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续签《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银发〔2018〕3号),明确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

1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同意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

1月1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陆续使用期限为30天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海洋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7号),统筹优化金融资产,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7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全面实施。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银发〔2018〕30号),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集中解决金融扶贫领域存在的各项问题,强化金融扶贫工作合力,确保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8〕29号),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担任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2月14日,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3号,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行为,切实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

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投产试运行。

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18〕第2号,调整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指标体系。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续签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400亿澳大利亚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就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报。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阿尔巴尼亚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342亿阿尔巴尼亚列克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南非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540亿南非兰特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8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见》(银发〔2018〕93号),着力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充分发挥宏观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控功能,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回归本源、防范风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4月20日,为进一步规范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活动,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8〕81号)。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4月27日,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

4月27日,为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行为,强化对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7号)。

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尼日利亚中央银行签署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7200亿奈拉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全面投产,符合要求的直接参与者同步上线。

5月4日,以人民币计价的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

5月9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至日本,投资额度为2000亿元。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白俄罗斯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70亿元人民币/22.2亿白俄罗斯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5月11日,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5月16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支持金融市场开放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办发〔2018〕96号),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推进金融市场开放。

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3510亿巴基斯坦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智利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220亿元人民币/22000亿智利比索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5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哈萨克斯坦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70亿元人民币/3500亿哈萨克斯坦坚戈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将不低于AA级的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纳入MLF担保品范围。

6月10日,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8年第1号),进一步优化QFII外汇管理,便利跨境证券投资。

6月11日,为规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8〕157号)。

6月22日,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提出8个方面、23条改进优化小微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和精准度的政策措施,推动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投入降成本目标。

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二季度例会。

6月28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银办发〔2018〕110号),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将不低于AA级的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SLF)担保品范围。同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信贷投放。

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把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力度,切实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7月2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行动方案及配套文件提交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8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7月2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8〕129号)。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宏观金融风险。

8月10日,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续签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11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9月3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引入中国工商银行(阿拉木图)股份公司与工银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并决定延长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时间,由10:30-16:30调整为10:30-19:00。

9月4日,印发《关于优化扶贫再贷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8]172号),选择河南、云南等12个省(区、市)开展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8〕第14号公告,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统一监管,推进债券互联互通。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搭建银企之间的沟通对接平台,进一步明确充分运用“几家抬”的思路,推动各部门间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9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公告〔2018〕第16号),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规范境外机构债券发行,同时,废止《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第10号)。

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管理局签署了《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以下简称“央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便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三季度例会。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续签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00亿英镑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置换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并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融资。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8年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中央银行签署了在日本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26日,授权中国银行东京分行担任日本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10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10月23日至11月9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对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江苏、辽宁、四川等7个重点省份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开展实地督导。

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大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银发〔2018〕259号),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0亿元人民币中央银行票据,其中3个月和1年期品种各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3.79%和4.20%。

11月9日,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的通知》(银发〔2018〕283号),丰富柜台业务债券品种,促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440万亿印尼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菲律宾中央银行签署了在菲律宾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11月30日,以人民币计价的精对苯二甲酸期货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

12月4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8〕215号),规定只有金融机构才可以开展黄金资产管理业务并向人民银行备案,明确只有金融机构和经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黄金交易场所,才可以提供登记托管服务。

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乌克兰国家银行续签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620亿乌克兰格里夫纳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2月11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金融机构互联网黄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18〕221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18〕222号),明确了互联网黄金业务、黄金积存业务的内涵和开办主体,规定了黄金积存的最小单位,限定了销售黄金产品的互联网机构应具备的条件及禁止性事项。

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1月起增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工具,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12月21日,印发《关于设立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的通知》(银发〔2018〕337号)。

12月25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8年第四季度例会。

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4月14日,为顺应外汇市场发展的要求,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2]第4号,决定自2012年4月16日起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 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代理投资协议》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际开发协会(IDA)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代理投资协议》。 5月10日,发布《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5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自2012年6月1日起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

对日元直接交易。 5月31日,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重启发行。 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银办函[2012]381号),至此,境内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依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5%下调到3.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6.56%下调到6.31%;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6月8日,发布《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乌克兰国家银行签署金额为150亿元人民币/190亿格里夫纳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05年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21日,组织召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参加的窗口指导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支持“三农”、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工作。 1月21日,颁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审核规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3号),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审批程序。 2月5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汇报2004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18日,发布实施《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5号),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开发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引进国际债券发行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推进国内债券市场开放与发展。 2月20日,发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4号),明确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的相关申请审批程序、风险控制规则以及监督管理职责分工,保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月26日,本着客观公平、基本稳定、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及银行间市场成员进行了综合考评,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2005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共有交易商52家,其中,商业银行42家,证券公司4家,保险公司4家,农村信用合作社2家。 2月27日,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快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5]47号),要求各地抓紧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加快完成所有省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经办行招投标工作,保证中标银行与高校签订协议的国家助学贷款及时发放到位。 2月28日,发表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 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去年的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续签《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银发〔2018〕3号),明确凡依法可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 1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有关事项的公告》,同意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 1月1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陆续使用期限为30天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海洋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7号),统筹优化金融资产,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7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5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全面实施。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银发〔2018〕30号),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集中解决金融扶贫领域存在的各项问题,强化金融扶贫工作合力,确保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8〕29号),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担任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2月14日,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3号,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行为,切实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 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投产试运行。 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2008年-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08年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的存款准备金率。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抗御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银发〔2008〕36号),引导和协调金融机构合理摆布资金投入结构、进度和节奏,加大对抗灾救灾必要的信贷支持力度,并紧急安排50亿元支农再贷款;加强发行基金调运管理,保证市场现金供应,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2月27日,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在强调从紧货币政策要求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坚持贷款投放有保有压,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优先保证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春耕备耕生产的信贷支持。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率。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12次例会决定,对江苏等25个省(区、市)辖内276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210亿元。 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5月20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 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全国做好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第1号)》(银发[2008]152号),对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重灾省市实行恢复金融服务的特殊政策。取消灾区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约束,引导其充分运用资金,满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需求,并引导全国性金融机构加强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加大对灾区的信贷投入。 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13次例会决定,对江苏等24个省(区、市)辖内296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190亿元。 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执行17.5%存款准备金率,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 7月28日,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8月1日,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上报国务院关于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小企业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的若干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将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和灾区重建等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措施的意见》(银发[2008]225号),全方位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2015年春季学期《中央银行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组长:王芳 小组成员:梁亚荆新蓉王彩恒李玉敏 专业班级:金融1301班 完成日期:2015.06.10

成员 王芳201318110119 荆新蓉201318110127 王彩恒201318110125 李玉敏J201318110131 梁亚201318110112

目录 Ⅰ.摘要 (1) Ⅱ.一、中国货币政策报告概述 (2) Ⅲ.二、货币信贷概况 (2) Ⅳ.三、货币政策操作 (4) Ⅴ.四、金融市场分析 (11) Ⅵ.五、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15) Ⅶ.六、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18) Ⅸ.七、参考文献 (19)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摘要: 2014 年,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稳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2.0%。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信贷金融市场宏观经济

一、中国货币政策报告概述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深入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阐释货币政策操作,并披露下一步货币政策取向。 《报告》正文包括五个部分: 1.货币信贷概况 2.货币政策操作 3.金融市场分析 4.宏观经济分析 5.预测与展望 正文中穿插专栏,或介绍背景知识,或对经济、金融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附录包括四个部分: 1.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有关事宜达成一致,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5年第3号公告,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4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通知》(银发〔2015〕43号)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指引(试行)〉的通知》(银发〔2015〕42号),在前期10省(市)分支机构试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 2月10日,发布《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 利率相应调整。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苏里南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5.2亿苏里南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08年国内重大事件

2008年国内重大事件 1、我国南方大部地区遭受罕见雨雪冰冻灾害 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交通运输严重受阻,电力设施损毁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击雨雪冰冻灾害。 2、全国两会选举产生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3月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了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组成了新一届政府。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3、拉萨发生“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实施打砸抢烧,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18名无辜群众遇难,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这起暴力犯罪事件是达赖集团及其“藏青会”操纵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组成部分。当地政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平息事态和处置了事件。 4、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力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5、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第29届奥运会8月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奥运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残奥会9月6日至17日举行。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刷新了279项残疾人世界纪录和339项残

2008年第三季度-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7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颁布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8月4日起正式实施,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完善出口与收结汇的真实性及一致性审核。 7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8年第12号公告,决定自2008年8月1日起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全面实现券款对付结算方式。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08年第二季度例会。 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08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008]238号),进一步改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 8月5日,国务院颁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措施的意见》(银发[2008]225号),全方位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金

2008年历史重大事件

2008年历史重大事件 2008年给国人留下太多的回忆,有酸楚的,更有美好的。年初,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把南方部分地区折腾得够呛。大年三十,还有数以万计欲回家的农民工在冰天雪地里等待;电视等媒体每晚都有抗灾救灾的新闻播出,都有大批旅客滞留车站、旅途的报道;抗灾救灾的各线勇士还在雪地里为同胞架线、铺路、送水送饭;来不及赶回家的民工留下来,当地的政府和所在的企业共同为企业员工在第二故乡过了一个特殊春节。年初的冰雪,着实让各级“急”了一阵。冰雪融化了,困难战胜了,大地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伟大祖国仍然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又好又快发展的大道上。正当祖国克服了冰雪灾害,经济社会建设步入快车道时,5月12日,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这个让国人痛心的日子,不仅毁坏了四川同胞的家园,还夺走了数十万百姓的生命,给祖国以重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举国之力,倾全国所能抗震救灾。5月19日至5月21日,为全国悼念日。19日14时28分,黑纱高悬,哀乐低旋,神州共悲,坐者起立,行者止步,举国沉静在悲痛中,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致哀3分钟。13亿华夏儿女为之悲泣,为众多亡灵送行。为了战胜地震灾害,十万军警火速奔赴汶川灾区,忘我奋战,抒写了对人民的忠诚,彰显伟大的民族精神;13亿人民的心聚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摧不垮的民族。汶川地震,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年以来,发端于美国得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剧,商品外贸受到冲击、企业生产受到冲击、中国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受到冲击。生活在基层的百姓不敢妄论宏观经济的走势,但也从

微观之处看到了经济形势的严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考验和挑战。从紧的财政政策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又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积极灵活的经济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4万亿的投资,力求拉动内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调控任务进一步落实。严冬过去是春天,百姓期盼着中国的经济继续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我们面临也不全是困难,除了抗冰雪灾害、地震灾害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外,更有值得庆贺的。8月至9月间,第29届奥运会和北京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圆满举行,谱写了中国历史新辉煌。中国健儿在两个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大长了国人的志气。奥运会的举办成功,彰显主场中国热情优雅的风范;弘扬古老中国“礼仪之邦”的德馨;印证现代中国开放包容的心态,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和谐发展的真实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支持中国。9月25日“神七”上天,中国人在自己制造的飞船上第一次完成了太空行走。太空一小步,中国一大步。“神七”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10月9日至10月13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3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农村又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农村的明天将更加辉煌。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和灵活的财政

10.人民银行货币大事记(一)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 人民银行货币大事记(一) ——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 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第一二季度) 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有关事宜达成一致,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5年第3号公告,允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4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通知》(银发[2015]43号)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指引(试行)〉的通知》(银发[2015]42号),在前期10省(市)分支机构试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 2月10日,发布《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苏里南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5.2亿苏里南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3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亚美尼亚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770亿亚美尼亚德拉姆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5年第7号公告,简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流程,提高发行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促进受托机构与发起机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切实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健康发展。

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21日,组织召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参加的窗口指导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支持“三农”、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工作。 1月21日,颁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审核规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3号),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审批程序。 2月5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汇报2004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18日,发布实施《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5号),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开发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引进国际债券发行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推进国内债券市场开放与发展。 2月20日,发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4号),明确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

理公司试点工作的相关申请审批程序、风险控制规则以及监督管理职责分工,保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月26日,本着客观公平、基本稳定、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及银行间市场成员进行了综合考评,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2005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共有交易商52家,其中,商业银行42家,证券公司4家,保险公司4家,农村信用合作社2家。 2月27日,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快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5]47号),要求各地抓紧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加快完成所有省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经办行招投标工作,保证中标银行与高校签订协议的国家助学贷款及时发放到位。 2月28日,发表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 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doc

2017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结论:本次《报告》主要透露了六方面信息: 1)对经济增长更为乐观,但对可持续性表达了担忧; 2)首提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有望缓和; 3)一季度超储率为6年来最低(历史次低),货币已实质性从紧,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将稳健中性、边际趋紧,货币流动性延续紧平衡,货币市场利率还有上行空间; 4)专栏讨论中国式缩表,认为我国缩表并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并指出4月份已经在扩表同时,对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担忧加大; 5)降低了通胀预期,但对非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和GDP 平减指数涨幅扩大有所担忧; 6)专栏讨论了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2017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央行5月23日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进一步完善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1月,为保障春节前由现金投放形成的集中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陆续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TLF)操作为现金投放量较大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6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的通知》(银发〔2017〕19号),切实发挥评估工作对进一步改进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 2月17日,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定向降准相关制度,对参与定向降准金融机构2016年度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其存款准备金率。 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58号),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和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3月13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7〕48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提高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 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丁学东、郭树清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肖捷、尚福林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7年第一季度例会。 2017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2017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船政大事记

船政大事记 1、1866.6.25闽浙总督左宗棠上奏朝廷,请在闽设局试造轮船。 2、1866.7.14清帝批准左宗棠的本章,以“当今应办急务”令左宗棠办理船政。 3、1866.11.19军机处奉旨派沈葆桢总理船政。 4、1866.12.11左宗棠评议船政及求是堂艺局章程,与日意格、德克碑签约,确定建厂造船 的总体规划。 5、1866.12.23船政主体工程全面动工。 6、1867.2.24上命沈葆桢先行接办船政。 7、1867.6.6求是堂艺局迁回马尾新校舍,分前学堂、后学堂。 8、1867.8.9沈葆桢启用木质公章——“总理船政关防”。 9、1867.12.26设绘事院,招聪颖少年39人学船图、机器图、船体、机器绘算概要等,学制 三年。 10、1867.12.31马尾已建成船政衙门、正副监督洋楼、洋员办公室、医生、匠首寓楼、车间、 匠房(30间),前后学堂(60多间)。 11、1868.2.17创办艺圃,招收学生(艺徒)100多人,学习5年,培养监工人才,是中国最 早的技工学校。 12、1869.6.21沈葆桢奏报第一号船拟名“万年清”,破格使用渔民出身的副将衔游击贝锦泉 为管架(舰长),用通晓轮机的中国舵工水手80余人,不用外国人。 13、1870.9.2延旨派福建提督李成谋为船政轮船(水师)统领。 14、1870.9开工制造第一幅轮机(往复式蒸汽机)。 15、1871.6完成第一部蒸汽机,马力150匹(功率110千瓦)。7月安装于“安澜”号,机 件性能比两年前进口的优越。 16、1871.12后学堂“学生以洋教习逊顺非礼虐待,为之哄堂(罢课)”。沈葆桢不顾丁忧, 亲自问事,撤去逊顺教习职务,顺利解决了近代最早的一次学潮。 17、1872.4.22木壳巡洋舰“扬武”号下水,排水量1560吨,功率842千瓦,航速12节, 大炮11尊。功率与吨位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18、1873.12.7沈葆桢等奏,船厂聘洋员五年期限将满,“教导功成”,请予以奖励并筹奖金 及旅费使他们如期回国。奏请派前、后学堂成绩优异的学生赴英法深造。 19、1874.1中国人已掌握制造技术,遣散洋员、洋匠回国。闽厂不到7年完成大小兵商14 艘,前12艘由洋人制造,后2艘由华人自制。 20、1874.2.16船政与日意格等签订合同有效期满,各洋员(留3人)如期回国(日意格、 斯恭赛格等留用)。 21、1874.5.29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 22、1874.6.14“安澜”、“飞云”、“伏波”、“万年清”、“济安”各轮船在闽海集中。沈葆桢、 日意格及布政司潘霨、帮办斯恭赛格等率舰队出发,于初四日先后到达台湾。船只全部船政自制,是中国近代最早组成的一支舰队。 23、1875.9.27上谕:命丁日昌督办船政。令沈葆桢交卸后即赴两江总督任所。 24、1876.2.5“扬武”号访问日本。《万国公报》报道日本人感到“艳羡”、“骇异”、“殊足壮 中朝之威,而使西人望风额庆也”。 25、1876.3.9船政学堂增设电报专业,是中国第一所电报学校,聘大北公司雇员培训学员, 招收电报、驾驶新生70多人入学。

股票分析软件比较股票数据分析软件

五行财富权威报道:2011 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2011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1 月6 日,经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发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 第 1 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可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 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0 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 月30 日,发布《2010 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 月9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 个百分点,由 2.75% 提高到3%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 个百分点,由 5.81% 提高到 6.06% ;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作相应调整。

2月14 日,为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保值工具,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8 号),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 2月18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 年2月24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2月22 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支持重点地区做好春耕抗旱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1]45 号),对河南、山东、河北等受旱灾影响严重的8 省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100 亿元,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全力做好抗旱救灾金融服务工作,支持粮食稳定增产。 3月18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 年3月2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3月18 日,为合理引导跨境资金流动,防范违法违规资金流入,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11 号). 3 月25 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1 年第一季度例会。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834722.html, 2004年03月24日 18:26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2003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当前应继续保持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政策的稳定。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经营机制,加大对农村、小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会议强调,在经济景气趋好的形势下,要继续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贷款质量,把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持续抓好。要密切关注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与贷款增长过快的问题,严格执行房地产信贷业务的有关规定,防范房地产信贷的潜在风险。 2月9日,与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上报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调查情况的报告》(财金[2003]18号),报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调研情况。 2月9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报告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2003年货币信贷工作安排。 2月21日,发表2002年年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5日,公开市场业务交易日由每周二一个交易日调整为每周二、周四两个交易日。 2月25日,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流动性日报制度,加强对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流动性的监测分析,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准确性。 3月5日,新增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合肥市商业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为中国人民

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增至43家。 3月14日,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我国企业带资承包国外工程的若干意见》(外经贸合发[2003]65号),加强银贸合作,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3月25日,简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上市审批程序,对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国人民银行不再逐期审批其上市。 4月10日,建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监测分析体系,监测与分析人民币汇率贸易加权指数和双边实际汇率。 4月10日,上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助学贷款工作报告》(银发[2003]87号),总结2002年助学贷款工作,并提出2003年助学贷款工作安排。 4月17日,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报告200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4月22日,开始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连续滚动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5月15日,发表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6月5日,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落实房地产信贷政策,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促进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 6月11日,与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下发《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3]70号),完善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2003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讨论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认为应坚

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字号大中小文章来源:沟通交流2015-02-26 18:05:54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4〕9号),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工作部署,要求金融机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做好科技金融服务各项具体工作。 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的通知》(银发〔2014〕19号),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主要解决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3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6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1号),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产品入市并进行了相应规范。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建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及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4〕29号),建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促进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健康规范发展。 1月29日,为贯彻落实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4〕23号),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就业等民生领域以及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金融服务工作。 1月30日,为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再贷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调整再贷款分类的通知》(银发〔2014〕36号),

央行发布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央行发布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本文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人的新闻主页关注你最关心的新闻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a6834722.html,/2012/0229/698556.shtml 报道央行今天发布了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大事记显示: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1月6日,经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发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第1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可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0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30日,发布《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75%提高到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81%提高到6.06%;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作相应调整。 2月14日,为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保值工具,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8号),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

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支持重点地区做好春耕抗旱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1]45号),对河南、山东、河北等受旱灾影响严重的8省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100亿元,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全力做好抗旱救灾金融服务工作,支持粮食稳定增产。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月18日,为合理引导跨境资金流动,防范违法违规资金流入,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11号)。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1年第一季度例会。 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20次例会决定,对海南等4个省(区)辖内屯昌等19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19.9亿元。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认真组织落实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激励政策及农村信用社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激励约束政策的通知》(银办发[2011]82号),自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对经考核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政策考核标准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执行低于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同时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和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政策标准的425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和16个村镇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200亿元。 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