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系统发育
初中植物发育知识点总结
![初中植物发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805c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e.png)
初中植物发育知识点总结植物发育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植物发育涉及到植物形态、生理、生态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植物发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种子的萌发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种子的萌发是植物发育的开始。
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种子吸水、种子壳裂开、根系伸出、幼苗成长等阶段。
种子萌发的过程受到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植物对这些因素的要求也不同。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包括光依赖期和暗期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产物为植物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三、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物质,包括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等。
这些植物生长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植物的形态、植物器官的发育等方面,对植物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植物生长的生物节律植物生长呈现出一定的生物节律,受到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比如一些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释放氧气,而一些植物只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五、受精和种子的形成受精是植物生殖的关键步骤之一,是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
受精后,雌蕊内的胚珠发育成为种子。
种子中含有胚芽和种皮,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过程,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六、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营养需要同时来源于土壤和空气中,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元素,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这些营养物质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七、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生长环境包括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有的植物喜欢潮湿的环境,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种植和护理植物。
植物学简述
![植物学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a77206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1.png)
植物学简述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遗传、进化和分布等的一门科学。
它不仅在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农业、林业、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植物学的定义与重要性、分类与系统发育、组织与结构、生长与发育、生理功能与代谢、生态学特性与环境适应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植物学的定义与重要性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植物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人们就开始对植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
植物学在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植物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还可以为农业、林业、医药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此外,植物学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二、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分类的原则与方法植物的分类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态等特征进行分类和命名的一种方法。
分类的原则包括形态学原则、遗传学原则和生态学原则等。
形态学原则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遗传学原则是根据植物的遗传关系进行分类,生态学原则是根据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类。
2.植物系统发育的理论基础植物系统发育是指植物从祖先到现在演化过程中的历史和规律。
系统发育的理论基础包括进化论、遗传变异理论和分子进化理论等。
进化论认为物种是不断进化的,遗传变异理论认为遗传变异是物种演化的基础,分子进化理论则认为分子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可以反映物种的演化历程。
3.分类与系统发育的研究意义分类与系统发育的研究对于了解植物的演化历程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物种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程,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生命周期
![植物生命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19f35e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3.png)
植物生命周期介绍植物生命周期是指植物从种子开始,经过不同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终成熟和繁殖的过程。
每个植物生命周期的长度和阶段的特征都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几个基本阶段。
种子阶段植物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是种子阶段。
当植物种子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种子开始吸收水分并进行萌发。
这个过程中,种子外层的保护壳会裂开并开始长出根系和幼苗。
幼苗阶段种子萌发后,植物进入幼苗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幼苗会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并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
幼苗的根系、茎和叶子会逐渐生长并变得更加坚强。
成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苗进一步发展成为成熟的植物。
成熟阶段是植物生命周期的最长阶段,它包括植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
在成熟阶段,植物的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而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会达到平衡。
成熟的植物可以繁殖后代,并为生态系统提供食物和氧气。
衰老和死亡植物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衰老和死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的植物会逐渐变老并丧失生命力。
植物的叶子会变黄并逐渐脱落,茎和根系也会变得脆弱。
最终,植物会死亡,并把养分释放回土壤中,为新的生命做出贡献。
总结植物生命周期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过程,它展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周期,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种子发芽、幼苗成长、成熟和繁殖以及最终的衰老和死亡。
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生命奥秘的思考。
动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
![动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e16ee0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1.png)
动物分类系统
动物界分类:根 据形态、遗传、 生态等特征将动 物分为多个门类
脊椎动物:包括 鱼类、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鸟类 和哺乳动物
无脊椎动物:包 括节肢动物、软 体动物、棘皮动 物等
分类等级:从高到 低依次为界、门、 纲、目、科、属、 种,其中种是基本 单位
Part Three
动植物分类的依据
生态学分类:根据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反映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和适应性特 征。
系统学分类:基于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类,反映物种间的演化关系和系统发育历史。
Part Two
动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 植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植物分类系统的分类等级和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系统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古生物学证据:通过化石记录和比 较解剖学研究,揭示动植物的进化 历程和系统发育关系。
基因组学研究:通过对动植物基因 组的测序和分析,揭示基因组层面 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机制。
Part Six
动植物分类和系统 发育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分类学方法的更新与完善 系统发育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跨学科合作与数据共享的挑战
生物地理学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地 区生物的分布和演化,探究地球上 生物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
研究进展和成果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利用DNA 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探究动 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生物地理学研究:利用物种分布和 地理隔离等手段,探究动植物的地 理系统发育和进化模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6 动 植 物 分 类 和 系 统 发育的未来展望
Part One
植物系统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0834663ec3a87c24128c471.png)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分类等级种的概念:显明特征,地理分布,生殖隔离分类等级的命名:“双名法”、“三名法”种的命名:属名+种加词,属名为名词,或名词化的形容词,种加词为形容词,或作为形容词用的名词。
此为“双名法”亚种、变种、变型的命名:属名+种加词+亚种、变种或变型的分类单位名(subs., var.,form.)+上述分类单位的加词,这些加词也是形容词或作为形容词的名词。
此为“三名法”属以上的分类单位的名称:全部为名词或作为名词用的形容词,属的名称为单数,属以上的名称为复数。
分类单位的名称可以是任意来源的词,亦可以是人名,地名,不过在人名作为种加词时可以用名词的所有格,亦可以转化成形容词;作为属名时,不管男性或女性,规定一概作为阴性单数主格看待。
分类的依据:形态学为主,也可以用其它手段。
种组成属,属组成科,科组成目,目组成纲,纲组成门,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
每个分类单位可以再加入亚级分类单位,如种有亚种,属也可以有亚属,科有亚科,目有亚目,纲有亚纲,门有亚门等。
此外还在亚科之下设族的。
各个分类等级的后缀:种加词有各种形式,但其性、数、格应与属名保持一致。
保名作为作种加词时可以以是复数,这时与单数的属名是不一致的。
生活史:生物从个体开始到产生新的个体的整个过程。
一般的有有性生殖。
生殖reproduction繁殖propaganda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核相,核相交替:某种个体一套的染色体称为核相;有性生殖两个配子结合那时的核相是双相的,结合成合子之前,核相是单相的。
从核的单相——双相——单相,这就叫做核相交替。
显然从单相到双相,再到单相,具有质的变化。
孢子体孢子配子体配子合子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胚世代交替:具有有性生殖,要有减数分裂R!要有孢子体(无性世代)2n,和配子体(有性世代(有性世代)n。
世代交替的定义存在着争论。
由于世代交替是从苔藓植物中最先发现的生活史中最先发现的,英美学者认为只有多细胞的植物体才能称为孢子体或配子体。
10植物的生长生理
![10植物的生长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d4881252d380eb62946dba.png)
不会感知外界的剌激,而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Linn.
植物的向性运动可分为向光性、 向地性和向触性,向日葵花的向 阳是典型的向光性运动。
分化和衰老起着互补与平衡的作用 。 凋亡是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细胞凋亡是一种主 动的过程,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
PCD与细胞坏死的 区别(动物体)
坏死指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 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细胞膜发生渗漏,
细胞内容物释放到胞外,导致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时细胞膜的整合性保持良好,整个细胞
种子丧失活力的原因
①酶的破坏; ② 营养物的消耗; ③ 有害代谢物的积累。
种子的贮藏条件
正常种子:低温、干燥、乏氧 顽拗性种子:不耐脱水和低温,寿命很短, 如热带植物种子
§10-2 植物细胞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是以细胞的生长为基础 —
生长(growth):指植物细胞体积、重量及长度等不 可逆的增加过程。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来实现
4、测定种子活力常用的方法
利用种子的还原力法(TTC法)
呼吸作用使某些物质还原,如使兰色的TTC( 三苯基氯 化四唑 )还原为红色物质
利用种子的呼吸作用法(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染色法)
活种子质膜有选择透性,胚不被染色,死种子全被染色。
利用细胞中的荧光物质
种子纵切后,活种子的蛋白质、核酸等在在紫外光下发出 荧光。
根与地上部分 主茎与侧枝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1、顶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主茎与侧枝的
相关 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 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
原因:茎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 。 •顶端优势现象很明显: •针叶树、玉米、棉花、向日葵、一些瓜类植物如南瓜等 •没有顶端优势或顶端优势作用不明显 •如水稻、小麦、和一些灌木。 •应用: 通过去顶促进侧芽发育(瓜类、棉花等),或去除侧芽促进顶 芽生长(玉米,高粱、和向日葵)。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413cdc360cba1aa811da3f.png)
三、地衣植物门
特征: 真菌(子囊菌)与藻类(蓝藻、绿藻)的共生植物。 形态: 1、壳状: 2、叶状: 3、枝状
壳状地衣
王兆龙2001年 摄于美国罗格斯大学
第二节 高等植物
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例外)。 2、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3、有性生殖的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新的植物体。 4、陆生。 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 子植物、被子植物四个 门。
(三) 真菌门
。 2、生活方式:寄生、腐生、或兼寄腐生。 3、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发达;有性生殖各 式各样。 有70,000种。 可分为4纲: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 半知菌纲。
各纲代表植物
1、藻菌纲:黑根霉 2、子囊菌纲: 酵母菌 青霉菌 3、担子菌纲: 蘑菇—伞菌的结构:菌盖、菌褶(侧丝、担孢子)、 菌柄、菌环 4、半知菌纲: 只知道无性生殖阶段,对有性生殖阶段还不明了。 稻瘟病菌、棉花炭疽病菌等病原菌。
繁殖方式:
1、细胞分裂。 2、丝状体断离。
异形胞—丝状体上厚壁的细胞,胞质均匀透 明,大小与营养细胞相同。 厚垣孢子—丝状体上比营养细胞大的厚壁的 细胞。 藻殖段—丝状体上由异形胞分隔形成的片段。
3、孢子生殖(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垣孢子)。
念珠藻属
代表植物:
例如: 稻 Oryza sativa L.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梅花 P. mume (Sieb.) Sieb.et Zucc.
(二)有关命名人表示法的含义
植物学名词解释96734
![植物学名词解释96734](https://img.taocdn.com/s3/m/32878459650e52ea5418980b.png)
植物学名词解释同源器官(homologous prgan):来源相同,结构相似,而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有显著区别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
例如马铃薯的块茎、毛竹的根状茎、葡萄的卷须等,它们形态和机能均不同,但都是来源于茎的变态。
同功器官(analogous organ):器官形态相似、机能相同,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称为同功器官。
如山楂的刺为茎刺,是茎的变态,刺槐的刺为叶刺,是托叶的变态,二者为同功器官。
心皮(carpel):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精卵结合,直接由某种细胞发育为胚的现象。
有以下三种类型。
(1)孤雌生殖:卵细胞发育成胚,如蒲公英、早熟禾。
(2)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极细胞发育成胚,如葱、鸢尾、含羞草。
(3)无孢子生殖:珠心、珠被细胞发育成胚,如柑橘。
意义:是被子植物用来代替有性过程的一种进化形式,它既不同于有性生殖(不受精),也不同于营养繁殖(通过种子繁殖)。
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胚囊里的卵受精发育成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胚囊里的卵或者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这种现象叫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和无籽果实:不经过受精,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
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不经过传粉或任何其他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自然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籽果实,则称为诱导性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实。
凡果实里不含种子的,这类果实称为无籽果实,它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单性结实所形成的果实,另一种是胚发育受阻而形成的果实。
雄性不育: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雄蕊发育不正常无生育能力。
雄性不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花药退化。
(2)花药内不产生花粉。
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d8c32c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5.png)
现代植物分类是按照植物形态的异同、习性的差别以及亲缘关系的远近系统排列的。
因此,⼀般说来,在植物分类系统中位置愈接近的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就愈接近。
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实际上是指植物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各种植物由于新陈代谢类型的不同,产⽣了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物碱类、甙类、萜类等等。
这些化学成分在植物中的遗传和变异,是与植物系统位置、植物的环境条件(⽓候、⼟壤与⽣物等)密切有关的。
植物分类系统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可⼤致归纳为下述⼏个⽅⾯: 1.每⼀种植物在恒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制造⼀定的化学成分的特性,⽽这个特性是这种植物的⽣理⽣化特征。
如颠茄产⽣莨菪烷衍⽣物类⽣物碱,⼈参产⽣三萜类皂甙,薄荷产⽣萜类等等。
2.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种类由于有相近的遗传关系,往往具有相似的⽣理⽣化特征。
亲缘关系愈近,共同性愈多;亲缘关系愈远,共同性愈少。
如异喹啉类⽣物碱主要分布于多⼼⽪类及其近缘类植物的⼀些科中,如⽊兰科、睡莲科、马兜铃科、防已科、⽑莨科、⼩檗科、罂栗科、芸⾹科等。
这些科中的⽣物碱的化学结构也显⽰相互之间有紧密的亲缘关系,与产⽣它们的植物科之间的亲缘关系⼀致。
吲哚类⽣物碱中的⼀族为鸡蛋花烃(Plumerane)型吲哚⽣物碱,这族⽣物碱仅存在于夹⽵桃科中的鸡蛋花亚科植物中。
同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很相近,因⽽往往含有近似的化学成分。
如⼩檗属(Berberis)植物含⼩檗碱,⼤黄属(Rheum)植物含羟基蒽醌衍⽣物等等。
3.⼀般说来与⼴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代谢产物有更近似化学结构的简单化学成分(如黄嘌吟与咖啡碱化学结构很近似),在植物界的分布较⼴,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
有些化学成分在系统发育过程中,经过⼀系列的突变,因⽽结构也较复杂,如马钱⼦碱、奎宁等。
这类物质的分布往往只限于某⼀狭⼩范围的分类群中。
但某些起源古⽼的成分,虽经⼀系列突变,结构亦较复杂,但它们在植物界中的分布,还是有⼀定范围的,⽽且这种类型成分与植物亲缘之间的联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例如上述异喹啉类⽣物碱的分布。
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的分类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a86b7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c.png)
植物的分类系统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庞大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由于其巨大的数量和多样性,科学家们开发了植物分类系统,以便于对植物进行分类、研究和理解。
植物分类系统通过基于植物的形态、遗传特征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来对植物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植物界的神奇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两种主要的植物分类系统:传统的人工分类和现代的系统发育分类。
一、传统的人工分类传统的人工分类是一种基于植物形态和人工分类规则的分类系统。
人工分类方法常根据植物的可见特征,如外观、生长习性、花朵结构等来对植物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使用方便,适用于植物的初步分类和简单的识别工作。
然而,由于其依赖于植物外观的特征,存在着主观性、不一致性和限制性等问题。
此外,人工分类对于研究植物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的解析能力相对较低。
二、现代的系统发育分类现代的系统发育分类是一种基于植物的遗传信息和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也被称为“演化分类”。
它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植物的基因组,构建植物谱系发育树,进而推断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现代的系统发育分类方法强调共同祖先和演化的线索,通过比较DNA、RNA 序列、蛋白质结构等,揭示植物之间的演化和分支关系。
这种分类方法对于揭示植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非常有价值,能提供更准确的分类信息。
三、植物分类的级别无论是传统的人工分类系统还是现代的系统发育分类系统,它们都采用了类似的分类级别。
下面是常见的植物分类级别:1. 界(Kingdom):植物界(Plantae)是植物分类的最高级别,包括绿色植物、藻类、苔藓植物等。
2. 门(Division):植物界下一级的分类单位,如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和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3. 纲(Class):门下面的分类单位,例如蕨类植物纲(Pteridopsida)和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等。
4. 目(Order):纲下面的分类单位,如毛茛目(Ranunculales)和豆目(Fabales)。
第二部分复习题(一)
![第二部分复习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5b5c8a166edb6f1aff001f77.png)
第二部分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外生孢子2、内生孢子3、孢子配子4、载色体蛋白核 4、茸鞭型鞭毛尾鞭型鞭毛5、世代交替核相交替6、同形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7、无性世代有性世代8、孢子体配子体9、无性生殖有性生殖10.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11、单室孢子囊多室孢子囊 12、孢子囊配子囊 13、果孢子体四分孢子体二、判断与改错(对者打“十”。
错者打“一”)1.蓝藻的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成,且细胞壁外多有明显的胶质鞘。
()2.蓝藻的色素体中,光合片层不集聚成束,而是单条的有规律的排列。
()3.蓝藻的光合色素分布于载色体上。
()4.蓝藻生活史中没有具鞭毛的游动细胞。
()5.蓝藻细胞都无蛋白核。
()6.水绵接合生殖时,从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与另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合子。
()7.褐藻门的藻体都是多细胞体,在营养时期细胞不具鞭毛。
()8.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有异形胞,它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繁殖。
()9.硅藻的细胞壁含有果胶质和纤维素。
()10.硅藻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半片始终作为细胞的上壳,老的半片作为下壳。
()11.裸藻门植物的细胞均无细胞壁,故名裸藻。
()12.裸藻的藻体从形态上一般可分为单细胞、群体和丝状体三种类型。
()13.甲藻的运动细胞有两条顶生或侧生的茸鞭型鞭毛。
()14.硅藻运动是由于细胞具鞭毛的缘故。
()15.硅藻的细胞壁是由上壳和下壳套合而成。
()16.硅藻的复大孢子仅仅在有性生殖时才形成。
复大孢子为二倍体。
()17.硅藻的营养体是单倍体。
()18.绿藻门植物的游动孢子有鞭毛和细胞壁,而静孢子则无鞭毛和细胞壁。
()19.衣藻的减数分裂为合子减数分裂。
()20.石莼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21.似亲孢子是指在形态上与母细胞相同的游动孢子。
()22.丝藻属植物生活史中具同形世代交替。
()23.绿藻细胞中的载色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类似。
()24.水绵的植物体为二倍体。
植物界系统发育规律
![植物界系统发育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75696d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4.png)
植物界系统发育规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植物界系统发育规律这个有趣的事儿。
你看啊,植物的世界就像一个超级大家庭。
从最最古老的那些植物开始,它们就一代代地繁衍、进化。
这就好像一个家族,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也不断有成员变得不一样。
比如说,从简单的藻类,一点点地发展出了更复杂的植物。
这就好像一个小孩子,慢慢长大,学会了更多的本领。
藻类就像是刚刚学步的小娃娃,虽然简单,但是有着无限的潜力呀!然后呢,苔藓植物出现了。
它们就像是刚刚上小学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但还是很稚嫩呢。
它们虽然小小的,不太起眼,但是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可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哟!蕨类植物呢,就像是青春期的少年,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它们长得高高的,大大的,有着独特的魅力。
再往后,就是种子植物啦!这可不得了,就像是家族里出了特别优秀的人才一样。
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繁殖方式,种子带着生命的希望,可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想象一下,植物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地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这多像我们人类呀,为了生活,也得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改变。
你说这植物界系统发育规律是不是特别神奇?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每一集都有新的故事和惊喜。
植物们从最开始的简单形态,一路进化到现在丰富多彩的样子,这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呀!它们真的很了不起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周围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
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小巧玲珑,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们,爱护它们,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家人一样。
植物界系统发育规律告诉我们,生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我们也要像植物一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不要总是一成不变,要敢于尝试新的事物,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所以呀,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好好感受植物的神奇,从它们身上汲取力量,让我们的生活也像植物的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吧!这就是我对于植物界系统发育规律的一些看法,你们觉得呢?。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868fac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6.png)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植物通过自身的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实现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进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生物化学反应和调节机制,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形成。
本文将从植物生长的基础过程、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以及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植物生长的基础过程植物生长的基础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等。
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的基础,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方式实现。
细胞伸长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通过水分的吸收、细胞壁的松弛和细胞膜的伸展来实现细胞的体积增大。
细胞分化是植物生长的最终目标,不同细胞通过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形成完整的植物体。
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植物的遗传基因和内部调节机制,这些因素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和品质。
外部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土壤条件等,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涉及到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传导、光合作用的调节、环境胁迫应答等方面。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网络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碳源。
植物还具有对环境胁迫的应答机制,通过产生适应性的反应来应对不利环境条件。
总结起来,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层次的调控机制。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是基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通过多种调控机制来保持植物的生长稳定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植物品质和发展新的农业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演替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演替](https://img.taocdn.com/s3/m/a20cb3d276eeaeaad1f330f7.png)
环境稳定假设:生物多样性低的环境一般比较恶劣,并且 环境稳定假设 预测性低。稳定的气候可容许生物体进化成适应范围更窄的种, 而恶劣条件下形成宽的适应范围,在自然选择上有利。 环境异质性假设:物理环境愈复杂,异质性愈强,植物和 环境异质性假设 动物群落也越复杂。不同景观的交界处种的多样性指数高。 岛屿”与多样性的关系:岛屿指真正海洋中的,也指处 “岛屿”与多样性的关系 于周围生境中的特殊生境,以及被其他植被包围的植被。 多样性和稳定性:稳定性可有不同层次的内涵:种群、群 落或生态系统
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
Ⅰ、矿物营养的输入与输出基本处于平衡 Ⅱ、中期生物量积累时期,输出的基本营养少于输入,在生 物量积累中有合成过程 Ⅲ、净生物量下降,营养物质的积累速度减慢 Ⅳ、先锋演替阶段,灌木,阔叶树种阶段,营养周转超过后 期 Ⅴ、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成熟群落可能限于直接的营养循环 ,树木—落叶层-树木
二、群落的形成
第一阶段: 开敞的群落——先锋植物群落 第二阶段:郁闭混合群落,表现为个别植丛郁闭和混合斑状 结构。 第三阶段:相对密闭群落,群落结构已有分化,所有植物种 类均匀混合,能适应与长期生长在该地区的植物占优势
三、群落的发育时期
发育初期:群落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主要标志。由于建 群种的动态能力,引起了其他植物种类的生长与个体数量上 的变化。因此,种类成分不稳定,结构未定型,特有的植物 环境正在形成,特点不突出。
振幅: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所限定的面积。 振幅
循环稳定性:生态系统状态连续发生一系列变化后又返回 循环稳定性 原有状态的特性。 轨道稳定性:生态系统干扰后成为多种新的状态,但最后 轨道稳定性 仍能达到同一状态。
用这些表达方式分析某一生态系统可能出现矛盾,因此稳定 性的上述各种概念更适用于演替的不同方面。 阈值: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但复杂的生态系统 阈值 内部调节能力有限,超过限度,系统受破坏,此称为阈值。 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 污染 林隙(gap,又译为林冠空隙或林窗)这一概念首先由英国 林隙 生态学家A.S.Watt于1947年提出,它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 树自然死亡或受干扰导致树木的死亡,从而在林冠造成空隙的 现象。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72d0b6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46.png)
植物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说明:本部分共收⼊《植物学》上下册中出现的专⽤名词386个,分别参照教材和有关资料,拟出了参考答案。
拟考卷时,可根据本部分题⽬所占的⽐例,从其中随机抽取若⼲⼩题。
(⼀)上册1.植物学:答案: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殖、分类、⽣理、⽣态、分布、起源和发展、遗传与进化的科学。
2.细胞:答案:细胞是构成⽣物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外始式分化:答案:根的初⽣⽊质成熟⽅式从外⾄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分化。
4.分化: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定⽣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6.花:答案:花是适应⽣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的组织,例如表⽪。
10.芯⽪:答案:芯⽪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成。
11.被⼦植物:答案:种⼦由果⽪包被的⼀类植物。
12.裸⼦植物:答案:种⼦裸露,⽆果⽪包被的⼀类植物。
13.叶序:答案:叶在茎上的排列顺序。
14.⾍媒花:答案:借助昆⾍传送花粉的花是⾍媒花。
15.边缘胎座:答案:单⼦房,⼀室,胚珠着⽣在腹缝线上。
16.花公式:答案:⽤特定的符号和数字表⽰花各部分组成的式⼦,称为花公式。
17.种⼦:答案:是种⼦植物的⽣殖器官。
18.休眠:答案:种⼦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即萌发,必须经过⼀段相对静⽌的时间,才能萌发,这⼀特性叫种⼦的休眠。
19.胚珠:答案:胚珠是芯⽪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
珠⼼组织内产⽣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20.侵填体:答案:进⼊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答案:被⼦植物受精过程中,进⼊胚囊的两个精⼦,⼀个与卵结合成合⼦,进⼀步发育成胚;⼀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步发育成胚乳,这⼀特殊的受精⽅式,称为双受精。
生物认识植物生长过程
![生物认识植物生长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dd8cc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4.png)
生物认识植物生长过程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有关植物生长过程的知识。
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来为地球提供氧气和食物。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对我们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按照生物学的逻辑顺序,依次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一、种子发芽植物的生命从种子开始。
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水分的吸收和温度的刺激,开始发芽。
种子通过吸收水分,令内部储存的养分得以释放,进而推动种子发芽的各项生理过程。
发芽过程中,种子内部的胚芽先是形成根系,随后在地下扎根生长,并向上发出幼芽。
二、种子生长随着幼芽的不断伸长,植物开始进行叶片的生长。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并释放氧气。
同时,叶片也是植物蒸腾的主要场所,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将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和矿物质输送至叶片,供养整个植物体。
三、茎的生长茎是植物的支撑结构,起到连接根系和叶片的作用。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茎的负责承担植物体的生长和传输水分、养分等物质的任务。
茎会通过分生组织的不断分裂而增加,从而促使植物体不断向上生长。
四、花的开放植物通过花进行繁殖。
花是植物繁殖器官的集合体,包括雄蕊和雌蕊。
花的雄蕊产生花粉,传播到雌蕊上进行授粉,从而形成种子。
花的开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花卉植物追求生殖成功的体现。
五、果实的形成在受精成功的情况下,花的雌蕊会逐渐生长并发育成果实。
果实是植物为了保护种子并促进它们传播的重要结构。
果实的形成是植物生长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植物的繁殖成功的标志。
以上就是有关植物生长过程的简要介绍。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复杂而奇妙的,我们应该保护和尊重大自然,学会与植物共同生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谢谢大家!祝愿同学们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c65c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4.png)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种持续且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它涉及到植物在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以及细胞分裂、组织发育和器官形成等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全面探讨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植物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
种子萌发与根系生长种子是植物新一代的起点,它蕴含着植物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
当种子获得适宜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供应时,种子开始萌发。
首先,种子吸收水分,令种皮膨胀裂开,从而让胚乘机伸展出来。
然后,胚根开始向下生长,形成根系。
根系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同时也为植物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幼苗的生长与叶片发育随着根系的建立,幼苗逐渐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幼苗的茎会向上生长,将叶片展开在空气中。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它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能够将二氧化碳和光合产物合成有机物质,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能量和建筑材料。
同时,叶片也起到呼吸排除废气的作用。
花的开放与传粉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花的开放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花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器官,它能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鸟类和风)来传播花粉。
花粉中含有雄性生殖细胞,传粉的过程中,花粉会传递到雌蕊中,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完成受精。
随后,受精卵会发育成种子,花瓣逐渐凋谢,籽苞逐渐成熟。
成熟植物与新一轮繁衍当种子成熟时,植物的生长过程也达到了一个周期的终点。
种子具有休眠期,等待适合的条件再次发芽。
通过风力、动物或人为的方式,种子会离开母体,寻找适合的环境。
一旦落地并获得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种子将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从而完成植物的繁衍。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植物需要吸收光能、水分和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代谢反应等生理过程。
同时,植物的细胞会发生分裂、分化和组织发育等过程,形成多样化的组织和器官。
植物生长过程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下,生长过程也会有所差异。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8a869b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7.png)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指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进行的各种生理和形态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经历了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植株的发育过程,包括根的伸长、茎的增长、叶的展开、花的开放和果实的形成等。
一、种子萌发阶段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开始,它包含了植物的萌发和发育所必需的胚乳和胚芽。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会萌发。
首先,种子吸收水分,水分的进入激活了胚乳中的酶,酶的活性使得胚乳内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有机物质,为胚芽提供养分。
接着,胚芽开始伸长,胚根通过向下延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胚苗也开始向上生长,穿破种皮的束缚,顶端长出新的叶片。
二、茎的生长和发育阶段茎是植物的主要支撑物,同时也是养分和水分的传导通路。
茎的生长和发育涉及了细胞分裂、细胞扩张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茎的一侧细胞分裂,使得茎以辐射状的方式增长。
细胞的扩张和分化导致了茎的伸长和分枝。
茎的生长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照、温度和水分等因素都会对茎的生长速度和形态产生影响。
三、叶的展开和功能发挥阶段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叶子的展开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实现的。
在新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和积累使得新的叶片具备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片在展开后,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释放出氧气。
同时,叶片还通过导管系统将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其他部位。
四、花的开放和授粉阶段花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器官,它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花的开放通常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发生。
花的开放是为了吸引传粉媒介,例如昆虫、鸟类或风等,来进行传粉。
传粉过程中,花粉颗粒从雄蕊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得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
五、果实的形成和扩散阶段果实是植物在花受精后形成的器官,它包含了种子和被子植物种子周围的壳、膜或果皮等结构。
果实的形成涉及了受精后胚胎发育和外层器官的发育。
植物的生长的6个过程
![植物的生长的6个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0681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a.png)
植物的生长的6个过程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它包括了六个关键的阶段。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六个过程,并深入探讨每个过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一个过程是种子萌发。
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它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命力。
当种子受到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时,它会开始吸收水分,进而膨胀并破裂。
在这个过程中,种子释放出内部储存的营养物质,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能量和养分。
第二个过程是幼苗的出土。
在种子萌发后,幼苗会通过根系和茎的生长穿破土壤,并露出地面。
这个过程需要植物克服土壤的阻力,同时保持足够的稳定性。
幼苗的出土标志着植物生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将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为后续的生长提供能量和氧气。
第三个过程是叶片的展开。
当幼苗出土后,它的叶片会逐渐展开,以最大化光合作用的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会合成叶绿素并转化为光能。
叶片的展开还有助于增加植物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养分吸收和气体交换的速率。
第四个过程是茎和根的生长。
茎和根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们分别负责输送养分和水分以及提供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茎和根会不断地生长并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茎的生长使植物能够向上延伸,以获取更多的阳光和空气。
根的生长则有助于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第五个过程是花的开放。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通过吸引传粉者来完成花粉传播和授粉过程。
花的开放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植物已经达到了繁殖的阶段。
在花的开放过程中,花瓣会展开并释放出芳香物质,吸引昆虫、鸟类或其他传粉者前来传播花粉。
第六个过程是果实的成熟。
果实是植物的种子保护器官,它在受精后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颜色会发生变化,并且果肉会变得更加柔软和味美。
成熟的果实吸引动物来食用,并借助动物的消化系统传播种子。
果实的成熟标志着植物的生命周期的结束和新一代的开始。
通过上述六个过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连续而有序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的起源
与 地 质 年 代 的 发 展 探 讨 植 物 的 起 源
生物进化的历史进程
前寒武纪—— 34亿年前:单细胞原核生物 20亿年前:单细胞真核藻类 8亿年前: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藻类、 蕨类植物 奥陶纪和志留纪:植物由水生 到陆生的进化 泥盆纪:裸蕨植物时代 石炭纪:蕨类植物时代 二叠纪:裸子植物繁茂
维管植物的进化与发展: 孢子体发展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大小孢子的分化,种子的产生; 受精作用摆脱水的限制
五、生活史的类型及其演化
总体: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有性生殖的三种类型:
合子减数分裂; 配子减数分裂; 居间减数分裂。
无有性生殖→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有世代交替[同型→异型(配子体优势→孢 子体优势) ]
个体发育(ontogeny):每一个体都有发生、生长、发 育,以至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便称为个体发育。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除外部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外,其内部结构也随之出现组织分化,直到这一分 化过程完全结束,才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 系统发育(phylogeny):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 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关系: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是推动生物进化的两 种不可分割的过程,系统发育建立在个体发育的基 础上,而个体发育又是系统发育的环节。
孢 子 植 物
以前学习的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 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孢子比较显著,孢 子通常脱离母体而发育,因此这几类植物统 称为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第六章 植物的系统发育
一、植物的起源 二、植物营养体的演化 三、有性生殖方式的进化 四、植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 五、生活史的类型及其演化 六、高等植物营养体和孢子叶的发展与 分化 七、植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六、高等植物营养体和孢子叶的发展与分化
(一)营养器官的起源与分化 1、裸蕨发现以前是叶起源或同时出现; 2、裸蕨发现以后,茎-----叶-----根; 3、叶的起源: 大型叶:顶枝连合扁化而来(顶枝学说) 顶枝学说 小型叶 突出学说
(二)孢子叶的起源与分化
七、植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五)裸子植物的起源
1. 原裸子植物(前裸子植物或半裸子植物) 裸蕨植物→原裸子植物 原裸子植物:外形似蕨类,尚未形成种子, 以孢子进行繁殖;次生木质部具管胞 最早发现于泥盆纪中期,至晚期绝灭 代表:无脉树、古蕨等 原裸子植物→裸子植物
2. 裸子植物
最早发现于泥盆纪,如种子蕨类的凤尾松蕨等 石炭纪和二叠纪时分布很广
三、有性生殖方式的进化
1、同配 异配 卵配
2、有性生殖器官的演化: 精子囊、卵囊 精子器、颈卵器 胚囊、花粉管
四、植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
1、4.5亿年前,地球一片汪洋,最原始的植物生活其中; 2、志留纪末期,地球的沧海桑田运动,产生了裸蕨植物,重要的里程碑; 裸蕨植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 (1)茎中有原始的维管组织,有支持和运输作用; (2)植物体表面有角质层和气孔,可调节水分的蒸腾; (3)孢子囊生于枝顶,孢子壁厚,以利于孢子的传播与保护。 3、泥盆纪末期,进一步造山运动,裸蕨让位于蕨类植物; 4、由于种子植物的受精作用能脱离水,克服了蕨类植物对干旱条件不适的 缺点,从而称霸于植物界。
种子蕨类→苏铁类和本内苏铁类(具两性孢子叶球,白垩 纪绝灭) 原裸子植物→苛得狄类(石炭纪出现)←种子蕨类 苛得狄类→银杏类(二叠纪早期)和松杉类(晚石炭纪)
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其繁盛,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裸子植物是中生代的主要造煤植物 本内苏铁类→买麻藤类??
(六)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爆发式地出现于白垩纪
被子植物的最早化石——喙柱始木兰
最早的果实化石——加州洞核
我国学者最近在白垩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了被子 植物最早的果实化石——辽宁古果
二、植物营养体的演化
1、藻类植物的植物体演化 单细胞 多细胞 群体 能游动 不能游动 分化简单 分化复杂 2、高等植物的营养体的演化 叶状 体 拟茎叶 体 有根茎叶的 分化
生物进化的历史进程
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恐龙灭绝、昆虫 和有花植物分化 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第三纪:昆虫与被子植物 继续繁盛分化、出现鸟类 和大量哺乳动物 第四纪:灵长类一支进化 为人类
植物界的起源和进化简史
(一)原核藻类的产生 在非洲东南部32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最 早的蓝藻化石:直径1~4μm,球形至碟形, 二分裂式细胞分裂 在非洲南部31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1种单 细胞蓝藻化石——古球藻 在距今28亿年以后的地层中相继发现了许 多球状和丝状蓝藻化石
(二)真核藻类的产生
距今14~15亿年前出现真核藻类 可靠的真核细胞化石发现于10亿年前,细 胞形态类似绿球藻类 单细胞真核藻类→丝状、群体和多细胞 藻类 9亿年前出现有性生殖 14~4亿年间称为藻类时代
பைடு நூலகம்
(三)裸蕨植物的产生和蕨类植物的起源和发展
最古老的陆生维管植物——裸蕨,发现于4亿年前的志 留纪晚期 泥盆纪早、中期,发现莱尼蕨、裸蕨、霍尼蕨及工蕨等, 此段时间称为裸蕨植物时代 多数学者认为裸蕨很可能起源于绿藻 裸蕨植物分3条进化路线进化出蕨类植物: 1、石松类:如刺石松、星木、鳞木、封印木等 2、木贼类(楔叶类):如芦木等,主要成煤植物 3、真蕨类:如小原始蕨等 蕨类均出现于泥盆纪早、中期,繁盛于中生代,因而中 生代又称为蕨类植物时代
(四)苔藓植物的起源
起源于绿藻:依据苔藓植物的叶绿体和绿藻的载色体
相似,具有相同的叶绿素和叶黄素;角苔具有蛋白核, 储藏物为淀粉;孢子萌发经原丝体阶段,代表植物的原 丝体类似丝藻;生殖时产生双鞭毛精子,精卵结合产生 合子。
起源于裸蕨:依据裸蕨中角蕨属(Hornen)和莱尼蕨属
(Rhynia)无真正的叶与根,只有茎生假根;角苔属具有 类似输导组织的厚壁细胞,蕨类植物也有输导组织退化 的现象;主张配子体占优势的苔藓植物是由孢子体占优 势的蕨类植物演变而来的,是孢子体逐渐退化,配子体 进一步复杂化的结果。 证据是裸蕨出现于志留纪,苔藓植物发现于中泥盆纪, 从地质年代上看,苔藓植物比蕨类植物晚出现数千万年。 它是植物演化中的一个盲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