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史课件

中国文化史课件

五 礼乐制度
礼仪制度是为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
三大关系而制定的,礼分别代表了神权、族 权、君权。 周礼奠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础。
第三章 解放的时代
一 礼崩乐坏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史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 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 化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出现,生产力获得巨 大发展,农业生产跨上新的台阶。 此时期争霸战争、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政治上的争 权夺利,破坏了周朝的宗法礼仪制度,出现了孔子 感叹的“礼崩乐坏”的局面
二 士阶层的兴起和私学
2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人散落民间,凭借 掌握的六艺知识,或聚徒讲学,或著述立说,学术 授受从官府转向私门,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 断。并且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得到了 更广泛的传播。(如孔子倡导“有教无类”。)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规模已相当可观。(“孔 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 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孟子“后车 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 文公下》)聚徒讲学成为时尚,各家立派建说,终 致百家争鸣之势。
三 百家争鸣
春秋末年,儒、墨号称显学,战国时期,则
是诸子并起,百家争鸣。
四 区域文化
周统治时期,王室掌握主流文化,但在更广
大的社会领域内,土著文化各有其传统,并 没有被周文化同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春 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统治近乎崩溃,诸 侯国各自为政,文化各异,各具特色。李学 勤综合文献和考古成果,认为春秋、战国时 期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大致可以划分 为七大文化圈。
四 区域文化
中原文化圈:黄河中游,以建都洛阳的东周

秦朝的政治制度与统一

秦朝的政治制度与统一

秦朝的政治制度与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被誉为“中国的帝国时代”,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局面。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统一,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统一。

一、秦朝政治制度1.中央集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政府。

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实现了思想上、语言文字上的一体化,统一了中国的文化观念,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时代。

2.行政区划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度,将一些小国的领土进行统一划分为若干个郡和县,统一了行政区划。

这种制度不仅使得行政管理更加便于实行,而且也为之后的历朝历代提供了治理框架。

3.科举制度秦朝还开始了科举制度,对人才进行选拔。

这种制度不但为后世提供了人才储备,而且也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二、秦朝统一1.政治上的统一秦朝实行“以战兴国”、“以战制服”、“四面楚歌”等策略,几乎消灭了中国境内所有其他小国,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格局。

在这种大一统下,所有的人都服从于中央政府,这种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是经过掌握了武力手段,将其他国家进行吞并和维护自己的所谓“国家安全”。

2.文化上的统一秦朝实施“焚书坑儒”、“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统一了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

这是文化统一的前提。

3.经济上的统一秦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长城、修筑秦岭和修建道路等。

这些工程建设的实行,加强了秦朝领土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了秦朝的经济实力。

三、秦朝的影响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这一制度成为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并且对中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文化统一随着中央制度的出现,文化意识在中国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秦朝通过实行建立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上的一体化,使得整个中国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自尊心。

3.地理环境的改变秦朝修筑长城、修筑秦岭和修建道路等措施,对中国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影响,未来的历世王朝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中国文化史纲》概要

《中国文化史纲》概要

《中国文化史纲》学习指导教材: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导论知识要点1、“中国”初义:“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

2、民族: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群共同体。

3、“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简称,“华”通“花”,意谓文化灿烂,所谓中国“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

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

4、“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人通过有目的的劳作,将天造地设的加工为文化。

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或泛指对不开化的克服,或指超越蒙昧期和野蛮期的历史阶段。

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文字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出现等等。

故中国的文化史长达百万年之久,而进入创制并使用文字和金属工具的文明时代约四千年左右。

5、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

6、狭义文化:作为不停运行的广义文化在观念领域摹本的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常与“政治”、“经济”并列使用。

7、中国文化的特质: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庸协和、延绵坚韧。

8、“厚德载物”:意思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养学子成才。

9、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中国文化是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之一。

10、中国文化发生过哪几次转折,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期,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第二期: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期;第三期:统一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秦汉;第四期: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第五期: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到明中叶;第六期:东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明末迄今。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发祥知识要点1、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以石片石器为主、砾石石器和石核石器次之,刮削器、尖状器两类工具最为普遍,以石锤直接打击、单向反面加工器的方法为主,石斧不发达。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商朝的兴起和衰落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商朝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朝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奴隶制度。

商朝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商汤和武丁两位君王的统治下。

商朝的兴起和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自然灾害的频繁使得社会秩序动荡,生产力水平下降;其二,贵族的贪欲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政权威信受到挑战;其三,周朝的兴起对商朝的统治产生威胁,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

第二章周朝的兴起和衰亡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行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的主要特点是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成熟。

周朝实行了分封制,通过与周室建立亲属关系的周王的诸侯建立的分封政权进行统治。

同时,周朝通过宗法制度对社会进行管理,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周朝的兴起和衰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诸侯之间的争霸导致了周朝政权的削弱和崩溃;其二,诸侯之间的联姻和亲属结盟使得周室与周王政权失去中央的控制权;其三,周朝的腐败和贵族的贪欲使得社会矛盾激化,封建制度成为混乱的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争霸,世家豪强相争,社会矛盾激化,文化艺术得到了发展。

春秋时期,周室的中央政权日益削弱,霸主政治占据了主要地位,政权形态不断发展。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各个国家生产的武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军事力量也不断增强,社会的发展日益加速。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春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政治日益削弱,百家争鸣,社会政治发展进一步提速;其二,战国时期由于诸侯间的争霸,各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不断发展,使得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其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文化艺术得到了发展,社会政治日益复杂。

王家范:大一统帝国时代

王家范:大一统帝国时代

王家范:大一统帝国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随后悉废封国,改为郡县,并宣称“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江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全国设置36—48个郡,县、道1000个以上,(1)“封邦建国”时代结束。

中央集权体制的大一统帝国终于崛起于东亚。

(2)公元前221年作为时代的界标,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有学习历史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年份:中国“大一统”时代的开端。

从这以后的历史,与我们贴得越来越近,有一种似乎触摸得到的感觉。

但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19世纪的谭嗣同那样,为“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而愤激不已。

百年来认识上的种种反复,都教会我们,冷静清醒地“认识自己”,知其“何以如此”,要比简单否定过去,遽然与已往历史决裂更难,但也显得更为紧要。

这使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差不多贯穿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问题”的讨论。

这场讨论始于20年代,屡起高潮,至今未息。

读黄仁宇的一系列史论专集,就感觉得到今日我们也还不能摆脱这一情结。

尽管他使用的语言(例如他反对“封建”一词贯通到底)与观察的视角(重管理技术层面)并不相同,但仍是想回答中国何以不能顺利地由“中世纪”转向“现代”。

我们不难看到,讨论所指目标都集中于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及其基本体制上。

当年金观涛破门而出,检阅了上述成果,称这个问题类似“斯芬克斯之谜”,并一眼就发现史学界实际上是陷进了一张因果反复循环的“大网之中”。

(3)例如持专制主义统治与持小农经济结构的各为一派,都说这才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最基本的原因。

试问:是“专制主义统治造成了小农经济的落后”对,还是“小农经济落后使专制主义得以长存”对?这不成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能不能跳出这张“大网”?我看也难。

当金观涛说出“斯芬克斯”时,其心里的潜台词已经包含着不敢自信的意思。

事实上,“超稳定”说也常被质疑驳难。

很有意思的是,黄仁宇也发出了同类的感慨,不过这回他换了一个典故,称其为“潘多拉魔盒”(《放宽历史的视界》)。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变革

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
诸子百家争鸣……
二、秦汉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变革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变革
……
三、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
玄学
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南北文化的整合
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
四、唐中叶以后的文化转折
安史之乱
理学
科举考试与文官政治
文化中心的南移
五、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变革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
六、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及变革
极端皇权与文化专制
郑和下西洋
七、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洋务派运动
清末变法维新到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9中国文化发展历程:隋唐文化

9中国文化发展历程:隋唐文化

敦煌
• •
• • •
丝绸之路,北路到达罗马,中路到波斯,南路到印度。 敦煌咽喉之地。三教汇融,各族杂居的乐园,回鹘、突厥、粟特、吐蕃、波斯、天竺、欧洲、非 洲血统的人都在这里留下身影。1900年敦煌藏经洞。 南亚的佛学(玄奘取经)、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 中亚的音乐、舞蹈; 西亚和欧洲的袄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马球运动等。
身 着 常 服 的 唐 太 宗
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毎折节下士,
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 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 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 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 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 令引发。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高祖 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 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 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而止。
兴科举,推寒门
官吏培养选拔制度 的变更
• 一方面打破了上下阶级之间的壁垒,使得人才可 以自下而上的流动,从而造就了寒门庶族士人高 度的蓬勃向上的热情,铸就了盛唐文化的高亢、 明朗。 • 另一方面,引导各级官学和私学以科举考试内容 和形式为教育之目标,意识形态官方化,思想同 化。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相互 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 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 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 养。” ——马克斯· 韦伯《儒教与道教》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荣阳贼帅李密
遣使送欵致书,请与帝合从,帝大悦,谓大 郎、二郎等曰:“桀贼南柔,强胡北附,所 忧此辈,今并归心。主上志在过江,京都忧 死不暇,天下可传檄而定,何乐如之。”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纲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纲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纲导论一、释“中国”1“中”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

“国”原指城邑。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2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二如国境之内,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国。

3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谓“文物之国”。

4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

二、释“中华民族”1从时序划分,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

2其核心单字“族”,原义“矢锋”(箭头),引申为众。

3“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较早出现于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

4由“民族”和“中华”组成复合词,出于晚清。

51905年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其誓词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是对朱元璋讨元檄文口号的袭用。

三、释“文化”“文明”1“文”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指二物相接。

“文”与“化”的配合使用,首见于《易●贲卦》的《象传》2“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

总之,作为整词的“文化”是“文治”与“教化”的合称。

3“文化”获得现代义,是在日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的过程中开始的。

4文明: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尤其是对火的利用)引申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

5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三:文字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出现。

6文化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近代欧洲。

7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

8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包括这四种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

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1地理环境2经济土壤。

延绵久远的中国文化大体植根于农耕与游牧这样两种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

以年降水量400毫米线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湿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

西极大漠的万里长城,大体上与这条年降水量400毫米线重合,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边界线。

3社会结构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第一,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的单系世系原则。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第二-六章课后思考题 (自动保存的)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第二-六章课后思考题 (自动保存的)

第二章本章重点难点问题:1. 中国文明的起源2 宗法制度的规定及其实质(礼乐制度与社会生活)1)商周宗法制度。

“宗”谓屋宇下设神主祭祀。

“宗法”是对父系宗族内的宗子法的简称,“宗法制度”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前提,以父权和族权为维系力量,将同姓同氏者结成一个有共同经济政治利益的族群。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西周宗法制度吸收和继承夏商文化,进一步严格化完整化,形成周密有序的宗法制,包括立嫡立长、庙数、同姓不婚之制,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确立嫡长子继承的世袭传统,使权利早有归属。

2)与宗法制相关连的是封建制。

这里的“封建”是“封土建国”的简称,指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即授爵授民疆土,使之在封域内建立邦国。

封建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天子是天下“大宗”,集政治、宗法、宗教领袖于一身,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天子名义上的王土。

但周天子实际控制的只是王畿,作为“小宗”的诸侯对“大宗”周天子按期纳贡、朝觐,应召出兵助王征伐,而内政自主。

3)制礼作乐。

礼起于原始时代的社会习俗和祭祀仪规,商周时期“乡饮酒礼”,在会食聚餐时,尊长敬老,合议军政;“籍田礼”,每年耕种时节象征带头耕地。

基于宗法制的礼从外部给人提供一种强制的社会规范。

乐在原始时代的社会习俗和祭祀仪规中与礼相配合使用,到西周礼乐制度“相须为用”,这里的“乐”不仅指歌舞曲,而且包括与礼制相协配的所有艺术程式和意识规范,是基于审美清高的乐是从内部为人塑造一种自律的文化规范。

“乐从中出,礼自外作”,其目的都在于“整民”,《礼记·乐记》中阐述:“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4)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表里,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礼典仪式,以及表示身份差别的舆服、宫室器用等,体现宗法等级制度,故“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富贵轻重皆有称者也。

中国文化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下)

中国文化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下)
赋的衰败:这种文化成为给帝王歌功颂德的工具, 渐渐脱离社会人生,趋于形式化和空洞化。汉以后, 赋的衰落便成为必然 。

骚体赋

骚体赋:汉赋的一种,指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体 并且以赋名篇的作品。楚辟体作品的创作在汉代没
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意模仿
屈原的《离骚》、《九歌》,有些则只是袭取楚辞 体的形式,被称作骚体赋。


战国长城的修筑



战国时期的两类长城: 第一类是“互防”长城。 齐:“乘山岭之上筑长 城,东至海,西至济州 千余里,以备楚” ; 楚:“备齐”“备秦” 燕:“防齐”;赵 : “防魏”;魏 :“防 秦”;秦:“防魏”。 第二类是“御胡”长城。 赵、燕、秦 :“限戎 马之足”
齐长城是我国现存于地面上修建最 早、历史最长的冷兵器时代国家军 事性防御工程。建于春秋末期至战 国中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秦兵马俑

守卫秦始皇陵的兵马 俑,造型生动逼真,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 迹。
秦兵马俑之跪射俑
汉兵马俑
秦之文学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的杂家著作。是秦相吕不 韦招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撰而成的,成书年代
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内容自然不免驳杂,风格
也不完全统一,但它有严密的体系。全书条分理顺, 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组成了一个所谓“法 天地”的完整体系。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在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 元67年)。明帝派蔡愔、 秦景到印度访求佛经, 并于次年令其在洛阳建 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 教寺院,故称中国佛教 “祖庭”。
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
佛教的中国化

秦汉文化

秦汉文化

第四章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大一统的历史观念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

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而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反过来增进政治一统。

统一是合理的、正常的,分裂是违理的、反常的,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定势。

一、秦汉文化政治大一统秦汉文化大一统特征的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专制皇权的创建与初步完善;二是专制思想的确立。

一、皇帝制度的创建与初步完善皇帝制度的创建是秦汉时期一项伟大的文化杰作,它影响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直到1911年才退出历史舞台,而且直到今天其在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还是没有完全消除。

1、皇帝名号的确定秦始皇创建的用以维护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尊严和权威的一项政治制度。

皇帝就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2、避讳和专享制度的规定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

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

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

所居曰禁中。

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

3、名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名位制度是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出了皇帝的特殊地位,充分强调了由皇帝一人独治天下的制度,主要包括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及陵寝号等。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尊号:中国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是在谥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皇帝中央政府: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九卿地方行政(郡县制):郡(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乡里二、文化大一统1、地同域秦王朝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毁坏战国时期在各国境上和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军事要塞和各种障碍,下令拆除各国的一部分城郭;二是在全国修筑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开通了著名的灵渠(进广西安县西北),沟通了漓江、湘江,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连接在了一起;三是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秦最初设36个郡,以后陆续增加到四十几个郡;汉王朝则主要是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秦汉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文化

秦汉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文化

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变革及其影响――以秦汉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文化为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有曲折的峡路,也有江波平阔之处。

作为中国史上的英雄时代,秦汉史的整体风貌“闳放”而“雄大”。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先秦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为秦汉时期的文化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的上升阶梯。

秦汉时期全面发展的社会状况,又使先秦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有些成就得到发展,有的学科领域得到拓宽,有些经过改造、发挥,更加完善、系统,更加理论化。

秦汉文化与先秦文化,一脉相承,又有创新。

海内六合大一统,封建经济大发展,秦汉封建国家影响深入边远地区,中外交往又有突破性的进展,以及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对文化的崇尚,这些既是秦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又铸就了秦汉文化的特有风采。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变革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是他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项空前的措施。

首先,改“王”为“皇帝”。

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但秦统一中国以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是“德迈三皇,功过五帝”,于是秦始皇单取一个“皇”字,同时又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位皇帝。

第二,加强中央政权组织。

秦王朝的中央政权是秦国原来的中央政权的延续和扩大,但官职的名称和权力有许多变化: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

秦始皇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一人手中。

为使大权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军和监察大权,互不统属。

由于三公互不统属,所以最后决断只能归皇帝一人。

第三,调整地方政权组织。

高中历史教材精读:先秦时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教材精读:先秦时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教材精读:先秦时期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以前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确立的发展过程,历史学界也分别称之为远古时期、上古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

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习近平: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2年5月27日)一、远古时期:原始社会后期,中华文明起源,进入古国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呈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多元一体、博大精深等特征。

以云南元谋人遗址为代表,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拥有百万年人类史的见证。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南北各地都有人工栽培粮食作物遗存的考古发现,这是中国拥有一万年文化史的证明。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农业革命”),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前提。

稍后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等,均是距今约7000—5000年前,属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典型遗址,中华农耕文化南稻北粟格局呈现南北融合的趋势,大量使用陶器。

随着生产、生活的稳定,产品出现剩余,私有制开始出现,社会逐渐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

距今约5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特别是传说中三皇五帝后期,中华大地万邦林立,开始出现国家的雏形和文明社会的特征。

第四章 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第四章 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二、西汉: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西汉:
“黄老”思想 黄老” 黄老 西汉初期一整套政策的指导思想,被后世学者称之为为“黄老”思想。黄老”思想是战国 时期道家思想的主流。“黄”指“黄帝”,“老”指“老子”。所谓“黄老”思想,指的 是依托黄帝而发挥老子思想的一种思想流派。“黄老”思想及其流派在战国中后期得到了 较大的发展。该流派主要讨论社会政治问题,也兼及“治身”问题。他们的主要文献有 《黄帝四经》和《管子》等书。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也是阐发“黄老”思想的重要 典籍。 “黄老”思想的核心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黄老”之学针对秦王朝奉行的 极端法家思想,在“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中所强调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君主不直接处理具体的政治事务,而把它交给臣子去负责。之所以如此,一 方面是因为君主一个人不可能正确地解决所有问题,勉其所难必然会产生偏差;另一方面, 君主过分劳累也使得其“生命”处于“紧张”的过程中,不合于道家所倡导的“贵生”原 则。而对臣子如何处理国家事务,“黄老”学说则用其“刑名学说”来规范:君主依据臣 子的能力分配给他合适的职务;到了一定时期后再来考察其履行职务职责的状况;分别根 据其履行职责的好坏,给与奖赏或惩罚。可见,“黄老”学说所倡导的“虚无”、“因循” 的实际贡献,就在于它提出了一套可以在现实社会中操作的政治原则。可见“黄老”学说 所提倡的“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纪纲道德,经纬人事”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已经同先秦时期的“老、庄之学”迥然有别了。可见,“黄老”之学是以道家学说为基础, 吸收了“儒、墨、名、法”之“要旨”而形成的一种形新的思想流派。故学界一些人又将 “黄老学派”称之为“新道家”。
加快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西汉和东汉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置不仅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空间而且加快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多元一体的宏大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化的大一统

中国文化的大一统

中国文化史讲义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大一统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五、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1、秦帝国的建立基础: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1.1 皇帝制度1.2 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1.3 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2、秦朝的文化变革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修秦律3、帝国经略边疆3.1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3.2 南征越族,统一岭南3.3开发西南,略通“五尺道”4、阿房宫和秦陵的修建5、汉对秦、楚文化的继承汉代文化的特点是对秦、楚文化的双重继承,是北方黄河流域文化与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又一次大整合。

汉代文化中,在治国制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继承关系,在乐舞及文学方面则有着一脉相承的楚文化遗风。

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秦始皇——法家主张:暴力方针,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限制人民的言行。

汉高祖——道家主张:黄老道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同时也倡导儒家的仁政。

汉武帝——儒家主张:仁政,法治相配合,儒法兼施。

1、焚书2、坑儒3、霸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时期,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罴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结论: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儒家“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仁义、谦让、讲孝道、讲信用等,也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道德理论观念。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今文经”,指战国以来通过口传心授,传诵下来的,以当时通行隶书抄录的儒家著作定本。

◆“古文经”,指先秦时期用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典籍。

◆经学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汉武帝时有“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东汉时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唐文宗时,并入由《春秋》分出的“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gu梁传》,以及由《礼》分出的“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加上《尔雅》,成为“十二经”◆宋代时,增加《孟子》,“十三经”正式形成区别:古文经◆强调“经世致用”,认为孔子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视角是政治的,把经书的“义”与政治联系起来,尊崇孔子,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汉武帝至西汉末年居官学正统地位今文经❝以六经为史料,注重考据❝视角是历史的,讲究文字训诂,着重探讨经文本义,主张复古❝古文经学尊崇周公❝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东汉至东汉末年“古文经学”占上风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1、张蓦通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沟通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汉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

2、帝国的繁荣与开放:隋唐 、帝国的繁荣与开放: 经长期的分裂动荡之后,581年至906年,相继出现隋、唐两个统一 王朝。隋朝虽国祚短促,却具有承前启后,开往继来的历史意义, 持续近300年的唐朝,则标志着中国帝制时代经过前期的曲折磨难, 迈向辉煌。 隋唐时期,帝国统治阶层的主体发生划时代的更迭。自东汉以来独 占各类特权的世族门阀趋于没落,庶族地主阶层的地位逐渐上升。 上述的升降、更替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根本性的转折出现于 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唐末农民战争之后,门阀势力终于完全退出 历史舞台。 从历史的连续性看,隋唐是对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集 民族文化之大成造就了唐朝文化的壮丽恢弘、丰富多彩。同时,隋 唐也是对北方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大举南迁成果的一次收获。北方经 济的恢复使之重回全国中心的地位,而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的速度 也明显加快,渐显后来居上的态势。与往昔相比,隋唐的社会经济 与文化都跃上一个新的高度,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当时的中 国,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度全方位接纳外部世界,中外经济文化交 流呈现空前活跃的景象。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和清前期强盛
大一统帝国时代
1、大一统帝 、 国的初建 (秦、汉) 及其分裂 2、帝国的繁荣 、 与开放: 与开放:隋唐 (统一王朝的重 建) 3、宋辽金元时 、 期(帝制的成熟 与社会的转型) 与社会的转型) 4、明清时期 、 (统一王朝的再 建及其没落) 建及其没落)
本单元的考点
距今1万 年前后, 农耕开始
最迟距今 5000—— 4000年前, 文明起源
约距今 4000年, 夏
BC1600 年,商
BC104 6年, 周
BC221年 BC202 秦大一统 年西汉 统治 建立

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的重要性

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的重要性

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的重要性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国崛起和繁荣的过程都离不开帝国统一的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的重要性。

一、政治上的重要性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在政治上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将国家的权力整合起来,统一的政权可以更好地实施国家治理,确立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中国秦朝的统一,使得各个封建诸侯国得到一体化的统治,实现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权形式,极大地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和行政管理能力。

古代帝国的统一还可以避免内部分裂和权力斗争的发生。

各个部落或地方的统一可以消除内部矛盾和对立,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抵御外部侵略和保障国家的安全。

例如,罗马帝国的建立和统一,使得亚欧大陆的许多国家都被罗马帝国纳入统一的帝国体系下,避免了战乱和内乱,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二、经济上的重要性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在经济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帝国统一可以统一市场和货币,打破地方封闭的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统一的税收制度和贸易规则,可以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实力,加强国家的发展能力。

例如,蒙古帝国的建立和统一,将从东亚到中亚的广阔地区纳入统一的帝国领域下,带来了繁荣的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帝国的建立和统一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理条件,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的繁荣。

统一的交通和通信网络,可以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征服和统一带来了繁荣的希腊化时代,迅速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和商业的交流。

三、文化上的重要性古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对于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个地区和民族的统一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更加综合和宽广的文化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时期,儒经主要是指所谓“六艺” ── 《诗》、《书》、《礼》(《仪礼》)《 乐》、《易》、《春秋》。 《庄子· 天运》谓此为“六经”。《荀子· 劝 学》说:“其数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 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武帝之时。
儒家典籍地位的确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与“一天下”的政治变革相配合的是一系列整齐划
一的文化变革。
书同文

李斯统一文字,创制小篆。狱吏程邈创制 隶书,与今天的文字接近。
命李斯统一文字,创制小篆,颁行全国。狱吏程邈创制 隶书。
车同轨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定车宽以6尺为制。修建 宽度为50步的标准道路。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 道,东抵燕、齐,南达吴楚。又修直道直达九原。 云贵地区修五尺道,五岭山地筑新道。
度同制
度同制
行同伦

秦通过两种途径来规范全国人民的思想行为:
一是“以法为教”,以严刑峻法让国人行为标准 合于帝国要求。 二是“三老教化”,以道德教育的方式改变人心。

地同域

打破诸侯国间的壁垒,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移民, 开发边境,传播中原文化。
湖南西部酉水岸边发现里耶故 城,图为里耶故城中出土的秦 简。
修秦律

在秦国原有刑法的基础上, 吸收六国的有关法律条文, 制定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 秦律。
《秦律十八种》 《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 《封诊式》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
秦朝为确立大一统的帝国模式,即专制集权的 国家制度和整齐划一的文化形态,所作的种种 努力,垂之久远,为后世所沿袭。“秦”作为 一个王朝的称谓,在这个短命的王朝覆亡两千 年之后,仍然作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代称流播
儒家的崛起



儒家思想显示出特别的适应性。此时的儒家学说, 汲纳了法家思想,并兼摄阴阳五行、神仙方术,历 经数变,已与孔子以来的原始儒学略有不同,更接 近于为专制政权赞划筹谋的帝王之术。 汉初,儒生陆贾就曾提醒高祖刘邦:“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他认为“夫法令者,所以 诛恶,非所以劝善也”。主张“事《诗》《书》” 、“行仁义,法先王”,以儒术治国。 贾谊在《过秦论》中指责秦始皇:“废王道而立私 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总结秦 朝速亡的教训在于“仁义不施”,主张以汲纳多种 成分的儒家学说,作为大一统帝国的统治思想。



二 秦 汉 帝 国 态的 国 家 意 识 形

“大一统”的意识形态

秦汉帝国实行文化大一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采 取一系列具体措施,确立权威的思想意识,以保证 人们从心理上认同、从精神上归附其万世一系的统 治。

寻求一统思想的努力,早在战国中后期便已开始。 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人便是综合百家、铸造一 统思想的代表人物。成书于秦即将完成统一大业之 际的《吕氏春秋》明确提出:“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 。
————董仲舒 “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
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

————颜师古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 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 ,莫不从服。” ——《荀子》 “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 ——《吕氏春秋》 “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 ,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 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书同 名,车同轨,此至正也。” ——《管子〉

“五经”、“七经”、“ 十二经”、“十三经” 。 传、注、说、记、疏、 笺、证、正义等一整套 阐释儒经的学术体例。 “注不驳经,疏不驳注 ;不取异义,专宗一家 ;曲徇注文,未足为病 ”等一系列严密的学术 规范。 可与西方文化中的《圣 经》学术史相匹。
于世界。英文“CHINA”,东洋的“支那”,
都是“秦”的音译。
作为一种“状态”或“制度”,“大一统” 是断断续续的;而作为一种“理念”,“大一统” 却从未中断或破碎过。


李 斯 和 董 仲 舒 改 革 的 实 质
儒 ”黄 焚 大 家 老 书 一 的 思 坑 统 崛 想 儒 ” 起 与 与 的 汉 专 意 初 制 识 的 意 形 “ 识 态 休 形 养 态 生 息

秦始皇的思想转变: 统一前夕:用“杂家”面貌统治天下 统一初期:独尊法家,并将六国文籍收蓄 咸阳,集中文学博士清理之,“欲以兴太 平” 统一中后期:因儒生非议时政,主分封而 反郡县,终于导致“焚书坑儒”的发生。

焚书坑儒与专制意识形态


李斯上奏,建议: “„„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 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 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 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 ,以吏为师。”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董氏学说不仅被武帝以下汉代君王所接受,而且在
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虽然选用过各种精神武器 ,但经过反复改造的儒家一直被视作正宗,自两汉 以迄明清,儒家学说才是运行于庙堂和江湖的显学
和精神轴心。
尊天子,抑臣下, 制礼乐,齐律度,同文 字,攘夷狄,重珍符, 一是衷于孔教。……盖 自此以前,孔学为私家 ,儒分为八,未为害也 ;自此以后,孔学为国 教,是非之准,主术之 原,悉由于此,不能不 定于一尊 。 ——夏曾佑




汉武帝时,董仲舒三次应诏上书,成《天人三策》 ,对战国以来人言人殊的古今治乱之道和天人关系 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 《春秋》“公羊学”出身的董氏以儒学为主宗,杂 揉阴阳五行及法家的某些观念,以神学论证皇权和 专制秩序的永恒性。 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建议以 经过他改造的儒学作为专制帝国的统治思想──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东汉儒学讲经图。汉武帝以后,儒学 (经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士人普遍 诵习,帝王也常常亲临讲筵,并对经学 各派的争论“临制称决”,加以裁断。
董仲舒改《尚书·洪范》水、火、木、金、土的五行顺序 为木、火、土、金、水,木火金水分管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 土管中央,并扶助木火金水。君主必须依五行相生、四时相继 的规律来施政: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 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 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 董仲舒取五伦中的君臣、父子、夫妇构成三纲,以“五常” 对应五行。并认为“天之命无常,唯德是命”。力主汉以“土 德”受命。 又有黑、白、赤三统之说,也对应各代王朝。因为新王朝 的建立是受命于天,所以必须“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 服色”。这种理论的直接负面后果是谶纬神学的兴起。

高祖吕皇后玉玺。西汉高祖 长陵陵园出土,上刻“皇后 之玺”四个篆字。帝、后、 诸侯王用印,都称玺。
黄老之术完全存乎一心 ,用乎一念,“其辞难 知”,而且它“以虚无 为本,以因循为用”, 对强化中央集权助力不 显。因此,经汉初萧何 、曹参、陈平、盖公, 以及景帝之母窦太后等 人的一番励行之后,它 与专制集权的大一统帝 国不相适应的地方渐渐 显露出来。

──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朝廷任命的、非世袭的
官僚制。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设郡守,县设县
令。县下为乡,乡下为亭,亭下有里,邻里连坐,
组成严密的垂直统治网。

这样,通过郡县制将 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 ,又通过三公九卿制 将朝廷大权集中到皇 帝手中,实现了韩非 “要在中央” 的政治 构想。
秦代阳陵虎符 兵符是调动军队的凭信,授兵者和掌兵者各据一 半,左右相合方可调兵。该件兵符铸为卧虎之状, 虎颈至胯间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 “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 陵”。虎符高3.14厘米,长8.9厘米,传为山东 省临城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化上的统一措施

长期的诸侯割据,使各国的文化、制度有很大的不 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李斯和董仲舒改革的实质

李斯:焚书坑儒。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李斯:以暴力消灭异端,倡言“以吏为师”。 董仲舒:反对滥施强暴,“崇儒更化”,找到与地主 制经济、宗法专制政体最相契合的文化形态──包容 阴阳家及法家的新儒学。

但二者思路却如出一辙:都力主禁绝异端、维护帝 王一统意志。都是在专制一统帝国建立后设计“大 一统”思想体系,整合文化形态的谋士智囊。
第四章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


一、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 二、秦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三、经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四、帝国文化的固守和外拓
一、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

从夏朝开始,中原就一 直是一个王朝统治一片 地域的“统一”状态。 进入东周,名义上的周 王还存在,但实际上已 陷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 面。而“一统”的心理 定势并没有消失。






今 古 文 经 学 之 争 的 影 响
今 古 文 经 学 的 发 展 及 趋 势
今 文 经 和 古 文 经 的 差 别
何 谓 今 文 经 和 古 文 经
儒 家 典 籍 地 位 的 确 立
儒 学 的 经 学 化
三 经 学 与 今 古 文 经 之 争
儒学的经学化



“儒术独尊”的直接结果,便是儒家学说的经 学化和神圣化。 “经”之本义,是指编织中的纵向丝线,线 有纵横,故分经纬,“织之纵丝谓之经,必 先有经而后有纬”。 春秋战国时代,文字记 载于竹木简上,典籍以牛皮绳编缡(如孔子 晚年喜读的“韦编”《周易》即是),如同 织物之经,于是一些权威的开创学派的诸子 文献便分别被其后学通称为“经”。 除“儒经”之外,墨家有“墨经”,道家有 “道经”,法家有“法经”,医家有“医经 ”,天文家有“星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