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相关论文
英美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英美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英美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英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为人类带来精神文化食粮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着社会文化的组成。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化因素,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关键。
英美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篇1浅析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时代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英美文学教学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1.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英美文学是一部分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
大学生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更可以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也都能获得显著提升。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英美文化课程也获得相应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英美文学的教学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等院校缺乏对英美文学教学足够的重视。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英美文学作为一门选修课,以往的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大班讲座的形式。
其次,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
英美文学较之于古代文学以及现代文学,教师在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还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再次,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教师采用填鸭式以及讲座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对英美文学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最后,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虽然重视传授英美文学作品的文法或者是语言知识,但严重忽视对作品深层次的内涵的挖掘,这也成为阻碍英美文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所以,高等院校要想改变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文学,其实也是反映当时时期的是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一:历史文化在英美文学中的作用摘要:在诸多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地域、宗教、价值观等因素差异下,英美文学作品势必出现千姿百态的形式和文学风格,只有深刻地理解上述因素对于英美文学著作的影响作用,才能够透析英美文学著作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著作中机智隽永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英美文学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
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
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
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
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
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
有关大学英美文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英美文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在英国的文化开展史上,文学创作者们借助于岛国的地理环境拟定文学思路,从而成为了文学家的想象根底,对于推动海洋文化开展具有显著影响。
英美文学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浅析英美海洋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一、英美海洋文学的形成概述海洋文学是英美历史文化开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无数劳动者、探究者、文学者共同研究后积累而成的新文学形式。
早期英美两国为了满足殖民扩张的需要在世界各地大范围探究地理,经过很长时间的理论之后才发现了海洋,后人延续了前人的海洋探究道路,逐渐深入地认识并开拓了海洋文化。
可以说,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学的基石,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的必然趋势,两者是互相共存的。
(一)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学海洋是茫茫无际的水源,海洋是生物生命的开场,海洋是辽阔天空的蓝色,这些都使人类的大脑思维中对海洋产生了敬畏之心。
在推动人类历史文明开展时期,海洋文化一直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跟随着人类的开展而开展。
人类对于海洋文化的最早认知是将其定义为人类认知、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协调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人类通过挖掘利用海洋资源获得了生命,维持了正常的生活条件,对海洋也开场产生依赖之心。
由于人类大脑机能的进步,对于海洋的界定不再仅仅是自然的景物,而是人类文化的最早起源,是后期文化崛起的根本推动力。
因此,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流动、浪漫、梦想的特征,极其崇尚奋斗、开拓和机遇,犹如海洋波涛汹涌般气势磅礴,这些都是导致海洋文学形成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正式将海洋文化确立为一门学科,其内涵和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海洋为施展的平台,从而尽情展现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消费的所有作品均可以称为海洋文学作品;其二,以海洋为陪衬背景或表达对象,进而反映海洋与人类自身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作品:其三,具有鲜明海洋意识和特色,可以展示海洋精神的文学作品。
英美文学参考论文
英美文学参考论文英美文学参考论文范文英美文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它是一门语言艺术,既含有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又富有生命力,充满着人文的精神和审美情趣。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里,知识的获取方式并非依赖老师的教导,而是基于特定的环境,也就是社会文化背景之中,通过外界的协助,用意义构建的手段来学习一些必要的资料。
英美文学参考论文篇1浅谈建构主义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其次探讨了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美文学教学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基于建构主义理念,大学英美文学教学可以从鼓励自主学习、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协作对话等方面,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校英语;英美文学;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了解和学习英美国家重要作家、代表作品,使得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历程的一门学科,并掌握文学批评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书面写作的能力等。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阐述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里,知识的获取方式并非依赖老师的教导,而是基于特定的环境,也就是社会文化背景之中,通过外界的协助,用意义构建的手段来学习一些必要的资料。
所以,建构主义观将“会话”、“意义建构”、“情境”以及“协作”作为学习背景4个核心因素。
建构主义里更加注重“学”,要尽量带动学生们“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教学主体,也是认知与信息处理以及意义建构的主体。
学习,并非老师对学生简单传播知识,而是学生们利用一些必要的知识资料而建构的过程。
这样的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就不会面临仅仅被动性的接收知识,他们会对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然后基于经验来建构出新的意义。
这也使得学生们意义建构的能力决定了他们知识的获取量。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策略(一)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建构能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里更加重视将学生看做主体,充分带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其自主进行学习并参与教学过程,且能够自主的进行知识意义的新建构。
英美文学论文-汤姆叔叔的小屋
Comparative Study of Uncle Tom’s Compromise and Harris’s Spirit of Resistance in Uncle Tom’s CabinBy10-3,A paper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the requirements for literature classto the Qinggong CollegeHebei United UniversityJune 2013ABSTRACTHarriet Beecher Stowe is a famous writer in The Civil War of America. The abolitionist system problems became a central issue of American progressive public opinion since 1920s. At that time, many famous American writers were for the abolitionist movement and called on liberating the black slavers, among whom Harriet Beecher Stowe is the most famous one. The Uncle Tom’s Cabin mainly tells that Uncle Tom’s experience sold and finally died. This paper mainly studys the contrast of Uncle Tom’s compromise and Harris’s spirit of resistance in Uncle Tom’s Cabin and eventually comes a conclusion: We just get the freedom by fighting.KEY WORDS:The Civil War Abolitionist System Black Slavers The Uncle Tom’s F ighting Freedom摘要哈丽叶特·比切·斯托夫人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著名作家。
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
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范文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水平离不开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训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受大师们语言艺术的熏陶,进行自我创作,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至极。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篇1浅析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开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校教育中更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文学课程的比例不断增大,这对于学生自身修养及关注人文、热爱生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校英语专业对于学生英美文学的学习也较为重视,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学生通过英美文学课程可能更好地对英美国家的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从而为自己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高校学生通过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在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对自身所养的不良英语使用习惯进行纠正。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为高校开展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的了解,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到政治经济,从而为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也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真正意义。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模式不够完善,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学方式比较古板,因循守旧,毫无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致英语教学水平不高。
在僵硬的教学模式下,有些学生认为以后不会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工作,所以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然不感兴趣,只是单纯地挑选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来学。
而部分为了以后的学业考虑的学生,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美文学,但是由于学习的出发点以及教师授课方式限制,在英美文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以应付考试的方式来学习,主要是对作家作品的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地了解英美文学的内涵。
英美文学莎士比亚论文
英美文学莎士比亚论文【篇一:英美文学莎士比亚论文】美国梦是一个术语,它第一次1931年由james adams在他的书美国史诗中创造。
美国梦是一个希望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更好,更富有。
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成就,每个人都有机会。
这是一个社会秩序的梦想,男人和女人有最高地位,他们是天生的,他论文类别:文学人气:2589 论文属性:短文 essay[内容预览]免费论文 free thesisliterature essay-wings of fire book review这本书是 a.p.j abdul kalam博士写的,他是印度的名誉主席。
”火之翼”是一部自传,它能够激励甚至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技术专家。
这本小说围绕著名科学家mr. kalam的生活和他分享他的经验和微小的他生活细节所写的。
我喜欢这本书把他个人生活的微妙的事实都放在一起。
他的家庭背景,他经历的痛苦和折磨,回忆这些是需要勇气的。
我读完这本书的那天,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格深深地影响了我,它让我瞥见了积极思维的力量是如何帮助实现所有的可能性。
论文类别:文学人气:1470 论文属性:书评影评 book report/review, movie review [内容预览]免费论文 free thesis对比比较a rose for emily与a amp;p表现手法的异同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所有人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时候,人们以不同的他们认为好的方式行为对待他们认为值得他们这么多的人。
当这些行为的接受者并不认同他们所做的时往往会转而对抗他们。
“a rose for emily” 和“a amp;p”中萨米的行为,这两篇短文都对于故事如何发展探索构建不同的情节设计。
情节设计是在故事中一系列的事件和如何展开这些事件引起读者对这些事件所表达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情节是清晰表现作者故事的导线,为它构建一个鲜活论文类别:文学人气:3045 论文属性:书评影评book report/review, movie review [内容预览]免费论文 free thesis赏析经典文学作品《伊利亚特》中男女性角色的差异随着对女性抱怨她们的社会处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已经改变,她们在社会中扮演着所有重要角色,促进了社会的持续发展。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引言:英美文学作为一门研究英美文化和文学作品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和作品,以及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诗、戏剧和哲学作品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美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中世纪的英国文学以史诗《贝奥武夫》和中世纪诗歌为主,描绘了英雄壮丽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以莎士比亚为代表,他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美国,英美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和西部开拓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
美国文学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流派,作家如爱默生、梭罗和马克·吐温等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英美文学的主要作家和作品英美文学涵盖了众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在英国,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戏剧张力。
英国文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如狄更斯、奥斯卡·王尔德和简·奥斯汀等,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
在美国,马克·吐温是最受欢迎和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美国文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和托马斯·品钦等,他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英美文学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英美文学对当代文化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潮。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当代社会问题,增强人文关怀和批判思维能力。
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2)
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2)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范文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更好地贯彻“批判地继承”的精神。
总之,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而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
(二)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艺术与个性的结合。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受大师们语言艺术的熏陶,进行自我创作,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至极。
这是学习文学课程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以致用的最佳体现。
当然这要取决于学生的个人水平与兴趣爱好,所以这里只是提倡与鼓励,并不严格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
五、大力推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授课方式之一,通过多媒体课程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同样如此。
有很多英美文学作品已经改编成了电影,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播放电影,通过电影这种直观感受,能够更加深刻感受英美文学的历史和文化。
电影的播放不仅能够从视觉上对英美文学历史背景进行了解,同时还能够通过语调发声等提高英语听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英美文学背景下的画作,通过直观观察,能够更好地诠释教材中的概念性问题。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水平,从而为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结束语在当前素质教育备受重视的新形势下,高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具有必要性,所以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作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需要从授课方式和课堂氛围入手,带领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强化自身的语言感知力和应用能力。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篇2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引言作为英美诗歌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戏剧性独白成为英语文学的特征之一。
现代英语诗歌传统形成于中世纪末,在其后英语诗歌发展的各个阶段,许多诗人采用这种独特的形式创作出大量诗篇。
由于戏剧性独白注重通过说话人的语言来再现其内心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表现力较为丰富,因此,在英美文学中受到了诸多诗人的推崇。
关于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关于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并且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著名的代表作和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宝贵的财富。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篇1浅谈英美文学的翻译方法在过去的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之中,我们通常将我们的著作划分成美国文学和英国的文学。
然而两部分文学著作,又需要从不同的时期写出不同年代的故事,我们所学习的欣赏是从流派的代表作和作家入手,分为文学著作,文学的派别以及文学潮流,对于英美文学的赏析,作品是相当的多,我们只能够挑选出作品简略阐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实用性”课程的出现,其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面对当前的形势,作者试图从兴趣着手,结合教学实践,对文学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看法。
译者的文化选择与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受主体文化的影响,许多译者大都有意无意间认同主体文化并采取一定的策略实现自己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根据美学的观点,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有其隐含的读者,英国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也有类似的观点,“接受是作品自身的构成部分,每部文学作品的构成都出于对其潜在可能的读者的意识,……作品的每一种姿态里都含蓄地暗示着它所期待的那种接受者。
在大学中我们学习到的英美文学课程,是我们高校英语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还有写作能力的,了解英语文学的能力,去了解一下文学的知识还有方法,通过阅读的形式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们的语言功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随着我们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学习的课程多方面的出现,这使得文学课程逐渐的边缘化。
如何才能够在当今的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可以提高们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带领我们走的很远。
因此,带着兴趣学习,针对如下的几个问题,讲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教学内容英美文学的学习,主要由两个大部分构成主要内容,一部分是英美国文学作品,另一部分是英美国文学历史。
外国文学论文(5篇)
外国文学论文(5篇)外国文学论文(5篇)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异国情调与本土意识形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与中国的对话张跃军好人何以变成坏人?--评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谢芳《乡村医生》--"内宇宙"幻化的现代神话叶廷芳"在流沙中行走":论《植物园》的"叙述" 仵从巨在梦的阐释中展现权力关系--论《人鼠之间》的文化寓意和社会效用方杰海明威:"有女人的男人" 戴桂玉美国文学对地域之情的关注孙宏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肖明翰论勃朗宁诗歌的艺术风格刘新民《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蒋承勇比较文学讨论在中国的进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周小仪,童庆生关于表现主义的定义问题张黎拉康与分裂的主体严泽胜《窃信案》:文本与批判的对话何宁全球化语境中东方文化与文学的讨论现状与前瞻麦永雄我们时代的欧洲文学史王守仁新历史主义还有冲劲吗? 宁厄普代克的平凡之作受到批判宁西蒙发表新作《有轨电车》吴岳添从大江健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许金龙"新世纪东方文学讨论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侧记王燕审美现代性的三个冲突命题周宪关于殖民和后殖民仿照石海峻普鲁斯特论波德莱尔刘波《四个四重奏》的时间挽救主题刘立辉探讨T.S.艾略特的"秩序"理论江玉娇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程巍自卑情结: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重要动因朱振武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冯季庆拜厄特小说《占有》之原型解读程倩《欲望号街车》的不确定性与冲突性徐静诗化的缺失体验--川端康成《古都》论考孟庆枢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吴笛评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艺术李维屏狄更生的死亡比方与基督董爱国冯至与德国浪漫文学殷丽玉解构主义在美国--评J.希利斯·米勒的"线条意象" 申丹身/心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论辨析林树明被忽视的R.L.斯蒂文森--斯蒂文森小说理论初探王丽亚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林少华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高宁重读《麦琪的礼物》朱刚从《"水仙"号船上的黑水手》及其《序言》看康拉德的艺术主见与实践高继海论马卡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侯玮红《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程锡麟J.希利斯·米勒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空草普罗米修斯的hubris--重读《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中梅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肖明翰许多的印度,许多的印度文学空草一场辛苦而糊涂的意识形态之战--谈玛丽琳·芭特拉的奥斯丁讨论王海颖布洛克斯和他的自然诗--兼与谢灵运比较刘润芳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谷裕乌托邦文学与《圣经》赵宁日本"大冈故事"《审问生母与继母之事》与元曲《灰阑记》中田妙叶《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殷企平利哈乔夫:20世纪俄罗斯最终的深思吴晓都全球化语境中的惠特曼讨论刘树森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秦海鹰《忏悔录》的真实性与语言的物质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的修辞阅读昂才智论默多克的小说《逃离巫师》中的权力和权力人物主题何伟文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吴泽霖现实·梦幻·梦幻戏剧--斯特林堡的《父亲》和蒙克的《病室中的死亡》耿幼壮奈保尔笔下"哈奴曼大宅"的社会文化分析梅晓云感受荒诞人生见证反戏剧手法--《等待戈多》剧中的人及其境况蓝仁哲"历史的噩梦"与"创伤的艺术"--解读乔伊斯的小说艺术郭军《所罗门之歌》:歌声的分裂刘炅《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左金梅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冯亚琳神性的幻灭和人性的冲突--《沃斯》的悲剧意义初探吴宝康《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张黎理查逊与菲尔丁之争--《帕梅拉》和《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对比分析刘戈论海达·高布乐是一个颓废者何成洲能乐《芭蕉》:芭蕉精形象的形成与日本佛典的关系张哲俊又一个马克·吐温? 宁今日重读吉卜林萧莎屋里屋外:关于当代英国诗歌的一个话题空草《源氏物语》中夕雾读高校寮情节的真实性张而弛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夜》形式讨论戴从容转喻与隐喻--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李娟美国黑人作家与犹太作家的生死对话--析伯纳德·马拉默德的《房客》乔国强新东方主义中的"真实"声音--论哈金的作品应雁与"两种文化"的对话--谈戴维·奇的小说《想》童燕萍"从摇篮里抱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曾艳兵弗·索洛维约夫与俄国象征主义汪介之从圆到圆:论博尔赫斯的时空观念唐蓉从先知预言的角度释《荒原》郭春英对《解读叙事》的另一种解读--兼与申丹教授商榷申屠云峰论泰戈尔的韵律诗学侯传文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申丹寻求另外一种真实--评德国浪漫艺术童话超现实的美学旨趣冯亚琳审美与政治:关于济慈诗歌批判的思索章燕互文和"鬼魂":多萝西娅的选择--再访《米德尔马契》殷企平海涅作品中的死亡主题赵蕾莲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再熟悉吴元迈,Wu Yuanmai别林斯基与果戈理的书信论战刘文飞,Liu Wenfei俄罗斯文艺学的历史主义传统与创新程正民,Cheng Zhengmin泰戈尔"人格论"探析侯传文,Hou Chuanwen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吕大年,Lü Danian 《希腊古瓮颂》中的"美"与"真" 袁宪军,Yuan Xianjun《采坚果》的版本考辨与批判谱系张旭春,Zhang Xuchun金钱+享乐=模范町人--《日本永代藏》的町人道德文明观建构李均洋,Li Junyang与时间嬉戏,和死亡对话--评马丁·艾米斯的《伦敦场地》王卫新,Wang Weixin艾丽斯·沃克的诗性书写--艾丽斯·沃克诗歌主题讨论王卓,Wang Zhuo试析《老妇还乡》中的正义主题廖峻,Liao Jun在生与死之间:解读《英语老师》王春景,Wang Chunjing行走在麦比乌斯环上--论安部公房的《砂女》王蔚,Wang Wei论默多克小说《黑王子》中的形式与偶合无序问题何伟文,He Weiwen 《寒冻》--贝恩哈德"笑艺术"的开端韩瑞祥,Han Ruixiang贝克特英语批判的建构与进展刘爱英,Liu Aiying德尔班科:麦尔维尔讨论新论问世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论文。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向世界文坛展示了英美文学的丰富内涵、人文主义情怀,还向世界民众呈现了英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篇1论英美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摘要: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阐述了英美文学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索和改进文学教学方法,提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面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全新立体化教学思路。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跨文化人文精神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困境。
在“实用主义”影响下,许多院校注重开设与市场关系较大的实用性课程,如外贸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和课时量都被大幅度地压缩,文学课程受到冷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文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形象性,且精美凝练,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选择,忽视语言文化内涵的英语教学,只会导致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只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
高校英美文学鉴赏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形成一门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质、文学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1.感受语言魅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人类文化中最璀璨的珍宝,是语言大师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学生可以接触到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传记等各种题材作品中最为丰富的语言现象。
英语表意功能强,或典雅深邃,或诙谐幽默;或含蓄婉约,或明快粗犷。
其凝练精美、形象生动的语言在英美作家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通过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英语音乐性的韵律美,品味作家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
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段、韵律等特征让读者感受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力,使读者感受艺术的熏陶。
英美文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英美文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摘要:本篇大学毕业论文旨在探讨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英美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然后讨论了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接着,论文对英美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学术影响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了英美文学专业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章:引言英美文学专业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涵盖了英国和美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学作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需求越来越大。
本章将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概述后续章节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英美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英美文学专业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辅助学科存在。
20世纪初,英美文学专业开始在美国的大学中扩展,并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
本章将回顾英美文学专业的发展历程,探究其在学术界的地位逐渐提升的原因。
第三章: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内容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流派的研究以及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等。
本章将详细介绍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实例分析不同主题下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方法英美文学专业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文本分析、历史研究和批评理论等。
本章将介绍这些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估。
第五章:英美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英美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备受关注。
本章将通过市场调研和毕业生的就业反馈,评估目前英美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并提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第六章:英美文学专业的学术影响英美文学专业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本章将探讨英美文学专业在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贡献,并分析其在其他学科中的交叉影响与合作。
第七章:英美文学专业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英美文学专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科边界模糊、跨文化研究不足等。
本章将总结这些挑战,并提出提高英美文学专业在全球化时代中的研究地位和影响力的建议。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最重要的构成,其对世界文学发展起到最顶级的促进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美文学相关论文优秀范文篇1浅谈英美文学中的爱情婚姻观摘要英美文学中描绘爱情和婚姻的小说众多,为世人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丰富多彩的爱情和婚姻观。
这些不同的爱情婚姻观既是作品主人公性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深刻剖析。
论文以描写几对不同人物之间波澜不惊的爱情故事闻名于世的经典爱情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例,来分析作品中倡导的独特的西方爱情婚姻观。
关键词:英美文学《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爱情婚姻观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悲剧让我们唏嘘不已,崔莺莺和张生冲破重重障碍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让人为之欣慰,这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英美文学,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忠贞爱情深刻地为我们诠释了爱情的真谛;于连・索雷尔两段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和其最终悲剧性的结局却告诉我们当爱情被虚荣占据后,结果唯有悲剧。
英美文学名著中描写爱情的名家之作非常之多,众多的爱情经典让我们回味无穷,为我们展示了各式各样、色彩纷呈的爱情婚姻观。
正如有多少个读者,就会有多少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读者都会在这些名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
以下就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来分析英美文学中各式各样、与众不同的爱情婚姻观。
一《傲慢与偏见》简介及主旨分析英国知名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以日常琐事为事件出发点,运用非常考究的语言,通过对不同人物性格的详实刻画,以及当时处于社会压迫与反抗不同地位的各个阶层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剖析,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饱受封闭守旧思想禁锢下英国乡村的风土人情。
作品中,奥斯丁以其独特的观察力、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对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及其密友在对待婚姻时的不同抉择,真实地描述了中小地主及资产阶级“绅士”和“淑女”之间荒诞的婚姻与爱情风波,展现了女主人公们在爱情婚姻观方面不断学习、探索和前进的心路历程,继而提出了自己主张“既不赞同为了金钱而结婚,也不认同将婚姻当做儿戏而草率对待”这一鲜明的爱情婚姻立场。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培养研究与实践一、引言在中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
这句话的含义是在语言学习中,只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了解其中的含义。
在英语学习中这个方法其实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通过不断诵读,确实能够有效地稳固学生对于单词、句子结构、整体语感的掌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并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就是阅读再多遍,也不可能达到“其义自见”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集大成者,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但是涵盖面极广的语言的精炼和巧妙的运用。
文学作品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和使用只会高出一般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而不会比这个要求更低,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引入英美文学这一元素,以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经过教学实践,教师们发现,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确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且学生的英语驾驭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达到了兼具考试和实用两个层次的价值,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深刻了解西方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文化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决定着语言的所有要素。
任何一种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明的精炼。
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对于该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学习。
对于母语的学习和本国文化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即便是再小的国家,也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这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是极为深厚的,想要在短短十数年中精通是绝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中国学生每个人的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是未必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很好的原因所在。
英美文学作品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论文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英美文学作品的论文应该怎么写?英美文学作品论文篇一:当我们阅读与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意犹未尽,英美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
造成这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因素要算是产生这些文学作品的文化传统。
而追根溯源,西方的文化传统是由两种古老的文化源泉汇合而成。
一个是古希腊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一个是基督教所体现的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圣经》的文化思想。
对于西方文学作品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来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基督教的《圣经》,这两股重要的支流成为英美文学乃至西方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美国家各时期的名家志士都在不同程度上把《圣经》同自己的作品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读者在欣赏名著作品的同时,也在相当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欣赏和体味《圣经》的基础。
说起《圣经》,很多人会觉得它只是一本基督教的经书,便敬而远之。
其实则不然,它不止是一本简单的经书,而有其神秘的成分,在西方的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它的影响是深远且独一无二的。
因此,渐渐的成为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库。
概括起来说,英美作品中对于《圣经》的运用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方法是最容易辨认的,它的技巧是作家直接引用其中的故事作为素材。
当阅读与学习这类作品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及文化背景。
那么,对《圣经》的了解对理解这类文学作品的内涵与精髓是颇有裨益的。
比如说长诗《贝尔武夫》,其中就己谈到了上帝,并且写到妖怪格兰代尔是该隐的后裔。
该隐的故事取自《旧约全书·创世纪》。
14世纪诗人威廉·朗格兰写的寓言故事《农夫皮尔斯的幻象》,也是传播基督教精神的蓝本。
第二种方法是,作家运用《圣经》中故事的寓意使之融入到自己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面。
这种作品的写作方式对英美本国的读者来讲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讲就要多费一番周折,这些作品对我们理解英美传统文化有这非常高的要求。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是指英国的文学和美国的文学代表作品,长期以来,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意义,也给现代文学的发展指引和引导了重要的方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一:多元化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及意义我国自1953年开始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开设英美文学课到现在已有近60年的历史,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高年级主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由此可见,文学课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英美文学课对于学生的“内在”气质培养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需要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课下静心研读经典并吸收其中的人文知识财富。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触角不断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及其网络文化的迅速崛起,高校学生越来越重视诸如英语口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课程及其网络上的快餐文化,社会导向使得学生越来越不屑于花时间潜下心来认真研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笔者曾在我省六所理工科院校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能在课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而62%的学生将诸如演讲技巧、交际能力、创业秘诀之类的书放在了课余阅读的首位。
在这种背景之下,文学课教学也遇到了诸多困难,甚至一些高校为了迎合社会上的这种趋势竟压缩英美文学课时,使得英美文学课呈现出被边缘化了的趋势。
不少著名语言学者感慨:现在的语言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好,但内在修养素质欠佳,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文化知之甚少,学生几乎成为了一个个语言与翻译的机器。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充分发挥英美文学的教学及其育人作用,不少学者对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做出过富有成效的调查,本文结合前期的英美文学教学调查报告成果,提出了多元、复合式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热爱,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辨能力,并进一步探讨了复合式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意义及与传统“四段论”的教学方式作出了比较。
英美文学的论文
英美文学的论文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最重要的构成,其对世界文学发展起到最顶级的促进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美文学的论文下载篇1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利弊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首先,幻灯片课件的运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提高教学效率。
英美文学课程中所介绍的许多作家及其作品对于中国学生都很陌生,如果在讲述某一作家之前先进行图片展示,能够激起学生兴趣。
比如,亚瑟米勒是美国当代较为有影响力的戏剧家,可是提及他的名字时几乎没有学生知道,但是,玛丽莲梦露,好莱坞著名演员,学生们立刻有了积极反馈。
通过米勒的第二任妻子的图片以及二人的合影来开始对他的学习,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其次,通过音频文件的运用,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作品赏析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根据英美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有300部左右。
声情并茂的视频资料拉近了学生与英美文学的距离,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也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最后,音频文件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如果说视频可以增强学生对英美小说的理解,那么音频则有助于学生学习诗歌。
英国文学从中古世纪开始,中世纪最为流行的诗歌形式是民谣,具有较强的韵律和乐感,这种格律仅靠字面的讲解很难被学生理解,诸如民谣的代表作《三只乌鸦》,但是,如果将音频播放给学生,当声音真正传递给学生,便很容易感受诗歌韵律。
同理,在讲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华兹华斯的浪漫诗歌,雪莱的颂体诗,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有了诗歌朗诵辅助,学生便觉亲近许多。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首先,多媒体技术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和快节奏,使得学生无法全部接受。
众所周知,学生很反感教师照本宣科,现在,有了幻灯片和新的照本宣科,即对着课件逐字逐句地读。
每一页幻灯片都是信息满满,讲爱伦坡,就把他从出生到去世等各个细节写在课件上,这种新式填鸭教学和输入,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而且易导致学生分不清主次,找不到重点。
英美文学评论论文
英美文学评论论文1、美国文学的历史和特点英美文学有着相似的地方。
美国文学的特点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较深。
最初的美国文学一直是以模仿英国文学为主的,随着美国的独立和美国人的意识的转变,美国文学已经脱离出英国文学成为独立的文学分支。
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出现,美国的文学也越来越繁荣,甚至可以和英国分庭抗礼,成为真正独立的文学。
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也具有类似的忒单,但是美国文学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表达,同时更加具有浪漫主义思想。
2、文化差异对评论英美文学的影响正如莎士比亚所讲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由于接受到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评论文学作品时的感想也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讲,不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评论英国文学概括的来讲就是在反叛和继承中挣扎;第二方面,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产生时间相差不多,因而,评论美国文学时要先探讨有关的文学起源问题;第三方面,英美文化评论之间的差距。
英国文学评论的特点和莎士比亚描写的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类似,英国的文学评论自十七八实际开始就具有神秘的色彩。
无论是神秘的宗教色彩还是现代化个性的文学评论概念等都表明了英国文学不断在突破和继承传统的文学评论理念。
客观来讲,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英国文学的评论没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
但是,无论从结构主义还是新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中都能看到英国文学思想的痕迹。
因而,从英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英国文学评论是从荒诞与绝望中反思,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来理解英国文化。
由于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评论的出现时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无法从美国的文学进程中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评论文学作品的影响。
然而,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国文学这颗陌生的种子在不断成长,虽然美国文学中有英国文学的影子,但是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学体系。
我们通常把英美文学放在一起评价。
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文学的评论模式和理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尤其是和美国文学比较之后,英国文学显得更加纯正。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文体,不是通过规律推理去表达一个现象,而是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语言,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景,是以作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
阅读英文原作既要阅读其内容,而且还要着力体会原作的感情和意境,所以,了解语境、做好语境分析是文学作品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具难度的问题之一。
《阿拉比》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第三篇,属于乔伊斯的早期作品。
笔者发觉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发觉同学初略阅读之后,对其作为名篇质疑声一片。
但在老师借助语境分析后,同学再次上交的短评有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2、语境补充的重要性对语境的理解,不同语言学家观点各异。
Lewis(1981)认为语境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拥有的背景学问,这种背景学问对听话人理解说话人说出的详细一句话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ijk把语境理解为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状况,文化,社会和政治。
(白解红,2000)。
意义受语境的制约,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句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不同的意义。
语境理论有助于我们有效地赏析冗杂的文学作品。
钱冠连(1997)指出语境是指言语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他进一步指出,这个环境有语言上下文和非语言性环境两个大部分组成。
前者为语言符号内因素,而后者是语言符号外因素,它可以包括语言之外的显性的,可见的现场,如地点,对象,场合,意外消失的人和物(意外符号)等等,也可以是隐性的,不行见的背景,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历史大事等等。
如下列图所示:上下文(可见)语言符号内上下语(可听)语境符号显性:地点,对象,场合,意外消失的人和物语言符号外隐性: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历史大事本文所商量的“语境”都基于此,而不考虑认知是一种语境等看法。
2.1、语言符号内:通过上下文和上下语构建语境利用语言语境补足,就是利用上下文,前后语列信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把内部信息的提示线索,扩展成丰富的语用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英美经典电影,都是以英美文学为蓝本进行改编的。
将文字转换为银幕上的画面,这样的变化,更有利于观众对原作中角色的定位。
女性角色,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文学话题制造的永恒话题。
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背景的变化,也变换着不同的色彩。
本文以一些经典的英美电影,对比那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包括对爱情的执著、自我价值的追求、悲剧色彩和独立自主的方面。
一、引言女性角色,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文学话题制造的永恒话题。
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背景的变化,也变换着不同的色彩。
从莎士比亚时期开始,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英国、法国、美国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开始展现出不一样的活跃程度,特别是随着电影产业的兴起,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更加有利于对原作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展示。
在这一点上,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英美电影,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诠释了电影视角下的女性角色新特点,其中对于女性主义的形象表现极为突出。
二、女性对于爱情的执著爱情,是英美文学作品中一直延续的格调。
无论是辉煌的史诗巨制,还是社会小人物的刻画写实,其中都有着爱情的主题。
在爱情面前,电影,或者说原作中的这些女性角色们,敢于为了爱情反抗传统,反抗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世俗。
改编自美国作家罗伯特的小说《廊桥遗梦》的电影中,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之间的爱情,突破了家庭与婚姻的禁制,两人的爱情在当时是一种被唾弃的行为,是对婚姻的背叛,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在电影中,弗朗西斯卡在意大利长大,嫁人后随丈夫来到了美国。
源于意大利的浪漫,弗朗西斯卡在美国乡村的生活无聊至极,在她与罗伯特的爱情中,尽情洋溢着自身的浪漫风情,这是冲破了世俗枷锁的爱情。
弗朗西斯卡的爱情让观众落泪,是因为她没有因为爱而放弃自己的家庭,她仍旧记得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但却为了爱希望自己死后能与罗伯特在一起。
在原著中,弗朗西斯卡这一角色,对其爱情的描写文字较多,而在电影中,人们通过女演员眉宇间的那抹思念,很直接地理解了她对罗伯特执著的爱以及对家的责任感。
爱情与女性之间,似乎是文学作品中必然保留的桥段,以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英美电影中,爱情的主旋律,不仅是对这些文学作品的一种致敬,更符合潮流下的电影要求。
又如在《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是一种纯粹的爱,而无其他杂糅的情感。
当简爱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虽然罗切斯特的豪宅已经被他那个疯子般的妻子烧毁,虽然罗切斯特因此而失明,但是简爱按照心中对于爱的执著,认为这样的罗切斯特仍旧是自己的最爱。
简爱因为自己的爱而成为罗切斯特的天使,罗切斯特的余生因为简爱而精彩。
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在尊重英国女性作家奥斯汀原著的基础上,小说中的人物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爱情,一直被人们所谈论。
伊丽莎白的爱情观中,没有金钱财富,没有地位差距,有的是彼此之间的了解,是两人之间的彼此相爱。
通过电影中,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渴望平等,不难让观众理解原著中的那个对爱情很执著的伊丽莎白。
虽然爱着达西,但是伊丽莎白的爱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不需要无聊的高姿态和耍酷态度。
伊丽莎白这样的爱情观,也正是原著作者奥斯汀的爱情观。
我们在看这些英美电影时,对于银幕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更加直观的理解,而爱情这种在银幕上独特表现的情感,更容易让我们通过电影了解原著中女性的爱情世界,那是一个执著的感情观。
但是这样的爱情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很难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女性的爱情执著观,带来的往往是爱情悲剧。
在电影《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对于爱情也是固执的,哪怕被自己的爱人阿尔芒误会,她仍旧默默地承担着因为爱情而带来的伤害。
不管爱情的结果怎样,对于爱情,这些女性仍旧是那么执著与肯定。
三、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权主义在众多的英美电影中,都很好地再现了原著中反抗男权的思想,即强烈的女权主义。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最为显著的表现点。
目前,改编的英美电影中,多以20世纪初期的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蓝本,而这些文学作品中,开始阐述女权主义,反对男权。
这种现象并不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所独有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很多的女性实际上开始走出家门,进入了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而这些女性正是反抗男权的代表,她们的身上少了些浪漫的气息,但是却多了一些职业性的元素。
她们更加关注社会、政治等话题,这些女性角色,追求的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很多的英美电影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小说《飘》中,女性角色斯嘉丽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
而在以《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中,观众对于那个富家大小姐斯嘉丽印象深刻。
影片以南北战争为背景,战争夺取了斯嘉丽家庭的一切,而斯嘉丽在重重困难中,从一个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大小姐,成长为一个智慧的现代女性。
斯嘉丽这个女性形象在原著中,属于写实人物,米切尔对于这个人物没有泾渭分明的描述,而是做了真实的叙述。
在电影中,这种感觉更加直观一些,斯嘉丽似乎是一个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
所以,很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不再是一个独立于外的弱势群体,导演与作者都在强调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她们有着自我价值。
在电影《名利场》中,那个为了跻身上层社会的蓓基,按照现代的评判观点来看,用“女强人”来形容蓓基更加合适。
她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惜卖弄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歌声,甚至自己的肉体,蓓基一直在展示着自己的价值所在。
无论是勾引好友艾米利亚的哥哥乔斯,还是对克劳莱家族继承人的罗登,蓓基都成功地将自己的价值融入计谋当中。
这些女性形象,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是对男权的一种反抗,女权思想在电影或小说中都毫无掩饰。
在电影《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本是巴黎的一个名妓,但是她爱上了阿尔芒,并与之在乡下同居。
阿尔芒的父亲认为是玛格丽特葬送了儿子的前程,胁迫玛格丽特移情别恋,而阿尔芒信以为真,愤怒下当众羞辱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终因病而亡,而阿尔芒事后知道了缘由后,悔恨不已。
玛格丽特的死,是爱情悲剧的表现,更是对男权世界一种无声的反抗。
同样地,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一开始,伊丽莎白因为达西的高傲而没有接受他的表白。
我们通过电影,再去原著中寻找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会发现奥斯汀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伊丽莎白与达西那奇妙的爱情。
直到达西改掉了自己的“臭毛病”,伊丽莎白才真正地接受了达西。
伊丽莎白虽然爱着达西,但是对于达西的那种大男子主义很厌恶,她故意地对达西冷漠,也正是对男权的一种反抗。
在哈代的《无名的裘德》改编成电影后,苏的“新女性”形象更加凸显,她敢于追求自我的价值而反抗学校的规定,敢于直面对裘德的爱。
四、悲剧色彩浓重的女性形象以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英美电影中,很多女性形象都是悲剧性的。
这些女性形象虽不至于占据英美文学作品的大半,但是在我们观看的很多英美电影中,这样的悲剧色彩,似乎更受到导演和编剧的欢迎,也更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更多是与作品创作背景下的大多数女性有着明显的思想和行为区别。
正是因为这些女性角色“前卫”的行为,造成了她们悲剧的产生。
这些悲剧多体现在女性的爱情上,还有社会阶级的残酷压榨上。
例如,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中,芳汀这个角色,被赶出了工厂,死在了医院里。
她本有一个美好的爱情,但是却被情人抛弃,独自带着女儿珂赛特。
在改编的音乐剧《悲惨世界》中,芳汀被迫去那个她永不想涉足的地方,卖了自己的头发、牙齿,甚至是身体。
当I Dreamed a Dream响起时,芳汀的悲剧终究发生了。
对于芳汀的死,是悲剧的结局,也是她的解脱。
又如,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这个角色,是莎士比亚在17世纪塑造的形象,而那个时期的英国女性,和中国的传统女性一样,对父亲和兄长十分尊敬,甚至达到了盲从的地步。
然而奥菲利亚深爱着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对她的表白,被奥菲利亚的父亲否决。
当奥菲利亚的父亲被哈姆雷特杀死后,奥菲利亚崩溃了。
她一直在无声地承受着一切,但悲剧的脚步没有因为她停止。
一个纤弱的女子,一个温柔的女子,一个性格柔弱的女子,在那个年代注定了她的悲剧色彩。
在英美文学中,女性的悲剧色彩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电影改编后,这种女性悲剧更加真实。
她们与周围生活的格格不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除去《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这种被社会压到无法喘息的女性外,还有爱情带来的悲剧。
例如在《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的爱情就是一个悲剧,她有着自己的家庭,却爱上了罗伯特。
这样的爱情就是一个悲剧,在道德的束缚下,在伦理的谴责下,弗朗西斯卡的爱情只能以悲剧结束,四天深入骨髓的爱情,折磨了弗朗西斯卡的后半生,这样的悲剧让观众更加心痛。
同样地,在《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也是一个女性悲剧形象的代表。
凯瑟琳对于爱情的渴望极其矛盾,她希望自己的爱情是不受世俗影响的纯净的爱,还期望能够找到身世好、家境富裕的白马王子。
凯瑟琳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是纯净的,为此不惜打破社会的道德枷锁。
而凯瑟琳还是放不下对财富的向往,她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成为山庄的女主人。
这是世俗中“美好”的婚姻,但她对爱情的矛盾,让她无法割舍爱情,最后为之付出了生命。
四、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对爱情的执著,还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抑或是悲剧性的色彩,通过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表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英美文学作品中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这也是女性主义在文字上的宣泄,在银幕上的爆发。
在19世纪,简奥斯汀、勃朗特等一大批女作家走向英美文学的高处,她们反对男权,发扬女性主义。
例如,在勃朗特的《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她积极向上,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了男主人公罗彻斯特。
在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爱情中,简爱一直保持着克制和清醒,她嘲笑那些可笑的权贵,她向往平等。
简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简爱对于爱情的追求,一直保持着独立。
她知道了罗彻斯特有妻子后,不愿贬低自己的地位价值,选择离去。
而当她认识到自己对罗彻斯特的情感后,不顾罗彻斯特的失明和一无所有,仍旧回到罗彻斯特的身边。
简爱的容貌也许并不出众,但是她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她追求独立和自主,她有更加吸引男性的自我修养和精神追求,特别是简爱对于经济独立的认识。
这都是独立自主女性形象的表现。
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中,简爱都让我们感叹不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女性!同样的女性特质,我们在《名利场》中的蓓基身上也能看到一些,蓓基的“女强人”特点,正是她独立自主的一些体现,虽然她一直想傍上一个富翁。
五、结语女性形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爱情还是自我价值,抑或是悲剧色彩和独立自主方面,都有着吸引人的地方。
通过电影的展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活了过来,以电影来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耐人寻味,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