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2a379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e.png)
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马破伤风在部分地区又称脐带风或强直症,破伤风梭菌侵入至马体内之后,会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产生毒素引发感染导致动物肌肉痉挛。
马患病后首先可见的症状是其全身大部分的骨骼以及肌肉呈现僵直性痉挛或收缩,且此状态的持续性较长,若此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则会出现明显的反射兴奋性表现。
破伤风的流行性较强,无季节性特点,其发病与日常对其体表的管理保护或清洁不当有关。
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异物刺伤或其他类型的组织损伤都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加大破伤风的发生几率,破伤风梭菌侵入马体内,能在厌氧环境下出现快速且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导致马出现毒血症。
则出生小马断脐的伤口消毒不好,也容易感染。
另外,对马的手术治疗或剪毛,操作不规范或清洁不到位也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
因此,需要加强对破伤风梭菌的侵染途径的研究与分析,加强对马的饲养管理及对马体表面组织的保护,尽可能避免马体表面出现深部损伤,以保障马的健康养殖。
1 病原特点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体,破伤风梭菌是自然环境和动物肠道系统中的常在菌,革兰氏阳性,属于典型的厌氧菌,菌体的形状为长杆状且两端钝圆形,菌体上有鞭毛,且能够通过鞭毛的摆动运动,该菌体无荚膜,但有芽孢,菌体顶端是芽孢生长的部位,整体看该菌体的形状与鼓槌状较为类似,菌体在人工培养物和动物体内繁殖生长时,均能散发出大量的外毒素,且毒性较强,极易产生溶血毒素以及痉挛毒素。
在空气及光线等外界条件刺激之下,毒素的毒性会有所减弱,但在少氧以及遮光环境下毒素的毒性明显增强。
该病毒的芽孢抵抗能力非常强,在干热环境下,即便是80℃的温度,其仍能连续抵抗1h左右,而完全煮沸的状态下,能坚持1~3h,如在3%的福尔马林中浸泡,能坚持24h,如在10%的碘酊中浸泡,则会在10min左右死亡,该病菌的芽孢在阴暗或干燥的环境下甚至能够存活10年之久。
2 流行病学特征破伤风是人畜共患病,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如马身上带有伤口,在破伤风梭菌污染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则极易导致马感染,虽然大部分家畜均可感染破伤风梭,但马、骡、驴对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弱,而家禽则少有患病。
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
![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9f5dfd258fb770bf68a55b4.png)
农业技术N692019年12月·下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张忠湛 穆国冬 王晋 □ 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摘 要 如果未仔细观察马鹿破伤风病,在早期阶段将难以被发现,等到马鹿破伤风病临床症状显著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马鹿治疗时间延长,继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将迁浅析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以期能够有效治疗马鹿破伤风病。
关键词 马鹿;破伤风病;防治技术破伤风被称之为强直症,主要是由破伤风梭菌所致,人畜均能够感染此病。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在自然界中,是危害畜禽也发展的一种传染病。
破伤风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全身肌肉出现持续痉挛性收缩,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显著增高。
马鹿动作敏捷且听觉与嗅觉较为发达,人类难以接近马鹿,因此一旦马鹿患有破伤风病,人类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救治,一旦耽误治疗时间,势必会导致病情蔓延。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新疆某饲养马鹿的养殖户(总共饲养100头马鹿)有10头发生破伤风病[1]。
本文将总结马鹿破伤风病的具体防治技术。
1 马鹿破伤风病的发生原因、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发病机制分析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新疆天山马鹿发生破伤风病的主要原因是消毒不严格以及未采取合理的消毒方法。
有数据表明,马鹿破伤风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是感染破伤风梭菌。
如果马鹿出现外伤,此时未严格消毒,将会造成感染[2]。
马鹿破伤风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发病类型多为散发型,仔马鹿发生率高于成年马鹿。
调查研究显示,每年的5月,饲养马鹿的养殖户微课增茸会进行切茸手术,如果此时未严格消毒,将会导致感染;每年的7月至9月是产茸季节,如果未彻底消毒,将会导致感染;每年8月至11月是配种季节,如果断脐消毒不严,将会导致感染。
日常饲养马鹿时未严格管理,导致马鹿出现不同程度外伤,而人类未及时处理外伤,将会导致马鹿感染。
当破伤风梭菌侵入马鹿机体内后,在水肿组织存在条件下或其他化脓菌共同侵入时,菌体会被大量繁殖,继而产生毒素,发生破伤风病[3]。
2 马鹿破伤风病后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分析马鹿在感染破伤风病后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1)精神沉郁;(2)两眼呆滞;(3)站立姿势不自然且过于强硬;(4)活动时缓慢且谨慎;(5)饮水时从口角流出;(6)驱赶时极易跌倒,跌倒后不易站起;(7)面部肌肉紧缩且四肢关节弯曲困难;(8)病情恶化后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鼻孔张如喇叭且呼吸急促;(9)仔马鹿常伴有腹泻发生,体温持续维持在38.5°C。
马属动物破伤风病的诊治
![马属动物破伤风病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65950483680203d8ce2f2479.png)
由于 破 伤 风 杆 菌 产 生 毒 素 损 伤 神 经 系 统 .所 以 动 物 表 现 m 一 系 列 神 经
性 症 状 :体 温 在 前 期 正 常 ,后 期 升 高 ,
弯 及 角 弓反 张 , 四肢 借 助 吊 带 能 够 自
行 负 重 站 立 的 患 畜 愈 后 良好 :治 疗 过 程 中 ,症 状 得 以 控 制 ,无 明显 发 展 者 , 如 能 耐 过 7天 愈 后 良好 ,反 之 治 疗 过 程 中 . 症 状 渐 进 性 发 展 .多 半 在 7天 内 会 导 致 死 亡 :治 疗 过 程 中 无 明 显 并
张 4 m 以上 ( 扁 指 宽)愈 后 良好 , 口 c 二 角 开 张 4 m 以 下 , 愈 后 不 良 ;头 部症 e 状 f 关 紧 闭 、双 耳 直 立 、瞬 膜 突 、 牙
由 于 破 伤 风 杆 菌 是 厌 氧 菌 。 动 物 感 染 该 病 菌 必 须 具 备 开 放 性 伤 口 和 厌 氧 环 境 两 个 条 件 。 家 畜 一 旦 感 染 ,杆 菌 很 快 潜 入 伤 口 深 部 组 织 , 在 适 宜 的 环 境 进 行 繁 衍 , 产 生 大 量 毒 素 引 起 动 物发病 。由于破 伤风 发病时 动物伤 口 已愈 合 , 外 观 难 以 找 到 原 发 病 灶 , 给 破 伤 风 的 诊 断 带 来 一 定 的 难 度 就 横
全 杀死 。
12 发 病 机 制 .
山县 10例 破 伤 风 病 畜 来 看 , 驴 较 多 2
的 患 畜 愈 后 良好 ;对 称 部 位 肌 肉 张 力
(5、马 次 之 (5、骡 少 见 (O。这 与 8) 2) S)
横 山 县 驴子 存 栏 量 较 多 有关 。
马破伤风的诊治_蒋桂林
![马破伤风的诊治_蒋桂林](https://img.taocdn.com/s3/m/29048036bcd126fff7050b9a.png)
十余万元的骑乘良 种 马 患 病,经 当 地 兽 医 诊 断 疑 似 为破伤风,病马约 3 岁 左 右,躯 干 高 1.7 m,体 重 约 400kg。两耳竖 立 不 能 摆 动,眼 睑 半 闭,瞳 孔 散 大, 鼻 孔 张 开 ,头 颈 伸 直 ,四 肢 外 撇 站 立 ,全 身 僵 直 ,从 厩 舍 往 外 牵 出 ,运 步 缓 慢 ,强 拘 如 木 马 状 ,神 志 清 醒 ,体 温正常。询问了解该马前几天与另一匹马有打斗咬 伤的病史,仔细检 查 受 伤 部 位,发 现 明 显 脱 毛,表 面 已 基 本 结 痂 愈 合 ,用 力 按 压 时 马 有 疼 痛 感 ,且 有 少 量 液 体 渗 出 。 综 合 各 方 面 因 素 ,诊 断 为 破 伤 风 ,并 给 予 了 治 疗 处 理 。 治 疗 到 第 3 天 ,病 情 有 所 控 制 ,第 8 天 基本恢复,两周 后 回 访 已 完 全 康 复。 诊 治 情 况 总 结 如下。 2 临 床 症 状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第48卷)第3期 79
马破伤风的诊治
蒋桂林
(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陕西 汉中 723000)
1 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 情 况 2011年 3 月 21 日,本 市 金 华 马 场 的 一 匹 价 值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感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感病原因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a2a7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f.png)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感病原因及防治方法韩先超【摘要】马属动物为破伤风的最易感动物,发病率高于其他动物,马属动物破伤风若能得到及时妥善的早期及中期治疗,90%以上的患畜均可康复,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产生高致病性毒素,引起动物发生痉挛,脱水和酸中毒等生理失调而死亡,即使某些痊愈病畜也会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文章通过对破伤风病例的诊断、感病原因、治疗等的叙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该病的治疗作以总结,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马属动物;破伤风;治疗【作者】韩先超【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东大屯动物卫生监替所【正文语种】中文马属动物为破伤风的最易感动物,所以马属动物破伤风发病率高于其它动物。
近两年来,我们对全乡及周边地区马、驴、骡等大型动物的调查和治疗,发现马属动物破伤风感病的机率越来越高;加之因笼头不当造成颈部勒伤,装蹄时造成蹄部钉伤,蹄角质发育不良,发生蹄底刺创,使役过程中发生深部组织刺伤,以及去势、断脐带、阉割等外伤处置不当等而易引发本病,还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病例看不到外伤,或因潜伏期内伤口已经痊愈,或经肠胃粘膜损伤感染而导致此病。
所以,对马属动物为破伤风的治疗迫在眉睫。
【1】一、马属动物破伤风的症状典型的马属动物破伤风因有特异的木马状而不难确诊。
主要表现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流涎,咬牙,口臭,瞳孔散大,鼻孔开张似喇叭状,腹部紧张,尾根高举,四肢因强直而外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木马状,另外各关节屈曲困难,运步障碍,对外受刺激以后全身肌肉强直和瞬膜突出,表现恐惧不安,出汗和发抖,肌肉痉挛加重,体温正常,呼吸浅表增数,脉搏细弱粘膜发绀。
用一手拉起下颔呈水平状态后,轻拍下颔;此时可见膜在拍打的瞬间脱出,并缓慢复原。
重者反射亢进,对光及音响特别敏感,牙关紧闭,口流清涎,闪骨突出,行走如木马,四肢开张,不能弯曲,伸头直颈,两耳直立,尾直,卧地难起或不能起立,体温稍高(后期基本正常),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色发红,结膜发绀,脉弱细数,后期易出汗,久卧形成褥疮,极度的营养不良。
马破伤风鉴别诊断与治疗讨论
![马破伤风鉴别诊断与治疗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52353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4.png)
健康养殖·诊疗2021.05 畜牧业环境91摘 要:破伤风是一种中毒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破伤风梭菌分泌的外毒素引发的疾病,人类和牲畜的伤口若是感染破伤风梭菌,尤其是马在分娩、阉割或者是出现外伤而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感染这种毒素将会直接散发发病。
本文主要就马破伤风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马破伤风;鉴别诊断;治疗1 前言破伤风也被叫做强直症,也就是俗称的“锁喉风”,这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主要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具有散发特点,在动物中主要是马容易感染这种疾病。
自然界广泛存在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发生破伤风主要是动物出现较深的创口或者是粘膜出现损伤,然后被破伤风芽孢污染后,或者是在缺氧、需氧菌的条件下感染促使芽孢进一步生长和发育,最终产生毒素引起动物的发病。
马破伤风主要是马因为挫伤、脐带伤、阉割伤、刺伤、钉伤或者是进行大手术等出现创伤感染。
在临床诊断中很难发现马的伤口,因为在破伤风潜伏期,马身上的创伤已经痊愈,或者是被认定是因为胃肠黏膜出现损伤而感染了疾病。
2 马破伤风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在新疆某一牧民在放牧过程中发现一匹母马的右前肢被围栏上的铁丝刺伤,之后的一周发现这匹母马无法采食,同时腰部和四肢出现僵硬,无法行动等症状,牧民带生病木马就诊时,发现发病的母马出现较小的伤口,同时已经遇和,它的心跳、呼吸缓慢,体温较高,同时精神不振,双耳出现直立现象,眼球转动不灵,站立的四肢比较强直,但是腹部的肌肉维持紧张状态,尾部出现轻微的翘起现象,呼吸比较困难,同时鼻孔呈现卵圆形、长大,呼出恶臭气体,采食方面缓慢吞咽,食欲不断减退,在牵溜过程中肌肉比较僵硬,后退或者是转弯、排粪等方面比较困难,若是受到光纤、声响的刺激会出现发抖、惊恐、肌肉痉挛的现象,反射兴奋增高。
根据该马的临床症状,加上伤口愈合情况、外伤史,可以将其确诊是破伤风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在鉴别过程中需要将该病与急性肌肉风湿、脑炎以及中毒等并正进行区分。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52ccbf6770bf78a65295410.png)
・—
+ 一” — ● 一“ — — + 一” — — ● 一”— — + 一 ・ ・ — + 一・ ・ + “ — + 一 ” — ・ + 一一 — ・ + 一” — + 一 “ — + 一 ” + 一 +
0o 三 0 _ 3 0 0 / J _ I ∽∞Z. _ 1 . I ● 0 0 - 2 0 . I ∞. _ l 0_ 0 0
2 . 1 加 强产业基础建设
以养殖示范村和生态移 民区为重
点, 依托项 目建设 , 稳 步推进 规模养殖 , 推广 “ 小 规模 、 大群 体” 的庭 院养殖模式 , 培育 2 0头 以上 肉牛规 模养殖 户 1 5 0 0 户; 开展 了标准化棚 圈和 “ 三贮 一化 ” 池建设 , 目前新建标 准 化棚圈 1 5 2 7 2 0 m 、 “ 三贮一化 ” 池 1 7 4 0 0 m 3 , 水窖 5 0万 r n , 投 放饲草加工机械 5 0 0 0台。新建沼气池 1 5 0 0座 , 实现养牛规 模户户均有 1 座沼气池 。
目、 积极联系小额担保贷款等有力措施 , 促进 了农 民增收 , 加
2 诊 断
温水 5 0 0 mL灌肠 ;排尿障碍 时可用
4 0 %乌 洛托 品 2 0~5 0 m L静脉 注射 , 严 重病例配合人工导尿
4 小 结
由于破伤 风的临床表现较 为特异 ,尤其症状 典型时诊
崔
杰
断不难 ,故作 临床诊断时不要求 常规作厌氧培养 和细菌学
证据 。
3 治 疗
4 . 1 镇 静 剂 和 肌 肉松 弛剂 的选 择
治疗原则 : 消除病因 、 镇静解痉 、 中和毒素 、 对症 治疗 。
3 . 1 消除病 因 主要 的对 伤 口的处 理 , 认真查 找伤 口, 对 已 经 愈合 的伤 口, 要重新切 开探查 和引流 , 最好用 3 %过 氧化 氢溶液浸泡或反复 冲洗 以消除厌氧环境。
两法结合治愈马破伤风
![两法结合治愈马破伤风](https://img.taocdn.com/s3/m/85fd8e27e2bd960590c67719.png)
性、 创伤性 , 中毒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 为病畜全
身 肌 肉 或 某 些 肌 群 出 现 持 续 性 的痉 挛 和 对 外 界 刺 激 的 反射 性 增 高 。笔 者 在青 海 省 海 晏 县 金 滩乡兽 医站接诊 了 8 马破伤风病例 , 例 除一例
诊。主诉 : 三匹马 3 d前做了去势手术 , 2 第 d发 现不 同程度 的有术部 肿大 , 神萎顿 、 精 呼吸 困 难、 行动 困难的症状 , 遂来兽医站就诊 。经检查 确诊为破伤风 ,伤 口用高锰酸钾溶液 清洗 后 ,
一 青海 省海 晏县金滩乡 兽医站 , 晏 海 ∞20 一 1 0
陈晓 东, 敖
荣
0 10 2 8) 0
两法
多 , 在 温 暖 季 节 则显 著 减 少 。 而 1 牛 羊体 虱的 分 类
( 呼伦 贝尔市 动物 疫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 伦贝 尔 呼
DOl1 .9 9 J I : 03 6 / . SSN.6 1 0 72 1 .6 0 8 1 7 —6 2 .0 00 .5
44 治疗期间注意其他事项 , . 比如患畜小便停 积 时 要 及 时 施 行 导 尿 处 理 , 常 用 的 药 物 为 速
尿 , 围 环 境 要 保 持 安 静 , 线 较 暗 , 免 一 切 周 光 避 声 响等 措 施 , 治疗 有 较 好 的辅 助 作 用 。 对 45 对 恢 复 期 的 病 畜 要 注 意 饲 养 管 理 , 少 给 . 应 勤 添 , 防 过食 或 消 化 不 良 , 以 引起 疝 痛 。
38 。 ~ d
进 行处 理 ,由于破伤 风杆菌 对来苏 儿特 别敏 感 , 以经来苏儿 处理后 , 染破 伤风杆 菌 的 所 感 几 率大为降低 。 42 笔 者 接 诊 的 病 例 全 部 是 非 专 业 人 员 去 势 .
浅析马破伤风的诊治
![浅析马破伤风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3d9f130dcc1755270722086d.png)
浅析马破伤风的诊治摘要: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棱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
本病的特征是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骨肉强直性痉挛,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发展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病。
关键词:马;大型牲畜;伤风;诊治中图分类号:s8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17-11 发病情况与症状2012年4月28日,梨树县孤家子镇董某一匹8岁兔褐色马前来就诊。
两耳后带笼头处有外伤破溃已化脓。
该马体温不高(38度),牙关紧闭,仅能开张1cm,不能采食与饮水,流涎、咬牙、口臭,粪球干、小硬;鼻孔扩张呈喇叭状,呼吸促迫,肺泡音粗砺,两耳竖立,不能转动;眼结膜潮红,瞳孔散大,瞬膜突出,尤其是用手拍打下颌时,瞬膜外露更为明显;头颈伸直,不能左右转动;背腰强硬,肚腹蜷缩,沿肋软骨部形成一条陷沟;尾根高举,偏向一侧;四肢强直而外张,站立呈木马状,各关节屈曲困难,运步强拘,转弯困难;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兴奋性增强,表现恐惧不安,肌肉痉挛加重,频频骚扰不安,全身战栗、发抖,易出大汗。
根据上述症状,确诊为破伤风。
2 发病机理破伤风棱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此病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然后创伤迅速愈合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疾病发展的快慢与伤口距离大脑中枢远近有关系,伤口距离大脑中枢远者疾病发展得缓慢,伤口距离大脑中枢近者,疾病发展得快,一般不易治疗,感染破伤风能治愈确属少数,兹将这一特殊病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3 诊断3.1 急性肌肉风湿症急性肌肉风湿症病畜,无创伤病史,体温升高1度以上,患部肌肉肿胀,有疼痛感,缺乏兴奋性,牙关不紧闭,瞬膜不突出,两耳不竖立,尾不高举,用抗风湿药水扬酸钠制剂,治疗有效等特点,即可与破伤风区别。
3.2 脑炎当脑炎病畜兴奋时,有时也有牙关紧闭,后弓反张腰板发硬,局部肌肉痉挛等症状,与破伤风病畜相似。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诊治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41208267de80d4d8d15a4fd0.png)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在厌氧的条件下经伤 强直,背部肌肉强直,尾跟高举,最后四肢强直呈
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全 “木马状”。体温一般正常,呼吸浅表。
身肌肉僵直,牙关紧闭,以“木马状”及应激性增高 为主要特征。
4
治
疗
1病原
以消除病因、中和毒素、镇静解痉、抗菌消炎、 对症治疗为治疗原则。
头常伸露于嘴外,到吞咽困难,流涎,开口困难,牙
5)对症治疗。当强直症状明显好转后,可根据
关紧闭,两耳竖立,瞬膜(第三眼睑)突出,颈部肌肉 病畜症状适当增减药物。食欲差可用石蜡油 500
收稿日期:2017-12-22 张玉民,男,1972 年生,兽医师。
·84· 疫病防控
养殖与饲料 2018 年第 6 期
蛋鸡零星死亡的防控
陈金海
河南省唐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唐河 47340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蛋鸡零星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饲料管理、运用胆汁酸等防控措施,养殖人员应遵循 兽医的要求,合理运用药物,控制好饲料喂养,做好营养管理和定期消毒工作,从而给蛋鸡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关键词 蛋鸡;零星死亡;防控
蛋鸡零星死亡现象的不断增加,使得养殖人员面 临很大的困扰,并直接影响着养鸡户的经济利益。因 此,需要加强对蛋鸡零星死亡情况的重视,并提高研 究力度,寻找其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而对症下药,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降低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1 蛋鸡零星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于蛋鸡的零星死亡其一半原因是因为脂肪 肝所造成,而另一半因素在于其他病症结合脂肪肝 一起所致。因为长时间饲喂高脂肪和能量的饲料以 及饲料中包含不常规的原料运用,使得蛋鸡在 260 日龄后,肝脏压力加重,同时鸡被困在笼中缺少运 动,进而极易由于肝胆系统病变导致肝胆综合症以 及脂肪肝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导致蛋鸡的零星死 亡。因此,脂肪肝是导致蛋鸡零星死亡的最重要因 素,而治疗不同肝病的中心在于减轻肝脂[1]。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https://img.taocdn.com/s3/m/ebab81faf705cc175527097a.png)
。
(2)2004年7月3日,本县马建乡马建村周某的一头
驴.主诉6月23日小孩在放牧时不慎用铲子将驴臀部铲
烂。小孩用黄土止住血后返回家,牲畜一直吃喝正常,当天 早上发现驴在颤抖,不吃不喝,行走缓慢;就诊时,四肢僵
硬。第三眼睑突出,精神狂躁、易惊,口色发红,脉弦数有力,
诊断为破伤风。采用上述方法治疗,7d后治愈出院。
本文通过两例马属动物病例的介绍,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直肠检查最后诊断为肠阻塞.治疗以"通"为主,采用"静、通、减、护、补"的治疗原 则,运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使得两例病畜恢复健康.最后通过分析讨论提出预防措施,使马属动物肠阻塞在农村能较少发生.
2.期刊论文 夏振亮.王莉.邓建新 中西医结合诊治马属动物结症 -中国草食动物2001,3(5)
(2)经上述用药弘5d后,无论症状减轻与否,均转入第 二阶段治疗,以下气导滞、活血祛风为原则。方用芒硝639、 大黄319、枳实319、当归319、乌舍229、炒香附319、炒三仙 319。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一次灌服或胃管投服。隔日1 剂,服1 ̄2剂。同时根据病情补充一定量的糖盐,以增强病 畜体质。
马属动物膝骨关节炎属中兽医的骨痹、痿痹、痛痹、膝眼风、鹤眼风等范畴,俗称大骨节病、膝盖炎等,在我区兽医临床上时有发生.本病多发生于较 大年龄和劳役过重的马属动物,一般为单侧性发病,严重者影响使役进而被淘汰.
引证文献(1条)
1.李道平.王强.朱德建 猪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期刊论文]-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7)
中图分类号¥858.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179-01
,破伤风也称锁口风,各种动物均可发病,但笔者在临床 中发现冬春季节马属动物多发,尤其是驴易感,一般是由机 械性损伤。如踢伤、笼头磨伤等原因造成。往往是伤口感染 未经消毒处理而愈合后发病,伤口在头部易感多发。临诊证 明。发病动物身上罕有肉眼可见的创口,难以找到原发病 灶。这为本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根据破伤风病原学及 疾病发展规律,遵照中国兽医学辩证施治的原则,中西医密 切配合。采取扶正、解毒、镇痉、营养、活血化瘀等综合治法 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疗效显著。 l症状
马骡驴破伤风简易治疗法
![马骡驴破伤风简易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f37b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e.png)
05
预防和控制措施
免疫接种和抗体检测
免疫接种
定期为马、骡、驴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增强 其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抗体检测
对易感动物进行定期抗体检测,以了解其免 疫保护水平,及时补充免疫接种。
伤口处理和预防感染
要点一
伤口处理
对受伤的动物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破伤风梭 菌的感染机会。
要点二
预防感染
诊断技术
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诊断技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降低误 诊和漏诊的风险。
治疗方法
研究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治疗和免疫 治疗等,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未来研究和挑战
病毒变异:监测马骡驴破伤风病毒的变异情况,了解病 毒变异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策 略提供依据。 公共卫生和社会责任
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技 术经验,推动全球马骡驴破伤风防控工作的进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感染风险和易感群体
感染风险
本病多发生于各种家畜,特别是马、骡、驴等,感染多因皮肤或黏膜受伤,如 刺伤、烫伤、擦伤等。
易感群体
无年龄和性别差异,但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公畜比母畜易感。
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
本病可防可控,通过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如定期免疫接种、严格消毒等,能有 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脑炎动物会出现神经症状 ,如癫痫、转圈运动等, 可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进 行鉴别。
与肌肉风湿的区分
肌肉风湿主要表现为肌肉 疼痛、关节肿胀,与破伤 风的肌肉强直症状不同。
误诊的风险和避免方法
风险
误诊会导致治疗不及时,加重病情,甚 至危及动物生命。
马破伤风的防治
![马破伤风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f1db69efab069dc502201d2.png)
2018年第6期马破伤风是由破伤风细菌通过创伤感染马匹引起的一种细菌病。
青海玉树州地区对近年马属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马破伤风是导致马属动物急性猝死的高危害病种之一。
为尽可能减少本病的致死率,笔者结合多年兽医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马破伤风”的实用防治方案,供参考。
1病原学破伤风属于细菌性疾病,致病原“破伤风梭菌(强直梭菌)”具有细菌的一般性特点。
对生化环境抵抗能力不算强,常规消毒能将其快速灭活,该病原菌对抗菌素敏感不高,病原菌侵入动物机体并增生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能产生破伤风外毒素,直接作用于动物神经系统,能引起痉挛和肌僵反应,因此本病表现出特征性强直症状和神经症状。
2流行病学对玉树州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发现,本病在玉树州呈区域性小批量发病和零星散发现状,病史区(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本病的传染源较为广泛,主要是发病畜和其他阳性感染动物,阳性动物排放到外界的粪便、分泌物等是潜在的传染源;动物受到机械性外伤感染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可以在人和家畜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所以动物个体间高频接触和疏于生物安全防范是造成本病高发的关键因素;临床上马属于高度易感对象,发病后致死率为最高(达50%左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夏季高温高湿、污浊环境条件下和过度劳役之后容易发生本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马属动物均可感染发病。
3症状及鉴别诊断本病有特征性的显症表现:多数呈急性发病,患畜突然出现共济失调、肢体僵硬(肌僵)、四肢运动失调、牙关紧闭、瞬膜外翻、尾部高举、呼吸及心率频数、体温升高及出汗等症状。
视诊检查可见身体局部或大部有外伤创口,内源性感染则看不到外伤;患畜四肢劈叉站立、摇晃不稳、呈木马状,所以又称“木马症”;慢性病例病程约为1~10d ,潜伏期长短与感染部位、创伤性质和病原菌繁殖数量有关,其中2月龄以内幼兽潜伏期最短(1~2d );若无有救治,患畜病程后期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包括对外界刺激过敏、惊厥、肌群痉挛、角弓反张、二便失禁、呼吸抑制等,一旦出现严重神经症状者多为预后不良,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马属动物破伤风防治
![马属动物破伤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0e43583a417866fb94a8eba.png)
2019.23·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106 ·2019.23部、颈、背腰、四肢由前向后,强直收缩[3]。
头部,嘴半张,或完全不能张开,或牙关紧闭,不能进食,人为给食,吞咽困难,眼睛可动,眼球稍突出,第三眼睑(内眦)也突出,这是破伤风早期特征,鼻咽肌收缩,鼻孔开张呈喇叭状,耳朵直立不能转动。
颈背,颈肌收缩,颈向前伸,颈静脉沟显见,背部呆板,不灵活。
腹部,轻轻上提,卷腹(或吊腹,反刍、嗳气,腹围增大。
尾巴,竖起,甩动不灵活。
四肢,伸肌强烈收缩,行走时不灵活,关节固定,转弯易跌,呈木马样。
后期,呼吸困难,便秘,心跳加快,心搏亢进,窒息而死,整个病程期间,病畜对反射应激性增强,光线、声音、抚摸引起肌肉强烈收缩,加重病情。
2 临床治疗案例2.1 病情介绍2018年8月27日上午,密云区某镇某村史某家的毛驴出现急症。
主述:当日早晨发病,拒饮食。
经观察,发现毛驴两耳竖立不能摆动,背腰强拘,肚腹卷缩,尾根高举,四肢成木马状,各关节弯曲困难,走路明显障碍,不能转弯和后退,并容易倒地。
检查口腔时,嘴张不开,端盆水叫其喝不能咽下,流涎,鼻孔张开,有响动声时毛驴惊恐不安,全身大汗,呼吸加强,粘膜发绀;瞬膜外露。
同时还发现其颈部右上侧鬃毛处有外伤痕迹,伤口已基本愈合,但用手触摸有波动感,毛驴拒绝反应剧烈。
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为破伤风。
2.2 治疗治疗原则: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消除病原,精心护理。
护理必须坚持静、养、防、遛的原则:静,病畜安置于安静环境中饲养;养,细心养好病畜,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防,防止跌倒;遛,牵遛,防止肌肉萎缩。
2.2.1 局部治疗将毛驴固定好,首先清理伤口处的脓汁,常规消毒后用术刀将伤口划开,将外边的多余组织剪掉。
脓汁为黄白、粘稠,用镊子夹着脱脂棉将3%双氧水倒入伤口(伤口长10 cm ,深1.5 cm )进行冲洗消毒,将脓汁排出后用0.9%生理盐水再冲洗伤口,直到新鲜肉出现,将160万青霉素倒入伤口里。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探讨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eeebb209ec3d5bbfc0a74d4.png)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探讨马的深部创伤感染引起其破伤风病,假如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防范和处理,马通常不会发生破伤风病,但是如果一有忽视,则马会患上该病,对马健康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贵州省三都县是“中国赛马之乡”,其赛马比赛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三都县有关部门表示,会在未来努力地将三都县赛马打造成闻名全国的民族体育项目,让其成为贵州省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所以在三都县马养殖的过程中,要重视马破伤风病的防治工作。
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马破伤风病的防治措施。
标签:马;破伤风病;防治措施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进步,马的饲养数量也越来越少,马的饲养者往往会忽视马的一些病,例如:马的破伤风病。
马破伤风病会由于破伤风梭菌通过创口感染,在局部组织缺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形成外毒素而引发的一种急性中毒传染病。
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强直性痉挛是马破伤风病的特征。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破伤风梭菌,但是其只有在厌氧的组织环境中才可以进行生长和繁殖引发生病。
一、马破伤风病的病原马破伤风病的病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破伤风梭菌为其本病的病原,破伤风梭菌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土壤的当中,特别是具有粪肥的土壤当中和动物的肠道中都会存在破伤风梭菌;然后,破伤风梭菌革兰式染色呈现阳性,而本菌则是严格厌氧菌。
菌体呈现着杆的形状,菌端呈现着钝圆的形状,破伤风梭菌革兰氏染色在有鞭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运动,不会产生夹膜,但是可以产生芽孢,芽孢处于菌体顶端位置,所以导致本菌会呈现形似鼓槌状的特殊形状。
在动物机体和人工培养物上都可以形成极强的外毒素,具体来说就是破伤风痉挛毒素,或者是破伤风溶血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嗜神经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是拥有溶解红细胞作用的毒素。
毒素在光线和空气的作用下,会明显的减弱毒素;最后,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干热80℃能够抵抗1h,煮沸需要花费1~3h,在3%福尔马林24h会死亡,而10%碘酊会10min死亡。
芽孢位于阴暗干燥位置仍然会有超过10年的生活力。
马破伤风病诊断与综合防治
![马破伤风病诊断与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bf49cf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0.png)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
马破伤风病诊断与综合防治
常山,苏日嘎拉图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巴彦查干苏木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5372)
摘要:破伤风(Tetanus)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因为通过外伤损伤而导致的破伤风梭菌在伤口内进行繁殖,然 后不断分泌毒素,产生急性中毒。由于病原微生物属于一种厌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多数处于细窄的伤口中,感染后 会进一步产生肌肉痉挛及神经反射程度提高的现象,其兴奋性会明显提升。马破伤风病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对马的健康 情况产生严重威胁。但这一疾病大多数都是可防可控的,早期发现并进行诊断治疗,能较好改善这一疾病的预后,保障动 物健康,避免产生经济损失。需充分认识马破伤风病的临床诊断和相应的病因表现,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防治工作。 关键词:马破伤风病;临床诊断;影响因素;综合防治;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10.018
马破伤风病的出现,其本质上具备较强的散发性, 不会出现地区性暴发或地区性流行,在各地都有散发的 形式出现,而且不同品种及年龄性别的马都有感染的风 险,没有季节性变化[3]。虽然季节性变化的特点相对较 为有限,但大多数会在阴雨潮湿季节多发,而且大多数 在阉割后散发出现,像幼畜和年龄较老的牲畜更易出现 相应问题。
马破伤风的防治
![马破伤风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f17f22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7.png)
2020年第07期深部创口受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是马破伤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组织的缺氧环境下,通过生长繁殖而生成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性急性传染病。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生长与繁殖条件是厌氧环境。
因此,感染马破伤风的特点是创口较深而且外小里大、表面容易封口机体组织损伤相对严重。
1流行病学破伤风属于人畜共患疾病,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的土壤中大量存在,绝大多数家畜均有感染的可能性,易感性最强的是驴、骡子与马;其次是羊、猪与牛,家禽则不易感染。
破伤风在各个地区都有发生,多呈散发形式。
种类、性别与年龄不同的家畜都可能感染,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潮湿季节家畜阉割后极易发生,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家畜与幼畜。
在对公畜去势,仔畜断脐、断尾或给母畜助产等有关手术时未能完全消毒或根本没有消毒,则会导致伤口感染,在深而小的创口内的芽孢,因为缺氧环境中,加之创口受到泥粪污染,对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与生长十分有益。
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对家畜运动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具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导致肌肉出现不断的强直性痉挛。
2病原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大自然土壤中,特别是土壤中施加粪肥、动物机体肠道中。
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干热80℃能够抵抗1h ,3%的福尔马林浸泡24h 、10%的碘酊10min 可将其杀死。
在干燥阴凉处的芽孢可以存活超过10年。
3临床症状某发病骟马4岁左右,体重约320kg ,其典型表现为马的头颈部无法灵活转动,四肢十分僵硬,牵拉行走非常困难。
饮水和采食均有所减少,因为马口张开困难,所以吞咽和采食均存在障碍,马的口腔中流出少量口水。
马破伤风的潜伏期为7~14d ,在24h 内可以发病或在40d 以上发病。
最初临床症状是马的步态不稳定。
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马的全身肌肉会产生强直性痉挛。
在疾病严重时,马的牙关紧闭、面部肌肉紧张,流口水,鼻孔张开耳直立,背腰与头颈部十分僵硬,尾根偏向一边而且上翘,站立时马腹卷缩且四肢张开,倒退时马极易跌倒,测量体温没有异常。
马破伤风鉴别诊断与治疗
![马破伤风鉴别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e91429b783e0912a3162abd.png)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1192020.06·0 引言马破伤风是马身体各个组织存在深部伤口,破伤风杆菌侵袭后大量繁殖,并产生很多外毒素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被称为强直症,又被称为锁口风,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常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
在自然条件下,破伤风杆菌自身抵抗能力较差,但是破伤风杆菌会产生大量芽孢分布在自然界中,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该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深部创伤或被黏膜损伤感染破伤风芽孢后。
1 发病经过2018年4月13日,某养殖户养殖的马群在放牧过程中,有个别马前肢被草场围栏的铁丝割伤。
1周后,养殖户的个别患病马出现采食困难,四肢和腰部僵硬的现象,不能正常行走。
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马单独隔离养殖,并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较差。
该养殖户进行了简单的疫苗免疫接种。
几头发病马普遍存在创伤和深部伤口。
养殖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所有马在1个圈舍中养殖,没有妥善分群处理。
粪便没有及时清理,堆积发酵,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2 流行病学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致病原为破伤风杆菌,该种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自身抵抗能力不强,但是破伤风杆菌能产生大量芽孢,分布在土壤和周围养殖环境中,带有创伤的马在污染的环境中生活,很容易加重破伤风杆菌传播蔓延。
虽然各种家畜都能感染破伤风杆菌,但是该种致病菌对马、骡、驴的易感性最强,对马、羊造成的危害较轻,家禽通常不会患病。
马养殖中,去势操作不当,母马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仔畜断脐、断尾不合理,消毒不严格,外伤出现后致病菌很容易通过伤口感染。
感染后,致病菌逐步向伤口深部传播蔓延,在缺氧条件下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产生破伤风菌素,影响马的健康生长。
破伤风杆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破伤风菌素能破坏患病马的机体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很强致病性,导致患病马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表现为肌肉强直性痉挛。
该种疾病在各个马养殖区域广泛流行,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
云南丽江马破伤风病的防治策略分析
![云南丽江马破伤风病的防治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877ffaf18583d04864599e.png)
云南丽江马破伤风病的防治策略分析作者:夏春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6期一、马破伤风病病原与临床症状马破伤风病区别于普通的马传染病,人们的关注程度较低,但是,马匹一旦患上破伤风病,对身体机能的影响较大,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需要尽量防止马匹受到外伤,感染破伤风病菌。
在对马匹进行断尾、剪毛等工作时,马匹管理者需要严格注意工作过程的卫生环境,当不甚造成马匹外伤时,应对伤口进行全面消毒和有效处理,避免感染到破伤风病菌。
1、病原破伤风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的土壤广泛存在,其中,含有粪肥的土壤和动物肠道中的病菌含量较多。
该病原体为严格厌氧菌,可以在动物体内或培养物上产生较强的外毒素,该毒素可以对马的神经产生作用,并溶解马体内的红细胞,不过在光线和空气条件下,毒素的活动性会降低,伤害力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可在阴暗干燥的地方长期存活,能达十年之久。
2、临床症状2.1 病例以云南丽江某兽医站接收的马破伤风病为例,发病的马匹3~4岁,体重约345kg,主要发病表现为头颈部僵直,无法灵活转动,四肢僵硬,步态不稳,无法正常行走。
采食与饮水量明显减少,采食和吞咽困难,口腔内有少量口水流出,体温稍高于马匹正常温度。
2.2 发病症状马破伤风病一般可在马匹体内潜伏7~14天,发病迅速,潜伏期最长可达40天以上。
马匹在患上破伤风病时,初期症状表现为步态蹒跚,采食速度较慢。
发病中期,病马全身肌肉开始出现痉挛现象,无法轻易开口。
病情较重时,病马会出现肌肉僵硬,无法开口,出现饮水和吞咽障碍,口腔内有口水流出,动作困难,后退时易跌倒,有出汗现象,体温正常或较正常马匹稍高。
病情缓和时体温稍显正常,当病情发作时,病马的体温可在一定时间内升至42~43度,且对外界的反射具有很大反应,病马周围若有声响和强光刺激时,会加重马匹肌肉痉挛现象。
3、病情诊断对马破伤风病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破伤风病的患病特点和典型症状进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诊表现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
诊断要点
马属动物对本病较易感。
感染本病常见于各种创伤,尤其是创口小,创道长的伤口最易感染,马常见于鞍伤和蹄外伤,或断脐消毒不好也易感染。
临诊上有些病例常查不到伤口或创口已经愈合。
本病以散发流行为主。
马患病初期表现咀嚼和吞咽缓慢,运动稍见强拘。
随后就发生全身强直。
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先从头部开始,而后扩展全身。
病马开口困难,牙关紧闭,两耳竖立,眼半闭,瞬膜外露,瞳孔散大,鼻孔开张。
颈部、背部肌肉强直,尾根抬起。
腹部卷缩。
四肢强直如木马,关节屈曲困难,运步显著障碍。
外界轻微刺激即可引起病马强直性痉挛,病畜窒息而死。
根据发病原因和特征性的临诊症状不难确诊。
防治方法
预防本病关键是加强管理、防止外伤,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正确地处理。
另外就是做好预防注射。
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连续两年注射免疫期可达4年。
此外当马匹发生外伤或进行手术时如有感染危险,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血清。
对病畜的治疗首先要加强护理,这是治疗破伤风重要的环节。
病畜应放在安静、较暗的厩舍内,避免外界任何不良的刺激。
根据病畜具体情况做好饲养工作。
想方设法让其吃到喝到以增强肌体抵抗力。
治疗中防止外伤、防止意外。
在发病初期中和毒素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与此同时处理感染创是清除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的重要措施,充分清除创内的脓汁异物,有的则需要扩创,用3%过氧化氢或2%高锰酸钾冲洗,而后按常规外科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为了镇静解痉多采用氯丙嗪肌肉注射多次,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根据病情及不同阶段采取对症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也有较好的成功经验,可根据本地区情况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