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化资源调查及产业发展的战略策划

澳门文化资源调查及产业发展的战略策划
澳门文化资源调查及产业发展的战略策划

澳门文化资源调查及产业发展的战略策划

——经济适度多元化格局中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背景介绍及评述:

回归前,澳门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是澳门的首要问题。为此,省届特区政府提出了“固本培元、稳健发展”的施政方针,明确了以旅游博彩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带动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旨在使澳门经济迅速摆脱长年困境。第二届特区政府意识到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性,于是“经济适度多元化”成为澳门经济政策中的“元政策”,成为澳门特区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指导精神。第三屆特区政府上任以来,既传承了“经济适度多元”的基本理念,又在如何实现“经济适度多元”的策略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为推动本澳经济多元的重要一环”,在澳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确立了文化产业战略地位,体现出澳门社会各界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本文试图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格局下,基于博彩旅游业的现状、澳门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优势,以高新技术为融合平台,以内生增长为发展动力,对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战略重点与发展布局、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进行架构性地思考与设计。

研究目的:

澳门是一座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素有“东方拉斯维加斯”的美誉。本文试图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格局下,基于博彩旅游业的现状、澳门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优势,以高新技术为融合平台,以内生增长为发展动力,对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战略重点与发展布局、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进行架构性地思考与设计。

一、澳门文化产业的基础与现状

(一)基础和优势。澳门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比较而言,澳门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其独有的基础和优势。

1、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经过五百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释、道等古老的中国宗教,也有后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表现。1982年,澳葡当局成立“澳门文化学会”,逐渐开展与民间的对话,积极扶持各文化艺术团体举办澳门艺术节,推动中、葡文化交流。因此,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持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2、世界文化遗产独具韵味。澳门与欧洲的关系悠久,葡萄牙人在此长期居住生活,留下了大量南欧风情的建筑。四百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后沉淀下来的城市底蕴,至今保留完整且神韵犹在,并结集成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文娛之都”等各种城市定位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澳门特区政府对於文化的重视程度。澳门展现出的城市韵味十分鲜明,这种特征在中国甚至整个亚洲都不多见。

3、博彩旅遊休閒业发达。澳门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作为一个以博彩业发展闻名於世的国际旅遊城市,旅遊休閒业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基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更是显示澳门旅遊业发展的强大后劲。这意味着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的支撑。

4、拥有“一国两制”制度优越性。文化与政治紧密相联,尤其文化本身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属性,某种程度上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有一定制约。就如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对文化产业跃跃欲试,意图将其打造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现有的制度条件使这一行业的发展受限,而澳门的制度特点恰恰是其它城市难以媲美的。

5、地埋区位得天独厚。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任何城市都不再可能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持续发展,实现区域深度整合是唯一出路。澳门是一个自由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紧邻香港、背靠大陆,是聚集国内外科技力量、香港资本力量、内地市场力量最佳集

合地,不仅成为一个国际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平台,更具有条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源地。

(二)现状和不足。通常用“经济香港、文化澳门”来描述港澳两地特征。然而,至今“文化澳门”还不能代替“东方拉斯维加斯”。文化澳门建设的进程与现状还没达到应有的高度。

1、文化澳门城市定位但布局简单。过去几年,由于澳门对“文化澳门”的城市定位不太明确,没有充分打开思路,仅把会展业作为适度多元化的重点行业。事实上,澳门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可做的文章很多。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是挖掘和生产人类精神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行销各类文化产品的行业,包括文化艺术服务、休闲娱乐服务、教育产业、创意产业、文艺产业等,如酒店管理、导游培训、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舞台表演、影视博物馆、疗养休闲、家庭综合旅游和会展等,内容十分丰富。以澳门的条件来看,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发展各类行业,而应结合文化与制度、文化与科技的双重优势,大力发展中西汇融的文化产业,把整个城市推向一个崭新的国际化高度。

2、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市场运作失位。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舞龙狮、赛龙舟、习武术,还是西式的娱乐项目如烟花赛、音乐节、大赛车等,都在澳门举办得有滋有味,且有相当深厚的民间传统作为支撑,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很难复制的。然而,澳门比较缺乏的是以市场化的思维去文化创意、整合融合、深度加工和营销策划,故而难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3、博彩一枝独秀但危机四伏。2008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靠外地游客支撑的澳门博彩业首先受到冲击。一枝独大的产业结构,使澳门经济高速发展的脚步嘎然而止。从 2008 年第 4 季度开始连续 3 个季度,澳门 GDP 出现负增长,其中 2009 年第 1 季度更是同比下跌 12.9%,首现自回归以来的双位数跌幅。而澳门赌场的成功经验,也使得周边的一些国家争相仿效,除了新加坡正大兴土木建赌场外,韩国也计划开放观光胜地

济州岛给外资开赌场,新赌场的开放将严重分流澳门的客流,进而也殃及旅游业。而较高

的道德成本,是制约博彩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必将约束博彩业继续成长和扩张的空间。

4、人口最为密集但人才匮乏。文化创意产业源于人才的创造力、技能与才华,其核心资本是人的创造力。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确立取决于创意人才及其才能的发挥。虽然澳门是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但随着博彩业的扩张,其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薪酬较高,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低,很多年轻人满足于此,不愿继续深造。进入高校人口的增长不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制约了澳门文化的发展。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

业,人才是一块短板。

二,澳门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经济适度多元化格局重构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首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其次是确立战略重点问题。

(一)思想体系

1、资源观念。新的资源观认为,凡是有利于增长和发展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都要视为资源。其中,土地、资本、物质资源是发展的“基本要素”,统称为物质性资源、硬资源或有形资源;高级人才、科技、知识品牌乃至理想信念、体制机制等是发展的“高等要素”,统称为非物质资源、软资源或无形资源。前者是发展的基础,后者是集聚和配置自然资源“点石成金”的关键,对前者具有决定性意义。即使自然资源禀赋差一些,如果无形资源足够丰富、效应充分发挥,也能进行很好的弥补。资源观是决定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理念,由于资源观念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决策,形成差异显著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果。因此,在重构发展战略时,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审视澳门的资源环境问题。

以新的资源观来审视,澳门虽然“硬资源”稀缺,但独特文化底蕴、区位优势、社会与经济制度等“软资源”相当丰富,是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富矿”。用无限的无形资源取代有限的有形资源,这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源对于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呈现出乘数乃至幂数效应。如谷歌,无需出售任何有形商品,但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根本原因,谷歌高度凝聚了人类的智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创意。因此,澳门文化产业发展,首要确立珍惜有形资源、放大无形资源,占据资源利用高端,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2、机遇观念。机遇,是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利环境和发展要素之和;战略机遇期,是在最有利于发展时期,用持续的奋斗和变革,赢来的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时间空间因素的叠加。实践证明,无论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看,还是从澳门城市发展历程看,能不能认清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是一个国家或城市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机遇具有不定性,必须要依赖于主观努力、主动创造;机遇具有转化性,难题与机遇是互为转化的,破解难题也是创造机遇,机遇错失,难题更多;机遇具有实效性,非常驻性特点,必须要“抢抓”和“用好”,才能步步为先。

澳门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以博彩业为龙头的经济增长日趋滞缓,既是难题,但也是机遇,同时提出经济适度多元化,把文化产业作为促进澳门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另一方面,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重要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重振国民精神,部署“文化兴国”战略。因此,现阶段澳门正处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抢抓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是把握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竞争观念。文化产业的全球化特征必然带来竞争,不单是行业竞争,而是一个国家或城市间的竞争。澳门周国博彩业狼烟四起,动摇了长期以博彩业为核心的旅游业优势地位,加之澳门长期以来文化产业体系短板现象,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因此,重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必须着眼于要实现新跨越和新超越,建立竞争坐标和创新发展路径。尤其在澳门拉长文化体系短板上,不是追赶模仿跟进,不是小步慢走、按部就班,而是要有大思维、大手笔、大动作,走新路,大跨越、大超越。正是由于限制

条件大,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搞清楚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也结合本地的社会、文化与产业基础,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要敢于剑走偏锋,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走出一条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路子。

4、增长观念。以内生知识或内生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被称之为“新经济增长理论”。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作为资本投资,以市场需求为产品导向,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行业。一方面,这种新型行业是以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进而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无论是文化的产业化,还是产业的文化化,这种新型行业本身是以创意为核心元的产业,其内生增长依赖于人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因此,发展澳门文化产业,不是在传统轨道上发展,而是内生的智慧创意、技术进步等内在的优势发挥上,创新增长机制。

(二)战略要点

1、目标定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至高无上的目标,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从目标的方向角度来看,目标就是目的;从目标的形态角度上看,目标就是期望;从目标的实践角度来看,目标就是结果。如果概括起来就如马克思所说的:“目标就是指导在一定时间、空间内预期实现的目的或取得的成果,这种目的是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方向”。一座没有远大理想召唤、宏伟目标指引的城市,必然迷失正确的航向、失去强劲的动力。澳门文化产业发展也是这样,必须确立合理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地强化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总目标——文化国际大都市。五年内把澳门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文化、教育设施和研究机构以及相应的人才优势,在国际上有很强的文化辐射力、吸引力、影响力;具有雄厚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健全的文化市场体系,在国际上有很强的文化竞争力。

中目标——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年内,构建以博彩为龙头、以旅游与会展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增长点的,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

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澳门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GDP在澳门经济中占居重要比重,在现有基础上,作为多元经济的代表,在总量上努力占有60%以上份额。

近目标——拉高“短板”。一方面,推进旅游业、会展业、演艺业稳步发展,加强对文化教育投入,加强对影视业扶持,做强传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创

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信息服务、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三,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布局

根据澳门经济结构特点,结合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类型,以对战略目标的贡献度为维度,澳门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可划分为四个层面:战略核心产业、战略支撑产业、战略保障产业和战略从属产业。

——战略核心产业。作为战略核心的产业,具有稳定澳门经济基础的地位与作用。把博彩业文化化,即以博彩业为核心拉动力,发展旅游业、会展业,把澳门建设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进一步朝向国际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旅遊胜地发展,同时将产生国际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旅遊客源和旅遊需求,将旅游业、会展业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持续拉动作用。

——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支撑产业既是文化产业的增量,也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澳门中西文化相融及地理区位优势,集聚国内外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影视制作、新闻出版、信息传播等优势,形成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文化产业集群。

——战略保障产业。战略保障产业既是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包括博物院、图书馆、场所设施等,也包括餐饮酒店、影视剧院、体育场馆等。

——战略从属产业。战略从属产业属于各类文化产业的衍生产业,包括文化艺术服

务、休闲娱乐服务、体育赛事、舞台表演、疗养休闲、家庭综合旅游等活动性产业,也包

括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商品销售业。

四,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

澳门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包含三个层面:

一是产业文化化。即如何用博彩业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在博彩业方面,将适当调控其发展速度与方向,优化博彩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努力提升博彩业在亚洲地区的竞争力,这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而就博彩业而言,其道德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周边同业竞争日趋急化,发展博彩业的重点,就必须使其文化化,就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把一个历史悠久的赌城市打造成光彩之城。

二是文化产业化。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舞龙狮、赛龙舟、习武术,还是西式的娱乐项目如烟花赛、音乐节、大赛车等,都在澳门举办得有滋有味,且有相当深厚的民间传统作为支撑,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很难复制的。然而,澳门比较缺乏的是以市场化的思维去深度加工和营销策划这些活动的能力,难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实现文化产业化,是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就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而言,解决这个重点的关键,一是政府的积极推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理。新一屆政府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便着重提到,“文化创意产业为推动本澳经济多元的重要一环”,承诺研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並成立“文化产业委员会”,同时在文化局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二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澳门来说,能否打开“门户”,吸收国内外学界、机关、企业专家、学者和专业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举措。三是国际化的市场战略。产业化的前提就是市场化。澳门的市场是全球的,如何建立一个正确的国际化市场战略,是决定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是发展的可持续化。重在加大对战略支撑产业的投入,特别是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两大产业的投入。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未来。当今时代,高科技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动力源泉,它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和传播形态的广泛运

用,必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因此,解决澳门文化产业发展可持续化问题,必

须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五,澳门文化产业品牌打造

1、规划引领、园区先行。一个成功的规划,能够使一个古老的城市焕发青春的活力。要想发展文化产业,澳门政府应把文化产业提升到与博彩业并重的城市战略产业的高度,从宏观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全方面做出总体规划,营造适宜产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宽松的发展环境。在规划中,要树立文化产业园区概念,把分散化、普适化的文化产业向提高整合度、增强聚焦度转变。重点建设具有澳门特色的高等教育园区、横琴岛文化科技创业园区、澳门女排精英赛与大赛车等体育园区。

2、深度融合、科技创业。加大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重点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或依托高科技开发的文化新产品、新服务,是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强化创新基础,提高创新层次,鼓励多元发展,加快关键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业务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提升信息产品、服务、内容的有效供给水平,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建立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能力。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

3、放大品牌、集聚优势。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就是具有价值、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个性。品牌建立最基本策略,就是满足消费者(受众)的差异化诉求。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意识是文化机构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

本理念,成为现代竞争经济中引领制胜的战略性意识。宏观上,用文化来光采博彩业,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国际大都会成为澳门城市名片;微观上,发展具有澳门特色的文化产业,不断创建新品牌、品牌集群,扩大澳门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并由此集聚发展优势。

4、统筹兼顾、人才为本。一方面,应加快科技、文化、教育及相关领域体制机制的调整,尽早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社会资源自由流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一行使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权,以解决部门分割、体制不顺的问题;政府应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支持,放宽市场准入机制,支持创意研发,优化配置创意产业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从战略高度制定相关的促进政策,根据澳门的实际情况,大力培养本地创意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的创意能力,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有计划地从大陆引进需要的创意人才。

六,澳门文化产业的保障体系

战略实施是一种行动过程。在这过程中,强调的是力量管理与运用、强调的是目标进程效率。战略保障是战略实施的支撑,是创造条件的过程,强调的是制度、资源、人才效应的集聚和发挥。

(一)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驱动,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以及产业类型的功能定位,面向市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先行,按照“文化+科技”集成原则,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研发、应用与引领,聚集技术新优势,抢占产业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坚持人才引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加快集聚优秀高端人才,重点培养引进一批领军型科技创业和文化创意人才,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坚持开放融合,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依托核心主业,融合各方力量,有效配置社会资

源,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打造综合性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多点聚利的态势。通过战略联盟、项目合作、借船出海等多种形式,吸纳和聚集市场要素,提升文化领域盈利能力和规模效益。

(二)建立高效保障体系

1、加快建立有利于澳门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科学的制度重塑是促进发展的根本保障。澳门政府要建立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管、企业运作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政府主导在文化产业中的调控作用,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具有澳门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

2、构建统一开放竞争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现有旅游和会展产业平台基础上,加强影视制作与内容交易平台建设,开发和建立信息服务、体育艺术交易、美食休闲市场平台,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市场要素,办好重点文化类交易场所馆地,健全文化交易中介机构和市场管理机构,规范文化产品交易。

3、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政府公共财政对澳门文化建设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警惕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完善投入方式,既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也可以作为投资参股开办盈利性的新兴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内外资本进入澳门文化领域,投资兴建文化企业。加大对文化产业税赋、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行税收优惠。设立澳门政府文化发展基金,引导和扶持科技文化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与发展。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和扶持,扶持一批重点文化课题、重点文化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高端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物、著名学者;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多渠道吸引优秀文化人才。

参观文献:

1、《文化产业经济学》顾江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战略管理》(美)弗雷德·R·戴维经济科技出版社出版;

3、《文化发展与国际大都市建设》尹继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4、《创率先大业建人文绿都》杨卫泽南京出版社;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

7、“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澳门月刊》;

8、“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市场策略”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博士

9、“澳门多元经济与珠澳整合”郝雨凡姜姗姗《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0、“澳门:博彩业隐患”李亦非《恒生财富》

11、“澳门博彩业纵深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

12、“‘赌权开放’与澳门博彩业发展”王五一《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9-12-7 一、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十五”时期哈尔滨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推动下,哈尔滨的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的状况有所改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群众文化基础扎实,文物博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市场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增大,市民的文化消费明显增加,文化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 1、专业艺术 实施精品战略成就显着。创作排演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优秀剧目。话剧《秋天的二人转》、《脊梁》,歌剧《八女投江》,儿童剧《小萝卜头的故事》等剧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和好评。话剧院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市直剧院(团)连续数年每年演出1,500场以上,名列文化部统计的前列。儿童艺术剧院木偶剧团、儿童剧团曾赴法国和新加坡商演,哈市民族艺术团成功出访拉脱维亚、芬兰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2、群众文化

哈市有艺术馆2个,区、县(市)文化馆20个, 83个街道文化站,232个乡镇文化站。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群众文化网络。拥有业余文艺骨干数千人,业余文艺创作群体20多个。阿城版画、宾县农民画、方正县、巴彦县剪纸、双城市书法、五常市国画等创作群体屡获国家奖励。 群众文化活动向着经常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如合唱艺术歌会、农民文艺汇演、“哈夏”群众文艺专场、冰雪节文艺演出等。群众文艺节目获得国家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牌2块、银牌6块、铜牌11块。宾县、阿城市、方正县、巴彦县、五常市、通河县、双城市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3、文博图 哈市有文博单位2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各类遗址、碑刻、纪念性建筑950多处。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十大精品展。 市图书馆馆藏文献234余万册(件),基本实现了采访、编目、检索、查询、流通、管理自动化,成为全市文献信息、目录、业务辅导和图书馆学研究交流中心。 4、文化市场 哈市有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736家,录像放映单位29家;非博彩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77家,歌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702家;美术品经营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精品

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 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二OO四——二O一O年) 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促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社会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领域。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我省文化发展现状 一是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湖北人杰地灵,文华昌盛。光辉灿烂的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屈原、毕昇、陆羽、李时珍、张之洞、闻一多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异彩纷呈,影响广泛。我省还拥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武汉盘龙城、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大冶铜录山古矿冶四大古文化遗址,武汉、荆州、襄樊、随州、钟祥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121.3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0418件),位居各省区市前列;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郭店楚简、云梦秦简等享誉海内外。我省戏曲剧种众多,京剧、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豫剧、南剧等各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我省民间文化丰富,民间艺术、民间故事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二是文化事业具有一定基础。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03个,各类博物馆96个,群艺馆、文化馆13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180个。湖北素有戏剧大省和文学大省之称,不少文艺作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许多文化人才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社科研究门类齐全、力量雄厚;我省是报刊大省,图书出版为全国六大出版中心之一;广播影视蓬勃发展,网络发展迅速,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近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文学作品、广播电视节目、新闻作品和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获得国家乃至国际各种大奖,获奖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三是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我省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步伐加快,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报纸期刊、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据统计,20XX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9.8%,占GDP 比重为3.58%。其中,据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的不完全统计,20XX年的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81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我省还初步形成了《知音》、《楚天都市报》等一批优势品牌。 目前我省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地方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管理体制不适应,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国有垄断的格局基本没有打破;运行机制不够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市场开放度不高,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规模偏小,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整合与开发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不够,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薄弱。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对我省今后文化发展构成障碍和制约。

中国统计年鉴2009免费下载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96e4b494-b4f1-11de-a87f-0014221b79 8a/ 贵州统计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86fd3ab8-4c3b-11df-9c3c-0015c55db7 3d/ 云南统计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61c65807-37ac-11df-b7d9-0015c55db7 3d/ 云南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0ff59e68-d1dd-11de-af50-0014221b79 8a/ 宁夏统计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4e8e0e73-0274-11df-83f9-0014221b79 8a/ 内蒙古经济社会调查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c8904cb8-fa67-11de-a75a-0014221b79 8a/ 山西统计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0ca59730-24de-11df-91e0-0015c55db7 3d/ 河北经济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ea98bb38-f2e2-11de-aad9-0014221b79 8a/ 内蒙古统计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0d3190c0-f202-11de-b00a-0014221b79 8a/ 陕西统计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36203af8-e3e4-11de-83b6-0014221b79 8a/ 青海统计年鉴2009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505776.html,/zh-cn/files/0063fcca-d40c-11de-b470-0014221b79 8a/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文化立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启示 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一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亚洲地区,韩国首先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努力开发本国文化软实力资源,通过提升文化力提升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朴正熙政府为代表的韩国军政府以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试图从传统文化里寻找现代化的力量,因此政府集中全力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扶持内容只限于所谓的“高级艺术”。1986年全斗焕政府在韩国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当中,提出“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这一重要的政策目标,为“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1990年卢泰愚政府颁布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的政策理念;1993年金泳三政府出台的“文化繁荣五年计划”将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重要目标之一。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金大中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紧急援助,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改革与治理。在这个过程中,韩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文化产业蕴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决定通过大力挖掘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振兴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实现“文化立国”。1998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了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在内的“文化立国”纲领性法规,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全面统领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立国”战略实施后,文化产业已经一跃成为韩国国内继制造业之后第二大支柱产业。 韩国从“文化立国”战略确立伊始就坚持走海外市场路线。“文化立国”战略实施后,韩国文化产品迅速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强国,并且形成了在东亚地区风靡的“韩流”现象。同时,韩国制造业也乘势而上,将一种富有创造力、注重设计的新文化理念逐渐渗透到各个产业,制造业通过自主研发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人的不同产品、利用明星效应来刺激消费,并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手段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三星、LG以及现代汽车等著名公司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知名的品牌,韩国也逐渐摆脱以往的“制造型”国家形象,开始向“韩国创造”过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对于韩国较为发达的文化产业,我国还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有必要通过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适应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需要。一、改革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核心依旧是分行业管理,是一种较为松散的混合性组织架构的制度框架。我国应设立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制定发展预算等。同时,应在各地分别设立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的下属机构,负责管理本地的文化产业事务和落实文

十大澳门之最

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为1580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此教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历经三次焚毁现在仅遗教堂前的68级石阶及花岗石建成的前壁,因貌似中国牌坊得名。牌坊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奇形珍珠”式建筑物,共分五层,各种雕像栩栩如生,既保留传统,更有创新;既展现了欧陆建筑风格,又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体现着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色,堪称“立体的圣经”,是远东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筑。 澳门旅游塔,是一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南湾新填海区的高塔,面对珠江口。连同旅游塔前的户外广场形成了一个集大型会议、旅游及娱乐设施的会展娱乐中心。总高度为338米(56层),名列球独立式观光塔亚洲区第八及全球第十高,比奥克兰SkyTower、巴黎艾菲尔铁塔及悉尼AMPTower还要高,整体设计还包括强力泛光灯、激光激光、频闪灯及计算机控制的灯光系统,可营造出壮观的灯光效果。旅游塔不但是澳门的新标志及旅游热点,而且更可远眺中国珠江三角洲及部份香港离岛的景观。 东望洋灯塔(旧称松山灯塔),位于中国澳门东望洋山山顶,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1992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望洋灯塔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是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所设计的。灯塔于1865年9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最初只是靠一盏火水灯发光。东望洋灯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标值,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妈阁庙,原称妈祖阁,是位于澳门半岛西南方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现为澳门三大古刹中最古老者。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妈阁庙始建于1488年,时值明朝。当时妈阁庙门前已为澳门之海岸线,是当地及附近居住之渔民作业之上岸补给、歇息和祈福之处。庙宇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参天,风光优美。整座庙宇包括大殿(又称神山第一殿)、石殿(又称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4座主要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经过庙门及花岗石牌坊,便是庭院,循着山麓的石阶小径,拾级而上,即可抵达建于巉岩巨石间、就石窟凿成的弘仁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色彩斑斓,中央供奉天后。自弘仁殿至观音阁,沿着山崖有不少石刻,或为名流政要咏题,或为骚人墨客遣兴,楷草篆隶,诸体俱备。观音阁位于庙之最高处,供奉观音菩萨。

伊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2013-03-07 [作者简介]杨萍, 女,新疆伊犁州党校,正县级组织员。唐旻星,男,新疆伊犁州党校学报编辑部。伊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浅析 杨萍唐旻星 (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党校新疆伊宁市835000) [内容提要]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伊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伊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壮大伊犁文化产业的规模,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方面狠下功夫。 [关键词]文化产业伊犁战略布局 [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3.02.03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3)02-0014-03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伊犁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地区综合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综合考虑伊犁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统筹文化产业发展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两区、三带、四组团”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构成分工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格局。 一、“一城”———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伊宁市 以优化和提升文化创意、商务旅游、影视创作、休闲餐饮、文化娱乐功能为主,强化“塞外江南、西域古都”文化品牌,把伊宁市建设成为文化西联东出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聚集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服务中心城市和综合性文化产业功能区。 1.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底蕴。 进一步发掘城市文化资源,适当恢复历史古迹、“老字号”店铺等,推进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贯彻“保护为 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伊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和保护,加强遗址、文物古迹、古民居的维修保护力度。 2.彰显“ 塞外江南”文化休闲功能。重点统筹规划、适度开发好伊犁河,合理布局建设河道两岸和沿河文化设施,开辟水上旅游路线,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等产业,突出城市特色文化休闲娱乐功能,扩大“塞外江南”品牌效应。对市区及周边湿地、河流、水系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开发,构建城市沿河生态圈,打造体现“塞外江南”特色的生态公园、园林景观。 3.加速文化产业聚集发展。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整合提升民俗一条街的文化内涵,重点结合汉人街商圈改造建设,集中打造古玩字画交易市场,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特色餐饮、歌舞娱乐等规模经营场所。结合伊宁市新区建设和打造百万人口规划、以高起点、大视野、前瞻思维统筹规划文化事业和产业,高起点规划建设文化特色示范街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设。 4.增强产业辐射能力。坚持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策划举办和承办全疆乃至全国重大文化体育活动和赛事,搭建伊犁文化对外交流合作、 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不断增强首府文化发展活力。建立文化2013年第2期No.22013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14·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解读

2017年国家文化产业新政解读 国务院:力争“十三五”时期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达8亿元 2016年12月19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据了解,《发展规划》为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个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此外,《发展规划》还从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提升创新设计水平、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说明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两部委发文: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将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建设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聚焦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工业设计、工业遗产、工业旅游、企业征信以及质量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工作,形成竞争新优势。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工业文化产业,让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具体来说,将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支持工业文化新生态发展。 “一带一路”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于日前正式公布。该行动计划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 据悉,《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具体包括“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国内合作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使者”计划、“一带一路”艺术创作扶持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计划、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一带一路”文博产业繁荣计划和“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拓展计划共12项子计划。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国内“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合作,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介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动漫游戏产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 文化部:2017年将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 来自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6年,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第一批第一次26个试点城市因地施策,有效拓展了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国办转发文化部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试点单位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186个产业项目获得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扶持。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它的发展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依然很低。虽然早在党的十七大上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回顾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绩是可喜的。其中2011年电影业产量达到世界第三,赢得“故事大国”美誉。最典型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应 对“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挑战,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 就国际机遇而言:首先,最大的机遇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历史潮流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再次,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随着加入WTO,这种影响将更加强烈。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国际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以国内机遇而论:首先,党中央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理念及政策十分明确,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其次,我国文化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在“九五”期间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其次,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具备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二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也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十分强大,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仍十分弱小,“弱势文化”面临着“强势文化”的扩散渗透。 其次,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强弱势差距,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到文化安全,即我国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网络文化殖民”、“文化交流逆差”、“数码鸿沟”的挑战。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就个人看法而言应从以下方面步步解决: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遂昌作为浙西南地区重要的山区生态县,自然山水多样,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特色鲜明的好川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竹炭文化、黄金文化和黑陶文化,也孕育了世界知名的汤显祖文化。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实现增收致富和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有力支撑。目前,遂昌县已进入加快转型跨越、实现强县富民、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点是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传统工艺品制造等文化产业,打造具有浓郁山水文化气息的浙西南生态文化产业带。 本规划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丽水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遂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以及《遂昌县“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并与《遂昌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遂昌县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规划(2011-2030)》以及《遂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衔接,是推动今后一

段时间遂昌文化产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范围涵盖整个遂昌县域。规划期限是2013—2020年,近中期为2013—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背景 (一)发展基础 1. 自然山水资源丰富 遂昌县位处浙西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水林田等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县域范围内有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南尖岩、神龙谷、白马山、含晖胜境、乌溪江湖南镇库区、妙高山公园、独山历史文化名村、白马山避暑胜地等自然景观与名胜古迹,也有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求知、探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黄金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南尖岩、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千佛山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 历史人文资源突出 遂昌建县于公元218年,历史人文积淀丰厚,是瓯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钱瓯之源,江南绿海”之称。三仁畲族乡境内的好川文化遗址是浙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成为“东方文明曙光”,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明戏剧家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期间,孕育创作的《牡丹亭》,推动了与莎士比亚出生地英国斯特拉福德市的文化交流活动。焦滩乡独山村“明代一条街”,拥有叶氏宗祠、葆守祠、正统古井、隆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一)战略指导原则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步伐加快,文化趋同趋势明显,在全球化中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将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中西方观众需求的文化服务产品,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认同感和向心力,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传承、发展草原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化建设,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2.学习、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化。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的历史沉淀,有着丰富的文明艺术瑰宝和民族风情文化,形成了较完全的社会组织制度,一些开放的优秀文化成果,我们应该虚心的广泛学习、吸收、借鉴。 3.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讲,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文化作为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当今世界技术更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对于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来,文化的产业属性和产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来。文化产业必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与信息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航天航空产业等一起,组成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群落,形成体系,推进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明显增长,引起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处理好的四大关系 1.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联动。由于长期实行文化事业为主的方针,现在发展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的基础上起步。首先需要划清事业与产业的界限,不能都推向产业,该留的留,该转的转。其次,作为一个地方的规划,应该既要有事业规划,又要有产业的规划。特别是新世纪的头五年,通过事业带动产业,非常重要。 2.传统特色与积极创新。我区文化的特色很鲜明,应该继承优秀的草原文化,深度发掘。同时文化商品的基本特征是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文化商品才有广阔的市场。 3.组建大型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现代经济是大型企业的经济。现在发展文化产业没有经济实力雄厚、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强大的大型现代企业,很难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与大众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并且对打造文化产业的“航母”也是基础性的。 4.文化产业应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文化产品既可以做生活资料,也可以做生产资料,所以文化产业的相关行业很多。从生活资料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以说是文化产业开拓市场的切入点。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内蒙古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确立符合区情的发展目标。推进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在尊重客观实际和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适时推动文化经营单位的集团化、产业化发展。 1.都市文化战略。都市文化是把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的一个枢纽,同时现代都市也迫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和都市文化作支撑。内蒙古已开始形成大、中、小城市网络,有着较好的都市文化基础。草原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的通知各市、 浙政发〔2011〕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浙委〔2010〕94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的通知》(浙委〔2008〕71号)精神,特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本规划中文化产业的范畴主要参考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和我省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主要包含文化创意业、影视服务业、新闻出版业、数字内容与动漫业、文化会展业、文体休闲娱乐业、文化产品流通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领域。本规划期限为2010至2015年,其中近期至2012年。 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现实基础。 1.文化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6%左右(现价,下同)。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807 96亿元,比上年增长9 9%,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2 8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7 5%,居全国第5位。 2.文化产业优势领域逐渐显现。经过多年发展,全省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09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居全国第3位,其中总产出达到1019 03亿元,居全国第2位;增加值达到266 02亿元,居全国第4位;营业收入达990 52亿元,居全国第2位。2009年,全省拥有影视制作机构525家,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电视剧产量居全国第2位,票房总收入居全国第5位。 3.新兴文化业态快速成长。近年来,全省数字动漫、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影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2009年全省共生产影视动画片43部32758分钟,居全国第2位。截至2009年,全省11个设区市的市区和大部分县市已经开通有线数字电视,拥有网络出版资质的单位9家,涉足网络出版的经营性网站近100家,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网络文化企业58家,注册资金5亿元,居全国第4位。 4.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经过多年培育,全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形成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块70多个,其中,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出版印刷、文具生产、艺术品业等成为产业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从产业规模和集聚区块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两地的创意产业集聚较为明显,温州、台州等地印刷

(完整版)传媒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正月十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正月十五文化传媒从起步到目前运营已有四个月的时间了,鉴于公司目前处于初建阶段,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公司可以做出有目标、有方向的运营理念,以及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有效的发展战略规划?我们要做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规划道路是什么样的? 根据以上问题,我做出这样三个层次的规划: 一、产品创造战略 产品、服务、项目、活动是任何公司的基础,这四种内容可以统称为产品。 一个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首当其冲就是要做自己的产品创造,所谓产品创造,就是有能够拿得出手,并且代表自己特色的东西,树立品牌形象与定位。 十五文化传媒也应该这样,将产品、服务、项目、活动,集中在四大方向:大型,高端,长久,品牌 敢为天下之先,敢创天下之新,这是我们的雄心抱负;敢想天下之无,敢做天下之大,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 二、产业放大战略 在文化产业放大战略中,我们确定: 1、文化产业地域化:县域文化;区域文化;中国文化;跨国文化 2、文化产业行业化:纸传媒(包括出版);光传媒(包括影音、MV);大文化(包括研究策划);超文化(包括教育) 3、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的原则: 做高(质量);做大(规模);做宽(范围);做长(品牌) 4、树立公司文化产业终极目标:创办正定第一家以明星资源模式为主的文化传媒公司;将正月十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集团化 当然,将产品创造战略与产业放大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便是“盈利”。 马云曾说过,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一个企业应该为自己不赚钱而感到羞耻,不赚钱的企业,就是在犯罪。

不管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终极梦想是什么,但是首先要做的,就是赚钱。不要总想着先投入,然后再慢慢赚钱,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要赚钱。只有经济,才是考验一个好的公司,以及它的正确商业运营模式的唯一标准。 三、文化品牌战略 企业就是社会。作为大社会的部分社会;作为小社会的整体社会。都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企业也是这样,讲企业就不能只是认识、实践它的经济内容,正确的方法却要同时认识、实践它的政治内容、文化内容。 再广阔的雄心大志,也要靠企业文化支撑,文化的能量是柔性的,也是刚性的;是自强不息的,也是厚德载物的。把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品牌,把文化企业上升为文化品牌,这是认识、实践企业文化内容的两条主线。 虽然企业文化品牌固然重要,但为什么要把文化品牌战略放在最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品牌,就像一支队伍的旗帜,但是我们必须要先认识清楚,只有一支真正组建成功的队伍才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旗帜,而对于初建阶段的我们,现阶段需要做好的不仅是去编织这样一面旗帜,我们更要注重的是编织这样一面旗帜的技术所在。 怎样去编织好一面属于我们自己独有的旗帜,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这就涉及到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如果一个企业连自己的核心技术,连专业性都谈不上的话,谈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品牌都是天方夜谭而已。 没有核心的技术,不存在专业性的公司,就意味着一直要靠模仿别人去生存,但是,只有你走在别人前面时,你才可以让别人无路可走。所以,公司初建阶段,我们唯一做到,就是将我们的工作专业化,做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心产品。用尽全力,把这种专业性做到比同行高10倍。高度聚焦,单点突破。公司才可以有立足之地。 不违背普世主义道德,不违背现代文明法律,挣钱是能力,有钱是实力。正月十五百万、千万、万万业绩都是体现在经济层面的梦。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运用好有效的发展战略规划,运用好资金,运用好人才,运用好项目,运用好管理等。只要团队所有人的心都朝向一个共同目标,时间就会证明我们是一支真正强大的队伍。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中国文化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了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战略和对策,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文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文化产业增速保持平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8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约占GDP比重%。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052亿元,比2009年增长18%,

约占GDP比重%。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000亿元,占GDP比重将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平稳增长。 同时,十一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的目标,实现倍增。 2. 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研究表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00~2009年,中国文化影响力从世界排名第十位上升至第七位。中国的软实力名列全球第三,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与世界范围内先进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着差距。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 1.市场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以电影业为例,中国每年可生产近400部电影,只有少数预算超过上亿元人民币的大制作影片,能够取得一两亿的国内票房。2009年的电影总票房约60亿,2011年达131亿元,增速明显。这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尚有很大的潜力。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

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报告 2016年10月

内容简述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目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房地产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普遍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产业列入到了当届政府“十二五”的重要工作日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为中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障。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等诸多文化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2014年以来,国产电影票房节节攀升,跨界并购此起彼伏,文化传媒行业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与此同时,多个省份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涉及金融支持、区域发展、产业园等领域。进入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已经明朗,“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热潮席卷而来。2015年3月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广泛开展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互联网+”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各地政府要想壮大文化产业,必须积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人才分配流动政策、投资融资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市场政策在内的各项主导政策,通过文化产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来调控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共十

世界有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世界有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日期:2010-04-16 作者:刘国强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美国:宽松环境下的积极扶持 美国推动文化发展从表面上看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但政府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文化扶持政策,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重视文化立法。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0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进入20世纪以后,又相继颁布了《联邦税法》、《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案》、《反电子盗版法》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推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宽松的文化产业政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一方面,美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及价格机制,将非投入文化部门的外来资金引入文化产业部门:另一方面,美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依托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巨无霸”企业。三是注重培养和聚拢人才。美国有30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文化管理人才。美国还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积极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四是给予文化扶持。美国国家艺术人文基金会每年将基金总额的35%以上用于向各州及联邦各地区艺术委员会拨款,并将其余款项直接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内的个人及团体有关项目提供直接资助和对优秀艺术成就的奖励。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它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美国的文化精英们擅长将外部文化进行大胆的改造,以迎合人们的兴趣和需求,例如,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好莱坞大片《哈里·波特》及其衍生品在全球热卖,无不凸显美国文化产业的巨大兼容与创新能力。在技术上,好莱坞大片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而将网络传输、数字化、通讯卫星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更是架起了美国文化通向世界的桥梁,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年产值占国内GDP 的1/4,出口额已超过航空航天工业而居第一位,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英国:以创意为灵魂 英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英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一步,其最具有象征性的举措之一,就是把“国家遗产部”改名为“文化、新闻和体育部”,从整体上协调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992年,英国文化委员会形成“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讨论稿,1993年以《创造性的未来》为题正式公布。这是英国有史以来首次以官方文件方式颁布的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