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 第三次统练(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第三次统练(必修二第一至四单元)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第三次统练(必修二第一至四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唐代以前,百姓消费的日用品主要来自当地或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
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唐代A.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B.长途贩运贸易已十分发达C.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D.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2.汉初,土地荒芜,民生凋弊。
汉高祖下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穀、絺、纻、罽,操兵,乘骑马。
”汉文帝及臣僚晃错等人均提倡“孝悌力田”、“贵粟贱商”。
这表明A.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B.抑商是当时统治者的现实选择C.重农抑商思想在中国开始兴起D.重农抑商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3.“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
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舟、巴黎、伦敦。
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
……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4.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B.农业生产的衰退C.对外贸易的发展D.税收政策的调整5.1903年,有英国企业家宣称:最初,自己单独经营一家企业,后来有了几个合作者。
当实业超过了合作者所提供的资本,于是,就组织了股份公司。
现在,又需要把若干股份公司集合成为我们所谓的一种联合。
这说明“联合”A.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B.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发展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扩大6.下图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曲线①反映的经济形态在我国近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曲线②③反映的经济形态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C.曲线④反映的经济形态最能代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流D.曲线⑤反映的经济形态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19世纪末20世纪初,洋纱大量进入直鲁地区,农民们购洋纱织布提供给市场,这种布比土布更结实、价格更便宜、销售流通更广,排挤了传统土布,也抵制了洋布。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封”,甲骨文作形似一株树,作划疆分界之意,于其右旁加“邑”,即成金文“邦”字。
“国”,甲骨文作从戈守口,像人持戈“保家卫国”。
这几个字的古字形揭示出诸侯国的职责是A.分封亲属,明辨亲疏B.划定疆界,驻军守土C.征收租税,保家卫国D.和谐族权,拱卫王室【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封”——作划疆分界之意;“邑”——即成金文“邦”字;“国”——像人持戈“保家卫国”,从这三个字的意思可以看出诸侯国的职责是划定疆界,并且通过军事的手段守护疆土,B项正确;材料是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了“封”、“邑”、“国”的含义和职责,但没有涉及分封亲属,明辨亲疏,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征税这一项权利,C 项错误;和谐族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选择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关于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C正确;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而非地理环境,排除A;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排除B;万民法是罗马帝国时期法律,排除D。
选择题1694年,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
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人才成为议会中席位较多的党派。
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议会选举决定内阁组成B.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C.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D.国王仍拥有行政大权【答案】D【解析】威廉三世可以任命内阁,而且之后辉格党成为议会席位中席位较多的党派,说明这一时期国王仍然有一定的行政权力,D正确;题干显示当时是国王任命内阁,排除A;责任内阁制形成时间是1721年,排除B;题干与首相无关,排除C。
选择题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这一规定出自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不管是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过程中大吹“复古风”,越来越多的明清老街、唐宫宋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仿古街、仿古建筑层出不穷。
一些地方为了商业利益而推出些粗制滥造的山寨版仿古建筑,既不美观,又破坏了古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
这种现象凸显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建设为了追求历史沧桑感,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二是认为古建筑太旧,无法保存和利用,无法带来明显的效益。
据了解,最能代表首都建筑风格的北京四合院在旧时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四合院的生成都有其独特性,承载了包括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多重历史信息。
曲阜孔庙13座碑亭,由历朝皇帝修建而成,各有特色,没有一个是模仿而来。
历史上黄鹤楼数次重修,也绝无模仿前朝的先例。
拆旧建新的故事也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建设发展历程中,但结果却总更加令人叹惋。
2017年6月,有媒体曝光了上海静安区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违规拆除的事件。
直到该建筑被完全拆除及至建新后,违规拆除的事件才被媒体挖出来。
针对此类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
历史建筑并非狭义上的文物保护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通知里就特别作出了说明——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是城市发展演变历程中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载体。
保护好历史建筑,实质就是传承城市发展的血脉,让人真切地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魂与根”。
这些建筑所折射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烙印,远比文字记载得更生动、更真实。
然而,它们却又是那么的脆弱和不可再生。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边大搞城市建设,疏于保护甚至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存;一边又热衷于建设“历史一条街”“文化一条街”,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招牌,抢名人故里,炮制假古董。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 第一次统练(中国古代史)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
这表明察举制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B.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D.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3.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种变化反映了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4.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
这体现出军机处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C.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D.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5.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
这反映了唐代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官吏的腐败贪污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6.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D.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7.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pdf版)
天津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三月考历史学科试卷2020年1月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22题共44分。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右图是古罗马历史发展的时间示意图,其中第②个时期是: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2.“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
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
”学者的这一历史解释强调罗马法A.已经包含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B.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概括与升华C.是对雅典政治实践的继承和超越D.构划了近代西方政治体制的蓝图3.蒙森认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罗马法的产生B.罗马法维护了皇权的绝对权威C.罗马法维护各阶层罗马人的利益D.罗马法的产生包含着契约关系4.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
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5.卢梭曾经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
“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
“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这说明卢梭A.倡导个体主义的取向B.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丰富了人文主义内涵6.在英国,1650年一个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粮食大概可以供养1.5个非农业人口,1800年为2.5人,到1860年为6人。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
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
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
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现代社会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
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
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的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
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
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 强化了周王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项正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的西周分封制不符,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结合分封制的影响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
这表明察举制A. 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B. 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C. 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D. 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一是……二是……四个方面”,这种做法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B正确。
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故C项错误;秦朝时,贵族政治已经瓦解,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D项错误;3.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 第二次统练(中国古代史)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2.读图据此可推知A.布币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B.布币演进折射出中国政局趋于统一C.国家分裂与动荡导致了币形混乱D.布币的名称由来与其制作材料有关3.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传统儒学的影响D.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4.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橘、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
这说明A.儒学地位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B.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C.正史比文学作品接近历史真相D.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5.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即世家大族的成员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往京畿地区,对其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和实行科举制B.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C.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D.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6.清代中后期,北方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的移民浪潮;南方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迁徙浪潮。
这一现象A.加速了南北人口平衡B.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C.反映了地方政局动荡D.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7.“民本”二字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democracy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三次统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
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
这说明A.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C.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23年青铜器牛尊的发现推翻了“汉代赵过始为牛耕”的记载,说明牛耕最晚出现于战国时期,可能更早,中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但无法得出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牛耕技术历史悠久,并非主要说明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D选项错误,文献史料也有历史价值,并非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
2.唐代的炼丹著作《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等即记录了火药的诞生。
到北宋时,政府开始组织有关火药与火器的大规模生产,由于涉及军事机密,官方作坊要求工匠熟背制造程序,严禁外传,同时禁止硫磺、硝石出境,特别是流向辽国。
据此可知A. 专制主义制约科技进步B. 政府行为主导科技发展C. 宋代火药技术已趋成熟D. 政局变迁影响科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依据材料可知,北宋禁止火药制造工序外传和火药制造原料出口,特别是对当时的敌国辽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政局变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因此D 选项正确。
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局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与专制主义无关;B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局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并未体现政府主导科技发展;C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火药技术发展已经成熟。
2020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卷(三)(附答案详解)
2020年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1.唐代以前,百姓消费的日用品主要来自当地或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人到长途贩运的行列;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唐代()A. 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B. 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C. 长途贩运贸易已十分发达D. 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2.汉初,土地荒芜,民生凋弊。
汉高祖下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穀、絺、纻、罽,操兵,乘骑马。
”汉文帝及臣僚晃错等人均提倡“孝悌力田”、“贵粟贱商”。
这表明()A. 抑商是当时统治者的现实选择B. 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 重农抑商思想在中国开始兴起D. 重农抑商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3.“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
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
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
……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A.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C.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4.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结构的变化B. 农业生产的衰退C. 对外贸易的发展D. 税收政策的调整5.1903年,有英国企业家宜称:最初,自己单独经营一家企业,后来有了几个合作者。
当实业超过了合作者所提供的资本,于是,就组织了股份公司。
现在,又需要把若干股份公司集合成为我们所称的合。
这说明“联合”()A. 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B. 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 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发展D. 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扩大6.右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 曲线①反映的经济形态在我国近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 曲线②反映的经济形态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C. 曲线④反映的经济形态最能代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流D. 曲线⑤反映的经济形态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19世纪末20世纪初,洋纱大量进入直鲁地区,农民们购洋纱织布提供给市场,这种布比土布更结实、价格更便宜、销售流通更广,排挤了传统土布,也抵制了洋布。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杨村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指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一思想主张()A.体现了仁政治国理念B.代表了下层平民利益C.为汉初统治者所推崇D.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2.史书记载,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孝公提出要“成帝王之业”;张仪劝秦惠文王“以成伯(霸)王之名”;秦武王“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
据此可推知()A.秦国历代君主尚贤尊王B.秦统一天下具有历史基础C.秦国逐渐完成了国家统一D.秦国战略中心向西转移3.下表是“潮汕地区汉代及两晋南北朝时期墓葬随葬品一览表”,这种变化反映了()A.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B.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强C.潮汕的手工业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D.潮汕地区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开发4.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后,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并建国号为“汉”;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曾统一北方并欲夺取江东的氏秦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
这些可以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南北方的观念趋于一致C.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D.国家统一趋势已出现5.《隋书·高祖纪》中记载,开皇七年(587)夏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
”山阳渎由今江苏淮安县东,向南直达长江,大体是循着东晋南朝以来不断修整的邗沟故道。
据此可知,隋文帝此举()A.沟通了南北大运河B.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C.保障了国家的赋税D.开启了经济重心南移6.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重要文化成就的记述,其中与如图所示形式相符的是()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C.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D.红毛夷⋯⋯以平时所持火器遥攻之7.北宋时期,宋神宗设武学,选文武官员知兵者为教授,教以诸家兵法和历代用兵成败之道,三年后经考试合格,按其出身经历给相关的职位。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在东晋的汉译佛典中,有时会添加原文里没有的“孝诸父母”之类的文字。如在佛学著作《善生经》中,译者擅自添加了“凡有所为,先白父母”、“父母所谓,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等内容。这种现象反映了东晋时期( )
A.儒家伦理的影响力B.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C.外来宗教的思辨化D.儒学居于正统地位
【答案】A
9.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篇刻画了二十四位女性形象。如表为其中部分代表,据此可知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部分女性形象
女子周氏的丈夫去世了,“妇兄弟欲迎妹还”,周氏“终不肯归”,曰:
“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
王羲之的妻子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说:王家见谢安、谢万到家里来。
翻箱倒柜倾其所有地招待他们。“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既中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
7.如图是秦朝的郡治分布图。据此推知,秦朝郡治分布体现的实质()
A.完整延续了春秋战国郡治的设置B.折射出秦朝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
C.体现了秦朝加强君主专制的需求D.消除了分封制复活的可能性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中国古代史)-2698bca826a14a33a5e2fb52c52112b7
绝密★启用前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 第一次统练(中国古代史)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周王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
这表明察举制 A .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 .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C .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 .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3.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 .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D .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4.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
这体现出军机处 A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 .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C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D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5.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
这反映了唐代A .均田制已遭到破坏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 .官吏的腐败贪污D .各地的经济不平衡6.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 第二次统练(中国古代史)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2.读图据此可推知A.布币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B.布币演进折射出中国政局趋于统一C.国家分裂与动荡导致了币形混乱D.布币的名称由来与其制作材料有关3.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传统儒学的影响D.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4.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橘、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
这说明A.儒学地位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B.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C.正史比文学作品接近历史真相D.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5.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即世家大族的成员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往京畿地区,对其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国家统一和实行科举制B.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C.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D.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6.清代中后期,北方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的移民浪潮;南方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迁徙浪潮。
这一现象A.加速了南北人口平衡B.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C.反映了地方政局动荡D.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7.“民本”二字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democracy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朝秦暮楚”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当时秦楚两国相互对抗,有的小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安全,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
这个成语从某个方面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人才流动非常频繁。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有 A .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渐确立 B .生产力发展,士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活跃 C .学在官府,向学风气兴起 D .各种学术流派兴起,纷纷著书立说 2.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3.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试卷第2页,总9页 ○…………订…………○※※订※※线※※内※※答※※题※※○…………订…………○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述主张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A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5.下表列举了四位先秦思想家的一些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
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
这说明A.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C.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唐代的炼丹著作《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等即记录了火药的诞生。
到北宋时,政府开始组织有关火药与火器的大规模生产,由于涉及军事机密,官方作坊要求工匠熟背制造程序,严禁外传,同时禁止硫磺、硝石出境,特别是流向辽国。
据此可知A. 专制主义制约科技进步B. 政府行为主导科技发展C. 宋代火药技术已趋成熟D. 政局变迁影响科技发展3.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强烈。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制度日趋僵化B. 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C.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 自然经济仍占主流地位4.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
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A. 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B. 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C. 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D. 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这些措施A.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B.巩固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民群体C.化解了雅典当时的社会矛盾 D.改变了奴隶主贵族专权的局面6.18世纪80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联邦宪法》,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
《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选择宪法和政体的观念基本不变B.希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C.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D.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7.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B. 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C. 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D. 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8.19世纪六七年代,除欧洲外其他独立国家很少受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
相反,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在美国和德国却找到了市场。
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激烈 B.自由贸易政策超越了时代潮流C.经济实力影响国家外贸政策 D.美、德挑战英国的业霸主地位9.英国近代史的材料汗牛充栋,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
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
这一现象反映出A. 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B. 英国政府有完备科学的史料留存制度C. 研究历史成为英国民众的一种风尚D. 英国的政党政治为研究历史提供素材10.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 B.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11.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
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
这反映了A.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 B.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C.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 D.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材料第Ⅱ卷(本卷共3题,共5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发展农业,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那就要靠精耕细作。
中国农业二者都有,但主要是后者。
欧洲与中国封建社会不同,表现在每户耕地面的大,但耕作粗放,单产较低。
然而,农业生产率,即每个人占有的粮食数并不少于中国,这是由于耕地面积大的缘故。
——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欧封建社会农业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
(4分)材料二当每户家庭的农田都能达到一定面积时,总产量也会相应的提高,从而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农田所允许的最大限度内,提高劳动产出。
但是人口的持续增长,最终减少了每个农民家庭可耕种的土地。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农田的面积越来越小,直到掉到生存线之下。
为了生存,中国北方农民不得不为闲置的劳动力找到新的出路。
家庭手工业如棉纺织业能够提供而外收入。
季节性的到城市打工提供了另一种收入。
——(美)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此前相比,18、19世纪农民对手工业、商业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材料三大约到了1800年,就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人口开始超过资源。
农业依然是经济的最重要部门,土地的单位产量依然很高。
但人均产量开始急剧下降。
结果就日益入不敷出,能够满足全社会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期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少。
——(美)石约翰《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改变或扭转这种状况。
(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8分)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
(8分)(不得摘抄原文)材料二明清时期,我国历史也进入到了一个承古萌新的转折时代。
在社会思想方面,“民本思想是先秦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潮之一,它与尊君论相反又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然而,至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时代氛围和批判思想的氤氲涵化,为传统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次更新的机会……我们把明末清初涌现的政治理念称之为‘新民本’”。
——冯天瑜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与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的不同。
(4分)材料三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四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7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9分)14.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18分)【近代崛起】材料一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屹立于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
试说明17至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条件。
(8分)【战争之端】材料二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2分)【联合之路】材料三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一一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11》(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6分)【历史启迪】(4)综合材料二、三,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分)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5 CDBDB 6—10 DACAB 11 A12. (10分)(1)中国封建社会走的是精耕细作道路;欧洲走的比较粗放的道路。
(4分)(2)变化:大量农民从事家庭手工业或进入城市从事手工业和商业。
影响:使得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和物质交换增多,促进了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人口过剩增加了社会治理的不稳定因素。
(4分)(3)提高科技水平、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率、发展工商业、走工业化道路等等。
(2分)13.(28分)(1)主要思想:民为邦本;因民利而利之;民贵君轻;君舟民水(4分)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分)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2分)(2)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君主的统治,(是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新民本思想:抨击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