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5章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5章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第5章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课后习题和详解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条件有哪些?答: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条件有:(1)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近两千多年中哲学的发展已经为科学心理学的独立酝酿了必要的条件。

(2)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方法更为直接地促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科学。

①19世纪,西方科学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的天文学、生理解剖学以及物理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已经获得巨大的进展,它们确立了科学的权威地位,同时也为心理科学的独立创造了条件。

②这些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采用系统的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使得一些心理学家们意识到,要想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把这些方法引入心理学的研究,这是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最直接的前提条件。

(3)社会历史条件①与英法相比,德国的资本主义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有了较快的发展,他们需要更迫切地发展科学和技术。

德国资产阶级的这种立场和要求使得哲学心理学已经不能再满足于用内省思辨和简单的观察方法,由此时代的发展向心理学提出了挑战并提供了机会。

②当时德国的思想家大都信奉理性主义,他们拒绝英国哲学的原子主义和功利主义,并反对联想主义。

主张运用综合法代替原子论,赞成心理综合和意识分析.③19世纪中期的德国已经建立了超过欧洲任何其他国家的大学,在本世纪早期进行了许多教育和社会改革之后,德国的大学可以为科学家和学者们提供非常精良的实验室装备,以用来更好地进行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其他科学研究。

这也是科学心理学得以在德国建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上条件的成熟促成了冯特在1879年的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开始,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确立。

2.冯特的新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冯特的心理学?答:(1)冯特的新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冯特旨在把心理学建成能够综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门基本科学。

所以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研究个体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6章 构造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6章 构造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6章构造心理学课后习题和详解1.简要阐述构造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答:(1)哲学背景①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传统的熏陶a.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休谟坚持复杂的观念是由简单的感觉构成的,铁钦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简单的感觉、意象等元素,并再由这些元素构成复杂的意识经验的做法,与休谟的思想如出一辙。

b.在联想律问题上,詹姆斯·穆勒只承认接近律是联想的主律,而把因果律、相似律和对比律均纳入这一主律之中。

铁钦纳也像穆勒一样,认为所有的联想律都可以还原为接近律。

②经验批判主义的影响a.在心理学的对象上,铁钦纳用阿芬那留斯的独立经验和从属经验的区分,代替冯特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区分,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依赖经验者的经验,物理学研究不依赖经验者的经验。

b.在回答心理“是什么”的问题时,铁钦纳提出的“心理元素说”也是以马赫的“要素说”为理论基础的。

(2)心理学背景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是对冯特内容心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甚至是内容心理学的极端化。

铁钦纳是冯特的直接授业弟子,也是冯特著作的主要英译者之一,因而他深受冯特的影响。

在心理学的一般观点上,他接受了老师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思想,坚持心理学的实验方向,并很快在康奈尔大学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构造心理学派。

然而,较之于冯特而言,铁钦纳更加注重心理内容,注重人类心理的一般规律的研究。

因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是内容心理学的极端发展。

正因为如此,构造心理学与当时在美国的机能心理学形成鲜明的对立。

机能心理学继承了意动心理学的思想,重视心理机能而非心理内容,特别注重心理活动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个人心理能力上的差异。

究其实质,二者的对立是欧洲的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之争在美国的自然继续。

构造心理学正是在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和争论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铁钦纳在1898年发表的《构造心理学的公设》一文中,阐述了构造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正式提出了“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这两个对立的名称,进一步阐明了二者的关系。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苏俄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苏俄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9章苏俄心理学19.1 复习笔记一、苏俄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心理学19世纪80年代,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此时的俄国人民已经预感到伟大变革即将来临,因而,有关心理学问题的讨论与社会问题的尖锐争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心理学成为自然科学观点与唯心主义神学观点交锋的重要阵地。

(二)苏联前期的心理学1.苏联初创时期的形势(1917~1936)1923年1月4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全俄第一届精神神经病学代表大会,科尔尼洛夫站在唯物主义哲学的立场向旧的唯心主义心理学发起了进攻,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拥护。

会后,科尔尼洛夫接任心理研究所所长,它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首次胜利。

2.苏联心理学基本体系的形成(1930~1960)1930年1月,在列宁格勒召开了全苏关于研究人的行为的代表大会。

通过这次大会,深入地批判了心理学中的各种唯心主义流派,明确了建立新型的心理学体系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作为基础。

(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心理学的发展1.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1)安诺兴及其机能系统理论安诺兴(B. K. Anoxin,1898~1974),苏联生理学家、心理生理学家。

安诺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提出了机能系统理论。

安诺兴的实验提出了返回传入的概念,他发现只有通过返回联系为大脑发出关于动作结果的信息,才能说明有机体的积极适应行为。

安诺兴的机能系统理论对反对机械决定论有着特殊的意义。

(2)捷普洛夫与涅贝利岑对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的发展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动物或人神经系统的三种最主要特性,即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与灵活性,并据此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归为四种,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与弱型。

捷普洛夫和涅贝利岑等人补充了神经过程的易变性、神经过程的动力性、皮层兴奋的集中性以及皮层的激活性等特点。

他们为人的个性差异的生理基础增添了有科学依据的内容,从而在苏联创立了差异生理学学派。

2.心理学基础研究的新成就(1)列维托夫(Levytov,1890~1972)对人的心理活动结构研究的新进展传统心理学一直把心理现象分为知、情、意三种过程。

(完整word版)心理学史笔记(叶浩生)

(完整word版)心理学史笔记(叶浩生)

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心理学派的历史发展引自《现代心理学史》(美杜•舒尔茨)第11页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区分了身体与灵魂。

把灵魂分为理性(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三部分.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土、火、水、空气).(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柏拉图(前427-前347)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又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后来康德明确提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论灵魂》。

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合一的,可通过身体、行为间接了解灵魂.最早提出演绎法。

(三)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1、怀疑学派(皮浪)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3、斯多噶学派(芝诺)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354—430)提出内省法。

(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1452—1519)提出影响距离知觉的五种因素:①线条透视、②节目透视、③空气透视、④移动透视、⑤双眼视差。

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一)概述培根(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首创归纳法.笛卡儿(1596-1650)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提出了反射论思想。

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描绘了反射活动的模式。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圣才出品】

第5章科学心理学的建立5.1 复习笔记一、实验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一)实验心理学产生的科学背景1.天文学与心理学贝塞尔计算出“人差方程”,这个方程式的发现激发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的研究兴趣,也为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2.生理学与心理学19世纪30年代,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创造了一些富有科学价值的实验方法,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1)脑机能的研究①加尔认为脑是心理器官的观点以及关于脑的机能分区说,推动了大脑功能分区的实验研究。

②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对脑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时所用的切除法为后来的动物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③布洛卡发现的“布洛卡区”对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提出了挑战,也进一步激发了对大脑功能区域定位的研究。

④大脑机能定位说和大脑机能统一说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巩固了脑是心理器官的信念,一些具体的实验方法如切除法、临床法和电刺激法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2)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①著名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又称“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为神经的单向传导、感官神经的特殊能量说和反射弧概念的理解奠定了科学基础。

②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约翰内斯·缪勒被誉为“生理心理学之父”,他提出了感觉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③1850年,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第一次对神经传导的速率进行了测量,这一实验后来被用于心理活动和反应时间的测量研究。

(3)感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①19世纪生理学家们开始注意视觉和听觉等感觉现象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视觉方面发现了棒状和锥状细胞,发现光的刺激在网膜中心和边缘区域的反映是不同的,另外还发现了盲点、色盲、色混合、视后像等视觉现象。

②1856年,赫尔姆霍茨提出了视觉“三色说”。

同时,德国的另一位生理学家海林则提出红、绿、蓝、黄的“四色说”,四色说较好地解释了颜色对比、后像和红绿色盲现象。

③听觉方面,了解了耳的某些构造,测定了声波的频率。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7章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17.1 复习笔记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一)哲学背景1.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研究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学者就在记忆和思维等问题的研究上阐发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导致了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对现代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2.经验论与唯理论(1)经验论主张人的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

感觉经验给人提供了简单观念,通过联想,简单观念就可以组成复杂观念。

现代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就受到了联想原理的启发。

(2)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贬低感觉经验,主张“天赋观念说”。

其观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

(3)乔姆斯基(Chomsky)在解释语言的获得时,提出人先天具有一种语法的转换生成结构。

乔姆斯基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唯理论在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中的继续。

3.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康德认为任何知识都是由质料和形式两种成分构成的。

质料是从经验中产生的,而形式则是先验的。

质料只有依靠这种先天的范畴的整理才具有规律性和可靠性。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所假设的“认知”结构与康德的理性范畴具有类似的功能。

(二)心理学背景1.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精神、方法和课题,提出了“口述报告法”或“出声思考法”。

2.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和心理的内部机制,注重信息的破译、编码和整合,强调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这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继承和发展了行为主义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在新行为主义的S-O-R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入-内部信息加工-输出这种可与计算机的操作相类比的认知模式,从而保持了对心理过程探讨的可操作性,使其研究体现出客观性。

4.皮亚杰学派的影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信息加工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的信息加工,它强调认知模型、心理定势在信息选择、接受、编码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采纳了皮亚杰所提出的先天图式概念,并将其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机制。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4-6)章【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4-6)章【圣才出品】

第4章近代欧洲的心理学思想4.1复习笔记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兴起(一)经验主义的兴起1.经验主义兴起的背景(1)政治上,英国和法国的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先后从封建主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科学上,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科学成果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为近代唯物主义批判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哲学上,力图把科学和哲学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哲学向自然和理性回归。

2.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四个特点(1)英、法两国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英、法两国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两人的哲学思想。

(3)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主要以经验论为主要理论特征。

经验论心理学思想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联想主义,主要是在英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是感觉主义,主要发展于法国,并形成感觉主义心理学。

(4)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都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二)理性主义的兴起1.理性主义在荷兰的兴起背景(1)经济上,荷兰于1609年成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胜利后,荷兰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2)科学上,荷兰的科学、文化、艺术和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3)政治上,17世纪前半期荷兰还面临着进一步反封建的任务。

这一任务在思想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为反封建教会和宗教神学的统治而斗争。

斯宾诺莎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进步思想家。

2.理性主义在德国的兴起背景(1)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慢,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仍居于统治地位。

(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曲折的方法,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用思辨的方式来表达进步的要求,取代革命的实践,另外由于欧洲大陆的历史传统等原因,在德国近代相当长时期里就形成了理性主义心理学。

(3)19世纪40年代,激进民主派便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要求,因而德国的古典哲学就由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传统转向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则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以叶浩生《心理学通史》教材为主,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心理学史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难点,浓缩了经典教材的
知识精华。第二部分,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心理学相关辅导资料,对叶浩生《心理学通
史》的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读书笔记
和我看的第二版的书的内容都不太对得上,有些概念都不太对的上,不知道编制笔记的人是不是看着叶浩生
的书来提取的内容。
目录分析
3
第1章中国古代
心理学思想史
第2章古希腊罗
马时期的心理
学思想
1
4
第3章欧洲中世
纪和文艺复兴
时期的心理学
思想
第4章近代欧洲
的心理学思想
2
5
第5章科学心理
学的建立
3
第6章构造心理

第8章美国的机
能心理学
1
4
第9章行为主义
第7章欧洲的机
能主义心理学
2
5
第10章行为主
义的演变
感谢观看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及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及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及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及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及详解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及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及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及详解
12.1复习笔记
第20章认知神经科学
第21章进化心理学
第22章生态心理学
第23章文化心理学
第25章社会建构论
心理学
第24章女性主义心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2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2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圣才出品】

观察,因此柏拉图的哲学对科学的推动甚少,甚至还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但是他的许多观点
揭开了“欧洲心理学史的序幕”,他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4.亚里士多德对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贡献及局限性。 答:(1)贡献 ①建立了一个知识体系,关于灵魂的研究可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方面都同关于活动的机 体的研究发生关系; ②界说了灵魂的性质及其活动,使灵魂成为活跃的生物的一种表现,而活跃的生物又是 灵魂的一种表现,根除了以前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 ③具体描述和解释了人类的经验和行为,论述了觉醒、睡眠、做梦、记忆、情绪和人际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2 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课后习题和详解
1.试析古希腊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答:哲学内的起源发端于 2000 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公元前 6~5 世纪。古希腊人在理解自然和人类自身问题时,超越了古代先民们流行已久的泛灵论、迷信 或魔法等超自然的思维方式,而逐渐转向了以自然主义和经验观察的方法理解、预测和改造 自然界。他们以人间的勤劳和智慧头脑,创造了人类灿烂辉煌的先进文明。 (1)重要性: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对宇宙的本质和起源问题,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其中“孕育了两种重要的理智张力”:一种张力是“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另一种 是在“存在与形成”的哲学之间。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否认感知经验的 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企图从人类内在的理性和固有观念中确立知识、真理 的可靠基础;而以恩培多克勒为代表的一批思想者,则从感性经验出发思考世界的本原和多 样性特征。在有关“存在与形成”的哲学问题上,主张存在论的学者坚信世界上具有永恒和 超越的真理与价值,而坚持形成论的思想家则否认永恒真理和永远不变的存在,认为只能在 不断变化的经验中寻找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两种理智张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从古希腊 以来一直激发着西方人的智慧生活,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2)影响: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流派有米利都学派、比达哥拉斯学派、爱非斯学派、爱 利亚学派、元素论学派等,这些流派都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古希腊早期哲学开掘了西 方思想的源头,集中关注自然问题,并逐渐转向关心人间的问题,尤其是认识和道德问题。 吸引并激发了后来的思想家的许多智慧,不仅明显地在生物学、物理学上,而且也在后来独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20章 认知神经科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20章 认知神经科学)【圣才出品】

第20章认知神经科学课后习题和详解1.认知神经科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答: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两个学科领域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与发展。

一是“认知革命”。

另一是当代神经科学的产生发展。

大约30多年后,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跨学科联姻,孕育出了一门新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交叉学科——认知神经科学。

(1)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困惑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理论概念和研究路线,认知科学的核心学科分支——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发现许多问题都必须在人脑认知活动机制中寻求答案。

认知科学迫切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取向,需要有新的学科分支来促使认知机制的研究向纵深推进。

(2)神经科学方兴未艾神经科学在过去三十年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生物医学构像技术,尤其是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和近期采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更为直接地检查正常人认知过程的脑功能变化。

脑事件相关电位(ERP)、高分辨率脑电成像和脑磁图(EMG)等技术的使用为人脑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数据。

此外,细胞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神经生物学新技术与新方法的采用也为研究人类认知障碍和动物认知行为的脑内细胞与分子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这些都使神经科学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脑科学基础,认知科学的基础理论也正在迅速向神经科学靠近。

(3)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认知神经科学这一名词出自当代认知心理学之父米勒和割裂脑研究专家加扎里加之手。

其后,欧洲认知科学界由35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技术发展预测和评估委员会(FAST)经研究讨论,建议于1987-1988年间出版一套认知科学研究指南,倡导五个领域的研究工作:认知心理学、逻辑和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人----机接口和人工智能。

认知神经科学作为该系列出版物的第四卷于l991年出版,标志着认知神经科学在欧洲作为一门科学分支得到认可。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6章人本主义心理学16.1 复习笔记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一)社会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非常尖锐的内部矛盾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2.由于马丁·路德·金(M. L. King)等反种族歧视人士被暗杀,许多大城市发生激烈的种族抗议活动。

3.少年犯罪、吸毒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致使青年人对现实极为不满,“嬉皮士”公开反对父母及其国家的价值观,人们丧失了信仰和生活的意义。

4.在60年代积聚成为一场反主流文化运动,其实质是宣扬个人主义,把个人的欲望满足视为价值中心。

5.由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危机,致使学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社会各界强烈要求改革当时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要求开发人的内在潜能,重新发现自我和人的尊严的呼声日益高涨。

面对上述社会现实,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识经验,研究人的本性和尊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适应这一社会需要迅速发展起来。

(二)哲学背景1.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1)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产生于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它主张将人性作为衡量历史和现实的准则,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解放个性,使个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者指出,人类不只由源自经验的理智和观念构成,人类还拥有许多非理性的情感、直觉和本能。

要认识人类的本来面目,最好把人当作整体的人来研究。

人类美好的生活就是根据一个人的内在本性而诚实地生活。

2.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1)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把个人尊严和成长作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人的主体体验、自由选择、创造和责任等。

(2)现象学现象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科学背景1.生态学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高级潜能和价值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性。

罗杰斯也强调成长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9章 行为主义)【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9章 行为主义)【圣才出品】

第9章行为主义一、单项选择题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A.人本主义B.机能主义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答案】D2.行为主义理论反对研究()。

A.学习B.反应C.意识D.技能【答案】C【解析】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3.约翰·华生认为心理学只应该把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与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最为吻合的是()。

A.心理学是基于事实的、系统的观察B.心理学是与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C.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行为D.人类的经验世界是高度主观的【答案】A【解析】华生是极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环境的强化而来的,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和使用实验方法。

4.持有行为主义观点的研究者的典型收集数据的方式是()。

A.只通过人类被试收集数据B.通过问卷和调查收集数据C.从经过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收集数据D.在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实验室中收集数据【答案】C【解析】行为主义强调实验法,为了使结果科学可信,强调严格的控制,因而都是实验室的实验。

由于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实验,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是()。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环境的强化而来的,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和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6.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是环境决定论者。

A.高尔登B.华生C.皮亚杰D.斯腾【答案】B【解析】华生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体现在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并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

7.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阶段的,发展只有量的增加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12章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课后习题】(第12章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2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课后习题和详解1.勒温的心理空间的含义是什么?答:为了更好地说明心理动力场,勒温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有时也简称生活空间。

生活空间实际上就是心理动力场和拓扑学、向量学相结合的另一种心理学化的表现方式。

(1)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都有边界阻隔。

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

而个体发展的心理过程实质就是生活空间的各个区域的不断丰富和分化。

(2)勒温的心理学场论体系始于“生活空间”这个概念。

生活空间是一个心理场,是一个人运动于其中的那个空间。

他认为,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有一个区域。

一个人所在的区域,对于他的行为可有很大的影响。

从这一区域达到另一区域称为移动,移动是多种多样的。

(3)勒温的生活空间其实是对心理环境和心理动力场的一个总的描绘,它后来成了勒温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概念。

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2.如何理解勒温的团体动力学与心理场动力学的关系?答:(1)心理动力场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理论的核心。

勒温认为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也就是说,心理场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

每一个人心理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组成部分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

同时每个人心理场在速度和范围的扩展和丰富上又有其个别的差异性,但总的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则他的心理场的范围就越大,层次也越多。

(2)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是勒温把其早期研究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场或生活空间学说应用于研究社会问题的结果,它以研究团体生活动力为目的,主要研究团体的气氛,团体内成员间的关系、团体的领导作风等。

团体动力学把群体研究与实证的实验方法结合了起来,这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行为主义的演变)【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行为主义的演变)【圣才出品】

第10章行为主义的演变10.1 复习笔记一、行为主义的困境与新行为主义的产生(一)行为主义的困境1.策动心理学麦独孤是策动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他与华生的观点可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1)他批判华生排斥内省,认为不使用内省法,心理学就无法确定被试反应的意义。

(2)他还批判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他从自由意志立场出发,认为既然人的行为由环境刺激来决定,那么就没有人愿意做出任何努力去制止战争、消除社会暴力与不平等,以实现其个人和社会的理想。

2.格式塔心理学派(1)格式塔心理学对华生行为主义排斥意识并用冯特式的元素分析来研究行为的方法论给予了批判。

格式塔学派认为心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直接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资料,心理学既研究客观经验又研究主观经验。

(2)格式塔心理学在学习理论方面与行为主义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苛勒和考夫卡反对行为主义渐进的尝试错误学习,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反对华生把思维归结为言语行为,而将思维作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3)苛勒对行为主义研究动物行为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批评。

他指出,行为主义用来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工具——动物迷津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也绝不可能证实顿悟的存在。

苛勒明确指出动物对问题的解绝不是因盲目尝试错误,动物的学习是一个突发的领悟过程。

(二)新行为主义的产生1.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在坚持可观察证实的基本原则之外,还发展了可间接观察证实的原则,即一个不能被直接观察证实的命题,如能以逻辑推理的方式予以证实,也是有意义的。

新行为主义正是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启发,冲破了早期行为主义因有机体内部因素不能直接被观察证实而不予研究的局限,开始关注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

2.操作主义操作主义是一种用操作揭示概念意义的方法论。

操作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布里奇曼(P. W. Bridgman)。

他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经验,科学知识不能越出经验的范围。

新行为主义以操作行为主义作为理论根据,主张把意识经验还原为操作,力图用科学的操作来规定心理学中的一些术语的意义。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19章 苏俄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19章 苏俄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9章苏俄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

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希波克里特【答案】C【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多维特性的反映。

他提出大脑皮质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这三个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神经系统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强而平衡、灵活型(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相当于黏液质;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止型),相当于胆汁质;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2.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这种反射是()。

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答案】C【解析】新生儿遇到冷空气就哭,这是本能的生理反应,无需后天学习,所以是条件反射。

3.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

A.反射系统B.反射弧C.无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答案】B4.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时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称为()。

A.分化B.扩散C.相互诱导D.泛化【答案】C【解析】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的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5.反射弧由()组成。

A.感受器、相应中枢、效应器B.传入神经、相应中枢、传出神经C.感受器、传入神经、相应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刺激、传入神经、相应中枢、传出神经、反应【答案】C6.突然出现的铃声会使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停止反应称为()。

A.保护性抑制B.超限抑制C.外抑制D.分化抑制【答案】C【解析】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怔一下,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就是外抑制,即现时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引起的抑制过程。

7.“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学派所倡导的。

A.精神分析论B.行为学习论C.社会文化历史论D.认知发展论【答案】C【解析】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解释人与动物不同的心理本质,并提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①最近发展区;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③学习最佳期限。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文化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文化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23章文化心理学23.1 复习笔记一、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一)哲学基础1.文化哲学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哲学研究的重心从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

这一转折引起了心理学对历史文化因素的重视。

从而促进了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2.后现代主义是文化心理学的直接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思潮弘扬多元论、相对主义,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归因论。

文化心理学基本上承袭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心理学背景1.精神分析学派等心理学派的影响(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把社会文化因素作为理论核心,认为人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人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这样就把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实践的重心从个体内部转移到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2)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置于理论和研究的核心地位,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潜能与价值,从而必然把心理学研究与文化结合起来。

这就为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做了一定的准备。

2.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兴起(1)主流心理学的困境:片面模仿自然科学,脱离了文化。

(2)文化心理学的兴起:①心理学家们已逐渐认识到文化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密切,不研究文化,就不足以真正弄清人的心理和行为。

②随着方法论的演变和研究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演进,人们愈来愈具有用科学方法研究文化等宏观现象的能力,因此文化自然逐渐被纳入到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议事日程上来。

③心理学对普遍性的追求受阻,心理学家们按严格的科学程式进行研究不仅没有获得普遍性的知识,而且形成了差异很大的理论,为此就需要重新对心理学研究进行审视,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涉及更多因素时进行心理学研究。

④心理学家把已经建构的理论应用到其他文化背景中时出现了问题,由此想在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更具包容性和普适性的心理学知识或理论。

⑤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的看法发生了些许变化,不再把心理学看作是纯然的自然科学,而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⑥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等非主流心理学和其它学科的影响。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8章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18.1 复习笔记一、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一)哲学背景1.联想主义(1)亚里士多德不仅明确探讨了联想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后来联想主义的三大联想律:相似律、对比律和接近律。

(2)洛克、霍布斯等都进一步阐发了联想主义的有关思想,在联想的本质、联想的生理机制以及联想的类型等方面均有独到的建树。

2.经验主义(1)经验主义的最早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

(2)在近代,培根、霍布斯、洛克、狄德罗等哲学家的研究使经验主义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①培根认为,一切认识都来源于感官经验,认识过程就是由感官知觉到理智知觉的过程。

②霍布斯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洛克则更进一步正面陈述了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并明确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思想。

③狄德罗在继承洛克经验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世界的三种方法即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认识过程就是“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的过程。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但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唯物主义都认为心理现象是由外物决定的,心理的机制和大脑的机制是一致的。

(二)心理学背景1.斯宾塞的心理学思想斯宾塞在其代表作《心理学原理》中强调了心理的细节和生物进化,对心理学和物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1)他认为所有心理现象包括知觉、推理等等都与神经机制有关。

所有的智力均可根据连续的心理状态的联想而得到解释。

(2)他认为智慧的生长有赖于这一规律,当任何两种心理状态紧靠在一起相继发生时,便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如果第一种状态后来重新发生,那么第二种状态便会有随之而发生的倾向。

可见,斯宾塞试图根据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感觉运动来推导出心理的联想规律。

(3)他认为虽然在高级和低级中枢中,神经元的活动依赖于神经网络的相互作用,但他更赞同功能的组织化。

(4)他还初步阐述了分布表征的思想,认为分布表征实际上就是不同网络的交叉和关联以及在任何网络中的“弥漫性局部化”。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圣才出品】

绪论一、研究心理学史的意义(一)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1.心理学史不仅是联结心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它也是整合当代心理学各个领域、各种取向、各种理论流派的一种力量。

2.心理学史对于心理学系学生来说,是把握当代心理学全貌所必不可少的知识。

从历史进程中发现心理学分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各种理论观点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这是克服心理学的分裂困境,实现心理学统一的必要途径。

(二)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理论思维的培养对于心理学系的学生来说,理论思维是不可缺少的,而实践证明心理学史的学习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在学习心理学史的时候,我们通过对心理学史上的理论体系的分析,通过对心理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论证观点的考察,通过对心理学流派来龙去脉的梳理,必然使我们的思维、判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培养出较高的理论素养。

(三)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性思维指的是一种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实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思维能力。

在心理学史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心理学历史知识的分析和领会,学会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对于研究的选题,问题的讨论和正确认识各种人物和理论是有帮助的。

二、心理学的历史观(一)库恩的范式理论1.范式的基本含义(1)从心理方面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的共同态度和信念。

(2)从理论方法上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所公认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

库恩认为,范式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2.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依据“范式”概念,库恩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1)前科学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范式还没有形成,学科内部学派林立。

依据库恩的观点,心理学目前就处在这一阶段。

(2)规范科学时期。

稳定的科学范式开始形成。

大部分科学家依据范式进行研究,对共同的范式坚信不疑。

(3)反常与危机时期。

当与范式不一致的现象经常出现时,科学家对于范式的信心逐渐动摇,产生了分歧和混乱,学科由此丧失了共同的研究基础。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格式塔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格式塔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1章格式塔心理学11.1 复习笔记一、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渊源(一)整体观的思想传统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或全体要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

这种哲学观成为格式塔整体性的思想基础。

(二)社会历史背景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妄图征服世界,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体。

为此,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倾向于统一的整体。

(三)哲学理论背景1.康德的先验论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的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

康德的这一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

2.胡塞尔的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

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而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

3.实证主义(1)考夫卡认为如果实证主义可以被视作一种整合的哲学,那么它的整合在于这样的含义,即一切事件都是不可理解的、不可推理的、无意义的和纯事实的。

(2)考夫卡还认为每一种假设,都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是,不该把对特定假设的态度与一般的原理混淆起来,因为一般的原理是不受特定应用所支配的。

如果关于知觉运动的格式塔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话,格式塔理论也不会被拒斥。

4.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深度知觉是存在的,它由视网膜刺激的不一致而引起。

格式塔认为先天论和经验主义之间并不矛盾,惟一的差异在于,经验主义者否认任何一种原始的深度知觉,而先天论者却接受深度知觉,并把它视作其余知觉的基础。

(四)科学背景物理学中“场论”思想对格式塔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

苛勒认为脑也是具有场的特性的物理系统,从而论证知觉与人脑活动是同型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希望借助场的理论来对心理现象及其机制做出一个全新的解释,因此他们在其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名词,如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就提出了“行为场”“环境场”“物理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多个概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12.1 复习笔记
一、勒温的生平与思想渊源
(一)人物简介
勒温(K. Lewin,1890~1947)是德国心理学家,完形学派的一员。

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团体动力学研究,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勒温的心理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
1.柏林时期(1921~1932)
着重研究和分析学习和知觉的认知历程、个体动机和情绪的动力学等。

2.爱荷华大学时期(1935~1944)
此时他的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集中在奖惩、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交往的过程,并对一些团体现象进行研究,如领导、社会气氛、团体标准和价值观念等。

3.麻省理工学院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时期(1945~1947)
主要考察技术、经济、法律和政治对团体的社会约束,研究工业组织中的冲突和团体间的偏见与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二)思想渊源
1.意动心理学
1874年,布伦塔诺提出“意向性”概念,认为任何心理动作都指向对象,对象(内容)和动作不可分开,都要研究,但心理学主要研究意动。

2.现象学思想
勒温思想的另一来源是康德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想。

他和冯特都认为心理科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其老师斯顿夫将直接经验分为四类,其中知觉、理解、欲望和意志等心理机能属于心理学。

胡塞尔提出现象学哲学,支持了意动心理学,这种出自哲学的意动心理学和现象学得到广泛传播,对勒温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拓扑学、向量学和操作主义
在科学方法中,勒温受到了拓扑学、向量学以及操作主义的影响,形成了拓扑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勒温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人格理论与学习论中场论的创始人。

勒温提出了心理动力场的概念,由此构建了其理论的核心部分。

二、拓扑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一)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
1.心理环境
勒温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是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在这个公式里,B代表行为,f是指函数关系,P是指具体的一个人,E是指全部的环境。

勒温提出:心理环境也就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也称事件)。

这些事实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准物理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

(2)准社会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

(3)准概念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他当时思想上的某事物的概念,这一概念有可能与客观现实中事物的真正概念之间存在差异。

2.心理动力场
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理论的核心。

勒温认为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

每一个人心理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组成部分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

同时每个人心理场在速度和范围的扩展和丰富上又有其个别差异性。

3.行为动力
为了对个体的心理事件在生活空间中的移动做出具体的陈述,勒温就提出了他的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这一动机体系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概念: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和平衡。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勒温心理学中行为的动力源,它主要是指个体的某种由生理条件的缺失所引起的一种动机状态,即主体对某一外界对象所产生的欲望,或达到某一目标的意向。

(2)需要的种类
①客观的生理需要,如饥思食、渴思饮。

②准需要,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要,也就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心理需要。

勒温认为,当人产生某种需要时,伴随着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系统。

这时人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只有消除这种紧张或至少是减弱这种紧张的情境出现时,个体才能重新恢复平衡。

(二)心理生活空间与矢量效应
1.生活空间
生活空间实际上就是心理动力场和拓扑学、向量学相结合的另一种心理学化的表现方式。

(1)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都有边界阻隔。

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

而个体发展的心理过程实质就是生活空间的各个区域的不断丰富和分化。

(2)勒温的心理学场论体系始于“生活空间”这个概念。

生活空间是一个心理场,是一个人运动于其中的那个空间。

他认为,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有一个区域。

一个人所在的区域,对于他的行为可有很大的影响。

从这一区域达到另一区域称为移动,移动是多种多样的。

(3)勒温的生活空间其实是对心理环境和心理动力场的一个总的描绘,它后来成了勒
温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概念。

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2.矢量效价
勒温用效价来表示个体对一个对象喜爱或厌恶的程度。

对象如果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或对个体有吸引力,那么这个对象就具有正效价;反之,则具有负效价。

3.动力的矢量表达
勒温借用矢量来表达对象吸引力的方向或强度。

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吸引力(正效值);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斥力(负效值)。

这个吸引和拒斥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冲突的类型有:
(1)双趋冲突
这种冲突是指一个人面临两个具有差不多同等吸引力的正效价对象之间,他必须就其中的某一个对象做出一种选择。

(2)双避冲突
这种冲突是指一个人面临两项都想逃避的对象时,他必须就其中的一项做出自己的选择,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左右为难的情境。

(3)趋避冲突
这种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又趋又避。

在这一种情境中正效价和负效价是平衡的,如果你向正效价一方移动时,那负效价的一方就会产生相等的排斥。

(4)多重趋避冲突
这种冲突是指一个人面临许多的选择目标,而每一个选择目标都有趋避的可能性。

(三)记忆效应与替代实验
1.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M. Zeigarnik)从事记忆研究的程序是向被试布置若干任务,其中一半任务允许被试去完成,而另一半任务是在被试操作的过程中予以干预,给他们提出新任务。

在实验结束时,实验者要求被试回忆刚才的实验任务。

结果被试对未完成的任务的回忆效果要好于已完成的任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蔡加尼克的实验证明了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

2.替代满足实验
勒温的俄国弟子奥芙散金娜在研究替代满足时,采用阻止实验,她先要求儿童做某一工作并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询问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

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想做被阻止的其它工作了。

3.人格的动力说
勒温及其弟子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替代满足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替代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替代满足。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就有新的解释了。

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

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

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