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元素周期律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优秀课件——元素周期律(共45张PPT)

优秀课件——元素周期律(共45张PPT)
化学反应中不稳定结构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得失电子、
共用电子对)趋向达到稳定结构
(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质子数、电子层数 决定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电子
N +5
-3
O
F
Ne 0
最低价
元素符号 最高价 Na +1 Mg +2 Al +3
-2
-1
Si +4
-4
P +5
-3
S +6
-2
Cl +7
-1
Ar 0
最低价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F、O除外) 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引起了
课堂总结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 1→8
• 【回顾】
• 1、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 2、卤素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怎 样变化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通过来学习认清这些问题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电子层-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及能量高低
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 低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近的 区域,能量较高的电子运动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
深入探讨
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制约?为什么随原子序数 的递增,原子半径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最主要因素 影响原 子半径 大小的 因素 ②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增多,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人教版】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人教版】

金属性
金属原子 的还原性
金属性: 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
Al
失3个电子 Al3+
如何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
1、单质跟水(或酸)反
1、反应条件是否苛刻 2、反应现象是否明显 3、反应速度是否快速
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的碱性强弱
3、相互置换反应
Fe + Cu2+ == Cu + Fe2+
《元素周期律》精品教学课件-PPTppt 【人教 版】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 从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 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 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 周期性变化
小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 能量最低原理: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 满L层再排M层。注意并不以此类推。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容纳 8个电子(K为最外层为2个) 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K为次外层为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实 质
结构
核 外 (电 最子 外排 层布 电呈 子周 数期 )性 变 化
决定 元 素 性 质 呈 周 期 性 变 化
性质
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金属性、非金属性
原理说明
•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加,带正电的原子核电荷数增多,对核外 带负电的电子吸引力增大,原子半径收缩, 最外层电子失去能力越来越弱,得电子能 力越来越强,故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 属性增强。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共40张PPT)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共40张PPT)

第ⅦA 族
与水缓慢反应
(2)原子结构特点 Cl2+H2O=HCl+HClO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通一过个以 12上C相质比量较同×,1点/思12考:钠和钾最的外性质层有 7个电子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和递变性。 (氧化性:Cl2 >I2)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
不同点: 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上层无色,下层分别呈橙红色、紫红色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依原子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
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横行: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
从左到右排列。
2、纵行: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 从上而下排成。
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原子
核外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原子结构
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 和递变性。
1、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
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B)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能与水剧烈反应
应越来越
,剧生烈成的氧化物越来越

最高复价杂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

讨论1:Li与K 应如何保存? Li封存于固体石蜡中, 少量K保存于煤油中。
讨论2:碱金属与盐酸: 2R+2H+= 2R++H2 ↑ 讨论3:碱金属与盐溶液: 先与水反应
讨论4:Li+、Na+、K+、Rb+、Cs+也具有强还原性吗? 没有。 有较弱的氧化性。 氧化性: Li+ > Na+ > K+ > Rb+ > Cs+

元素周期律 ppt课件

元素周期律 ppt课件
练习:以3-9号元素和11-17号元素为例,寻 找这些元素的最高价和最低价。
结论:每一横行,从左至右最高正价会重复 出现+1价至+7价;负价从-4价至-1价。呈 现周期性的变化。(不包括稀有气体)
3、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
• 观察:每一横行从左至右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幻灯片 9
• 结论:每一横行从左至右都是以金属 元素开始逐渐递变到非金属元素,以 稀有气体结束,并且呈现周期性的变 化。
从以上事实,可以归纳出这样一 条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这个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思考: 1—2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情况 最外层电子数:1—2(稳定结构) 3—1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情况 最外层电子数:1—8(稳定结构) 11—18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情况 最外层电子数:1—8(稳定结构)
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结论:每一横行从左至右元素的原子半径由
大变小,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不包括稀 有气体元素) 思考:a.比较金属钠和氯原子的半径大小。
Na>Cl b.比较氟原子、镁原子、硫原子的半 径大小。
Mg>S>F
2、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分析:寻找元素最高价可以从元素的最高氧 化物的化学式中求得;最低价可以从元素 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中求得。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课件《元素周期律》ppt_课件 _人教版1

课件《元素周期律》ppt_课件 _人教版1
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运用。
1、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A、
×B、
×C、
×D、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 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 意图。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三层电子数能超过 32 。
原子半径 大→小
小结: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了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K层电子数 1→2)
(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
的区域简化为
的壳层,称作电子层(也称作洋葱式结构)。
-4 → -1
次外层不超过多少个?倒数第三层呢?
A、Na、Mg、Al B、 F 、O、 N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2)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8(当K层为最外 层时不能超过 2 )。
(3)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18 ,倒数第 三层电子数能超过 32 。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 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 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Cl-:
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原子及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半径的变化(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2)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比核电荷数。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电子层 层内电子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候特点: 年降雨量在250~800mm之间
2、主要植物: 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和阔叶草本植
物(主要是豆科和菊科)组成。
3、主要动物:
野驴、黄羊、黄鼠和鼠兔等。以及是非洲 草原的鸵鸟、美洲鸵和澳洲草原的鸸鹋等失去 飞翔能力的鸟类。
野驴
黄羊
黄鼠
鼠兔
鸵鸟
美洲鸵
鸸鹋
4、特点:
草原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12%。
(二)、温带落叶阔叶林
1、气候特点: 温和
2、主要植物: 槭、山毛榉、栎、椴和柳等,林下灌林和
阔叶草本植物。

山毛榉


3、主要动物:
田鼠、金花鼠、林猫、红狐、山雀、旋 木雀和啄木鸟。
田鼠
金花鼠
林猫
红狐
山雀
旋木雀
啄木鸟
4、特点: 植物发育良好,种类也很丰富。
(三)、热带雨林
1、气候特点: 温度和湿度很高
Li Ca P
S
Cl
Na Sr As Se Br
K Ba Sb Te
I
卤素单质与H2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 的稳定性
F2 冷暗处爆炸 H2+F2 → 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
光照
H2+Cl2 或→点燃 2HCl
HCl稳定
Br2 高温
500℃
H2+Br2 →
2HBr HBr较不稳定
2、主要植物: 常绿植物。在lOkm2的热带雨林中就含
有l500种开花植物和750种树木。
3、主要动物:
猴类、长臂猿、黑猩猩和大猩猩、鹦鹉 科鸟类等。
鹦鹉科鸟类和猿猴,是热带雨林的特有动物。
长臂猿
黑猩猩
大猩猩
4、特点: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 种类的一半,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 库。
二、草原
He 0.125 N
0.073 Mg 0.158 Cl 0.111
Li 0.127 O
0.069 Al
0.150 Ar 0.191
Be 0.092 F
0.064 Si
0.140 K 0.182
B
0.087 Ne 0.172 P
0.132 Ca 0.169
原子半径(单位:nm)
1-20号元素的原子半径
沙漠狐
更格芦鼠
沙漠袋鼠
沙漠蝗
蜥蜴
4、特点: 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26%;
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能最大限度地减 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
四、苔原(冻原或冻土带)
1、气候特点: 气候严寒
2、主要植物: 羊胡子草、苔草、矮石楠、矮柳、苔藓和地衣等。
羊胡子草
苔草
苔藓和地衣
3、主要动物:
旅鼠、雪兔、驯鹿、北极狐、狼和白熊, 雪鹀、贼鸥和各种水鸟。
草长得高大,但生长期很短,从春季 到秋季便会完成一个生命世代。
三、荒漠(沙漠)
1、气候特点: 每年降雨量不足150mm,水分蒸发
量是降水量的7~50倍。
2、主要植物: 蒿属植物、藜属灌林、肉质旱生植物
和各种仙人掌。
3、主要动物:
沙漠动物(狐、更格芦鼠、沙漠兔、袋 鼠、沙漠蝗等),少数鸟类、蜥蜴。
I2
高温、持
H2+I2
续加热
2HI HI很不稳定
注:卤化氢都有刺激性气味,都极易溶于水,水溶液都有挥 发性,除氢氟酸外都是强酸
氧族元素的某些性质
元素名称 氧化物
与H2反应 气态氢化物 (H2R)热稳 定性
氧 (O) 硫 (S) 硒 (Se) 碲(Te)

点燃 很稳定
SO2、SO3 SeO2、SeO3 TeO2、TeO3
0.25 0.2 0.15 0.1 0.0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1、以稀有气体为界,3→9号元素原子半径依次 减小;11→17号元素半径依次减小。(课本 P34) 2、稀有气体原子的半径貌似比较特殊,会突增 3、原子半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19 18
18 17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17 16
16
最外层电子数
15
15 14
14
13
13 12
12 11
11 10
10 9
9
8
8
8
8
7
7
7
7
6
6
6
6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2
2
2
2 11
1
1
1
0
直 方 图
探究活动三
根据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在直角 坐标系中表示1-20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探究活动二
根据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尝试寻找某些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2号元素,1层电子,电子数1→2,
达到稳定结构;
3→10号元素,2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1→8,
达到稳定结构;
11→18号元素,3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1→8,
达到稳定结构;
…… ……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8个的情况:随 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外层电子 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初识元素周期律
面对刚刚收好的一堆衣服,如何 叠整齐分门别类放入衣橱?
1、按类别(裤子、外套、T恤等) 2、按归属(自己的,父母的,爷
爷奶奶的等) 3、按季节(初、夏、秋、冬) 4、按每天的着装(周一一套、
周二一套等)
面对已发现的一系列元素,该如 分类呢?Leabharlann 1829年已发现:54种元素
德贝莱纳的“三素组”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
练习:
1、比较下列各组微粒的原子半径大小
Na和Li
S和Cl
2、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9,下列哪一原子序 数的元素与X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1 B、8 C、17 D、18
第四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 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
较高温度下化合 不直接化合
300℃以上 不稳定,加 不稳定0℃
分解
热分解
即分解
最高价氧化物 无
对应的水化物
(H2RO4)
H2SO4
H2SeO4 H2TeO4
碱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 与氧气反应
与水反应
Li
反应不如Na剧烈,生成 Li2O
剧烈,生成H2(浮)
Na 剧烈燃烧,生成Na2O2 更剧烈,生成H2(浮)
对于原子而言: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如:Na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其原子序数
即为11
探究活动一
根据1-20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在直
角坐标系中表示,并尝试寻找原子半径大小与 原子序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单位:nm)
元素 半径 元素 半径 元素 半径 元素 半径
H
0.041 C
0.077 Na 0.169 S 0.125
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 漠和苔原。
一、森林
(一)、北方针叶林
1、气候特点: 寒冷
2、主要植物: 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如红松、云杉和冷杉。
红松
云杉
冷杉
3、主要动物: 驼鹿、雪兔、松鼠、黑熊、雷鸟和榛鸡等
驼鹿 黑熊
雪兔 雷鸟
松鼠 榛鸡
4、面积:
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约覆盖整个地球 表面的11%。
K
反应更剧烈,生成复杂 KO2
轻微爆炸,生成H2(浮)
门捷列夫(俄)
将已发现元素按 照原子量大小进 行排列
提出“某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形态和性质, 与元素的原子量数值 呈周期性的关系”
发现“每隔七种 元素,便有一种 元素的性质与这 种元素相似”
原子序数
当质子被发现之后,人们按照质子数(即 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11→17号元素极大程度上重复着 3→9号元素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规律,如 果继续研究18号以后的元素,也会发现 如此相同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 增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根据探究活动,可以总结:
1、元素的原子半径 2、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元素的性质
旅鼠 白熊
驯鹿 雪鹀
北极狐 贼鸥
4、地理位置: 位于环北冰洋地带(北方针叶林以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