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资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包括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不仅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添彩,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中国各个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等。

这些地区以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不同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

以下是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的资料介绍。

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人民以勤劳智慧和勇敢顽强的精神享有盛誉。

壮族的传统节日包括壮年节、火把节、龙舟节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藏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区。

藏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以寺庙和拉萨布达拉宫等建筑物为代表,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藏族人民也以唐卡画、雪山舞等传统艺术形式而闻名。

维吾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的语言和文化与中亚地区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如乌鲁木齐大巴扎和《六市秧歌》等,将维吾尔族的独特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萨克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哈萨克族人民以驯化马匹和牧羊为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擅长骑术的民族之一。

他们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形式独特,例如马头琴和草原舞等。

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只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几个例子。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他们的传统服饰、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都反映了他们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

通过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和谐。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建设。

关于壮族的演讲稿题目

关于壮族的演讲稿题目

关于壮族的演讲稿题目壮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壮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壮族的文化和传统。

首先,我们来谈谈壮族的服饰文化。

壮族的服饰以青、白、黑为主色调,男性通常穿着白色长袍,头戴黑色或蓝色头巾,腰间系着白色或黑色的腰带,脚踩布鞋或草鞋。

女性则穿着青色上衣和长裙,头戴彩色头巾,脚踩布鞋。

壮族服饰简洁大方,体现了他们的朴实和勤劳。

其次,壮族的饮食文化也是其独特的一面。

壮族人民饮食清淡,以米饭为主食,喜欢吃酸辣、鲜香的菜肴。

他们擅长制作腊肉、腊肠、腊鱼等腌制食品,还有著名的壮族酸汤米粉和酸汤鱼,口味独特,美味可口。

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用酒款待客人,酒席上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再者,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壮年节、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八等,这些节日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传统习俗。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举行龙踩、马灯、打牛、跳芦笙等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最后,我想说说壮族的音乐舞蹈文化。

壮族有着悠久的音乐舞蹈传统,壮族的歌舞形式多样,如芦笙、牵歌、木鱼舞等,这些歌舞富有民族特色,舞蹈舒展大方,音乐悠扬动听。

壮族的芦笙是中国古老的管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民族乐器明珠”,在壮族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壮族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的服饰、饮食、节日、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通过学习了解壮族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建设美好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民族学复习资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政策解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民族学复习资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政策解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民族学复习资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政策解读民族学,作为文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人类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政策。

本文将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的相关考试内容,为考生提供复习资料,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56个民族中的11个民族。

这里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广西的重要特点。

首先,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也是广西的主要民族之一。

壮族文化深厚且独特,包括壮族音乐、舞蹈、服饰、节日等方面。

壮族歌声悠扬动听,壮族舞蹈热情奔放,这些都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乐趣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其次,广西还有许多其他的少数民族,如瑶族、苗族、侗族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瑶族的纺织技艺和苗族的刺绣工艺都是瑶族和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广西的多元民族文化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分析对象。

第二部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

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首先,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古至今,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例如,藏族文化中的唐卡画艺术、蒙古族文化中的马头琴音乐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研究。

其次,少数民族文化是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一直是多民族共同生活、融合发展的典范。

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和睦与繁荣。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和谐共处的象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多元社会的建设中。

少数民族之壮族的传统节日大全

少数民族之壮族的传统节日大全

少数民族之壮族的传统节日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少数民族之壮族的传统节日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我国少数民族壮族有哪些传统节日?收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铜鼓节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

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

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

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

比赛往往通宵达旦。

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

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蛙婆节东兰、南丹、天峨等县壮族民间传统节日。

俗称蚂拐节。

节期从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为单位或几个村寨联合举行,有“请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仪式。

整个节日活动以赞颂蛙神给人间带来雨水、保佑丰收的功绩贯穿始终,为乐神娱伯歌舞盛会。

人们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圣,抓获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拥戴,并成为当年主持祭蛙仪式的首领。

现代蛙婆节已演变成群众娱乐节庆活动和歌会,故又有“蚂歌会”之称。

吃立节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民间节日。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或“补过春节”。

相传在189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进犯边疆,为打击侵略者,当地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所以未能按时过春节。

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欢庆胜利,补过春节,并相沿成俗。

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农具节花婆节壮族的传统节日。

民间传说,壮族始祖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

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

所有的人都是从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故其被奉为花婆神。

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

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广西常识

广西常识

广西常识1、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议》。

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将“僮族”改为“壮族”,“广西僮族自治区”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2、1958年1月20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公布壮文方案的决定》,要求在壮族地区逐步推行壮文。

同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将原“桂西壮族自治州壮文学校”更名为“广西壮文学校”。

3、1958年1月22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广西各族人民及广西军区、驻邕部队代表共5000多人。

4、1958年2月,国务院第六办公室召集有关部门讨论决定新建一级标准的南宁新机场。

5月开始选址,机场新址定于吴圩一带。

1959年3月底,机场建设正式动工,1962年11月26日投入使用。

5、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宁开幕。

大会选举韦国清(壮族)为首任自治区主席,并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宣布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6、1958年3月14日上午,南宁各族各界人民在自治区体育场举行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大会,会后举行了有6万人参加的盛大游行活动,游行队伍从体育场出发,经过新民路、民乐路、共和路、新华街等主要街道。

7、1958年前来南宁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庆典的中央代表团团长是贺龙。

8、西津水电站是由广西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广西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国内建成的第一座大型低水头河床式水电站,1958年10月开工建设,1966年6月第一台机组建成发电。

9、1958年开工建设的青狮潭水库,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切关怀。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桂林漓江游船上详细询问水库建设有关情况,并亲自修改了水库建设规划图。

33、1958年,专门为迎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而兴建的项目是自治区展览馆。

10、广西大学成立于1928年,1936年广西大学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

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

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

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下面店铺为你带来资料。

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共有1520.71万人,占壮族总人口的87.81%,主要聚居于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防城港市等地,全区均有分布。

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万人,散居在云南地区的有12.9万人;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有4.2万人,另有4000余人居住在与连山毗邻的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有1.6万人;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有5000余人。

壮族居住地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

[7] 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

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

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

壮族地区气候温和,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

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

壮语与贵州的布依语、海南的临高话、越南的` 岱依语和侬语基本相似大同小异,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壮语国际上普遍划分属澳台语系或台-卡岱语系,国内一般划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 [7] 分南北两种方言,方言下有大约20多种次方言(土语)。

壮族服饰简称“壮服”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

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

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

用大青(一种草本),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壮族的文化传统

壮族的文化传统

壮族的文化传统1、三月三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

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壮族民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脚韵。

有盘歌、哭嫁歌、贺新居歌、生活歌、农事歌、时政歌、历史歌,等等。

壮歌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谜、盘问的形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

壮族有定期聚会唱歌的传统,唱歌的地点也比较固定,这种集体唱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

其源于先民们祭祀神灵祈求生育和丰收的宗教活动,而后逐步演变成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择偶”的一种社交活动,又进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游乐节日。

每到圩日,远近几十里内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汇集于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欢节。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2、牛魂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

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

传说牛王原来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帮助人们耕作。

人们感激他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3、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敬祖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

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糕做馍,并用彩色纸裁成四季衣裤,以备祭祀之用。

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后,入夜还要到山角河边,进行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祈求野鬼别来作祟。

4、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

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

壮族文化与民间风俗

壮族文化与民间风俗

壮族文化与民间习俗℅一、壮族族源及社会历史的发展(一)壮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现有1700多万人(2001年),其中,92%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江华县清塘壮族乡和贵州省从江县的几个壮族乡境内,尚有少部分散居于全国各地,形成大聚居小分散的分布格局。

壮族是一个据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

她源于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骆越部族。

“百越”亦称“百粤”,是越族支系众多之意。

据《吕氏春秋·恃君览》记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

”《汉书·地理志》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其中,先秦时期分布于华南——珠江流域的是西瓯、骆越部族,秦汉时又有“南蛮”、“蛮越”、“蛮夷”、“蛮僚”、“蛮里”之称。

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僮(壮)即旧越人也。

”实际上,古籍中如《礼记》所说的“南方曰蛮”、《汉书·地理志·南蛮传》等冠以“蛮”字的族类名称,只不过是用音译汉字所记而并非“野蛮”之字义。

壮人旧时自称“布蛮”,讲壮话叫“讲蛮”。

壮语“蛮”(国际音标ban)含耕作区、居住地、家之意。

在与壮族同源的泰语、老挝语中,就保持着“蛮”的原义,“回家”叫“贝蛮”(bai ban)。

壮语的“蛮”(ban ),作为地名又写作板、曼、晚、番等近音字,现多指称“乡村”,这是在出现城镇之后的泛称。

广州古称“番禺”(ban yon),就是秦末汉初佗建立的以越人为主体的南越国都城。

对汉文古籍中作为族称的“蛮×”的误解歧义,应当加以澄清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壮族的先民就以瓯邓、桂国、苍梧、产里、乌浒、俚、僚等名见称于古籍,宋代始在局部地区出现“撞”、“僮”的称谓,明代又有“亻良”、“仲”等类称。

这些名称,大都被封建统治者加上反犬(犭)旁予以侮辱和歧视。

一年级 56个民族资料

一年级 56个民族资料

一年级 56个民族资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目前共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的民族资料。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主体。

汉族的语言是汉语,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被广泛使用的象形文字。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他们的传统饮食有饺子、汤圆、月饼等。

壮族是我国第一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的语言是壮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舞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壮年节、火把节等。

他们喜欢吃米粉、酸汤鱼等特色食物。

满族是我国的第二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满族的语言是满语,他们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和建筑风格。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端午节等。

他们喜欢吃糖葫芦、锅包肉等美食。

藏族是我国的第三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藏族的语言是藏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建筑风格。

藏族的传统节日有藏历新年、雪顿节等。

他们喜欢喝酥油茶、吃青稞等食物。

维吾尔族是我国的第四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的语言是维吾尔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牛羊节等。

他们喜欢吃馕、羊肉串等美食。

苗族是我国的第五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

苗族的语言是苗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民间艺术。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龙船节等。

他们喜欢吃酸汤鱼、酸辣粉等特色食物。

彝族是我国的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

彝族的语言是彝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歌舞。

彝族的传统节日有火把节、盘山节等。

他们喜欢吃酸奶、过桥米线等美食。

布依族是我国的第七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

布依族的语言是布依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龙船节等。

他们喜欢吃酸汤鱼、酸辣粉等特色食物。

朝鲜族是我国的第八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等地。

朝鲜族的语言是朝鲜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壮族歌谣,被誉为壮族的百科全书,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族风情的文化遗产。

它既有传统诗歌的韵律美感,又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是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宝贵财富。

一、壮族歌谣的概述壮族歌谣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口耳相传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历经演变,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歌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既有歌颂祖先、赞美自然的,也有抒发爱情、诉说生活的。

二、壮族歌谣的特点1.独特的韵律:壮族歌谣采用五言、七言等句式,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体现了壮族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

2.丰富的表现手法:壮族歌谣运用夸张、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歌词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特点。

3.浓厚的民俗风情:壮族歌谣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三、壮族歌谣的分类与内容壮族歌谣可分为劳动歌、风俗歌、叙事歌、爱情歌、哀婉歌等类别。

其中,劳动歌用以激发劳动者奋发向前,抒发对劳动的热爱;风俗歌描绘了壮族各种传统节日的热闹场面,传递了壮族人民的信仰与智慧;叙事歌讲述了壮族历史传说、民族英雄的故事,传承了民族精神;爱情歌以浪漫抒情的笔触,展现了壮族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哀婉歌则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四、壮族歌谣的价值与意义1.历史价值:壮族歌谣是研究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壮族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2.文化价值:壮族歌谣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壮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

3.教育价值:壮族歌谣传递了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对壮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4.艺术价值:壮族歌谣以其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五、传承与发扬壮族歌谣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挑战。

我们要重视壮族歌谣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新福壮文自学资料(文字)

新福壮文自学资料(文字)

前言:壮文历史壮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古代南方百越人的直系后裔,是中国人口第二大民族(仅次于汉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壮侗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

壮族与中国的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黎8个民族,越南的岱、侬、泰、布依、热依、佬、泐、山斋、拉基、布标10个民族,老挝的佬、普泰、泐、润、央、赛克6个民族,泰国的泰、佬族,缅甸的掸族,印度的阿洪人是同根生的民族,都是来源于古代百越人。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区,大多数都是聚居在一起。

壮文(Sawcuengh)是壮族人民的文字,用来书写本民族的壮语。

壮语属于壮泰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泰国语、老挝语是亲属语言,都是来自于古越语(百越民族语言)。

(一)刻画文阶段早在百越时期,壮族先民所处的珠江流域是区别于中原地区的自成一体的百越文明体系中,在创造灿烂的稻作文化和青铜文化的同时,古代壮文也开始萌芽了。

壮族先民刻画的图形,有的已经向文字转变,如表示壮语“坐”的意思。

但随着秦国消灭六国统一中原华夏地区后,秦国对百越地区进行了侵略,发生的战争叫“秦瓯战争,或秦攻百越之战”,在西瓯国主导的百越抗秦失败后,岭南(两广和海南)百越地区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机会,在秦国“书同文”的民族文化消灭政策下,壮族先民的文字萌芽也被扼杀在摇篮里,刻画文的发展从此被冲断。

(二)古壮字阶段:大约在一千多年前隋朝时,壮族人民在与汉人的交往过程中,壮族知识分子根据壮族语言的特点和汉字的造字原理创造了“古壮字”,如“犩”是壮语的vaiz(水牛),“鲃”是壮语的bya(鱼),“曼”是壮语的manj(村)等等。

在唐代,古壮字尚处于成形阶段,它在唐代的史籍里出现不是很多,还未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

到了宋代,对古壮字的记载多了起来,宋代的古壮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范围也日趋扩大,已经涉及投诉文书(牒)、案事讼状(诉)、票证凭据(券)、合同契文(约)等各个方面。

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

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

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广西壮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状况。

壮族,作为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塑造了壮族的民族特色,还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本文首先对壮族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要回顾,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接着,将详细介绍壮族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等方面,揭示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壮族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分析传统文化对壮族人民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壮族在当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实现壮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促进壮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壮族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化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二、壮族的传统文化壮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壮族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宗教、民俗、饮食以及建筑等。

语言方面,壮语是壮族人民的主要交流工具,它承载着壮族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壮语的丰富词汇和独特语法结构,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在文字方面,壮族曾经使用过方块壮字,这是一种基于汉字但又有自己独特系统的文字。

尽管现在方块壮字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但它仍然是壮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文学方面,壮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布洛陀》《姆六甲》等,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和信仰,也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艺术方面,壮族的传统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刺绣等,这些艺术形式往往与壮族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紧密相连。

例如,壮族的刺绣艺术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设计而著称,是壮族女性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音乐和舞蹈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复习资料——自然地理要点总结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探讨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对于考研地理的复习而言,掌握自然地理的要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特点,总结自然地理要点,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东经104°29' - 112°04',北纬20°54' - 26°24'之间。

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广西东临广东,西隔北部湾与越南相望,南界滇池,北接贵州、湖南交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 地形特征广西地势复杂多样,可分为五个区域:南部丘陵、西部山地、中部盆地、东北部盆山区和北部平原。

其中,南部丘陵区和西部山地区地势较为陡峭,分布有众多丘陵和山脉;中部盆地地势相对平坦,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东北部盆山区地势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北部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农业发展。

二、气候特点广西气候温暖湿润,呈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交汇的特点。

1. 季风气候广西夏季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充沛,容易出现热带风暴和台风;冬季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但仍然较为温和。

2. 湿润气候广西年降水量较多,全年湿润,有“多雨之乡”之称。

雨季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其余时间相对较干燥。

三、地理景观广西自然地理景观独特,拥有众多名山、巍峨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多样的河流湖泊。

1. 名山广西有多座著名的名山,如龙胜喀斯特世界地质公园、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百色平乐古崖壁画等。

这些山峰形态各异,景色壮丽,是旅游观光的热门景点。

2. 喀斯特地貌广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之一,拥有众多的喀斯特溶洞、天坑、石林等景观。

典型的代表包括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和贺州百龙潭。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地理知识点与地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地理知识点与地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地理知识点与地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地理知识点与地解析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学科,是考研地理学专业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考研地理学的复习过程中,了解广西地理知识点以及对其进行地解析,将会对提高考试成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东经104°29′- 112°04′,北纬20°54′- 26°24′之间。

其辖域包括广西各地,总面积为23.67万平方千米。

广西地势、气候多样,分布有广西山地、岭南丘陵、西南丘陵、红土高原和南珠江平原等地貌类型。

广西地理位置特殊,北界重庆市、贵州省,东界广东省,西南界云南省,南界越南等国。

这使得广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广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二、广西地理知识点1. 地理座椅广西地处中国南部,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地区。

其纬度分布较低,南部属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

由于地势高低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广西的气候也各不相同。

广西的气候以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广西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气候特点对广西的农业、旅游和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地貌类型广西地势复杂多样,分布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广西山地、岭南丘陵、西南丘陵、红土高原和南珠江平原等。

(1)广西山地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和东部,主要包括欧洲山地、五岭山地等。

广西山地地势陡峭,山势峰峦,其中的一些山峰海拔较高,如白云山、龙脊梯田等。

(2)岭南丘陵属于热带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

这些丘陵地形起伏不大,丘陵丘峦连绵不绝,适合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3)西南丘陵位于广西境内,呈南北走向。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

壮族三⽉三⼿抄报内容资料壮族三⽉三⼿抄报内容资料 三⽉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时在农历三⽉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提到三⽉三,⼈们就会联想到“中国⼴西壮族”,以下是为⼤家分享的壮族三⽉三⼿抄报内容资料,供⼤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西壮族三⽉三由来 农历三⽉初三,俗称“三⽉三”,是壮族⼈民举⾏歌圩的⽇⼦。

因此,⼜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

因为过去壮族⼈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

岩洞⾥是神圣的地⽅,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由歌唱。

“如今⼴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传”这句在⼴西流传的⼭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出⽣在⼴西宜⼭⼀个渔民家⾥。

从⼩爱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成歌。

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把刘三姐抛⼊河中。

刘三姐顺⽔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活在鱼峰⼭下。

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

后来她与⼀青年猎⼈结为夫妇,就⼀直在这⾥传歌。

莫怀仁得知后,⼜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鱼峰⼭下⼩龙潭。

半夜,⽉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骑在⼀条鱼背上,⼀边唱歌⼀边腾空⽽去。

⾃此,⼈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

后世的⼈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三,刘三姐“成仙”的⽇⼦,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宋⼈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

宋元以后,壮族⼭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分盛⾏。

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以致数千⼈聚唱的⼤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便穿上节⽇的盛装,云集⼭头旷野或⽵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

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歌,使这⼀传统的民族节⽇充满了迷⼈的⾳韵。

介绍壮族的民族特色作文

介绍壮族的民族特色作文

介绍壮族的民族特色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壮族,一个独特的民族》。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有一个很特别的民族,叫做壮族。

有关壮族资料

有关壮族资料

有关壮族资料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下面店铺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壮族这一民族,欢迎阅读。

壮族简介1990年人口1548万。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

2005年,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壮族人口为16926381,占全国人口1.2700%.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

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

壮族语言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分南壮语和北壮语两种方言。

方言下有2大约20多种次方言(土语)。

壮语有自己的文字,从中国的唐代(7世纪)就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

这种文字也是古南诏国的官方通用文字,由壮族先民獠人由贵州引进岭南壮区。

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多用于书写地名,编山歌、记事。

1950年代,中国政府帮助壮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但壮文一直没有能正式的进入到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系统,没有进入到壮族孩子的课堂。

壮文基本就是某种政治需要的摆设品。

壮族建筑特色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

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

壮、侗、瑶、苗、汉都有。

多为两层。

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

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禾、杂物。

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

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

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既雄伟又壮观。

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

居室格局,各处自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1990年人口1548万。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

2005年,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

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

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

广东的连山、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

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广西最常见的自称和他称主要有“布(僮)壮”“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侬”等20多种,云南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壮族艺术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礼仪介绍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

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

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

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历史人物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长河中,都涌现出许多伟大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

“一种文明所产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

”壮族也不例外,因而壮族杰出历史人物向来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如下一些群英:译吁宋——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

秦瓯战争时期,带领西瓯人抗击秦军的部族联盟领袖。

桀骏——秦代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闻名中外的山地战开山鼻祖。

黄乾曜——西原黄峒壮族首领。

黄少卿——唐代西原农民起义领袖。

冼夫人——岭南地区俚人领袖,周恩来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

侬智高——曾建“大历国”、“南天国”。

瓦氏夫人——抗倭英雄。

卢六——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后被追封为嘏王。

萧朝贵——太平天国西王。

韦昌辉——太平天国北王。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

蒙得恩——太平天国赞王。

林凤祥——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李开芳——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黄鼎凤——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吴凌云——清代农民起义领袖、建“延陵国。

郑献甫——清代学者。

陆荣廷——旧桂系首领。

岑毓英——云贵总督、清代抗法英雄。

岑春煊——两广总督。

卢焘——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

韦拔群——中国现代农民运动领袖。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

韦国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甘苦——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覃应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世有现代壮王尊称。

李宁------著名体操运动员。

韦唯——国际著名歌唱家。

赵传----台湾著名歌手张弦子---大陆著名女歌手黄觉——大陆著名演员严当当——中国大陆民歌歌手汪小敏——2011花儿朵朵全国决赛总冠军节日庆祝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另外有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日。

壮族的春节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

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

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

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

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

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

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

“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

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

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

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

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

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

它的“头”要圆滑。

“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

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

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

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陇端节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

“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

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

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

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

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

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

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

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

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

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

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吃立节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

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

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

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

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

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娅拜节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

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

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

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

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

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壮年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

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

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

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

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

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

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

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不过壮年的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同。

壮族风俗习惯建筑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因为我们的周围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欢都难,呵呵~)。

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

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现在好多了,因为改革开放了嘛0。

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

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

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这个有一部份居民还保持着)。

服饰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

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炮火”入洞房壮族的一种婚俗。

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

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

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

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

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

“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

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

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

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