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农作物播种面积(1978-2017年)

合集下载

201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 2017年年末常住人 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_年末 数一(万人■) ■ ■比重 ■( %
全 市 常住 人 口 按 城 乡分
城 镇 乡 村 按 性 别分 男 性 女 性 按年 龄段 分 0—15岁 (含 不 满16周 岁 1 6—59岁 (含不 满60周 岁 60周岁及 以上
全 年 人 口 出 生 率 为 11.1 8‰ , 死 亡 率 为 7.27‰ ,人 口自然增 长率 为 3.9I‰ 。全 市常 住 人 口性别 比 (以女性 为 IO0,男性对 女性 的比例 )为
2 0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a 8月 9a 1oa 11月 128
一 月幢 lIjJlt 0I 一0 2 O 2 0 6 0 8 1 0 1 3 1 7 1 5 l 6 1 6
业 生产者购进 价格上涨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上 涨 5.3%。 农产 品 生 产 者 价 格 上 涨 3.2%。
图 3 201 7年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月 度 涨 跌 幅 度 单 位 : %
1.48个 百 分 点 。 全 年 外 出 市 外人 口482.31万 人 , 市
外 外 来 人 口167.65万人 。
W J止I‘ { :总 『直 12894 26 1439319 15872 23 17740 59 19500 27
一 t L 1年 Jf}
12 3 10 9 ii 0 l0 7
9 3
一 一●_■_■
101.74,出生婴儿性别 比l为 l01008 .5■8。 _■ 一
仞 步 核 算 , 全 实 现 地 I×= J'1,:总 值 l9500. 元 , 比 年 增 长 9.3%。按 、 分 , 第 一产 业 坪 1339.62亿 元 ,增 K,i.O%; J :,Iki ̄DN值 85 亿 元 ,增 长 9.5%; 第 三产 、I 增 J J【I{ ̄{9564.o4{z 增 长 9.9%。三 次 产 、I 结 构 比 J.j6.9:44.1:49.( 公有 制 经 济 实现 增 JJl1值 1l924.69亿 元 ,增 长9. 占伞 市 经 济 的 61.2%。 其 中 , 经 济 史 J=!J【!.上f【 9832.61亿 元 ,增 长9.9%, l 伞 IH经 济 的 5O.5

2017年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綦江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四区一城”建设,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13亿元(本公报数据均不含万盛经开区),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9亿元,同比增长4.3%,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4.70亿元,同比增长11.1%,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46.42亿元,同比增长10.9%,建筑业增加值28.28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4亿元,同比增长10.9%,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6:48.2:38.2。

地区生产总值近三年平均增长10.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140元,同比增长12.9%,近三年平均增长13.2%。

图1 近三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幅图2 近三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幅二、农业全区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3.59亿元,同比增长2.8%。

其中:农业50.44亿元,同比增长8.1%,林业2.84亿元,同比增长18.6%,牧业17.89亿元,同比下降11.8%,渔业1.76亿元,同比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0.66亿元,同比增长13.1%。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9.82亿元,可比增长4.3%。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9.67万亩,同比下降0.9%。

其中:小春面积19.01万亩,同比减少6.2%;大春面积80.66万亩,同比增长0.5%。

油菜种植面积8.02万亩,同比增长49.6%,蔬菜种植面积39.01万亩,同比增长1.7%。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统计(1990-2015)(三)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统计(1990-2015)(三)
100.0 90.8
76.1 20.1
20.1
0.3
0.3 54.2 0.5 0.92.1 0.0 0.0
0.7 0.0 0.0
0.0 0.0 0.0
0.0 0.2 0.2 0.3
4.3 0.7 0.3 0.2 0.1 0.8 0.2
单位:%中国主要年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统计(1990-2015)(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00)(三)
指标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一.粮食
夏收粮食 (一)谷物
1.稻谷 (1)早稻 (2)中稻和一季晚稻 (3)双季晚稻
2.小麦 (1)冬小麦 (2)春小麦
3.玉米 4.谷子 5.高梁 6.其他谷物 大麦 (二)豆类 大豆 绿豆 红小豆 (三)薯类 马铃薯 二.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籽 芝麻 胡麻籽 向日葵 三.棉花 四.麻类 黄红麻 苎麻 大麻 亚麻 五.糖料 (一)甘蔗 (二)甜菜 六.烟叶 烤烟 七.药材
2015年
100.0 61.8 14.3 46.4 12.2 1.7 8.7 1.8 10.4 7.8 2.5 20.8 0.5 0.6 2.0 0.4 5.3 2.6 0.4 0.1 10.2 7.6 8.6 1.2 5.4 0.1 0.4 1.4 3.5 0.1 0.0 0.1 0.0 0.0 2.6 2.4 0.2 1.5 1.4 2.4
东北 2014年
100.0 90.6 0.3 74.8 20.5
20.5
0.7
0.7 52.1 0.5 0.9 0.1 0.0 14.0 13.2 0.5 0.2 1.8 1.7 3.0 2.2 0.0 0.0
0.5 0.0 0.0
0.0 0.0 0.1
0.1 0.3 0.2 0.4

重庆市历年生产总值(GDP)一览(1978-2010

重庆市历年生产总值(GDP)一览(1978-2010

重庆市历年⽣产总值(GDP)⼀览(1978-2010年份GDP⼈均GDP(元) GDP(亿元)占全国⽐重增幅(%)全国重庆本币美元⽐重(%)位次全国重庆(本币)本币美元197871.742.58 1.942211.717.1381287170 197980.9852.08 7.611.1419321206 198090.6860.53 7.87.7463357238 198197.257.01 5.2 6.2492379222 1982108.0857.09 9.18.9528419221 1983120.0160.73 10.910.3583461233 1984141.6461.05 15.215.9695542234 1985164.3255.95 13.58.6858624212 1986184.653.46 8.88.6963694201 1987206.7355.54 11.6 5.31,112766206 1988261.2770.2 11.39.51,366958257 1989303.7580.68 4.1 4.91,5191,103293 1990327.7568.52 3.87.01,6441,181247 1991374.1870.29 9.29.21,8931,338251 1992461.3283.63 14.216.52,3111,641297 1993608.53105.61 14.015.62,9982,156374 1994833.696.72 13.113.54,0442,935341 19951,123.06134.48 10.912.35,0463,931471 19961,315.12158.18 10.011.45,8464,574550 19971,509.75182.12 9.311.26,4205,253634 19981,602.38193.55 7.88.66,7965,579674 19991,663.20200.92 7.67.87,1595,804701 20001,791.00216.33 8.48.77,8586,274758 20011,976.86238.84 8.39.28,6226,963841 20022,232.86269.77 9.110.59,3987,912956 20032,555.72308.77 10.011.710,5429,0981,099 20043,034.58366.63 10.112.412,33610,8451,310 20053,467.72423.32 1.742311.311.714,18512,4041,514 20063,907.23490.03 1.682412.712.416,50013,9391,748 20074,676.13621.7 1.672414.215.920,16916,6292,211 20085,793.66834.21 1.74239.614.523,70820,4902,950 20096,530.01955.94 1.79239.114.925,57522,9203,3552010年,重庆市全年实现地区⽣产总值(GDP)7894.24亿元,⽐上年增长17.1%。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

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

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

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

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

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

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

1997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

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

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

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随后增幅大幅度放缓,到200年又成负增长,这说明影响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的长期性原因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

第三阶段:2007-2011年。

在此过程中,第一产业GDP增长加速,年增长率达到了17.25%。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16-2017年)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16-2017年)

房地产施工面积
Floor Space under Construction
#住 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
房地产竣工面积 #住 宅
财 政(万元) 区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区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 #农 业 牧业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万元) #农 业 牧业 蔬菜总播种面积(万亩) 蔬菜总产量(万吨) 猪 肉(万吨) 禽 肉(万吨) 猪出栏量(万头) 禽出栏量(万只) 禽蛋产量(万吨)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夏 粮 秋粮 #水 稻 玉米 薯类 粮食总产量(万吨) #夏 粮 秋粮 #水 稻 玉米 薯类
工 业(规模以上)
Floor Space Comple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Government Finance (10 000 yuan) General Public Budgetary Income at District (County) Level General Public Budgetary Expenditure at District (County) Level Agriculture Gross Output Value of Farm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10 000 yuan)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Value-added of Farm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10 000 yuan) Farming Animal Husbandry Sown Areas of Vegetables (10 000 mu) Gross Output of Vegetables (10 000 tons) Pork (10 000 tons) Meat of Poultry (10 000 tons) Slaughtered Hogs (10 000 heads) Slaughtered Poultry (10 000 heads) Output of Poultry Eggs (10 000 tons) Sown Areas of Grain (10 000 mu) Grain Crops Harvested in Summer Grain Crops Harvested in Autumn Rice Corn Tubers Gross Output of Grain (10 000 tons) Grain Crops Harvested in Summer Grain Crops Harvested in Autumn Rice Corn Tubers Industry (above Designated Size)

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

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

查阅统计年鉴、完成图表分析一、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变化分析1、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增长率原始数据如下:年份GDP(亿元)GDP增长率(%)GDP指数(上一年为基期)1997年1509.75 11.2 111.2 1998年1602.38 8.6 108.6 1999年1663.20 7.8 107.8 2000年1791.00 8.7 108.7 2001年1976.86 9.2 109.2 2002年2232.86 10.5 110.5 2003年2555.72 11.7 111.7 2004年3034.58 12.4 112.4 2005年3467.72 11.7 111.7 2006年3907.23 12.4 112.4 2007年4676.13 15.9 115.9 2008年5793.66 14.5 114.5 2009年6530.01 14.9 114.9 2010年7925.58 17.1 117.1 2011年10011.37 16.4 116.4 2、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GDP增长率变化图示:3、分析如下:该图反应重庆市直辖以来各年GDP及各年GDP增长率变化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重庆市直辖以来,GDP呈稳步增长的趋势,没有经历大的波动。

1997年GDP为1509.75亿元,2011年为10011.37亿元,是1997年的6.6倍;而GDP增长率的变化则呈现先下降后总体上升的趋势,且一直保持正值,直辖以来,重庆市GDP保持年均12.2%高速增长。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1999年重庆市GDP 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至1999年达到最低值7.6%;之后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良性轨道,GDP呈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了一个小的高峰15.9%,但是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GDP 出现下滑,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并且在2010年达到峰值17.1%,是1999年的2.25倍。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39.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596.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564.04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4.1:49.0。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924.69亿元,增长9.5%,占全市经济的61.2%。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32.61亿元,增长9.9%,占全市经济的50.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689元(9433美元),比上年增长8.3%。

全市常住人口3075.16万人,比上年增加26.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70.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0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82.31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67.65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18‰,死亡率为7.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1‰。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74,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5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4.23万人,比上年增长3.0%。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0.67万人,增长4.7%。

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9.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

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3%。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2%。

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4.43万户,比上年增长9.2%。

其中,内资企业72.83万户,外资企业0.62万户,个体工商户157.7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23万户。

2017年新发展微型企业7.41万户,年末微型企业达56.07万户,增长8.3%。

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Vol.40No.62021年11月第40卷第6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v.2021DOI:10.19493/ki.issn1673-8004.2021.06.003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李青松1,苏维词1,2(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2.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摘要】据三峡库区重庆段15个区县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改进的C-D 生产函数模型测度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1)15个区县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得分均值由2013年的0.2931上升到2018年的0.4665;(2)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多维减贫效应,对乡村经济、人民生活、教育医疗的减贫效应系数值分别为-0.237、-0.517、-0.621,后两个维度减贫效应更好;(3)各维度减贫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新型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和教育医疗减贫较好的地区集中在库区中部和东北部的区县,人民生活减贫效应较好的地区集中在主城区及其周边区县;(4)人口城镇化率和与主城区的距离是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乡村多维减贫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重庆段巩固脱贫成效及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减贫;影响因素;三峡库区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21)06-0022-14收稿日期:2021-05-0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多维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20YJAZH093)。

作者简介:李青松(1995—),男,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区县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区县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
38149228 7983511 1970853 2218572 568251 3713166 7033 154665 1102787 491332 1381925 602360 2252380 1912752 2054365 3650995 5334113 3202520 4455459 791110 2042654 1603370 3236451
#住 宅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指数
(上年=100) Index of Total
Residential Building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preceding
year=100)
26328813
109.5
商品房 竣工面积 (平方米) Floor Space Completed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134604818 25575340 66065468 27386268 9286991 5371144 2446027 6922304 1085764 616152 1960971 3663253 3532537 1371262 4341319 4481882 4522200 5199363 7190551 5511790 7744846 1429100 5239926 3609911 5810535
7020361 5991475 4284422 5612499 4272822 2476260 1443202
711192 2522222 3478336 2465593 2928330 3001052 1517867 1335028 1423618 1669344 1400417 1787442
6209447 5467827 3949807 5389972 3880318 2220628 1245213

重庆市奉节县历年统计年鉴

重庆市奉节县历年统计年鉴

2009年经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58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4296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0408万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1138万元,增长11.3%。

按常住人口计算,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36元,比上年增长14.9%。

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5:32.8:45.7。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58.0%、35.1%。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01880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827万元,比上年下降3.9%;第二产业增加值199956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工业增加值106496万元,占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的66.9%,比上年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239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3.3%。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6.36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23.63万人,比上年减少0.1%;第二产业11.95万人,比上年减少0.1%;第三产业10.78万人,比上年增长0.5%。

城镇从业人员13.99万人,新增从业人员0.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6%,比上年下降0.12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294万元,比上年增长5.1%。

其中,农业总产值148830万元,增长10.8%;林业总产值5042万元,增长27.2%;牧业总产值127308万元,下降2.4%;渔业总产值5282万元,增长21.5%;农林牧渔服务总产值3832万元,增长19.9%。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指标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粮食吨432063-0.7吨17078 9.7烟叶吨5875 49.8 蔬菜吨192825 5.4水果吨213780 4.8#脐橙吨181722 -0.6 肉类吨62368 2.3吨558871.1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总收入58.50亿元,同比增长15.9%;新增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县级龙头企业达40家,实现销售收入10.41亿元、利润总额7000万元,带动5万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350元。

重庆市耕地利用概况及建议

重庆市耕地利用概况及建议

重庆市耕地利用概况及建议作者:邹於娟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9年第06期摘 ; 要 ; ;梳理耕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从投入角度分析了直辖以来重庆市耕地利用的概况。

2017年,重庆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60.64万公顷;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末数为474.88万人,667 m2平均劳动力投入0.09人;农机总动力为1 352.60万千瓦,667 m2平均农机动力0.25千瓦;667 m2平均化肥投入17.65 kg。

针对重庆存在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普遍不高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议:1)充分考虑规模问题,优化生产要素投入;2)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3)加快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4)以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强化耕地物质基础保障。

关键词 ; 耕地;集约化利用;要素投入;重庆市中图分类号:F301.21 ; ;文献标志码:C ;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16.008 耕地是用于种植农作物、开展农业生产的珍贵土地资源。

当前社会舆论和学界研究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关注较多,而对耕地利用关注相对较少。

从社会学角度看,耕地利用关系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活品质。

从环境学角度看,还关系到资源开发、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

几千年来,从人少地多到人多地少,我国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人们不得不通过劳动、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优化来提高食物供给能力,耕地利用逐步从粗放扩张向集约化利用转变。

当前国内耕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多集中在集约利用评价、时空差异和变化、微观影响因素、集约利用方式等方面[1-6]。

本文侧重寻找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根基,结合重庆耕地利用现状,提出对重庆耕地集约化利用的相关建议。

1 概念和理论1.1 耕地集约利用内涵耕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细分和延伸,最早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关注也是源于农业耕作。

耕地集约利用的本质是其他生产要素对耕地的替代,在有限耕地上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的。

重庆市地表起伏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重庆市地表起伏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重庆市地表起伏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杨吉;苏维词【摘要】The landform of Chongqing was complex and diverse , and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was great in Chongqing.By researching and calculating of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of each country of Chongqing ,it can in -depth understand the topographic relie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with 30 m spatial resolution and projected coordina-teof WGS84_UTM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of each country of Chongqing was calcu -lated by ArcGIS10.1.The index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each country of Chongqing from 2008 to 2013 were the basic data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Chongqing .The models between the indexes of agri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of Chongqing were built 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West-ern Chongqing was more smooth than Central and Eastern Chongqing .The largest relief area of surface was in Chengkou, Wuxi and Wushan, and the flat area was in Rongchang , Tongnan and Dazu.2)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of 31 counties of Chongqing, the grain yield reduced 0.37 t/hm 2 , and the proportion of expenditure for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total expenditure increased by 1.1%, when 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increase 0.1.3) 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proportion of sown area of the crops, and 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 2 ) was0.8859.4)Agricultural inpu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lief degree ofland surface when agricultural output was constant .The exponential model (input -output ratio agriculture)between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and aggregative indicator can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 2 ) of 0.8296.%重庆地貌复杂多样,地表起伏度大,通过对重庆各区县地表起伏度研究和计算,可定量了解重庆山水起伏骨架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