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大戟科
大戟_精品文档
大戟大戟植物简介大戟(学名:Euphorbia ingen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大戟科大戟属。
它通常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特别是非洲南部地区。
大戟在当地被广泛种植作为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和园艺品种。
大戟植物的主干高度可达到15米,是大戟属中最高的物种之一。
它的主干是粗壮的,呈灰色或棕色,密布着许多小型的突起,形状独特。
大戟的叶子呈羽状复叶,每个复叶有3-5个小叶,小叶呈狭长形,有时呈锯齿状。
叶子通常呈绿色,但也可能呈现其他颜色,如红色或紫色。
大戟植物的花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每个花序都由多个小花组成,呈伞状排列在主干的顶端。
这些小花往往呈黄绿色或绿色,但也可能呈现其他颜色。
大戟的花期通常在夏季或秋季,花朵吸引了许多昆虫的访问,对于传粉起到重要作用。
尽管大戟在观赏价值上具有很高的潜力,但它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大戟的乳液含有有毒物质,对人和动物有毒。
因此,在处理大戟植物时需要格外小心,以免接触乳液。
其次,大戟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
在栽培大戟时需要提供适当的水分和肥料,以保持其生长健康。
在药用方面,大戟被广泛用于非洲一些地区的传统医学中。
它的根部被用来制作草药,据传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消化不良和皮肤问题。
然而,由于大戟含有毒素,使用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药用价值,大戟还被广泛种植作为观赏植物。
它的高大的主干和独特的叶子形状使其成为园林和景观设计的理想选择。
大戟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可以很快形成壮观的树形。
它也可以作为盆栽植物栽培,并成为室内和室外装饰的亮点。
在大戟的栽培和繁殖方面,可以通过嫁接和分株两种常见的方式进行。
嫁接可以加快大戟的生长速度和树形形成,而分株则可以繁殖更多的植株。
在栽培大戟时,需要注意适当的浇水和施肥,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大戟是一种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的多年生植物。
它的外观独特,结构高大,是园林和景观设计的理想选择。
大戟科
形态特征
大戟科(8张)
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体常有乳状汁液。叶互生,少有对生或轮生,单叶,稀为复叶,基部或顶端有时具 有1-2枚腺体;托叶2,着生于叶柄的基部两侧,早落或宿存,稀托叶鞘状,脱落后具环状托叶痕。花单性,雌雄 同株或异株,单花或组成各式花序,穗状或圆锥状花序;萼片分离或在基部合生,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在特化 的花序中有时萼片极度退化或无;花瓣有或无;花盘环状或分裂成为腺体状,稀无花盘;花柱3裂,柱头6裂。子 房上位,3室,稀2或4室或更多或更少,每室有1-2颗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与子房室同数,分离或基部连 合。果为蒴果,或为浆果或核果状;种子常有显著种阜,胚乳丰富、肉质或油质,胚大而直或弯曲,子叶通常扁 而宽,稀卷叠式。染色体基数 x=6-14。
2.铁苋菜亚科 ACALYPHOIDEAE Ascherson
植株无内生韧皮部及乳汁管。单叶,稀复叶。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花瓣存在或退化;无花盘;雄花生于小 苞片腋内,雌花生于叶状苞片内;雄花萼片4,雄蕊少数至多数,花丝分离,花粉粒多数三核;雌花萼片3-5,覆 瓦状排列;子房3室,每室有1颗胚珠,花柱分离。蒴果;子叶扁而宽。染色体基数 x=8-11。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
谢谢观看
在大戟属不同番樱桃大戟中的个曼西醇二萜酷具有中等程度抗HIV-1逆转酶抑制性;巴豆菇烷型二萜虽然在 大戟属植物中成分数量少,但却是大戟属植物辅助致癌和至炎的主要成分之一;巨大戟烷型二萜酷在大戟属植物 中数目较多、发现较早,并具有致炎和辅助致癌的成分;千金二萜烷型菇类为该属植物中数量最多的大环二萜类, 体外试验表面其具有细胞毒性和抑瘤活性。
识别要点:草本或木本,体内常具乳汁;花单性,多为雌雄同株,雄蕊1至多数,雌蕊3,心皮合生、子房3 室;多为蒴果。
植物学大戟科
仅蓖麻(R. communis L.) l种。灌木。单叶, 掌状5-11裂。花单性同株,无花瓣;雄花具多 数雄蕊,花丝多分枝;雌花子房3室。蒴果有 软刺。种子有明显的种阜,种皮光滑有斑纹。
3.乌桕属(Sapium)
乔木或灌木,有乳状汁液。叶柄顶端 有2腺体。 花单性同株,无花瓣。蒴果。
代表植物:
乌桕(S. sebiferum (L.) Roxb.)
代表植物: 虎刺梅(铁海棠) (E. milii) 一品红 (E. pulcherrima Willd.) 猩猩草(E. heterophylla L.) 银边翠(高山积雪) (E. marginata Pursh.) 霸王鞭(E. antiquorum L.) 本科还有: 山麻秆属Alchornea---山麻秆(A. davidii Franch.) 巴豆Croton tiglium
虎 刺 梅
橡胶树
胶乳的采割与收集
油 桐
油桐花枝
油桐叶特写示腺点
油 桐 花 解 剖
油桐果枝
大戟属-霸王鞭Euphorbia antiquorum L.
乌桕属-乌桕Sapium sebiferum (L.) Roxb.
乌桕秋色
乌桕果实
山麻秆属-山麻秆 Alchornea davidii Franch.
巴豆Croton tiglium果枝
虎刺梅(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四、代表植物
1.油桐属(Vernicia)
乔木,含乳状汁。叶全缘,或3-7裂;叶柄 长,近顶端具2腺体。圆锥状聚伞花序,花雌 雄同株;萼2-3裂;花瓣5;雄花有雄蕊8-20; 雌花子房3-5室。核果l.)Airy-Shaw)
2.蓖麻属(Ricinus)
大戟科块根植物的特征
大戟科块根植物的特征
大戟科是一大类植物,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块根上。
大戟科植物包括许多
种类,如仙人掌、龙血树和红掌等。
它们在全球分布广泛,生长在各种环境中,从沙漠到热带雨林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
首先,大戟科植物的块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块根通常是粗壮且肉质的,
生长在地下,起到储存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这种独特的适应方式使得大戟科植物能够在干旱或营养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其次,大戟科块根植物一般拥有刺或尖刺状的特征。
这些刺起到保护植物免受
食草动物的侵害的作用,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一些大戟科植物的刺看起来非常尖锐,甚至可以造成刺伤,因此温度为人们提供警示信号。
此外,大戟科植物的叶片通常较小且不对称。
叶片上覆盖有厚厚的角质层,用
于减少水分蒸发,并且能够耐受高温和日晒。
大戟科叶片的形状各异,有的呈羽状,有的呈椭圆形,但都帮助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最后,大戟科块根植物的花朵通常较小且呈漏斗状。
这些花朵具有鲜艳的颜色
和浓郁的芳香,吸引昆虫等传粉者的来访。
它们产生的花蜜也是吸引蜜蜂和其他昆虫的重要因素。
总之,大戟科块根植物以其独特的块根、刺、小叶和花朵等特征而著名。
它们
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为我们展示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生存的奇妙方式。
大戟科科属特征
大戟科科属特征
1. 大戟科(Passifloraceae)是拟南芥目植物类群中的一类,属于拟南芥科,包括220多种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尤以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可以在南美洲及东南亚等地找到,其中有一些种类还分布到热带亚热带地区。
2. 大戟科植物一般具有肉质叶,具有显著的长柄,叶片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像橄榄树的叶片,有的则是三棱形,也有圆形的叶片。
叶表面两面多单细胞的腺体,叶背面比较平坦,有细小突起,具有黄绿色和深绿色的叶色,极少的有紫色叶片,叶脉网络稀疏,有粗细不一。
3. 大戟科植物的花色各异,多为紫、白或黄、红色,茎柄一般较短,花蕊多为两列,花萼为9-10片,正常情况下花瓣数在5页以内,每朵花多有雄蕊5-10个,雌蕊1-5个,雄花和雌花不在一朵花中出现,而是分开花序出现,分别在雌雄植株上。
4. 大戟科植物的果实小,具有明显的颈状的,距萼片旁边有个小穴,果实内有多数的种子,种子表面有毛,果实经常带有红色或紫色,果肉中有多数的果汁,可以口感酸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辅料,做成多种美食。
- 1 -。
1科名大戟科.
1.科名:大戟科 2.別名:重陽木、加冬、 紅桐、秋楓樹、烏陽 •半落葉性大喬木 •三出複葉,小葉卵形 或卵狀長橢圓形,鈍 鋸齒緣
◎ 茄苳(校門口) ◎ 茄苳葉形
茄苳
• 茄苳在秋天開花結果。 • 分為茄苳先生和茄苳 小姐,會結果的是茄 苳小姐,不會結果的 是茄苳先生。
◎ 茄苳雌花
◎ 茄苳雄花
茄苳
校門口茄苳先生Fra bibliotek•3.用途:食用、觀賞、藥 •好吃的「茄苳蒜頭雞」
用。 •茄苳樹全身上下都好 吃!果實不但可以讓 野鳥填飽肚子,夠成 熟時還可以讓人們生 吃,只是味道不好。 則是用嫩葉加上蒜頭 悶雞而成的。 •如果中暑了,也可以 把葉子曬乾泡茶喝, 保證效果極佳。
◎ 茄苳果實
茄苳 小姐
◎ 茄苳(小門附近)
茄苳 先生
1植物学实习论文——大戟科的植物资源及检索表龙楷云
华南师范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实习论文大戟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初步研究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班级:2016级生物科学一班姓名:龙楷云学号:20162521093内容摘要:鼎湖山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完善考核工作,同时了解鼎湖山自然概况,丰富生物科学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的能力。
鼎湖山的主要群落类型以及热带亚热带森林的主要特征。
本次实习共调查大戟科植物10属,11种。
关键词:鼎湖山;大戟科;时间:2017年7月4日至2017年7月8日地点: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目录一、鼎湖山的介绍 (4)二、鼎湖山植物名录 (5)三、大戟科植物的描述 (13)四、鼎湖山大戟科植物调查 (13)五、调查结果和分析 (18)六、参考文献 (21)大戟科植物调查及初步研究一、鼎湖山的介绍概况: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
因地球球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与丹霞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省四大名山。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面积:1155公顷。
山体:山脉为西南至东北走向,西南高东北低,几乎全部为山地和丘陵,坡度较大,多在35°~45°之间。
全区海拔高差在990米左右,在海拔800米以下区域均为森林分布。
山体为泥盆纪的鼎湖山系,海拔最低点14.1米,最高峰为“鸡笼山”,海拔1000.3米。
土壤:由少腐殖质的赤红壤、黄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构成。
由于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峻,加之当地雨量充沛,土壤易受冲刷,土壤层一般较薄,厚度多在30~80cm左右,且多含碎石块,土壤较为贫瘠。
气候: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处于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
大戟科
子房上位,雌蕊心皮3,3室,中轴胎盘,每室胚珠1-2。
蒴果,少数为浆果或核果。 种子具胚乳。染色体X=6-14.
大戟科分布状况
本科共约300属5000多种,起源于第三季,除北极及寒 冷的高山带以外,遍布于全世界,主要产于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它们分布在极不同的地方,既有极特殊的 沙漠型肉浆植物,也有湿生植物,还有不少是热带森 林乔木,还有许多是分布广泛的田间杂草。 大戟属是遍布全球的大属,包含2000多种,主要产于 亚热带及温带,热带地区较少。有许多栽培植物,如 木薯、蓖麻、乌桕等,远远超过其原来面积。大戟科 的分布中心是印度—马来西亚区和巴西。 我国约有66属,360余种,已知药用约160种。
种子
蒴果
大戟
多年生草本,植物体有白色乳汁。 花序特异,由多数杯状聚伞花排列而 成的多歧聚伞花序。 单叶互生;几无柄;长圆形或披针形, 长3~6厘米,宽6~12毫米,全缘,下 面稍被白粉。
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3室,每室胚珠1。 种子卵圆形,表面光滑,灰褐色。 根有毒,能消肿散结,泄水逐饮。 同属植物国产60余种,其中较重要的药用植 物还有:月腺大戟、狼毒大戟、甘遂、续随 子、地锦等。
常绿小乔木,幼枝,叶有星状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 蒴果卵形。 种子有大毒,能泻下祛积,逐痰行 水。根可治风湿腰腿痛和跌打损伤 ;叶可治蛇咬伤或作杀虫剂。
种子 花枝
蓖麻
高大草本。 叶掌状深裂。
雄花
形,一端有种阜,具斑纹。
种仁能泻下通滞,消肿拔毒;种子 经冷榨所得油为蓖麻油,内服有泻 下通便作用。
齿 裂 大 戟
乳 浆 大 戟
长 叶 大 戟
紫 斑 大 戟
经济价值
大戟科以盛产橡胶、油料、药材、鞣料、淀粉、木材等重要经济 植物著称。 橡胶树属是主要产橡胶的植物。油桐属产最好的干性油。 乌桕产蜡和油。蓖麻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巴豆为泻药,又可作杀虫剂,也产单宁。 木薯是热带重要的食用植物之一,有肥厚的块状根,极富淀粉, 是工业上用粉主要原料之一。余甘子的果可食,维生素C含量高。
大戟科(Euphorbiaceae)
白背叶Mallotus 白背叶 apelta(Lour.) ( ) Muell.-Arg.
种子含干性油,可 种子含干性油, 作桐油的代用品; 作桐油的代用品; 叶药用。 根、叶药用。
芸香科( 芸香科(Rutaceae) )
伞形科( 伞形科(Apiaceae,Umbelliferae) , )
* K (5)-0 C 5 A 5 G (2:2)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茎中空或有髓。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茎中空或有髓。 叶互生,叶片分裂或多裂,一回掌状分裂或一回至四 叶互生,叶片分裂或多裂, 回羽状分裂或一回至二回三出式羽状分裂的复叶; 回羽状分裂或一回至二回三出式羽状分裂的复叶;叶 柄基部膨大,或呈鞘状。 柄基部膨大,或呈鞘状。 花序常为复伞形花序,有时为单伞形花序; 花序常为复伞形花序,有时为单伞形花序; 花常两性,整齐;花萼和子房结合,裂齿5或不明显; 花常两性,整齐;花萼和子房结合,裂齿5或不明显 或不明显; 花瓣5;雄蕊和花瓣同数,互生;子房下位, 室 花瓣 ;雄蕊和花瓣同数,互生;子房下位,2室,每 室有1胚珠 花柱2,基部往往膨大成花柱基, 胚珠; 室有 胚珠;花柱 ,基部往往膨大成花柱基,即上位 花盘。 花盘。 果实由 个有棱或有翅的心皮构成,成熟时沿 心皮合 果实由2个有棱或有翅的心皮构成 成熟时沿2心皮合 个有棱或有翅的心皮构成, 生面分离成2分果爿 顶部悬挂于细长丝状的心皮柄上, 分果爿, 生面分离成 分果爿,顶部悬挂于细长丝状的心皮柄上, 称双悬果, 称双悬果,
木油桐(千年桐) 木油桐(千年桐)V.montana Lour.
叶常 叶常3—5裂。果实具3条 裂 果实具 条 锐棱和多数凸出的网纹。 锐棱和多数凸出的网纹。 主产于珠江流域。 主产于珠江流域。种子 亦可榨油,但质量较差。 亦可榨油,但质量较差。
多肉大百科之大戟科
多肉大百科之大戟科大戟科大戟科Euphorbiaceae:有8属为多肉植物,乔木、灌木或草本,稀为木质或草质藤本;木质根,稀为肉质块根;常有乳状汁液,有毒;叶互生,少有对生或轮生,单叶,稀为复叶,或叶退化呈鳞片状,边缘全缘或有锯齿,稀为掌状深裂;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花或组成各式花序,通常为聚伞或总状花序,在大戟类中为特殊化的杯状花序。
代表多肉植物为皱叶麒麟Euphorbia decaryi 。
白雀珊瑚属白雀珊瑚属Pedilanthus:肉质亚灌木,分枝多,常之字形曲折。
叶小,互生,多少肉质。
栽培中有花叶的品种。
体内乳汁多,生长迅速,是一类具经济潜在价值白雀珊瑚拉丁学名: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 ssp.smallii 科属:大戟科白雀珊瑚属原产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和古巴。
株高0.7—2米,基部分枝非常茂密。
分枝圆形,之字形曲折。
叶2.5—7厘米长、1.3—3.2厘米宽,披针形至卯形,有尖,叶绿白色,叶背面中脉突出,有时叶上有不规则的白斑。
托叶褐色。
花红色。
本种分类卜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它不是亚种而是种,也有人认为叶亡有白斑的只是栽培品种。
光照浇水形状:柱形季节:夏种型龙凤木龙凤木(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 ‘Nanus’),大戟科白雀珊瑚属植物。
又名青龙、蜈蚣珊瑚,为红雀珊瑚的斑叶品种。
株高40~60厘米,株幅30~40米。
茎直立,细圆棒状,分枝群生,深绿色。
叶狭椭圆形,排列紧密,深绿色,似蜈蚣。
花小,粉红色。
花期冬季。
浇水:耐干旱,春、夏季保持盆土湿润,冬季保持稍干燥。
光照:半阴。
施肥:生长期每半月施肥一次,花期加施1~2次磷、钾肥。
光照浇水形状:柱形季节:夏种型大戟属大戟属是大戟科植物的一个属,包括了2160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当中有些比较常见的,例如:一品红、灯台草等。
大戟属植物是现时地球上其中一种生长范围极广的植物种属,主要在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但在温带亦有发现。
大戟科植物简介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土蜜树族-土蜜树属
密脉土蜜树Bridelia spinosa (Roxb.) Willd.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核果木族-核果木属
核果木Drypetes indica (Muell. Arg.) Pax et Hoffm.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五月茶族-五月茶属
日本五月茶 Antidesma japonicum Sieb. et Zucc.
大戟科-巴豆亚科-花戟族-麻疯树属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
大戟科-巴豆亚科-木薯族-木薯属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大戟科-巴豆亚科-白树族-白树属
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 (Bl.) Baill.
大戟科-巴豆亚科-刺果树族-刺果树属
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火殃勒 Euphorbia antiquorum Linn.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叶下珠族-黑面神属
雪花木Breynia nivosa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大戟科-巴豆亚科-花戟族-变叶木属
撒金变叶木
大戟科-大戟亚科-乌桕族-海漆属
红背桂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麒麟冠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红雀珊瑚属
红雀珊瑚
大戟科-大戟亚科-大戟族-大戟属
光棍树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秋枫族-秋枫属
秋枫 Bischofia javanica Bl.
大戟科-叶下珠亚科-喜光花族-喜光花属
喜光花 Actephila merrilliana Chun
药用植物学-大戟科、锦葵科
黑面神属 Breynia 黑面神 Breynia fruticosa (Linn.) Hook. f
叶下珠属 Phyllanthus 叶下珠 Phyllanthus urinaria Linn
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 Linn
算盘子属 Glochidion
野桐属 Mallotus 白背叶Mallotus apelta 白背叶 (Lour.)Muell.-Arg. ) • 种子含干性油, 种子含干性油, 可作桐油的代用 叶药用。 品;根、叶药用。
木油桐(千年桐) 木油桐(千年桐)V.montana Lour.
• 叶常 叶常3—5裂。果实具3条 裂 果实具 条 锐棱和多数凸出的网纹。 锐棱和多数凸出的网纹。 主产于珠江流域。 主产于珠江流域。种子 亦可榨油,但质量较差。 亦可榨油,但质量较差。
木油桐(千年桐) 木油桐(千年桐)V.montana Lour.
Urena 梵天花属 地桃花(肖梵天花 肖梵天花) Urena lobata Linn 根或全草 肖梵天花 (地桃花 )能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
狗脚迹( 狗脚迹(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 ) 用途同肖梵天花。 用途同肖梵天花。
棉属 Gossypium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
油桐属 Vernicia
• 乔木,含乳状汁。叶全缘, 乔木,含乳状汁。叶全缘, 或3—7裂;叶柄长,近顶 裂 叶柄长, 端具2腺体 腺体。 端具 腺体。圆锥状聚伞花 花雌雄同株。 序,花雌雄同株。核果大 种子富含油质。 形。种子富含油质。
油桐[V.fordii(Hemsl.)Airy-Shaw] ( 油桐 )
咖啡黄葵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inn.) Moench花和嫩果作蔬菜。 花和嫩果作蔬菜。 花和嫩果作蔬菜
大戟属
大戟科下的一属
01 植物学史
03 产地生境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繁殖方法
05 栽培技术
07 主要价值
目录
06 下级分类 08 保护现状
大戟属(学名:Euphorbia L.)是大戟科下的一属。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或乔木;植物体 具乳状液汁。根圆柱状,或纤维状,或具不规则块根。叶常互生或对生,少轮生;叶常无叶柄,少数具叶柄;托 叶常无,少数存在或呈钻状或呈刺状。杯状聚伞花序,单生或组成复花序;每个杯状聚伞花序由1枚位于中间的雌 花和多枚位于周围的雄花同生于1个杯状总苞内而组成;雄花无花被,仅有1枚雄蕊,花丝与花梗间具不明显的关 节;雌花常无花被,少数具退化的且不明显的花被。蒴果,成熟时分裂为3个2裂的分果爿(极个别种成熟时不开 裂);种子每室1枚,常卵球状,种皮革质,深褐色或淡黄色,具纹饰或否;种阜存在或否。胚乳丰富;子叶肥大。
大戟属植物中具有药用作用的较多,中国医药著作记载较多,从明代的《本草纲目》至清代的《植物名实图 考》《生草药性备要》等均有记载,在近代中医药专著《中药大辞典》记载有32种,《中草药汇编》(1987年版) 记载有37种。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了京大戟、月腺大戟、狼毒大戟、甘遂、地锦草、飞扬草、 地锦草、续随子等8种。中国民族医药中使用的大戟属植物更为丰富,例如蒙医常用的麻拉干扎拉额部苏、塔日奴、 八嘎塔日奴、胡德日奈杜日吉德、砂麻杜日吉德等均为大戟属植物。药用大戟属植物主要当做通便、利尿药物使 用。
产地生境
该属是被子植物中特大属之一,遍布世界各地,其中非洲和中南美洲较多;中国南北均产,但以西南的横断 山区和西北的干旱地区较多。 大戟属植物生长的生境相似,都喜欢高温和强光的环境。只是耐寒能力稍差些, 冬季尽量不要让它们处于低于5℃的环境。 大戟属分布图
植物学大戟科介绍
•
•
重阳木暖温带树种。喜光也稍耐荫,喜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 对土壤的酸碱性要求不严。较耐水湿, 抗风、抗有毒气体。适应能力强,生长 快速,耐寒能力弱 Chongyang wood warm temperate species. Like light or slightly shadetolerance, xi warm humid climate and deep fertile sandy soil, relaxed acid alkali of soil. The resistance to water wet, the wind resistance, resistance to toxic gases. Adaptability is strong, grow fast, cold resistant ability
大戟科
• 大戟科,双子叶植物, • Euphorbiaceae, 约300属,8000种以 dicotyledonous plants, 上,广布于全球,中 about 300 genera, 国有66属,约864种 8000 species of the above, all world, China has 66 genera, 864 kinds
植物资料之大戟科
大戟科—科特征: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乳汁。
花互生,单叶或复叶,有时退化,常有托叶。
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各式,萼片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或在特化的大戟属中无花萼,花瓣缺,或稀存在,花盘常存在或退化为腺体,雄蕊极多数至1枚,分离或合生,子房上位,通常3室,稀2~4或多室,每室1~2胚珠,中轴胎座,花柱分离或合生。
蒴果、核果或浆果状。
约300属5000种,广布于各地,主产于热带。
我国70属,460种,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区。
大部分有毒。
有些可供庭园观赏。
大戟属—属特征:草本、灌木或乔木,植物体具乳状液汁。
叶常互生或对生,常全缘,常无托叶。
杯状聚伞花序,单生或组成复伞花序,多生于枝顶或植株上部,每个杯状聚伞花序由1枚位于中间的雌花和多枚位于周围的雄花同生于1个杯状总苞内而组成,特称为大戟花序,雄花无花被,仅有1枚雄蕊,雌花常无花被,子房3室,每室1个胚珠,花柱3,柱头裂或不裂。
蒴果,成熟时分裂为3个2裂的分果。
约2000种,是被子植物中特大属之一,遍布世界各地,其中非洲和中南美洲较多。
我国原产约66种,另有载培和归化14种,南北均产,以北西南的横断山区和西北的干旱地区较多。
一品红名称:一品红别名:圣诞花、老来娇、象牙红、猩猩木学名:Euphorbia pulcherruma Willa.识别特征:一品红为大戟科多年生灌木。
茎直立光滑,含乳汁;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互阔披针形,长10厘米~15厘米,全缘或有浅裂,背面有微毛,生于枝顶的较狭,通常全缘;开花时枝上顶的节间变短;上面簇生出红色的苞片,向四周放射而出,苞片和叶片相似,只是较狭,是主要观赏部位,花色为朱红色。
产地: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我国南北均有栽培主要习性:性喜温暖;凉爽,绝不耐严寒霜冻。
要求阳光充足,宜置于背风向阳处栽植。
喜湿润,不耐旱,干旱则落叶。
10月下旬,枝顶的叶朱红色。
一品红为短日照植物,对土壤选择不严。
但以肥沃疏松的壤土为宜。
【园林植物学】第二十章大戟目-大戟科
识别要点
⑴灌木,高1~3(4)m,茎光滑无毛。 ⑵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 6~2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全缘或具波状浅裂。 ⑶花序数个排列于枝顶,下具5~7片苞叶,狭椭 圆形,通常全缘,开花时朱红色。花小,无花被, 生于坛状总苞内,总苞淡绿色,具黄色腺体。整 个花序为红色苞叶衬托。 ⑷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11. 蓖麻(Ricnus communis L.),。
12. 乌桕属(Sapium):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 。
13. 野桐属(Mallotus):粗糠柴(M. philippinensis(Lam.)Muell.-Arg.); 白背叶(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 Arg.);石岩枫(M. repandus(Willd.)Muell.)
识别要点
⑴常绿或半常绿乔木,高达40m,树冠圆锥状塔形,小枝 无毛。
⑵小叶纸质,卵形椭圆形、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 15cm,先端急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边缘 有疏浅锯齿,每1cm2~3个,幼时叶脉上被疏短柔毛,后 无毛。
⑶圆锥花序,果球形或近球形,径6~13mm,淡褐色。 ⑷花期4~5月,果期8~10月。
栽培品种
• (1)一品粉cv. Rosea,苞叶粉红色; • (2)一品白cv. Albida,苞叶白色,披针形。
生态习性
• 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要求湿润、 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 典型的短日照植物。
繁殖方法
• 扦插繁殖。
• •
观赏与应用
方是或庭园南 花部簇为 盆冬盆院等方 凋分生著 栽季栽、地可 零,花名 。的用居,露 之花瓣的
大戟科药用植物
大戟科药用植物大戟科药用植物这个学时重点学习大戟科和大戟属。
大戟科和锦葵科关系亲密,欲学大戟科先学锦葵科。
一、锦葵科的特征锦葵科药用植物不多,但是地位重要。
主要特征是:(1)雄蕊多数,单体雄蕊;(2)心皮多数,形成多心皮的中轴胎座;(3)蒴果成熟后各个心皮和中轴脱离,形成分果。
二、大戟科各属的关系(1)巴豆的花是雄蕊多数,京大戟的花退化为1枚雄蕊;(2)巴豆的雄花为重被花,雌花为单被花,京大戟为无被花;(3)巴豆为灌木或小乔木,京大戟为草本。
因此,巴豆属是原始属,大戟属为进化属。
三、大戟科的起源大戟科可能来自于锦葵科,理由是:(1)锦葵科是雄蕊多数,形成单体雄蕊,大戟科的巴豆属也是雄蕊多数;(2)锦葵科心皮多个,果实成熟后心皮分离形成分果,大戟科的蓖麻属是3个心皮,果实也可以裂成3个分瓣;(3)锦葵科有托叶,大戟科也有托叶。
大戟科比锦葵科进化,(1)锦葵科花两性,大戟科花单性,趋于进化;(2)锦葵科是重被花,大戟科从重被花-单被花-无被花,趋于进化。
二、大戟科特征(1)有花盘,中轴胎座(2)单性花(3)蒴果(4)聚伞花序(杯状聚伞花序)(5)有托叶(6)常有乳汁五、药用植物1.大戟属本属没有花被,雄花简化为一枚雄蕊,雌花简化为一枚雌蕊,形成杯状聚伞花序,是本科最进化的属。
本属有毒,体现在强烈泻下,重者危及生命;巴豆属类似。
2.其他属复习思考1.已经学过的科范围内,具有乳汁的科有哪些?2.已经学过的科范围内,具有单性花的科有哪些?3.已经学过的科范围内,具有托叶的科有哪些?4.大戟科的毒性表现在何处?总结有毒的属并说明书其毒性表现及防治措施501次浏览。
大戟科识别要点
大戟科识别要点
大戟科是一类植物,其特征和识别要点如下:
1. 叶子:大戟科植物的叶子通常呈长椭圆形或卵形,有时呈倒卵形。
叶片边缘呈锯齿状,或者有不规则的齿状突起。
叶子的颜色可以是绿色、红色或紫色,有些种类的叶子还会有斑点或条纹。
2. 茎:大戟科植物的茎通常粗壮,有些种类的茎可以长到数米高。
茎表面光滑或带有纵纹,有些种类的茎上还会有刺状突起。
3. 花:大戟科植物的花通常呈圆锥花序,花序上排列着许多小花,每朵小花由一个花瓣和多数雄蕊组成。
花瓣的颜色可以是白色、黄色、橙色或红色。
4. 果实:大戟科植物的果实通常是蒴果,果实内含有许多种子。
有些种类的果实会爆裂,将种子散布到周围。
大戟科植物的识别要点主要是通过观察叶子、茎、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来判断。
叶子的形状和颜色、茎的粗壮程度和表面特征、花序的形状和颜色以及果实的类型都是判断大戟科植物的重要依据。
大戟科植物具有特殊的叶子、茎、花和果实形态特征,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准确识别大戟科植物。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将大戟科植物与其他类似植物混淆,以确保识别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 蔷 薇 花 枝
野蔷薇花解剖 野蔷薇花纵切
玫瑰(R. rugosa Thunb.)
叶皱缩,茎多皮刺和 刺毛,花玫瑰红色。 原产华北,各地栽培。 花作香料,花及根入 药。
玫瑰(R. rugosa Thunb.)
(6)观赏;一品红、猩猩草、铁海棠、火殃簕、 绿玉树、红雀珊瑚、重阳木、石栗、洒金榕、红 桑、乌桕、红背桂、五月茶…
果树:余甘子,果初嚼时酸涩而后生甘甜,有开 胃消食,生津止渴的功效。
本科重点特征:
多含乳汁,叶片基部或叶柄顶端长有腺 体,花单性,子房上位,常3室,中轴 胎座,多为蒴果。
蔷薇科(Rosaceae)
亚科Ⅲ.苹果亚科(Maloideae)
木本。 有托叶。 心皮2—5,多数
与杯状花筒之内 壁结合成子房下 位,或仅部分结 合为子房半下位。 每室有胚珠2—1 个。 梨果。
梨属(Pyrus)
叶近卵 形。花 柱2—5 条,离 生,果 肉有石 细胞, 果实梨 形。
沙梨[P. pyrifolia(Burm.f.) Nakai]
珍珠梅属(Sorbaria)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花小,为顶生圆锥花 序;花瓣5;雄蕊20-50;心皮5,稍合生。 蓇葖果具多数种子。产我国西南部和东北部。
华北珍珠梅[S. kirilowii(Regel) Maxim.]
圆锥花序无毛;雄蕊20;花柱稍侧生。分布在我国北部至东部,常 栽培。
野珠兰(Stephanandra chinensis Hance)
叶皱缩,茎多皮刺和 刺毛,花玫瑰红色。 原产华北,各地栽培。 花作香料,花及根入 药。
月季(R. chinensis Jacq.)
托叶有腺 毛。萼有 羽状裂片, 花大型, 少数至单 生。原产 我国。花 和根供药 用。
月季(R. chinensis Jacq.)
金樱子(R. laevigata Michx.)
花红(沙果,林檎)(M. asiatica Nakai)
果扁球形,较小,产于我国北部至西南。果鲜食或加工制果 干、果丹皮及酿果酒
垂丝海棠[M. halliana Koehne]
果梗细长,花下垂。原产我 国西部。栽培供观赏。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
桃花枝
桃花纵剖
桃子房横切
杏果实解剖
李属(Prunus)
侧芽alicinaLindl.)
叶倒卵状披针形。花3朵同生, 白色。果皮有光泽,并有蜡 粉,核有皱纹。我国广布。 果食用,核仁、根、叶、花、 树胶均可药用。
榆叶梅 (A. triloba Lindl.)
羽状复叶,小叶间有 附属小叶,花部4基 数,短穗状花序,根 为收敛止血药。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原产南美,栽培, 聚合果食用。
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
具长匍匐茎, 3小叶复叶, 全国广布, 全草药用。
龙芽草(仙鹤草) (Agrimonia pilosa
叶顶端常3裂,叶缘有不等的粗重 锯齿。花粉红,先叶开放。产我 国东部、北部。栽培供观赏。
杏属(Armeniaca)
侧芽单生,顶芽缺。 花先叶开放;子房和 果实常被短毛。
杏(A. armeniaca Lam.)
梅(A. mume Sieb. et Zucc.)
叶卵形, 长尾尖。 花1—2朵, 白色或红 色。果黄 色,有短 柔毛,核 有蜂窝状 孔穴。分 布全国, 果食用
梅(A. mume Sieb. et Zucc.)
樱属(Cerasus)
幼叶对折式,果实无 沟,不同于上述3属。
樱桃[C.pseudocerasus(Lindl.)G.Don]
花梗多毛,萼片反折。
山樱花[C. serrulata(Lindl.)G.Don]
花梗 无毛, 萼不 反折。
日本晚樱C.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
叶缘有重锯齿,锯齿直达尾状的先端。 圆锥花序。 产长江流域。茎皮纤维可造纸,根入药。
白鹃梅(金瓜果) [Exochorda racemosa(Lindl.)Rehd.]
叶先端钝或急尖,有时有齿;雄蕊5;心皮 结合。蒴果,有5棱脊。
亚科Ⅱ.蔷薇亚科(Rosoideae)
木本或草本。 叶互生,托叶发达。 周位花; 心皮多数,分离,着
萼筒形 心皮数 绣线菊亚科 浅杯 5,分离
子房 位置
上位
胚珠 果实 2- ∞ 蓇葖果
蔷薇亚科 凹陷、 多数,分离 上位 2-1 瘦果,小
凸起
核果
苹果亚科 壶状 5,合生 周位 2-1 梨果
李亚科
杯状 1
下位 1
核果
蔷薇科分亚科检索表
1.蓇葖果;心皮5,分离;常无托叶--------------------绣线菊亚科 1.果不开裂;具托叶。
果球形,黄色或橘 黄色。产我国长江 流域、甘肃、陕西、 河南。果食用,叶 药用。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果红色,近球形,直径l—1.5厘米。产我国北 部,果鲜食,制果浆、果糕,并可药用。
亚科Ⅳ.梅亚科(Prunoideae)
木本。 单叶,有托叶,
叶基常有腺体。 花筒凹陷呈杯
大戟科(Euphorbiaceae)
乔木、灌木或草本,常含乳状汁。 单叶,常互生,具托叶。 花序为聚伞花序、杯状花序等各式; 花单性,双被、单被或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雄蕊多数
至1个,花丝分离或合生;子房上位,常3室,每室有1—2 个悬垂胚珠。 蒴果,少数为浆果或核果. 染色体:X=6—11、12。
状,心皮1, 子房上位,胚 珠2个,斜挂。 核果。内含1 种子。
桃属(Amygdalus)
侧芽3,具顶芽,果 核常有孔穴。
桃(A. persica L.)
叶披针形。花单生, 红色。果皮被密毡毛, 核有凹纹。主产长江 流域。果食用,桃仁 (胚)、花、树胶、 枝、叶均可药用。
桃(A. persica L.)
(2)提供工业油脂:油桐,种子含油70%,其油属干性 油,是油漆工业的重要原料;乌桕籽油,供制蜡和肥皂; 蓖麻种子含油70%,可作泻药,并可供合成工程塑料,叶 可饲养成蓖麻蚕;
(3)粮食作物:木薯Manihot esculenta,块根含有丰富 淀粉,产量高,是热带地区主粮,但含HCN,食前要浸 水去毒。是食用淀粉的主要来源,原产热带美洲;
* K (5) C5,0 A 5-∞ G∞-1
草本,灌木或乔木,茎常具皮刺; 叶互生,单叶或复叶,托叶常附生于叶柄上而
成对。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凸隆或凹陷, 花被与雄蕊常愈合成1碟状、钟状、杯状、坛
状或圆筒状的花筒(萼筒或花托筒);萼裂片 5;花瓣5,分离, 雄蕊常多数,子房上位或下位,心皮多数至1 个,分离或联合; 核果、梨果、瘦果、蓇葖果等。
♂ :*K0-5C0-5A1-∞; ♀ :*K0-5C0-5G(3:3:1-2)
油 桐
乌桕
蓖麻花解剖
蓖麻
高山大戟
一品红
山麻杆
算盘子
变 叶 木 虎 刺 梅
白背叶野桐
巴豆
经济价值
(1)提供橡胶: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原产巴西,1904 年引入我国,但一直发展不起来,直到1949年后由农垦部 队在海南云南建立了橡胶种植场,才取得极大的成功。并 把热带橡胶树的种植推进到北回归线,这一科研成果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特等奖。
Ledeb.)
羽状复叶,小叶大 小间杂,花黄色, 分布几遍全国。全 草入药,为收敛药, 并有强壮止泻作用。
棣棠花[Kerria japonica(L.)DC.]
灌木,枝绿色。叶卵形,重锯齿, 尾尖。花黄色,萼裂5,花瓣5,雄 蕊多数,心皮5。瘦果。分布在华 中、华东至华南。花入药,栽培 供观赏。
覆盆子(R. idaeus L.)
5小叶复叶,产吉林、辽宁、河北、 山西和新疆。果入药,补肾明目。
覆盆子(R. idaeus L.)
插田泡(R.coreanus Miq.)
果亦作覆盆子入药,广布于长江中、下游至西北。
山楂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亚科Ⅰ. 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
木本。 常无托叶, 心皮通常5个(偶12
至1)分离或基部联 合, 蓇葖果,少蒴果。
绣线菊属(Spiraea)
小灌木,无托 叶。花筒浅杯状, 伞房花序;萼片、 花瓣各5;雄蕊 15—60;心皮 5—2,分离。蓇 葖果。
光叶绣线菊花枝
光叶绣线菊花解剖
3小叶复叶,光亮。花单生, 白色。果梨形,密布刺。果 可熬糖、酿酒,根及果入药。
金樱子(R. laevigata Michx.)
刺梨R. roxburghii Tratt
悬钩子属(Rubus)
灌木,多刺。 单叶或复叶。 萼宿存,5裂; 花瓣5;雄蕊多 数;雌蕊多数, 核果小,集生 于膨大的花托 上,构成聚合 果。
日本樱花 C. yedoensis
本科重点特征
叶互生,常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花托凸隆至凹陷;花部5基数,
轮状排列;花被与雄蕊常结合成花筒; 子房上位,少下位。种子无胚乳。
蔷薇科是l个重要的经济科,许多种果树和花卉都原产 我国,相传神农时代已引种野蔷薇。晋代(公元405年) 以后栽培更为普遍,我国的月季、茶香月季 (R.odorata)分别于1789年和1810年传入欧洲,把反 复开花的遗传性带到了欧洲,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月季 种质,成为现代月季的鼻祖,到目前月季品种已达6 000多个,几乎所有高级的现代月季,都有中国月季的 “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