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一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内文言文沪教版.doc
课内文言文宁区(三)下文,完成第8-9 ( 8 分)核舟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能以径寸之木,室、器皿、人物,以至、木石,罔不因象形,各具情。
余核舟一, 盖大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
中敞者,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雕相望焉。
之,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徐来,水波不”,石青之。
③船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坡,佛印居右,直居左。
、黄共一手卷。
坡右手卷端,左手直背。
直左手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
坡右足,直左足,各微,其两膝相比者,各卷底衣褶中。
佛印弥勒,袒胸露乳,首昂,神情与、黄不属。
卧右膝,右臂支船,而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状。
居左者右手蒲葵扇,左手炉,炉上有,其人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⑤其船背稍夷,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狄日,虞山王毅叔甫刻”,若蚊足,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⑥通一舟,人五;窗八;篛篷,楫,炉,,手卷,念珠各一;、名并篆文,字共三十有四;而其曾不盈寸。
盖桃核修狭者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8、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 _________(人名)。
( 2 分)9、用代翻第①段的划句。
(3分)罔不因象形,各具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文章理解恰当的一是:()(3 分)A、第②段中写到“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徐来,水波不’”与前文“盖大泛赤壁云”一句意相。
B、“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釆用了例子和列数字的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核舟的体之小。
C、作者在介核舟,按照从上至下的空序,介了核舟的船、船、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
D、全文构可以概括先后分,先述王叔技奇巧,再致描述核舟各个部分的特点。
上海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汇编课内文言文精选文档
上海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汇编课内文言文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课内文言文训练(一)(一)默写(18分)1.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4.回看射雕处,。
(王维《观猎》)5.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6.,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作者是唐代家、哲学家,我们七年级时还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
题目为《》。
(2分)8.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作者点明被贬的地点和时间,表达了心酸和愤懑。
B颔联,作者借用两则典故,表达了惆怅之余对故人的怀恋。
C颈联,作者运用反衬突出了勃勃生机,展现出豁达的胸襟。
D尾联,作者点明题意,既表达了谢意,又对友人进行劝勉。
(二)(—)默写(18分)1.去年今日此门中,。
(《题都城南庄》)2.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5.,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6.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槭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中的“沉舟…病树”比喻(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歌。
B.首联写作者被贬地方之荒凉。
C.颔联写作者被贬归来的感触。
D.尾联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决心。
上海市中考一模课内文言文汇总
上海市中考一模课内文言文汇总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范仲淹,他是家,文学家。
(2分)9.下列对选段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滕子京主政岳州政绩出色。
B.滕子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C.滕子京决定扩大岳阳楼建筑规模。
D.唐贤今人的诗赋被刻在岳阳楼上。
10.围绕题目,本段既写了,也交代了。
(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8.(2分,每空1分)北宋政治家9.(3分)B10.(4分)(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本文写作缘由崇明县(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B.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
C.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
D.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
8. 北宋(1分)作者被贬(贬谪)(1分)9.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关键词:微归(各1分,共2分,句子通顺1分)10. D奉贤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2024年1月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2024年1月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2024.1(24一模·宝山区)【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其①诏至京师,而复为柳州刺史也。
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②,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③,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④。
[注释]①其:指柳宗元。
②穷:处于困境。
③疏:上书。
④恨:遗憾。
5.【甲】文作者是朝柳宗元,【乙】文中提及的“□□”是他的“字”。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不可久居()(2)愿以柳易播()7.下列对【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况且绝没有让母子一起去柳州的道理。
B.并且也没有让母子一起来柳州的道理。
C.况且绝没有让母子一起去播州的道理。
D.并且也没有让母子一起来播州的道理。
8.(1)人物不同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心情:【甲】文中“伐竹取道”一句表现了柳宗元一行人的□□之情;【乙】文中“泣”字表现了柳宗元的□□之情。
(4分)(2)对于引发人物行为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伐竹取道”是因为看见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B.【甲】文中“乃记之而去”是因为无法探寻小石潭源头。
C.【乙】文中“泣曰”是因为得知刘梦得被贬播州的消息。
D.【乙】文中“请于朝,将拜疏”是因为刘梦得不想赴任。
9.【甲】文中面对自身被贬,【乙】文中面对友人被贬,柳宗元采取的方式和目的各不相同。
完整word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课内文言文汇编,文档
2021年初三一模课内文言文汇编普陀区〔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9题。
〔8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那么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著的?聊斋志异? 。
〔2分〕9、甲文与乙文都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甲文描绘了老虎队驴的观察,所用的动词有“〞、“〞;乙文描绘了屠夫“〞狼的过程,表现了屠夫的形象。
〔6分〕〔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9题〔8分〕8.黔之驴〔1分〕蒲松龄〔1分〕9.见窥〔“近〞亦可,三选二〕毙勇敢〔机智〕长宁区〔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甲文选自??,乙文选自?醉翁亭记?,作者都是〔朝代〕的文学家。
〔2分〕翻译文中的划线句〔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甲文追求“先忧后乐〞崇高境界,乙文那么表达的思想情感。
乙文“乐〞与甲文加点的“乐〞字,含义最接近的一句是〔〕A.游人去而禽鸟乐B. 禽鸟知山林之乐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 醉能同其乐8.岳阳楼记宋9.〔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0.与民同乐D1徐汇区〔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上海2020年初三一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上海2020年初三一模课内文言文汇编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10题(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选自《》,乙文选自《醉翁亭记》,作者都是(朝代)的文学家。
(2分)9、翻译文中的划线句(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甲文追求“先忧后乐”崇高境界,乙文则表达的思想情感。
乙文“乐”与甲文加点的“乐”字,含义最接近的一句是()A、游人去而禽鸟乐B、禽鸟知山林之乐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醉能同其乐8、岳阳楼记宋9、(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0、与民同乐 D徐汇区(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題(8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月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本文的作者是,我们还学过他的其他作品,如《》等。
(2分)9、作者夜寻张怀民同游承天寺,一方面是因为,另一方面是因为。
(3分)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中“欣然”9题(8分)【甲】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020年上海中学初三初中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本
2020上海初三中考一模外文言文word版上海市2020各区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习题汇编宝山区(三)下文,完成9-12(12分)若石遇害若石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其藩①。
若石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日入而燎②,宵振(duó)以望,植棘墉③,坎山谷以守,卒,虎不能够有。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其机,撤其,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貙人立而爪之。
君子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注]①藩:笆。
②殷:震金属器;燎:点燃火把。
③墉:筑。
④貙(chū):一种残忍的野,形似狸。
⑤隈(wēi):角。
9.解文中加点。
(2分)(1)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2)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10.用代翻文中的画句,注意加点的含。
(3分)若石于冥山阴1 1.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是()。
(3分)“若石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其藩”。
“若石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够有”。
若石“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若石“其机⋯⋯而不理”致的最果是“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指什么?个故事告我什么?(用自己言概括回答)(4分)宁区金山区(三)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 。
(12分)方朔奇相救武帝乳母于外犯事,帝欲申①,乳母求救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去,慎勿言,但屡帝,我当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念汝乳哺恩邪?尚何!”帝才壮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注]①申:依法。
申,依照。
,法律。
②愎(bì):固任性。
③愍(mǐn):可怜。
1 1.解以下句中的加点。
(4分)(1)益死之速耳()(2)汝宜速去(1 2.文中画句翻正确的一是()。
(3分)1/512020上海初三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慎勿言,但屡顾帝(你)谨慎地不要说话,只要多次回头看皇帝(你)千万不要说话,但要多次回头看皇帝(你)千万不要说话,只要多次回头看皇帝(你)谨慎地不要说话,但要多次回头看皇帝1 3.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满。
2023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古代文言散文
2023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
古代文言散文
2023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古代文言散文
本文档为2023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测试专题分类汇编之古代文言散文部分。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叙事类
1.《陶渊明集序》:介绍陶渊明及其文学成就;
2.《过秦论》:讨论列国争霸及其背后的道义;
3.《吕氏春秋》:讲述了苏秦、张仪等人的外交策略。
描写类
1.《庐山谣》:描写了庐山的风光和历史典故;
2.《赤壁赋》: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场面与人物形象;
3.《祭侄文》:描写了杜甫在祭侄时的感慨和反思。
议论类
1.《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2.《孟子》:阐述了孟子的政治哲学和伦理观念;
3.《荀子》:倡导了法家思想和“以法治国”的观念。
心理描写类
1.《醉翁亭记》:描写了作者在醉酒中的幻觉和内心世界;
2.《岳阳楼记》:描写了作者在登高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启示;
3.《骆马记》:描写了主人公情窦初开的心路历程。
本文档旨在为初三语文考生提供备考帮助,建议广大考生充分了解这些古代文言散文名篇的内容、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上海中考一二模课内文言文考过的篇目
先秦(9篇)
《天时不如地利》
1、
《王顾左右而言他》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孔孟论学
墨子《公输》
1、
《橘逾淮为枳》
1、
《愚公移山》
1、一模奉贤全文/2、一模嘉定全文
《曹刿论战》
1、二模崇明、静安、青浦全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光明一模2-4段
汉
《陈涉世家》
1、二模闵行3段前半部分/2、二模黄浦3段前半部分/3、二模奉贤3段
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1、一模浦东全文/2、光明二模1-2段
蒲松龄《狼》
1、
姚鼐《登泰山记》
1、静安(青浦)3段/2、普陀4段
彭端淑《为学》
1、
唐(4பைடு நூலகம்)
《小石潭记》
1、09年1、2段/2、一模长宁全文
《黔之驴》
1、一模闵行全文
《捕蛇者说》
1、11年第3段
刘禹锡《陋室铭》
1、二模杨浦全文/2、光明二模全文
宋(6篇)
《卖油翁》
1.12年全文/2、一模宝山全文/3、二模金山全文
《醉翁亭记》
1、一模黄浦4段/2、光明一模2-4段
苏轼《记承天夜游》
1、10年全文
范仲淹《岳阳楼记》
1、一模崇明3-5段/2、一模普陀3-5段
王安石《伤仲永》
1、、一模徐汇全文/2、光明一模全文
周敦颐《爱莲说》
1、
明
魏学氵伊《核舟记》
1、08年中考3、4段/2、二模徐汇4、6段
清(6篇)
林嗣环《口技》
1、13年中考1、2段/2、二模徐汇4段
袁枚《黄生借书说》
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课外文言文汇编和答案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黄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注释】①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
②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③踬:被东西绊倒。
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思有弗得()(2)命童子取土平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 .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B .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因为不知如何治理国家?C .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D .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1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求学,贵在()(4分)A .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 .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
C .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D .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
【答案】②③④①11.(4分,各2分)(1)得到,获得(2)填平12.(4分)D(选C得2分)13.(4分)C【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
东就国,道宿行迟。
逆旅之人③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
客寝甚安,殆④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
莱侯⑤来伐,与之争营丘。
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
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
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
上海2020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之课内文言文
上海2020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之课内文言文20-1奉贤(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甲】词【乙】文,完成第6-9题(13分)【甲】蝶恋花伫倚XXX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岳阳楼记XXX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XXX和XXX,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XXX集,XXX游泳,XXX,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XXX,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XXX?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乙】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甲】词的作者是和【乙】文作者同朝代的(人名)。
(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词中“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迎着轻风长工夫倚靠在一座行将坍塌的高楼的雕栏上。
B.【甲】词上阕情形交融,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但是生;下阕抒情,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C.【乙】文中“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乙】文作者应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申明多种表达体式格局,阐发本人的人生看法。
9.【乙】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
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1)迁客骚人的情:。
(2)古仁人的情:。
(3)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2021年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含答案)
浦东新区武训①传略(节选)蒋维乔武七者,山东堂邑人也。
三岁丧父,家贫,行乞以度日,饮食必先其母,人称曰孝丐。
六岁后丧母,孑然一身,昼行乞,夜绩麻,得一钱,即存之。
渐积至万余缗②,自以孤贫,目不识丁,慨然欲创建义学。
人劝之娶,执不可,曰:“吾兴学之念,未或一日忘也。
”先在堂邑柳林集购置地亩,建造学舍,远近闻其义,咸助之。
延师课读,束脩③必丰,礼意尤极周挚。
入学之日,武先拜塾师,遍拜诸生,具盛馔飨④师,而请邑绅为之主,自立门外,屏营⑤以待。
【注释】①武训(1838-1896):原无名,排行第七。
②缗:成串的铜钱,一千钱为一缗。
③束脩:送给教师的报酬。
④飨:宴请。
⑤屏营:形容诚惶诚恐的样子。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得一钱()(2)至万余缗()11.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远近的人们听说其中的仁义,都来帮助他。
B.远近的地方听说其中的仁义,总是来帮助他。
C.远近的人们听说他的仁义,都来帮助他。
D.远近的地方听说他的仁义,总是来帮助他。
行乞以度日,饮食必先其母(3)行乞兴办义学嘉定区清白吏子孙陈子庄先生曰:“先大父①居官,清谨自持。
道光元年,摄泗州事。
州地处下游,每年春秋之间,城处半成泽国,例请赈恤②,然当赈恤之地,民皆转徙,无可稽核。
悉以虚册报销,故皖省有南漕北赈③之谣,公独不肯办,触怒上官,几致参劾,遂解州事。
人皆以为愚,公但笑应之而已。
尝谓余兄弟曰:‘我虽不得此钱,以‘清白吏子孙’五字贻尔等,不亦厚与?'此事通州白小山尚书载入公墓志中。
前年余代理新阳县事,吏胥④有请少报熟田多征米者,余曰:“祖不吃赈,孙顾吃荒,可乎?'一笑谢之。
”[注]①大父:对去世祖父的尊称。
②赈恤:以钱物救济贫苦或受灾的人。
③南漕北赈:意思是南粮北富。
④吏胥: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官吏。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先大父居官()(2)故皖省有南漕北赈之谣()(2)1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上海初三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2020初三一模文言汇编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篱笆。
②殷钲:震动金属器;燎辉:点燃火把。
③树墉:筑墙。
④貙(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⑤隈(wēi):墙角。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1)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2)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若石隐于冥山之阴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12.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别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什么?(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4分)长宁区金山区(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东方朔设奇相救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
③愍(mǐn):哀怜。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完整)上海2019年初三一模课内文言文分类汇编,推荐文档
嘉定区(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下列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弈秋很听话,他是春秋著名的围棋高手。
B.我见不到王,很难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
C.弈秋教学生,一个认真学一个心不在焉。
D.王不够聪明,学习围棋态度又一曝十寒。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0、文末作者说“非然也”,这里的“然”是指;本段论述的学习态度:不该“”,应该“”。
(4分)(三)课内古文8、C(2分)9、虽然他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
(3分)10、这个人的聪明才智不如那个人(其智弗若)(2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1分)“专心致志”(1分)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橘逾淮为枳”的意思是(2分)9、晏子一番话的主要目的,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告诉楚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客观现象。
B.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产生的原因。
C.巧妙回敬了楚王的侮辱。
D.智慧化解了楚王的困惑。
10、选文结尾处画线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上海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课内文言文汇编
2016上海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课内文言文汇编【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
(8分)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项。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以上语段选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段第①节描述了作者登楼时所见的美景及由此产生的想象。
B、作者以阴雨之景写“悲”,以晴和之景写“喜”,情景交融。
C 、语段中的“迁客骚人”指“去国怀乡”之人及“渔歌互答”之人。
D 、作者详写“览物之情”是为了强调自己情随境迁的感慨。
【奉贤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 ____(人名),他是___ ____(朝代)哲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第○2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2021届上海初三语文一模汇编:课内文言文
2021届初三一模汇编:课内文言文金山区【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请按要求完成下表的基础知识积累。
(6分)作品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甲词的(1),作者都是宋朝的(2)(人名)//记承天寺夜游月色入户入:(3)相与步于中庭译句:(4)7.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词的小序和乙文的首句,都交代了作者写作的背景和缘由。
B.甲词以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写出了自己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C.乙文巧用比喻写月光清澈透明,点染出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
D.甲词和乙文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将复杂情感融于景中。
8.甲词有作者内心的伤悲、无奈等,乙文中“□□”二字夹杂着自嘲、自解等况味,但两篇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仍的情怀。
(3分)6.(1)词牌名(1分)(2)苏轼(1分)(3)进入(照入、照进)(1分)(4)(我和怀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关键词:相与、于、中庭)(3分)7.B(3分)8.闲人(1分)乐观豁达(洒脱旷达)(2分)崇明区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020上海初三语文一模专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20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2020 一模·崇明区王羲之窃秘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
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窃吾所秘②?” 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
”父喜,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昔幼时师卫夫人见之,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 注释] 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所秘:所珍藏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4 分)(1)窃.而读之()(2)不盈.期月()11.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
B. 父亲见他还小,害怕他不能保守书中的机密。
C. 父亲见他还小,恐怕他不能秘密地进行学习。
D. 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还不能学会珍藏书籍。
12. 文末卫夫人流涕的原因(2 分)13. 王羲之成为大书法家的故事可知晓成才的条件是:① ;② 。
( 3 分)10. 偷取(2分)满(2 分)11. A(3 分)12. 为自己教导出一个好弟子而感到欣慰( 2 分)为王羲之成材感到高兴( 1 分)13. 自身上进好学名家的指引(或良好的家庭教育)(写到一点给2分,两点 3 分)2020 一模·嘉定区潍县令①之清操河南侯户部抒愫,顺治壬辰进士。
令潍县时,清操绝人。
大贾郭某,陷于讼,荐绅②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
同年③某方守莱州,移书④惩责,侯佯为莫解。
复⑤曰:“滥竽作.吏,旷职⑥怀惭,苟有可以报朝廷、爱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
”守意沮。
方.抒愫出宰⑦,其兄抒恽语之曰:“吾家世清白,若以一钱归,吾不复弟视若矣。
”故愫以清节特⑧闻,兄之教也。
[ 注释] ①令:古代官名。
②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③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初三一模课内文言文汇编普陀区(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9题。
(8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著的《聊斋志异》。
(2分)9、甲文与乙文都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甲文描绘了老虎对驴的观察,所用的动词有“”、“”;乙文描绘了屠夫“”狼的过程,表现了屠夫的形象。
(6分)(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9题(8分)8.黔之驴(1分)蒲松龄(1分)9.见窥(“近”亦可,三选二)毙勇敢(机智)长宁区(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选自《》,乙文选自《醉翁亭记》,作者都是(朝代)的文学家。
(2分)9、翻译文中的划线句(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甲文追求“先忧后乐”崇高境界,乙文则表达的思想情感。
乙文“乐”与甲文加点的“乐”字,含义最接近的一句是()A.游人去而禽鸟乐B.禽鸟知山林之乐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醉能同其乐8.岳阳楼记宋9.(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0.与民同乐 D徐汇区(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 -10题(8分)8.(2分)醉翁亭记宋9.(3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
10.(3分)A松江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人名)。
(2分)9.甲乙两文都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前者是“”;后者最能表现百姓生活惨状的四字短语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
(6分)(三)(8分)8.(2分)陶渊明柳宗元9.(2+2+2分)怡然自乐死者相藉残酷的横征暴敛虹口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醉翁亭记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_________。
(2分)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 (3分)(l) ; (2) ; (3)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三)(8分)8.欧阳修柳宗元(韩愈)9.(1)涂人游玩(2)众宾欢乐(3)太守醉酒10.B(3分)浦东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題(8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本文的作者是,我们还学过他的其他作品,如《》等。
(2分)9、作者夜寻张怀民同游承天寺,一方面是因为,另一方面是因为。
(3分)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中“欣然” -词,说明作者夜访张怀民心里很是兴奋。
B.“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写出了庭院的空旷明亮。
C.文章结尾以“两问一答”,诉说了“闲人”洒脱中的无奈。
D.末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因独赏美景而深感遗憾之情。
(三)课内文言《记承天夜游》(8分)8.苏轼(1分)《黠鼠赋》(1分)(《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9.两人有共同的志趣(或:两人都是“闲人”);都是不汲汲于名利的人。
(3分)(只写闲人,未加引号,得1分)10. C(3分)金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甲】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乙】文选自课文《狼》,出自著名短篇文言小说集《____________》。
(2分)9.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甲】文中的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的狼吃掉,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三)课内文言文(8分)8.黔之驴(1分)聊斋志异(1分)9.外强中干(虚有其表)(3分)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3分)黄浦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
(8分)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选文的作者是代文学家(人名)。
(2分)9、“峰回路转”在文中既照应前文琅琊山的“□□□□”,又引出醉翁亭坐落于□□□□。
再由醉翁亭引出“□”字,并以此贯穿全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8.(2分,各1分)宋欧阳修9.(6分)蔚然深秀(2分)酿泉之上(旁/侧/边)(2分)乐(2分)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D指物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又七年...8、文中最能表现仲永颇具才华的语句是()(2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9、联系文中加点词语,根据提示,完成下题:(3分)幼年时仲永才华显露---- ------ 。
10、“伤仲永”之“伤”,表达出作者对感到哀伤。
告诫人们应该(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 10题(8分)8.(2分)D9.(3分)才华(才能)衰减成年时仲永才华平平10.(3分)神童仲永“泯然众人”重视后天教育(要不断学习)嘉定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____ (人名)。
(2分)9、用现代韩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_____(3分)A.赞叹老虎的谨慎。
B.讽刺外强中干者。
C.惋惜驴子的轻敌。
D.鼓舞人们的斗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 -10题(8分)8.(2分)唐(1分)柳宗元(1分)9.(3分)虎因此高兴起来,心里盘算这件事:“驴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10.(3分)B(3分)D(l分)崇明县(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