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第一节 电磁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1电磁波教案
《电磁波》◆教材分析教材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传递为主线,对电视、雷达、移动电话、因特网等做了简要的介绍。
从多角度展示了信息化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在“说一说”(你的信息化生活)和“科学漫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信息化社会对人全方位的影响。
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电磁波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它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了解电磁波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传播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波的传播及相关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东方电视台发射塔、广播电台天线、微波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遥控小汽车、神州七号飞船的图片,说明例子中所举的事物都是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电磁波的产生(1)小实验器材;收音机、干电池、导线步骤:①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台的位置并将音量放大。
②用一只老式手电筒靠近收音机,一下一下按动它的开关;然后又将收音机贴近一个调光台灯,旋动调光旋钮使灯光变亮。
③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这是为什么?得出结论: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2)振荡电流: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①变化的快慢用频率表示;②频率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单位换算:1kHz=103 Hz1MHz=106 Hz1GHz=109 Hz3.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提出问题: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现象:打电话后,手机的背景灯有灯光显示。
结论:电磁波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________ (需要/不需要)介质。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1、电磁波优秀教学案例
3.探究性:本节课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讲授电磁波谱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享心得,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电磁波的分类和特性。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展示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如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原理、传播特性等。
2.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掌握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3.讲解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并教授相关单位的换算方法。
5.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与电磁波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手机通话、电视节目、无线电广播等,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你们听说过电磁波吗?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了解电磁波的概念。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
3.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了解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电磁辐射问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等,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广泛应用。
4.结合实例,讲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等。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15.1电磁波教案
15.1电磁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电磁波的产生;②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③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④会用c=λf求速度、波长或频率;⑤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
培养学生想象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②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③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②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难点】①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电视塔图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导线、电池、学生收集的资料、投影仪和课件。
教学过程多媒体图片引入→课堂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实验验证电磁波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速度→小结→作业。
教学过程师:上课开始放1min中央台的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
师问:收音机、电视机里的节目从哪来的?生答:从电视台来。
生答:从广播电台来。
生答:……师:用多媒体放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图片。
师:这张图片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大家都知道电视塔是用来传递信号的。
那我又有问题了。
师问:收音机和电视机和电台、电视台之间没有线连着呀?这些节目是怎么样传来的呢?生答:电磁波。
生答:无线电波。
师:这堂课我们就到电磁波的海洋里去遨游一番吧。
板书: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师问:什么是电磁波?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各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所了解的电磁波。
A组:我们查到电磁波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出现而传向远方形成的波。
B组:我们查到了电磁波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生产以及国防,如电视、电话、雷达。
C组:……师:通过各组的介绍,我们初步了解了电磁波,但你知道电磁波是怎么产生的吗?板书:一、电磁波的产生(演示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1电磁波教案
《电磁波》◆教材分析教材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传递为主线,对电视、雷达、移动电话、因特网等做了简要的介绍。
从多角度展示了信息化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在“说一说”(你的信息化生活)和“科学漫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信息化社会对人全方位的影响。
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电磁波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它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了解电磁波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传播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波的传播及相关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东方电视台发射塔、广播电台天线、微波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遥控小汽车、神州七号飞船的图片,说明例子中所举的事物都是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电磁波的产生(1)小实验器材;收音机、干电池、导线步骤:①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台的位置并将音量放大。
②用一只老式手电筒靠近收音机,一下一下按动它的开关;然后又将收音机贴近一个调光台灯,旋动调光旋钮使灯光变亮。
③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这是为什么?得出结论: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2)振荡电流: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①变化的快慢用频率表示;②频率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单位换算:1kHz=103 Hz1MHz=106 Hz1GHz=109 Hz3.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提出问题: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现象:打电话后,手机的背景灯有灯光显示。
结论:电磁波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________ (需要/不需要)介质。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1电磁波教案
《电磁波》◆教材分析教材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传递为主线,对电视、雷达、移动电话、因特网等做了简要的介绍。
从多角度展示了信息化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在“说一说”(你的信息化生活)和“科学漫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信息化社会对人全方位的影响。
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电磁波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它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了解电磁波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传播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波的传播及相关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东方电视台发射塔、广播电台天线、微波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遥控小汽车、神州七号飞船的图片,说明例子中所举的事物都是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电磁波的产生(1)小实验器材;收音机、干电池、导线步骤:①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台的位置并将音量放大。
②用一只老式手电筒靠近收音机,一下一下按动它的开关;然后又将收音机贴近一个调光台灯,旋动调光旋钮使灯光变亮。
③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这是为什么?得出结论: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2)振荡电流: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①变化的快慢用频率表示;②频率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单位换算:1kHz=103 Hz1MHz=106 Hz1GHz=109 Hz3.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提出问题: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现象:打电话后,手机的背景灯有灯光显示。
结论:电磁波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________ (需要/不需要)介质。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电磁波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学
习
流
程
学案
导案
导学预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一种信息运载工具。
B、飞机导航可以通过电磁波实现。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
D、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电磁波。
预习展示
2、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介质,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_____。
1)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是。
3)描述电磁波的三个物理量分别是波长、波速和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其中表示波长,表示波速,表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
(针对训练)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采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频率发送无线电信号,这两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各是多少?
有效检测
1、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波长、波速和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
梳理拓展
4、假如你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可以完成的是()
A、开演唱会B、用风扇送风
C、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的压强
5、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电磁波B、可见光是电磁波
学
习
流
程
引领探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电信号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二、自主学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_1电磁波-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5.1电磁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磁波的产生2.知道电磁波怎么传播,理解描绘电磁波的物理量,以及电磁波的传播特点3.知道电磁的波谱,理解电磁波的主要用途通过演示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难点: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教学准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抽气机、导线、电池、锉刀,多媒体课件。
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龙的哥哥在外地工作,后天爷爷就要过80岁生日,假设你是小龙,如何用最快的方法通知哥哥呢?a. 在古代的时候………………..b.在上世纪70年代……………….c.在21世纪的今天………………固定之间有线连接着,信息是由电流通过线传递的移动之间没有线连接,它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再想一想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可能用电线,那么是怎样实行联系的呢?生活中我们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怎么能从很远的地方传到这里呢?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图像是怎么从荧屏上得到的呢?从疑问中导学生回答a飞鸽传书b 打固定C 打手机学生讨论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我们平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电视节目的影像等入课题电磁波教师演示:手机来电,放在音箱上,听到“嗤嗤嗤的杂音”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
让学生直观感受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提出问题】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演示实验】体验感受电磁波的存有在打开的收音机的附近,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拿着导线头,让它们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
问题:为什么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学生分组实验直观感受一下电磁波一、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物理初三北师大版15.1电磁波教案
物理初三北师大版15.1电磁波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明白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明白波长、频率和波束的关系,会用波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展的妨碍2、工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明白能够人为地猎取电磁波,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实验明白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又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电磁波、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的概念2、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难点:认识电磁波及形成【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感知电磁波的存在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要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大量了解外面的世界,人们通过移动电话进行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这些信息的传递都需要电磁波。
什么是电磁波?它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它在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这些基本上我们要通过学习进行了解的问题。
利用手中的器材,按照课本图15-1进行实验,认真观看实验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缘故,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了解教材,对广播电视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差不多原理进行了解,并明白电磁波频率的单位。
通过对课本上关于我国无线电磁波频率的分配表的认识,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思考:1、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2、在电台中,采纳专门的电子器材和电路来产生变化的特别快的,把它送入电台的天线,就会在天线周围位的空间中激起向远方传播3、电磁波频率都有、和。
任务二:电磁波的传播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明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那么,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呢?大伙通过阅读课本,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宇航员在太空中交流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约为多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说明了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电磁波》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电磁波》◆教材分析教材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传递为主线,对电视、雷达、移动电话、因特网等做了简要的介绍。
从多角度展示了信息化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在“说一说”(你的信息化生活)和“科学漫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信息化社会对人全方位的影响。
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电磁波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它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了解电磁波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传播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波的传播及相关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东方电视台发射塔、广播电台天线、微波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遥控小汽车、神州七号飞船的图片,说明例子中所举的事物都是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电磁波的产生(1)小实验器材;收音机、干电池、导线步骤:①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台的位置并将音量放大。
②用一只老式手电筒靠近收音机,一下一下按动它的开关;然后又将收音机贴近一个调光台灯,旋动调光旋钮使灯光变亮。
③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这是为什么?得出结论: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2)振荡电流: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①变化的快慢用频率表示;②频率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单位换算:1kHz=103 Hz1MHz=106 Hz1GHz=109 Hz3.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提出问题: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现象:打电话后,手机的背景灯有灯光显示。
结论:电磁波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________ (需要/不需要)介质。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电磁波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如电视信号、无线网络等。
3.讨论电磁波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如何做到安全使用电磁波。
4.探讨电磁波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潜在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通过图示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概念、产生和传播过程。
2.讲解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如波长、频率、传播速度等,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计算公式。
3.分析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包括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反射、折射等现象。
4.介绍电磁波谱,讲解不同类型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
4.作业5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指导书、教学视频、在线互动平台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波应用的熟悉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这些都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电磁波的发展历史,如电磁波的发现者麦克斯韦以及赫兹的实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磁波。
1.电磁波的概念、产生和传播过程。
2.电磁波的基本特性、传播规律及计算方法。
3.电磁波谱的认识,不同类型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15.1《电磁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电磁波》教材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传递为主线,对电视、雷达、移动电话、因特网等做了简要的介绍。
从多角度展示了信息化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在“说一说”(你的信息化生活)和“科学漫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信息化社会对人全方位的影响。
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电磁波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它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
【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2)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了解电磁波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传播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波的传播及相关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PPT 课件1.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东方电视台发射塔、广播电台天线、微波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遥控小汽车、神州七号飞船的图片,说明例子中所举的事物都是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电磁波的产生(1)小实验器材;收音机、干电池、导线步骤:①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台的位置并将音量放大。
②用一只老式手电筒靠近收音机,一下一下按动它的开关;然后又将收音机贴近一个调光台灯,旋动调光旋钮使灯光变亮。
③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这是为什么?得出结论: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2)振荡电流: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①变化的快慢用频率表示;②频率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 );常用单位:千赫(kHz )、兆赫(MHz )、吉赫(GHz )。
单位换算:1kHz=103 Hz1MHz=106 Hz1GHz=109 Hz3.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提出问题: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现象:打电话后,手机的背景灯有灯光显示。
结论:电磁波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者说电磁波________ (需要/不需要)介质。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5.1:电磁波-学案(1)
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填一填:
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能够产生电磁波。
3.电磁波的传播。
阅读课本完成填空:
①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
传播。(选填能够或不能够)速度是。光是一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C.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3.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都具有相同的()
A.波长B.频率C.波速D.周期
4.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队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波。
4.以前,人们使用小灵通在一些建筑物内打电话时,经常会出现信号不好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物。
电磁波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
2.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 =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知道电磁污染。
4.知道电磁波的屏蔽。
自学备注
学习方法
阅读课本参照体会电磁波的存在,常见的电磁波。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电磁波的屏蔽。
(二)电磁波谱
阅读最后一段回答: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电磁波?
(三)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
看书上图了解不同频率电磁波的应用
看书回答:空间中越来越多的电磁波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已成为一种。
(四)电磁波的屏蔽
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台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电磁波课件1 (新版)北师大版
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的应用
议一议?
)
• 打开半导体收音机,调到一个没有 电台的地方,使收音机收不到电台 的广播。然后开大音量,让收音机 靠近220伏特的交流电线,从收音 机会听到“杂音”。这是为什么?
•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 特 •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电 磁 波
电以在周 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知识窗
•频率:在1秒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 叫波的频率 •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波速=波长×频率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是3×108米/秒。 在空气中和在真空中近似。
【北师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5.1电磁波
15.1 电磁波教课目标【知与技术】①认识磁波的生;②知道磁波能在真空中播;③认识磁波在真空中播速度;④会用 c= λf 求速度、波或率;⑤认识光是一种磁波;⑥培育学生料的能力。
【程与方法】①通知悉可以人得磁波。
培育学生想象与践合的科学的学度;②通信息的采集、整理,认识磁波的大家族;③通手明磁波能在真空中播。
【感情度价】①初步科学技社会展的作用;②深入领悟物理学与生活的亲近系,激学生察生活、思虑生活的趣。
教课重难点【要点】① 磁波的生、播和用;②通、手等活,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他身。
【点】①使学生切切体到磁波的存在;②通堂教课活,激学生物理学科、自然神秘的研究的趣。
教课准备塔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池、学生采集的料、投影和件。
教课过程多媒体片引入→ 堂交流→ 研究磁波的生→ 磁波的播可以不需要介→ 磁波播速度→小→作。
教课程:上开始放1min 中央台的目或广播目。
:收音机、机里的目从哪来的?生答:从台来。
生答:从广播台来。
生答:⋯⋯:用多媒体放方明珠塔的片。
:片是上海方明珠塔,大家都知道塔是用来信号的。
那我又有了。
:收音机和机和台、台之没有着呀?些目是怎么来的呢?生答:磁波。
生答:无波。
:堂我就到磁波的海洋里去游览一番吧。
板:第二磁波的海洋:什么是磁波?依据前找的料,各小来介一下你所认识的磁波。
A:我到磁波是化的和化的磁交替出而向方形成的波。
B:我到了磁波广泛地用于生活、生以及国防,如、、雷达。
C:⋯⋯:通各的介,我初步认识了磁波,但你知道磁波是怎么生的?板:一、磁波的生(演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台的地址,将音量开大。
取一干池和一根,拿到收音机周边。
先将的一端与池的极相,再将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断地接触。
):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答:声。
:什么会有种象?生答:有干。
生答:生了磁波。
生答:⋯⋯:我用已学的知来解一下,什么会有种象。
:从理上我已知道:化的磁周存在,化的周存在磁。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电磁波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
《电磁波》教学目标:(1)了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过程;(2)了解电视信号的录制、发射和接收过程;(3)了解雷达的定位原理。
教学重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
教学难点:电磁波在信息社会的作用。
教学过程:1、电视和雷达(1)电视电视的历史:1927年,美国人研制出最早的电视机。
1928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
1925年,美国开始试验发射一些电视图像,不仅小,而且模糊不清。
1927年,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一家老资格的无线电台开始每周三次进行试验性广播。
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市试验广播。
美国最早的电视机,荧光屏是圆形的,只有5-9英寸大,差不多要坐在电视机跟前才能看清。
但是,电视很快以惊人的速度冲进了美国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的发展一度陷入停顿。
1947年美国家庭中约有1.4万台电视机,1949年达到近100万台。
1955年,将近3000万台,1960年,达6000万台,于1951年问世的彩色电视机以及大屏幕电视机也进入美国人家庭。
目前美国约有l.2l亿台电视机,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中国最早的电视诞生在1958年3月17日。
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接收机实地接收试验成功。
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
我国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电视广播,国内不能生产电视机。
1957年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厂领导立即组织试制小组,黄仕机同志主持设计。
当年,试制组多数成员只有20岁上下,他们对电视这门综合电、磁、声、光的新技术极其生疏,没有见过电视机,参考资料也很少,通过对资料、国外样机、样件的研究,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元器件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工水平,制定了“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通道和扫描分开供电、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借助于电磁波可以传输信号。
2、使学生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初步概念,能记住波长和频率的关系,能记住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重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1、电磁波
用类此推理的方法,由机械波引出电磁波。
我们把导体中迅速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的波叫做电磁波(板书)。
无线电通信正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号的。
2、电磁波的频率
就水面波来说,振源(木杆)每上下振动一次,水面上就出现一个波峰(凸起部分)和一个波谷(凹下部分)。
在1秒钟内木杆振动的次数越多(即振动越快),水面上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也越多。
我们再观察一下绳上形成的波。
演示:用手捏住竖直下垂绳子的上端,沿水平向左右先后做快慢不同的振动,可以看到,当振动较快时,从绳子上端每秒钟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较多;当振动较慢时,从绳子上端每秒钟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较少。
在以上情况下(指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1秒内出现的波峰(或波谷)数,叫做频率。
它的单位名称叫赫兹(Hz),简称赫,常用频率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1千赫=103赫
1兆赫=106赫
跟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电磁波的频率由电路中每秒电流变化的次数(或说每秒种电流振荡的次数)决定。
3、电磁波的波长
像前面那样,再做一次用绳子形成波的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当改变振动的快慢时,不但波的频率发生改变,而且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也不相同。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由上面的演示还可看出,手捏住绳第一次振动出现一个波峰,第二次振动又出现一个
波峰,而此时第一个波峰已向下传播了一段距离,这个距离恰好是一个波长。
因此,也可以说波长等于每振动一次波峰沿波的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
波长的单位是米。
电磁波也有自己的波长,电磁波的波长表示电磁波每振动(或说振荡)一次传播的距离。
4、波长、频率、波速三者间的关系
波速表示波传播的快慢,由教材上水波在1秒内传播的波形图可以知道:
波速=波长×频率
对电磁波来说,同样有
波速=波长×频率
电磁波的波速和光速相同,在空气或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30万千米,记为3×108米/秒。
在空气或真空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速是相同的,所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就越短。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电磁波(无线电波)波段划分表。
5、布置作业
课外观察一台多波段收音机的选台指示盘,注意看各波段都在哪些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把对应的波长和频率相乘,看看是不是等于光速?
(四)设想、体会
电磁波一节的教案,以演示为基础,有意识地突出振动和波的形成的关系。
通过观察分析水波和绳上形成的波,让学生初步了解波的频率和波长的物理意义,再运用类比方法引出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以及波速、波长、频率三者间的关系,并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在空气或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与光速相同的观念。
7.1 《力》【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
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
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
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
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找出作用点;
3.找出受力方向 ;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
5.标出数值和单位;
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
五、力的相互作用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
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
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
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
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7.1 力
一、力的概念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
五、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