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读后感这本书一开篇就像一位亲切的长辈,缓缓地给我讲述中国文化的起源。
从那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开始,什么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类的,以前只当故事听,现在才知道这里面可藏着咱们中国人对世界最初的理解呢。
那时候的先民们虽然物质生活不咋丰富,但想象力超级爆棚,他们靠着这些故事构建起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观,这种创造力简直绝了。
再往后看,讲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根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百家争鸣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这些思想家们就像一群超级辩手,在历史的舞台上各抒己见。
儒家像个老夫子,整天念叨着什么“仁、义、礼、智、信”,要人们做个规规矩矩的君子,积极入世,为社会做点贡献。
道家呢,就比较洒脱了,感觉像是个逍遥的隐士,告诉大家要顺应自然,别老跟大自然过不去,“无为而治”听起来就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法家就像个严厉的班主任,强调规章制度,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墨家则充满了侠义精神,兼爱非攻,感觉就像一群行侠仗义的好汉,要平等地爱所有人,反对战争。
这百家争鸣就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每一种思想都像是一道独特的菜肴,各自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满汉全席。
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书中一大亮点。
春节的时候,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热热闹闹的,那是一种浓浓的家的味道。
清明节去扫墓祭祖,这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一种家族传承的纽带。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感觉小小的粽子里都包着满满的民族情怀。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一家人团团圆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时候月亮不再仅仅是一个天体,而是一种思念和团圆的象征。
读完这本书也有点小感慨。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有些传统文化好像有点被边缘化了。
比如说很多传统手工艺,像剪纸、刺绣这些,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也在慢慢被简化或者遗忘。
这就有点像我们在追逐新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家里的传家宝给弄丢了一样,挺可惜的。
中国文化精神张岱年读后感
中国文化精神张岱年读后感
《中国文化精神张岱年读后感》
在最近阅读了《中国文化精神张岱年》一书,我对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看完这本书,我来总结一下我从中得到的几个重要的信息。
首先,中国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背景,由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化家和文学家所组成。
例如,张岱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因此,我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力,而张岱年也是这种文化的有力支撑者。
其次,从这本书中我也学习到,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义、廉、耻”,这四个概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底蕴。
礼义指的是尊重、宽容、恭敬;廉耻指的是诚实、谦逊、勤奋。
这四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历史、文学还是其他文化形式都无处不在。
最后,从这本书中我还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观是“谦卑、宽容、礼让、团结”。
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文化的本质。
中国文化重视谦卑,崇尚宽
容,重视礼让,追求团结。
这些理念被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精神张岱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翻译实践报告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翻译实践报告张岱年(1895-1972),出生于江苏南通,是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翻译家。
1917年入金陵大学预科学习英文,1922年获硕士学位。
后曾任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席。
1940年进入上海大学哲学系兼史语系任教,194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
后从事翻译工作,历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文学院院长、外文系教授;并任北京师范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等职。
一、《中国文化概论》的写作背景张岱年(1895-1972)是一位在世界哲学史、语言文学、东方语言方面造诣颇深、且学贯中西,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他以独特个性,率先开启并开拓了新古典语言风格和传统文化研究。
早在1919年张岱年就已写出《中华传统文化论》《中国学说史》等著作,这两部著作为他此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张岱年晚年也是主要从事西方哲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写作过程在张岱年看来,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属于大文化,不是小文化。
既然我们的祖先有这样独特的文化,我们就有义务继承这种文化。
所以我们应以一个比较客观、中立、公正的态度来看待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及其发展。
张岱年说,他不是以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观点来评论某一历史时期中不同历史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是以一种客观态度来看待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
这是一种不带有个人偏见观念的客观态度,因此,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总结中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也不能机械地按照个人偏好或意见来评价一个历史时期之间存在或潜在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必须了解民族自汉代以来形成以及发展所形成不同历史时期各历史阶段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从而对我国历史上各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与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之间关系和互动的特点、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与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就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与共时多样性;就其就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与精神性。
它的核心就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就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与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第一, 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 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 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与普同性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就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就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与相对性在时间上,文化就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作文
《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作文《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作文近日我读完了由张岱年、方克立两位先生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该书是199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的核心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认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所以在阅读该书时极度认真,感悟尤多,故而写下这篇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一下,探讨一下。
我的感悟有以下几条:首先是古人的文化魅力在于坚持与传承是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壮大完善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最早的中国文化只不过是是二层次: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而后期就是三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再到后期就是四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这是历史和人类不断改革进步的必然体现所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难道不应该更好的发扬和维护这种精神吗?这便是我的第一个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更好的维护坚持改革创新的文化精神。
接下来是我的二个感悟:制度文化是把双刃剑。
在文化的传承当中少不了制度的功劳,正是因为有好的制度,古人的思想才会开放,才会进取这就好像是科举制度,能为国家网络人才创建文化但制度也有另一方面是不好的消极的',列如:宗法制亦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这样的制度从一定角度来说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取用。
对文化的交流发展给以屏障性,这样的制度就明显没有后期唯才是举的科举制好,当然这些都是没办法和现代比的。
所以说古代制度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把好的一面无限扩展,争取用到最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第三个感悟文化应有斗争精神这体现在以下三点,我归纳总结为:1.与自然斗争,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哲学入门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哲学入门读后感读完中国文化概论中的哲学入门部分,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思想冒险。
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感觉就像是闯进了一个神秘的迷宫。
那些古老的哲学思想就像迷宫里隐藏的宝藏和秘密通道,既让人好奇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说儒家思想,孔夫子那些关于“仁”的论述,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前听着就像一句干巴巴的道德说教,但是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啊。
这就好比在一个混乱的游戏世界里,突然有人给了你一个超级有用的攻略,让你知道怎么和其他玩家和谐共处,而且这个攻略还能让整个游戏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有序。
道家的思想呢,就像是一阵清风。
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刚开始觉得这不是让人啥都不干吗?这多懒啊。
但仔细想想,就像大自然的运作一样,河流不需要你指挥就知道往低处流,花草树木不需要你强迫就会按照季节生长凋零。
这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是告诉我们不要过度去干预事物的自然发展,要顺应规律。
这感觉就像是你在拼命想控制一个调皮的宠物,结果发现你越用力它越不听话,反而是你放松下来,它却自己乖乖听话了。
再说说墨家的“兼爱”思想。
这就像一个超级理想的大家庭概念,所有人都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这在现实中好像有点难实现,毕竟我们常常会对自己的家人朋友更偏爱一些。
但是这个想法就像一盏很亮的灯,虽然我们可能达不到那种理想状态,但它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更温暖、更平等的。
中国哲学入门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人智慧宝库的大门。
以前觉得古人离我们很远,他们的思想肯定很过时,但现在发现,这些思想就像一颗颗永不熄灭的星星,在现代社会的夜空中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启示。
这就好比是找到了一个古老的智慧锦囊,里面的宝贝能在各种现代困境中给我们提供解决的灵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论》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更是一本让我们思考自己文化认同的书籍。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时期,中国文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
这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让我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这些价值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我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这本书还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了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文化认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认同感,但是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让我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些疑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认同。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这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认同。
总之,通过阅读《中国文化概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文化认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中国文化论争有感
有感于《中国文化论争》《论争》分析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结构,中国的传统哲学、科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缺陷,以及16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最后说明了张岱年先生的文化主张“综合创造论”。
张岱年先生以《周易大传》为源总结出以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及天人协调为主要素的中国文化基本思想体系,在中西文化差异上,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的问题上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即“天人合一”与“以和为贵”;张先生认为中华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就是永远努力向上、决不停止,这句话表现了中华民族奋斗拼搏的精神,在政治生活方面,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对不良势力决不妥协;在个人生活方面强调人格独立,志不可夺。
“厚德载物”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
儒、道、佛三家彼此相容,这种现像只有中国独有。
“自强不息”是奋斗精神,而“厚德载物”是兼容精神。
的确,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当代史,就是中华民族不断奋进、进行现代化探索和建设的历史(这一历史性伟业仍在进行中),故而强调“刚健有为”“君子日夕惕”是主线,张先生提倡把这一条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十分英明的;新中国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时至今日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道路来,这不能不说是“刚健有为”的精神的推动的结果;同时另一方面,大国崛起的过程是一个与国际社会相互包融的过程,这无疑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而千年积淀的厚德载物精神使得中国在遭受外来经济文化冲击的同时却不失自身的优秀传统,在兼容中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争得头筹。
但是,《论争》指出,从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来看,儒学实有偏失。
儒家对于物质生活的提高比较忽视,未能全面发扬春秋时人的“正德、利用、厚生”三事并重的观点,专讲“正德”,对于“利用、厚生”不甚注意。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如今,我的大一生活就要结束了。
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候,我们都是爱回忆的,于是,我便想起了自己最初看到有这门课时的种种不满,总之就是认为:抽象的课程、讨厌的说教、无聊的课堂。
但是,上了第一节课之后,发现:这个课堂一点都不无聊,没有讨厌的说教,老师很能讲,我们也很能讲,不过,这种课程的确有些无聊,但是,聊天式的上课法却让很多人喜欢上了这节课,当然,老师总归不会让我们讲一些无用的东西,课堂上讲的大多还是涉及到这门课的东西。
聊西游、聊红楼,让我记忆犹新,那一段段的视频,当时是真的感觉没看够,让我有了强烈地再看一次《西游记》、《红楼梦》的想法,也深切的体会到了:经典的总是值得回味的,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也便是文化吧!我很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不同于一些老师那种一味地传授知识,枯燥无味,而没有机会让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
而我们的《中国文化概论》的课堂总是那么活跃,不仅让同学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增进认识,互相有深入的了解。
而且也从聊天式的课堂中学习到很多。
毕竟,文化的学习、吸收,是靠我们自己去主动接受熏陶的,而不是被动的。
另外,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而且经常会让我们看视频,包括一些图片,有时,也会听一些音乐,也有教我们如何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以及如何把握自己人生的一些生活哲理。
让我们在知识和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收获。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老师也传授给了我一些很不错的经验,比如:上课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将课本中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经验、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案例结合起来。
这样,便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受,记忆深刻的记住。
只不过这个课程本身嘛……其实,想想也是,我们常常会提到“文化“一词,但是如果让我们对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好像又说不出来文化到底是什么。
文化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广阔了,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归于何点。
可以说只要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之《中国文化概论》第一次看到老师列出来的书单,我真的觉得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整个书单中并没有我原想的文学名著,而代替的是一些富有学科特点的书籍。
我突然意识到不能仅仅只涉及某一方面的书籍,而这一次就是我拓展我的阅读范围的好机会。
也许由于我是文科生的缘故,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有一种偏爱,而《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上又一次带我走入了中国那些尘封的岁月。
由张岱年老师编写的这本《中国文化概论》不同于其他书籍的是他用文化作为线索贯穿了整本书,从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剖析了中国文化,并对中国的古代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有非常详尽的介绍。
对于一直接触中国历史的我,这一次的阅读不仅仅是回顾,更是弥补了之前对于历史认识的不足和缺漏之处。
虽然这本书是完整的阅读了,但是我并不是按照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的顺序阅读的,个性使然我依然是选取了我最感兴趣的一章来最先阅读的。
中编的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是我最感兴趣的,对于古代的教育现代的许多人不赞同,尤其是其针对女性所规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的条款,实际上是对女性人格上的一种歧视和能力上否定。
对此我并不否认,但是古代的教育思想一直是我所推崇的。
正如《中国文化概论》此书中所说的,在古代的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而其教育思想也是非常先进、科学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在长久的教授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理论以及教师的要求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见解。
这些思想不仅在几千年前是非常可贵的,甚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思想之一,用孔子的原话说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看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经历以及学生的兴趣,根据他们性格的不同有具体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
我想这一思想固然是先进的,在如今社会我们也常常倡导,然而我们却不敢说我们做到了,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
回顾我的学习生涯,似乎随着年纪的增长“因材施教”这一思想就越得不到实践。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文化专家张岱年所著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是对中国文化的总体概述,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中国文化的根源、传承和变迁,并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挑战进行了阐述。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食品、节日等方面内容。
其中,张岱年重点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人伦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他认为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情、友情和社群意识,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书中,张岱年还探讨了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地域的国家,不同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强调,理解中国文化需要从全球角度思考,不仅要了解其历史和传统,还要关注其与外部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最后,张岱年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压力,但他鼓励人们保留并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概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同时,也对中国
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加强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岱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绪论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教学内容:一、“文化”的涵义(一) “文化”界说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的原始提法。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
而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
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
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
(二) 文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文化犹如一具血肉丰满的肌体,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其内涵外延差异较大。
为了深入了解文化的概念,将其分成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一)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
也称“大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
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3、行为文化层4、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荐书单中,我选择了《中国文化概论》。
此书是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概论书籍。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材,所以内容非常全面、系统而简明,易于入门。
本书开篇是绪论,首先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
“文化”一词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本书定义了文化的本质: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文化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共四个层次。
本书主要围绕第四层次即心态文化层而展开论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演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
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有可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
本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展开讨论的。
并在结尾两章论述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发展问题。
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共19章。
全书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所依附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发展历程、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语言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展望(向近代文化的转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线索展开,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由曲根一所编著,该书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源流和特色。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厚重。
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令我无比敬畏,同时也让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同时,在阅读中我也发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等众多方面,都是丰富多彩,充满着创造力、智慧和思考。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开启了我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之路。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了。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加强烈。
在我的创新思考和观点方面,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独特性是我们应该珍惜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适当地创新和发展中国文化,让它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总的来说,读完《中国文化概论》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特色。
同时,书中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描述也让我对中国文化更有信心和自豪感。
这本书对于喜
欢文化和历史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一读。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小嘀咕,想着文化概论这种书会不会特别枯燥,全是些干巴巴的理论和概念。
没想到一读起来就被吸引住了。
书里把中国文化这个超级大的概念,像拆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给我们讲清楚。
书里讲中国文化的起源,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啊。
从古老的原始部落文化开始,就像在看一部超级长的历史纪录片,只不过是用文字描述的。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远古的先民们,穿着简单的兽皮衣服,围着火堆跳舞,在山洞的墙壁上画画。
他们那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这些就是中国文化的种子,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发芽、成长。
说到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这可真是个“老大哥”一样的存在。
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到国家的治理,儒家思想都在背后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什么“仁爱”“礼义”之类的观念,感觉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理解中国人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大门。
以前我总觉得这些思想有点老套,但通过这本书才明白,它们其实一直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就像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尊敬长辈,这就是儒家思想的一种传承啊。
再说说中国的艺术文化,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得不像话。
书法、绘画、戏曲,每一个都是宝藏。
我特别佩服那些书法家,他们拿着毛笔,就像魔法师拿着魔法棒一样,在宣纸上留下龙飞凤舞的字迹。
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有生命似的,有的刚劲有力,像个英勇的武士;有的飘逸洒脱,像个自在的仙人。
戏曲也特别有趣,那些花花绿绿的戏服,千奇百怪的脸谱,还有那婉转悠扬或者高亢激昂的唱腔,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演员们在台上又唱又跳又演,一个人就能演尽人间百态。
读这本书也让我有点小感慨。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有些传统文化好像有点被冷落了。
就像一些古老的手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这就好比是我们把祖先留给我们的超级珍贵的宝贝,不小心给弄丢了一样,多可惜呀。
但是呢,书中也提到了很多人在努力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就像一群文化的“超级英雄”,让我又充满了希望。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荐书单中,我选择了《中国文化概论》。
此书是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概论书籍。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材,所以内容非常全面、系统而简明,易于入门。
本书开篇是绪论,首先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
“文化”一词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本书定义了文化的本质: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文化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共四个层次。
本书主要围绕第四层次即心态文化层而展开论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演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
包括社会心理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务实精神。
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
中国文化的重实际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
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
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
”比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
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思,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的文化人,较少在中国产生。
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是注意切实领会,并不追求精密谨严的思辩体系,因此被西方人称赞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最佳答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
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
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导读
《中国文化概论》导读《中国文化概论》一书是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的一部教材,由著名学者张岱年(北京大学教授)、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担任主编,199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包括绪论和正编两部分,正编又分上、中、下三编,共十九章,三十五万余字。
现对各章分别评介,并提取其中的要点,供同学们阅读时参考。
一、《绪论》部分这是全书的“纲”,必须认真细读。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应予注意:1 “文化”一词的汉语源流:始见于战国末期的《易传・系辞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最终由西汉刘向在其所著《说苑・指武篇》中组合成“文化”一词。
文是文饰、文采,延伸为人文、文治之义;化是化生、化成、教化之义。
中国的“文化”从开始即专注于精神领域,作为国家“文治教化”的缩略语。
2 “文化”一词在拉丁语中本作种植、居住、练习之义;在英文、法文中本为栽培、种植之义。
西方从一开始即兼有精神、物质两个领域的内涵。
3 “文化一词”与“文明”一词的比较,见书第3~4页。
概括地说,两者从广义上看,可通用;但作为和“野蛮”相对的概念,文明则指脱离野蛮阶段的文化,其内涵小于“文化”;但有时只是一种习惯用法。
(附注:“国家”出现,即脱离了野蛮阶段,进入文明阶段;考古学上以城墙、宫殿、专门武器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
)4 “大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小文化”(狭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社会实践”几个字指出了文化的社会性、群体的实践性。
(个别人的思想意识、特殊行为不属文化范畴。
)文化的主体是人的群体,是民族。
“小文化”具体指哲学、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讲的“文化”,大抵是指这些内容。
)5 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既有强烈的历史性、传承性,又有鲜活的现实性。
6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书中归纳了三点(见书第10~11页),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补充。
中国文化概要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要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要》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这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我国的文化特色。
在堂课上,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总是以一种独特的诙谐幽默的方式来为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
还经常为我们唱歌,给我们介绍全国各地的民歌。
我觉得大学课堂就应该这样轻松而又欢快。
对比现在的大学课堂,只知道学习专业知识,不懂得学生的感受,压力大而又不风趣。
总之,很喜欢老师的课,以后我做教师了,也要学着幽默一些。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还有各个民族的不同风貌和文化习俗,他们热爱欢歌热舞,待客热情。
一首首当地民歌,一场场地道热舞,一次次欢快的聚会,都能够体现他们的风情万种。
案例二:最近我读了《中国文化概要》这本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对自己民族精神内核的了解应该是从这门课开始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都有学习文言文,高中的历史教材也都有中国文化史的学习,但是总有一种感觉就是那些都是古代的东西,虽然内心深处为之感到骄傲,但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进入大学之后这种距离感逐渐消失了,同时又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感:那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居然这么不懂中国;作为华夏族的人,居然这么不了解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
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是,越学文化,越感到自己没文化,于是每上一节课,内心的惶恐就增加一份,对于教中国文化的.老师的崇拜也就越加一分。
因为越感到自己没文化,越感到老师有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荐书单中,我选择了《中国文化概论》。
此书是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概论书籍。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材,所以内容非常全面、系统而简明,易于入门。
本书开篇是绪论,首先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
“文化”一词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本书定义了文化的本质: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文化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共四个层次。
本书主要围绕第四层次即心态文化层而展开论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演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
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有可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
本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展开讨论的。
并在结尾两章论述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发展问题。
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共19章。
全书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所依附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发展历程、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语言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展望(向近代文化的转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线索展开,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本书上编的第二章介绍了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本章首先介绍了农耕自然经济为什么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已经产生了农耕文明,汉晋以后中国农耕重心开始南移,农耕自然经济一直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本书将中国自然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殷商西周之前的土地国有和
集体生产的自然经济阶段、东周以后土地日益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阶段。
另外,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也与农耕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交汇。
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封闭式的、依赖农奴、庄园内部自给自足的庄园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小农经济并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商品交换在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远早于西欧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中国的农耕经济一直包容着手工业和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但手工业和商业一直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因此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并且“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的依附性格,又促使工商业者的普遍归宿是最终回到经营土地的老路上去。
大大削弱了商品经济对农耕自然经济的腐蚀瓦解作用。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发展缓慢。
另外,中国虽然东南临海,但由此产生的海洋贸易也仅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经济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自然经济。
本章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我想重点讨论一下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心态的影响。
即侧重点在于就前文提到的文化的四个层面中的思想意识层面中的社会心理学层面。
中国文化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
所谓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
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务实精神。
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
中国文化的重实际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
做事必有所获。
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
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
”比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
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思,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的文化人,较少在中国产生。
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是注意切实领会,并不追求精密谨严的思辩体系,因此被西方人称赞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安土乐天。
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不同于游牧民族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的文化性格。
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中国人采用的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他们建立的自然经济社会是种区域性的小社会,与外部世界处于封闭状态。
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
农民世代在土地上劳作,有了土地就意味着生存和幸福,有了土地就意味着生存和幸福。
因此不难理解“安土重迁”是他们的固有观念。
《周易》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礼记》称:“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先民所追求的是在自己的故土从事周而复始的自产自销的农业经济所必须的安宁和稳定。
所谓“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便是农业社会
古圣先贤和庶民百姓的共同理想。
“安土重迁”这种思想在普通民众的心中根深蒂固,直到现在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深的。
虽然现代生产力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留下那个工业和第三产业,人口流动增加,不再
固守土地,但是绝大多数从故土家乡流动到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其意愿多为在外打拼一段时间后,就衣锦还乡。
保守。
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格。
早熟的发展优势使得人们迷恋于现有的成就,夜郎自大,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成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
这种保守思想,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例如虽然中国虽然东南临海而航海技术发达,但是由此产生的海洋贸易仅仅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这是因为以农耕经济为主题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
中国的农耕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心态的影响还有很多,我这里的讨论并不全面。
当然,传统文化也在新时代的氛围中发生着蜕变。
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所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