),通过引(吸)水管道将主河槽水引至泵房水泵,在泵房东南侧布置进场道路(引桥),在引桥下方设1.2m宽台阶,在泵房周围和进场道路两侧河床用干砌石加固,厚0.4米。
泵站应设置泵房间、配电间、值班室和检修间(见附图)。
该取水泵房为半地下式矩形泵房。
泵站级别根据《泵站设计规范》参照泵站设计参数确定,泵房建筑物级别划分。
2.3泵站主要设计参数(1)防洪标准泵房建筑物根据级别查《泵站设计规范》河床最高洪水位为111.8m(2)设计水位净水厂混合池设计水位124.8米,水源设计最低水位104.8米,校核洪水位111.80m。
(3)泵站设计流量由设计资料可知,水厂供水规模为20000riVd,根据泵站供水方式,确定泵站设计流量Q。
Q=1.05X 20000- 24=875 m3/d=0.243 m 3/s2.4泵站设计扬程估算泵站设计扬程为H = H ST +E h ev ( 1)=20+2.5+50.742 m = 73.242 m式中,H ST—进水池最低水位与水厂混合池设计水位高差(mH)H ST = 124.800 —104.800 = 20.000mH0。
刀h—为管路中的总水头损失(mHO),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输水干管沿程水头损失可按比阻法计算,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按沿程水头损失10%计。
输水干管通过的设计流量为0.238m3/d,根据经济设计流速V2= 1.5〜2.5 m/s,使用球墨铸铁管,取管径DN400则输水干管流速乂= 1.894m/s,查手册比阻A= 0.2232 m3/d。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刀h d= 1.1kALQ2=1.1 x 1X 0.2232 x 3500X 0.243八2 = 50.742m吸水管路与泵房内管路水头损失估算为 2.5m.泵站装置需要扬程H= 20 + 2.5+50.742 = 73.242 m2.5初步选泵选泵的主要依据是泵站设计扬程H=73.242和泵站设计流量Q=0.243 nVs。
单泵设计流量Q=0.119根据选泵原则和选泵步骤,淘汰明显不合理的选泵方案,符合选泵原则要求的水泵见表1.表1初选水泵性能列表根据表1,列举出以下选泵方案:(1)方案一为:选用2台10Sh-6,备用1台10Sh-6,总计3台。
(2)方案二为:选用2台10Sh-6A,备用1台10Sh-6A,总计3台。
方案一水泵组合流量和扬程满足要求。
初选电机:根据10Sh-6型水泵的要求,选用配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查电机型号表,选择电机为表2电机性能参数表2.6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1)本设计采用的是3台Sh系列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因此机组布置采用横向排列方式。
(2)机组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容重丫= 23520N/m,机组的基础深度计算公式为‘ 3.0W "、式中,V—机组总重量(N ,L—基础长度(m, B—基础宽度(m),Y —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重(N/m)0(3)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得到10Sh-6型水泵机组的基础平面尺寸为2800mm X 800mm机组总重量为1778kg,为1778X 9.8=17424.4N则根据公式(2)计算出其基础深度为H^3.0W= 3.0 X 17424.4 -( 2.8 X 0.8 X 23520) =0.992m L B Y2.7吸水井的设计根据资料给出的初步设计结果:根据场地条件,为降低造价,泵站的吸水井采用受力条件好的半地下式圆形吸水井两个,为避免泥沙进入吸水井中,降低泥沙处理费,设计成大口井,各有1根吸水管路至于井中,吸水井设计动水位为104.8m,池顶高程为108.0m。
吸水井口径为3m深度7m有效容积为28m。
两眼大口井相距120米。
2.8管路设计由于钢管的强度高,接口可焊接,因此吸水管路和出水管(泵房内)均采用壁厚为9mm 勺钢管,压水管根据管道压力采用的是球墨铸铁管。
1管线的布置每台水泵均有单独的吸水管,伸入大口井中。
水泵吸水管上设有普通平板式阀门。
输水干管设检修阀门井,布置在泵房外3m左右位置,为普通平板式阀门三条水泵出水管路在距离泵房后墙1.095m处两两连接后,与DN400的输水干管相连。
水泵出水管上设有对夹式蜗杆传动蝶阀(D371X P- 10)对夹式液动蝶阀(D771X- 10)和逆止阀。
管线详细布置见附图。
2管路流速计算4Q■ D2式中,Q —管路通过的设计流量(nVs ),D —管径(m(1)吸水管路的流速计算吸水管路两条,单泵设计供水流量为0.119m3/s根据适宜设计流速V1 =1.05 〜1.5 m/s,经计算采用D = 350mm 根据式(3) v1=4X 0.119 - 3.14 -0.35A2=1.237 m/s。
(2)喇叭口的管径确定及流速计算按照泵站设计规范要求,吸水管的喇叭口管径D> 1.25D i D=437.5所以取D =450mm 则根(3)据公式(3)v5=4X 0.119 - 3.14 - 0.4375A2= 0.792 m/s,符合泵站设计要求。
(3)泵进口及出口流速计算水泵进口直径C3 = 250mm则根据公式(3)计算得泵进口流速V3 = 4X 0.119 -3.14 -0.25A2=2.425 m/s;水泵出口管径D4= 150mm则根据公式(3)计算得泵出口流速V4= 4X0.119 - 3.14 - 0.15八2=6.737 m/s。
(4)水泵出水支管的流速计算出水管路两条,根据经济设计流速V2= 1.5〜2.5 m/s,经计算采用C2= 300mm 根据式(3)计算其经济流速V2= 4X 0.119 - 3.14 - 0.3八2=1.684 m/s 。
3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管路沿程水头损失根据设计资料可按比阻法计算,对于钢管,计算公式如下:刀h f=E Akk z LQ (4) 式中,刘一钢管壁厚不等于10mn时寸的修正系数,对于本次设计刘=1 k 3—管中平均流速小于1.2m/s的修正系数A —比阻值管路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如下:2刀h m=X Z (5)2g式中,Z —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管路总水头损失刀h s=E h f + E h m0(1)吸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取12Sh-6型水泵吸水喇叭口至泵房外墙为最不利计算路线。
A.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管径350mm钢管查《手册》可知:A= 0.4078 ,k1 = 1,k3= 1吸水管路管长为200m则根据公式(4)计算得刀hfs = 0.4078 X 1X 1X 200X 0.119八2 = 1.155mB.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查《手册》知:喇叭口局部阻力系数Z 1= 0.1,90°弯头Z 2 = 0.5,120° 弯头Z 3 = 0.4,普通平板式阀门Z 4 = 0.07,偏心渐缩管DN35X 250的局部阻力系数Z 5= 0.2 o则根据公式(5)计算得2 2刀hms= ( Z 1+ Z 2+ Z 3+ Z 4)也-+ Z 3笙=(0.1 + 0.5 + 0.4 + 0.07 )2g 2gX 1.237八2/(2 X 9.81) + 0.2 X 2.425八2/(2 X 9.81) = 0.143m所以,吸水管路水头损失刀hs= 1.155 + 0.143 = 1.298m(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A.泵房内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可知,k1 = 1 , k 2 = 1;对于DN=300 A1= 0.9392压水管路DN300管长为4m因此根据公式(4)可得:刀hfd = 0.9392 X 4X 0.119A2 = 0.053mB.泵房内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查《手册》可知:同心渐扩管DN15X 300的局部阻力系数Z 6= 0.05,缓闭逆止阀Z 7 = 0.8 , DN300对夹式蜗杆传动蝶阀的局部阻力系数Z 8= 0.15,对夹式液动蝶阀Z 9= 0.15,DN300钢制90°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Z 10= 0.78,DN30X 400钢制三通的局部阻力系数Z 11 = 1.86。
则根据公式(2.5 )计算得2 2刀hmc= Z 6V4+( Z 7+ Z 8+ Z 9+ Z 10+ Z 11)空2g 2g=0.05 X 6.737A2/2/9.81 +(0.8 + 0.15 + 0.15 + 0.78 + 1.86) X 1.684八2/2/9.81=0.656m4泵站设计扬程管路总水头损失刀h= 1.298 + 0.053 + 0.656 + 50.742 = 52.74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