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蜡法的研究、鉴定和著述纪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先的有些研究者如耶茨(W. Yetts)、埃契森(L.Aitchison)等曾认为中国商周时期的精美礼器与乐钟,是由失蜡法铸造的(参见《猷氏铜器录》、C.辛格《技术史》第一卷和埃契森《金属史》第一卷等)。张子高也曾以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尊为商代已使用失蜡法的例证(《中国化学史稿》,P.19)。但这些说法都缺少确凿的证据,有的已被证实是不符合实情的(如四羊尊和乐钟)。
1956年秋至1957年秋 华觉明、薛君昌在林相如先生指导下组成铸造史科研小组。期间,考察了颐和园铜狮、故宫铜象,确认其为传统拨蜡法所铸。1958年《铸工》第6期刊出华觉明《中国古代铸造方法的若干资料和问题》一文(P.36),认为失蜡法在我国很早便已发明并长期流传,“失传”一说是没有根据的。
1965年秋至1966年春 华觉明、王安才经多方寻访,在北京微电机厂找到佛作老艺人门殿普。在门的指导下于北京美术公司用传统拨蜡法仿制了具有北魏风格的自在观音铜像,记录了工艺全过程并作了泥料的理化检测(铜像元件由古铜张传人刘俊卿师傅提供),并通过文献检索和函调方式对潍坊、拉萨、呼和浩特、保山等地的传统失蜡法作了调查。
1978年10~11月 应湖北省博物馆之邀,华觉明对曾侯乙墓所出铜器作了考察、研究,期间曾在该馆作学术报告,认为曾侯乙尊盘系失蜡法所铸。
1979年5~6月 华觉明在湖北省博物馆继续对曾侯乙墓出土铜器作考察、研究,提议并参与传统精铸工艺鉴定会议的筹备工作。
1979年6月20~6月26日 在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支持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于武昌召开传统精铸工艺鉴定会议。会议由三机部顾问、铸造学会理事长荣科主持,与会的有学会正、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部分常务理事和国家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馆、一机部、三机部、五机部、六机部、八机总局、中国科学院,广东、湖北、武汉市的专家学者谢辰生、缪良、韩丙告、冯富根、胡忠、张承甫、张立同、郭寿衡、林伯年、田立志、陈秀侗、周泽衡等共四十余名。与会代表在仔细考察了实物之后,经反复讨论,达成了共识、确认曾侯乙尊盘的透空纹饰附饰系由熔模铸造成形,有可能使用了某种混合蜡料。会议通过了《关于随县曾侯墓青铜尊盘铸造工艺的鉴定意见》(后作为附录之十四收入《曾侯乙墓》上册,P.646)和会议纪要。荣科《在全国传统精密铸造工

艺鉴定会议上的讲话》刊于《机械工艺
》1979年第2期(P.1)。
1979年7月 华觉明、郭德维《曾侯乙青铜器群的铸焊技术和失蜡法》由《文物》1979年第7期刊出(P.46)
1979年12月 华觉明和李京华在郑州考察淅川楚墓所出铜禁残件和铜盏,认为禁体和盏盖的纽饰为失蜡法所铸。
1980年9月 华觉明向第16届国际科学史大会提交题为《曾侯乙尊盘和失蜡法的起源》的论文。其后,由《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刊出(P.352)。另《失蜡法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分别在《科技史文集》第13辑《金属史文集》(198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冶铸史论集》(1986年,文物出版社P.239)刊出。
1980年秋冬 华觉明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双起翔师傅用拨蜡法塑制了自在观音的蜡模,再由北京金属工艺品厂依样复制了全套模具(包括蜡料、拨蜡工具、泥芯、蜡模和铜像)。这套模具由邓小平于1981年访问美国时,作为政府礼品送给了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布尔津斯基博士。
广东佛山老艺人唐煊熟谙传统失蜡法,所用工艺和《天工开物》所载酷似。1932年起,以此法铸造伍庭芳铜像、广州越秀古国铜鹤、雕塑家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等。1979年在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率领其弟子潘鹄等,复制了曾侯乙墓所出下层第62号大甬钟。该所刊印了题为《用传统的蜡模精密铸造青铜艺术铸件》的技艺总结。
汤文兴《淅川下寺一号墓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刊于《考古》1981年第2期,认为该墓所出部分铜器为失蜡法所铸。
曹献民《云南青铜器铸造技术》,载《云南青铜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1年,P28,文中论述云南早期青铜器的失蜡铸造工艺,并认为自春秋晚期始,在工艺和材料上从古到今存在清楚的承袭关系。
李增、张志禹《近半个世纪以来云南铜铸业概况及其传统工艺》,载《云南省博物馆三十周年纪念文集》,1981年,文中论述了云南地区的失蜡法。
1983年和1987年,谭德睿两次赴苏州调查传统失蜡法(俗称“苏州片”),观看了老艺人骆齐月及其弟子的演示并录像。
1985年 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刍议》在《文物》1985年第12期刊出,后收入《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1996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42),文中提及失蜡铸造技术至迟发明于春秋早中期或更

早是很有可能的。
任常中、王长青《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云纹铜禁的铸造与修
复》由《文物》1987年第5期刊出。该文详述了铜禁的形制、出土情况、修复经过和铸造工艺,指出“禁体上没有见到合范毗缝,也不曾发现有分范铸造而后铸接或焊接的痕迹”,确认其为失蜡法所铸(P.474)。
谭德睿《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一书,于198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刊印,该书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的失蜡铸造,以图录形式汇集了先秦至晚清的失蜡铸造器例,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制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埃玛·邦克《失蜡——失织法,金质牌饰铸造的一种常用技艺》,载《金属和合金应用的起始》,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88年,P.222。该文认为鄂尔多斯文化的金质牌饰是以蜡和织物为模铸作的,故称之为失蜡——失织法。作者所作模拟试验,证实了这一论断。
赵世纲《淅川下寺楚墓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载《淅川下寺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P.370。该文详述了下寺楚墓所出铜禁、铜盏、壶盖附饰等失蜡铸件的形制与制作工艺。
李京华《淅川春秋楚墓铜禁失蜡铸造法的工艺探讨》,《文物保护和考古科学》,1994年第1期,P.39,其基本观点与上引任常中、赵世纲两文相同。本文又见于《青铜文化研究》第1辑,1999年10月,文中认为“这种类似的精品铸件不是孤例,在楚国境内及相邻的国度之内……还可能继续出土。”
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起源诸问题的思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年第2期,P.43,该文论述了商代的焚失法,认为它是失蜡法之先河;并列举了湖南岳阳楚墓所出恿儿盏附饰、浙江绍兴出土的徐国铜屋等先秦失蜡铸件实例,认为徐国铜屋中的铜人和钅焦盉附饰以及恿儿盏附饰均为失蜡铸件,早于淅川铜禁又较原始,表明淅川铜禁和曾侯乙尊盘复杂的失蜡铸造工艺出现之前,有一个由简入繁的技术演变过程。
1999年大象出版社刊印的华觉明所著《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和此前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刊印的苏荣誉、华觉明等所著《中国上古金属技术》,都以专节论述了先秦失蜡法及其起源等。
谭德睿《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2期,P247,认为“这种(陶范铸造)技术进步同时显示了中国青铜铸造技术从分块陶范法发展到鼎盛时期(商晚期)后,终于出现不需分范的焚失法铸造。由组合块范法——焚失法—

—失蜡法是一个继承发展的历程。”
巴纳于20世纪90年代初考察了广西、海南等地的南方青铜器,认为有些提
梁卣上的提梁没有范线,应是用“失绳法”铸作的。
蒋素华在《特种铸造与有色合金》2002年第2期发表的《中国古代铜器的瑰宝——重金络壶》中,介绍了南京博物院战国中期错金银陈璋园壶复杂精致的96条盘龙可能的铸造工艺。
2003年3月商都网报道 李学勤赴河南叶县考察新出的古代青铜器,认为部分器件可能系失蜡法所铸。2003年12月,谭德睿应李学勤之请,赴叶县考察铜器,向叶县文化局出具了《鉴定初步意见》,确认透雕附饰为失蜡铸件。
2003年10月 华觉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商周青铜器的技术考察》由《青铜文化研究》第三辑刊出(P.56),其中述及楚王盏、薰炉(97、27)、带钩(204664)和铜镜(汉魏时期)等早期失蜡铸件。又,1994年春,华觉明在纽约期间应著名收藏家波尔·辛格之邀,参观了他的藏品,其中有若干件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失蜡铸件。
万俐在《东南文化》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吴越、晋楚青铜器制造技术对比研究》中,对陈璋圆壶上96条盘龙可能是陶范铸造成形提出质疑。
2005年10月 华觉明和萧惠芳所撰《楚王盂——已知中国最早的失蜡铸件兼论失模法及其工艺演变》由《青铜文化研究》第四辑刊出(P.80),部分内容已在《中国古代金属技术》一书中摘载(P.177)。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载饶宗颐《楚共王熊审盂跋》,认为此盂为失蜡铸件(楚共王熊审盂即前文所述楚王盂)。
2006年1月6日《科学时报》载王昌燧答记者问,称“最近董亚巍等对我国青铜范铸工艺的系统总结,周卫荣等关于我国汉代之前没有失蜡法铸造技术的见解,进一步展现出我国冶金考古领域的厚实基础。”
2006年4月,《江汉考古》第2期刊载周卫荣、董亚巍、王昌燧等先生的文章《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称先秦时期“既没有失蜡法铸造的器例,也没有失蜡法工艺产生的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雕塑艺术是西方的传统,所以西方很早就发展了颇具特色的蜡型铸造工艺”,失蜡法“不可能从中国特色的范铸工艺思想体系中产生”等等。该文认为淅川铜禁和曾侯乙尊盘的透空附饰都是分铸和铜焊而成。
2006年7月12日 《中国文物报》刊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杨益民先生所写《冶金考古研

讨会综述》一文,重述了前文观点。其中提到了李晓岑认为古滇国贮贝器应为失蜡法铸件,而有人则认为“牛油、羊油不大可能在云南温暖气候中成型”,“既然
个别动物造型确定为范铸而成,那么其他动物造型也应为范铸制品”。文章还介绍了吴来明关于镂空铜镜不是失蜡铸件的观点,并认为“上海原生土很难烧制成模和范”。
2006年7月 中国文物报刊出周卫荣、董亚巍、王昌燧等先生的文章《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除重述前文观点和论据外,还提出要“重新认识中国古代青铜范铸工艺”。7月28日,《楚天都市报》对曾侯乙尊盘的成形作了同类的报道。八月初《湖北日报》刊登的文章,再次重申了这些观点。
2006年8月13日至8月15日 华觉明、谭德睿和河南博物院任常中、王玮、李宏、杜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郝本性、李京华、赵世纲、陈彦堂等先生一起考察了院藏淅川楚墓所出铜禁等青铜器件,就有关问题作了研讨;和在已故古铜张传人王长青师傅指导下参与了铜禁修复全过程的郭移宏、马新民两位先生,就铜禁铸造工艺及其修复进行了座谈与切磋;又赴叶县考察了春秋许墓出土的透空饰件等青铜器件。通过实物考察和学术交流,再次确认淅川铜禁和叶县透空饰件均由失蜡法铸造成形,具有自身特点的中国失蜡法是先秦铸师的辉煌和影响深远的重大技艺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