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力系统项目的概要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总体设计
3.1硬件平台
A.基于Intel、alpha 等CPU支持WinNt的硬件平台。
B.Ethernet(以太网)网络结构。单网、双网。
C.现场网络支持CAN网、485网以及其他需要设备接入的现场总线。
D.单前置和双前置。
E.单服务器和双服务器。
F.磁盘阵列。
3.2软件平台
A.Windows NT 和Windows2000操作系统。
B.SQLServer7 或SQL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
C.Office97或Office2000办公组件。
D.IIS5.0
总之,目前的平台是基于Windows NT和Windows2000的软硬件平台。
3.3开发工具
A.MicroSoft Visual C++6.0
B.MFC、ATL、SDKAPI
C.PowerBuilder8.0
D.Visual Basic 6.0
E.DriverStudio 1.52
F.SQLServer
G.Frontpage2000
3.4系统主要特点
项目开发组成员具有丰富的电力行业软件开发经验,因此在本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采用了目前先进的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A.采用C/S(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和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混合结构。此结构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可
裁剪性、易升级性、易维护性、故障隔离性。
A.采用TCP/IP和DCOM混合通信协议。在保障系统安全性的同
时又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和数据信息共享性。
B.采用脚本技术。脚本为项目组自行开发的类C安全脚本,为
系统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工具,是该软件成为可定
制的软件。
C.实现了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不仅提供了快速的实时数据访
问,还提供了可定制的控制策略。是实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有
机的结合,也是目前国内外在工控行业的一种全新的、先进的
解决方法。
D.采用冗余容错技术,使用双网、双服务器、双前置等技术保证
系统可靠运行。
E.采用了IFIX的动画技术。使生硬的工业监控对象变得生动形
象。
F.用户定制的图文Excel高级报表。使数据统计和报表工作从此
变得轻松简单高效。
G.WEB发布技术可以轻松的将现场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发布到
Intranet和Internet。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你都能随时了解现场情况。
H.远程诊断技术使用户的系统在第一时间内能得到厂家的在线
诊断,将用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I.分层式的设计保证挂接任何厂家的设备和规约。
J.分布式的设计使你能将远在数公里至数千公里的设备接入系统。
K.开放式的设计保证能挂接其他公司的系统,如:企业MIS、负荷控制系统、抄表系统、客服中心、配网自动化、微机五防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L.安全系统保证系统不接受非授权操作和访问。
M.操作票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和方便性。
N.内置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赠送你MIS系统的功能。
O.通用的平台保证了开发商的投资后期回报和高度的二进制级
的代码可重用性。通过替换修改或增加部分软件包即可达到适
用于其他非电行业监控的需求。
3.5软件结构
在上世纪末,C/S结构大为流行,本世纪开始,随着Intranet和Internet在企业应用上的大规模采用,传统的C/S结构在这一领域逐渐步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因此业界开始采用了B/S结构。
根据工控行业软件的特点,在该项目中采用C/S三层结构和B/S 结构的混合体,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应用。
3.5.1 C/S结构
PC时代到来后,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PC价格的不断下降和性能的持续上升,逐步将在面向终端的网络时代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大型主机赶向网络应用的角落。NetWare和Windows NT的兴起,以及大型数据库系统的粉墨登场,开辟了网络应用的新模式--客户/服务器(C/S)模式。这种模式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第二阶段出现的一种分布式计算处理的网络系统。虽然从定义上,C/S 模式是指任何将事务处理分开进行的网络系统,但绝大多数的C/S应用系统是C/S数据库系统。充当服务器的是大型数据库系统,如Sybase、Oracle、Informix等。
C/S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C/S组
织结构不支持Internet 。
C/S 技术帮助了世界各地的公司和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两层结构的C/S 模式在系统的集成与维护、操作界面一致性、系统的扩展性等方面同样存在其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在今天的网络技术环境里,将使C/S 模式的网络系统最终面临像主机终端式网络同样的命运。C/S 结构的图示如图3-1。
图3-1 C/S 结构图
3.5.2 C/S 三层结构
传统的二层C/S 结构存在以下几个局限:1它是单一服务器且以局域网为中心的,所以难以扩展至大型企业广域网或Internet;2受限于供应商;3软、硬件的组合及集成能力有限;4难以管理大量的客户机。因此,三层C/S 结构应运而生。
三层C/S 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其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原来的数据层作为DBMS 已经独立出来,所以关键是要将表示层和功能层分离成各自独立的程序,并且还要使这两层间的接口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