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在当前的医疗改革进程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它不仅是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型升级、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关键路径。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内涵与意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其目的在于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对于县域居民来说,紧密型医共体带来了诸多实惠。
首先,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减少了奔波之苦和医疗费用支出。
其次,医共体内部通过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为危急重症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此外,医共体还促进了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放心就医。
从医疗体系的角度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同时,它能够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造血”功能,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创新实践1、管理体制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一些地区成立了由政府主导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医共体的发展,明确各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分配机制。
这种管理体制的创新,打破了以往医疗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医共体内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
2、服务模式创新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许多医共体推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通过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实现了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服务,让患者在基层就能得到上级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此外,一些医共体还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实现了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
医联体背景下半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的探索及应用
1 . 1 一般 资 料 医联体 成 员 医 院护 理人 员 共计 1 4 5
名, 均 为女性 , 年龄 2 2 ~5 4 ( 3 5 . 5 ±9 . 5 ) 岁; 学历 : 本
Wa n g J i a d e n g,H“Y a l i ,Yi n Pi n g,GuZh i e
摘要 : 目的 探 索 医联 体 背 景 下 半 紧 密型 护 理 管理 模 式 及 其 应 用效 果 。方 法 成 立 半 紧 密 型 护理 管 理 组 织 , 形 成 以护 理 专 家 团 队 决 策 和 技 术 指 导 为 主 导 的护 理 管理 架 构 。基 于 实地 调 研 , 进 行 医联 体 教 材 编 写 , 驻 地 骨 干 护 士 内训 , 落 实各 级 组 织 职 能 等 措 施 。结
工作能力 。
关键词 : 医疗 联 合 体 ; 对 口帮 扶 ; 半 紧 密型 组 织 架构 ; 护理管理模式 ; 临床 工作 能 力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 C 9 3 1 . 2 文献标识码 : C D OI : 1 0 . 3 8 7 o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1 5 2 . 2 0 1 6 . 2 3 . 0 4 1
医疗 联合 体 ( 下称 医联 体 ) 是 国家 当前 卫 生 改 革 高度 关注 的重 点 和热点 _ 1 ] 。2 0 1 5年 4月 扬州 市委 、 市 政府 推动 建立 由江 苏省 苏北人 民 医院为 核 心 医院 , 1 O 家公 立 乡镇一 级 医 院 为成 员 医 院组 成 的 区域 性 医 疗 联合体, 推 进建 立 大 医 院 带 社 区 的 服务 模 式 和 医疗 、
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
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也被称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组成的协作体系,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供高效、协同的医疗服务。
下面将介绍一个具体的紧密型医共体实施方案,以说明其具体的实施路径和目标。
一、背景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存在资源分散、医务人员流动性大、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全面、协同、连续的医疗服务。
紧密型医共体应运而生,通过构建医疗联合体,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协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目标1.打破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
2.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3.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通过医共体的建立,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三、实施步骤1.确定医共体的组成,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作为参与单位。
可以选择规模较大、资源较为丰富、服务覆盖面广的医疗机构作为主导单位,其他医疗机构作为协作单位。
2.建立医共体管理组织,设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或协调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医共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3.开展医共体内部的资源整合,包括人员的培训和流动、设备的共享和协作、信息系统的整合等。
4.建立紧密型的医共体协作机制,明确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方式和协作内容,制定共同的标准和规范。
5.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多点共享、互联互通,确保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等信息的无障碍流转。
6.加强医共体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医共体内部各医疗机构的表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7.完善医共体的服务模式,通过直接结算、远程医疗、预约挂号等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8.加强对医共体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医共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紧密型医共体,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成效——以河池市人民医院为例
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成效——以河池市人民医院为例梁涛;杨立倩;廖春丽;韦师;伍勋【期刊名称】《卫生软科学》【年(卷),期】2018(032)006【摘要】介绍了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管理的实践,并对实施前后紧密医联体内各成员医院的管理质量及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实施后成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手术量、业务收入及远程会诊等与上年同期比较增长显著,向上转诊人数明显减少.结果表明,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能有效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形成,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总页数】4页(P17-20)【作者】梁涛;杨立倩;廖春丽;韦师;伍勋【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相关文献】1.医联体内学科直管下病区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成效分析 [J], 李媛媛;张秀娟;魏侍萍;陈戈婷;李敏华2.松散型与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比与分析 [J], 梁涛;廖春丽;韦师3.县域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江苏连云港赣榆区实践为例 [J], 苏丽丽; 侯静静; 黄晓光; 董自芳; 徐宏团4.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成效及问题分析——以山东省某三级医院为例 [J], 安蕾;杨晓;韩晔5.以德国KTQ国际标准为抓手探索创新医联体内管理模式杭师大附院加快更高水平紧密型医联体新模式步伐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整合与协同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整合与协同在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出现成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旨在通过整合县域内的医疗服务资源,实现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内涵与意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域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一个紧密的医疗服务共同体。
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多方面。
首先,能够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在过去,县域内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往往集中在县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和技术相对薄弱。
通过医共体的建设,可以将县级医院的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其次,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在医共体内,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医疗服务的协同,减少了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转诊,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再者,能够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让县域内的居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享受到相对公平、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服务差距。
二、医疗服务整合的关键环节(一)资源整合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在人力资源方面,通过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挂职、坐诊、培训,同时选拔基层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设备资源整合则是对县域内的医疗设备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信息资源整合是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方便患者的诊疗和医疗管理。
(二)服务流程整合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模式。
从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到康复,实现全程无缝对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跑腿次数。
同时,建立转诊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顺畅地在医共体内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转诊。
新医改“强基层”背景下紧密型医联体的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A 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ose medical consortium in new round
【摘 要 】 目 的 探 讨 新 医 改 “强基层”背景下紧密型医联体的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 法 在 松 散 型 医 联 体 框 架 下 该 院 与 罗 城 县 人 民 医 院 及 宜 州 市 工 人 医 院 进 一 步 组 成 紧 密 型 医 疗 联 合 体 ,建 立 紧 密 型 医 疗 联 合 体 的 管 理 模 式 ,包括构建紧 密 型 医 联 体 的 组 织 架 构 及 明 确 管 理 职 责 、制 定 绩 效 考 核 及 激 励 机 制 、选 拔 派 驻 人 员 并 明 确 其 业 务 技 术 指 导 工 作 、建 立远程 会 诊 及 双 向 转 诊 平 台 、建 立 资 源 共 享 平 台 。 比 较 紧 密 型 医 联 体 成 立 前 后 成 员 医 院 的 管 理 质 量 、病 床 使 用 率 、手 术 量 、业务收 入 、门诊就诊量、远程会诊量、向上转诊人次。结 果 紧 密 型 联 合 体 成 立 后 ,成员医院的管理质量各项目得分均高于成立前 ( ! < 0 .05)。与紧密型医联体成立前同期比较,成立后成员医院病床使用率、手术量、业务收入、门诊就诊量、远程会诊量分 别 增 长 33. 8 9 % 、56. 2 3 % 、31.9 8 % 、37. 2 0 1 、92. 3 1 % ,向上转诊人次减少32. 8 5 1 。结 论 实 施 紧 密 型 医 联 体 管 理 模 式 ,可 有 效 实 现 优 质 医 疗 资 源 下 沉 ,提 升 基 层 医 院 医 疗 服 务 能 力 和 水 平 ,促 进 分 级 诊 疗 就 医 格 局 形 成 ,为 基 层 群 众 提 供 更 加 优 质 、 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总结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断改革,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成为了医疗卫生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纷纷探索医共体建设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就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在整合医疗资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建立县域内医共体联盟,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加强协作,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这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也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改革,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这不仅使得患者可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次,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建立医共体内部的医疗服务标准和流程,规范了医疗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工作在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需要看到,目前医共体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医共体内部协作机制不够完善、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等。
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案例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纷纷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下将以某地区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某地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案例:某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面临着医疗资源不均衡、就诊难题等挑战。
为此,该地区启动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项目,旨在整合各级医疗机构资源,建立多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就医便利性和医疗质量。
该地区将各级医疗机构纳入医共体建设的范围,包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综合医院等。
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互通互联,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该地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内部转诊和外部联动机制,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减少对大医院的过度依赖。
引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全程健康管理和定期随访,强化对患者的长期监护和指导,促进患者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该地区鼓励医疗机构与社会力量开展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组建医疗联合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积极推广互联网+医疗模式,引入智能诊疗设备和远程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的科技含量和便捷性。
该地区建立了健全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医共体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奖惩,确保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和全力支持医共体建设工作。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提升。
该地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案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就诊难题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该地区将继续加大医共体建设力度,推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取得更大突破,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和全面提质。
【2000字】第二篇示例:近年来,医共体建设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医防融合和紧密型医共体的管理
医防融合和紧密型医共体的管理1. 背景在当前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水平成为了当务之急。
而医防融合和紧密型医共体的管理模式则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医防融合的概念医防融合,是指在医疗体系中,把医疗服务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制定综合性的预防和管理计划,实现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运作效率,提高人民裙众的健康水平。
3. 紧密型医共体的概念紧密型医共体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共享医疗资源,实现分级诊疗,提高医疗服务的协同作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4. 医防融合和紧密型医共体的管理模式在医防融合和紧密型医共体的管理模式中,各级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患者的需求,建立起跨医院、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对于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也应当做到全程跟踪和干预,通过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方式,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满意度。
5. 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医防融合和紧密型医共体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患者而言,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医疗体验,减少患者就医的时间和成本,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
6. 管理模式的挑战然而,要实现医防融合和紧密型医共体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政策与法规上就要先行先研,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鼓励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需要改变医务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
紧密型医共体下的专科管理模式探索
紧密型医共体下的专科管理模式探索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紧密型医共体下的专科管理模式探索1. 引言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如何在紧密型医共体下有效管理各类专科成为当前医疗管理的重要课题。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的新模式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县域医疗资源的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运而生。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致力于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共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定义与特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指在地理范围上相对接近的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机制。
通过共享医疗资源、合理分工与协作,实现全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有机整合。
其主要特点如下:1. 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范围。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参与机构通常分布在相对接近的地理范围内,方便医疗资源的共享与流动。
2. 合理分工与协作。
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形成相互配套、协同发展的局面,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 高水平医疗资源共享。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医疗服务流转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与调配,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施步骤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施步骤通常分为筹备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
1. 筹备阶段筹备阶段主要包括调研、规划与准备工作。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发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工作,调研本地医疗机构资源与需求,确定共体的规模与布局。
同时,组成工作小组,明确各个参与机构的角色与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 建设阶段建设阶段是紧密型医共体的核心阶段。
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共同制定建设方案与目标,并签订共同发展协议。
同时,开展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推进医疗服务流程优化,保障医疗质量。
3.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最终目标。
参与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工与协作,确保医疗资源的共享与调配。
同时,通过开展医学教育、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效果与优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施能够带来多方面的效果与优势:1. 资源优化配置。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践与探索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上,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践与探索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及其在我国医疗体制中的实践和探索进行论述。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概念与特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指在一个县域范围内,由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一个紧密的网络化合作体。
其目的是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协作、联合管理、分工合作等方式,提高县域内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本土化特色: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注重发挥本地医疗机构的优势和特色,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将县域内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避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问题。
3. 完善医共体管理机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规定。
4.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协作,提高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践案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践在我国各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案例:1. 某省某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该县通过整合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建立了完善的医共体管理机制。
通过医共体的合作,该县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居民的就医体验大幅度改善。
2. 某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模式创新:该市探索了一种新型的医共体建设模式,将县级医院的专科医疗服务延伸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这种模式的实施,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3. 某县农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该县注重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通过引进专科医生、设立远程医疗诊疗点等方式,解决了农村地区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施效果与评价
基金项目:山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日照市东港区县域医共体创设㊁实践与评估 (S202010443039);2020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山东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优化及产业化实施路径研究 (2020-NDFX -17)㊂作者简介:赵雅欣(1998-),女,山东济南人,现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管理系统工程;袁存立(1961-),男,山东成武人,日照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变态反应诊断与防治㊁耳鼻咽喉各类肿瘤临床诊疗;刘明芝(1979-),女,山东济宁人,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㊁农村社会保障(通讯作者)㊂ 造血式 自我扶贫的转变㊂另一方面,贵阳银行应该坚持人才发展带动乡村振兴㊂通过持续优化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建设,在精准扶贫项目设计㊁吸纳劳工等方面吸引返乡创业大学生㊁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就业创业,通过培育与扶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方式充分激发农村群体的内生劳动力,以实现脱贫户的持续稳定增收目标㊂参考文献[1]王宁.金融扶贫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7-128.[2]王裔红.贵州省A 商业银行金融扶贫模式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0.[3]娄飞鹏.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与建议[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04):9-12.[4]吴磊.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21,(10):79-84.[5]段中林.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减贫的影响研究[D ].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22.[6]贵阳银行2017-2021年年度报告及社会责任报告[EB /OL ].ht-tps :// /.[7]贵州省2018-2022年金融运行报告[EB /OL ].http ://guiyang.pbc. /guiyang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施效果与评价赵雅欣1㊀袁存立2㊀刘明芝1(1.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2.日照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山东日照276800)摘㊀要:通过深度访谈,调研日照市某区的县域医共体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制度建设,摸清医共体运行条件,评价三级联动下医共体服务能力的实际绩效,进而归纳剖析县域医共体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进一步理清县域医共体的各成员单位间卫生资源整合过程如何发力指明方向,以切实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㊂关键词:县域医共体;卫生资源下沉;服务能力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06.0121㊀研究背景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统筹整合县乡村三级医卫资源,以提高县域内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有效降低县域内居民就医成本,县域医共体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抱团式经营管理的创新模式,无疑是践行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 的重要举措㊂为鼓励县域医共体的发展建设,2019年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家层面发布多个文件,对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出了宏观指导,设计了发展思路㊂先后分3批次设立包含山西㊁浙江㊁新疆3个试点省在内的827个试点县(区),探索其有效发展路径㊂3年多来,县域医共体在提升域内医疗资源可及性㊁居民诊疗可获得性㊁域内就诊率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地方性医疗整合发展模式的发展历程较短,县域医共体的实际运营状况如何?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管理体制机制短板?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有效促进县域医共体的持续高质量发展㊂2㊀调查对象与方法2019年9月,山东省日照市有四个区县被选入第一批国家县域医共体试点名单,笔者于2022年3月带领课题组对该市某区的县域医共体进行了调研走访㊂该县域医共体已经初步建成以区中心医院为龙头㊁乡镇卫生院为枢纽㊁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横向联合,现包含1家牵头医院㊁3家公卫机构㊁9处镇街道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㊁322处一体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㊂课题组分别对该医共体的龙头医院医共体建设办公室负责人,9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员单位的业务院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和资料调阅,搜集了县域医共体自2019 2021年建设运行期间的建设条件㊁运行状况㊁运行绩效㊁对医共体运营的评价,访谈录音转化成文本进行整理㊂3㊀结果3.1㊀某区医卫资源配置及变动趋势查阅日照市近五年的统计年鉴可知,2021年该区下设3个街道6个乡镇,城乡居民共有76.46万人㊂该区行政辖域内所有的医疗机构从业的5248人中,卫生技术人员占比80.26%㊂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1991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47.27%;注册护士1659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9.39%㊂2021年全年全区738家各级诊疗机构的总诊疗业务为426.85万人次,出院54891人次,诊疗业务量居全市各区县第二位㊂㊃03㊃图1㊀2017年 2021年某区医护资源配置变动趋势结合近5年该区医卫资源在基层的配置变动趋势,可以看出该区在2020年以前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数量持续增加,民生保障力度向基层倾斜明显㊂2020年以后该区办医机构继续增加,但人员和床位都均有萎缩趋势㊂卫技人员服务能力自2018年达到高峰值的人均1538.23人次后持续下降至2021年的人均1013.42人次㊂既有数据表明,基层卫生资源发展基础薄弱,无论是各类卫生从业人员还是病患数量,均流失严重㊂3.2㊀某区县域医共体制度架构自2018年开始,在日照市政府和市区卫健部门的指导下,组建了由该区三乙等级的某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的某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设立医共体服务办公室, 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试点名单,为保障医共体顺利运转,各方利益主体职责分明,区健各级部门相继推出系列配套改革举措,先后出台15份文件精神(表1),为医共体建设的组织架构㊁管理模式㊁绩效管理㊁监督保障㊁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㊂表1㊀某区县域医共体出台的相关制度时间出台部门文件名称相关内容2018.8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 三级联动 四个统一 五大中心 六项机制 的 三四五六 医共体工作方案㊂2018.12区卫计局牵头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推动建立横向转诊条件,细化三级转诊接收病种及帮扶保障,保证分级诊疗实施㊂2018.12区卫计局牵头医院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管理办法牵头医院对及基层单位实行按病区管理模式,打造三级共同参与的 1+1+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推动建设基层特色专科,明确三级业务帮扶内容和督查考核指标㊂2019.11区医改组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利用 三四五六 夯实医共体内责任㊁利益㊁服务㊁管理等物资㊁人员㊁业务㊁能力㊁制度㊁评价等全方位的紧密型共同体,实现医疗业务的整合管理㊂2020.1区医共体办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资源共享项目收费标准及计算办法明确医共体内资源共享项目的收费标准和结算办法㊂2020.4区人社局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引进㊁培育高层次医卫人才,细化引进条件㊁方式㊁待遇㊁管理考核㊁程序等标准要求2020.6区政府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综合改革若干措施提出机制㊁管理㊁财政㊁人才队伍建设㊁基层社保㊁支付结算㊁家庭医生㊁信息等全方位的综合改革,在全区范围内明确责任主体㊂2021.4市卫健委关于推进医防融合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统筹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创新协同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能,提供全方位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㊂3.3㊀某区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3.3.1㊀牵头医院服务能力及变动情况该区自2019年开始组建2020-2021年接诊人次呈上升趋势,简单手术占比下降,复杂疑难手术占比明显提升㊂相比全区整体服务能力下降的趋势,县域医共体彰显出了不降反升的发展潜力(表2)㊂表2㊀2020 2021年县域医共体某牵头医院服务能力变动表指标2020年2021年年门急诊人次(人次)248938284934年手术人次(人次)96999475一二级手术人次占比(%)39.6933.63三级手术人次占比(%)10.3312.13四级手术人次占比(%)49.9854.24 3.3.2㊀牵头医院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资源下沉情况在区卫健局统筹协调下,牵头医院与各成员单位签署了以支援帮扶为主的医共体合作框架协议,扎实推进基层首诊㊁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运行㊂确立了以牵头医院派驻专家团队至乡镇(中心)卫生院成员单位,流动派驻专家团队主要开展专家门诊㊁远程会诊㊁技术培训㊁双向转诊评估㊁带教服务㊁志愿服务等具体业务帮扶,常驻专家团队由中心医院在编职工下沉基层服务满2年,既充实了基层诊疗团队,又熟悉对接医共体各项业务开展,保证了帮扶基层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和有效性㊂两年来,牵头医院共组建了8批次的支援帮扶专家团队,派出流动帮扶专家160余人次,帮扶天数高达全年的92.45%,开展门诊诊疗13340人次,建成了康复中心㊁中医工作站㊁影像诊断等16个专家特色诊疗专科,提供消毒包6561个,医学检验3851次,远程会诊3674例,远程心电图5918例,通过资源下沉极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㊂3.3.3㊀医共体内成员单位间的双向转诊情况县域医共体明确双向转诊规范和分级诊疗病种目录,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转诊指南引导患者优先基层首㊃13㊃诊,逐级转诊㊂截至2021年底,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间已累积实现双向转诊总上转1357例,总下转110例的规模㊂其中,门诊上转369例,下转34例;住院上转988例,下转76例㊂调查表明,上转病种主要有为骨折㊁囊肿㊁脓肿㊁早孕㊁结石等急危重症病人,下转则主要是糖尿病㊁阑尾炎㊁先天性心脏病㊁脑卒中㊁肺结核等常见病㊁多发病和慢性病㊂虽然双向转诊通道畅通便捷,但仍存在 转上容易转下难 的现实问题,显示出了乡镇级卫生院对农村居民的就医负担能力不足,诊疗水平尤其医疗设备建设严重不足㊂4㊀存在的问题与讨论4.1㊀县域医共体政策普及率低,居民感知度差县域医共体政策属于公立医院的供给方改革㊂调查发现,无论是哪一级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出诊或巡诊过程中,大多是为了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平时没有较好地主动宣传医共体的惠民惠医政策㊂甚至他们自身都不太了解医共体的实质㊂而居民方眼见或听说有上级下派的帮扶医生参与基层诊疗,即使碍于信息不对称或畏惧心理,也没有主动寻求享受政策红利的动机㊂导致大部分民众对医共体认知程度较低,仍保留传统的就医观,导致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数量偏低㊂4.2㊀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仍旧薄弱,支援帮扶尚未 开花医共体基层成员在整个医共体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㊂据2022年日照市统计年鉴表明,全市床位总数为17881张,但基层医疗床位数为3238张,仅占总量的18.11%;全市医务人员共22962人,但基层医务人员数有6210人,占人员总数的27.04%,低于全国平均29.37%的平均水平,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仍然不足,制约着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发展㊂同时,随着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该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普遍学历偏低㊁技术型人才配备不足,下派专家实质性服务有限,即使牵头医院实施一对一定点帮扶和设置特色科室以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但也是 特色随人走 ,支援帮扶不能 扎根 ,造成基层卫生机构总体服务能力较差,则更难吸引人才进入,形成恶性循环㊂4.3㊀政府重视力度不够,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政府是县域医共体医改政策的建设的引导和推动者㊂据实地调研的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区政府发布的关于 按规定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建立紧密型利益共享机制 等相关支持类政策工具的数量较少,且缺乏具体化㊁明确化的方案与措施㊂说明区政府在推动县域医共体运行建设制度方面的执行力和重视程度仍浮在表面,长远来看,医共体的政策效力会弱化,不利于医共体的建设㊂其次,依照日照市既有医共体运营实施管理办法,各成员单位仍各自保持独立法人资格不变,医疗资源在县域医共体范围内共享和统一调配,由医共体自主确定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之间医疗资源分配比例,但负责统筹管理的医共体办公室多由牵头单位负责人组成,尚无明确有效的利益分配操作方法,使得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医共体牵头单位与基层成员间仍然存在利益竞争关系,无法达成紧密合作㊂4.4㊀激励机制效度不够,医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医务人员对县域医共体政策推进的积极性强度会直接影响到医共体的推进效果㊂通过医共体帮扶专家月例会㊁成员单位座谈会等会议纪要的查阅整理发现,该区县域医共体政策实施后,百姓在用药价格和分级诊疗㊁双向转诊意识方面改善较大,虽然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方面有加分奖励,但权重非常低,在1年内基层帮扶每满24天计0.5分,2分封顶,但全年最少240天才算完成当年帮扶任务㊂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略有提升,但也相应地增加了工作强度和下乡经济成本,当前普遍存在医务人员对医共体绩效改革不满意的情况,使得支援帮扶带有 强制性 ,实施流于行政命令,导致医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存在消极怠工现象㊂参考文献[1]金红芳,田军,许冠华,等.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患者 下转难 的调查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07).[2]申丽君,黄成凤,李乐乐,等.县域医共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J].卫生经济研究,2018,(12).[3]郁建兴,涂怡欣,吴超.探索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 基于安徽㊁山西与浙江县域医共体的调查[J].治理研究, 2020,(01).[4]李新,秦刚,李珊珊,等.医务人员对县域医共体的认知与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0,(07).[5]余奇,何于一,任帅岭.重庆市 三通 医共体改革实践探索与改进策略[J].重庆行政,2021,(06).[6]申红娟,崔兆涵,史二敏,等.紧密型医共体推动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案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05).[7]刘桔铭,陈琰姝,杨一青,等.县域医共体改革对区乡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效率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01).㊃23㊃。
紧密型医共体带动基层医院“护联体”能力提升
紧密型医共体带动基层医院“护联体”能力提升摘要:在现代化的基层医院的工作中,不仅仅需要护士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更需要基层医院各部门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优化资源,最大化的发挥出基层医院的优势,这一切都需要以基层医院专科不断提升的护理能力作为基础。
如何利用新医改的机遇,借助紧密型医共体的带动,优化基层医院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帮助基层医院达到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本文将就现阶段基层医院提高护理能力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护理能力技术促进基层医院专科护理能力的改善,以及在紧密型医共体中护理具体优化方向等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提高护理能力;基层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引言:基层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协同,想要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就要使基层医院留住更多的人才。
在当下新医改的背景之下,通过不断的完善紧密型医共体体系,可以充分了解和发挥人才的作用,紧密型医共体是医改的要求,上级医院带动基层医院各方面的能力提升。
因此在紧密型医共体的带到下,从管理要求上,医院发展上,人员的招聘选择上,从进修培训上等各方面培养专科护士,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
一、在基层医院提高护理能力的意义护患有效沟通在医院中的每一个部门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
第一,护患有效的沟通能够舒缓病人的紧张心理,减少病人对疾病的畏惧心理,帮助病人建立与疾病抗争的自信,并主动配合医生的工作。
除此之外,护患间的良好沟通还可以促进护患双方的沟通,缓解存在已久的护患冲突,这对营造医疗机构内部的和谐氛围,提高病人对就医的满意度,保障医院的总体护理质量是有益的。
身为一位护士,她每天要面对的病人都是各种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的。
因此,她要和病人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用个性化的交流方法。
着重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对病人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爱,努力在门诊科室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就医气氛,努力为护士与病人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护士与病人的相互了解与信任,确保病人可以积极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使病人尽快地恢复健康。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的新模式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上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运而生,成为了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指由县域内的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共同组成的合作体系。
它通过深化县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民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获得感。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实践和效果。
首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
通过建立县域内医院之间的合作机制,可以有效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方面,通过共享医疗设备和技术,使得县域内的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
另一方面,通过医务人员的共享和轮岗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素养,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其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能够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
不同医院之间在医疗专业领域、医疗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化的特点和亮点。
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医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种优势互补,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医疗服务。
最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可以提高人民的就医体验和获得感。
在过去,由于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孤岛和资源分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常常需要来回奔波、排长队等。
而通过建立县域医共体,可以实现患者的电子病历共享、预约挂号等便捷服务。
患者只需要到就近的县级医院就诊,即可享受到全国一流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当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经在我国各地开始推广和实施。
例如,在某省A县,县域内的10家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共同组成了医共体。
他们与省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疑难病症转诊。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A县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的就医满意度明显增加。
总的来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一种有效的医疗资源共享模式。
通过深化县域内医院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提高人民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获得感。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目的评估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的运行效果,为医联体的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2013年9月起,以绍兴第二医院为核心构筑医联体。
随后对比评价医联体前、医联体后1年、医联体后2年的双向转诊情况、业务收入、业务结构变化及患者和医务人员对诊疗体系运营的满意度。
结果医联体后1年、2年的手术人次、业务收入、门诊量等指标较医联体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医联体后1年、医联体后2年的转诊患者数量、门诊预约患者数量、下转患者数量等较医联体前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医联体后1年、医联体后2年,职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体系的满意度均明显升高,与医联体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的实施能有效优化医疗资源的使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district-town integrated close medical consortium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promotion.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3,the medical consortium with Shaoxing Second Hospital as the core was established. Then the two-way referral situation,business income,business structure changes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medical staffs to the oper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consortium and 1 year and 2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consortium were compared. Results One year and two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consortium,indicators such as surgical person-time,business income and outpatient quant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One year and two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consortium,the number of referral patients,number of outpatient appointment patients and number of down-referral patient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One year and two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l consortium,satisfaction of both medical staffs and patients to the medical service syste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at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district-town integrated close medical consortium 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use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improve medical service quality,thereby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District-town integrated close medical consortium;Medical consortium;Referral rate;Operation situation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由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功利医院通过协作、共享的方式组成的医疗共同体[1]。
医共体模式下护理同质化管理的实践
医共体模式下护理同质化管理的实践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共体模式已经成为了医疗行业的新趋势。
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和利用。
在这种模式下,护理同质化管理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
护理同质化管理是指在医共体模式下,通过对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实现护理工作的同质化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实践中,护理同质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定护理标准。
制定护理标准是护理同质化管理的基础。
通过制定护理标准,可以明确护理工作的内容、流程和标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建立护理流程。
建立护理流程是实现护理同质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护理流程,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漏洞和失误。
三、加强护理培训。
护理培训是实现护理同质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护理培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
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是实现护理同质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可以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护理同质化管理是医共体模式下护理工作的重要管理方式。
通过制定护理标准、建立护理流程、加强护理培训和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可以实现护理工作的同质化管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紧密型护理管理联合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
紧密型护理管理联合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陈丽;李林;陈玉红【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8(040)023【摘要】目的探讨紧密型护理管理联合体(护联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医联体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研、驻点护理骨干遴选与内训、建立培训体系等措施,建立紧密型\"护联体\",比较紧密型\"护联体\"建立前后医联体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护理人员临床能力、学历职称,病房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紧密型\"护联体\"管理模式建立前比较,\"护联体\"管理模式建立后,医联体病房病区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危重病人护理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得分均提高(均P<0.05),医联体病房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病情观察、教育咨询、应急能力、护理程序运用、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均提高(均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和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比例升高(均P<0.05),病房出入院人数、床位使用率、住院总费用情况均高于建立前.结论实施紧密型\"护联体\"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落实三级护理管理职能,有利于提高医联体病房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及临床能力,增加基层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页数】3页(P2861-2863)【作者】陈丽;李林;陈玉红【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科,南京市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科,南京市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护理部,南京市2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李兆芳;王均仓2.半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应用 [J], 顾志娥;胡娅莉;王艳;王加凤3.分层次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J], 赵冬梅;朱燕妮;董兰菊;白艳玲4.医联体内学科直管下病区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成效分析 [J], 李媛媛;张秀娟;魏侍萍;陈戈婷;李敏华5.分层次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黄清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紧密型医共体工作交流材料
紧密型医共体工作交流材料作为紧密型医共体的一员,我们时刻关注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服务的改善。
在紧密型医共体中的工作交流,是我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重要平台。
以下是我们团队的工作交流材料,希望与大家分享和交流我们的经验和成果。
一、小组介绍我们是某市A区的紧密型医共体工作小组,成立于2018年,是由该区多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店组成的多元化团队。
我们的团队定期进行工作交流,在交流中分享医疗经验、优化医疗流程以及改进健康服务。
二、工作经验分享1. 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我们将紧密型医共体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共同承担病患诊疗责任,实现对患者全程的管理和服务。
我们建立了医共体联合会,由各个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代表组成,负责共同决策、资源调配和政策协调等重要事务。
2. 优化医疗流程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医共体内部的工作交流,我们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共同改进医疗流程。
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医疗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指南,减少冗余和低效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注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定期的培训和知识分享,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 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我们意识到医疗信息化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医共体内部进行了电子病历共享和医疗信息互通平台的建设。
通过共享病历和医疗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就诊历史,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4. 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我们重视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
在医共体中,我们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建立了健康档案管理和健康咨询服务。
通过定期的健康评估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患者有效管理自身的健康问题。
三、工作成果展示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工作成果的具体展示:1. 治疗效果的提升通过医共体协同合作和工作交流,我们在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案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治愈率和康复率均有所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04-07T16:35:06.7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4期作者:曹荣李天朗姚芹郭凤露卢懿徐瑶[导读] 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索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紧密型护理管理体系、构建护理管理框架、完善分院护理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业务及技术指导;实地调研基础上编写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组织培训并将各种检查标准落实到位;健全急救应急设施及提高急救能力。
结果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后6个月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等项目均显著优于未实施护理管理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P<0.05)。
结论实施紧密型护理管理可有效落实护理管理职能,促进分院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部分护理质量做到同质化管理、同步发展。
【关键词】医共体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同质化管理对口帮扶急救能力Exploring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community. Methods Establish a compact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 a nursing management framework, improve the nurs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branch, conduct busines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prepare nurs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organize training and implement various inspection standards; First aid emergency facilities and improve first aid capabilities. Results Six month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the hospital, the clinical ability of the nurses, and the first-aid ability of the medical staff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after 6 months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nursing management function,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and nurses' working ability in branch hospitals, and homogeneous management and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ome nursing quality. [Keywords] medical community, int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homogeneous management, counterpart assistance, first aid
医共体是国家当前卫生改革高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以县级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乡镇、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力争达到“三个不变,六个一体化”的原则,从根本上实现“强基层”,从而推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1]。
我院2018年有幸成为全国首批县域医共体示范医院(下属医共体分院13家)。
护理管理是医共体中“医疗卫生管理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是对我院医共体区域内护理管理人员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据大量相关资料表示,紧密型医共体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整体质量及效率,发挥医疗工作协同作用,完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逐步实现护理管理同步发展及同质化管理[2-3]。
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共体护理人员共113名,均为女性,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4.95±10.02)岁;其中24名为本科学历、65名为大专学历、24名为中专学历;3名副主任护师、27名主管护师、18名护师、65名护士; 8名护士长,年龄22-50岁,平均(38.03±6.57)岁,2名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1名中专学历;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
1.2管理方法
在实施帮扶前各医共体护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培训机制不健全;医疗设施设备不健全或落后;急诊急救能力较低;多项消毒隔离措施不符合要求等。
自2018年3月起护理部在医共体背景下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帮扶13所分院,具体为:(1)建立紧密型护理管理组织构架;以护理部主任-护理专家-驻点护士长一对一帮护成员单位护士长,组成紧密型三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其中包含护理部邀请的1名全国著名护理专家、2名护理部正副主任、11名总院护理专家(1名主任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13名总院资深护士长。
(2)落实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
由护理部负责进行三级管理:总院护理专家每季度定期巡查指导,13名护士长“一对一”驻点帮扶,每月质量督导;分院护士长每周自查。
护理部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会,对存在问题进行PDCA循环管理,直至问题得到改进。
(3)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团队前期调研10项内容: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质量与安全、护士职业规划、药品管理、危化品管理、消毒隔离技术、继续教育、优质服务、优生优育、职业暴露、艾滋病防控等。
(4)历经3个月的调研,通过护理专家汇总、分析、讨论后,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特点以及需求,决定做以下工作: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质量检查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统一基本急救设备,药品、物品、培训急救技能;指导“五室一库”,医院环境管理;指导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开展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
1.3观察指标
护理管理质量。
采用我院自制的医院管理质量评价量表对13所分院进行评价,该量表涉及护士长管理、急救箱、护理安全管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手卫生质量管理、优质服务综合质量、病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10项内容,分别于管理前、管理后6个月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项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用均值加减标准差(x±s),采用t检验,用频数(n,%)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管理后6个月医共体成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医共体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比(x±s,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