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理化鉴别法 薄层色谱鉴别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理化鉴别法 薄层色谱鉴别法

硅 胶 G( 含 粘 合 剂 煅 石 膏 ) , GF254( 含 254nm 荧 光 剂 ) , 硅 胶 H(不含粘合剂),硅胶HF254
硅胶:常用极性吸附剂,具表面活性中心,略带酸性;
氧化铝:常用极性吸附剂,具表面活性中心,略带碱性;
•硅藻土:中性吸附剂;
•纤维素:液-液分配色谱担体(水为固定液),具一定粘性;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2.仪器与材料
(1) 薄层板 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化学惰性、耐一定温度、表面平整、厚
度均匀,价格合理,常用为玻璃板。 玻璃板的常用规格:5cm ×20cm、10cm×20cm、20cm×20cm,
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干燥。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2.仪器与材料 (2) 固定相
荧光淬灭法的GF254薄层板
荧光淬 灭斑点
日光检视
紫外光365nm或254nm下检视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4.注意事项 制备薄层板应清洁干燥后制板; 预制薄层板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 使用新鲜溶剂配制展开剂; 配制多元展开剂时,各种溶剂应分别量取后再混合。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例:首乌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提取方法:甲醇提取 固定相:硅胶G+0.5%NaOH 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15:2:1)
首乌丸的薄层色谱
1 大黄素 2 大黄素甲醚 3-4 何首乌对照药材 5 首乌丸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 鉴别技术
3
理化鉴别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1.概述 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宜的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 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点加供试品和对照 品,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显色剂显色,检出色谱斑点,对比供试 品与对照品的色谱图进行定性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显微鉴别法 显微鉴别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显微鉴别法 显微鉴别法
• 取粉末适量,置载玻片上,滴加 水合氯醛试剂1-2滴,搅拌均匀后, 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紧载玻片,置 酒精灯上做轻微的移动,慢慢加热至 近干,此为透化1次。重复此损伤1-2 次,加稀甘油1-2滴,装片镜检。
案例分析——
• 【处方】大黄300g 盐酸小檗碱5g 黄芩浸膏21g
• 【制法】以上三味,黄芩浸膏系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 1.5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4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用盐酸调PH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 ,烘干,粉碎成细粉。取大黄150g,粉碎成细粉;剩余大黄粉 末成粗粉,用3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 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细粉,盐酸小檗碱细粉,黄芩 浸膏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 ,包糖衣或薄膜衣;或压制成500片,包薄膜衣即得。
鉴别指标的选择
选用该药材在本制剂中易查见、专属性强的显微特征作为 鉴别指标
处方中每一味药多用一个最主要特征作为鉴别指标 排除相互干扰或因加工而消失的特征
供试品预处理
内容物为颗 粒状,应研 细,直接取 粉末制片
取2-3片研 细,混匀, 直接取粉末 制片
包衣者除去包 衣,取数丸或 1-2锭,置研 钵中研成粉末 ,取适量粉末 制片
取蜜丸切开, 从切面由外至 中央挑取适量 样品或用水脱 蜜后,吸取沉
淀物少量
散剂、胶囊剂
片剂
水丸、水蜜 丸、锭剂等
蜜丸
显微制片方法
➢ 一般与观察原药材粉末的该显微特征 方法相同
➢ 用甘油醋酸试液直接装片观察淀粉粒 ➢ 用水合氯醛试液直接装片观察菊糖 ➢ 用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后观察细胞组织
特征
水合氯醛透化法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 鉴别技术

中药制剂的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20页
2.展开剂:
☂ 用量: 展开剂浸没薄板下端约5mm
☂ 临用前配制
3.展距:8~15cm
Rf :0.2~0.8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2页
展距:
中药制剂的鉴别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第13页
展开
4.预防拖尾:加入少许酸碱 常见酸: 甲酸、冰醋酸 常见碱: 浓氨水、乙二胺
中药制剂的鉴别
苯-EtOAc-Me-异丙醇-浓氨水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
(一)制板 (二)点样 (三)展开 (四)检视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0页
(二)点样
(1)器具: 毛细管、微量注射器 (2)点样量: 1~10μl (3)点样方法: 垂直方向,斑点直径≤2mm (4)点样后溶剂须挥干后再展开
中药制剂的鉴别
1cm
1cm
1cm
第11页
(三)展 开
1.展开槽(层析缸) 要求:密封性好
(6:3:1.5:1.5:0.5)
第14页
展开
5.边缘效应 原因: 低极性低沸点溶剂在薄层板边缘易挥发
克服方法: a “预饱和” 15~20min b 层析缸内壁贴浸湿滤纸条 c 点样时不要太靠边缘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5页
(四)检 测
1.定位方法:日光检视 紫外光365nm下检视 紫外光254nm下检视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9页
气相色谱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
Relative Abundance
RT: 0.00 - 30.00 SM: 15B 5.47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0.94
3.46

第二章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的一般步骤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包括各种类型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其中某些成分有生理活性,有些无活性,亦有的有毒副作用,这些成分共存于同一体系中,特别是复方制剂,各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作用和变化,这就使中药药物分析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对复杂混合体系的分析是共特点一般例行分析中,中药药物分析中,中药分析的一般步骤为:取样→样品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第一节分析样品的制备一、取样及处理中药药物在分析测试之前,首先是取样和样品备,供试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均匀合理。

一般的应从每个包装的四角及中央五处取样。

深度达1/3~2/3处,取得的样品装入清洁、干燥、具有磨口的容器中或塑料袋中,并标上品名、批次、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取样人员应熟悉各类中药及其制剂的理化性质,对外观性状已发生变化者,应分别取样,装入不同的容器中。

各类分析样品取样大致如下:1中药材:中药材样品要自然干燥,粉碎,、过筛、粒度在80-100目,按四分法混合均匀。

根据Q=kd2的经验公式取出三份样品,即供试样品,送检样品,保存样品各100g,取样量原则上至少应满足三次分析实验用。

贵重药材可酌情取样Q=kd2式中:Q——应取试样的最低量(kg)k——实验因, 随物质而定,其数值介于0.1-0.5之间d——样品最大颗粒的直径(mm)例 1 有一试样,其为k为0.2,最大颗粒直径为1mm,则取样量为:Q=kd2=0.2×12=0.2kg=200g.若研细至d=0.14mm,则Q=0.2×0.142=3.9g此式反映了最低取样量与物料颗粒细度有关。

即颗粒愈粗,应取样量愈大。

根据我国1985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从实际生产出发,制定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规定的“质量管理”为第二项规定抽样办法:凡原辅料总件数(桶、箱等)n≤3时,每件分别抽样;n≤300时,抽样量为n+1;n>300时,抽样量为 n +1。

中药制剂的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
① 升华时应缓缓加热,温度过高,易使药粉焦化,在载玻片上 产生焦油状物,影响对升华物的观察或检识。温度的控制可通过调 整酒精灯火焰与石棉板的间距来实现。 ② 样品粉末用量一般约0.5g,过少不易产生足够量的升华物。 ③ 可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水降温,促使升华物凝集析出。
④ 无金属片,可用载玻片代替。
五、应用实例
草酸钙簇晶 Clusters of calcium oxalate
Phloem 韧皮部
Cambium形成层
树脂道 Resin canals
Xylem 木质部
人参(主根)横切面
Transverse section of ginseng Main root
安宫牛黄丸
1、水牛角浓缩粉 2、麝香 3、珍珠 4、朱砂 5、雄黄 6、黄连 7、栀子 8、郁金 9、黄芩
3.雄黄(主含As2S2) (1)氯化钡沉淀法(检出硫)
As2S2+KClO3+4HNO3 2K3AsO3+H2SO4+Cl2↑+4NO↑
[o]
H2SO4+BaCl2
BaSO4↓(白)
牙痛一粒丸
(2)硫化氢反应(检出砷) 2As2S2+7O2 2As2O3+4SO2↑ As2O3+3H2O 2H3AsO3 2H3AsO3+3H2S As2S3(黄)+6H2O As2S3在盐酸中析出黄色沉淀,并溶于碳酸铵中
制片方法:
散剂、胶囊剂:取粉末少量,选用适当的试 液处理后直接进行显微观察。 片剂:切开,刮取少量样品,观察;粉末及 粗则先研细;糖衣片除去糖衣再研细。 水丸、颗粒剂:于乳钵内研成粉末后观察。
蜜丸:可取1丸从正中切开后,刮取少量样品 进行观察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PPT课件
1.样品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 中药的成分复杂,未知成分多,在制剂中往往各种成分尽
可能多的提取出来,其中既有欲测成分也有“杂质”,常常由 于相互干扰或背景污染而难以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甚至难以 辨认,因此供试液的净化程度就很关键。
为了得到较清晰的色谱图,供试液的制备要求:被测成分 尽可能多的提取出来,杂质要尽可能多的除去。
一般操作步骤为:供试液的制备→制备薄层板(制板)→点 样→展开→显色与检视
1.供试液制备:包括提取和净化(除去杂质,消除干扰)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包括冷浸、回流、超声 提取);萃取法,升华法,蒸馏法小型层析柱的柱色谱法、离 子交换法等。
11
2.制备薄层板(略) 3.点样 定量点样
.
溶剂前沿
A
B
W1
W2
d1
d2
5
3.重复性 主要用于含量测定.即同一供试品溶液在同一块薄层板上
平行点样的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 不大于3.0%;需显色后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 四、对照物的选择
对照物分为对照品(主要为有效成分和特征性成分的单 体,也包括对照提取物)和对照药材两种。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2
1.出相
同的色谱行为这一基本规律,在同一块薄层板上 点加供试品和对照物,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显色 检出色谱斑点后,将所得供试品与对照物的色谱 图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药品进行定性鉴别。
实验室可用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来控制展开时的相对湿度。 硫酸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吸湿性越大,使得展开室中的相对湿度 越小;反之,则越大。
10
4.温度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展开时的温差较大会导致斑点扩散及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

第二章2 鉴别  薄层色谱法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二节 理化鉴别 三、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 分离分析双 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双 重功能, 重功能,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度和专属 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 性,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和鲜明特色。薄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杂质检查和 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硅胶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色谱法。
2.制备薄层板(略) 2.制备薄层板( 制备薄层板 3.点样 定量点样
.
溶剂前沿
(展开距离) 展开距离)
8~15cm
原点起 始线
≥5mm
≥8mm
1~1.5cm
(点样位置 点样位置) 点样位置
展开剂 液面
4.展开(略) 展开( 5.显色与检视 5.显色与检视 颜色较深的成分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颜色较深的成分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无色或浅色的成分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无色或浅色的成分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或再加热使之显色。 或再加热使之显色。 有荧光的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紫外灯 有荧光的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紫外灯 365nm)下观察荧光色谱。 (365nm)下观察荧光色谱。 有的成分可用试剂的蒸气 可用试剂的蒸气( 碘蒸气、氨蒸气)熏蒸显色。 有的成分可用试剂的蒸气(如碘蒸气、氨蒸气)熏蒸显色。 无色有紫外吸收且不产生荧光的成分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无色有紫外吸收且不产生荧光的成分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即在含有荧光剂的硅胶板(如硅胶GF254 ),在紫外光灯 GF254板 即在含有荧光剂的硅胶板(如硅胶GF254板),在紫外光灯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3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3

注意:
各成分间干扰大,专属性差,需先将样品纯化
pyh2014
鉴别方法:
规定吸收波长法 对照品对比法 最常用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值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
多溶剂光谱
pyh2014
例:复方丹参滴丸
鉴别:取本品15丸,加少量水,搅拌使溶解后
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取2ml,加水至 25ml, 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83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慎重使用专属性不好的反应,如:泡沫反应
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3.利用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防止出现假阳性。
pyh2014
马钱子散中马钱子的鉴别
【鉴别】 取本品1g,加浓氨试液数滴及氯仿 10ml,浸泡数小时,滤过,取滤液 1ml 蒸干,残 渣加稀盐酸1ml 使溶解,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 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丹参喷雾粉末
Absorbance
1146 1606 1415 2929 1520 3390 1070 1144 2930 1606 1416 1287 1520 3428 1021 1080 1156 1417 2927 1644 848 1384 762 707 577 871 799 591 870 1287 798 590
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位置、颜色(或荧光) 应与对照品相同。
pyh2014
•薄层色谱法:最常用 1.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提取--净化
单一溶剂萃取 分段萃取 液液萃取 固液萃取
各自成分不同的溶解度
pyh2014
2、薄层色谱法所用材料:
薄层板 吸附剂或载体
涂布器 点样器 展开缸 显色或检测仪器
pyh2014
pyh2014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4.注意事项 制备薄层板应清洁干燥后制板; 预制薄层板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 使用新鲜溶剂配制展开剂; 配制多元展开剂时,各种溶剂应分别量取后再混合。
二、方法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例:首乌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提取方法:甲醇提取 固定相:硅胶G+0.5%NaOH 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15:2:1)
一、基础知识
(一)概念 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制剂中原料药材的组织碎片、细胞
或内含物等特征,从而鉴别制剂的处方组成。 (二)应用范围
以药材粉碎成细粉后直接制成的制剂或添加部分药材粉末 的制剂,原药材的显微特征仍保留。如大部分散剂、丸剂、片 剂等。
二、方法
制片
观察
测量
记录
结果判断
(一)制片
散剂、胶囊剂:取粉末,用适当的试液处理,直接观察; 片剂:从药片断面刮取少量样品透化装片,观察; 水丸、颗粒剂:置乳钵内研成粉末后观察; 蜜丸:氢氧化钾法、硝铬酸法、氯酸钾法等使黏结组织解离 后再进行观察。
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干燥。
二、方法
(四)薄层色谱鉴别法 2.仪器与材料
硅 胶 G( 含 粘 合 剂 煅 石 膏 ) , GF254( 含 254nm 荧 光 剂 ) , 硅 胶 H(不含粘合剂),硅胶HF254
(2) 固定相
硅胶:常用极性吸附剂,具表面活性中心,略带酸性;
氧化铝:常用极性吸附剂,具表面活性中心,略带碱性;
二、方法
(二)升华鉴别法: 4.实例——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鉴别 【处方】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
甘草。 【鉴别方法】取本品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白色
升华物,加新配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液滴边缘渐显玫 瑰红色。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中药制剂是中药药材在一定的配伍、制备工艺条件下制成的成品药,它具有药效稳定、用法用量准确、易于保存和使用等特点。

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正确的鉴别方法对于确保药效、保障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中药制剂。

外观特征包括制剂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通过观察制剂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比如,一些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艺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颜色不正常,气味异常,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的。

其次,化学分析是鉴别中药制剂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制剂的真伪。

比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技术,可以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另外,生物学鉴别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微生物、生物碱等成分进行鉴别,可以判断制剂的质量。

比如,一些制剂可能因为保存条件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微生物污染,这时可以通过生物学鉴别方法来判断其质量。

最后,药理学鉴别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的药理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判断其药效和安全性。

比如,通过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方法,可以对中药制剂的药效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鉴别、化学分析、生物学鉴别和药理学鉴别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是中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鉴别方法对于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首先,对于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可以从外观特征、气味、味道、形态结构、显微镜下的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

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气味和味道则是通过嗅觉和味觉进行鉴别。

形态结构和显微镜下的特征则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对中药饮片进行较为准确的鉴别。

其次,对于中药颗粒的鉴别方法,可以从颗粒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进行鉴别。

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颜色、气味和味道则需要通过嗅觉和味觉进行鉴别。

此外,颗粒的溶解性、比重、水分含量等物理化学性质也可以作为鉴别的参考指标。

另外,对于中药丸剂的鉴别方法,可以从外观特征、气味、味道、形态结构等方面进行鉴别。

外观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表面光滑度等,气味和味道则需要通过嗅觉和味觉进行鉴别。

形态结构则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对中药丸剂进行较为准确的鉴别。

最后,对于中药口服液的鉴别方法,可以从外观特征、气味、味道、溶解性等方面进行鉴别。

外观特征包括颜色、透明度、悬浮物等,气味和味道则需要通过嗅觉和味觉进行鉴别。

溶解性则可以通过将口服液溶解于水中观察其溶解情况来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包括对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药丸剂和中药口服液的鉴别。

通过对其外观特征、气味、味道、形态结构、溶解性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别,可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中药质量控制-第二章 中药鉴别技术

中药质量控制-第二章 中药鉴别技术

羚羊角
牛膝
茯苓
橙皮丝
3.色泽 是指在日光下观察的药材颜色及光泽度。药材及饮片的色泽因品种 及炮制方法而异,是衡量中药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如苏木黄红色,断 面略具光泽;珍珠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具特有的彩 色光泽;紫草以色紫者为佳,黄连、黄柏以色黄者为佳。某些药材会因 加工、贮藏或应用杀虫剂等原因,引起色泽变化,如黄芩受潮断面由黄 变绿,金银花贮久表面变黄棕色,均预示其质量的改变。观察药材的颜 色,一般应在日光或日光灯下进行。中药的颜色若为复合色调,描述或 鉴定时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如麻黄表面呈黄绿色,即以绿色为主,略 带黄色。
(二)鉴别
中药取样后,应依据药品标准,对中药进行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 等项鉴别,以确定中药的真实性。 中药的来源鉴别又称基源鉴别,是应用植物、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和矿 物学的基本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别,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 中药品种的准确性。 中药的性状鉴别是运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及火试等直观 的方法,对中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 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别的方法。 中药的显微鉴别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及饮片的切片、粉末、解离组织 、表面制片及含药材粉末的制剂中药材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 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中药的理化鉴别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 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 以上各方法均有其特点和适用对象,实际工作中常常相互配合使用, 以达到鉴别中药真伪的目的。
7.气有些中药的气感十分特殊,可作为主要鉴别依据。如肉桂具浓郁的香 气,阿魏有特异的臭气。鉴别时,气浓者可直接嗅闻,气微者可将其砸碎、折 断、揉搓、火烧或放在热水中浸泡后再闻。
8.昧性状鉴别时的味指口尝中药得到的实际味感,如乌梅味酸,黄连味苦 ,甘草味甜等。尝药时应取少量药材入口咀嚼,或加开水浸泡后尝其浸出液, 口尝时需使药材分布到整个舌面,仔细体会药材的味感。同时需品尝药材的不 同部位。但应特别注意对有强烈刺激性和有毒的药材,口尝时要谨慎,尝后应 立即吐出并漱口,如川乌、天南星;有些药材不宜口尝,如斑蝥。 9.水试水试法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能产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 、膨胀、旋转、黏性等现象来鉴定中药。如丁香入水,萼筒下沉,直立水中; 西红花入水,水液显黄色,柱头色不褪;秦皮的水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 光;哈蟆油加水浸泡,体积膨胀等。 10.火试火试法是利用中药火烧时产生的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聚 散等现象鉴别中药真伪的一种方法。如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融化 起泡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血竭用火烤即熔化,呈 红色,且透明无残渣;海金沙点燃可发出爆鸣声及闪光;青黛用微火灼烧即产 生紫红色烟雾等。 以上10项,是药材性状鉴别的基本顺序和内容,在对具体中药进行鉴别时, 既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又要抓住重点,找出主要鉴别特征。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一、什么是中药制剂所谓中药制剂是指在中药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制成的剂型,如丸剂、散剂、露剂等。

中药制剂的制定是为了便于患者服用、药效稳定和便于贮存,因此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确保其质量。

在中药制剂的鉴别中,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其质量,包括药材性状、内容物、药丸的各项指标、物理和化学性质等。

二、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1.药材性状鉴别药材是中药制剂的基础,因此,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药材的性状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我们能够初步判断其品质。

2.内容物量测定内容物量测定是通过测定中药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来鉴别其质量。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制剂特点和实验室条件进行精确测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各项指标检测中药制剂的各项指标检测主要包括包括药丸直径、药丸质量、溶解时间、满视密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表现中药制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因此也是制剂鉴别中比较重要的检测项目。

4.物理性质鉴别物理性质鉴别包括外观质量、热稳定性等。

通过观察和测试,我们能够判断中药制剂的物理特性,包括是否易于分散、是否易碎、是否易溶于水等。

5.化学性质鉴别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鉴别主要包括PH值、热稳定性等。

通过检测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我们能够判断其是否有溶胀、刺激性等毒副作用。

三、常见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不同类型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下为几种常见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1.丸剂鉴别方法:通过粉末分析、药丸直径和质量的检测、溶解时间的测定等进行鉴别,确保丸剂质量。

2.散剂鉴别方法:通过散剂的外观、气味、颜色、内容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散剂质量。

3.膏方鉴别方法:通过膏方性质的外观、色泽、气味、质地、含量、PH值等确定其质量。

4.开胶饮片鉴别方法:通过外观、气味、色泽、含量、溶剂生产工艺规程的检测让鉴别此类制剂的质量。

四、中药制剂的鉴别是确保中医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不同类型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确保其质量。

2第二章中药制剂鉴别

2第二章中药制剂鉴别
川贝母粉碎成细粉入药,可显微鉴别
4.小儿惊风散:全蝎、僵蚕、雄黄、朱砂、甘草。
五味药以生药粉投料,均可显微鉴别。
显微化学鉴别法 升华法某些成分的升华性,在一定温度下将其从制 剂中升华分离出来,并以升华物所具有的某些理 化性质作为制剂鉴别的依据。
(二)特点
升华法具有简便、实用等特点,由于升华性仅为 少数中药化学成分所具有且升华物纯度较高,故 该法专属性亦较好。
学特征及所含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化学
反应、光谱特征、色谱特征及某些物理化
学常数来鉴别中药制剂各单味药材的真伪 及存在与否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药味的选取原则如下 单味制剂;复方制剂,按照君臣佐使依次选择药味 药味较多时,应首选君、臣药、贵重药、毒药鉴别
处方中每一药味均鉴别,选择尽量多的药味写入
第二节 显微鉴别
作业: 1.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 性鉴别
熟地黄; 山药; 牡丹皮; 茯苓; 泽泻。
块 根
山茱萸 ; 果 实
根 茎 皮 类 菌 核
根及根茎
作业
2.银翘解毒片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
牛蒡子(制)、桔梗、淡竹叶、甘草
金银花、桔梗以生药粉投料,可显微鉴别
3.蛇胆川贝散:蛇胆汁、川贝母。
升华法(Sublimation)
对升华物可:
1.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晶形。
2.在可见或紫外光下观察 其颜色或荧光。
3.加入一定试剂处理后显 出不同颜色或荧光。
升华法-实例
中药制剂中常见的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有冰片、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牡丹皮中丹皮酚、
薄荷中薄荷醇;斑蝥中斑蟊素等。
第二节 显微鉴别 • 显微化学鉴别法实例 升华法 万应锭中冰片的鉴别: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二 微量升华法
1原理:
利用某些成分的升华性,在一定温度下将其从制剂中升华分 离出来,并以升华物所具有的某些理化性质作为制剂鉴别的 依据。 2 特点: 简便、实用,由于升华性仅为少数中药化学成分所具有且升 华物纯度较高,故专属性较好。 3 操作方法: 微量升华法常用,少数使用坩埚法或蒸发皿法。
三 光谱法
4 常用的一般化学反应 主要用于制剂中生物碱、黄酮类、蒽醌类、皂苷、香豆 素、萜类以及各种矿物类成分的鉴别 (1)生物碱
碘化铋钾反应
碘化汞钾反应 硅钨酸反应 苦味酸反应
产生红棕色沉淀
产生类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黄色结晶性沉淀
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注意事先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 少数生物碱不与上述通用沉淀试剂反应,而具有专属性较强 的其它反应。
荧光显色
喷雾显色
6 操作过程
薄层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与检视→结果判断 (1)薄层板的活化
吸附原理的薄层法用板应在110℃活化30分钟,放干燥器中备用。 ①市售薄层板:如在贮放期间被空气中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三 氯甲烷、甲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后活化。 ②自制薄层板: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 3份水(或0.2% ~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在研钵中向同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 的气泡后铺板,置水平台上室温下晾干后,在反射光及透射光下检查其 质量,若板面不均匀、不平整或有麻点、有气泡、有破损及污染等情况 ,应重新铺制检查合格后活化。
附:自制薄层板
自制薄层板通常使用玻璃,规格常有 10cm×10cm 、 10cm×15cm 、 20cm×10cm、20cm×20cm。 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 G 、硅胶 GF254 、硅胶 H 、硅胶 HF254 等。其颗粒大 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 薄层板多采用湿法制备,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 均匀薄层(250~300μ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A型题
1.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
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
B. 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 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 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E. 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
2.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哪味药的特征。

()
A. 山药
B. 茯苓
C. 熟地
D. 牡丹皮
E. 泽泻
3.在银翘解毒片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花粉粒黄色,类球形,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为哪味药的特征。

()
A. 金银花
B. 桔梗
C. 连翘
D. 甘草
E. 淡竹叶
4. 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µm,为哪味药的特征。

()
A. 牛黄
B. 大黄
C. 雄黄
D. 冰片
E. 朱砂
5. 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 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 5 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
A. 大黄
B. 牛黄
C. 黄芩
D. 冰片
E. 雄黄
6.在复方丹参片的定性鉴别中:取本品1片,研细,分次加水少量,搅拌,滤过,滤液移至100 mL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取溶液2 mL ,加水至25mL。

在283nm ±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
B. 冰片
C. 三七
D. 丹皮
E. 党参
7.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A. UV法
B. Vis法
C. TLC法
D. HPLC法
E. GC法
8.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在哪类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
A. 中药制剂
B. 中药材
C. 中药材和中药制剂
D. 合成药物
E. 中药制剂和合成药物
9.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
A. 最常用
B. 最少用
C. 一般不用
D. 不常用
E. 从不使用
10. 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薄层玻璃板,最好使用()
A. 优质平板玻璃
B. 普通玻璃
C. 有色玻璃
D. 彩玻
E. 毛玻璃
11.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 硅胶G
B. 微晶纤维素
C. 硅藻土
D. 氧化铝
E. 聚酰胺
12.在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中,薄层色谱法比薄层扫描法()
A. 少用
C. 较少用
D. 应用一样多
E. 最不常用
13.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
A. 含有挥发性成分
B. 不含有挥发性成分
C. 不能制成衍生物
D. 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
E. 只含有无机成分
14.应用GC法鉴别安宫牛黄丸中麝香酮成分,为鉴别方中哪种药材()
A. 牛黄
B. 水牛角
C. 麝香
D. 冰片
E. 珍珠
15.应用薄层扫描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主要从下列哪些参数中鉴别方中原药材()
A. 吸收度
B. 波数
C. 色谱峰
D. 折光系数
E. 旋光度
16.中药制剂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中,薄层板要求()
A. 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B. 光滑平整,洗净后可挂少量水珠,晾干
C. 光滑平整,洗净后应有水珠,晾干
D. 光滑平整,洗净后应有水珠,不需晾干
E. 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不需晾干
17.影响薄层色谱分析主要因素之一为()
A. 相对湿度
B. 对照品数量
C. 原药材来源
D. 供试品数量
E. 薄层板大小
18.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需在什么条件下活化()
A. 410℃烘30min
B. 310℃烘30min
C. 210℃烘30min
D. 110℃烘30min
E. 50℃烘30min
19.在中药制剂定性鉴别中,薄层板制备,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收剂1份和水()份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A. 1
B. 2
C. 3
D. 4
E. 5
20.在中药制剂化学反应法鉴别中,应尽量采用()
A. 专属性强,简单易行的方法
B. 专属性不强,简单易行的方法
C. 专属性强,较复杂的方法
D. 专属性不强,较复杂的方法
E. 通用性强的方法
21.加有荧光剂的硅胶G表示方法为()
A. H
254
B. H
365
C. F
254
D. F
365
E. F
465
22.在中药制剂的薄层鉴别中,一般在常规薄层板上原点的点样直径不大于()
A. 1mm
B. 3mm
C. 5mm
D. 7mm
E. 9mm
23.在银翘解毒丸显微鉴别中,联结乳管的显微特征,为方中哪味原药材的特征()
A. 金银花
B. 连翘
C. 薄荷
D. 桔梗
E. 荆芥
24.纸色谱法师以下列哪种物质为固定相()
A. 纸
B. 水
C. 乙醇
D. 酸
E. 硅胶
25. 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A. 阳性对照
B. 阴性对照
C. 化学对照品对照
D. 阴阳对照
E. 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
(二)C型题
A. 展开缸
B. 点样器材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薄层色谱法使用的材料()
2.微升毛细管()
3.红外光谱法使用器材()
4.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材料()
5. 显微鉴别法使用材料()
A. 色谱峰确认
B. 上机扫描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6.薄层扫描法定性操作方法()
7. 薄层色谱法定性操作方法()
8.气相色谱法定性操作方法()
9.升华法定性操作方法()
10. 性状鉴别操作方法()
A. 花粉粒
B. 草酸钙簇晶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1.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的特征()
12.银翘解毒片显微鉴别的特征()
13. 蛇胆川贝散显微鉴别的特征()
14. 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的特征()
15. 板蓝根颗粒剂显微鉴别的特征()
(三)X型题
1.中药制剂的鉴别包括()
A. 性状鉴别
B. 显微鉴别
C. 理化鉴别
D. 杂质检查
E. 生物鉴别
2. 中药制剂中可测定的物理常数有()
A. 折光率
B. 相对密度
C. 比旋度
D. 熔点
E. 吸收度
3.中药制剂蜜丸的显微鉴别中,可以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使粘结组织解离()
A. 气相色谱法
B. 氢氧化钾法
C. 升华法
D. 硝铬酸法
E. 氯酸钾法
4.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有()
A. 化学反应法
B. 升华法
C. 光谱法
D. 色谱法
E. 砷盐检查法
5.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方法有()
A. 纸色谱法
B. 薄层色谱法
C. 柱色谱法
D. 薄膜色谱法
E. 气相色谱法
6.薄层色谱使用的材料有()
A. 薄层板
B. 涂布器
C. 展开缸
D. 柱温箱
E.点样器材
7.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因素有()
A.样品预处理及供试液制备
B.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
C.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的影响
D.温度的影响
E.样品的光谱数据
8.气相色谱法鉴别,适宜的制剂样品为含有何种成分的制剂()
A.挥发油
B.挥发性成分
C.不挥发性成分可分解或制成挥发性衍生物
D.不挥发性成分不可分解
E.不挥发性成分不能分解或不能制成衍生物
9.在薄层色谱的鉴别中,样品供试液净化萃取方法,一般有()
A.单一溶剂萃取法
B.分段萃取法
C.液-液萃取法
D.升华法
E.固-液萃取法
10.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
A.定性
B.检查
C.测定大部分金属元素
D.定量
E.测定大部分无机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