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课程作业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第二节 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第五章 第二节 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掌握使用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3. 能够结合所学GIS技能进行初步的空间数据分析;4. 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综合能力。

二、作业内容1. GIS理论学习:- 学习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如定义、功能及主要组成部分;- 理解空间数据类型和GIS中的空间关系概念;- 学习如何将现实世界的数据转换为可由GIS软件处理的数字形式。

2. 软件操作练习:- 熟悉GIS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常用工具;- 通过具体案例,学习如何进行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查询;- 掌握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如地图的生成与编辑。

3. 空间数据分析实践:- 结合实际地理数据,如地形高程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学习如何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基本空间分析操作;- 学会如何通过分析结果来提取和解读空间信息。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内容,做好相关笔记,以备后续复习;2.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3. 学生在操作GIS软件时,应注重细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操作的规范性;4. 完成作业后,学生需提交一份详细的作业报告,包括理论学习心得、操作步骤记录以及空间分析结果解读等;5. 作业报告需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格式清晰,逻辑性强。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内容进行评价,包括理论学习深度、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空间分析能力等方面;2. 评价将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能否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的空间数据分析中;3.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报告给予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指导;2. 反馈将包括详细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地理信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第五章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体验GIS的强大功能,理解其在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GIS的定义、组成和基本功能的介绍,并完成相关概念的笔记。

2. 视频学习:观看GIS基本功能的视频教程,了解GIS在现实中的应用案例。

3. 软件操作: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使用GIS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如数据的导入、导出、编辑、查询和空间分析等。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现象或问题,利用GIS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一份简单的GIS应用报告。

5. 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校周边的实际环境,设计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应用方案,包括问题的确定、数据的收集、GIS操作处理和结果展示等环节。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理论学习部分需有详细的笔记记录,并能够准确理解GIS 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3. 软件操作需按照教师指导的步骤进行,并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4. 案例分析和实践作业需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GIS应用方案。

5. 提交的作业需格式规范,内容清晰明了,小组分工明确,团队合作有效。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软件操作的能力和熟练度;3.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4. 实践作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5. 团队合作的效果和作业的整体质量。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3. 对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4. 根据作业评价结果,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GIS的基本功能。

《第五章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第五章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1. 进一步理解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GIS的基本功能,如数据采集、编辑、分析、可视化和输出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GIS的介绍,理解GIS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2. 功能探究:学生需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自学的方式,掌握GIS的五大基本功能:- 数据采集:学会如何利用GIS设备或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收集。

- 数据编辑:了解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修正和优化。

- 数据分析:通过实例,学习GIS如何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式识别。

- 数据可视化:理解GIS如何将复杂的数据以地图、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

- 数据输出:掌握如何将分析结果以报告、图表等形式输出。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学校提供的GIS软件或网络平台,完成以下任务:- 选择一个具体区域(如学校所在社区),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采集。

-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去除错误和重复信息。

- 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如区域内的热点分析等。

- 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制作地图。

- 最终以报告的形式输出分析结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理论学习部分需有详细的笔记记录,以备查阅。

3. 实践操作部分需附上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结果截图或输出文件。

4. 作业中需体现出小组或个人的思考和见解,鼓励创新和探究。

5. 作业需以规范、清晰的格式呈现,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笔记、实践操作记录及最终的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熟练度、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等。

3.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或建议。

GIS作业_栅格、缓冲、密度、网络分析

GIS作业_栅格、缓冲、密度、网络分析

GIS空间分析一、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属于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的一种,除此之外,在ArcGIS中,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还包括数据提取、统计分析和叠加分析。

缓冲区(buffer analysis)是围绕地理要素一定宽度的区域,这个宽度成为缓冲距离。

地理要素通常抽象为点、线、面,因此,缓冲区分析主要基于点、线、面进行。

缓冲区的建立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缓冲区向导建立;二是利用缓冲区工具建立,点/线/面的缓冲区建立过程基本一致。

缓冲区分析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分析某种矢量实体的某种属性对周围的影响。

例如,城市中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所影响的空间范围,交通噪音污染影响的空间范围,湖泊对周围耕地的影响等(牟乃夏等,2012)。

实例: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ArcGIS 10.2.2中文版)以大型商场选址为例介绍缓冲区和叠加分析的综合应用。

1、背景:开发商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需要多方面考虑商场选址,大型商场一般选择在一个交通便利、停车方便、人员密集的商业地段。

2、数据实例数据来源于随书(牟乃夏等,2012)光盘(chap10/Ex1):(1)城市地区主要交通道路图(mainstreet)(2)城市主要居民区(residential)(3)城市停车场分布图(stops)(4)城市主要商场分布图(othermarkets)3、要求待寻找的区位条件为:(1)离城市交通50m以内,以保证商场交通的通达性。

(2)保证在居民区100m范围内,便于居民步行到达商场。

(3)距停车场100m以内,便于顾客停车。

(4)距已经存在的商场500m范围之外,减少竞争压力。

4、操作步骤(1)打开city.mxd文档(2)建立城市主要交通线路影响范围:ArcToolbox→分析工具→邻域分析→缓冲区→输入要素→mainstreet.shp→距离[值或字段]:线性单位,50米→侧类型:LEFT→末端类型→ROUND→融合类型:ALL→确定,完成缓冲区(图1)。

《第五章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第五章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学习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基础知识和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GI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并能够初步应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素养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学习:学生需自学GI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

重点掌握空间数据的分类、存储及管理方法,理解GIS数据库在地理信息分析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与日常生活或社会热点相关的GIS应用案例,如城市交通拥堵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等,分析该案例中GIS数据库的构建过程及如何利用GIS技术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已有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学校周边环境数据),使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导入、编辑、分析等操作,理解GIS数据库的实用价值。

4.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上述学习的报告,包括对GIS数据库的理解、案例分析的详细过程及实践操作的体会和发现。

三、作业要求1. 基础知识学习要求全面掌握,能够准确阐述GI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数据结构。

2. 案例分析需具体、详细,能够清晰地展示GIS数据库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过程和效果。

3. 实践操作需真实进行,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最终的分析结果。

4. 作业报告需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体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将依据学生对GIS数据库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实用性、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创新性以及作业报告的逻辑性和深度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将对作业报告进行评分和评语,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详细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GIS概论第1次作业

GIS概论第1次作业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2
题号:23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空间信息可以通过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和时间信息来描述。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
题号:24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栅格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2
题号:25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1985国家高程基准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了29毫米。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2
题号:26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当地物范围确定时,栅格单元尺寸越大,则它所表达的地物信息越详细。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2
题号:27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点在多边形内的判断可以通过检验夹角之和的方法或铅垂线法来实现。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
题号:28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高斯-克吕格投影属于等角投影。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
题号:29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结构设计、数据层设计。
A、扫描仪
B、绘图仪
C、数字化仪
D、.键盘
学员答案:ACD
本题得分:6
题号:19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6

(0709)《地理信息系统(GIS0)》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9)《地理信息系统(GIS0)》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9)《地理信息系统(GIS0)》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2:第二次3:第三次4:第四次5:第五次6:第六次1:[论述题]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从WebGIS,3DGIS,网格GIS,3S集成、面向对象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等进行论述。

2:[论述题]结合所学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参考答案:可结合GIS的功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地籍信息管理;(2)土地评价与利用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土地评价方面,可以进行土地资源清查、土地生产潜力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论述题]缓冲区分析及应用.参考答案:缓冲区就是空间实体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缓冲区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给定一个空间实体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

如道路噪声影响范围就是沿道路建一定宽度的缓冲区,车流量决定缓冲区半径。

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等等。

4:[论述题]GIS产品输出形式参考答案:按照不同的标志,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有多种。

就其载体形式来说,可分为常规、静态的纸张地图和动态的数字地图等类型。

常规地图是以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表示地形地物,呈静态。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表达的内容,常规地图可分为全要素地形图、各类专题图、遥感影像地图以及统计图表、数据报表等。

全要素地形图的内容包括水系、地貌、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独立地物等。

它们具有统一的大地控制、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统一的比例尺系统(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统一的编制规范和图式符号,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是编制各类专题地图的基础.专题图是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它主要由地理基础和专题内容两部分组成。

《第五章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第五章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GIS的基本功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输入、编辑、查询和分析等,能够利用GIS软件进行简单的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并能够初步应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重点围绕GIS的四个基本功能展开,要求学生通过软件实践掌握:1. 数据输入功能实践:学生需选择一个实际地理位置的地理数据(如学校所在地的交通路网数据),并使用GIS软件将该数据转化为空间数据,包括点、线、面等空间要素的输入。

2. 数据编辑功能实践:学生需对输入的空间数据进行编辑,包括数据的修改、删除、移动等操作,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查询功能应用:学生需利用GIS软件的查询功能,根据一定的条件(如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进行空间查询,并分析查询结果。

4. 分析功能探索:学生需运用GIS的分析功能,如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对地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例如,可分析学校周边的商业分布情况,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照作业内容的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 学生在进行数据输入、编辑、查询和分析时,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需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总结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以及在应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和见解。

4. 报告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800字。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作业的完成度: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作业内容。

2. 数据的准确性:学生在进行数据输入、编辑、查询和分析时,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报告的质量:学生的报告是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见解独到。

4. 创新性:学生在应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有所创新和突破。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GIS期末作业

GIS期末作业

GIS软件课程期末作业一、作业要求
计算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以及划分其分水岭。

二、作业步骤
1.打开程序,打开如下拓展模块。

2.打开流域高程文件。

3.新建主题。

4. 截取部分流域。

5.转换到栅格。

6.提取截取部分的高程(用选取部分与已知流域高程相乘)。

7.填充洼地。

8.水流方向计算。

9.流水累积量。

双击图例
单击classify
10.水网。

11.水流长度提取。

11.流域分析(计算流域面积)。

用鼠标选择“identify”,点击图中某颜色区域,即可显示该区域的流域面积(以栅格数计)。

12.划分水岭。

三、小结
本次作业较其中作业更有难度。

本次作业更多的结合了水流长度、水网、流域等专业相关知识。

两次作业综合了平时学习的内容。

在作业过程中,收获很多,使我对GIS 软件的理解加深,操作更加熟练。

相信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较大帮助。

老师幽默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学习过程并不枯燥。

希望老师将此风格延续下去。

感谢老师的辛勤辅导。

GIS作业指导书

GIS作业指导书

GIS作业指导书关键信息项1、作业目的2、适用范围3、作业流程4、数据采集要求5、数据处理规范6、成果质量标准7、安全注意事项11 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 GIS(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作业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作业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为相关项目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分析结果。

111 明确具体的作业目标,如地图绘制、数据分析、空间规划等。

112 确定作业成果对项目决策、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支持作用。

12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以下类型的 GIS 作业:121 地理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录入。

122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维护。

123 基于 GIS 的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

13 作业流程131 项目准备确定作业任务和要求。

收集相关的基础地理数据和资料。

制定作业计划和时间表。

132 数据采集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如实地测量、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等。

按照规定的精度和格式记录数据。

13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转换。

建立地理数据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34 数据分析与应用运用合适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

生成分析报告和可视化成果。

135 成果审核与交付对作业成果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格式交付成果给客户或相关部门。

14 数据采集要求141 精度要求明确不同类型数据的精度标准,如坐标精度、属性精度等。

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技术,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

142 完整性要求确保采集的数据涵盖所需的地理要素和属性信息。

对遗漏或不完整的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

143 合法性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采集规范,确保数据来源合法。

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数据。

15 数据处理规范151 数据格式转换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兼容。

对转换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校验和验证。

152 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错误数据和异常数据。

GIS课程大作业

GIS课程大作业

浅谈GIS的应用摘要: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最近的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这项技术在科学、政府、企业和产业等方面更广泛的应用,它塑造了数字电力、数字城市、数字地球。

关键词:广泛的应用、数字电力、数字城市、数字地球1.背景1.1 定义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顾名思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地理信息的系统。

地理信息是指直接或间接与地球上的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又常称为空间信息。

一般来说,GIS可定义为:"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

从GIS系统应用角度,可进一步定义为:"GIS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评价与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1.2 基本功能1.2.1资料展现GIS数据以数字数据的形式表现了现实世界客观对象(公路、土地利用、海拔)。

1.2.2资料采集数据采集——向系统内输入数据——它占据了GIS从业者的大部分时间。

有多种方法向GIS中输入数据,在其中它以数字格式存储。

1.2.3资料操作GIS可以执行数据重构来把数据转换成不同的格式。

例如,GIS可以通过在具有相同分类的所有单元周围生成线,同时决定单元的空间关系,如邻接和包含,来将卫星图像转换成向量结构。

投影系统,坐标系统与转换财产所有权地图与土壤分布图可能以不同的比例尺显示数据。

GIS中的地图数据必须能被操作以使其与从其它地图获得的数据对齐或相配合。

1.2.4 GIS空间分析空间分析能力是GIS的主要功能,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第1章绪论1 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答: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演变情况的反映. 对于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切现象(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在计算机环境中数据是描述实体或对象的唯一工具. 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数学符号的集合,只有在其上加上某种特定的含义,它才代表某一实体或现象,这时数据才变成信息. 信息的特点:①客观性②适用性③传输性④共享性.2 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答:空间数据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地图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联系的空间模型,是反映地理实体的图形,是对地理实体简化和再现. 空间数据主要有点、线、面三种类型.例如,地图上的点可以是矿点、采样点、高程点、地物点和城镇等;线可以是地质界线、铁路、公路、河流等;面可以是土壤类型、水体、岩石类型等.3 什么叫地理信息、地学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 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区别: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着的标志.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地学信息具有无限性、多样性、灵活性、共享性等特点.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本身不同,地学信息不但没有限度,而且会爆炸式地增长. 信息系统的四大功能为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问答系统. 空间信息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有显着区别的信息系统,因为它所要采集、管理、处理和更新的是空间信息.4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答: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以时间发展为序列,可分为60年代起始发展阶段、70年代发展巩固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和9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GIS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舆论准备,正式提出倡仪,开始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第二阶段从1981年到1985年,为起步阶段,完成了技术引进,研究数据规范和标准,空间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对GIS进行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第三个阶段从1986年到现在,为初步发展阶段,我国GI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于1985年开始筹建国家资源与环境系统实验室,是一个新型的开放性研究实验室,1994年中国GIS协会在北京成立.5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答:GIS与地图学的关系: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其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因此它与地图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地理学的信息载体,同样具有存储分析和显示(表示)的功能.由地图学到地图学与GIS结合,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GIS是地图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地图学与GIS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科学,只不过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而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地图学与GIS之间一个最有力的连接是通过地图可视化工具与它们的潜力来增加GIS的数据综合和分析能力. 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的关系:GIS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主要是通过属性来管理和检索,其优点是存储和管理有效,查询和检索方便,但数据表示不直观,不能描述图形拓扑关系,一般没有空间概念,即使存贮了图形,也只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GIS能处理空间数据,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处理空间实体的位置、空间关系及空间实体的属性. GIS与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关系: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对GIS的产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GIS出现进一步为地图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它必将引起地图制图过程深刻变化,成为现代地图制图主要手段,GIS应用于地图制图,可实现地图图形数字化,建立图形和属性两类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但GIS系统不同于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地图制图主要考虑可视材料的显示和处理,考虑地形、地物和各种专题要素在图上的表示,并且以数字形式对它们进行存贮、管理,最后通过绘图仪输出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强调的是图形表示,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法和显示质量,强调的是信息及其操作.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IS表达形式,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重要组成部分. GIS 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关系:GIS与CAD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有空间坐标,都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也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它们的主要区别是: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它的图形功能尤其是三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要弱,采用的一般是几何坐标系.而GIS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有分维特征(海岸线、地形等高线等),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大,GIS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GIS采用的多是大地坐标,必须有较强的多层次空间叠置分析功能,GIS的数据量大,数据输入方式多样化,所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专业化特征.因此一个功能较全的CAD,并不完全适合于完成GIS任务.6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答: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的保证.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地理信息系统运行所必须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三部分. 地理空间数据是GIS的操作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地理空间数据实质上就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的数据. 人是地理信息系统中重要构成因素,GIS不同于一幅地图,需要人进行系统组织、管理、维护和数据更新、系统扩充完善、应用程序开发,并采用地理分析模型提取多种信息.7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答:资源清查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职能,其主要任务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并通过系统的统计和覆盖分析功能,按多种边界和属性条件,提供区域多种条件组合形式的资源统计和进行原始数据的快速再现.以土地利用类型为例,可以输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面积,按不同高程带划分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度区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等,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又如中国西南地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设置了三个功能子系统,即数据库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图形系统.资源数据存储了1500多项300多万个.该系统提供了一系列资源分析与评价模型、资源预测预报及西南地区资源合理开发配置模型.该系统可绘制草场资源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各地县产值统计图、农作物产量统计图、交通规划图、重大项目规划图等不同的专业图.第2章空间数据结构答:将工作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形成许多格网,每个网格单元称为像素,即像元.灰度值是根据所表示实体的表象信息差异对各像元的表示.栅格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栅格中1.什么叫像元、灰度值、栅格数据的每个像元是栅格数据中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元,其坐标位置可以用行号和列号确定.2.举例说明栅格数据层的概念.答:地理数据在栅格数据结构中必须分层组织存储,每一层构成单一的属性数据层或专题信息层,例如同样以线性特征表示的地理要素,河流可以组织为一个层,道路可以作为另一层,同样以多边形特征表示的地理要素,湖泊可以作为一个层,房屋可以作为另一层,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以确定需要建立哪些层及需要建立哪些描述性属性.3 栅格数据如何以数组的形式进行存储答:二维数组是把栅格数据中各像素的值对应于二维数组相应的各元素加以存储的方式,适合于灰度级大的浓淡图像的存储以及在通用计算机中的处理,所以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在采用二维数组的方式中,还有组合方式和比特面方式.组合方式是在计算机的一个字长中存储多个像素的方式.比特面方式,就是把数据存储到能按比特进行存取的二维数组(可以理解为1比特/1字)即比特面中的方式.如果给栅格数据内的全体像素赋予按照某一顺序的一维的连续号码,则能够把栅格数据存储到一维数组中.其次,也有不是存储栅格数据全体,而只是把应该存储的像素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存储到一维数组中去的方法.4 栅格数据有哪几种组织方法各自有何优缺点答: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1)以像元为记录的序列.(2)以层为基础.(3)以层为基础,但每一层内则以多边形(也称制图单元)为序记录多边形的属性值和充满多边形的各像元的坐标.优缺点:这三种方法中(1)节省了许多存储空间,因为N层中实际只存储了一层的像元坐标;方法(3)则节省了许多用于存储属性的空间,同一属性的制图单元的n个像元只记录一次属性值.它实际上是地图分析软件包中所使用的分级结构,这种多像元对应一种属性值的多对一的关系,相当于把相同属性的像元排列在一起,使地图分析和制图处理较为方便;方法(2)则是每层每个像元一一记录,它的形式最为简单.5 栅格数据如何进行取值答:中心归属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长度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线(水平或垂直)的大部分长度所对应的面域的属性值来确定.面积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在该网格单元中占据最大面积的属性值来确定.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程度,选取特别重要的空间实体决定对应的栅格单元值,如稀有金属矿产区,其所在区域尽管面积很小或不位于中心,也应采取保留的原则.6 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哪几种每种方法是如何进行压缩的答: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1)链式编码(2)行程编码(3)块式编码(4)四叉树编码(1)链式编码:由某一原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基本方向可定义为:东=0,南=3,西=2,北=1等,还应确定某一点为原点.(2)行程编码: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的个数,即按(属性值,重复个数)编码(3)块式编码:块式编码是将行程编码扩大到二维的情况,把多边形范围划分成由像元组成的正方形,然后对各个正方形进行编码.(4)四叉树编码:而块状结构则用四叉树来描述,将图像区域按四个大小相同的象限四等分,每个象限又可根据一定规则判断是否继续等分为次一层的四个象限,无论分割到哪一层象限,只要子象限上仅含一种属性代码或符合既定要求的少数几种属性时,则停止继续分割.否则就一直分割到单个像元为止.而块状结构则用四叉树来描述.按照象限递归分割的原则所分图像区域的栅格阵列应为2n×2n(n为分割的层数)的形式.7 什么叫矢量数据点、线、面实体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矢量数据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图形数据结构,主要用于表示地图图形元素几何数据之间及其与属性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点实体:在矢量数据结构中,除点实体的(x,y)坐标外还应存储其它一些与点实体有关的数据来描述点实体的类型、制图符号和显示要求等.线实体:线实体可以定义为直线元素组成的各种线性要素,直线元素由两对x,y 坐标定义.最简单的线实体只存储它的起止点坐标、属性、显示符等有关数据. 面实体:多边形(也就是面实体)矢量编码,不但要表示位置和属性,更重要的是能表达区域的拓扑特征,如形状、邻域和层次结构等,以便恢复这些基本的空间单元可以作为专题图的资料进行显示和操作,由于要表示的信息十分丰富,基于多边形的运算多而复杂,因此多边形矢量编码比点和线实体的矢量编码要复杂得多,也更为重要.8 什么叫拓扑关系举例说明拓扑关系有哪几种类型答: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9 举例说明实体式数据结构.它有何缺点答:实体式数据结构是指,一个区域或一幅地图可以划分成许多多边形,每个多边形由一条或若干条弧段组成,每条弧段由一串有序的x,y坐标对组成,每条弧段的两端点为结点,每个结点连接两条以上的弧段,多边形矢量编码主要用于表示空间图形为多边形的面状要素,每个多边形在数据库中是相互独立、分开存储的.例如用于行政区、土地类型、植被分布等.其缺点是:(1)邻接多边形的公共边被数字化和存储两次,结点在数据库中被多次记录.不仅造成数据冗余,而且容易造成数据结构的破坏,引起严重的匹配误差,如狭长多边形及裂隙的产生.(2)每个多边形自成体系,缺少有关邻域关系的信息.(3)不能解决“洞”和“岛”之类的多边形嵌套问题,岛只作为单个的图形建造,没有与外包多边形的联系.(4)没有方便方法来检查多边形边界的拓扑关系正确与否,如有无不完整的多边形(死点)或拓扑学上不能接受的环(奇异多边形).10 举例说明索引式数据结构、DIME数据结构、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答:索引式数据结构是指根据多边形边界索引文件,来检索多边形边界的坐标数据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双重独立地图编码,简称DIME结构(Dual Independent Map Encoding).它是由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起来的为人口调查目的而设计的一种拓扑编码方法,是一种把几何量度信息(直角坐标)与拓扑逻辑信息结合起来的系统.也可用于土地利用等多种信息系统的编辑和分析,是GIS发展早期使用的一种拓扑编码方式.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DIME数据结构的一种改进.在DIME中,一条边只能用直线端点的序号及相邻的面域来表示,而在链状数据结构中,一条边可以由许多点组成,这样在寻找两个多边形之间的公共界线时,只要查询链名就行,与这条界线的长短和复杂程度无关.11 地理数据的显式和隐式表示有何区别答:(1)隐式(矢量)表示法用于存储地理事物的数据量较少,即需要的存储空间少(矢量表示的x,y坐标和连接指示字较少而栅格表示需要的像元较多);(2)矢量法比栅格法(显式)要精美得多.栅格法要达到相同的分辨率,格网要非常小才行,这就需要更多的x,y坐标;(3)矢量法中的连接信息使数据搜索能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栅格法则能方便地改变地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因为栅格数据修改只包括清除某些旧值和输入新值两个步骤.而矢量数据的修改除改变坐标值外,还需要重建连接关系(指示字).12 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对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进行有效的选择答:在GIS建立过程中,应根据应用目的要求、实际应用特点、可能获得的数据精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配制情况,在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中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人们最熟悉的图形表达形式,对于线划地图来说,用矢量数据来记录往往比用栅格数据节省存贮空间.相互连接的线网络或多边形网络则只有矢量数据结构模式才能做到,因此矢量结构更有利于网络分析(交通网,供、排水网,煤气管道,电缆等)和制图应用.矢量数据表示的数据精度高,并易于附加上对制图物体的属性所作的分门别类的描述.矢量数据只能在矢量式数据绘图机上输出.目前解析几何被频繁地应用于矢量数据的处理中,对于一些直接与点位有关的处理以及有现成数学公式可循的针对个别符号的操作计算,用矢量数据有其独到的便利之处.矢量数据便于产生各个独立的制图物体,并便于存贮各图形元素间的关系信息.栅格数据结构是一种影像数据结构,适用于遥感图像的处理.它与制图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着简单、直观而严格的对应关系,对于制图物体空间位置的可探性强,并为应用机器视觉提供了可能性,对于探测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栅格数据最为便捷.多边形数据结构的计算方法中常常采用栅格选择方案,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栅格方案还更有效.例如,多边形周长、面积、总和、平均值的计算、从一点出发的半径等在栅格数据结构中都减化为简单的计数操作.又因为栅格坐标是规则的,删除和提取数据都可按位置确定窗口来实现,比矢量数据结构方便得多.最近以矢量数据结构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栅格算法表明存在着一种比以前想象中更为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某些栅格结构曾经存在的问题.例如,栅格结构的数据存储量过大的问题可用压缩方法使其减少.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大范围小比例的自然资源、环境、农业、林业、地质等区域问题的研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战略性布局研究等,使用栅格模型比较合适.城市分区或详细规划、土地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矢量模型比较合适.当然,也可以把两种模型混合起来使用,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两种方式的地图.13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有哪些其对应空间数据结构有什么特点答: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主要包括三维矢量模型,三维体元模型和三维混合数据模型.三维矢量模型将三维空间中的实体抽象为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元素,然后以这四种基本几何元素的集合来构造更复杂的对象.以起点、终点来限定其边界;以一组型值曲线来限定其形状;以一组曲面来限定其边界和形状.体元模型可以按体元的面数分为四面体、六面体、棱柱体和多面体共四种类型,也可以根据体元的规整性分为规则体元和非规则体元两大类.基于面模型的构模方法优点是便于显示和数据更新,不足之处是难以进行空间分析.基于体模型的构模方法优点是易于进行空间操作和分析,但存储空间大,计算速度慢.混合模型的目的则是综合面模型和体模型的优点,以及综合规则体元与非规则体元的优点,取长补短.第3章 GIS的地理数学基础1 什么是地图投影,它与GIS的关系如何答:将地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而使其误差最小的各种投影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其实质就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的坐标(φ,λ)与平面上对应的坐标(x,y)之间的函数关系.地图投影对GIS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是渗透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如数据输入,其数据包括地图投影数据;数据处理,需要对投影进行变换;数据应用中的检索、空间分析依据数据库投影数据;输出应有相应投影的地图.2 地图投影的变形包括哪些答:地图投影的变形,通常可分为长度、面积和角度三种变形,其中长度变形是其它变形的基础.3 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它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很多,总的来说,基本上可以依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性质进行分类.(1)根据地图投影的变形(内蕴的特征)分类根据地图投影中可能引入的变形的性质,可以分为等角、等面积和任意(其中包括等距离)投影.(2)根据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相关位置分类根据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相对位置将投影区分为正轴投影(极点在两地极上,或投影面的中心线与地轴一致)、横轴投影。

GIS作业_2

GIS作业_2

第三章作业空间实体一般具有哪些主要的特征?答:地理空间实体就是对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化简抽象得到的结果,简称空间实体,它们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与一定的地理空间位置有关,都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分布状况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实体具有4个基本特征:1空间位置特征空间位置特征也称为几何特征,包括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和分布状况等。

2属性特征属性特征也称为非空间特征或专题特征,是与空间实体相联系的、表征空间实体本身性质的数据或数量。

属性特征通常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3时间特征时间特征是指空间实体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

4空间关系特征在地理空间中,空间实体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相互联系的特征就是空间关系特征。

空间关系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和度量关系。

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有哪些组成部分?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概念模型分为对象模型和场模型。

对象模型,按照其空间特征分为点、线、面、体4种基本对象,对象也可能与其他对象构成复杂对象,并且与其他分离的对象保持特定的关系,如点、线、面、体之间的拓扑关系。

不同的类型的数据都可以抽象为点、线、面3种基本的图形要素。

对象模型对空间要素主要由:分类、几何坐标和非空间属性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关系可以分为空间关系、非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

场模型,一个二维长场就是在二维空间R2或三维空间R3中任意给定的一个空间位置上,都有一个表现某现象的属性值即A=f(x,y)或A=(x,y,z)。

拓扑关系的对空间分析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1拓扑关系能清楚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它比几何坐标关系有更大的稳定性,不随投影变换而变化。

2利用拓扑关系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例如,某条铁路通过哪些地区,某些县与哪些县邻接。

3可以根据拓扑关系重建地理实体。

例如根据弧段构建多边形,实现道路的选取,进行最佳路径的选择等。

名词解释1、地理空间2、对象模型3、场模型4、网络模型5、拓扑关系答:1地理空间在地理学上,地理空间是指地球表面及近地表空间,是地球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智慧圈交互作用的区域,地球上最复杂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就发生在该区域。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第1章绪论1 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答: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演变情况的反映。

对于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切现象(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在计算机环境中数据是描述实体或对象的唯一工具。

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数学符号的集合,只有在其上加上某种特定的含义,它才代表某一实体或现象,这时数据才变成信息。

信息的特点:①客观性②适用性③传输性④共享性。

2 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

答:空间数据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地图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联系的空间模型,是反映地理实体的图形,是对地理实体简化和再现。

空间数据主要有点、线、面三种类型。

例如,地图上的点可以是矿点、采样点、高程点、地物点和城镇等;线可以是地质界线、铁路、公路、河流等;面可以是土壤类型、水体、岩石类型等。

3 什么叫地理信息、地学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

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区别: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GIS概论第二次作业2

GIS概论第二次作业2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GIS三维制图时,为保证DEM具有真实感,需要对地理实体进行消隐,可用的方法有____。

•A、扫描线算法•B、优先度算法•C、曲面算法•D、以上都是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在应用型GIS提交验收以后,要对系统进行维护,系统维护包括____。

•A、数据的维护•B、软件的维护•C、硬件的维护•D、以上都是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空间缓冲区是围绕空间中的点,线,面实体建立的一种____。

•A、点源•B、线段•C、多边形•D、三维立体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空间网络分析中,网络的拓扑结构可用的表达有____。

•A、网络图论•B、栅格矩阵•C、邻接矩阵•D、矢量的点线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电子地图成图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关键技术步骤是____。

•A、细化•B、二值化•C、跟踪•D、符号化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应用型GIS根据其应用层次的高低,可分为____。

•A、STPS、SMIS、SDSS•B、SMIS、STPS、SDSS•C、SDSS、STPS、SMIS•D、SMIS、SDSS 、STPS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通常使用的三个坐标系是____。

•A、世界坐标系、规范化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B、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C、世界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D、局部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和设备坐标系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HSV颜色模型中,H、S、V分别对应的是____。

GIS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GIS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GIS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单选题1. 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_____。

(4分)(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参考答案:B2.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_____。

(4分)(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参考答案:B3. GIS按_____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

(4分)(A)数据容量(B)用户类型(C)内容(D)用途参考答案:C4. 下列有关GIS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

(4分)(A)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参考答案:D5. 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_。

(4分)(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C)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参考答案:A6. 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_____相联系。

(4分)(A)地理空间位置(B)非空间属性(C)地理事物的质量特征(D)地理事物的类别参考答案:A7. GIS与机助制图的差异在于_____。

(4分)(A)是地理信息的载体(B)具有存储地理信息的功能(C)具有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D)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8. 下列有关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4分)(A)信息是数据的表达,数据是信息的内涵(B)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C)数据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D)地图符号不是数据参考答案:B判断题9. 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手段,是由RS、GIS和GPS构成的立体对地观测系统。

(3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0. 地理信息理论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熵、地理信息流、地理空间场、地理实体电磁波、地理信息关联等的理论。

GIS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GIS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2021年秋季]GIS原理与应用(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一、单选题1. 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_____。

(4分)(A) 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 扫描数字化法(C)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D) 人工读取坐标法参考答案:B您的回答:B正确2. 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_____。

(4分)(A) 主机(B) 绘图机(C) 扫描仪(D) 显示器参考答案:C您的回答:C正确3.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_____。

(4分)(A) 数据编辑(B) 数据压缩(C) 数据变换(D) 数据处理参考答案:D您的回答:D正确4. “二值化”是处理_____的一个技术步骤。

(4分)(A) 扫描数据(B) 矢量数据(C) 关系数据(D) 属性数据参考答案:A您的回答:A正确5. 下列既是获取矢量数据的方法,又是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是_____。

(4分)(A) 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 扫描仪法(C) 数据结构转换法(D) 分类影象输入法参考答案:C您的回答:C正确6. 解决点、线、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分析方法是_____(4分)(A) 统计分析(B) 包含分析(C) 多边形叠置分析(D) 网络分析参考答案:B您的回答:B正确7. 利用DEM数据可以进行_____。

(4分)(A) 包含分析(B) 缓冲区分析(C) 网络分析(D) 洪水淹没损失估算参考答案:D您的回答:D正确8. 矢量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包括_____。

(4分)(A) 包含分析(B) 缓冲区分析(C) 统计分析(D) 网络分析参考答案:C您的回答:C正确二、判断题1. 数据结构变化时,数据时通过改变相应的映射来保持独立性的。

(3分)参考答案:正确2. 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的内容包括空间定位信息以及空间关系信息。

(3分)参考答案:错误3. 矢量数据的压缩是无损压缩。

(3分)参考答案:错误4. GIS的数据质量可以从空间、时间、属性三个方面加以区分。

《第4单元实践活动利用三维GIS观察典型地貌》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4单元实践活动利用三维GIS观察典型地貌》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

《利用三维GIS观察典型地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1. 深化对典型地貌形成原理和地理分布的理解。

2. 掌握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以“典型地貌的三维GIS观察”为主题,学生需完成以下内容:1. 自主学习:学生需利用网络资源或课本内容,自主学习并理解常见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包括山地、河流、湖泊、平原等常见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自然地理过程。

2. 软件熟悉:熟悉三维GIS软件的操作界面,包括工具栏、图层控制、地图导航等基本功能。

了解软件中的坐标系设置和数据导入等关键步骤。

3. 实地地貌模拟:在熟悉了三维GIS软件后,学生需在软件中加载指定的典型地貌数据集,并尝试通过软件中的工具进行地貌的缩放、旋转和剖面分析等操作,模拟实地观察地貌的过程。

4. 观察记录:学生在模拟观察过程中,需记录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分布和变化规律,并尝试分析其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5. 思考与总结:根据所学的三维GIS技能和所记录的地貌特征,学生需完成一份关于“典型地貌的GIS应用与价值”的简短报告,报告需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自主学习的内容需有明确的笔记或学习心得,并能够准确描述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在使用三维GIS软件时,需按照软件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导入和地图的合理设置。

3. 实地地貌模拟的观察记录需详细、准确,包括地貌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

4. 思考与总结报告需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对典型地貌的GIS应用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并辅以具体实例支持观点。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标准如下:1. 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学生所记录和总结的内容是否完整、准确且有条理。

2. 技术操作熟练度:学生在使用三维GIS软件时表现出的熟练度和规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技术及应用》公选课课程作业作业分:平时分:综合分:学号:姓名:班级:2013.11.5GIS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资源与环境应用领域中,它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

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GIS发展简史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北美。

世界第一个运行性地理信息系统是在1963年加拿大土地调查局为了处理大量的土地调查资料,由测量学家R.F.Tompkins提出并建立的。

同一时期美国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图形与空间分析实验室,建立了SYMAP系统软件,竭力发展空间分析模型和制图软件。

但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存贮量小,磁带存取速度较慢,使得当时的GIS更多的只是计算机辅助制图色彩,地学分析功能极为简单。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容量存贮功能磁盘的使用,为地理空间数据的录入、存贮、检索、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GIS朝实用方向迅速发展。

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瑞典、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不同专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

如美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5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地理、地质、地形和水资源等领域空间信息的工具,典型的有GIRAS,用于处理、分析全国范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制图的空间数据。

20世纪9O年代,GIS已成为确定性产业,投入使用的GIS系统,每2-3年就翻一番。

GIS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愈来愈多的国际性会议、学术刊物以GIS为主题,它已成为人们规划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工具。

2.GIS技术的应用2.1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

国外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GIS为物流分析提供专门分析的工具软件。

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2.1.1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2.1.2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

如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往到M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

2.1.3分配集合模型可以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

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2.1.4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

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问题,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2土地资源GIS技术最初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上的应用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图件和属性数据的存储、查询等管理工作等,基本上没有数据的空间分析及其它决策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土地评价工作(土地的适宜性或多宜性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评价、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城市地价评估、耕地地价评价等);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现状分类与制图;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监测。

为了查清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国务院于1984年正式布置开展全国土地资源调查。

此次调查历时15年,采用以航空为主、航天为辅的遥感技术,结合大比例尺地形图,实行全野外调查。

在土地利用图件编制、数据量算汇总与空间分析等方面,GIS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土地资源详查,初步摸清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家底,为全国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与管理提供了的科学基础。

从1996年开始,国家科委、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农业部实施“全国基本农田保护与监测”工作。

GIS成为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建设的核心支撑技术,主要用于管理与分析矢量数据(土地利用年度变化信息)、栅格数据(遥感影像、DEM等)和属性数据。

在国土资源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和实施方案的部署和安排下,以1:1万比例尺为主的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工作于1999年9月在数字国土工程中立项,1999年10月正式启动。

其中GIS 技术在数据库管理与数据挖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3环境资源资源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状况、动态变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合理性评估、监督、治理、跟踪等方面。

由于资源环境的空间和时间的非均匀性,利用以空间信息管理及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资源环境进行管理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有效管理。

国外GIS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有着成功的经验,加拿大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用GIS进行土地与其他基础设施的管理,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也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展了GIS在土地、林业、生物资源等方面管理业务中的应用。

我国GIS在一些资源环境管理领域已得到了应用,如林业领域已经建立了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荒漠化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湿地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等;农业领域已经建立我国土壤地理信息系统、草地生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水利领域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灌区地理信息系统、全国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等;海洋领域的海洋渔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矿产地理信息系统等;土地领域建立了土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环境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主要问题GIS技术在环境资源领域取得进展的同时,不可否认GIS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数据来源广泛,但数据质量不高)。

资源与环境问题涉及土壤学、环境学与地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其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数据量大且要求质量高。

然而由于仪器设备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许多数据难以获取。

而且现有数据也往往由于数据来源不一、数据格式各异、年代不同等原因造成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数据格式不一,使各地区的数据难以共享,严重影响了GIS的应用。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特点是每个数据项都有空间坐标,而传统的人工采集与野外调查数据空间定位能力差,并且往往以点代面,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各种误差。

因此数据来源与数据精度一直是GIS技术真正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瓶颈”。

应用水平低,资源环境管理型地理信息系统,还停留在简单的资源浏览查询、制图及简单的分析水平,而真正意义上以资源环境合理配置、决策支持方面的专业应用系统仍十分缺少;GIS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基础数据、模型方法欠缺等方面的限制,使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资源环境管理没有发挥效益;标准规范不统一、数据共享程度低,由于资源环境管理的专业性比较强,在相应GIS建立的过程中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元数据标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使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共享;集成化程度低,许多资源环境管理GIS功能相对单一,系统结构开发性差,没有实现与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的集成应用,难以满足现代资源环境管理相集成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4.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GIS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GIS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对GIS不断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为GIS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

GIS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它在信息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4.1 GIS与Internet相结合Internet技术的迅速崛起和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高效的全球性信息发布渠道。

这一技术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进人每家每户。

Internet为GI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Internet出现不久,GIs界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以Internet为手段发布和展示地理数据。

Internet已成为GIS新的操作平台,它改变了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传输、发布、共享、应用和可视化等过程和方式。

Internet与GIS 结合成Internet GIS,是GIS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

Internet GIS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在Web上的GIS,它在Internet上能够让全球用户使用全球范围内地理信息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

当前Internet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膨胀发展,WWW所具备的图形用户环境、用户查询、实时数据库获取和数据展示等功能,为根据用户请求通过WWW实现交互式制作和展示地图数据提供了可能。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将GIS引入Internet世界,使GIS充分利用和发挥Internet的优势,就成为GIS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2 GIS与数字城市GIS、RS(Remote Sensing,遥感)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构成了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即通常所说的3S技术,其中GIS技术是核心技术。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活跃的环节,GIS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城市应用中。

近2年来,数字城市已经成为国内信息化的热点问题,而且还有持续升温趋势。

而以GI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是数字城市的核心应用技术,它与无线通信、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日趋融合在一起,为城市生活和商务活动提供了一种立体的,多层面的信息服务体系。

数字城市建设包括4部分内容,即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公众信息服务。

而GIS应用贯穿上述4个部分和各个层面,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到政府空间数据共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以及基于网络的公众地理信息服务,GIS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从具体的应用来说,GIS已经广泛应用于构成数字城市的众多行业,如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管网、电力、电信、公安、消防、急救等等方面。

4.3 GIS与人们的生活近几年来,随着GSM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GIS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集成GIS、GPS、GSM的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车辆安全防范系统和调度系统,为人们提供车辆反劫防盗、报警、道路指引、医疗救护以及在此系统平台基础上扩展各种电子商务增值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