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

合集下载

论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论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范措施

来英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灾。
井以及电缆桥架封堵缺失或封堵不严密的,使用防火封堵材料严
1 英国伦敦高层建筑火灾原因分析
英国伦敦北肯辛顿区 24层公寓大楼始建于 1974年,属政府 廉租房,高 24层,其中居住单元 20层,内有公寓 120套、数百人居 住,除普通住户外,还设有拳击俱乐部、托儿所等多功能场所。该 公寓楼存在以下消防安全问题:
增多,尤其是一些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火灾时有发
就高层住宅建筑 而 言,对 于 缺 失 消 防 设 施、疏 散 楼 梯 数 量 不
生。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国高层建筑共发生火灾 2517起、直接 足等重大火灾隐患,使用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及时联系设
财产损失 4082万元。2017年 7月 11日晚上 11点 30分,武汉汉 计院、施工、监理单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和施工改
3)仅设一部疏散楼梯,导致人员疏散困难。该楼建于 20世 纪 70年代,原先的消防设计就存在巨大缺陷,塔式结构每层 4户, 仅设置了一部封 闭 楼 梯,而 且 防 火 门、闭 门 器 等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损坏,平时关闭不严,导致火灾发生后烟气很快向楼梯间内蔓延, 给人员疏散逃生造成极大困难。
因此,笔者建议对 目 前 已 建 成 投 入 使 用 的 高 层 住 宅,凡 是 违 规采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装修的,应当尽快拆除易燃、可燃外 保温 材 料,更 换 符 合 消 防 技 术 标 准 的 外 保 温 材 料,例 如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高度大于 100m的住 宅建筑(当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
摘 要:通过对近期英国伦敦高层公寓重特大火灾事故原因的分析,研究了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并就如何改善高层住宅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特点有哪些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特点有哪些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特点有哪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高层建筑在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特点,对于提高灭火救援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高度高,救援难度大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就是高度高。

一般来说,超过 24 米的建筑就被称为高层建筑,而一些超高层建筑甚至超过了几百米。

这使得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需要克服巨大的垂直距离进行救援。

首先,消防员需要携带沉重的装备,如灭火器材、救援工具等,攀爬或乘坐消防电梯到达火灾现场。

然而,消防电梯在火灾中可能会因断电、烟雾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消防员只能通过楼梯攀爬,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还可能影响救援的及时性。

其次,高层建筑的高度会导致水压不足。

在灭火过程中,水枪的喷射距离和水压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弱。

为了保证足够的水压,需要采用特殊的加压设备,但这些设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再者,高空作业的风险大。

在高层建筑外部进行灭火和救援时,消防员面临着高空坠落、强风等危险因素,对救援人员的个人技能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结构复杂,疏散困难高层建筑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多个楼梯、电梯、管道井、风道等。

这些复杂的结构在火灾发生时,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疏散通道狭窄且容易拥堵。

在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往往会惊慌失措,争相涌向疏散通道,导致通道拥堵,影响疏散速度。

同时,高层建筑的层数多,疏散距离长。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来说,疏散更加困难。

而且,烟雾在垂直方向上的蔓延速度很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充满整个楼梯间和走廊,给人员疏散带来极大的阻碍。

三、功能多样,火灾荷载大高层建筑的功能多样,可能包括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

不同的功能区域使用的装修材料、家具和设备各不相同,这导致火灾荷载大,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增加。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超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标志,建造耗资巨大,涉及建筑、结构、设备、防火、交通、能源、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是一个地区经济、科技、美学的综合结晶。

但是,由于这种建筑物高度高、人员多、设备及管线系统复杂,火灾事故的隐患大,在自然灾害(地震、强风)、内部设备系统故障事故、人为火灾等难以抗拒或防范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疏散与扑救都十分困难,将直接威胁着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火灾是超高层建筑的头号大敌,其消防安全成为不可避免的首要问题之一。

(一)功能用途复杂、点火源多超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功能复杂,大多数主体建筑底层建有裙楼,作为商场、餐饮、娱乐等商业功能使用,主体建筑多数作为住宅、办公、宾馆等使用。

而且超高层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大,超载、短路、发生小火花的现象增多;车库停车多、储油量大;流动人员多,吸烟人多;雷击现象、周围环境飞火等也是超高层建筑可能发生火灾的点火源,火灾荷载密度大。

(二)竖向管井多、可燃物集中,容易形成烟囱效应超高层建筑内部垂直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以及其它封堵不严密的各类竖向管井众多,其陈设和装修材料大多是可燃、易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容易沿着这些竖向管井快速蔓延。

而且这些竖向管井犹如一座座高耸的烟囱,火灾时,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助长烟气火势的蔓延。

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越强烈。

实验资料证明,超高层建筑中火灾烟气沿着垂直楼梯间、电梯井等竖向井道垂直上升的速度达每秒3到4米,有时甚至可达每秒8米。

(三)安全疏散困难,人员密集,容易造成重大伤亡4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着火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避难空间十分困难。

由于火灾时客用电梯必须停止使用,消防电梯主要为消防队员专用,消防云梯车的高度也有极限,所以楼梯间是人员垂直疏散的唯一手段。

但超高层建筑的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密集,疏散时间也相应大幅增加。

据消防部门的测试,一名消防战士从40层150米的位置下到建筑的第一层需要十几分钟,那么普通人员或是老人、小孩等所需要的疏散时间就会更长。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措施论文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措施论文

关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措施探析摘要:在最近几年中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高层建筑的出现已经成为必然,但是火灾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现在消防部门就需要对高层建筑火灾的防范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

本文就针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火灾防控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43-011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1.1 火灾蔓延途径多,烟雾火势扩散快在高层建筑内部,楼梯间、电梯井、管道进、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横井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一旦火灾发生,造成烟雾蔓延的主要途径就是其强有力的拨气作用,建筑越高,蔓延的速度就会越快。

另外,因为固定窗护着无窗玻璃幕墙是高层建筑中比较常用的建筑,局部空间有较好的封闭,这样的话,当发生火灾带来的高温,就会使其变得相当易燃,火势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如果燃烧的时间过长,建筑结构倒塌的现象也会发生。

1.2 功能复杂,可燃装修多,容易形成立体燃烧高层建筑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对功能建筑,为了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很多高层建筑对于防火安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使用可燃材料进行装修的地方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型合成材料在建筑中被更为广泛地应用着,这样的话,火灾发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立体燃烧,同时,有毒物质的产生也是必然的,使人体的健康遭受到很严重的损害。

1.3 火灾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为了使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效果更为强烈,高层建筑通常都会将平面设计成比较傲复杂的结构,而且高层建筑本身就是多层的,垂直距离较远,在内部容纳较多的人数,但是疏散通道在其中却是仅有的,当发生火灾的时候,人们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疏散通道撤离,这样的话,伤亡事故的产生就是必然的。

1.4 火灾荷载大,消防装备条件有限,火灾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平面布局和立体结构都比较复杂,可燃物在内部存在很多,这样的话,大面积立体火灾就会产生,时间较长的燃烧,可以会导致爆燃和建筑倒塌,这样的话,人员的疏散和火灾扑救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随着我国建设能力的快速提升,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也屡见不鲜,但因超高层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对应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围绕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存在的消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应对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火灾危险性、问题、应对措施1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1.1以自主灭火为重点,外部扑救为辅超高层建筑一般指建筑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当前我国城市消防配备的举高类消防车以举高高度50m以上居多最大举升救援高度为101米。

这意味着,超高层建筑100以上楼层发生火灾后,从外部扑救或救援会非常困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1.2功能多种多样,火灾隐患大当前超高层建筑大多是商业综合体,融合了办公、酒店、公寓等,建筑使用功能多样,使用单位同样也多,这就会造成火灾危险源种类多、存在消防责任不明、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忽视消防设施的维护更新等问题频出,在日常使用中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部分使用单位会按照自身的意愿进行装修,使用的装修材料登记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发生火灾时材料燃烧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仅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而且增加救援难度。

1.3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超高层建筑,建筑层数在35层以上,建筑平面布局复杂,人员密度较大,如果发生火灾初期灭火没有达到预定效果,人员不能使用电梯系统,电梯会自动落位到一层。

超高层建筑内的疏散楼梯就成了人员逃生的唯一通道,人员需经疏散楼梯至室外或避难层。

在疏散过程中因消防应急逃生能力不同,会存在人员惊慌、混乱,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要使楼内所有人员安全、迅速疏散到地面,难度非常大。

1.4设计复杂,后期维护要求高超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防火间距、建筑内的平面布局、防火分隔、疏散距离、疏散走道、疏散宽度、安全出口、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避难层的设置、建筑装修、保温材料、消防车道等。

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超高层建筑火灾特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中越来越普及,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消防安全隐患的增多。

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深入了解超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对于防范和控制火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起火难以被察觉。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复杂的结构给火灾扩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导致火灾的起火位置难以被察觉。

由于超高层建筑内部人流较大,住户和工作人员的密度较高,一旦火势蔓延,就会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第二,火势发展迅速。

超高层建筑内部设施复杂,空间狭小,建筑材料大多是易燃材料,一旦失火,燃烧速度快,火势很容易迅速蔓延,形成极大的压力和较大的烟雾,可能导致逃生通道堵塞,危及人员逃生安全。

第三,灭火难度大。

大楼高度和恶劣的气象条件,使得超高层建筑灭火难度增加。

灭火器材的有效距离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消防队员往往难以快速到达火场,即使到达了火场,也很难掌控火势,徒劳无功。

第四,疏散困难。

超高层建筑内的通道狭窄,楼层众多,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难度较大。

同时,由于火灾发生时楼层较高,消防车和救援设备到达现场的时间往往很长,疏散和救援过程十分复杂,容易给逃生和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为了强化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火灾的措施。

首先,需要对超高层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选择对应的防火防烟材料和结构,增加消防管道和水源,以提高建筑的火灾安全性。

其次,建立消防安全预警系统,加强火灾检测和报警装置的布置,以及电梯和楼梯的疏散设施等。

此外,需要加大对消防扑救力量和设备的投入,确保扑救火灾的时间和效果。

最后,应定期开展演练和培训,提高居民和工作人员的自救能力和响应速度,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避险和疏散,减少伤亡和损失。

总之,超高层建筑火灾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需要加强防范和控制。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机制,改善消防安全环境,从源头上控制火灾,才能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火灾安全风险评价

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火灾安全风险评价

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火灾安全风险评价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很多城市作为开发速度的基准因素,对超高层建筑负有责任。

超高层建筑大部分是住宅、办公室和商业用的,在建筑和装饰过程中有很多建筑商。

在施工和收尾阶段,如果不安装有效的临时消防结构和设备,将严重影响正在施工的建筑商和建筑物。

如果发生火灾,大部分建筑工人都逃不出去,所以不能顺利退出。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火灾;安全风险引言由于建筑高度特殊,内部结构复杂,聚集人员多,超高层建筑对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也是解决火灾问题的根本措施。

发生超高层建筑火灾时,火灾事故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测,因为人们很难从第一次疏散,防火也很难达到灭火的有效点。

1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1.1消防安全设施不完善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器、快门门隔板等。

目前,超高层建筑的一般消防安全设施并不理想,一些超高层建筑在地板内部的固定点设有灭火器和消火栓,但一般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很难满足预防和控制要求。

为了降低成本,部分消防设施质量差或灭火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火灾发生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1.2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消防隐患许多旧超高层建筑都是早建的,许多旧超高层建筑的外墙材料是可燃隔热层,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建筑火灾。

此外,旧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电线和网络电缆有些混乱,管线老化带来的火灾危险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超高层建筑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道路拥挤、拥堵和垃圾问题。

它们长时间解决不了,甚至有些也找不到容易起火的尸体。

1.3施工现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谈薄一些建筑经理很少有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质量差,不知道消防安全责任。

检查施工现场时,大多数施工经理认为一切都是积木的问题,与此无关。

消防部门不应该处理这个问题。

主观上不愿意投资购买必要的消防设备。

同时,建筑部门雇用的临时农民工在没有严格管理和消防安全教育的情况下流动性很强,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很少。

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

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

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

按火灾危险性,可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二类高层民用建筑;按建筑高度,可分为高层民用建筑和超高层民用建筑(即超过100m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

一、高层民用建筑概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7月,我国有高层建筑34.7万幢、百米以上超高层6800多幢,其中超过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有895座(截止2020年10月统计数据),占全世界六成以上,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给火灾防控带来严峻挑战。

以上海为例,至2017年底,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共有36534栋。

其中,高层公共建筑有4572栋,高层住宅建筑有31962栋,超高层建筑有274栋;从区域看,浦东新区高层建筑最多,有高层建筑8638栋(其中超高层建筑127栋),其次为闵行区,有高层建筑5143栋(其中超高层建筑6栋)。

二、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风险分析从高层的建造年代、使用功能、火灾危险性及扑救难度来看,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高”、“大”、“旧”、“多”、“乱”这几个方面。

(一)“高”——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大城市高层建筑林立,超高层建筑越建越多。

据2015年大中华地区最大的摩天主题论坛“高楼迷论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摩天建筑数量最多的前4个城市分别是香港、深圳、广州、上海。

以上海为例,黄浦区畔的小陆家嘴区域聚集了上海最高的4栋建筑,分别为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建筑主体为118层、高632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第七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地上101层、高492m,),金茂大厦(中国第九高楼,地上88层、高420.5m),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高约468m)。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其主要火灾风险表现为:1、垂直扑救难度大。

尽管我国已研发成功了101m的登高作业消防云梯车,但消防云梯车登高作业受气象影响较大,当地面风力越过3级时,其登高作业的风险增大。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 工程管理 |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44·2020年第23期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张金辉(青岛市市北区消防救援大队,山东 青岛 266000)摘 要: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消防管理中的难题,而传统防火方式不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是消防问题的重点。

对此,文章首先阐述了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特点和消防安全难点,然后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消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23-0144-02作者简介:张金辉,男,本科,研究方向为消防监督。

近年来,建筑领域的不断进步促使超高层建筑出现,解决了楼盘占地过多的问题,但是无法保证消防安全。

超高层建筑本身发生火灾的概率很高,给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重视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成为现阶段消防管理的首要话题。

有效的消防安全预防措施对于超高层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措施要从楼层本身的特点着手,并深入研究探讨。

1 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特点和消防安全难点1.1 超高层建筑中火灾发生的特点(1)楼层过多、人员数量大、疏散难度大。

①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在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速度会非常快,并且由下至上不断燃烧,而高层建筑楼层过多,人员数量庞大,在进行疏散时从建筑内部到安全地面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给疏散工作带来了困难。

②高层建筑住户过多,在发生火灾进行疏散时,人群过度慌张很容易出现踩踏现象。

(2)高层建筑火势难以控制。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会出现难以控制火情的现象,给灭火工作带来难度。

高层建筑楼层高达上百米,如果等待外界灭火,工作难度相当大。

每一户的玻璃长时间处在火焰的高温炙烤下,会加大消防救援的难度。

1.2 超高层建筑的危险性(1)易燃物多。

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面临的困难

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面临的困难

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面临的困难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面临的困难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然而,高层建筑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尤其是当这些高楼发生火灾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建筑在火灾情况下所面临的困难。

一、消防设备的短板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实际上是远远不足的,无法有效地控制火势。

在火灾发生时,如果消防队伍没有及时赶到现场,高层建筑中的居民将面临着极大的危险。

在许多地区的大火中,消防队员被发现无法进入建筑物进行灭火。

这是因为,垂直运输、水压不足和建筑物设计等问题,使得消防员难以达到需要帮助的区域。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进行灭火行动是全球消防队伍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难以撤离当高楼发生火灾时,被困在其中的人员将面临着极大的难度来逃离现场。

与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数量是有限的。

此外,在气压和温度的变化下,楼梯间充满了浓烟,这将使得疏散更加困难。

除此之外,许多高层建筑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突发事件,这使得建筑物中的人员在火灾发生时面临更大的风险。

三、建筑物的结构高层建筑的结构可能会增加处理火灾的难度。

许多门窗会被自动关上,将火势封锁在狭小的区域内,导致火势更加难以控制。

而且,高层建筑的设计本身就会使得火灾难以被控制。

例如,高铁站、大型购物中心和酒店等大型建筑物可能会减少消防人员的调度,使得火势更加难以控制。

四、电气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电气系统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大火中,电线与支架的熔断会引发更广泛的火灾,而这些火灾可能会摧毁整栋楼。

电源中断系统需求更高于常规系统,它可以确保消防元件的电源源源不断,同时避免高层建筑内的危险电源系统成为火灾的重点。

然而,很多高层建筑仍缺乏应对火灾的保护措施,将电气故障问题推向了一个更加高空难度的问题。

五、无人干预高层建筑的另一个难点是,当火灾发生时,人们是否能马上发现并采取行动,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如果在火灾现场没有人闻到烟雾味道或听到警报器响声,火势可能会迅速扩散,对消防人员的救援行动造成更大的挑战。

超高层建筑火灾暴露城市存在安全隐患

超高层建筑火灾暴露城市存在安全隐患

来严重威胁 。
快 就会 全 面 燃 烧 , 非 常 危 险 。 ”无 独 有 偶 ,建 筑 外 保
据 记 者 初 步 温材料 易燃危险 问题 在其他地区也存在 。不久前公安
了解 ,因燃 放鞭 部消 防局有关负责 同志接 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谈 及上海
炮 引 发 火 灾 , 在 “1 5 1 -1”火 灾 时 表 示 ,起 火 楼 房 外 立 面 上 有 大 量 的 当 晚 绝 不 止 万 鑫 易 燃 的 聚氨 酯 泡 沫 保 温 材 料 , 是 造 成 火 灾 的重 要 原 因 国际大厦一 处 。 市 民 周 先 生 告 诉 记 者 : “ 岳 父 我 所 住 的 一 处 医 疗
3] E零时5 左右,记者赶到火灾现场 ,站在距大 吩 厦一两百米远的地方仰望大厦 ,B 座公寓楼西侧和南侧 火势最 大,团团火苗和浓烟 从墙体上升起 ,大火迅速 向大厦 内部蔓延 ,一个个 窗户 内接连喷 出火苗 ,大 火 燃烧发 出阵阵响声 ,并不 断掉下一些燃烧 物 。两个 高
21
该 小 区 一位 业 主 向记 者 介 绍 , 历 年 来 该
鞭 炮 烟 花 一 直采 取 周 密 的防 范措 施 , 今 年 门 划 出一 处 空地 作 为 燃 放 鞭 炮 用 地 , 小 区 : 燃 放 ;二 是 派 多 名 保 安 和 保 洁 人 员 拿 着 准
{ 现场 守卫 ,并随时将纸屑扫走 。而皇朝 放
反思二 :建筑 消防安全设计 问题 ,其 中突出的问
炮 为人 们带来节 题 是外墙体保温材料的防火。
日喜 庆 气 氛 的 同
皇朝万鑫 国际大厦 外墙 包了一层保温板 ,显然属
时 ,不 仅 带 来 严 于 易燃物质 。沈 阳市某建筑公司 多年 从事工程建筑 的

(完整版)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完整版)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文献综述1.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

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超过162000栋,其中超高层建筑高达1500余栋[1]。

与此同时,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火灾规模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据《中国消防年鉴》[2]统计,2002~2006年7年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1054起,而2007~2009年仅3年全国就发生了2040起,增长了3.5倍。

同时由于高层建筑人群高度密集、财产高度集中,其火灾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城市社区火灾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占相当比例[3],因此针对高层建筑现有的火灾隐患状况、分析评价其风险,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其风险综述2.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国内外的一些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4-12]得出,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易形成烟囱效应,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导致数个楼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其火灾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危害严重2)安全疏散困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3)空间和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4)消防灭火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2.2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7-15]及我国的数起重特大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面临的火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可靠性不够。

此外,防火分区内部的房屋或功能区域大量使用可燃或易燃的装修材料、家具组件及电器,以及存放大量可燃物品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了潜在的火灾隐患。

3.2.1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1)外墙保温材料及系统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不足2)幕墙系统的防火设计存在缺陷3)广告装饰牌的设置缺乏必要的防火规定4)阳台雨棚的防火要求不明确3.2.2火灾从内部突破防火分区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是建筑火灾水平、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一)火灾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多,火灾发生后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迅速向上蔓延。

同时,由于水平通风管道多,其烟和火容易沿吊顶夹缝、走道、管道等向水平方向扩散。

因而超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二)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

超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人员密集。

发生火灾时,一方面内部人员自己疏散时往往因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惊慌和拥挤,踩死踩伤,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

大家都清楚,被困人员在浓烟中停留4-5min 就有死亡的危险,因而超高层建筑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造成群死群伤;另一方面外部救援时,由于缺乏空中救助设施,不能从高空及时营救人员。

加之现实中登高消防车远不能满足超高层建筑发展需要(目前,登高消防车无论是数量还是高度上都很难满足超高层建筑火灾发展的需要)。

因而救援人员往往只能望火兴叹。

(三)火灾荷载大,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火灾。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种类繁多,有住宅楼、宾馆、商场等综合楼,其功能多样,有宴会厅、歌舞厅、展览厅等,可燃装饰材料多,如吊顶装饰、塑料墙布、窗帘等,有的管道管件、电缆材料等都为可燃材料。

同时,由于室内陈设的可燃物品多,如化纤地毯、装饰画、沙发、办公以及生活用的桌椅等等,一般住宅楼的火灾荷载密度可达35-60kg/㎡,高级旅馆可达45-60kg/㎡。

所以火灾一旦发生,极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火灾。

(四)建筑高度高,补救难度大。

一方面,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登高车达不到着火楼层的高度,主要靠室内楼梯或电梯登楼灭火。

当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时,消防队员只能从楼梯间登楼灭火。

由于楼层高,灭火救援人员攀登一定高度后,体力下降,严重影响灭火战斗救援行动;另一方面,火灾发生后,一般整个超高层建筑都停电,加之火灾时产生的浓烟,室内能见度降低,也严重影响灭火战斗救援行动。

超高层施工消防安全及防范对策

超高层施工消防安全及防范对策

超高层施工消防安全及防范对策一、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的火灾特点及危险性分析1、火源多数是电焊,电焊作业是引发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火灾的“罪魁祸首”。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档次高、设备多、技术复杂,其施工现场金属骨架、框架、支架、吊架和各类管道、线管连接、通风、取暖、给排水等设备安装以及工程装修时都普遍使用电焊作业,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加之有的电焊作业时在一个部位施焊持续时间长,电焊火花非常容易引燃施工现场的可燃物,从而酿成火灾事故。

2、高层建筑施工工地存放有大量的油毡、木材、泡沫板、油漆、粘合胶、防护网、保温材料等易燃、可燃物品,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只要接触明火等火源,就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3、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的门窗洞、楼梯间、各类管道井、孔洞没有封闭,空气水平、垂直流通迅速,烟囱效应明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快,上下左右蔓延快,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展成立体的大面积火灾。

4、消防部队灭火救援难度大。

高层建筑施工一般工程作业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地现场周围环境复杂,特种消防车辆很难靠近高层建筑,加上建筑内部未建成开通自动消防设施,消防用水匮乏,内攻时水压、水量无法满足灭火需要,导致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火灾扑救难度极大,特别是施工后期发生在中、高层甚至顶层的火灾,灭火难度更大。

5、施工人员疏散难度大。

高层建筑施工工地楼梯、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疏散设施没有完成建成,如果发生火灾,加上现场堆放着各种建材,孔洞未封堵,无论是对施工人员还是消防营救人员,疏散和搜救的难度都非常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6、高层建筑作业施工面大,施工人员多,加之许多高层建筑的建设管理者还不十分了解和熟悉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和火灾规律,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往往缺乏应急处置经验和能力,导致指挥扑救不力,容易小火酿成大灾。

施工人员消防安全常识缺乏,思想上没有准备,如果施工单位又没有制定相应的灭火疏散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演练,一旦发生火灾,会更加手忙脚乱,束手无策,导致人员疏散混乱。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隐患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隐患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隐患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高层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火灾,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因此,深入分析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隐患,对于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结构与材料方面的隐患高层住宅建筑的高度和复杂结构是导致火灾蔓延迅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高层建筑内部通常设有大量的管道井、电缆井、通风井等竖向通道,这些通道在火灾发生时很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其次,一些高层住宅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美观和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易燃的建筑材料,如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等。

这些材料一旦被引燃,会迅速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消防设施方面的隐患消防设施是高层住宅建筑抵御火灾的重要防线,但在实际情况中,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例如,部分建筑的消防栓系统可能存在水压不足、管网漏水等问题,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正常供水。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可能因为喷头堵塞、传感器故障等原因无法及时启动。

此外,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标识不清晰、应急照明设施损坏等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会影响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疏散逃生。

三、电气设备方面的隐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住宅内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电气火灾隐患也日益突出。

一些居民在使用电器时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如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容易导致电线过载、短路引发火灾。

同时,一些老旧高层住宅的电气线路老化、绝缘性能下降,也增加了电气火灾的风险。

四、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方面的隐患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隐患的一个重要方面。

很多居民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不了解火灾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

例如,在楼道内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在阳台、窗户等部位堆放易燃物品等。

一些居民在发生火灾时不知道如何正确逃生,甚至存在盲目跳楼等危险行为。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特点分析

1引言近几十年,房地产开发的热度带动了地价的成倍增长,而土地资源的稀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城市争相建设地标性建筑、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空间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超高层建筑的产生。

超高层建筑虽然能对大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进行缓和,但其自身却存在比较突出的火灾防控方面的问题和隐患。

2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危险性2.1用电负荷大通常情况下,超高层建筑都具有很广泛的用途,既有用于办公、商务、会议的场地,也有住宿、餐饮、娱乐的场地,功能比较复杂。

按照这些功能的需求,一般用电设备都比较大,而且用电负荷较大,这都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2.2可燃物较多功能复杂的超高层建筑在装修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大量可燃材料,同时因为用电设备较多,可能会铺设大量的电缆电线,若发生火灾,可燃物会迅速燃烧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浓烟,火势可能会沿着垃圾井、电梯井等竖向或者水平方向的管井迅速蔓延。

3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特征3.1蔓延速度快超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相对都比较复杂,而且内部的跨度较大、共享空间偏多,因此会有不同用途的竖井和管道,如果没有做好防火隔离或者进行彻底地封堵,在发生火灾时就可能形成强烈的烟囱效应。

有数据表明:烟火会以3m/s~5m/s的速度在高层建筑中蔓延。

若是垂直方向,在超高层的建筑中,蔓延速度会上升至8m/s。

3.2疏散难度大1)人员密集很多大城市的购物广场、商贸大厦等地方,每天平均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访者和职员,还不包括餐饮服务人员、购物人群以及旅游观光人员,如此庞大的数量,很难在短时间内疏散完毕[1]。

2)疏散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如果人流的密度是1人/m~5人/m,那么会保持0.60m/s~1.35m/s的水平行进速度,而这种人流密度下在楼体上的保持1.5m/s~3.6m/s的垂直行进速度,烟火的垂直蔓延速度明显要比人在楼体上的垂直移动速度快很多,这种前进速度只会延长疏散的时间。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致灾特点、扑救难点及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致灾特点、扑救难点及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致灾特点、扑救难点及对策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正在建设或已投入使用,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面临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性消防难题,因此,深入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原因和特点,研究火灾扑救的难点和对策,从消防救援角度看,是当前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扑救难度扑救措施一、高层建筑火灾多发的特点、难点1.数量多、增长快,火灾防控难度大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高层建筑超过80万幢,其中百米以上超高层近1万幢。

上海高层建筑超过6万幢,浦东新区陆家嘴和三林两个消防救援大队辖区高层建筑都超过6千幢,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给火灾防控带来严峻的挑战。

不少地方把高楼大厦作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标志,致使越建越多、越建越高,由此产生的城市公共消防安全风险急剧攀升。

2.历史遗留问题多历史欠帐多,隐患整治困难。

由于各方面原因,部分高层建筑历史欠帐较多。

诸如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楼梯间形式等不符合现行规范问题较为广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并通过消防验收的高层建筑大多存在此类问题。

另外,还有一批相当数量的高层建筑已投入使用多年但至今尚未通过消防验收,其室外和室内消防设施均未完工或不能正常使用,存在较大的隐患。

2011年之前建成的高层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也是一类火灾隐患。

3.消防系统性能欠佳据2014年公安部消防局对全国12.2万家重点单位消防设施完好率的调查显示,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完好率为7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完好率为63.7%,其他固定消防设施的完好率为61.2%。

2017年7月,广东省消防部门共排查高层建筑单位13614家,全省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仅为50%左右。

有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质量差,消防系统是高层建筑的“神经”和“心脏”。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

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根据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 m的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1火险隐患多、概率大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临时动火多,用电量大,存放的易燃、可燃材料多;而使用中的高层建筑底部裙楼多为商场、餐饮、娱乐等商业功能区,主体建筑为住宅、办公或宾馆等,体量大,功能复杂,电气设备繁多,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密度大,消防安全管理不严,极易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1.2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高层建筑中防火分隔处理不好的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垃圾道等竖向井道,通风、空调、排烟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变形缝和施工预留孔洞,天井、走廊、吊顶、窗户和受热易碎的玻璃幕墙等,是火势蔓延的主要渠道,在气压和风速的影响下,易形成烟囱效应,使烟气迅速扩散。

一座100 m高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30 s就能沿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1]。

1.3人员疏散困难、易伤亡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内部结构复杂,人员疏散到地面或楼内避难层等相对安全区域所需时间长,而烟气流动速度比人员疏散速度快100多倍[2];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断电停止运转,人员疏散主要是靠楼梯,烟气随人流窜入楼梯间,严重影响安全疏散,且由于人员集中,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火势的扩大将使应急照明和应急广播系统因控制线路被烧毁而陷入瘫痪,给疏散带来极大的困难。

1.4装备要求高、扑救难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消防车的登高能力、供水能力达不到所需的高度,直升飞机救助受到了浓烟、粉尘、热气流、飞行空间、停机场地、审批环节、救助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主要依靠内部的消防设施和被困人员合理有效的逃生自救。

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用水量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按扑救一般规模火灾的需要设置的,在火势扩大、形成大面积火灾时显然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车从室外进行补给,但供水器材的耐压强度常常无法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
1、火灾荷载大
火灾荷载是衡量建筑区域内可燃物多少的参数,可燃物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与建筑面积之比,谓之火灾荷载的密度。

其来源主要包括:(1)、建筑装饰材料;
(2)、电气设备;
(3)、办公与生活用品。

火灾荷载大的潜在的危险因素:一方面会增加火灾时的温度,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浓烟与有毒气体。

火灾荷载越大,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后参与燃烧的可燃物就越多→燃烧释放的热量就越多→、环境温度就越高→发生轰燃的时间就越短→对人类生命的安全威胁就越大。

2、火灾蔓延快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其内部形成各种纵横交错的管道样连通空间,如横向的吊顶、空调风管、排烟管道,纵向的各类管道井、电梯井、电缆井、通风井、楼梯井。

如果超高层建筑的竖井房火分隔存在问题,火灾中这些竖井就如同一座高大的烟囱,高度越高其烟囱效应越明显,烟囱效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使烟火以每秒3-5米的速度迅速向上蔓延,仅1分钟就可将烟火蔓延到200米的高度的空间,使摩天大楼成为一片火海。

3、管理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的功能趋于多样化,通常集办公、商贸、餐饮、娱乐于一
体。

管理难度大的标志——
a) 人员流动大;
b) 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技能、素质参差不齐;
c)擅自使用或扩大使用生活用热原、火原;违章使用电气的现象屡禁不;
d) 消防安全责任制、动态管理、教育培训落实不力;
4、救援难度大
安全疏散难度大
1)、疏散的途径有限。

步行楼梯是是人员自救逃生、安全疏散的安全通道。

2)、疏散的有效时间长。

火灾环境中人员密集度1米/人/小时,其通过速度只有75米/分钟;通过能力75人/分钟;(10分钟能疏散750人;如果一栋高层建筑办公楼有3000人办公,在疏散秩序良好的前提下,也需要40-60分钟才能疏散结束,而安全疏散有效时间是5-15分钟;从安全疏散的有效时间来衡量,这对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险性。

3)、疏散过程中拥挤。

由于疏散过程中的人员惊慌与火灾中的烟雾导致疏散速度慢、人员拥挤、疏散秩序不良。

扑救困难
以2009年2月9日,央视火灾为例,30米以上的大火,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