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修改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分散质: 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
分散剂: 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叫分散剂
分散质
组成 分类 分散系
溶液分散质
胶体
组成 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剂
浊液分散剂
浊液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 <1nm
微粒直径
1nm~100nm >100nm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
1、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 2、渗析-----分离提纯
三、几个常见概念的辨析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由同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 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
有固定的组成
无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熔、沸点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 学性质
常错点1:错把纯盐酸、氯水、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等当作纯净物
3、按能否电离来分类
练习: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1、漂白粉 2、纯净的淀粉 3、胆矾
4、汽油
5、冰水混和物 6、氨水
7、玻璃 8、饮用矿泉水 9、碱石灰
10、氢气和氧气以2 :1体积混和点燃后剩余物
11、油脂
12、含O质量分数为40%的氧化镁
答案:3、5、10、12
二、重要的分散系--------胶体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 腥味,增
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2、下列变化:①煤干馏;
②从煤油中提取苯和苯的同系物;
③溴水中滴入CCl4,振荡后褪色; ④制肥皂后期加入NaCl得肥皂;
1.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
---------------------------------------------------------------最新资料推荐------------------------------------------------------1.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2019 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1.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专题一基本概念【备考策略】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要特别注意对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的物质的量的理解,不仅知道它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连接的重要物理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体系。
比较重要的题型是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涉及的概念很多。
另外,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以及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2.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纵观近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氧化还原反应除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外,出现了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结合的趋势,特别是从生活应用入手,设计新的问题背景和思考阶梯。
3.离子反应:该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三个:一是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高考试题的表现形式来看,除考查中学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典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外,越来越注重有关知识迁移应用的考查即信息给予题。
二是判断离子反程式的正误。
1 / 23三是离子共存题,离子共存的条件是:在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如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
在分析判断过程中,除要熟悉常见离子不能共存时所发生的离子反应外,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限制条件,多种离子间的相互影响。
4.能源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复习时要理解燃烧热、中国和热、反应热到呢个概念,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强与电化学、化学平衡的联系与拓展,牢牢抓住盖斯定律的实质,并能熟练应用第 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点击】 1.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第一阶段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含胶体)
4.归纳课本法 课本是复习之本,只有真正掌握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 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回到课本不是对课本知识的死记 硬背,而是要通过对课本内容深入的领会和理解来掌握化学知 识。在复习中要增强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 撑点,按《考试说明》(简称“考钢”)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 项的对照过关。使课本的概念系统化,条理化。即将零碎分散 而繁杂的知识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从
返回
[归纳· 助学]
常用的四种符号和七种图式
元素符号:Al S + - - 离子符号:Al3 S2 SO2 4 (1)四种符号同位素符号:12C 13C 6 6 化合价符号:+3 -2 Al S
返回
返回
[鉴赏· 领悟]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H3的电子式: (2012· 江苏高考) (×)
而形成知识面,使概念浓缩与凸现,便于“系统记忆”,从而达
到全面系统地梳理基本概念,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防止 出现“以考代学”、“以练代本”的错误做法。 返回
返回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 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 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 根据化学式正确判断化合价。 6.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 表示方法。 7.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返回
(3)物质变化中的“三色”、“四解”、“十二化”:
物理变化
三色 四解 十二 化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 潮解 ①熔化 ②汽化 ①分解 ①氧化 ④碳化
1.1.1 物质的分类(分层练习)(解析版)高一化学同步课件沪教版2020必修一
第一章化学研究的天地1.1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CO2属于A.碱B.碱性氧化物C.酸D.酸性氧化物【答案】D【解析】CO2是由C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D。
2.碳可形成许多独特的物质,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甲烷B.碳纳米管C.足球烯D.石墨【答案】A【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烷是CH4,是化合物,碳纳米管、足球烯、石墨都是由单质所构成的物质,故选A。
3.不锈钢由于其抗腐蚀性好,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用途,不锈钢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氧化物【答案】C【解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不锈钢中除含铁外,还有C、Cr、Ni等,属于混合物。
答案选C。
4.建盏是建阳区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成分之一Fe2O3的物质类别是A.酸B.碱C.盐D.氧化物【答案】D【解析】建盏的成分之一Fe2O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物质类别是氧化物;答案选D。
5.氢氟酸是HF的水溶液,HF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从组成和性质划分,HF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答案】B【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为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因此HF属于酸,答案选B。
6.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
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B.HNO3是一元酸、强酸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D.Na2O是碱性氧化物【答案】A【解析】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都是从组成上考虑的,A符合题意;B.HNO3是一元酸是从组成上考虑的,HNO3是强酸、挥发性酸是从性质上考虑的,B与题意不符;C.Mg(OH)2是二元碱是从组成上考虑的,Mg(OH)2是难溶性碱、中强碱是从性质上考虑的,C与题意不符;D.Na2O是碱性氧化物是从性质上考虑的,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A。
物质的分类及转换
物质的分类及转换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根据其性质和组成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三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包括氢、氧、铁等。
元素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无法通过常规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电解或加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组成和性质可以不均匀,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分离成各个组成部分。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液化或净化过程分离出其中的组分。
二、物质的转换物质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着各种转换过程,包括物质的相变、化学反应等。
1. 相变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蒸发、气态到液态的凝结以及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化学组成不发生改变,只是其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化学键被打破,新的化学键形成,导致物质的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
例如,燃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核反应核反应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
核反应具有巨大的能量释放,是核能利用的基础。
例如,核裂变反应是指重核裂变成轻核的过程,核聚变反应是指轻核聚变成重核的过程。
4.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
生物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分解、氧化还原等过程。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1.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 × √ × × ×
知识梳理
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 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 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 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 溶于 水、NaCl 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 中挥发出 HCl 气体等中虽有化学键断裂 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
× × √ √ × √
知识梳理
(7)加热 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8)加热 NH4Cl 晶体, 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 变化 ( ) (9)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 变化 ( ) (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Na2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 变化 ( ) (11)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 (12)用铂丝蘸取 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
按阳离子分为两类:钠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无氧酸盐、含氧酸盐。
知识梳理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无 机 化 合 物
知识梳理
无 机 化 合 物
知识梳理
无 机 化 合 物
考点二
知识梳理
题组训练
返回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知识梳理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离子(或根)与基团的区别
P2
知识梳理
3.同素异形体 (1)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 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 O2 和 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物理 性质 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 变化。 4.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2)混合物: 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2020版化学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学案:1.1.1物质的分类和答案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核心微网络素养新目标1.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
2.学会分散系的分类方法及类型。
3.认识胶体及其性质。
4.学会用实验方法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学习。
[预习新知]一、同素异形体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1)树状分类法举例:(2)交叉分类法举例: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CO2、SO3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多数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酸。
(2)CaO、Fe2O3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
(3)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而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则属于碱性氧化物。
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分散系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组成错误!(3)分类错误!2.胶体Fe(OH)3胶体的制备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3.胶体的性质[即学即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a2SO4、KNO3都是含氧酸盐。
()(2)HNO3既属于一元酸又属于含氧酸,这种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
()(3)Na2CO3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4)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5)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6)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7)胶体一般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沉淀()(8)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9)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答案:(1)√(2)×(3)×(4)×(5)×(6)×(7)√(8)√(9)√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答案:C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⑨D.①④⑤⑥⑦答案:B4.出现大雾天气时,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雾是由微小液滴(直径10-9~10-7m)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1.1物质分类教案 人教版必修1
物质分类【教学目标】1.从基本的物质分类出发,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学习化学的分类观。
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3.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
4.认识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教学重难点】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企业对数以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为了认识和研究的方便,对于数以万计的物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们分类呢?2.新课讲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板书]1.物质的分类[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投影]空气、乙醇、铜、铁、碘酒、氧气、水、小苏打、盐酸溶液。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第一种分类结果混合物:空气、碘酒、盐酸溶液纯净物:乙醇、铜、铁、氧气、水、小苏打第二种分类结果固体:铜、铁、小苏打液体:乙醇、碘酒、水、盐酸溶液气体:空气、氧气[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
[设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呢?[学生活动]将物质进行分类:[师]以上的分类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可以形象的称为树状分类法。
[设疑]化合物一定是酸、碱、盐或氧化物吗?[强调]最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并不完全,例如,氨气不属于酸、碱、盐或者氧化物。
[设计意图]将初中所学单一物质进行系统分类,为后续寻找同类物质的共性做铺垫。
[师]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的单质,其中有一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例如:金刚石、C60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
在化学上,我们将这样的单质命名为同素异形体。
[板书]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设疑]还能举出哪些些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等)[生]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等。
2023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课件
角度拓展——判断正误
1.(2022 陕西渭南模拟)中子数为 9 的氮原子:176N。
2.(2022 新疆昌吉诊断)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提示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2022 陕西渭南模拟)氨气为弱电解质,其球棍模型为
提示 氨气是非电解质。
( √) ( × )。
。( × )
4.(2022 新疆昌吉诊断)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Na+[··O······O······]2-Na+。 ( √ )
答案 A 解析 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虽都写 成(C6H10O5)n,但n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淀粉在人体内 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B正确;淀粉中含有碳碳 键,二氧化碳中不含碳碳键,故由CO2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 形成,C正确;该研究成果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淀粉,能减少温室 效应,可帮助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D正确。
(√)
5.(2022甘肃第一次诊断)“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中的“铜奔马” 是由铜、锌组成的青铜制品。( × ) 提示 青铜制品是铜锡合金。 6.(2022河南六市第一次调研)清华大学打造的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 片——天机芯的主要材料与光导纤维不同。( √ ) 7.(2022浙江1月选考)许多水果和花卉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含有酯。( √ ) 8.(2022辽宁抚顺模拟)“蜡炬成灰泪始干”,古代蜡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 物。( × ) 提示 古代蜡的成分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文物
选项 A.南宋鎏金饰品 B.蒜头纹银盒 C.广彩瓷咖啡杯 D.铜镀金钟座
答案 C 解析 南宋鎏金饰品、蒜头纹银盒、铜镀金钟座主要由金属单质及合金制 成,广彩瓷咖啡杯是瓷器,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C项正确。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按化学性质分类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 物 酸①性、氧酸化性物氧也化不物一(定大是多非数金非属金氧属化氧化物) 物如:SO2、SO3、CO2、Mn2O7 ②、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如:CaO、MgO、CuO、Fe2O3
③、两性氧化物:Al2O3、 金属氧化物不Zn一O 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思考与交流
1、请回顾初中学过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酸、碱、盐、氧化物
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 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实践活动: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 的下边:O2、Cu、H2SO4、Ba(OH)2、KNO3、 CO2、 MgO 、空气、盐酸
KAl(SO4)2·12H2O
盐的分类
3.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钾盐、钠盐、铵盐、铜盐、钙盐
阴离子:硝氯酸化盐物、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
对于纯净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 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 属于什么盐?从溶解性看呢?
从阳离子看,属于钠盐 从阴离子看,属于碳酸盐, 从溶解性看,属于可溶性盐
碱 可溶性碱: KOH、NaOH、Ba(OH)2、NH3.H2O
按溶解性 微溶性碱: Ca(OH)2 难溶性碱: Cu(OH)2、Fe(OH)3、Mg(OH)2、Zn(OH)2
按所含氢 氧根个数
一元碱 NaOH、 KOH、NH3·H2O 、 二元碱 Ca(OH)2、Ba(OH)2、Cu(OH)2 三元碱 Fe(OH)3
树状分类法
单质的分类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二篇)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学科教学工作,这些学生来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
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读书的意识,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
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弹性的呈现方式把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
比如认识了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空气、水、碳和碳和的氧化物等;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分子、原子、元素等等;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内容的选择都能体现知识与技能。
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学会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的化学信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都体现过程与方法。
爱化学,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环保意识,珍惜资源;严谨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1.1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化学用语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互为同位素,A 项正确;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由高分子化 合物组成的物质都是混合物,B 项错误;纯碱是 Na2CO3 的 俗名,Na2CO3 属于盐,不属于碱,C 项错误;胶粒能透过滤 纸,D 项错误。
答案:A
归纳总结:1.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分类的 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属于多个类别,例如:Na2CO3 可以是钠盐、碳酸盐、强碱弱酸盐等。 2.并不是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直接 化合,例如 Fe2O3、CuO 等与水不能直接化合生成碱,SiO2 不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 H2SiO3。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属于混 合物,如 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只有由同一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才属于单质。
解析:A 项中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而水 银是汞单质,故 A 不正确;B 项中 CaCl2、NaOH、HCl 都 是化合物,而 HD 是单质,故 B 不正确;C 项中 C60、C70、 金刚石、 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 正确; 项中淀粉、 故 D 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是小分子, 故 D 不正确。
4.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比较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①多种物质组成 ①一种物质组成 ②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 区别 ③有固定的组成和 ③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性质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分离 联系 混合物 纯净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简单混合 漂白粉、合金、高分 CuSO4· 2O、 5H 实例 子化合物、纯盐酸 冰水混合物
跟踪训练 3.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 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 是( ) A.少量酒精在空气中挥发不见了;少量酒精在空气中 燃烧后消失 B.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晶体碳酸钠在 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 C.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电灯发光、发热 D.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CO2 后变浑浊;室温下的饱和石 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高中化学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练习高中全册化学试题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专题0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1、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烧碱 ⑤液态氧 ⑥KClO 3 A .碱——①④ B .纯净物——③④⑤ C .盐——①⑥ D .混合物——②⑤【答案】C【解析】纯碱是碳酸钠,与KClO 3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A 错误;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是单质,属于纯净物,B 、D 错误,C 正确。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混合物、碱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空气、硫酸铜、硫酸 B .硝酸、食盐水、火碱 C .氧化铁、小苏打、熟石灰 D .硫酸、空气、纯碱【答案】B【解析】A 项,三种物质分别为混合物、盐、酸;B 项,三种物质分别为酸、混合物、碱(火碱是NaOH),正确;C 项,三种物质分别为氧化物、盐、碱;D 项,三种物质分别为酸、混合物、盐(纯碱为Na 2CO 3)。
3、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 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 .物质⎩⎪⎨⎪⎧混合物纯净物⎩⎪⎨⎪⎧ 溶液化合物C .化合物⎩⎪⎪⎨⎪⎪⎧ 有机物无机物⎩⎪⎨⎪⎧ 酸⎩⎪⎨⎪⎧氧化物非氧化物碱盐D .纯净物⎩⎪⎨⎪⎧无机物⎩⎪⎨⎪⎧ 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答案】A【解析】B 项,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是正确的,但对纯净物的分类是错误的,因为溶液属于混合物;C 项,把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是正确的,对无机物的分类也是正确的,但下一层对酸的分类显然是错误的;D 项,氧化物包含于化合物,二者不是并列关系。
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 3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④⑥⑦C .①⑦D .①④⑤⑥【答案】B【解析】硝酸是重要的三大强酸之一,它是一元酸,具有强氧化性,易挥发,故①④⑥⑦均正确。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和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观念。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本学期化学上册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与分子、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中的能量变化、酸、碱和盐等。
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解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讨论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三、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学习目标: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常见的元素与化合物、元素周期表。
1.3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1.4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讨论。
1.5 教学评价:作业、小组讨论表现、期中考试。
2. 第二单元:原子与分子2.1 学习目标:理解原子的结构和分子的组成,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合物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2.2 教学内容:原子的结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元素符号和化合物分子式。
2.3 教学重点:元素符号和化合物分子式的表示。
2.4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演示、小组合作讨论。
2.5 教学评价: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
3. 第三单元: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3.1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变化规律,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拟编和平衡。
3.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拟编和平衡。
3.3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拟编和平衡的方法和原则。
3.4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验。
3.5 教学评价: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
4. 第四单元:化学中的能量变化4.1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分类,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4.2 教学内容:化学中的能量变化、能量守恒定律。
4.3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难点】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应用。
三、教学分析《物质的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
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
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
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采用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超市购物引入“分类”的话题。
由于本节课的课题很简单,也很生活化,只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化学知识也更具有系统化,便于以后的学习和教学。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结合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交叉分类法教师通过问题,在初中化学中我将元素、物质如何分类,引出化学中“分类”的概念。
化学九年级物质分类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物质分类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点之一,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物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化学九年级物质分类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1 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物质的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1.1 单质单质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常见的单质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惰性气体。
金属元素如铁、铜和铝都是单质的例子。
非金属元素如氧、氮和氢也属于单质。
1.1.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碱等;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类和蛋白质。
1.2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酸碱性、导电性、燃烧性、溶解性等。
1.2.1 酸碱性根据物质对溶液的酸碱指示剂的变化可以对物质进行判断。
酸性物质会使蓝色石蕊溶液变红,而碱性物质会使红色酚酞溶液变紫。
1.2.2 导电性导电性是指物质能否导电。
金属等具有自由电子的物质可以导电,而非金属则一般不能导电。
1.2.3 燃烧性燃烧性是物质能否燃烧。
可燃物质如纸张、木材等可以燃烧,而不可燃物质如铁、玻璃等则不能燃烧。
1.2.4 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能否在某种溶剂中溶解。
可溶解物质如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而不溶解物质如石油则不能在水中溶解。
二、不同类型物质的特点和应用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在学习物质分类时也需要了解这些特点和应用。
2.1 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常用于制造工具、建筑材料、电线等。
2.2 非金属非金属一般没有导电性和延展性,但在化学反应中往往发生剧烈的反应,例如氧气可使燃烧加剧。
非金属广泛用于制造化工产品、医药品等。
2.3 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是一类极不活泼的气体,例如氦、氖等。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很难参与,主要用于充填灯泡、焊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叁原子分子 肆原子分子 伍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He Ne Ar Kr Xe Rn H2 N2 O2 Cl2 Br2 I2 CO NO HF HCl H2O CO2 H2O SO2 CS2 HCN N2O P4 NH3 PH3 SO3 C2H2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H2SO4 HNO3 H3PO4 C2H6 C2H5OH C6H12O6 (C6H10O5)n H2 N2 O2 Cl2 Br2 I2 CS2 CO2 P4 C2H2 CH4 C2H6 CCl4 BF3 H2O SO2 HCN N2O CO NO HF HCl NH3 PH3 SO3 CH3Cl CH2Cl2 CHCl3 H2SO4 HNO3 H3PO4 C2H5OH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考点分析
1.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同位 素、核素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 2.物质分类:了解物质分类方法;混合物和纯净 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酸、 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胶体的概念和性质,丁达尔效应
4、原子团 (1)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集 团(根和基)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 加反应。 (2)原子团与分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微粒 电子式 CH4 (分 子 ) -CH3 (原子团) CH3+ (阳离子) CH3- (阴离子)
问题
根和基的差别?
5.元素: (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 的总称 注意: ①同一类原子包括同位素、离子
Hale Waihona Puke 由中心阳离子与配位体以 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
[Ag(NH3)2]+ [Al(OH)4] -
例题:下列各组化学式中,能真正表示物质 分子组成的是( B ) A. SiO2、NaCl、H2O2、Mg B. P4、CS2、H2SO4、C6H6 C. SiC、CaC2、Fe、CH3COONH4 D. C、Al2O3、Ar、I2 注意:由离子、原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仅表 示微粒个数的最简比,并不能表示其真实组 成。而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就是其分子式, 表示其真实的组成。
2.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的定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石墨 ②稀有气体
③金属单质
3.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存在离子的物质 ? 问题1 离子化合物、电解质溶液 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原物质一定是离子 问题2 化合物吗? 不一定;如:酸 食盐的分子式:NaCl? 问题3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不能真实地表示其组成
则可形成胶体。
2、 胶体的分类 雾、 云、 烟 有 色 玻 璃
Fe(OH)3
AgI胶体
淀粉 胶体
Fe(OH)3
AgI胶体
3、Fe(OH)3 胶体的制备 取一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
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5~6滴。继续煮沸待溶液呈
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FeCl3 + 3H2O
C.氢元素的四种同位素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金属 单质 纯净物 非金属
黑色金属(铁、铬、锰) 有色金属(Fe、Cr、Mn以外) 轻金属(如钠、镁、铝) 重金属(如铁、铜、镍、锡、铅) 常见金属(如铁、铜、铝) 稀有金属(如锆、铪、铌、钼)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混合物 有机化合物
物质
注意 1.只有一种元素或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不 一定是纯净物,因有同素异形体存在(如:O2 与O3 的混合物) 2. 同位素混合体(天然)也认为纯净物,如 天然含D2的H2 可认为纯净物。 3.特殊名称的纯净物:各种矾、重水、 冰水混合物;
难溶性碱:如Mg(OH)2 Fe(OH)3 强碱:如NaOH KOH 是否完全电离 弱碱:如NH3· H2O (5) 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H3AlO3、HAlO2] Zn(OH)2
正盐:如Na2CO3 NH4NO3
酸式盐:如NaHSO4 KHSO3 NaHCO3 KHS (6)盐 碱式盐:如Cu2(OH)2CO3 Mg(OH)Cl
无机化合物分类
1. 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 共价化合物 : 如 CO2, SiO2 无机化合物 (酸、酸酐、非金属氢化物) 离子化合物 : 如 NaCl, NH4Cl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2.按能否电离来分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如强酸、强碱、大多数 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非电解质 3.按组成、性质分类 氢化物 氧化物 酸 无机化合物 碱 盐
雨后彩虹
阳光灿烂清晨的树林里 壮观! 哇!
浓 烟
雾
一、分散系的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 )物质 分散
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
做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分散系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中形成的混合物
2、分散质:能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去的物质
3、分散剂:被分散到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直径
分散质微粒 分散质状态 主要特征 实例 鉴别 分离方法
不均一、不透明、不 稳定 泥浆水 苯酚与水
静置沉淀 静置分层 过滤 分液
二、胶体的概念
1、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 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注: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
可能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
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6.核素:一定数目质子、一定数目中子、原子
7.同位素: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类 原子(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化学性质几乎 相同)。
8.同素异形体:
1.H、D、T、H+可以用来表示 A.四种不同元素
( D)
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D.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分散质 溶液 组成 分散系
分类
胶体
分散剂
浊液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奶一样— —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少量酱油或红糖, 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做豆花的东西。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你会看 到什么景象?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4、江河入海口处为什么会形成三角洲?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 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可溶性盐 难(不)溶性盐
按水解情况分为: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强弱盐 强碱弱酸盐 弱酸弱碱盐
单 质 、 氧 化 物 、 酸 、 碱 、 盐 之 间 的 相 互 转 变
金属 单质 盐
非金 属单质
盐 和 金 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盐 和 氢 气
盐和水 碱
酸 盐和碱
盐和盐
盐和酸
盐
盐
第2节 胶体
考点:分散系、胶体
(分散剂是 固溶胶: 固体,如玻 璃)
有色玻璃 、 珍珠
有 色 玻 璃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光有散射作用; 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复盐:如KAl(SO4)2· 12H2O
KCl· MgCl2· 6H2O
络盐:如Na3[AlF6]、Na[Al(OH)4] 其他“盐”: ①CaH2 ;② CaC2、Al4C3、Fe3C ; ③ Mg3N2、AlP; ④ FeS2、 Na2S2O3 ;
根据溶解性分: 钠盐、钾盐、铵盐、 硝酸盐、酸式盐 见溶解性表,记住 常见的约20种
根据状态分:
H2SO4 HNO3 HF HCl HCN 液态酸 HI 固态酸 H3PO4 H2SiO3 CH3COOH 十八酸(硬脂酸)乙二酸
溶解性:
可电离出OH-分
一元碱:如NH3· H2O NaOH
(4)碱
溶解性
多元碱:如Ca(OH) 2 可溶性碱:如NH3· H2O NaOH KOH Ba(OH)2
②元素只讲种类, 没有数量的含义 ③只适用于宏观物质的组成 ④元素的性质是由质子数来决定的 问题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吗? (2)元素含量: 前五位:O﹥Si﹥Al﹥ Fe ﹥ Ca
(3)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 H2、F2、Cl2、He、Ne、Ar、Kr、Xe、Rn
I4O9
含氧酸 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 一元酸:如 HPO3 H3PO2 H3BO3 可电离出H+个数 二元酸:如H2SO3 H3PO3 H2C2O4 三元酸:如H3PO4 强酸:如HCl HBr HI HNO3 H2SO4 HClO4 是否完全电离 弱酸:如HF HCN HClO H2S H2SO3 H3PO (3)酸 氧化性酸:如HClO HNO3 浓H2SO4 氧化还原性 还原性酸:如H2S HI HBr HCl 难挥发性酸:如H2SO4 H3PO4 按挥发性分 易挥发性酸:如浓HCl 浓HNO3 稳定性酸:如HCl H2SO4 H3PO4 对热稳定性 不稳定性酸:如HNO3 HI H2S H2SO3 H2CO3
弱电解质
(如弱酸、弱碱、水)
非金属氢化物
气态:如HCl H2S PH3 SiH4 液态:如H2O
(1)氢化物
金属氢化物:如NaH CaH2
金属氧化物 按组成分
非金属氧化物 氧 (2) 化 物
酸性(酸酐) :如N2O3 P2O5 Mn2O7 成盐氧化物 碱性:如Na2O Fe2O3 两性:如Al2O3 ZnO 按性质分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Na2O2 , KO2 ,Fe3O4 M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