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
幼儿园听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三篇】
【导语】听课是⼀种对课堂进⾏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听课的主体可以是学⽣也可以是⽼师。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了幼⼉园听课⼼得体会及收获【三篇】,供⼤家的品读。
1.幼⼉园听课⼼得体会及收获 在我园领导的安排下,⼗⼀⽉份⼀齐听了⼏节⽰范课、在这次听课中,我⼜看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地⽅。
听的第⼀节⽰范课是⼤班张⽼师的科学《热⽔变冷⽔》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除了带给超多材料以外,更多的是⿎励幼⼉按照⾃⼰的设想⼤胆尝试,⽤实验来证明⾃⼰的想法;更多的是关注、引导幼⼉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不同的⽅法都能使热⽔冷得快些”,从⽽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潜⼒和更多的科学知识。
虽然活动中⽤到了温度计,但教师⼜没有将⽬标落实到知识点上,⽽是突出“做中学”的精神,让幼⼉透过活动需要来了解、使⽤温度计,与此同时引导幼⼉进⾏实验记录,充分表达⾃⼰的实验经验事实。
还值得⼀提的是教师带给了多种材料,使幼⼉能够按⾃⼰的意愿选取过程、⽅法,从中获得相关科学知识,构建属于⾃⼰的经验。
接下来是缪⽼师的《好玩的纸》此活动缪⽼师选材新颖,贴近⽣活,幼⼉的参与性很⾼,认幼⼉认识的纤维⾛向,这堂课不仅仅是让幼⼉还有⽼师都感到我们⾝边的⾯⼱纸居然这么好玩。
最后我听了周⽼师的《搞笑的三⾓架》和杨⽼师的语⾔《我喜欢》周⽼师在活动中教态⾃然⼤⽅,引导性强,组织潜⼒、都⽐较好,从导⼊到资料、试验到最后,整个过程简单⾃如,从容不迫。
能让孩⼦们充分进⾏探索活动,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清楚,有序。
此活动的⽬标达成度很好。
杨⽼师的语⾔课⼀开始出⽰图书让幼⼉猜测是谁的⼤嘴巴时,⼀下⼦调动了幼⼉的兴趣,利⽤教师⾃制的图书,根据画⾯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完整讲述“我喜欢……”在最近⼀环节中幼⼉对制作图书的兴趣很深厚,教师带给的贴纸材料可多⼀些,⾊彩也可鲜艳⼀点。
在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娴熟的驾驭课堂的潜⼒,⼗分沉稳和从容。
幼儿园奇妙数学:逻辑思维与数学启蒙教学方案
幼儿园奇妙数学:逻辑思维与数学启蒙教学方案1. 介绍幼儿园数学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接触数学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阶段,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的数字、形状和量的概念,更要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制定一套适合幼儿园阶段的数学启蒙教学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逻辑思维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逻辑思维是数学能力的基础,它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和推理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比较、分类、推理等基本的逻辑思维技能,为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数学启蒙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内容(1)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通过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学故事、绘本、游戏等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接触数学。
(2)数字概念的启蒙:在生活中,利用简单的实物、游戏、图形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理解数字的概念,如数量、大小、顺序等。
(3)形状与空间的认知: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几何形状和空间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4)逻辑推理的培养: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总结与展望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而幼儿园数学启蒙教学方案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幼儿严谨、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我们应当注重启蒙阶段的数学教育,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的数学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体验、认知和掌握数学,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幼儿园数学启蒙教学方案的撰写者,我始终坚信幼儿数学教育不仅是教给孩子们一些数字和概念,更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始终将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放在首位,注重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数学变得生动、形象、具体。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快乐中学习,从小阶段就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数学趣味小故事10则
数学趣味小故事10则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趣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不经意间也能闪现,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有趣小故事。
一、异国他乡的游戏这个游戏叫做美洲豹游戏,讲的是三只美洲豹和一只猎人在森林里的捕猎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三只美洲豹各自和猎人隔着一条河,河宽度不足一只美洲豹的跳跃距离,猎人可以随时开枪打死一只在他射程内的美洲豹。
而美洲豹也可以选择跨过河向猎人逼近,但如果有两只美洲豹以上进入射程,则安全起见,猎人会立即开枪。
因此,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在什么情况下美洲豹能够赢得躲避成功。
经过一番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当有两只美洲豹进入了猎人的射程范围时,第三只美洲豹可以跨过河,就能赢得生存的机会。
如果只有一只美洲豹进入了射程范围,此时第二只美洲豹应该在河这边等待,等第一只美洲豹走进猎人的射程范围后,立刻和第三只美洲豹一起跨过河。
这样,第一只美洲豹就相当于成为了“牺牲品”,保证了另外两只的生存。
二、破解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有名的命题之一,它长达358年没有被证明,直到1995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终于在这个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费马大定理发端于17世纪,当时一位叫做费马的法国业余数学家在一本数学书的其中一页边角上留下了一句注释:“我已经找到了这个性质的证明,但书页的边角太窄,放不下。
”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停在费马的口夸上,他的日志已经在当时流传了出去。
于是后来的数学家们就开始为此费心,不时有人留下自己的想法,努力试图证明这个定理。
但长达三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卓越的数学家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没有证出这个定理,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费马是开玩笑的。
直到1993年,出现了一组听起来毫不相关的理论,它们是来自一个叫作造形动力系统的分支学科。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英国年轻的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发现了一条线索,他根据这个线索成功地克服了费马将近400年的难关,回答了这个历史性的问题。
具身认知理念在幼儿园微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014-2021年第46期(总第298期)理论引 言微数学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还会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交发展、情感发展和大脑发育[1]。
微数学教学作为引导幼儿理解数学故事的重要途径,是指教师以微数学为主要载体,挖掘和利用微数学的主题和价值并进行的集体教育活动,有其目的性和计划性[2]。
微数学教学注重“说”与“做”,这与具身认知理念所强调的身体感受是一致的。
基于此,运用具身认知的相关理论来增强微数学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助于促进幼儿数学学习能力与智力的发展,帮助教师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微数学教学活动的相关概述(一)微数学的定义微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强、生活性高、教育性极强、应用性广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数学教学活动是引导幼儿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新方式,其主要内容是利用数学中的价值和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学的集体教育类活动。
微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还可以提高其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微数学课程注重的是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是微观数学教学中所说的“说”和“做”,这与具身认知所强调的具象感觉是内在一致的。
基于此,运用具身认知的相关理论来增强微数学教学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具身认知的相关理论能够更好地挖掘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体验中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帮助教师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微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活动可分为两个环节:观看数学案例和教师深入讨论。
例如,在教学立方体和长方体时,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巧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立方体和长方体特,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独特的,其可以在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的基具身认知理念在幼儿园微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俞雪晴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015-2021年第46期(总第298期)理论础上大胆创新,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到活动中,巧妙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简洁的语言,带学生走进精彩的图形世界,层层连接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整个课程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认知:数学启蒙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认知:数学启蒙教案1. 概述:数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大班是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是每位幼教老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 数学启蒙教学的重要性数学启蒙教学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起点,对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数学启蒙教学,幼儿可以初步认识数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 数学启蒙教学的目标和内容(1)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在数学启蒙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2)认识数和数量数和数量是数学启蒙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初步认识数和数量概念,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3)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启蒙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一些拼图游戏、空间构造活动,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和空间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数学启蒙教案设计(1)教案目标:通过数学启蒙教案设计,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初步认识数和数量,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数和数量、空间感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
(3)教学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启蒙教学活动,如数数游戏、数字拼图、形状识别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教学评价:通过观察、记录、讲评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评价,了解他们在数学启蒙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个人观点和总结数学启蒙教学对幼儿的数学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趣味科普图书助力数学学习——以《李毓佩数学故事》为例
262018年9月 第3期张、幽默的形象和语言,营造出浓烈的艺术趣味。
比方说,微不足道的小数点,可以通过拟人化的夸张手法,把个头比山还高的庞然大物660000,唿的一声,变成比凳子还矮的0.066;神气通天的孙悟空,可以通过幽默化的夸张,把玉皇大帝的年龄通过简便计算得出莫须有的两亿两千六百八十万岁;至高无上的零国王,可以通过神奇的夸张,把自己的脑袋一拍,就钻进雪糕厂的一个小纸盒,再拍拍屁股,又立马恢复了高大上的原形。
为了制服凶残的食数兽,身为一国之君的零国王,竟奋不顾身,一头钻进食数兽的肚子里。
更加奇特和有趣的还有铁扇公主,为了报复孙悟空盗窃她的铁扇之仇,发狠要剁孙悟空几剑。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孙悟空非但不避让,反而主动将脑袋一伸,说:“你只管剁好了!”谁料到被几剑剁矮了的孙悟空竟哧溜一声,钻进了牛魔王的鼻子,疼得牛魔王嗷嗷直叫,逼得铁扇公主不得不服软求饶。
类似如许神化又奇特的形象和细节、语言和行动,在李毓佩数学童话中可谓俯拾皆是。
透过这些形象和言行,孩子们实际看到的何尝不就是他们自己的投影,不就是说出了他们会说或是想要说出的话,做出了他们会做或是想要做的事。
可见,丰富的想象、有趣的创意,让李毓佩的童话不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形象到语言,都充满了孩子的童趣与思维。
这就有效地强化了童话的灵气和艺术的趣味。
当然也有助于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并爱上数学,在“好玩”中思考并走向未来。
□ 作者简介黄显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已出版《求索》系列诗歌卷、小说散文卷、童话卷,主编《王派<水浒>评论集》。
教育工作者常言“乐学之下无负担”,旨在强调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1]。
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浓厚的兴趣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
各门学科的学习都是如此,数学更不会例外。
那么,透过《李毓佩数学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乐学”正是本书的创作之道,也折射了李毓佩的数学教育理念。
小班数学教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
数学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还有助于他们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学习热情都有待提高。
在小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
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一些经典的数学故事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可以帮助幼儿激发数学兴趣。
例如,《三个小猪》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知识。
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建了三个房子,第一个小猪建了一个用稻草做的房子,第二个建了一个用木材做的房子,而第三个小猪则建了一个用砖头做的房子。
一天,大灰狼出现了,想要吃掉小猪。
结果,大灰狼轻易地把第一个小猪用稻草做的房子给撞塌了。
第二个小猪的木屋也被狼吹倒了。
但是,第三个小猪的砖头房子却能够经受住大灰狼的攻击,小猪也得以安然无恙。
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基础知识。
在这个故事中,三只小猪的住所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几何形状。
幼儿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区别。
同时,故事中的大灰狼也可以看作一个“探究者”,通过它的攻击可以带出不同形状之间的强度差异。
这样,幼儿能够在生动的情境中更好地掌握几何学中的知识。
数学故事中蕴含的算术思维同样重要。
例如,《米老鼠买蛋糕》就是一个能够激发幼儿算数思维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米老鼠在婚礼上负责买蛋糕,他先去店里看了一下蛋糕,告诉店家他要把蛋糕切成克数相等的5份、7份、9份。
店家一听,觉得不可行,但米老鼠却一口答应下来。
他把蛋糕切成了5份、7份、9份,而且每份重量都相等。
这个故事中,米老鼠要让蛋糕切成能够被5、7、9整除的克数份。
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算数思维的训练。
幼儿园数学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数学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方案】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数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通过奇趣故事绘本来进行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园数学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的方案,希望能够为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1. 定义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通过有趣、富有想象力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在故事情节中接触到数学相关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并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乐趣。
2. 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幼儿园数学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 以情境为依托:故事情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通过情境展开数学知识的教学,让幼儿在情境中主动参与,融入数学学习中。
- 注重启发性思维: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 融入多元素:在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图形、颜色、空间概念等多种元素,丰富故事的内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 互动性强:通过故事绘本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幼儿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3. 幼儿园数学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方案在进行幼儿园数学奇趣故事绘本教学活动时,可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以下是一个示例方案:- 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方、三角形等)。
- 故事选择:选择一本奇趣的绘本故事,故事情节中包含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幼儿在故事中认识这些图形。
- 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可通过幻灯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并结合故事情节逐步展开。
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公开课程教案:从认知到实践,全方位提升数学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常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会从认知到实践,全方位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知阶段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完毕,需要通过日常活动、游戏和手工制作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针对这一阶段的教育工作,数学教师应该采用抽象化的方法进行教育,通过讲解数字、形状、大小等数学概念,让幼儿对数学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同时也要借助诸如日常生活、游戏等多种途径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数学概念。
1.数认知数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数字认识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掌握数数、数量等基本概念,还要能够识别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等。
在这一阶段,幼儿应该通过操纵教具、配对清点、利用数字卡片等方法来进行数字认知,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等途径来帮助幼儿认识数字,提升幼儿的数字能力。
2.形状认知形状认知是幼儿数学认知中的重要一环,幼儿需要认识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矩形等,识别并区分不同形状,掌握基本形状的特点。
在这一阶段,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颜色、大、小、方向等概念,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形状,同时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等方式来提升幼儿的形状认知能力。
二、实践阶段在认知阶段完成后,幼儿需要开始进行数学实践,通过日常生活、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不断地巩固和拓展数学认知,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智力,全方位提升幼儿园小班的数学能力。
1.数字实践在数字实践阶段,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情境来深入让幼儿应用数字,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
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2.形状实践在形状实践阶段,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巩固和拓展幼儿对基本形状的认知,同时让幼儿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形状的属性和特点,并在实践中运用到生活中。
幼儿园教育游戏:趣味数学启蒙活动案例
幼儿园教育游戏:趣味数学启蒙活动案例在幼儿园阶段,教育游戏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尤其在数学启蒙阶段,通过趣味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兴趣,并发展数学思维。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幼儿园数学启蒙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1. 游戏案例一:数学感知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感知是幼儿数学启蒙的重要一环。
老师可以通过“找数字”游戏来引导幼儿认识数字。
比如在室内或者室外环境中,设置隐藏各种数字的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找到并拾取数字。
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认识了数字。
2. 游戏案例二: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幼儿数学启蒙的有效手段。
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游戏中设置算术题,让幼儿通过游戏答题来巩固数字与数量的认识;或者设计数学拼图游戏,让幼儿通过拼图认识各种图形。
这样的数学游戏既能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又可以增加幼儿的游戏乐趣。
3. 游戏案例三:数学实践数学实践是幼儿数学启蒙的重要环节。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制作手工、做游戏等活动来让幼儿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
比如可以通过制作彩色串珠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颜色、形状的认知;或者通过游戏中的分组合作来巩固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幼儿的亲身体验,同时也让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
在教育游戏中,趣味的数学启蒙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开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潜能,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从简单的数字认知到数学实践,都离不开游戏的点缀。
我个人认为,通过这样趣味十足的数学游戏,不仅能让幼儿在玩中学会数学,而且也能够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以上几个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教育游戏在数学启蒙中的重要性。
游戏既是幼儿们学习数学的方式,也是老师们教学的手段。
在实际的教育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启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幼儿园微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幼⼉园微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幼⼉园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案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幼⼉园微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在教学⼯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幼⼉园微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园微课程教学设计1 ⼀、教科研⼯作回顾 在全体教师的集体努⼒及深⼊研究下,上学期的教研⼯作踏实有效的开展着。
我们的教研⼯做主要分为集体教育教学研究、问题教研、个别化学习研讨及其他⼩型常规教研。
集体教育教学研讨从集体备课及听评课⼊⼿,通过分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详实的了解教材,从听评课的实际案例的研讨中获得教育教学⽔平的提升。
问题教研下放教研主动权,各组切实找准各年龄段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进⾏分组研讨,⼤家积极性⾼并且研究出的策略实⽤性强进⾏教研来源于教学实际问题,问题的解决服务⽼师受益家长和孩⼦。
个别化学习研讨从基本的材料投放⼊⼿,依次进⾏观察记录表的书写、区域观察、区域介⼊指导、区域总结与分享着⼿进⾏研究。
其主要形式以理论加实际观摩⼆者相结合,⽼师们既不会觉得枯燥,⽽且多次观摩中⾃主结成⼩组进⾏研讨找到适合⾃⼰的教育教学⽅法。
在⽼师们安全意识和孩⼦主动挑战性相结合之下我园的体育游戏也在如⽕如荼的进⾏着。
在开展教研中我们进⾏了园本课程资源整合,把⽼师们的教研成果整理成资源包,实现资源共享。
⼆、教研⼯作指导思想 深⼊学习《幼⼉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_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刻把握《纲要》精髓与《指南》建议,⾼举素质教育的旗帜,扮演好教师的多重⾓⾊,充分认知和尊重幼⼉⽣命特性,遵循幼⼉⾝⼼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觉创造与⽣命相和谐、与个体⽣命相⼀致的教育;在“存精、吸纳、创新”的课程研究总原则下,突显语⾔特⾊,坚持课程与课题研究整合相融求效益,不断深化园本课程建设,推动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
幼儿园生活微积分:日常计算游戏与趣味学习方案
幼儿园生活微积分:日常计算游戏与趣味学习方案幼儿园生活微积分:日常计算游戏与趣味学习方案1.引言:幼儿园生活中的微积分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通常被教育和培养基础的数学技能,比如加减乘除和简单的几何概念。
然而,对于一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和对数学有兴趣的家长来说,他们可能想要为孩子提供更深入的数学学习体验。
微积分,作为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实质是研究极限、导数、积分和无穷级数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通过日常的计算游戏和趣味学习方案,却可以初步接触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2.如何通过游戏来引入微积分概念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通常通过游戏和趣味交互来进行。
对于微积分的引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游戏来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游戏关卡,让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一些简单的函数极限值,比如lim(x→2) x^2,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感知能力。
3.趣味学习方案:利用故事引入微积分概念除了游戏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趣味的故事来引入微积分的概念。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讲述一个小兔子每天跳跃的高度,然后通过求导数的概念来揭示小兔子跳跃的速度,并引入微积分中的导数概念。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4.总结回顾:培养数学兴趣,奠定未来学习基础通过日常计算游戏和趣味学习方案的引入,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在充满趣味和乐趣的学习氛围中接触到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奠定未来学习的坚实基础。
而对于家长来说,也可以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微积分元素,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5.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深信通过日常计算游戏和趣味学习方案的引入,能够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对微积分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轻松地接受和理解微积分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数探索:趣味数字游戏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班数数探索:趣味数字游戏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数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数学学科中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而对于小班幼儿,如何通过趣味数字游戏来进行数数教学,是一项挑战性也是乐趣十足的任务。
本文将通过探索趣味数字游戏教学案例,来共享一些关于幼儿园小班数数探索的实践经验和个人见解。
1. 游戏一:数字找我在小班幼儿园数数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字找我游戏来培养孩子们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可以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从1到10的数字卡片,然后设计一些动作和声音,例如“跳三下”、“摸到八”等,让孩子们根据要求找到对应的数字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巩固数字的认知,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游戏二:数字接龙数字接龙是一个能够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注意力的趣味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按照顺序报数,例如“1、2、3、4、5……”,然后设定一些规则,比如报到5的倍数时要喊“龙”,报到7的倍数时要喊“接龙”,这样孩子们就需要在报数的同时注意观察和分辨数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游戏三:数字拼图数字拼图是一个很好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数字。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由数字组成的拼图卡片,例如1、2、3……,然后让孩子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组合成相应的图形,比如1和2可以组成一个大门,3和4可以组成一朵花等等。
这样既能让孩子们在拼图的过程中认识数字,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的游戏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小班数数教学中,趣味数字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数字的兴趣,还可以在玩耍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日常的数数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趣味数字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数数的知识。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数数老师,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趣味数字游戏在数数教学中的重要性。
《趣味数学探索》小班数学主题教案及反思
近年来,随着趣味数学在教育领域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儿童数学思维的培养,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本文将介绍一节小班数学主题教案及反思,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趣味数学教学的思路和经验。
一、主题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数学教学,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主动探究者,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发现数学的奥秘。
3.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开拓视野,提高数学探索能力和兴趣。
4.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题为“数学探索”,教学内容包括:数字拆分、不等式,以及奇怪的数学游戏等等。
5.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引导学生,比如“猜数字”游戏或“数字接龙”等,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2)知识讲解环节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重点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采用示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字拆分、不等式等数学方法的运用。
(3)探究环节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级别的数学解决方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来提高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4)总结环节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并掌握自己的知识点。
6.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布置作业、以及课后问答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思。
二、反思1.教学优点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设计合理,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探究。
2.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探索仍不够深入,需要教师更加详细地引导。
3.改善方法下一次课程的设计应更加具体地指定思路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节课程展现了趣味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从探究角度发现数学的奥秘,在优化教学方法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便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数学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互动探究,喜欢数学——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
互动探究,喜欢数学——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数学教育,希望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而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幼儿园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各种有趣的数学活动,以便让孩子们能够在玩游戏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幼儿数学活动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幼儿教育中,互动探究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互动探究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就是一个针对3-4岁幼儿的数学活动设计,旨在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让数学课堂更加有趣、生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0-9,能够正确拼读。
2.能够通过观察环境中的数字,自主探究数字的特点和属性。
3.能够通过游戏互动,巩固对数字的认知和记忆。
二、教学内容:数字的认知和探究。
三、教学方式:互动探究、游戏实践。
四、教学过程:1.集体语言活动:认识数字在上课前,教师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随机散布了一些数字卡片,这些卡片上分别写着数字0-9,让孩子们能够在走进教室的第一时间就可以认识数字。
在获取数字卡片的过程中,教师督促孩子们将数字的发音、形状等属性记录下来。
2.小组互动探究:分小组进行数字卡片拼图游戏,每个小组的卡片数量各异,每次游戏随机抽取若干张数字卡片,小组内孩子们通过互相合作拼出数字,并在拼图的过程中思考数字的规律和特点。
3.语言活动:通过用“魔法水”沾湿画笔,让孩子们将数字0-9进行涂鸦模仿练习,交叉和垂直穿插练习,提高幼儿记忆、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4.游戏实践:在课堂的阶段,教师将孩子们分为两组,进行数字连线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个小组需要挑选一个队员去抢夺位于地图中央的数字卡片,抢到数字卡片后需要沿着数字的顺序,依次连接数字卡片,同时抢夺数字卡片的队员不能与其他队员有身体接触,如果身体接触则重新抢夺。
同时,如果队员抢到数字卡片后没有办法记住数字的顺序,就会被告知退出游戏。
《趣味数学》小班数学教案
《趣味数学》小班数学教案是一本新颖而有趣的数学教材,针对小班的学生量身打造。
这本教材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还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创新与突破。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本教材的特点和优点。
一、教材内容丰富有趣
《趣味数学》小班数学教案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创新与突破,通过丰富有趣的数学故事、游戏、趣味小实验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材中通过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认识数字、学会加减法,让孩子们学习数学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趣味数学》小班数学教案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启发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材中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设计数学游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创新的教学方式
《趣味数学》小班数学教案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提高、进步。
同时,教材还采用了互动式教学,通过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趣味数学》小班数学教案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整本教材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进行编写,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趣味数学》小班数学教案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材。
这本教材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同时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式,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相信通过这样一本教材,孩子们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成为未来的数学精英。
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
论文题目: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论文提要:对于3至6周岁的幼儿来说数学是抽象的、不解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尤其是故事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故事是百听不厌的。
因此,将一些数学活动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故事而进一步激发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尝试将教育目的融于数学故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数知识和数经验。
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摘要】对于3至6周岁的幼儿来说数学是抽象的、不解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尤其是故事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故事是百听不厌的。
因此,将一些数学活动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故事而进一步激发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尝试将教育目的融于数学故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数知识和数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故事化故事情境化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做到:营造快乐轻松的氛围,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让孩子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在孩子的孩童时期就培养他们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数学活动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活动。
数学教案:启发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教案:启发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不仅仅是学习一系列的数字和符号,更是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必要手段。
对于幼儿的数学教学,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知识传授上,而是需要对幼儿的认知、感性和实际操作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一、理性培养数学兴趣和意识在幼儿中,很多人对于数学并不感兴趣,认为它过于枯燥乏味。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这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数学实验和数学操作等方式实现。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数学小游戏”,让幼儿们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我们可以打印出一些数字、运算符号,让幼儿们随意搭配,看哪组数字的运算结果更大或更小。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到数学的神奇和乐趣,从而在学习中产生更高的兴趣和更加积极的态度。
二、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和感性认识对于幼儿来说,数学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紧密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掌握。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性认识数学知识。
这可以通过让幼儿参与到数学实验、测量和计数等活动中来实现。
例如,在教授幼儿关于盆子、勺子和米粒的重量、大小和数量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来说明。
老师可以准备不同大小的盆子和勺子,并且反复摆弄几个米粒的重量,以让幼儿感受到数量大小与实际物品的大小和重量的关系。
这样一来,幼儿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物品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深入地掌握它。
三、通过数学故事,启发幼儿的思维对于幼儿来说,数学知识在他们初步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他们逐渐建立逻辑和思维能力。
数学故事是一种非常好的启发幼儿思考的方式。
通过讲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故事,既可以让幼儿逐渐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讲述通往山顶的石阶时,我们可以让幼儿通过形象化的图像来感性认识阶梯之间的间隔和距离,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中“长度”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如何通过故事引导孩子认识数字1和许多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如何通过故事引导孩子认识数字1和许多一、教学目标1.学习数字1和许多的概念;2.能够利用故事中的情境加深对数字1和许多的认识和理解;3.能够通过故事中的情境启发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和许多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故事中的情境深入浅出地介绍数字1和许多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课件和相关素材。
六、教学过程:1.引入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数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数字1和许多的概念。
2.感受与理解数字1让孩子们用手指比划一个,问他们这是几个?然后再给他们一个画面,一个独自蹲在空旷的草地上的小鸟,问他们多少个小鸟?只有一个小鸟。
然后再让他们根据这个画面去想一想,如果有两只小鸟,那是多少个?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字1的概念,并在多次的练习中加深记忆和理解。
3.认识“许多”接下来再引导孩子们认识“许多”的概念。
通过一幅图片,让孩子们看到很多小鱼在游来游去,问他们多少条小鱼?如果有两幅同样的图片,那么是多少条小鱼?此时孩子们会明白“许多”的概念。
4.故事启发和引导接下来,通过一则简单的故事来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认识数字1和许多。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小猫在草地上玩耍,它突然看到了一只小鸟,于是它很高兴地跑过去想要抓住那只小鸟,可是小猫太急了,跑得太快,结果一只小鸟都没抓住,而是被吓跑了。
小猫感到很失落,便跑回家里。
小猫的妈妈问它怎么了,小猫说:“我太笨了,连一只小鸟都抓不住。
”小猫的妈妈告诉他,他的问题是没有好好数数,如果他知道1的概念,就不会把许多小鸟误认为只有一只了。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让孩子们在情境中理解数字1和许多的概念。
同时也启发孩子们思考,比如为什么小猫抓不到小鸟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
论文题目: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论文提要:对于3至6周岁的幼儿来说数学是抽象的、不解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尤其是故事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故事是百听不厌的。
因此,将一些数学活动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故事而进一步激发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尝试将教育目的融于数学故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数知识和数经验。
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摘要】对于3至6周岁的幼儿来说数学是抽象的、不解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尤其是故事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故事是百听不厌的。
因此,将一些数学活动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故事而进一步激发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尝试将教育目的融于数学故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数知识和数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故事化故事情境化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做到:营造快乐轻松的氛围,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让孩子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在孩子的孩童时期就培养他们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数学活动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论文提要:对于3至6周岁的幼儿来说数学是抽象的、不解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尤其是故事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故事是百听不厌的。
因此,将一些数学活动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故事而进一步激发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尝试将教育目的融于数学故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数知识和数经验。
以故事为有效途径微探幼儿数学教育【摘要】对于3至6周岁的幼儿来说数学是抽象的、不解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尤其是故事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故事是百听不厌的。
因此,将一些数学活动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故事而进一步激发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尝试将教育目的融于数学故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数知识和数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故事化故事情境化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做到:营造快乐轻松的氛围,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让孩子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在孩子的孩童时期就培养他们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数学活动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故事化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幼儿喜闻乐道的故事,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
教师可以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故事情境”中,以此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
这种“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数理逻辑”的“故事情境”,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强调让幼儿在通过“解决故事中事件冲突与矛盾”的同时,感受数学的情趣,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
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故事化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激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故事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
”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
”所以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而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
只有运用好幼儿感兴趣的事或物才能诱发幼儿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
故事是孩子最喜爱、最感兴趣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既能增长幼儿知识,又能发展幼儿智力。
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孩子的兴趣就更浓了。
(一)数学活动生动、有趣、故事化开发拓展经典故事的教学价值。
经典故事往往经久不衰家喻户晓,在家庭中家长也会自觉地给自己的孩子讲述这些故事,因此这些经典故事对幼儿的吸引是不容置疑的,这也为我们利用一些经典故事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如经典故事《拔萝卜》经过适当改编后,被用在了小班的方位认识:“前、后”上。
幼儿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人物顺序,了解了以自身和固体为标准认识前后,知道萝卜的后面是老爷爷(大萝卜→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小妹妹→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小老鼠的前面是小花猫(小老鼠→小花猫→小黄狗→小妹妹→小弟弟→老奶奶→老爷爷→大萝卜),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的展示,幼儿观察、发现到人物的排列由大到小,由高到矮,既而有了生成活动,积极讨论、发表在小老鼠后面还会出现比它更小的动物。
这就是经典故事特有的魅力,不但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通过教师巧妙合理的改编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能力,进一步发挥故事的教育价值。
针对活动要求创编数学小故事。
陶行知鞭策名言:“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子学习。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也跟敌人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得专,也学得博。
”“事实告诉我们,大人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人。
”这是告诉我们老师在平常应放低“高度”,多与幼儿沟通、交流,以幼儿的“高度”、“视角”看世界,在课余的时候多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增值、多学、多看、多问。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是找不到合适的故事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数学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创编一些小故事。
在编故事的时候要求教师在不失去文学性的前提下,做到文理兼容,恰到好处地为数学目标服务。
如数学教学活动《年妈妈的一家》就很好地将年、月、日的知识结合在故事里。
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知道了年妈妈有365个日娃娃,365个日娃娃住在12座房子里,12座房子有大有小,大房子住31个日娃娃,小房子住30个日娃娃,最小的房子一般住28个日娃娃。
教师将这些幼儿难以表述和理解的知识渗透在生动的故事中,帮助幼儿理解了年月日的关系,并且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会了寻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激发了幼儿对日历的兴趣。
又如教小班幼儿学习认识“1”“2”时,正值户外教学活动后,小朋友对于外出郊游还在乐谈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正热门的话题。
我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景:“今天我们要出去郊游,要带些什么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顶帽子,一只书包,一面小旗,一只铃鼓。
“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用了同样的方法认识“2”。
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不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丰富幼儿对于生活的认识。
但是,同样的事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
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外出郊游这样的故事出现,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
此时,我把外出郊游的话题改为“当月庆生会的小寿星过生日”为题材,“老师为当月的寿星宝宝买了许多东西来与小朋友分享,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
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当月的寿星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
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这种方法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二)数学活动轻松、愉快、故事情境化1、数学活动,故事情境生活化陶行知一贯主张“儿童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把儿童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也就是要把过去那种“苦学苦练”的课堂变为轻松愉快的儿童乐园。
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做到关爱孩子、尊重孩子,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使孩子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幼儿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故事情境生活化的创设能引起幼儿的想象和联想,在情境中幼儿能十分投入地在游戏化的状态中进行学习。
故事《熊宝宝的蛋糕》充满了生活气息,以大黑、小黑做蛋糕、分蛋糕为线索开展活动,故事中“分得均匀”的要求也符合幼儿内心的初始愿望,使幼儿在扮演角色的同时能积极地从内心意愿进行二等分的操作练习,虽然故事很简单,但是由于不是以枯燥的数学目标为前提,所以幼儿就能饶有兴趣地在做做、玩玩中学习数学了。
为了使幼儿能快乐地学习数学,教师也可以创设连续的故事情节开展数学活动,让幼儿沉浸在童话般的意境中进行活动,而且能体现数学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敏锐地在故事中找到符合幼儿学习的切入点,就能创造性的利用故事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2、数学活动,故事人物扮演化“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
因此,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在参与故事的过程中快乐学习数学。
如托班幼儿学习按颜色分类,教师设置了一个花园的情境,所有的小朋友都扮演小蝴蝶,在花园里飞来飞去。
飞到红花、黄花、白花边上时,小朋友学习对话,知道颜色匹配的要求。
下雨的音乐响起时,让小蝴蝶们寻找和自己翅膀颜色一致的花姐姐。
幼儿扮演了故事的角色,感到非常开心,在故事情境中也学习得特别投入。
再如幼儿学习分类时,让小朋友扮演饲养员给小动物分饼干,既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又在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
小班幼儿在复习数字1~5,并学习用点子表示数量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担任故事中的主角,请他们去公园看花。
看到了漂亮的花,学着用点子表示花朵的数量。
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在参观公园的情境中,不仅听了故事,而且更积极地参与了故事,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3、数学活动,故事角色操作化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
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
例如,小班数学活动“可爱的毛毛虫”,这原本是个语言故事,说的是一只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第一天吃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吃了两个黄梨子,第三天吃了三个红桃子,第四天吃了四块巧克力,第五天吃了五片绿叶子。
然后睡了一觉,醒来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故事里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于是我把它改编成了数学活动。
把毛毛虫吃的藏在活动室各个角落,让幼儿扮演毛毛虫,寻找食物,找到相应食物“吃掉”,吃一个红苹果时用一声“啊呜”来表示,将找到的苹果摘下贴到自己的肚子上,表示吃到肚子里。
吃两个黄梨子时,发出两声“啊呜,啊呜”(以此类推)。
这样一来,活动的气氛更加宽松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更加浓厚了,学习成效也较好。
4、数学活动,故事角色融入化在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往往会被忽视。
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很乐意帮助比自己能力弱的人,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