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_城乡规划(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三章城乡规划城镇总体布局同步课件湘教选修ppt文档
一、工业布局 1.布局原则
(1)比较大的工业区要布置在城市的 外围,污染严重的工业企 业布局在城区的 下风 向和河流的 下游 。 (2)比较小的、污染轻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区 边缘 。 (3)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应设 绿化隔离带。 (4)注重工业企业的 集聚 效益和 互补 效益。 (5)工业区与城区的关系是“若即若离”,既方便生产 ,也方 便 生活 。
提示:由于放射状线路大多集中在市中心,如果没有环行线 路,人流、车流不能适时疏散,势必造成城市中心交通拥堵,影 响人们顺利出行。
了解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布局及城市道路网布局 掌握 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和文化设施等部门的布 局原则 应用 举例分析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等部门布局是否合理,培养分析 具体输距离,在放射式道路网中 加入一条或几条环形道路,便形成了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放射状干道担负城市内外的运输任务,而环形干道则担负各区之 间的交通联系,并疏散过境交通,以避免对市中心产生过大的压 力。这种路网形式可以使市中心和各功能区以及市区和郊区之间 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③环形干道可以将交通流量分散到城市的各个区域。市中心通达 性好,城市纵横交通便利,出、入城方便。路线曲直结合,灵活 机动,行程距离短,行程时间少。
3.教材P67“图3-21方格棋盘式道路网” 提示:方格棋盘式道路网适宜布局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城市。从 图3-21中可以明显看出,方格棋盘式道路网是由东西向和南 北向的平行线和垂直线所组成,如北京、西安老城区道路网, 成都、桂林、太原中心区(老城)的道路网也都属这种类型。 其优点是: ①路网容量使用均衡,车流可以较均匀地分布在所有街道上, 不会造成市中心交通负担过重的现象。 ②道路与道路之间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口,以十字型或丁字型 交叉口为主,交通组织与管理简单便利。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配套ppt课件:(选修)城乡规划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
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
计献策。
解析
第(4)题,根据题干的提示“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
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因而治理该城市交通拥堵需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 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同时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 完善交通管理方面着手。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
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 分比变化的原因。 年份(年) 降水量(%)
蒸发量
(%)
地表径
流(%)
地下径流
(%)
1960
2012
100
100
40
27
12
41
48
32
解析
第(3)题,根据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表,可知该城市
析考点 1.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乡村聚落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其分
布、形态、成因如下表所示:
类型 分布 人口稠密的旱
作农业地区
形态
成因
规模较大,房屋高度 缺乏规划设计, 密集,住房排列杂乱 无章,道路弯曲 自然形成。地 形为平原
密集型
地形复杂或特
分散型 殊的生产类型 地区 半聚集型 山区或交通线
以教堂或
较大 广场为中
商业
心
多元化(同
工业革
资本主
大工业
多种职
越来
心圆、扇
命后期
义社会
生产
能并存
越大
状、多核
心结构等)
3.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
城乡规划总复习ppt 湘教版
章
节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人口 具有一定规模
城市的、城市的基本特征(4)? 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①密集——最基本的特征 ②以二、三产业为主(非农) ③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④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
3、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要 与 社会经济 发展相适应。 4、城市发展的含义(形和神)和基本动力? ①形: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强,社会地 位提高; ②神:城市内涵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其辐 射带动功能增强。 经济增长
③确定了该区域的空间结构,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④有利于明确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⑤是其他一系列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决策 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节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1、中国土地三级分类体系及一、二级名称?
一级类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二级类 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其他农用地 三级类 …… …… ……
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概念、核心内容、类型? 概念: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 利用、各种建设项目等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实施。 是保证城乡土地合理利用、各种建设协调进行的前提条件。 核心内容:城市与乡村功能区的科学组织和土地合理利用。
按编制过程分: 类型 按规划对象分:
城乡总体规划
④城市发展应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呼应,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 氛围
3、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 ①人口密集处城镇较多,并在枢纽处形成大城市
②沿河、湖、海处城镇较多,在枢纽处形成大城市
③交通枢纽处形成大城市 ④历史文化胜地、旅游地、大规模商品集散地或边境口岸等 ⑤大型矿产资源分布区形成矿业城镇
节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人口 具有一定规模
城市的、城市的基本特征(4)? 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①密集——最基本的特征 ②以二、三产业为主(非农) ③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④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
3、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要 与 社会经济 发展相适应。 4、城市发展的含义(形和神)和基本动力? ①形: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强,社会地 位提高; ②神:城市内涵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其辐 射带动功能增强。 经济增长
③确定了该区域的空间结构,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④有利于明确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⑤是其他一系列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决策 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节
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1、中国土地三级分类体系及一、二级名称?
一级类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二级类 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其他农用地 三级类 …… …… ……
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概念、核心内容、类型? 概念: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 利用、各种建设项目等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实施。 是保证城乡土地合理利用、各种建设协调进行的前提条件。 核心内容:城市与乡村功能区的科学组织和土地合理利用。
按编制过程分: 类型 按规划对象分:
城乡总体规划
④城市发展应与周围的自然景物协调呼应,从而形成良好的城市 氛围
3、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 ①人口密集处城镇较多,并在枢纽处形成大城市
②沿河、湖、海处城镇较多,在枢纽处形成大城市
③交通枢纽处形成大城市 ④历史文化胜地、旅游地、大规模商品集散地或边境口岸等 ⑤大型矿产资源分布区形成矿业城镇
高二地理城乡规划概述(PPT)4-4
吃~?⑤用在句中稍作停顿,让人注意下面的话:这些年~,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啦。⑥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书~,报~,杂志~,摆满了一书架。⑦用 在重复的动词后面,表示过程长:乡亲们盼~,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注意?“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常受到前一字韵母或韵尾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 音,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字。 【哎】āi叹①表示惊讶或不满意:~!真是想不到的事|~!你怎么能这么说呢!②表示提醒:~,我倒有个办法,你们大家看 行不行? 【哎呀】āiyā叹①表示惊讶:~!这瓜长得这么大呀!②表示埋怨、不耐烦、惋惜、为难等:~,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你就少说两句 吧!|~,时间都白白浪费了|~,这事不好办哪! 【哎哟】āiyō叹表示惊讶、痛苦、惋惜等:~!都十二点了!|~!我肚子好疼!|~,咱们怎么没有 想到他呀! 【哀】āi①悲伤;悲痛:悲~|~鸣。②悼念:~悼|默~。③怜悯:~怜|~矜|~其不幸。④(āi)名姓。 【哀兵必胜】āibīnɡbìshènɡ《老 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哀愁】āichóu 形悲哀忧愁:~的目光。 【哀辞】āicí〈书〉名哀悼死者的文章,多用韵文。 【哀悼】āidào动悲痛地悼念(死者):~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 【哀的 美敦书】āidìměidūnshū名最后通牒。[哀的美敦,英ultimatum] 【哀告】āiɡào动苦苦央告:四处~。 【哀歌】āiɡē①动悲哀地歌唱:俯首~。②名哀伤的 歌曲:一曲~。 【哀号】āiháo动悲哀地号哭。也作哀嚎。 【哀嚎】āiháo①动悲哀地嚎叫:饿狼~。②同“哀号”。 【哀鸿遍野】āihónɡbiànyě比喻到处都 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哀矜】āijīn〈书〉动哀怜。 【哀苦】āik
高中地理第三章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同步课件湘教选修ppt文档
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中小城市中不明显
作用:反映行了城政市区布局的
区域内各功能区的
和城市
基本形态
地域差异
3.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
地位:项目选址是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用:项目用地选择恰当与否, 关系到城乡规划的功能组织和 规划布局形态,
同时对项目的工程经济和 运营管理都有一定影响
原则要 的要深综社入合会考考经虑虑济项环自目境然基、城交础社市通设会发施条、状展件经和况前济经、景济文地化理、区等位多方面的因素
4.教材P61“图3-12桂林市城市功能结构分析” 提示:图中各功能区规模合理,各功能区之间有便利联系, 但相互间并不干扰,整体布局较为均衡。
5.教材P62“图3-13某市平面略图” 提示:本图是结合题目所展示的,说明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 址(即功能分区),要根据具体要求因地制宜、综合分析,确定 最合理的项目选址。
(1)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2)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 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 )。 ( )。
解析 (1)④区距市中心较远,且靠近环城高速公路,布局工业区, 既可减少对市区的环境污染,又方便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降低运 费。 (2)题中A选项,由各部分人口密度的变化和面积的相对大小可推 算出该城市总人口大幅上升;B选项,③商业区由于距市中心较 远,应为较低一级的商业中心,服务等级低,种类少;C选项, 该城市河流穿城而过,可在滨河地带建开放式公园,既能改善城 市的生态环境,又能给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D选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和人才,布局时应靠近科研 机构和高等院校,①区不具备上述条件。 答案 (1)B (2)C,
高考专题:城乡规划ppt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环境。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
间、能源浪费;住宅问题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
劣。
(3)
(4)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核心点三 城市功能分区原则
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并 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避免
相互干扰。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
象的需要。
类型
城市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水运便利 ,取水 方便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集中式或团块状 。 在M、P、Q中, P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
学案28城乡规划
核心点一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
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
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
2. (1)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
(2)乡村聚落形态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 污染源:居民燃烧煤炭、工矿企业、交通工具。
污染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
危害:城市空气污浊,有时出现酸雨和光化学烟
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体重金属污
危害: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质变坏,特别是饮用
污染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 危害: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
阔,水源丰富。 (3)在上述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环境 污染问题主要有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 染等 。
高考地理总复习 城乡规划课件 湘教版
考点一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疑难剖析
造成贫
城市人
就业难
困问 加快经
口急剧
度增
题、内 济发
增长,
加,失
城衰落 展,增
乡村人
业队伍
问题、 加就业
口无序
扩大
社会治 岗位
迁入
安问题
考点一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对点演练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 的颗粒物。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城市化中工业 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 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PM2.5 只是城市环 境恶化的一个缩影。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成了人们既爱又恨的地方,这 就是“城长的烦恼”。
考点一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对点演练
材料二 伴随着“出门坐汽车”“走路不用腿”的新时 代的降临,大中城市交通拥堵之况已然成为政府部门、 社会各界和居民百姓心生厌烦、挥之不去的苦恼之事。
考点一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对点演练
汽车如同马车一样,本是代步工具,是人们出行借以实 现快捷、方便、舒适的现代交通工具。然而,一个“堵” 字,业已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通病。有人调侃道:首都 成了“首堵”,广州成了“大停车场”。买车原本是为 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谁曾想如今却总是遭遇寸 步难移的无奈。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 由于人口过分集中,导致住房拥挤,2011 年我国城市居 民平均居住面积为 35 平方米,目前全国各城市中尚有 51 万户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4 平方米。
考点一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对点演练
答案
(1)A (2)这里位于河流和公路的交会处,交通便利,利于人流 与物流的集散。 (3)(小)船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城乡规划
知识点二
城乡规划
1.主要内容。 (1)明确城市的__性__质____; (2)预测城市人口,确定__城__市__规__模__; (3)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__空__间__布__局____; (4)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
2.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利用_土__地__资__源_; (2)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乡生__态__环__境__; (3)有利于保障城乡安全; (4)有利于协调城乡__发___展___; (5)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3.城市、村镇用地分类:__公__共__设__施___用地、工
业(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_广__场_____用
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居、住________(建筑)用
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特殊用地(指军事、外事、保安
用地)。
住宅区
4.主要功能分区:_中__心__商__务_、区工业区、商业区、 文教(科技)区、仓储区、_生__态__保__护__区___、公共绿地区、 交通枢纽及其他功能区、__________ (特大城市)。
矿建设等
自然:气候干旱,降水较
土地 荒
漠化
少 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 度放牧;③过度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
矿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治理措施
①植树种草;②采用 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 ③工矿建设注意保持 地表植被等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建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 地之间的关系;④采 取多种措施解决牧区 水资源问题;⑤控制 人口增长
城市 内部交通 (3)交通运输业布局
城市对外交通
知识点三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
商业布局
社区 商业服务点 区域 商业中心 市级 商业中心
城乡规划PPT课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因
工业化早
新技术的发展 , 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 人口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起步 早 城市化水平 高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 乡村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起步 晚 ,发展 快 城市化水平 较低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 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 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第二章城乡分布课标要求
1.比较在不同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运用资料,分析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 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4.举例说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何实现 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5.举例说明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特 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城乡总体规划
城乡详细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小城镇规划
2、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3)? ①城市发展规划 ②城市布局规划 ③城市工程规划 3、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和要注意的问题?
是对小城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要求能指 导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加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注意: ①必须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②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③建筑景观要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2、“城市病”
市中心人口过度密集 住房紧张、绿地减少
交通拥堵
地价昂贵 犯罪率较高 环境恶化
④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
3、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要 与 社会经济 发展相适应。 4、城市发展的含义(形和神)和基本动力? ①形: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强,社会地 位提高; ②神:城市内涵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其辐 射带动功能增强。 经济增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城乡规划教学课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5月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
垂直方向 上,有利保护市区 环境;位于黄浦江 下游,有利于保护 城区的水源。
图4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 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4b)。该 城市盛行西北风。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 在图4b中的M处适宜修建
(3)试从拟建省道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对两个方案作对比评 价。 答案: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
(4)两个方案中功能分区较合理的是__方__案__一____。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 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回 答2~3题。
2. 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
,其目的主要是
。(6分)
缓解城区用地紧张,缓解城区的环境问题
分散城市职能,防止城市规模过度扩张
5月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
垂直方向 上,有利保护市区 环境;位于黄浦江 下游,有利于保护 城区的水源。
图4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 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4b)。该 城市盛行西北风。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 在图4b中的M处适宜修建
(3)试从拟建省道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对两个方案作对比评 价。 答案: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
(4)两个方案中功能分区较合理的是__方__案__一____。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 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回 答2~3题。
2. 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
,其目的主要是
。(6分)
缓解城区用地紧张,缓解城区的环境问题
分散城市职能,防止城市规模过度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交通场、站的布局应尽量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同时 考虑城市环境的要求。
要点三
城市建设与生活环境
1.城市商业布局。
(1)社区商业服务点:规模小、数量多,消费人群多, 一般布局在居民区附近。
(2)区域商业中心:一般位于居民聚居区和公共交通 集散地。
(3)市级商业中心:多布局在人流和货流量大的城市 中心、城市重要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处、车站和港口附 近。
2.乡村集市布局。
(1)目前我国乡村集市多数分布于乡镇政府所在地,这 些地方人口集中,有较好的服务设施。
(2)其次,一些水陆交通便利的地点,如渡口、车站、 公路沿线等处,因货物集散转运便利,人流量大,成为集 市分布的理想地点。
(3)此外,在一些专业手工业产品的产地,也会形成交 易场所。如竹木产区多有木器加工、造纸、雨伞制造业, 丝、棉、毛产区往往兴起纺织加工业,这些地区附近也会 形成相关产品交易的集市。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城乡规划 (选修4) 第三节 城乡规划
知识点一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 (1)稳定聚落
交换
集市
商品 繁荣
城市
集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2)我国乡村聚落的类型 村落:中心村、自然村
2.城市环境问题。
(1)产生原因:工业化、_城___市__化__及不合理的社会 生活方式。
要求水源清洁 需要高科技人才 要求客流量大 用地多,交通方便
靠近市场
一般布局原则
布局在城区或近郊交通便利区
布局在河流上游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
近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2)农业布局。 ①宏观布局,尊重各农业部门自身运作规律。 ②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 ③城乡协调,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④在村镇一级规划建设用地时,要尽量避免占用农 业生产用地
知识点二
城乡规划
1.主要内容。 (1)明确城市的__性__质____; (2)预测城市人口,确定__城__市__规__模__; (3)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__空__间__布__局____; (4)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
2.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利用_土__地__资__源_; (2)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乡生__态__环__境__; (3)有利于保障城乡安全; (4)有利于协调城乡__发___展___; (5)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答案:(1)A (2)B
要点一
城乡发展
1.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
类 名称 型
图示
分散型乡 村聚落
A
半聚集型 乡村聚落
B
密集型 乡村聚落
C、D、E
分布 特征
呈点状松散布 局的村落,多 分布于地形复 杂或特殊的生 产类型地区
规模不大,村民住 房排列较为松散的
乡村聚落
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 集的乡村聚落,村落格 局一般是大而紧凑,住 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为了寻求低成本、大空间 的区域,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 线分布(运输量大)。
(4)其他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 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 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 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5)功能分区原则。
环境优美
2.城乡环境问题。 (1)常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见 本章第二节相关内容)。 (2)乡村主要的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治理措施。 乡村环境问题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如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态 问题
成因
治理措施
水土 流失
自然:①地形崎岖;②土质疏松; ③夏季多暴雨;④地面植被覆盖率 低 人为:①植被破坏;②工矿建设等
(2)表现。
大气污染、 噪音 污染
①自然环境问题 光污染、 水 污染 固体废弃物 污染、电磁波污染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②社会环境问题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 混乱
(3)对策。 ①依据法__律__法__规__,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②依靠_科__学__技__术__力__量_,完善城市环境设施。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不同城市交通网的特点。
类型 特点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模式
网 特点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构成
由若干条放射线和若干条环行 线组成
主体地区采用方格式布局,外 设方形或多边形环路,再加放 射对角线式直通道路
道路较为弯曲
典型 分布
水稻生产地区
山区小村
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 作农业地区
类 名称 型
图示
分散型乡 村聚落
A
半聚集型 乡村聚落
B
密集型 乡村聚落
C、D、E
区位 因素
地形的制约、生 产活动的需要
道路、河流
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条件良 好;临近集市、宗教活动地
等
类 名称 型
图示
(2)在集市上交换的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丙地集市的服务范围是否包 括乙村?写出两种该地出产的农副产品。
(3)甲、乙、丙三地中集市开放最多的应是________ 地,其布局因素是什么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居民点和 集市分布。集市的形成及其分布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 来源等因素有关,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交通条件最好,丙 地位置较差。在集市上交换的商品主要是一些日用品、农副产
(2)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 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 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 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消费人口、流动人口多。区位特征:位于市中心,城市商 业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 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分散型乡 村聚落
A
半聚集型 乡村聚落
B
密集型 乡村聚落
C、D、E
景 观 特 色
欧洲西部的 一些古老村 落,形成独 家村或散村
景观
阿拉伯传统村落, 多位于河流和泉水 附近,以清真寺为 核心,形成比较大 的广场,广场周围 的房屋相对密集, 多为石造和土筑的
房屋
欧洲东南部的村庄,大多为不设 围墙、相对开放的集村,多数村 落中心有教堂和集会广场,围绕 广场形成块村、街村和集村景观。 我国新农村,经过整体规划,道 路整齐,房屋漂亮,绿树成荫,
答案:(1)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物质来源 经济发展水 平 历史上的传统习惯 甲 甲地位于公路和河流相交处, 交通便利,与乙地、丙地距离适中,服务范围大。
(2)日用品 农副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 不包括乙村,丙 地的集市服务范围小。 柑橘、茶叶。
(3)甲 交通条件。
要点二
城乡规划
1.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1)住宅区。 面积和形状:面积最大(40%~60%),团块状。 地位: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 的土地利用方式。
3.城市、村镇用地分类:__公__共__设__施___用地、工
业(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_广__场_____用
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居、住________(建筑)用
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特殊用地(指军事、外事、保安
用地)。
住宅区
4.主要功能分区:_中__心__商__务_、区工业区、商业区、 文教(科技)区、仓储区、_生__态__保__护__区___、公共绿地区、 交通枢纽及其他功能区、__________ (特大城市)。
城市 内部交通 (3)交通运输业布局
城市对外交通
知识点三
商业布局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
社区 商业服务点 区域 商业中心 市级 商业中心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投资商在该城市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 佳位置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若该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合理,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 ()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 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居住区和工厂分离, 形成住宅区;因经济收入、消费水平而分化为高级住宅和 低级住宅区。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 区往往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高坡、文 化区相联系。
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 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 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的居民点 内。
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 并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避免相 互干扰。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 需要。
2.城市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1)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城市在合理布局功能区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工 业的合理布局的最关键的,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解析:(1)大型购物中心的位置选择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交通条件便利,二是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口。综合以 上两方面的要求可知,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甲处。(2)读图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在住宅区的东北 部,为了减少工业区排放的污染物对住宅区的影响,工业区 应分布于住宅区的下风向,由此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 南风。
韶关,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中国北方及长 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 位历来重要。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和交通枢纽,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 上岭南有名的重镇,历史上农产品贸易发达。
要点三
城市建设与生活环境
1.城市商业布局。
(1)社区商业服务点:规模小、数量多,消费人群多, 一般布局在居民区附近。
(2)区域商业中心:一般位于居民聚居区和公共交通 集散地。
(3)市级商业中心:多布局在人流和货流量大的城市 中心、城市重要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处、车站和港口附 近。
2.乡村集市布局。
(1)目前我国乡村集市多数分布于乡镇政府所在地,这 些地方人口集中,有较好的服务设施。
(2)其次,一些水陆交通便利的地点,如渡口、车站、 公路沿线等处,因货物集散转运便利,人流量大,成为集 市分布的理想地点。
(3)此外,在一些专业手工业产品的产地,也会形成交 易场所。如竹木产区多有木器加工、造纸、雨伞制造业, 丝、棉、毛产区往往兴起纺织加工业,这些地区附近也会 形成相关产品交易的集市。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城乡规划 (选修4) 第三节 城乡规划
知识点一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 (1)稳定聚落
交换
集市
商品 繁荣
城市
集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2)我国乡村聚落的类型 村落:中心村、自然村
2.城市环境问题。
(1)产生原因:工业化、_城___市__化__及不合理的社会 生活方式。
要求水源清洁 需要高科技人才 要求客流量大 用地多,交通方便
靠近市场
一般布局原则
布局在城区或近郊交通便利区
布局在河流上游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
近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2)农业布局。 ①宏观布局,尊重各农业部门自身运作规律。 ②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 ③城乡协调,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④在村镇一级规划建设用地时,要尽量避免占用农 业生产用地
知识点二
城乡规划
1.主要内容。 (1)明确城市的__性__质____; (2)预测城市人口,确定__城__市__规__模__; (3)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__空__间__布__局____; (4)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
2.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利用_土__地__资__源_; (2)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乡生__态__环__境__; (3)有利于保障城乡安全; (4)有利于协调城乡__发___展___; (5)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答案:(1)A (2)B
要点一
城乡发展
1.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
类 名称 型
图示
分散型乡 村聚落
A
半聚集型 乡村聚落
B
密集型 乡村聚落
C、D、E
分布 特征
呈点状松散布 局的村落,多 分布于地形复 杂或特殊的生 产类型地区
规模不大,村民住 房排列较为松散的
乡村聚落
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 集的乡村聚落,村落格 局一般是大而紧凑,住 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为了寻求低成本、大空间 的区域,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 线分布(运输量大)。
(4)其他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 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 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 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5)功能分区原则。
环境优美
2.城乡环境问题。 (1)常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见 本章第二节相关内容)。 (2)乡村主要的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治理措施。 乡村环境问题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如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态 问题
成因
治理措施
水土 流失
自然:①地形崎岖;②土质疏松; ③夏季多暴雨;④地面植被覆盖率 低 人为:①植被破坏;②工矿建设等
(2)表现。
大气污染、 噪音 污染
①自然环境问题 光污染、 水 污染 固体废弃物 污染、电磁波污染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②社会环境问题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 混乱
(3)对策。 ①依据法__律__法__规__,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②依靠_科__学__技__术__力__量_,完善城市环境设施。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不同城市交通网的特点。
类型 特点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模式
网 特点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构成
由若干条放射线和若干条环行 线组成
主体地区采用方格式布局,外 设方形或多边形环路,再加放 射对角线式直通道路
道路较为弯曲
典型 分布
水稻生产地区
山区小村
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 作农业地区
类 名称 型
图示
分散型乡 村聚落
A
半聚集型 乡村聚落
B
密集型 乡村聚落
C、D、E
区位 因素
地形的制约、生 产活动的需要
道路、河流
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条件良 好;临近集市、宗教活动地
等
类 名称 型
图示
(2)在集市上交换的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丙地集市的服务范围是否包 括乙村?写出两种该地出产的农副产品。
(3)甲、乙、丙三地中集市开放最多的应是________ 地,其布局因素是什么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居民点和 集市分布。集市的形成及其分布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 来源等因素有关,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交通条件最好,丙 地位置较差。在集市上交换的商品主要是一些日用品、农副产
(2)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 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 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 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消费人口、流动人口多。区位特征:位于市中心,城市商 业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 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分散型乡 村聚落
A
半聚集型 乡村聚落
B
密集型 乡村聚落
C、D、E
景 观 特 色
欧洲西部的 一些古老村 落,形成独 家村或散村
景观
阿拉伯传统村落, 多位于河流和泉水 附近,以清真寺为 核心,形成比较大 的广场,广场周围 的房屋相对密集, 多为石造和土筑的
房屋
欧洲东南部的村庄,大多为不设 围墙、相对开放的集村,多数村 落中心有教堂和集会广场,围绕 广场形成块村、街村和集村景观。 我国新农村,经过整体规划,道 路整齐,房屋漂亮,绿树成荫,
答案:(1)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物质来源 经济发展水 平 历史上的传统习惯 甲 甲地位于公路和河流相交处, 交通便利,与乙地、丙地距离适中,服务范围大。
(2)日用品 农副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 不包括乙村,丙 地的集市服务范围小。 柑橘、茶叶。
(3)甲 交通条件。
要点二
城乡规划
1.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1)住宅区。 面积和形状:面积最大(40%~60%),团块状。 地位: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 的土地利用方式。
3.城市、村镇用地分类:__公__共__设__施___用地、工
业(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_广__场_____用
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居、住________(建筑)用
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特殊用地(指军事、外事、保安
用地)。
住宅区
4.主要功能分区:_中__心__商__务_、区工业区、商业区、 文教(科技)区、仓储区、_生__态__保__护__区___、公共绿地区、 交通枢纽及其他功能区、__________ (特大城市)。
城市 内部交通 (3)交通运输业布局
城市对外交通
知识点三
商业布局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
社区 商业服务点 区域 商业中心 市级 商业中心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投资商在该城市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 佳位置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若该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合理,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是 ()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 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居住区和工厂分离, 形成住宅区;因经济收入、消费水平而分化为高级住宅和 低级住宅区。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 区往往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高坡、文 化区相联系。
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 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 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的居民点 内。
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 并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避免相 互干扰。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 需要。
2.城市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1)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城市在合理布局功能区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工 业的合理布局的最关键的,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解析:(1)大型购物中心的位置选择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交通条件便利,二是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口。综合以 上两方面的要求可知,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甲处。(2)读图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在住宅区的东北 部,为了减少工业区排放的污染物对住宅区的影响,工业区 应分布于住宅区的下风向,由此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 南风。
韶关,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中国北方及长 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 位历来重要。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和交通枢纽,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 上岭南有名的重镇,历史上农产品贸易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