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心理学教程课后练习答案14年

合集下载

心理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心理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P1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P7A 华生B马斯洛C弗洛伊德D冯特四、多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ABD)P1A 认知过程B情绪过程C思维过程D意志过程E意识过程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二一、填空题1、个性心理可分为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P3二、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C)P8A 华生B马斯洛C弗洛伊德D冯特四、多项选择题1、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D)P3A 信念B性格C气质D能力E兴趣、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三三、单项选择题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P8A.华生B.马洛斯C.弗洛伊德D.冯特四、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BCD)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E.实践性原则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四一、填空题1.心理科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二、名词解释1.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个性。

2.心理发展: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种不间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之为心理发展。

3.心理健康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具体地说是指个人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一种良性状态4.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A.华生B.马洛斯C.弗洛伊德D.冯特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五一、填空题1、概括地说,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全国2014年7月自考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7月自考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C(2分)教材P296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测验法
正确答案:教材P16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全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全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22.诱因
正确答案:教材P164
正确答案:C(2分)教材P100
9.去商店买洗发水,在几个牌子之间选择一个,这是思维过程的【】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107
10.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是【】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正确答案:D(2分)教材P12
3.钢琴家演奏时边看乐谱边弹奏,此时他对手的活动的意识状态属【】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23
4.因考试日期临近而出现的睡眠困难是【】
A.情境性失眠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75
7.对骑车、画图、游泳和打网球等活动动作的记忆属【】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正确答案:B(2分)教材P82
8.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经验理解新的信息而进行的学习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2014年心理学考试答案

2014年心理学考试答案

55、情绪调控的涵包括()。

A、了解自己的情绪B、驾驭自己的情绪C、识别、接纳他人的情绪D、调控他人的情绪答案:A,B,C,D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答案6(2009-04-1017:12:26) 标签:教师教育杂谈31、()是人的主要应激源。

A、人格因素B、应对方式C、生活事件D、社会支持系统答案:C32、对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人本主义强调()。

A、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B、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C、本能遭遇挫折D、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的结果答案:B33、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交换论B、行为主义C、需要层次理论D、精神分析论答案:B34、“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处境”,这种看法是()的观点。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答案:D35、()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A、乐观主义者B、悲观主义者C、性格向者D、性格外向者答案:C36、()认为人的不良情绪都是后天习得的。

A、认知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答案:B37、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5月25日B、12月1日C、6月6日D、10月10日答案:D38、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积极心态的作用?()A、心的平静B、信心C、成功的意识D、浮躁答案:D39、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A、情绪B、情感C、态度D、需要答案:B40、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B、能力C、气质D、个性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5题)2041、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主要有()A、统计标准B、临床症状的标准C、心体验的标准D、解决问题能力的标准答案:A,B,C,D4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外貌B、能力C、性格因素D、相似互补答案:A,B,C,D43、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C、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的、不变的答案:A,B正确答案:A,B,C44、心理状况的三种等级是()。

心理学新编教材习题集

心理学新编教材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行为B 意识C 心理现象D 灵魂2、是个性的最高结构。

A 需要B 理想C 信念D 世界观3、心理是的机能。

A 心脏 B神经系统 C 脑 D 反射4、是心理的源泉。

A 客观现实B 自然环境C 社会环境D 实践5、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A 冯特B 铁钦纳C 弗洛伊德D 华生6、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的是。

A 自然现象B 物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心理现象7、在临床医学方面首次证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的人是。

A 明代医生李时珍B 法国医生布罗卡C 清代医生王清任D 心理学医生弗洛伊德。

8、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A 心理过程B 认识过程C 情感过程D 意志过程9、认知的基础、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是。

A 感觉B 知觉C 听觉D 记忆10、人的心理从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从形式来说是。

A 主体的B 主观的C 物质的 D精神的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D 动机过程E 需要过程2、认识过程包括。

A 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思维E 想象3、个性心理包括。

A 个性差异 B个性特点 C 个性特征 D 个性倾向性 E 个性特质4、个性特征包括。

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世界观E 理想5、个性倾向性包括。

A 需要B 动机C 兴趣D 理想E 信念和世界观6、构造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 弗洛伊德B 铁钦纳C 冯特D 杜威 E安吉尔7、机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 詹姆斯B 铁钦纳C 冯特D 杜威 E安吉尔8、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 斯金纳B 冯特C 华生D 杜威E 赫尔9、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 韦特海默B 考夫卡C 苛勒D 勒温E 华生10、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 弗洛伊德B 铁钦纳C 冯特D 艾里克森 E安吉尔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2、心理过程3、认识过程4、个性心理4、观察法5、实验法四、简答题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2、现代心理学有哪些研究主题?3、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原则?五、论述题1、怎么样理解心理的实质2、学习心理学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A5、A6、D7、B8、B9、A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E3、CD4、ABC5、ABCDE6、CDB7、ADE8、ACE 9、ABCD 10、AD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课后练习答案

心理学课后练习答案

(原创)《心理学》自考教材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概论(p3-20)▲1、什么是心理学?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或者为: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何时诞生?他以什么事件为标志?答:科学心理学于19世纪后期诞生。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

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

3、简述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答:(1)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是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

(2)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他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3)行为主义心理学: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表示。

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使用客观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工厂、学校和医院。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

(4)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指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如何认识事物。

重视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在当时很有影响,尤其是有关知觉的一些实验结果,称为格式塔知觉规律,至今在心理学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创始人有:德国的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

(5)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新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新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新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新编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的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特色是“高”与“专”(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教育性原则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5、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试述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的问题。

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

教育心理学新编:第11章课后答案

教育心理学新编:第11章课后答案

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解邸概念测蚩: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

测验:是通过i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忖、施测和评分零)对学生某…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虽"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效度:测验效度指测虽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強与所要测呈的I」标特征和符合程度。

信度: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利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骰的前后一致性程度论文式测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巫要者出儿个试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地以书血形式解答问题。

标准测验:是一种大规模的、具冇统--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课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秤商:农示儿鼠智力年龄9实你年龄Z间的关系,即智龄勺实际年龄之比。

怯场:心理学上把它看作i种情绪过丁•兴奋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控制和无法支配自己的状态;这也是i种兴奋过度,没有充分发挥力呈使成绩不理想的状态。

2、简述学习测虽和评定的主要功能"答: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借息、激发学主的学习动机°3)管理功能:编制分班和升留级的依据:职业指导的作用;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

4)教育心理功能.3、教师应具备哪些测呆与评定的知识与能力答:1)理解与淸楚地表述教学和菅理日标,懂得怎样通过教学和竹理活动达到口标,全而了解测量与评定对教学及管理的意义:2)理解有效测站和评疋的条件,明确口己在編制、选择和使用测绘工具时所扮演的角色:3)能白行編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能适当地主持测验并有效地使用测验的结果,以为改进教学和管理之用,能选择适当的标准化测验:4)能编制、选择和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5)能综合解栉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结果,作出评定,明确备种测验的用途及限制;6)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口己的教学和育理工作。

4.简述评定的分类。

答:1〉配宜性评定、2)形成性评定、3)总结性评定(布鲁姆)。

教育心理学新编课后习题及答案2

教育心理学新编课后习题及答案2

第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学校情景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哪些?答: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从心理学角度对学校、教学、课、学生及教师的认识);(2).学习的基本理论(揭示学习的实质和学习的过程);(3).各种类型的学习;(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5).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如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感知和注意状态、学生自我意识、学生的个别差异);(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答: 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1).联系:虽然他们有着各自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角度,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共同的问题,也要相互利用各自的研究理论、方法、手段和成果。

只有多学科的共同研究,才能对学校中的学与教这样复杂的现象有比较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只有学科之间的交叉,而不是隔绝,才能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进展。

(2).区别:①.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遍规律,但自己有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能和儿童心理学混杂在一起。

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心理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

③. 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要是从宏观(社会、学校及班级等)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根据学与教过程的实质与学生心里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去创造适合的学校和社会条件的问题;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从学与教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个体心理性质及其发展变化方面,从微观和中观的角度去研究学与教问题。

★★★4.你认为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答:概括而论,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014年心理学考研全国统考卷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心理学考研全国统考卷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理学考研全国统考卷答案解析完整版2014年⼼理学考研真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30分)1.近年来,认知⼼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的新科学是A. 认知科学B.神经⼼理学C.认知神经科学D.⼼理⽣理学2.构造主义认为,⼼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意识B. 潜意识C. 意识流D.⾏为3.被称为―⽣命中枢‖的脑组织是A.⼤脑B.中脑C.前脑D.延脑4.⼈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A.顶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C.颞叶、枕叶、顶叶D.颞叶、顶叶、枕叶5.⼤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A. αB. β C .δ D .θ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A.梦B.注意C. ⼝误D.笔误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为,⽀持这⼀观点的研究是A.习性学实验D.社会学习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两者的关系是A. 不确定B.前者⼩C. 两者相等D.不确定9. 听觉的⾏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最⼤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振幅接近的⽿蜗部位是A.底部B.顶部C.中部D.下部10.教师要求学⽣列举砖的⽤途,某学⽣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的特点是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11. 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12. 独⽩⾔语属于A.对话⾔语B书⾯⾔语 C.外部⾔语D.内部⾔语13. 当亲密关系⾯临破裂的时候,⼈们采⽤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A.忽视(neglect)B.表达(voice)C.忠诚(loyalty)D.退出(exit)1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理唤醒进⾏认知解释的是A.沙赫特-⾟格的情绪理论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动特征的是A.预定⽬的B.克服困难C.随意运动D.习惯活动17.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A.深度知觉判断B.运动知觉判断C.颜⾊知觉判断D.线段知觉判断18. ⼩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平⾼,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格类型属于A.T+型B.T—型C.A型D.B型19. 在弗,伊德的⼈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A.本我B.⾃我C.超我D.⼒⽐多20. ⼉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期男童和⼥童之间最⼤的差异在于A.语⽂测验成绩B.数学测验成绩C.⼯作记忆容量D.游戏模式21. 在家庭⽣活中,盈盈的⽗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前对⾳乐的喜爱,⽽盈盈也认同了⽗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A.同步现象B.再社会化C.相互社会化D.远端—近端发展23.与⽪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A.社会起因B.个体起因C.婴⼉期的发展D.青少年期的发展24. ⾃我同⼀性的确⽴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我同⼀性的发展类型属于A.同⼀性达成B.同⼀性延缓C.同⼀性停滞D.同⼀性混乱25. 对同⼀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量了他们各⽅⾯的能⼒,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B.感觉记忆能⼒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较判断26. 教育⼼理学研究的核⼼内容是A.学⽣⼼理B.学习⼼理C.教师⼼理D.课堂管理⼼理2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认知内驱⼒B.⾃我提⾼内驱⼒C.附属内驱⼒D.亲和内驱⼒28.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组织者‖教学策略,使⽤该策略的⽬的是为学⽣的学习提供A.⽐较组织者B.观念固着点C.关系类属者D.符号中介物29.威特⾦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B.同时性-继时性C.场独⽴-场依存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30. ―⽔中打靶实验‖证明的迁移理论是A.共同要素说B.原理概括说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31. 根据阿特⾦森的观点,不属于⾼成就动机者特点的是A.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获取成功B.活动⽬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C.精⼒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D.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来选择⼯作伙伴32. 最先将物理学的⽅法引进⼼理学的研究,并对⼼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系统探索的学者是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33. 波斯纳(M.I.Posner)采⽤⼤、⼩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加⼯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新编心理学》第一章课后练习及答案

《新编心理学》第一章课后练习及答案

《新编心理学》第一章课后练习及答案一、概念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3.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的外部表现及发生条件有目的地观察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规律的方法。

二、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组成的。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三、选择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C)的科学。

A.所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个性心理及其规律;C.正常人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学基本原理;D.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2.(D)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是心理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

A.费希纳B.赫尔巴特C.韦伯D.培因3.(B)的《医林改错》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

A.王充B.王清任C.李时珍D.陈大齐四、判断1.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的,因而也是神秘莫测的。

(×)2.用观察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通过视觉系统去探讨心理活动的规律。

(√)3.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4.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等紧密联系,因此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五、问答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2)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客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分支:(1)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分支;(2)研究不同主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分支;(3)研究不同社会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规律的分支;(4)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分支。

心理学课后答案(1-8章)

心理学课后答案(1-8章)

心理学课后答案(1-8章)第一章一、请从心里的本质分析:世上本没有鬼,我们为什么会有鬼的反应?首先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进行能动的反映。

(1)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的心里具有能动性其实,鬼的形象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丑陋的客观东西,通过我们的人脑对现实生活中的丑陋东西能动的改造即加入了我们的主观感觉就形成了我们心中的鬼的形象二、举例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目的:1、提高理论修养2、提高个人的水平三、如何有效地了解人的心理研究人的心理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四、如何理解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五、人类心理有哪些本质特点六、观察下面五角星里有几个三角形,说明观察时应注意什么第二章一、举例说明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联系: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行。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总之,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反映,两者是很难区分开来的,所以它们有时又称为“感知觉”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适应适应是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2)对比对比是指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三、举例说明知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把它标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01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7)

201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7)

(2)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概念。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3)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语音环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视觉空间模板:重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情境缓冲器: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中央执行器: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

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

82.下图是伍德•沃德在一项研究中用的所有刺激,只在考察6个月大的婴儿能否认识到实验者的伸手动作是指向某一特定客体的(即带有某种意图的动作,而不只是具体时间空间特征的动作)。

(1)婴儿观看某种包括两个客体的事件场景(图1习惯化刺激):实验者从场景一侧伸出一只手并抓住客体a,反复重现这个动作直到婴儿习惯化;(2)然后调换两个客体的位置,并以左右平衡的顺序重现两个测验事件(图2,3)。

测验事件一:实验者依然把手伸向并抓住,与步骤1相同的客体a(老客体事件)。

测验事件二,实验者把手伸向并抓住另一个客体b(新客体事件)。

结果发现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

试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逻辑及其所得结果含义。

A(球) B(小熊) B(小熊) A(球) B(小熊) A(球)图一:习惯化刺激图二:测验刺激图三:测验刺激实验结论证明,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的程度。

分析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的逻辑及其结果的意义。

【说明:用文字取代图画的球和小熊。

每个图从右下侧有只手伸过去,去拿A或B。

选择的物品在图中用红色字体标注。

】【勤思参考答案】(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法”范式: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短,乃至消失,这一现象成为习惯化。

2014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5题)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参考答案】C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考答案】A“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参考答案】D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A.顶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C.颞叶、枕叶、顶叶D.颞叶、顶叶、枕叶【参考答案】BA. αB. βC.δD.θ【参考答案】A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参考答案】B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参考答案】C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A.【参考答案】A视觉感受野是指视网膜上一定的区域或范围。

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

视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单个膝状体细胞接受不止一个视网膜细胞的输入,所以视野大9.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参考答案】B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说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参考答案】B11. 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参考答案】A12. 独白言语属于【参考答案】C13. 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用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A.无视(neglect)B.表达(voice)C.忠诚(loyalty)D.退出(exit)【参考答案】D。

14. 以下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参考答案】A。

15.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是【参考答案】C16.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参考答案】D17. 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参考答案】D18. 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型属于—【参考答案】C1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参考答案】B20. 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说明,学前期男童和女童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参考答案】D21. 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表达的发展现象是—近端发展【参考答案】B22. 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参考答案】B23.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参考答案】A24. 自我同一性确实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参考答案】C。

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理学课后题答案⼼理学课后题答案第⼀章1. ⼼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理学是⼀门研究⼼理现象发⽣、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然科学,⽽是⼀门独⽴的基础科学。

(2)⼼理学所研究的⼼理现象,指的是⼼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般包括⼼理过程和个性⼼理两个⽅⾯。

2. 现代⼼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表1-1 现代⼼理学的主要流派第⼆章1. 科学的⼼理观是什么?科学的⼼理观认为,⼼理是脑的机能,⼈的⼼理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主观反映。

2. ⽐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

(1)经典条件反射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斯⾦纳提出的。

(2)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有区别。

⼆者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随着强化的次数增多⽽得到巩固,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也都有泛化和分化的现象。

⼆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第⼀、形成条件反射的条件与刺激物呈现的次序不同。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刺激在前,反应在后(即S→R),强化物是同刺激物结合出现的。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动物的操作反应发⽣在强化刺激物之前(即R→S),并且只有通过⾃⼰的操作才能得到强化,强化物不是与刺激物相结合,⽽是与操作⾏为相结合。

所以,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主动操作⽽得到强化的。

第⼆、条件反射建⽴的基础与所达到的程度不同。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在动物的先天反应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因⽽,有机体的反应是不随意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是在动物后天习得的操作⾏为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因⽽,其机体的反应是可控制的、随意的。

3. “望梅⽌渴”、“谈梅⽣津”分别说明了什么?(1)“望梅⽌渴”是指吃过酸梅的⼈,看见了酸梅就会分泌唾液。

这是在⼤脑⽪质的第⼀信号系统下产⽣的。

第⼀信号系统是以直接作⽤于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和动物共有的。

(2)“谈梅⽣津”是指讲到“酸梅”这个词时,也会分泌唾液。

心理学教程(习题答案)

心理学教程(习题答案)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C5.B
6.D7.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D
三、简答题
1.感觉有哪些作用?
答:第一,感觉为主体提供了内外部环境信息。
第二,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第三,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2.简述小学儿童的视觉发展情况。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什么是测验法?其优缺点分别有哪些?
答: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1.脊髓有哪些作用?
答:脊髓的作用如下:第一,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刺激,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受到脑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而由脑发出的指令也必须通过脊髓,才能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第二,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
2.简述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
答:(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4)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
四、分析题
不成功。穿着漂亮的新衣服、用彩色粉笔装饰黑板边缘,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上课开小差;语言平静、流畅,无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发现学生开小差时立即点名批评,容易使其他学生的注意很快从课堂上转入到该事端,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
3.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因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人在争取需要满足的过程中能产生人性内在幸福感和丰富感,给人以最大的喜悦,这种感受本身就是对人的最高奖赏。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的角度看,心理学应当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世间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

新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新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新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2.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3.阈限是一种反响与另一种反响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4.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5.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快得多。

(×)6.梦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开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7.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8.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9.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提出了“情商”概念。

(√)10.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11..因认知和个性的影响导致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成功,这属于内部挫折。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14.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15.学习是由于经历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拟持久的变化。

(√)16.由先前信息所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对后来的影响就是近因效应。

(×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 1789B. 1897C. 1879D. 1987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根本特性:( B )A. 理解性B. 规律性C. 整体性D.恒常性3.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 B)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B.弱刺激C.适宜刺激D.阈下刺激4.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 D )A.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压抑理论 D.干扰理论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 )。

新编心理学教程复习题1

新编心理学教程复习题1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心理学是研究人的(A)的科学。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B.心理过程 C.人的内心世界D.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B)A.1840年B.1879年C.1890年D.1856年3.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B )A、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C、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D、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5.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 A );A、意识;B、思维;C、记忆;D、创造想象;6.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 D );A、反射;B、反应;C、反馈;D、反映;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心理是( C )A、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主观能动的反映;D、在实践中发生发展;8.所谓“狼孩事件”说明了( A )。

A.人的心理对于生存环境的依存性B.人的心理的主体性C.人的心理的意识性D.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二、多项选择:人的心理活动分为(ABC)三个方面。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个性心理D.心理规律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研究中遵循哪些原则?(ABCD)A.客观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ABCD)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三、判断题:1、心理是反映,所以反映也是心理。

(错)2、不仅人有心理,动物也有。

(对)3、心理是脑的机能,所以只要有健康的大脑就会产生心理。

(错)4、人们能创造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形象,这也是人的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对)5、人和动物心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因此没有本质区别。

(错)6、“狼孩”回到人类社会时已不具备心理活动了。

(错)7、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有目的的操纵或控制研究中的某些变量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对所引起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
描述现象、解释原因、预测发生、控制心理、提升质量
2..如何理解科学的心理观?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里是脑的机能(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得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2.影响无意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主观状态
3.引起维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心理学因素有哪些?
(1)活动目的和任务(2)稳定的间接兴趣(3)活动过程的组织(4)坚强的意志力
4.简述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5.感知规律有哪些?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目的律、差异律、活动、组合、调节、协同、(目差活组调协)
遵循感知规律目:教师明确向学生提出感知的目的差:教师应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反差活:为了讲明事情发展过程多用工具演示实验组:注意区分不同感知对象调:运用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要现象和词结合协:发挥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提高感知成效
6.什么是观察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观察的能力,有目的、主动的去考察事物】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客观事物的各种典型的但却不太明显的知觉能力
(1)激发求知欲,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2)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观察的广度和深度(3)教会学生观察的技巧,提取有价值的信息(4)提供观察的机会,培养随时观察的习惯
7.简述影响识记和保持的因素?
识记影响:识记的目的性、学习态度、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识记方法、识记时的情绪状态、识记时感觉通道保持影响: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8.如何指导学生复习
9.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与形式分别有哪些?
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10.想象的加工方式有哪些?
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11.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有哪些?
准备、酝酿、明朗、验证阶段(准酝明验)
12.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引导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新意识(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4)创造性思维方法指导(5)发展学生的想象力(6)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13.情绪的功能有哪些?
(1)情绪对环境有适应功能(2)对其他心理和行为活动有调节功能(3)对社会交往活动的协调功能(4)与个体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14.意志行动的特点?
(1)有知觉目的性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客服困难相联系(3)意志对行动调节作用
15.个性的心理结构有哪些成分组成?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16.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存在不同的层次,这些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需要强度越大,需优先满足再依次满足高层次的需要5个层次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需
17.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学习目标(2)给予学生及时和适当的反馈(3)正确运用强化(4)提供成功机会(5)学业失败正确归因(6)创设良好学习心理环境
18.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准备、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品质、讲究教学艺术
19.人的价值取向基本特点?
(1)需求的特点呈现出年龄特征(2)具有从中心理(3)由不稳定逐渐向稳定发展
20.传统的气质类型的行为特征?
(1)胆汁质:坦白、直率、精力旺盛、反应快、情绪发生快而强、易怒暴躁、具有外倾性(2)多血质:活泼、反应快、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和兴趣易转移、思维敏捷、善交际、亲切、有生气外倾性
(3)黏液质:沉着、安静、情绪发生慢而弱、反应慢、注意稳定不宜转移、固执冷漠内倾性
(4)抑郁质:情绪发生慢、孤独、反应慢、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事物内倾性
21.对性格的定义如何理解?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在人与现实中的态度和不同行为方式中的表现(2)性格是稳定的心理特征同时具有可塑性(3)性格是最具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22.性格的结构特征有哪些?
性格的态度、情绪、意志、理智、的态度特征(态情意理)
23.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因素有哪些
(1)生理学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外表、性别(2)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空间拥挤程度(3)社会文化:饮食、育婴方式、社会风气
24.什么是能力?它与具体活动有什么关系?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类总结的历史经验是一种社会现象,技能是人们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练习所得而能力是人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它是在掌握知识训练技能过程发展起来的可制约知识技能掌握的速度、深度、难度巩固程度等
25.简述人的能力的个别差异
(1)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类型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类型的差异(4)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26.制约能力发展和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遗传的作用、环境、个体实践活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7.什么是品德与道德?二者关系如何?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与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和支持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者区别:所属范畴不同、反映的内容不同、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二者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作用
28.品德形成与改变的阶段及含义?
3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29.影响品德形成的内外因素有?
外部:社会风气、同伴集体、家庭环境
内部: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道德认知水平.
30.学习的概念及意义?
学习: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意义:(1)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手段(2)学习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3)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31.加涅从学习结果的角度将学习分为哪几类?
智能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32.学习动机主要由哪几种驱力驱动?
(1)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2)认知、自我提高、附属驱力
33.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哪几类?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34.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提倡效果、效益、效率符合我国以人为本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从而达到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同时也能体现我国教师专业素质也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35.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因素?
概念:是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
五因素:理论因素、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36.教学模式的分类?
大体分为主体学习活动(接受还是探究)、主体学习活动的社会互动程度(个体OR社会):按教学地位作用分3类(1)教师中心取向:直接教学和接受学习强调老师的中心地位(2)学生中心取向:发现、探究、个别化学习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3)师生共处体:合作、情境教师是引导、支持合作者
37.课堂管理设计的阶段
设计、执行规则、维持、完善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